关于刘姥姥进大观园歇后语

关于刘姥姥进大观园歇后语

  刘姥姥进大观园歇后语,是一个比较热门的歇后语,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搜集的刘姥姥进大观园歇后语,欢迎大家阅读!

  歇后语:

  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

  刘姥姥进大观园——洋相百出

  刘姥姥进大观园——看花了眼

  刘姥姥进大观园——少见多怪

  刘姥姥进大观园——长了见识

  刘姥姥进大观园——大开眼界

  刘姥姥进大观园——满载而归

  意思:比喻没有见过世面的人来到陌生新奇的花花世界。既可用来揶揄那些见识短浅、孤陋寡闻的人,也可用作自谦或者自嘲。

  出处:刘姥姥是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红楼梦》里的人物,王板儿的姥姥。她曾三进荣国府,给沉闷没生气的朱门带来些许的欢声笑语。刘姥姥这个艺术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她善良正直,聪明能干,明事理,重情义,有着坚韧不拔的毅力。这个老太太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一

  一说起刘姥姥的喜剧效果,在同类的小说里都能找到几个这样的典型来,《金瓶梅》里的应花子、《西游记》里的八戒、《水浒》里的铁牛都是一例。如果琏二奶奶不是穿着那身彩衣,头上没有簪着金凤,就某种特性,也和这位插了满头花朵的姥姥差不多,但琏二奶奶吃饱喝足之余,剔剔牙,打打诨,逗逗趣,存心是让别人笑得一塌糊涂,捧着肚子喊疼。究其滑稽的程度来说,未尝不是一种别样的风致。而刘姥姥的滑稽,虽也有些“乔张致”,但实是一个小老百姓的村气,所以就别有一种惨痛的滋味。

  滑稽,大约是中国古已有之的现象罢。东方朔偷来王母桃,仅仅是传说里的一种噱头,而在《汉书》留下的只言片语里,究其智量深沉,非现在电视里蹦来蹦去的几个小丑可以相比。而刘伶的精赤着身子,行虽放荡,实属愤激,就象后来的圣叹先生,在哭庙案发后,在狱中曾寄家人数语云:“杀头至痛也,籍没至惨也,而圣叹以不意得之,大奇!”嬉笑怒骂中,却是不一样的冷隽。但是在这里我要问,作为一个普通村妪的刘姥姥,非上面的奇人狂人可以比拟,而她鼻子上的白灰,却又是在什么时候给抹上去的呢?

  黄宗江老先生在《卖艺人家》中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说是唐明皇在后宫演戏,因群臣不敢装丑角,于是便自勾白鼻子,所以至今梨园行里敬丑。而在眼下京戏班的后台上,也都是以丑角为尊。每天上戏的时候,也只有等到他先勾上了白鼻子,别人才敢动手,生旦才能描眉拍胭脂,花脸才能涂上油彩。

  唐明皇的一生功过情事暂不细论,光凭这一点的魄力,的的是让后人大书而特书的。至于“丑”呢,由于扮演的人物种类繁多,比如说劳动人民各行各业也只能在“茶衣丑”里找到位置,还有其它的“方巾丑”和“袍带丑”等,在戏台上自由发挥的时候也很多,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几句明白的真话,虽然最后到底还是在人们的一片哄笑声中给湮没了,但那种对世相的剪裁和切入,对生活的呈现和颠覆,比起在恋爱中咿咿呀呀唱来唱去的才子佳人,也要真实彻底得许多。

  二

  大观园里的姑娘奶奶们只要张开嘴还有饭吃,是很难想起“油盐柴米酱醋茶”这些琐碎的事来。而常言说得好,“酒肉朋友,柴米夫妻”,其中的“柴米”,就我的意思来看,也就是饱暖的意思。王狗儿两口子在家拌嘴,刘姥姥“舍出老脸”到城里“闯运气”,也就是因为“柴米”的缘故啊。

  而刘姥姥终于进了大观园,也是因为“多打了两石粮食”,忙着感恩图报,把瓜果蔬菜特意“留着尖儿”,让大观园里的姑娘奶奶们趁着新鲜尝尝,至于最后在园子里闹足了笑话,和宝玉在乡下看见纺车,不认识,受了二丫头的嗔叱,实则出于一样。

  说是一样,却蕴涵着一种极大的悲哀。的确,大观园里的花花草草于我们来说是太远了,但是作为嘲弄来讲,大抵成了富豪、官僚、当权者及各界名流的一种特权。而对于其下的相对应的穷人、平民、普通人竟成了犯上触忌的言行,轻则受到排斥,重者则要受到责罚了。所以穷人家的斗口,在戏台之上也极易常见。而当权者的倾轧,除了战争,就象铁托在写给斯大林的信中所说的那样:

  “亲爱的斯大林同志,请不要再派特务到南斯拉夫来暗杀我了。我已经把你派来干这件事的7个人都抓起来了。如果你不停止,那么我将不得不派遣我的人到莫斯科去。如果我这样做的话,我将不必再派第二个人。”

  这封信被发现时是在斯大林书桌最底的一个抽屉里。而大观园里的“斗法”,也同样精彩,通常也是压在枕头底下,以及窗户纸的后面。

  对于刘姥姥的淳朴和厚道来说,在“一个个象乌眼鸡似的”的大观园里,谁更有资格来嘲笑她呢?

  三

  刘姥姥在大观园里生活的这两三天日子里。那些酸酸甜甜的美人,无论是锦心绣口的林妹妹,还是雍容典雅的宝姐姐,以及贾府的其他姐妹,差不多尽数地显现出恣肆的`粉脸和绽露出真实的脾性;而从数十年世故中或经历或滚爬过来的太太奶奶们,也一个个掀开假面,脱掉伪装;这一些都象在动物园里的嚷着要看猴子的小孩子一样,却被猴子饱饱地看个够。而鼓都着腮半天不说话的刘姥姥,面对着颠倒的众生,又何尝不是一种自得的清醒呢?

  说到这里,有还真亏这位姥姥呢!而一部《红楼梦》,在我们的眼里,不仅仅只是在古典的回廊之间徘徊的王孙公子和绣女佳人,而王孙公子和绣女佳人也正因为在这些可爱的阴影里,活生生地凸现出真实来。而我们也不会在缠绵的呢喃声中沉沉睡去,偶尔还会忆起几句俏皮的村白,发觉红楼梦里的世界,就是我们身边的这个世界,而这些文字里面的人物,也就是我们身边活生生的人物。

  而刘姥姥就是这里面最真实的一个,她就象一面镜子。尼采说:

  “真的,人是一个浊流,应该是海了。能容这浊流,使他干净。

  “咄,我教你们超人,这便是海。在他这里,能容下你们的大侮蔑。

  ”

  四

  刘姥姥终于“满载而归”地走了。

  “虽住了两三天,日子却不多,把古往今来没见过的,没吃过的,没听见过的,都经验了。”是心灵的满足。而物质上呢,有穿的,吃的,花的,用的,玩的,装了一车子。当然,还有宝玉顺手捎过来的成窑钟子。

  这个成窑钟子,也就是宝玉的慈悲所在。

  对于妙玉来说,“若是用过,就是粉碎了不能给她”;对于林妹妹来说,“母蝗虫”三个字,是“用‘春秋’的法子,将市俗的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对于惜春小丫头来说,是告一年半年假画出的什么园子图儿;而对于宝玉来说,刘姥姥信口开河杜撰出的若玉小姐,竟是一位青面红发的瘟神爷,意想之外,情理之中,真是让读者也十足地“幽”上了一默!

  然而,等到刘姥姥再来的时候。“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的妙玉却把握不了佛祖的法力,却“风尘肮脏违心愿”;而林妹妹由于自己的促狭和偏执,大致是熬不到“家亡人散各奔腾”的那一天,黄土垄上,衰草白杨,几度春秋了;而贾府的众姐妹们,“勘破三春景不长”,大观园众佳丽也就跟着风流云散了。刘姥姥再来的时候,更没有什么“镜里恩情,梦里功名”,也没有什么煊赫的公府,什么簪璎的世家了。而一座大观园,“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久而久之,也就成为一片白地了。而曾经的繁华风流,也只能在惜春未竟的画卷上去寻找一些残丹冷青的痕迹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