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论文(精选15篇)
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论文(精选15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论文 篇1
摘要
班组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前沿阵地,加强班组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重要途径。本文在阐述班组安全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找出目前班组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加强班组安全管理的方法,为进一步提升班组安全管理水平献计献策。
关键词
班组;安全管理;班组长;教育培训;危险辨识
正文
安全是什么?对于一个家庭,安全意味着和睦;对于一个企业,安全意味着发展;对于一个人,安全意味着生命!拥有了安全,不等于拥有一切,但没有安全就一定没有一切。对于我们而言,多一份遵章,就多了一份安全的筹码,将拥有人生的幸福。没有了安全,再健康的躯体也在劫难逃,再丰厚的物质也会变得一文不值,再丰沛的精神源泉也如无本之木。从老一辈石油工人至今,安全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当血淋淋的事故发生时,面对悲惨的场面,哭声、血泪都无法挽回人的生命,确实让人难以接受面对的现实。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怎样才能真正吸取教训,石油史上违章亡人事故,大都是由于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恶性事故。多起事故的发生,同时也告诉我们安全是天,不论在任何时候和地方,我们都要处处小心,不能抱有侥幸心理,总是都要把安全放在首位,多起事故说明都抱着麻痹大意,侥幸心理,盲目蛮干,也就是说把自己的安全没当回事,最终结果是导致惨剧发生的源头。
一、班组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班组是企业安全管理的主战场,是企业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重要的防线;班组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本环节,是一切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的落脚点。所有安全措施的落实、安全规程的执行、安全隐患的排除、安全事故的防范都是在班组。因此,加强班组安全管理是企业加强安全管理的关键。只有把班组这道安全防线筑得更高、更牢,企业的安全长城才能屹立不倒。
二、班组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意识薄弱
部分员工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生产责任心不强,没有形成“我要安全”的自觉意识,有的员工认为“安全是单位领导的事”,与己无关,在行为上忽视甚至无视安全。
(二)安全工作流于形式,管理松散
部分班组安全管理流于形式,安全工作内容空洞、脱离实际,没有真正将安全管理植根于班组。班组长素质不高,顾此失彼,想管管不过来,班组员工自由散漫,从而导致较松散的局面。
(三)习惯性违章时有发生
部分员工对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和麻痹松懈心理,认为偶尔违章不会产生什么后果,久而久之,习惯了那些不正确的行为,导致班组生产现场习惯性违章现象层出不穷。
(四)安全培训落实不到位
班组安全教育落实不够、形式单一,有的过于简单,只是照本宣科,有的讲形式、走过场,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导致班组员工对安全工作丧失兴趣,员工的安全素质得不到实质性提高。
(五)班组安全活动缺乏实效
部分班组安全活动形式单一,内容单调、质量不高、应付差事、缺乏重点、浮在表面、消极被动,致使员工参与积极性不高,形式和内容得不到创新,无法使安全走进员工心里。
三、提升班组安全管理水平的'方法
(一)抓好安全教育培训,打好班组安全管理基础
班组安全培训是搞好班组安全管理的基础,是提高班组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的有力武器,是抓好班组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班组应开展经常性、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灌输安全理念,不断增强职工安全意识,让员工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同时注重培训与实践相结合、现场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使培训取得实效,从而提高班组全员的综合素质,提升防范事故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强化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提高制度执行力
班组是执行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措施的主体,班组安全制度和措施执行不到位,将会成为事故发生的土壤和温床。因此,必须提高制度执行力,确保制度执行不衰减、安全监督不弱化;要使制度渗透于每位员工的脑海中,用制度促进企业各项工作有序、规范开展。
(三)安全检查不走过场,务求实效
班组安全检查是及时发现安全问题和事故隐患的重要手段,通过经常性和规范性的安全检查,及时排查每一处作业场所和环节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彻底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四)扎实开展班组安全活动,推进班组安全管理
组织开展内容广泛、灵活多样的班组安全活动,是增强班组员工安全意识的有效手段,是促进班组安全管理水平提高的可靠途径。班组安全活动要在扎实上下功夫,要结合班组生产实际不断创新,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达到促进安全管理的目的。
(五)充分发挥班组长的核心作用,凝聚班组安全合力
作为兵头将尾的班组长是安全生产一系列规章制度执行和落实的关键环节,其安全意识、管理水平如何,直接影响整个班组甚至企业的安全生产。应高度重视班组长的选拔与培养,把班组长培养成班组排头兵,就是用坚实的基石夯实班组安全生产的基础。一个好的班组长,不但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而且是安全生产的行家里手;不仅自身技术本领过硬,而且在安全生产上言传身教,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既要善于观察,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和薄弱环节,大胆制止,又要善于沟通,凝聚班组合力,营造出责任风险同担、安全生产共保的良好氛围。
(六)利用好班前会、班后会平台,让安全贯穿班组工作的始终
班前会、班后会是班组管理的重要环节,是衡量班组安全管理水平的显著标志。将安全工作列为班前会、班后会的重点内容,是班组安全生产的重要组织保证,对班组安全生产起着事半功倍的重要作用。利用班前会,对班组员工进行安全意识灌输,讲解安全技术要点,全面分析作业现场存在的危险源及预防处理措施,促使员工自觉遵守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对危险及应对措施心中有数,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班后会以讲评的方式,对当天的安全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整改意见,消除不安全因素,保证以后生产的安全稳定。
(七)整治习惯性违章,是班组安全生产的最根本任务
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把眼睛盯在班组,细致排查违章,不懈努力纠正违章,要从挖掘不安全的苗头着手,抓异常、抓未遂,才能做到未雨绸缪;要经常对班组员工进行教育,让员工深刻认识习惯性违章的危害和后果,根除习惯性违章的思想根源,使班组员工能自觉地用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遵章守纪。
结语
班组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好班组安全工作,不仅要把先进的安全理念贯穿到工作中,还要把安全意识渗透到员工心中;不仅要认真执行各项安全规定,把安全落到实处,还要坚决杜绝违章作业;不仅要班组长齐抓共管,还要班组员工群策群力,共同努力。只有这样,安全生产的大堤才牢不可破,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胡晓辉,孙静.关于电力企业班组安全管理的思考[J].电力安全技术,2023,17(12):5-7.
[2]宋振.关于强化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的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增刊:114-116.
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论文 篇2
摘要:目的:针对现代医院快速发展与内涵建设的情况,以加强病人安全建设为切入点,切实为病人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医疗护理服务。方法:病人安全是管理者和工作人员的责任,病人安全管理中护理人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医院内其他部门和其他人员的作用也尤为重要,就需要院内各医疗机构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理念并采取政策及财政的支持,尤其加强医生的参与,还包括病人及家属的参与。结果:通过加强护理人员安全意识,病人安全宣传教育以及行政指导,能够提高病人安全文化建设。结论:我们应从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着手,集思广益,规范流程程序,建立完整的制度,以病人治疗环境,病人的人身安全,用药安全,感染控制以及护理管理等方面保证病人的安全,实现病人的安全管理。
关键词:医院管理;病人安全;安全文化
在我国,现在越来越重视病人安全,各级医院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促进病人安全,Michael等指出,每个医院及卫生系统应加强建立和维护病人安全的任务[1]。于2006年4月,我国卫生部启动了病人安全管理与教育项目。各医疗机构均应对相关负责的医护人员进行系统、全面的宣传和教育,再由负责的医护人员根据科室特点整理总结并组织医护人员和病人进行宣传和教育,更好地形成“重视病人安全、关注病人安全、确保病人安全”的管理氛围。确保病人安全现在已经成为医院管理的中心内容和永恒的主题。
1加强病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我国安全文化界将安全文化概念定义为“安全文化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为维护安全而创造的各类物态产品既形成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总和;是人类在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精神、观念、行为与物态的总和;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标准的总和;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文化”。1999年,美国医学研究所(InstituteofMedicine,IOM)发表著名的报告:“错误人皆有之:构建一个更安全的保健系统”,从此,病人安全引起了全世界医疗卫生界的高度重视,而在众多医疗差错的影响因素当中,病人安全文化引起了重要的作用。安全文化应该关注机构中所有人的安全,包括病人的安全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因为病人的安全与工作人员的安全是息息相关的。为了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我们应结合医院的具体情况,合理制定相关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办法,严格规范护理工作的流程,成立以护理部主任为责任组长,科护士长、教学组长、高层级护理技术人员为实施者的质量控制小组,随时检查、督导。建立三级质控责任制,定期召开会议,反馈近期发现的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整改办法和改善措施,并将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结果反馈到各病区。严格执行PDCA循环,力求做到各项质量管理工作计划合理、严谨,实施到位,有效地检查与督导,并及时总结。切实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2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建立病人安全通报系统
(1)结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让护士充分意识到护理工作的每一环节都存在相关的法律问题,只有遵守规章制度及护理规范才是对自己的有力保护,组织开展护理核心制度学习使每位护士学法、知法、守法,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我安全,保障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护理人员是病人安全工作的中坚力量,所以医院管理者要关注护理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和身心健康,做好相关培训,建立激励机制。只有全体医护人员都高度重视病人的安全,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护理工作质量。
(2)为防范同样错误再次发生,我们应建立一个良好的病人安全通报与反馈系统。国外的经验已经验证了建立完善病人安全通报系统可降低同样错误再次发生的频率。医疗服务是一个整体的系统而非个人的行为,导致不良事件并非因为个人的错误,而是由一系列的差错造成的,所以安全文化建设人人有责,系统成员内部沟通渠道要畅通。只有建立无障碍的差错通报系统和进行改进系统的讨论,才能真正从错误中学习,并找出防微杜渐之办法。中国医师协会提出的2007年患者安全目标中,第八个重点目标就是鼓励主动报告医疗不良事件[5]。
3加强病人安全宣传教育
我国卫生部于2006年4月启动了病人安全管理与教育项目。对于在院的病人,要重视护患沟通,提倡“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同时要重视新病人,加强对重病人、疑难病人、病情反复迁延的慢性病病人情况的观察和沟通。对久病、重病、意识消沉病人给予精神上的支持与心理上的安慰,对有自杀倾向的病人要重点关注,严格执行交接班,当班者无论何时都要高度警惕,加强巡视,并嘱咐其家属时刻陪伴和检查病房内有无可自杀的物品和药品,及时发现并阻止自杀及自残行为的发生。对于出院病人,通过康复训练者尽可能恢复病前的工作状态,患者的工作回归是康复重要指标之一,康复训练要注意其安全性及科学性。对需长期服药的病人要按时按量,熟悉常用药物名称及不良反应,根据病情需要随身携带急救药品。
4推动行政指导给予病人安全建设的支持,加强重点科室安全管理
病人安全建设必须以行政为指导,不断完善其支持系统。根据卫生部《医院管理规范》的要求,努力将医院建设为一个环境干净整洁,空气质量良好,布局、设施合理,工作流程清晰及组织管理优秀的医院。医院的建设及后勤保障系统要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例如在病区走廊及卫生间的墙壁上安装扶手,病床加床栏,保持地面清洁与干燥,做好防滑措施,防止跌倒、坠床、烫伤及其他意外发生。重点加强ICU、妇产科、儿科等科室的安全文化建设,对于急危重症病人,医护人员要根据病情变化正确判断,救治及时。医护人员不仅基本理论和技能要非常熟练,还要有较高的素质和道德修养;科室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科学合理的操作流程,要有简化和标准化的程序,要视病人安全为医院管理的首要责任,切实改善病人安全工作,经常组织医务人员探讨自己工作中存在的对病人不安全的因素,对已经发生的差错通过通报、分析、整改,使未来有可能发生的错误经过整改、督导后减少甚至杜绝。管理者要注重人员的储备,保证医护人员的配比,分层次使用护士,倡导弹性排班[6]。病人安全的议题从1999年开始已受到世界各发达国家的重视,加强医疗质量的改善与病人安全的促进已经成为国际共识。只有加强医院管理,才能有效保护病人的生命健康和安全。管理者和相关人员应加强病人安全文化建设和研究,加强医院安全管理,全面保障病人安全。
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论文 篇3
作为一种新型的安全管理模式,安全风险管理对铁路企业安全生产意义重大。管理对象的宏观性与微观性,决定了安全风险管理既需要技术支持,也离不开管理支撑。由技术岗位成长起来的管理干部,不仅精于业务工作,而且具备整合性思维,在安全风险管理中,既能发挥业务所长,准确进行风险研判,又能融会贯通,整合各类风险源,有助于构建点——线——面这一完整的风险管控体系。铁路企业长期以来以业务能力为导向的人才选拔机制,培养了大批技术型管理人才,因此,在安全风险管理中,要充分发挥技术型管理人才的资质优势,提高安全风险管理水平。
技术型管理人才;安全风险管理;铁路
在2023年年底召开的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铁道部党组作出了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的工作部署。人力资源作为各项工作的主要载体,在安全风险管理当中也不例外。因此,加强铁路人力资源建设,是推行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根本。不同的工作,对人员所提出的要求不同,有的侧重技术,有的侧重管理,因此,企业对人的使用,应该遵循“知人善任”的原则,做到人与事有效匹配,发挥岗位工作的最大功效。安全风险管理,主要是通过风险研判、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及应急处理,减少风险可能导致的事故,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由于铁路生产运营复杂,存在的风险种类繁多,决定了安全风险管理在推行过程中,对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管理对象的宏观性与微观性:需要技术支持和管理支撑
安全风险管理对象,既有宏观层面的,也有微观层面的。宏观对象包括人、物、环境和管理,是基于对生产作业流程当中存在的不安全行为、状态、因素等的全面性认知与管控。微观对象包括风险因子、危险源、隐患、事故等,是基于对生产作业流程当中各环节、各作业点面的分析与判断。微观对象的管理,在整个生产经营的布局当中,是作为“点”并朝纵深处来分布的,因此对专业技能的要求比较高,只有这样,才能在风险研判当中寻找出真正的风险因子、风险源,为从专业角度对各风险源进行客观评价及等级区分,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控制措施及应急措施做好基础工作。因此,微观对象的管理,需要集中所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智慧,全员发动,不放过、不漏过每一个风险源。在安全风险管理当中,一定要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充分发挥人员的技术优势和经验优势,为安全风险管理做好技术支持。
宏观对象的管理,在整个生产经营的布局当中,是作为“面”和“网”来分布的,因此对管理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整合性的思维模式,一方面,将微观管理对象形成体系,因为任何事物之间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一个风险源的产生是若干风险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任何风险因子之间是通过各种不当的结合方式,激发了风险源的产生,也就是说,安全风险管理对象中微观的“点”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必须将各个点整合起来,对风险从产生的源头就加强控制;另一方面,这种相互联系的整合状态,实际上就构成了安全风险管理的宏观对象,因为任何风险因子、风险源的外在表现均是以人、物、环境、管理的形式出现,以它们的不安全状态出现。所以,宏观对象的管理,更多地需要管理者充分发挥其整合性思维,系统构建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并严格推进。可见,安全风险管理若依靠单纯的技术人才,无法做到对宏观对象的管理。因此,必须将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混合型人才纳入到安全风险管理当中,充分发挥他们的资质优势。
二、技术型管理人才的综合优势:熟悉业务并精于管理
(1)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的优劣势分析。
技术人才在工作当中,由于岗位性质的原因,长期以来关注“事”,关注整个作业流程当中自己所负责的某个环节或是某个作业点,加上技术工作本来就是一项科学严谨、是非对错分明的工作,因此,技术人才往往精于深处、细微处,倾向于收敛思维,思考问题时思维模式单一、机械化,擅长问题点分析,而非全盘性综合考虑。相反,管理人才在工作当中,长期以来更多的关注“人”,关注充分挖掘员工最大价值以及整个作业流程产出的最大化,因此,管理者具备融会贯通的能力以及整合性思维习惯。正是由于关注对象的区分,管理人才与技术人才相比较,前者灵活富有弹性,后者固执、刻板,而这也是各自岗位的客观需要。有的企业,由于生产经营单一、流程简洁,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界限分明,即管理干部并非一定从业务骨干当中选拔产生,因为管理工作主要关注于对“人”的管理,因此,对管理者来说,业务能力高低并不是衡量其管理能力的主要指标,并且从理论上来讲,“外行管理内行”的管理效能反而更高,所以,纯技术干部与纯管理干部成为现代许多企业选择的人力资源配备模式。但是,铁路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纯管理干部“并不能完全支撑整个管理体系,必须从技术干部当中选拔管理干部。
(2)从技术岗位选拔管理干部:铁路企业主要的人才选拔导向。
长期以来,铁路企业对管理干部的选拔基本上以技术水平、业务能力为导向,管理干部当中,技术型管理干部占绝大多数。首先,技术型管理者反应能力、应对能力比较强。在铁路企业,除了日常事务性的管理之外,管理者的关键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上。可以说,随着规章制度的日渐完善,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硬件装备的不断更新,铁路内部的管理已逐渐规范、有序,管理越来越趋向于应急管理与危机管理。
铁路是一台大联动机,所有的人和设备都是这个大机器里的一个零件,不是简单的流水作业那么简单,各个工种、各个系统之间只密切联系,互相配合,作用才能发挥到位。因此,一旦出现意外,要求管理者不仅做好人事组织工作,还要能尽可能带领员工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或是指明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否则,一个环节的延误,将导致整个系统运行的停滞、受阻,没有精湛、丰富的技术经验,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其次,技术型管理者能更好地理解上级或相关文件的要领和意图。在铁路内部,各项业务指标或是工作任务,往往来自上级的指示或安排,这就要求管理者具备一定的业务水平,才能正确理解相关指示,做好工作计划与安排。
另外,由于技术型干部是从作业一线成长起来的,能更深刻地了解基层工作快速可持续发展最需要注意的方面,从而使管理工作更能具备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最后,技术型管理干部示范作用效果明显,对一线的领导能力更强。员工除了要有敬业的工作态度,还要具备奉献精神,才能高效完成工作。这种工作动力除了来自企业对员工的物质激励外,更主要的还是依靠精神上的刺激,管理者的率先垂范,尤其是现场具体工作中,通过业务能力的展现,能带给员工更直观、更直接的激励与刺激,进而也强化了管理者自身的领导力。
三、人力资源是安全风险管理的根本:充分挖掘技术型管理人才的资质优势
虽然技术人才在向管理人才转变过程当中,由于行为、思维习惯不同,会存在转型的困难,或出现管理的瓶颈。但是,一旦转型成功,技术型管理人才对企业的发展将产生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是铁路企业多年实践证明了的。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对企业的任何一项工作来说都是如此。安全风险管理作为铁路的一项重点工作,意义重大。安全风险管理,作为一项新型的安全管理模式,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支撑,也离不开整合性的管理思维。技术型管理人才的资质优势,能够在安全风险管理本身当中充分体现出来,由于其自身角色的特殊性,在安全风险管理的实施过程中更能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
在铁路,绝大多数的管理干部都是技术干部出身,业务能力、业务水平都比较高,所以,在充分挖掘这一部分人资质优势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强队伍建设与培训,使更多的技术工作者不仅成为业务骨干,还能适应管理岗位的需要,快速实现向技术型管理人才的转型,不断提高铁路安全风险管理水平。
参 考 文 献
[1]王珺之.从技术骨干到优秀管理者[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3
[2]铁道部政治部宣传部.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确保运输安全持续稳定[N].人民铁道报.2023-02-01
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论文 篇4
摘 要:立足VTS机务 管理实际 工作,从五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开展好VTS机务管理工作,以提高系统的可用率和完好率,为VTS运行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
关键词:VTS 机务 管理
船舶交管系统( 即VTS ) 是为保障船舶 交通 安全、提高交通效率以及保护水域 环境之三大目的而广为建立的一种岸基设施,多年来,我国致力于 发展 VTS系统,在全国沿海各主要港口和长江主要航段相继建立了具有一定先进技术水平的VTS,使我国对船舶交通安全管理具备了较高水平的硬件环境。随着这些系统相继投入使用,如何进一步管理好并逐步完善现有系统,提高系统的可用率和完好率,为VTS运行提供物质保障等 问题 ,已经摆在VTS机务管理人员的面前。本文根据从事VTS十余年的建设管理 经验,分五个方面探讨上述问题。
一、正确把握VTS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一个完善的VTS系统应符合先进性、高可靠性、实用性、易维护性和易扩展性。为了使VTS系统达到这些要求,从系统的设计,系统模型选择,到系统的进一步完善都要以此为基本原则。在系统模型确定之后,应找出代表和 影响 整个系统先进性、可靠性﹑实用性的核心子系统和关键部位。对于核心子系统应采用系统最成熟、最可靠并增加冗余方案以增加整个系统的先进性和可靠性。在设备选型方面,应考虑先进性和易维性相结合,大量采用商业通用设备,建设成本低同时便于今后发展升级和系统扩展,这样的系统建成后整体维护费用较低,系统可用度较高,从而达到较高的 经济 效益,这是今后 社会 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长江南浏VTS系统的建设,为稳定长江下游安全形势发挥了巨大作用。该系统是成熟产品,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但由于受当时技术及资金的限制,系统存在较多缺陷:系统几乎全部为专用设备,后期维护成本很高,功能板少则上万,多则几十万;系统分辨力较低,跟踪能力较差,不能满足通航密度高、航道弯曲度大的长江水道使用需求;系统几乎没有冗余设备,降低了系统的可用率,等等。上述问题渴望在 计划实施的长江南浏VTS系统系列改扩建工程中得到完善。
二、抓好建章立制,规范设备的维护管理
为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制定一套切实可行且操作性较强的设备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必不可少的。全国海事系统各交管中心在系统运行初期即着手制定各单元设备的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制度,但规范性和完整性相差很大,水平参差不齐。部海事局于2003年下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VTS系统设备维护管理》,规定了岗位工作职责及设备正常情况下、异常情况下的工作程序;强雷电、意外停电、火灾、地震时的应急程序;设备故障处理程序;日常巡查检查制度及维修保养制度程序等。该《规则》的下发,对规范交管设备的维保养工作作用巨大。
三、加强技改技革,不断完善系统功能
设备维护工作是VTS系统发挥功能的保障,开拓进取、技术创新是VTS功能发展完善的关键。VTS系统在设计、建设过程中,由于受资金、 科技 发展水平和其它因素制约,很难做到尽善尽美,因此对已建成后的VTS系统需逐步完善,使之达到VTS国际运行的标准。我们在镇江VTS运行的十年中,也一直致力于该项工作。
1. 组织实施了大沙雷达站恢复和改造工程。大沙雷达站是南-浏VTS工程以前单独建设的雷达站,南-浏工程建设时没有对其设备进行改造。江苏局成立后,先后于2000年和2003年投资160多万元并利用广州交管闲置设备实施了大沙雷达站恢复和改造工程,恢复和提高了大沙雷达站的功能,达到了无人雷达站的要求,一改过去与镇江交管中心各自为政的局面,提高了镇江交管中心覆盖水域的整体监控能力,对进行有效的交通组织,改善辖区通航环境意义重大。同时,有人站变为无人站,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
2. 组织实施了尹公洲简易CCTV系统建设工程。尹公洲航段是长江上著名的“老虎口”航段,航道弯曲、狭窄,船舶流量大,船种复杂,事故多发,最新流量观测数据表明,船舶高峰日流量已达4900余艘次,是南浏交管建设时流量的2.5倍。作为对该航段实施监控的镇江VTS系统,虽然对稳定该辖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基于雷达探测技术原理的交管系统,对小型船舶的检测能力和监视能力有限,尤其是船舶密度加大以后,船舶间距变小,VTS就更难很好地区分航行目标。根据该航道的特点和船流情况,我局投资15万元兴建了大沙简易CCTV系统,该系统既可以作为大沙雷达监控的必要补充,成为大沙雷达设备的简易冗余系统,又为丹徒航行警戒区、尹公洲下洲头等敏感区域的纠违 管理增加了重要手段,为尹公洲航段保持持续稳定的安全形势发挥了重要作用。
3.进行了系统供电电源的系列改造。先后投资对征润洲雷达站进行了高压供电改造和对镇江交管中心进行了双回路供电改造;结合交管中心修缮工程对中心UPS供电系统进行了改造,并建成供电冗余系统和应急照明系统;投资建设了大沙和征润州雷达站应急电源系统。电源系统的改造,极大地提高了设备的可用率。
4.不花钱或少花钱,开发了一些实用性较强的 科技 小项目。我们联合软件公司合作编制开发了交管中心值班软件。提高了 工作效率,促进了交管中心无纸化办公水平的提升。我们自主研制开发VHF语音信息自动播发系统,降低了值班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信息服务质量,受到了船舶的普遍好评。
四、加强维护队伍建设
众所周知,VTS涉及很多行业和专业知识,不仅需要从业者有较高的道德水平和爱岗敬业精神,而且需要综合业务能力较高的人才。但由于受编制的限制, VTS专职机务人员数量,这很不利于维护工作的开展。我们将2名专职网管员与VTS机务员进行了混编,同时又培养了一名在交管设备方面有专长的值班员作为兼职机务员,壮大VTS机务员队伍,提高了维护力量。 现代 科技 发展 很快,为了防止知识老化,跟上 时代 步伐,我们购买各种书刊和材料,制定培训 计划,同时跟踪VTS最新发展动态,通过消化吸收国外的设备技术、 学习 其他海事局VTS的先进管理 经验,不断培养自己的维护技术力量。
五、管理模式探索
现代VTS在我国的发展只有十几年 历史 ,如何建立适宜的VTS管理模式,为充分发挥VTS六项功能打好坚实的基础,我们认为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一是要因地制宜。首先认识到没有一个绝对的、固定不变的管理模式,由于受科技水平、政策、人力、财力、 环境等多项因素制约,必须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合本部门的管理模式。经过 分析 镇江的情况,我们决定以自维、自修为主,以外部力量为辅,经过几年多方面努力,我们现在已做到中小故障不出门,重大疑难故障有见解。随着交管水平的发展和理念的变化, 计算 机化、 网络 化、信息化将势不可挡, 目前 ,我们还得两条腿走路。随着 社会 维护力量成长和管理模式改变,我们的管理方式也将随着变化。
二是要借鉴经验。现代VTS做为整体已经走过了几十年,但从设备构成和维保检原则来看,它和其它行业,例如邮电、通讯等有相似相通之处,这正是隔行不隔理。在设备管理方式上,我们海事系统就有更大的相似之处,无论是在管理还是在运行上,都有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交管事业发展这么多年,各局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也积累了很短宝贵的经验,现在是个开放的社会,闭门造车势必落后。我们就是要大胆借鉴各方面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教训,然后根据各自交管的特点,制定和完善相应管理 方法 和模式,在实际中不断加以完善,取得了很好效果。
三是要正规化管理。为了克服机务管理中无序现象,重修不重管理情况,根据上级的要求,把维﹑保﹑检制度纳入正规化﹑ 科学 化﹑规范化的轨道中,使我们所做的一切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原始资料齐全﹑分门别类﹑一目了然﹑便于后人检索和检查。也便于后人整理和提高,经过几年的艰苦工作,日积月累,便形成了一种管理技术。
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论文 篇5
引言
班组是电厂安全生产的主体和最基本单位,运行工作是技术和人才密集的特殊工种,运行班组各岗位人员全天侯地要对发电机组各项参数进行监视操作和调整,必须持之以恒周而复始的工作,确保全厂设备安全、经济、稳定运行,同时还要保证设备检修安全措施的正确无误。
1、健全班组规章制度,实行班组安全管理目标化
制定出班组安全生产目标,发挥班组安全目标责任管理的功能,实现安全与生产月标的良性循环,在此过程中,必须注重安全目标的制定、分解、实施、考核环节。安全目标责任的制定一定要切合实际,根据上级部门有关精神的指导,形成个人向班组、班组向部门、部门向公司保安全的层次管理,着重加强各级人员的责任感,同时激发班组职工潜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实现班组安全管理科学化、内容规范化、基础工作制度化,班组安全目标的考核要和安全责任制挂钩,班组安全月标管理是整个班组安全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把班组安全目标实现了,安全基础才能更夯实。班组安全管理工作,重在防微杜渐,要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重在超前控制,要有超前意识,要抓好苗头性问题的处置,如果有违章违纪的苗头,必须予以坚决制止,否则安全管理就会出现漏洞,班组安全目标就很难实现。
2、加强岗位技能培训,提高班组人员的安全技术
明确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就要知道怎样做到安全生产;首先培养一支素质过硬、安全意识强、反事故能力强的安全管理者和安全技术人员队伍,是岗位技能培训的重要内容。岗位培训在内容上,注重从实际出发,突出个性,因地制宜,加强各专业的业务知识培训学习、运行操作规程的学习及会画专业系统图等等,开展经常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训练,提高职工技术素质,使职工能够熟练掌握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熟练正确地传达、执行操作指令,使作业活动实现规范化,从而从源头上避免“三违”现象和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在方法上,要灵活多样,通过事故预想、安全活动、反事故演习、安全警示、业余自学等多种形式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培训。在时间上,要有长期规划,短期安排。要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及时调整计划,及时总结事故经验、教训,作为教案,进行宣讲,对职工进行警示教育。在方式上要突出以班组为单位的安全教育和学习,对在岗职工进行安全基本常识、如何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如何做好安全措施、如何杜绝违章现象等方面进行培训。
3、硬性做事,理性做人,以人为本抓安全
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没有“特殊人”“特殊事”,对违章、违规行为要认真分析,坚持从严管理、从严要求、从严考核,处理要体现狠。安全方面存在马虎、侥幸心理的人,要给予严肃的'批评教育,对事故和未遂者坚决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处理,并且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举一反三,使大家深深懂得”安全生产得之于严、失之于宽”的道理,但安全是由人去实现的,要抓安全,就要抓住人心,只有抓住人心安全才有保障,因此,日常工作中,时刻本着对员工负责的态度,随时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经常找“钉子户”谈心,以耐心、爱心教育他们,以心换心,使他们深深领会到,安全就是为了自己,为自己就是为了家庭,为了家庭就是为了企业,为了企业就是为了社会,把安全教育触及到职工思想灵魂的深处,把每个职工都融入到“班组”这个大家庭中来,让每个人都能享受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激发职工的士气,使人人都想要争当安全标兵的思想意识,这些做到了,安全工作就没有做不好的。
4、做好危险点分析和预控,将事故控制在萌芽状态
运行最基本的任务就是监视、分析、操作调整,在日常工作时,往往以完成任务为目标,而常常疏忽了操作中存在的哪些影响人身和设备安全的危险因素,以至于发生各种始料未及的事故,所以在每次的重大操作及启停机组时,各管理者和相关操作人都要认真分析操作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容易出现的问题,对重点、难点、危险点进行分析,逐项列出对策,做好交底,让每个人都清楚,以此来提高防人身、防设备及事故处理能力,达到危险预知,确保操作无误。例如电气的倒闸操作、锅炉、汽轮机的启停、危险品化学的使用等等,在具体操作中必须有专人监护操作的全过程,要对每一项操作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剖析,从中找出人为的、设备的、环境的以及管理方面的危险点,把危险点控制起来,就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将危险点分析和预控养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制度,使班组安全管理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
5、日常工作精细化
班组的精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不断探索,持之以恒,扎实推进,才能获得实效,因此,班组日常工作必须进行精细化管理,要强化精细化管理意识,求真务实,从点滴做起,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脚踏实地,采取各种措施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运行班组精细化管理主要是节能降耗方面的工作,在保证安全的前提条件下,优化机组运行方式,杜绝浪费,降低各项损失、机组各项指标、参数必须控制在月度计划指标范围内,争取把月度经济小指标做的更好,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安全管理控制上必须精细,做到细之又细、严之又严,经济指标没有完成,就要责任到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全员的经济节能意识,才能群策群力,共同把节能降耗工作做到前列,才能把班组管理管好。班级的安全文明生产做好了,才能保证企业的最大经济利益。
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论文 篇6
摘要:煤矿企业生产事故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安全管理缺陷,煤矿企业长期存在安全管理基础弱、安全投入强度低、安全人才短缺的问题,通过政府、企业、危险源监察方式、安全管理机制创新以及借鉴他国经验发展我国煤矿安全管理技术,改善煤矿安全生产现状。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现状;对策
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23年统计数据,煤矿企业全年发生特重大事故六十余起,死亡上千人。通过主客观分析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客观上一方面煤矿条件差,煤矿基数大,自然灾害相比其他行业较多,各煤矿间生产能力差距较大;另一方面煤矿机械化程度不高,安全投入及装备不足;煤矿工作人员构成复杂,整体素质相对偏低[1]。从主观上看,煤矿安全管理水平、手段落后。通过研究煤矿各类事故原因,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缺陷在事故原因中起主导作用。
1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现状
频发的煤矿企业伤亡事故与煤矿开采条件较差、生产水平整体落后等因素有关[2],但是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安全投入缺陷、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也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提高煤矿企业管理水平,是现阶段煤矿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经过近几年的摸索,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总体呈改善状态,吨煤死亡率逐年下降。但是煤矿企业管理中依旧存在着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1)安全管理经验匮乏、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企业领导轻视安全生产、思想认识不到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得到落实;现场管理混乱,技术管理、设备管理弱化,劳动组织形式不明确,安全投入欠缺严重,以包代管较为普遍;不能较好落实监督制度,工作质量、材料设备质量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不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三违”现象时有发生;工作队伍缺少安全培训,不能较好的适应安全生产的要求等。(2)安全投入水平不够、投入结构分配不合理。我国约有30%的国有煤矿煤炭采掘不协调、无法进行良好的接续工作,这部分煤矿主要存在生产设备老化、超过服务期限,煤矿安全投资欠账较多,安全投入缺失严重。(3)煤矿专业安全人才短缺,煤矿从业人员忧患意识不强。一方面,煤矿企业安全方面人才长期存在短缺现象。另一方面,煤矿企业工作人员整体文化素质水平较低,安全生产意识较差,也是造成煤矿生产事故的重要隐患之一。
2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改进对策
2.1加强煤矿企业政府监管
煤矿企业应积极学习煤炭安全监察条例,积极配合政府监察工作,在政府的领导下,积极配合政府监察部门开展各项煤矿监察工作,形成适合地方的完煤矿安全监管工作体系,落实各个监察监管部门的职责,同时,煤矿监察、监管应深入基层、深入生产一线,实现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以预防为主,建立长期有效的安全生产监察机制。
2.2实施安全生产托管制度
煤炭行业的企业托管经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安全生产方面的托管。企业托管需涉及采矿权这一特殊权力,由于采矿权的的存在,因此煤矿企业的托管,不同于于一般的企业托管,煤炭企业托管需着重强调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因此煤矿企业托管形式主要表现为煤矿安全生产托管。所谓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托管[3],是基于采矿所有权利税关系以及隶属关系不发生变更的前提下进行的,主要形式表现在煤矿所有权人委托具有较高资质的机构从事该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生产经营期间收取相应的报酬。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当前形势下,推广煤矿安全生产托管制度,对于中小型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作用。
2.3建立危险源网络化监察方式
在煤矿工作面现场,通过布置先进的`传感器,对于危险源数据进行实时采集、汇总,采集结果实时显示在中央控制大厅,并通过互联网传输至上级监察部门[4]。通过采用先进的传感器、互联网技术、可以方便、快捷的对各地煤矿进行集中管理、实时监控,将危险源信息与信息管理系统相结合,建立信息化、网络化监管平台。
2.4提高煤矿生产管理机制创新能力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经济市场化的需要,我国的煤矿企业必须增强自身创新能力,加强生产管理机制创新。在提高煤矿生产管理机制创新能力,要深入生产一线广泛调查,通过第一手的数据汇总分析,建立起符合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的安全管理机制。与此同时,煤矿企业还需与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体系对接,使安全生产管理机制迅速提高。
2.5学习成功案例
通过对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煤矿安全生产现状进行比较,能够学习到很多方法。比如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通过法律的强制作用,对煤矿企业管理者起到良好的约束作用,并且当煤矿企业出现安全生产事故后,依法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可以有效的提高我国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3结语
在当前国内煤矿效益整体下滑的形式下,应当依旧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提高煤矿安全的保障能力,践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完善煤矿的安全工作制度,做好人员培训、安全管理等基础工作,才能不断地推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式的好转。
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论文 篇7
摘要:针对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包含的问题展开进一步研究,制定了科学对策。对提升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水平,开创安全可靠的作业环境,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
1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包含的问题
纵观当前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建设不难看出,整体质量水平持续提升,然而在安全管理层面仍旧包含一些漏洞,探究成因主要在于欠缺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安全管控体制。伴随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整体建筑行业持续更新,以往安全工作体制早已无法符合当前生产施工需要,在较多层面均包含缺陷,倘若制定形成一整套健全的安全工作体制加强生产建设约束,便可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大面积发生,确保土木工程项目向着秩序化、安全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当前,通过调查分析我国土木工程建设我们发现,较多施工方、建设队伍并没有形成较高的安全管理意识,欠缺相配套的安全管理措施,且这一现象较为普遍,这也恰恰是引发目前土木工程项目建设频繁发生安全事故的'主体成因。例如,项目排水系统以及防火系统设置并不科学、存在不完善性。另外,一些土木项目施工现场没能加强封闭管理,该设置警示牌的方位却没有明显标志或是提示性标语,使得四周员工在现场施工建设较易引发安全事故,对国家财产、经济文化建设将形成不良影响。较多施工方为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成本投入便选择了价格低廉、质量不合格的次品,同时施工阶段中还会偷工减料,如此不但会影响施工方形象,还会导致安全事故,这也反映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行为不当。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建设生产阶段中通常要用到较多脚手架设施,其质量水平关系到施工建设员工的生命安全,因此政府管理单位就土木工程施工项目搭设脚手架标准做了严格要求,然而目前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通常会发生搭设脚手架以及应用过程不符合制度等安全隐患问题。例如,脚手板尺寸不合标准、质量存在缺陷、随意堆放杂物等。以上不科学的处置应用对脚手架搭设网可靠性形成负面影响,不能确保施工建设人员日常操作的可靠安全,甚至一些施工方在安装脚手架过程中结构点位撑力不符合标准,封闭防护搭设不科学,使得脚手架应用功能大大受限。当前,市场经济体制持续变化发展,该环境之下,行政管理早已无法跟好的管控企业体制,令后者渐渐变成社会之中单独个体,同时,有关安全管理单位也无法更好的履行自身安全管理职责,不能快速良好的解决土木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进程中的安全问题。
2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科学策略
2.1健全安全管理机制
各个施工单位均应重视安全工作,秉承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由根本层面加强安全管理。另外,施工方应创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制,在实践工作中积极整改、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制完善健全的基础上应创建专项监督部门。土木工程建设前期、施工中期以及完工后期应做好全方位跟踪监督与控制,确保各岗位施工人员规范安全操作,不存在疏漏与偏差,对项目各个环节步骤实施严格监察,确保安全管理体制的层级落实执行。
2.2做好施工建设人员安全培训教育
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建设阶段中,应积极做好各岗位员工安全培训教育,进而推进土木工程有序安全的施工建设。另外,施工方应通过定期制定、不断更新安全生产建设教育机制,增强项目施工建设员工安全管理意识,提升他们在应对突发问题状况过程中的应急处理能力。再者,施工方应在建设现场增设必要的应急系统、安全救援资源,并制定紧急救援工作方案,预防安全事故的大面积发生。再者,土木工程施工项目主体责任方应积极引导现场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演习,令项目施工人员在遭遇安全事故之时可快速及时的进行科学自救,降低引发事故问题的人员伤亡率。另外,当前施工方应积极应用丰富技术对策约束施工员工操作行为,最大化消减施工人员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的违规作业行为。这样一来不但可显著提升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建设质量,对排除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建设进程中的安全隐患也意义重大。人员误差在所难免,然而我们却可通过有效对策将误差率管控在准许的范畴中,预防其对土木项目工程造成无法扭转的后果。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实践管理阶段中倘若发觉某一处理工序或是操作环节包含质量问题,则应在不影响项目生产质量的同时暂停此工序,保证其他体系正常运转进而预防其对整个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工期形成延误影响。
2.3确保施工机械设备可靠安全,开创优质施工环境
机械设备可靠安全可对项目施工优质建设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现场,应为各项机械应用环节创造更好的施工环境。实践工作中应预防各类不符合标准的应用操作,科学依照机械管理单位调配,定期做好各项系统检查评估以及养护维修。针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各项机械设备应快速处置,确保机械设备安全正常应用。施工建设环境直接对安全施工产生影响,项目施工单位应进一步做好现场管理。例如,应定期将不必要系统或是多余设备清除出去,确保施工现场整体清洁、运输道路畅通无阻。另外,还应预防现场环境过于混乱对项目建设形成不利影响。对一些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用电、危险单元,企业安全监管单位应做好细致严格审核评估,只有通过验证后方能进场应用。通过创建安全优质的施工环境,可真正保障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的可靠安全,为后续操作环节打下更好基础。
3结论
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做好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整体项目建设施工的核心关键。为此应牢固把握安全第一的工作意识,在社会各界赢得支持,联合各方力量,推进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可靠安全管理。再者,应加强以人为本管理,唯有如此方能赢得全体员工的认可,提升凝聚力与向心力,促进土木工程项目向着更好、更安全、更优质的方向不断发展与升华。
作者:陈凯峰 单位:黑龙江省二建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孟锐.浅谈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分析[J].河南科技,2023(12):118-119.
高婷.关于对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思考[J].经济师,2023(12):56-57.
梁丽华,马欣.现代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J].建筑工程质量管理,2023(15):24.
袁益光.加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措施[J].价值工程,2023(5):81.
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论文 篇8
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学者对于风景区旅游的关注与研究越来越多。但这些研究多是从环境管理、自然资源保护性利用、可持续发展等角度进行深入探讨,对于风景区的公共安全管理问题鲜有涉及。风景区的公共安全管理包括自然灾害管理、人为灾害管理、治安管理及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是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体系。因此,本文将从一个全新的、系统的角度对风景区的公共安全现状做出客观评价,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风景区 公共安全管理 公共安全事件
一、研究背景
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假期出游的人员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而风景名胜区因其风景优美、环境宜人,越来越成为旅游者尤其是生态旅游者追逐的热点。这也就意味着,风景区已逐渐成为一个众多人聚集的场所,相应的公共安全隐患也就逐步暴露出来。 2008年国家旅游局共收到各地报送的旅游突发公共事件48起(包括1起发生于2007年),共造成147人死亡,4人失踪,401人受伤。其中旅游重大突发公共事件6起,88人死亡,4人失踪,132人受伤;较大事件35起,59人死亡,231人受伤;一般事件7起,38人受伤。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使人们在叹息之余,更清楚地认识到旅游安全不容忽视。旅游景区安全是旅游景区发展的基本保障,没有安全就没有旅游景区的发展。旅游景区安全是旅游的生命线,是旅游景区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是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理念的必然要求。当前,频繁发生的旅游安全事故,既造成了重大的游客人身财产损失,又严重地影响了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阻碍了旅游业的正常发展,给旅游安全管理敲响了警钟。随着旅游活动规模的急剧扩大,以及散客自助旅游、探险旅游等旅游形式的蓬勃发展,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日趋复杂化,旅游景区安全事故呈现出高发态势。旅游景区安全正在成为旅游业的重中之重。
二、研究意义
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威胁与挑战。其中,中国的公共安全面临着最为严峻的考验。多元经济模式与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人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攫取与毁坏,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由各类风险转化或引发的公共安全危机事件频频发生,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失衡等,都大大加剧了公共安全的风险。这也就意味着对公共安全管理的研究日趋重要。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学者对于风景区旅游的关注与研究越来越多。但这些研究多是从环境管理、自然资源保护性利用、可持续发展等角度进行深入探讨,对于风景区的公共安全管理问题鲜有涉及。风景区的'公共安全管理包括自然灾害管理、人为灾害管理、治安管理及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是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体系。因此,本文将从一个全新的、系统的角度对风景区的公共安全现状做出客观评价,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三、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一)关于景区环境影响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初,台湾学者刘儒渊等(1991)在塔山公园进行了10年的定点观测实验,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大陆研究90年代后期陆续出现,比较重要的研究成果有程占红(2006)、刘鸿雁(1997)、李贞(1998)、冯学钢等(1999)关于景区植被影响的研究。
(二)关于风景区管理理念和方法的研究。
马彦(2006)认为,开发者的盲目、低水平、掠夺性破坏行为,经营管理者的短期经济行为、低层次的管理,旅游者的贪婪放纵的享受和不文明行为等。问题早已出现,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已不少,业界也在逐渐加大投入以改变现状。但自然风景区的退化仍屡见不鲜,其中重要的原因是:旅游学术界缺乏对自然风景区旅游资源和环境成体系的深入的研究,已有的成果集中在旅游对环境有没有影响、如何影响、表现在那些方面和环境保护、环境治理上。至于对策研究则多般是个案研究和宏观策略研究,个案研究是救火不防火、治病不治根,且不具有普遍意义;宏观策略研究不具有可行性。旅游业界普遍对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生态美等可从思想上改善现状的理念缺乏认识或认识不到位,管理水平一直不高,甚至为了经济利益不惜破坏旅游资源及其环境。
(三)关于风景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及安全预警的研究。
缪春燕(2007)分析提出了历史城区建筑遗产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实施步骤、基本原则、组织框架和系统结构。 其次,分析了历史城区建筑遗产面临的主要灾害事件和形成原因;界定了历史城区建筑遗产公共安全事件的概念特征;建立了基于建筑安全事件、环境安全事件和风貌安全事件的历史城区建筑遗产公共安全事件识别模块;并根据灾害风险分析原理,对历史城区建筑遗产公共安全事件的风险构成因素、风险形成机制、风险分析内容和风险分析流程进行了研究。 然后,提出了历史城区建筑遗产公共安全可持续预警管理系统和预警管理流程;重点分析构建了历史城区建筑遗产公共安全事件预警的数学模型、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提出了基于 DEA 模型的历史城区建筑遗产公共安全预警评价方法。 最后,以武汉市青山区街坊建筑遗产为例进行了实证评价和安全预警,并针对青山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青山区建筑遗产公共安全管理的组织框架、预警管理流程和预警管理系统。
综上,我国学者从多个角度对风景区进行了广泛研究,具有深刻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论文 篇9
摘要:安全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水东油库作为分析和研究的对象,对企业安全管理思路和措施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油库、安全、模式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效益与发展是第一要务;但企业也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安全保障力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已成为现代企业的一大核心竞争力,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后的市场更不允许企业无视安全生产工作。这就迫使安全管理的外延和内涵也随之发生变化。从外延看,安全管理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从内涵看,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做好当前的安全管理必须树立全局安全观念。在我们石化企业中(尤其是油库、加油站等一线部门),强化安全监督、细化安全管理、深化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水平,是完成各项工作的首要保证。
一、油库安全管理工作的高度
石化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不管经营机制如何转变、机构如何改革,都始终不能忘记安全是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永恒主题。安全是企业生产的稳定剂,安全生产始终摆在第一位,这是基于石化企业的安全生产特点所决定。油库是油料储存、收发的场所,油库安全工作是其它各项工作的前提,是油库管理的生命线,是改善经营环境、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只有时刻处于安全状态油库的经济效益才能得以存在。油库储存的介质(油品)是易燃、易爆、易腐蚀、易产生静电的化学危险物质,内中蕴藏着潜在的危险隐患和职业病危害。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都有可能造成事故的发生。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或人身伤害事故。严重的甚至危害社会,政治影响恶劣。因此,油库安全生产的压力极大,不但对设备、环境的本质安全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而且对油库负责人、各级专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特别是直接介人生产工艺运行的操作人员的行为安全要求更为具体和严格。这就要求企业的机制改革非但不能改变安全生产的特性,反而应当考虑如何适应它、优化它,从而保证油库“安全、稳定、健康、有序”的生产运转。这同时也是衡量企业改革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油库安全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油库安全管理是将油库作为一个系统,为实现油库安全而进行的有关决议、计划、组织、控制等方面的活动。在这项管理活动中,多数油库不同范围、不同程度、不同时期的存在若干问题。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缺乏安全管理动力,重效益轻安全
近年来,石化企业大都出现了强调竞争、强调经营活动的硬性利润指标,而忽视安全生产隐性效益的趋势。有的甚至盲目抓销售、抢市场、争效益,在安全管理中忽视管理、忽视人的因素,忽视健全的约束机制,由此造成了许多不良的后果。安全第一的呼声已淹没在抢市场、争效益的呐喊之中。尽管工作安排也强调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但实际上市场占有率、效益成了第一。特别是当安全与效益发生矛盾时,领导层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坚持效益第一,结果安全为效益让了步。正是在这种指导思想下,一些单位在机构改革的背景下为了追求短期效益,撤并了原有安全管理机构,甚至出现了取消专职安全员的现象。还有一些单位虽然保留了原有的安全管理机构,但具体人员身兼数职,原有的安全管理机构有名无实,日常的安全管理事务无人问津。即使在那些保留了原有安全机构和编制的单位,具体管理人员素质也良莠不齐。参差不齐的人员,日渐繁多的事物使安全管理的主体力量日渐削弱。
2、安全管理队伍的结构缺陷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都是以改革为手段的,其中人事制度改革为重要的一环。在该背景下有些油库开始对原有的安全管理人员进行裁减,由此引发了安全管理技术人员的结构性矛盾。具体表现为:一是经验型人才多,专业型人才少;二是低学历、初级人才多,高学历、高级人才少;三是无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多,有专业技术的人才少;四是非安全专业的人才多,安全专业人才少;五是单一型人才多,复合型人才少。加之油库原有的员工变动频繁、调岗、离岗、返岗的流速加快,从而弱化了员工的安全技术教育。甚至有些油库对员工的安全教育流于形式,采取应付态度,缺乏针对性。对于新进员工也没有建立培训制度和培训档案,普遍是即来即用。使一些未经安全培训的人员仓促上岗作业,这就为日后大量因违规操作而带来的事故留下了隐患。有的油库即使开展了安全知识培训,也大多形式单一。只是一味的要求员工牢记安全职责、熟读操作规程,缺乏理论联系实际,其结果往往是员工的安全知识考试成绩优秀,但安全意识却很差,对作业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缺乏了解。
3、安全现场管理缺乏力度
现场管理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五方面的内容。小部分干部职工安全意识淡薄,在工作中没有做到“三不伤害”,既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别人。其次是有些油库没有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对兄弟单位发生的事故没有引起高度警觉,技术管理工作缺少人才支撑,日常的作业规程都少有人会编制,安全技术装备的使用和维护存在困难,其效能发挥大打折扣,致使安全生产典型事故仍有发生。
4、装备与技术水平低
尽管大多数油库经过数次整改,安全形势明显好转,但由于多数油库的组建、投产比较早,工程质量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诸多隐患;同时规划落后、技术陈旧、设备老化、带故障、超负荷运转等问题也比较突出;有些设施甚至面临淘汰。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的危及油库安全,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水东油库安全管理模式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油库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着不少的问题和挑战,大家都力图找到科学的安全管理模式。在此背景下,中石化__分公司水东油库通过对经典管理理论的吸收借鉴,并结合本库工作实际,摸索出了一套有自身特色的安全管理模式。他们称之为0123模式(以事故为零为目标;以油库主任负责制为核心、以安全管理制度化为保证;生产作业标准化为基础;以全员教育、全过程管理、全线预防为措施)。
(1)、与时俱进,夯实“三基”工作基础,推进油库安全制度化建设。
规章制度是企业安全、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为满足油库业务的日益增长,切实解决规范化管理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该库不仅严格按照集团公司的要求,建立、健全了以安全生产为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还根据各作业操作流程,集思广义,不断完善各项安全制度。《设备、设施保养考核办法》、《各岗位服务承诺》、《环境卫生责任制度》、《发油、卸油、计量操作规程》的建立和完善为油库各项工作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为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建立油库主任为安全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安全组织机制,负责安全工作的整体规划和具体事务的处理。建立值班主任领导的门岗、安全员、巡查员具体负责,分工协作的安全检查级,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监督管理原则,对油库的日常安全工作负责。
2、根据库内设备、设施的技术要求结合其工作环境,制订科学的维护、保养计划,确定设备、设施保养人,定期检查维护,保养、使用情况,并与个人业绩考核挂钩。
3、依照设备、设施及各作业环节的安全要求,逐级签订年度安全防火责任状,全员签订安全承诺书,划分了安全管理责任,做到人人有职责,事事讲安全。
4、定期召开班、股级业务安全工作协调会,确定各时期安全工作目标,制订慎密的实施方案,强化现场管理,协调各作业环节的联系,认真听取各岗位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改进工作方法,追求长效安全和最大效率。
5、强化职工安全职责的检查、落实。遵照《安全管理奖惩条例》,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奖惩分明。
(2)、以人为本,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职工安全素质。
安全教育、培训是油库安全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培养职工安全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显的尤为重要。
1、继承发扬“爱我中华、振兴石化”的企业精神,唱响主旋律,弘扬中石化企业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知人善用,树立现代安全理念,在职工倡导“我自律、我安全、我监督、我服务”,“多一点主动,少一点等待”,转变工作作风,增强职工责任感和自豪感。
2、健全内部安全监督管理机制,精细管理,不断创新,变压力为不断进取的动力。
3、把油库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有机结合起来,油库的发展为每个人的成长提供了自由驰骋的舞台,个人的成长又促进了油库的发展,体现了团结、协作、奋进的团队精神。
做好油库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需要及时了解、掌握油库安全工作动态,针对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制度年、季、月度安全工作计划,做到安全教育、培训有专人、有组织、有目标、有内容,采取讨论会、写心得、演讲、竞赛等生动、活泼、风趣、参与性强的方式,开展安全知识的学习和安全技能的培训,注重实效。
1、根据油库实际情况,以班组为单位定期学习了《安全生产法》、《消防法》等多部法律法规。定期组织各类预案的演练,开展了整治“低标准、老毛病、坏习惯”征文活动广大职工结合自身岗位的工作实际,认真反思在工作中出现过哪些不规范操作,思想认识上还存在哪些不足,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其产生的根源是什么,从而在其源头上加以整改、防范,使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成为每个职工的自觉行为,取得了显著效果。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活动月、全市防空演习、消防技能竞赛等活动,不仅增强了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而且大大提高了职工消防安全素质。
2、及时传达了上级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积极布署,落实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组织员工认真学习各类事故通报,分析原因,吸取经验教训,举一反三,积极查找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隐患,提出合理化建议。
(3)、严格现场管理,加大监管力度,保障安全生产。
现场管理是油库安全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抓好现场管理,油库的安全生产才有充分的保障。该库承担着全区80以上的油料中转业务,面对人员少、任务重、储量小、工艺设备落后、操作繁杂的客观情况,如何保证安全、高效地完成这一艰巨任务成了一大难题。
1、明确职责,狠抓各级安全检查制度的落实。加大各要害部位的监管力度,严防死守,强化安全巡检制度,制订防范措施,演练应急预案。在巡检中,坚持公司季检查、油库月检查、股周检查、班日检查,坚持每月召开安全会议,将检查情况及时通报;落实巡检制度,制作了《油库巡检线路图》,使职工掌握巡检线路,明确重点区域,做到重点部位经常查,一般部位巡回查,查隐患、查漏洞,力争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2、抓好作业环节的现场安全监督,落实岗位复核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作业联系、岗位复核制度,严密检查油料作业和设备运行、使用情况,警钟常鸣、警示高悬,随时掌握现场安全动态,严肃处理各种违章、违规行为,随时准备应付各种突发事件。
3、高标准、严要求地开展各项安全隐患整改。该库本着安全,高标准、高质量的隐患整改理念,严格制定具体、细致的隐患治理方案,严格特种作业报告审批制度,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对施工单位进行资质认证,签订安全协议书,对外来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签订安全承诺书,发放油库出入证,确保了隐患治理安全、高效地完成。对一时无法整改的隐患,制订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保证了油库各项工作的安全运转。
4、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处理各类事故。事故的发生既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关键在于广大员工要力戒麻痹大意思想,粗枝大叶作风,脚踏实地严格按制作规程作业,多看、多问、多听、多想,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4)、树中石化形象,创国际一流企业,确保油品数质量安全。
油品数质量是石化企业的生命线,保障油品数质量安全是油库业务工作的重心。为规避油品收发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数质量纠纷,树立良好的中石化企业形象,该库认真传达了省公司《中石化江西石油分公司质量数量工作考核评分标准》,对油品数质量的安全管理做了如下要求:
1、每月对流量表进行校验,保证其在国家允许误差范围之内。
2、每批次油品入库,必须经计量员核对、验收,化验员取样、化验,保证入库油品数质量达标。
3、加强油品质量管理,及时清除罐底水杂,改善油品储存环境,保障油品品质。
4、油罐车灌装油品,计量无误后方可出库,如因温度变化,造成油品短少,则调整发油密度,超耗部分进行补发,确保油品数量安全。
四、油库安全管理模式评析
当前,油库普遍采取的安全管理模式有两种:第一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也称之为管理经验创新型。其内容就是研究人的心理素质,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人的错误操作作为安全管理改革的中心内容。其设想是通过引进新的管理观念来减少人员,创新管理,并以此带动安全管理质量的整体上升。但这一思想在重视技术创新的同时却忽略了管理方式的稳定性。形成了安全管理办法年年创新、年年淘汰的情况。甚至有些油库还陷入了以“可塑性”和“轰动性”为标准评价管理模式的好坏,而非以“科学性”和“可行性”来评价的恶性局面中。该模式在短期内也许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从长远看却丝毫无益。
其次就是“以物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也称之为“设备更新型”。该模式认为大多数安全隐患都来自于设备的老化。要消除这些隐患,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那就必须更新现有的安全设备,通过设备的更新带动安全效率的提高。但设备更新所带来的实际效果究竟有多大,能否起到推动作用,这还是疑问。因为设备更新是以资金的投入和专业人才的配置为前提的,而这恰恰是当前企业面临的一个瓶颈问题,在资金和人才问题没有真正落实之前,设备难以更新,即使更新了也难以充分发挥其效能。
而水东油库所提出的管理模式给了我们新的启示,它是以“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就是强调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措施,以标准化的作业方式和科学的管理技术来规范安全管理的运作。它把人和物的因素综合考虑并加以运用,总结出了操作性较强的管理模式。
五、进一步完善油库安全管理的思路
1、安全管理制度创新
人是受制度约束和激励的,而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决定性的因素是体制因素而非技术或其它因素。体制的功能就在于形成一个社会的激励结构,它促使人们向有利的方面前进,在这点上,水东油库给我们的制度创新已经提供了思路。
2、借助社会力量推进油库安全管理
自20xx年起,我国开始实行“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及执业制度。这是对安全管理的进一步重视和措施保障。我们石化系统的各级油库可以利用安全工程师事务所或其它安全评估机构的技术优势为本单位提供信息咨询和人员培训,帮助本单位对不安全因素进行调查,分析重大事故原因并研究解决办法,同时向当地政府反映安全管理方面的要求。
3、建立安全事故保险
建立事故伤害保险机制已成为现代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不仅需要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还应将现有的保险内容扩展到生产、工程、技术等方面,逐步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保险机制,从整体上降低企业的安全风险。
总之,要确保油库安全,就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时代的进步对油库安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只有紧绷安全这根“弦”,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安全生产中创效益。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巍孙联峰王利军《石化企业安全管理的思考》石油化工安全技术20xx年第18卷1期
2、毛海蜂《现代安全管理理论与实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xx年
3、《“软硬”并举提高油库安全管理水平》石油库与加油站第11卷第3期总第61期20xx年6月出版
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论文 篇1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由于网络系统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加之网络管理存在很大问题,计算机网络系统存在很大漏洞。在网络经济时代,网络环境的一体化发展趋势对网络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网络管理中,应将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融合为一体,形成综合性、系统性的网络管理体制,才能适应网络发展的需要。同时,还应该创建一个多层次网络管理体系,以解决网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维护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
关键字: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管理,维护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用户对网络系统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不断增多,病毒入侵、黑客攻击、非法操作问题不断出现,不仅影响了合法用户的操作权限,也对网络系统的运行安全产生了影响。因此,网络安全管理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通过各种网络安全技术和网络管理措施,对网络安全问题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能够减少各种网络安全隐患,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运行安全。
1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
1.1 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分析
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和互动性,导致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网络系统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操作系统存在漏洞,由于操作系统比较庞大且需要不断进行升级更新,而操作系统的漏洞并不能通过补丁程序来完善,因此,操作系统存在很大漏洞,增加了网络系统的安全隐患。二是网络协议存在漏洞,包括Internet传输协议、通信协议不完善,网络协议的漏洞,增加了网络安全隐患。三是由于处于开放状态的网络平台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导致计算机网络在存储处理、数据传输方面容易受到攻击。
第二,人为原因。人为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由于病毒入侵、黑客攻击行为,对网络安全造成很大威胁。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和快捷性,在病毒入侵等情况下,能够迅速扩散开来,导致计算机硬件受损或是系统整体瘫痪,对计算机信息和文件造成损坏。二是由于网络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在计算机病毒入侵和各种非法访问情况下,不能进行有效抑制和排除,导致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不到位。
1.2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分析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技术是当前应用最为普遍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能够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进行有效防护。防火墙位于网络连接边界,能够对进出网络的信息安全进行有效保护,结合访问控制措施,能够对信息进行有效控制。从防火墙的功能来看,防火墙技术不仅能对网络外部攻击行为进行有效控制,还能够采用拦截方式来保证信息安全传输。再者,防火墙能够将Internet和内网进行隔离,在内网隔离上,还可以通过不同网段距离来保证内网安全。从目前防火墙技术应用来看,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过滤防火墙。过滤防火墙主要适用于数据包的过滤,能够对网络数据包进行分析和选择,根据数据包地址、协议等因素判断数据包的安全与否。换句话说,该项过滤技术能够通过网络允许和阻止功能,形成了多层次的网络安全机制。二是应用级网关。应用级网关主要用于特殊网络中,如对网络服务协议下的指定数据进行过滤,在数据包统计和分析的过程中,形成完整的安全报告。通过应用级网关的防护作用,能够对注册信息进行精细化管理,对复杂访问进行有效控制。
第二,数字加密技术。数字加密技术作为最安全最基本的安全技术之一,对复杂网络的安全防护有重要的作用。数字加密技术即将受保护的数据源通过密文转换的按时,以密文形式将该信息进行存储或者传输。通过这样的过程,能够保证数据信息在存储或者传输状态下,不被外界获取或者攻击,对该信息源进行有效保护。数字加密技术防护级别的高低,与密码长度有很大关系,在不同网络状态下,密码的保护性有很大不同。从目前来看,密码技术主要有两种算法:对称密码和非对称密码。对称密码算法指的是数据包加密、解密的密匙是一样的,安全系数高低和密匙安全有紧密联系。非对称密码算法指的是数据包加密、解密的密匙是不同的,通过破解加密密匙比较困难,数据信息安全性比较高。
第三,访问控制技术和网络追踪技术。在计算机网络运行中,可以通过合理控制网络访问行为,建立访问网络准则,结合素质签名技术来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对用户的访问行为进行有效控制,以降低网络运行的安全隐患。同时,对计算机网络运行信息进行收集,锁定计算机网络攻击行为的IP地址,来分析攻击者在网络中的活动轨迹,从而采取措施以防止网络安全事故发生。
2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
2.1 网络配置管理
网络配置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运行状况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应加强网络配置管理,通过初始化网络并配置相应的网络系统,能够为网络系统提供各种服务。网络配置管理是通过监视组、控制组、定义组、辨别组组成的通信网络对象,为计算机网络提供各种必需的功能,以优化网络性能或者实现网络系统的某种特定的功能。
2.2 网络性能管理
网络性能管理是主要是对网络系统的各种资源配置情况和通信效率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性能管理的能力主要应包括分析和监视计算机网络系统及服务性能。性能分析结果对整个网络的运行情况有很大影响,通过网络重新配置和触及某处诊断测试点,以维护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性能。在性能管理和搜集分析上,通过被管网络的运行状况数据的搜集,能够分析和维持网络性能日志。
2.3 网络故障管理
网络故障管理是计算机网络管理的重要内容。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上,网络用户对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当计算机网络系统某个组成部件出现问题时,网络管理器应迅速查找出故障源,并进行排除。在通常经常下,由于隔离时间会有很大限制,且网络故障原因比较复杂,网络故障可能会因为多个原因共同引起。因此,在网络故障管理时,应先对网络进行修复,通过网络故障产生的原因再采取相应的措施,还能预防同类故障的重复发生。在网络故障管理时,可以分为故障检测、故障隔离、故障纠正三项内容。故障检测是通过对网络部件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将不严重的故障列入错误日志,不进行特殊处理。对于一些比较严重的故障,应该及时通知相应的网络管理器,及时发出警报,根据警报信息对故障进行有效排除。在故障非常复杂难以处理时,应通过网络管理器的诊断测试来判断故障出现的原因。
2.4 网络安全管理
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和互动性等特点,决定了计算机网络系统存在很大漏洞,容易遭受各种网络攻击行为,对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造成破坏和干扰。因此,为了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问题进行有效防护,对各种非法访问和步伐操作进行控制,需要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进行管理,保证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完整性和机密性。
3 网络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从总体上看,新型综合网管软件的系统开放性更强,具有易用性、可伸缩性、可移植性、兼容性等优点,是未来网络管理软件和网络管理技术的发展趋势。从网络管理技术的发展历程来看,分布式技术作为网络管理技术最核心的内容,在推定网络管理技术发展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而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管理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各种非法攻击行为也不断升级,导致网络安全得不到保障,这就需要加强技术研究和开发,不断改进网络安全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种网络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 叶俊辉.浅谈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安全管理维护[J].广东科技,2023,20(8):22-23.
[2] 李超林,石慧.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安全管理维护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3,(12).
[3] 罗红华.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现状[J].科技传播,2023,(20):170,163.
[4] 李旭军.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分析与管理[J].咸宁学院学报,2023,31(12):102-103,112.
[5] 范勇.试论如何实现计算机电子文档的安全管理[J].科技信息,2023,(8):260.
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论文 篇11
摘要::中国当代科学技术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这大大增加了对通信的需求。促进通信工程的发展,但由于其建设和安全问题也十分重要,国家对无电城市附近的相关政策提出了更高的通信工程要求。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企业还存在着“重利轻安全”,导致通信工程建设滞后,安全风险加大。本文首先对通信工程建设与安全管理的安全性进行了描述,然后分析了其存在的网络问题,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供有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通信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措施
近年来,通信工程的建设正在蓬勃发展,南齐的安全管理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可以说,社会和谐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兴起,通信工程的安全管理涉及设计单位、圈养单位等部门,它可以通过一系列计划降低信息传输的风险。确保信息的隐蔽性等。但目前还存在一些缺乏对婚姻项目建设企业的认识,出现了轻安全效益,轻选短期行为,导致各种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本文从本研究的角度出发,以期进一步完善通信工作者,建设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1]。
一、钢结构设计与施工
其特点是结构较高横界面相对较小。通信塔上的通信天线一般有移动电话提醒,徐呼机天线以及各种行业的通讯,近年来,随着社会信息化逐渐成熟,特别是蜂窝式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引起了我国通讯塔建设的热潮,用量最多的蜂窝式移动电话积分通讯塔的需求,通常相隔一定间距建造一座,塔高约30m~60m,移动天线塔对移动构造要求不高,只需要满足规范规定的高手结构,水平位移,如果通讯塔上装备天线,微波塔对结构要求就高很多,还必须满足方向性较强的工艺要求。各种通讯提供对童童工艺要求,通讯天线形式,有全向,定向,双播三种,例如全向天线为圆形,直径121mm,长度3m,根据其特点进行相应的安全措施,具备基本的安全常识[2]。
二、平台塔结合避雷器
行架台避雷构造,而且要能全方位安装。因此通讯的平台常成为圆形,以保证天线安装在任意方向。平台的直径大小只要满足天线工艺要求,平台的直径大约5m,另外塔架平台栏杆之间又要有0.7m的空间,以便操作人员走动和工作,平台栏杆高度要求应大于1.2m,通信天线一般按装在通信栏杆上,沿平台周围一圈栏杆要有一定高度平台的支撑,可根据平台大小,用携程连接在塔柱上,四边形的通讯塔,每个塔柱占两个方向充足平台,整个平台共有十六个支点,平台底部一般复试钢网板,钢筋,或角钢,铺设钢网板应注意支撑,保证钢网板以及钢筋的刚度,平台上有一人孔,尺寸为0.6m×0.1m,两边上有0.2m×0.3m的窥见孔。工作人员在雨天进行维修是要注意自身安全,防治雷电的来袭。
三、爬梯和护栏构造
通信塔平台上按装通信天线,需要有人上塔进行维修,因此,通信塔一侧,常设直爬梯,直爬梯宽度0.6m~0.7m,通常采用角钢,然后63×5m做支柱,用25×3做踏物,他不建议为0.3m,塔梯的三面要求必须安装护杆、护圈,护圈宽度一般与塔梯宽度相同,其前后也要有0.7m的`空间,并保证间距约1m,通信爬梯一般每段都与横杆链接,并达到最顶端处的平台,同时爬梯应与平台高1.2m,一方面上去时抓从使用,爬梯一侧或两侧还需设馈线架,馈线架与爬梯用螺栓连接,工作人员根据塔的结构进行施工安全防护[3]。
四、塔角与地表构造
通信塔无论角管塔还是钢筋塔都是空间行架,用地梁直接把独立技术连接起来,柱脚是用锚螺栓于混凝土基础链接。航空上等级的逼雷器,每座通信塔上必须设避雷器,同时设避雷及下线,由于钢塔本身连导体,雷电可通过钢塔直接传到,进去塔角基础的避雷网,通信塔避雷带以下线连接几点,避雷器安装在塔顶,高度不到6m,大塔高8m,在航道经过地区某些高层还有增设航空障碍灯。
五、通信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安全管理
有效地控制了通信工程的安全风险,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必要进一步降低发生率工程安全事故。一般而言,第三方监督单位将参与通信项目的建设。通过聘用专业人才对通信工程建设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数学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通信项目建设中的安全问题。商业通信项目的安全管理:实现了通信工程效益最大化的基础之上。项目监理单位。政府机构和具体的建设单位管理整个项目建设,在这三个慷慨的控制下,可以谨慎地减少潮汐和滋润,并从以往的被动安全管理模式中变得更加活跃。该船将在更大程度上提高Signity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同时,它也为投资回收提供了一种平稳的方式,帮助相关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
六、小结
通信工程建设及其安全管理措施把它做到每天的关键工作之一。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安全监督管理制度,首先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规章制度实施。因此,为了改进通信工程建设和安全管理,必须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在建造之前、期间和之后。一切必须进行有效的安全监督和管理,必须注意统一监理单位,不断提高监理队伍的专业水平。确定检查。监督、突出预防、关键实施,无论设备使用、技术操作或采购相关材料,均对相关监督进行保护。
参考文献
[1]吴增锋.通信工程安全管理的对策探究[J].数字化用户,2023,11(10):29-30.
[2]马小海.探索强化通信工程安全管理的对策[J].时代农机,2023,45(11):69-70.
[3]渠飞箭.通信工程安全管理措施探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23,45(12):68.
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论文 篇12
摘要:随着我国化工生产手段、规模、产品的不断发展,安全生产管理问题已成为各化工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化工行业的管理人员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因为化工生产从原料的采购到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都离不开与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危险的化学产品打交道,是个危险性很高的生产行业,稍有不慎都会造成安全事故,威胁到企业内部的工作以及生产环境的工作,如果处理不得当,还会酿成重大事故,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要对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提出全新的要求和标准,找出存在的缺陷,进行创新,显而易见,提升化工企业安全管理能力势在必行。
关键词:化工企业管理;安全管理;现状;创新
1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
1.1生产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从企业生产事故管理统计分析发现,大多数的生产安全事故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因素引起的,比如说:有章不遵、违规操作、野蛮操作、上班期间精神不集中、脱岗、离岗、串岗,对设备随意拆卸、维修,岗位与岗位间沟通不及时,管理人员违章指挥等等,这些都是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隐形杀手,尤其是面对化工这么危险的行业,就连物料的装卸这一小的环节也不能忽视。
1.2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对于化工型企业,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及国家的一切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而且要建立、健全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因为制度是管理的依据,各企业要根据自己企业的需要编制出适合自己的制度,订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并把这些制度分班、分组落实下去,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让每人肩上有担子,每人头上有责任,每人手中有指标,而且要做到不买人情帐,制度大于人情,制度大于天!
1.3生产设备的不安全因素随着化工产品结构的不断更新换代,很多的化工企业的生产设备设施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无法满足现代的`化工生产需求。但有些化工企业尤其是那些中、小型企业因为资金链紧张,无法及时购置与现代生产现状相匹配的生产设备设施,有的企业对陈旧的老设备舍不得淘汰,即使购置了新设备,老设备也仍然不会下马,这样生产设备老化的现象不仅不利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更是生产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的导火索。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些企业虽然花钱购置了现代化的生产设备,但却对新设备的调试及使用不够重视,没有对操作工做好充分的技能及安全方面的培训,因为对新机器的不了解而造成的安全事故也屡见不鲜。
1.4缺乏安全监督有一些化工企业各项规章、制度都十分的完善,但执行力度不到位,所有的制度都形同虚设,所以有制度就必须有监督、有考核,这样才能让制度掷地有声,让生产工作人员提高警惕,在工作中不走捷径,按章办事,让制度在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考核系统中取得有效成果。
2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创新策略分析
2.1防范为主,注重结果所有的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所有的隐患都是可以排除的,所以安全管理必须做到“防范为主”,只有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全员都加强了安全防范意识,即使出现了危险,也能化险为夷,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防范的另一种方法是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与安全检查人员,他们的任务是监督、检查公司所制定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在生产过程中的实施情况,及时纠正、规范和制约员工违章操作行为,在检查中如果发现安全隐患必须做到发现一个、整改一个、考核一次,让所有的隐患都无处遁形。
2.2以人为本,加强培训企业的安全培训要从高层到基层工作人员,一层一层的进行,一步也不能放松,必须让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提高安全意识,牢固树立依法经营的思想,让高、中层干部既具备专业知识,又有实践经验,更是安全生产的主要责任人,让基层员工将安全管理制度渗透到每一个工作的细节当中,这样的培训不是走过场,不能应付了事,必须严格执行,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不论是安全培训教育还是生产管理制度一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生产观念,这样才能发挥出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影响员工的行为和思想,让他们把安全管理的工作理念放在心中。
2.3科学管理,防止形式化建立、健全、完善安全规章制度,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要树立科学的安全管理思想,不能走极端,不能靠运气,虽然绝对的安全是不可能的,但要相信只要科学的防范,严格的执行安全管理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是可以将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的,但往往有的企业却将这所有的制度及措施都流于形式,他们只讲安全不做安全,每个员工的头脑中或许都有“安全”两个字,但“三违”现象依然存在,事故的发生率居高不下,为什么呢?这就是他们只是把安全当做一种口号,所以在我们化工企业中,必须杜绝这种形式主义,因为形式主义不但消耗了员工的精力,还在潜意识里麻痹着大家的思想,是一种负能量的东西,对安全工作的开展十分的不利。
3结束语
化工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支柱产业,而这个高参数、高风险的产业,只有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才能有效的做好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实现企业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陶建礼.试论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现状和创新[J].化工管理,2023,10:53.
[2]李罡.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创新策略[J].化工管理,2023,18:54.
[3]张舜祥.浅谈中小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创新[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08,03:30-33.
[4]陈刚.化工企业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对策探究[J].江西化工,2023,01:283-284.
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论文 篇13
摘 要:信息安全论文发表 随着现代化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档案已经逐渐采取了电子档案的管理方式,也由此而产生了保存价值相对较高的电子文件,从而避免了传统形式的纸质档案某些弊端。然而,目前的电子档案在信息安全方面却存在着一系
关键词:电子信息论文投稿,电子商务信息安全论文发表
随着现代化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档案已经逐渐采取了电子档案的管理方式,也由此而产生了保存价值相对较高的电子文件,从而避免了传统形式的纸质档案某些弊端。然而,目前的电子档案在信息安全方面却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包括管理制度不健全、技术管理问题以及网络安全问题等。
一、现阶段电子档案在信息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电子档案的相关管理制度不健全
现阶段,由于没有相对严格的电子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以及具体的操作程序,使得电子档案在形成单位方面、管理人员方面以及利用人员三者之间没有相对完善的技术规章与操作规定进行约束[1]。此外,在相应的应急处理预案在处理能力上相对较差,没有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以及安排专职的电子档案管理人员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子档案在信息管理上的安全运行,不能够对电子档案的安全管理起到必要的保障作用,严重威胁到电子档案的健康发展。
2.电子档案在物理条件上不成熟
为了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性,其存储信息的库房、基础性设备、相应的管理人员以及工作环境等都对电子档案在信息数据方面的安全管理提出了专业化以及特殊性的要求[2]。例如库房的具体温度、具体湿度、库房的防水性、库房的防火性、实际防盗能力、是否安装了监控系统、基础设备的防盗能力、设备的防毁能力、防磁能力以及各个电源的安全性等都在电子档案数据存储、信息保管以及档案利用方面存在安全性隐患,导致信息被盗以及信息被毁等不良现象,还可能因遭受磁场影响而造成数据不能有效读取等。
3.电子档案在技术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电子档案操作人员的不合理配置非常容易引起安全漏洞,若用户的安全意识相对淡薄,没有科学化的认证技术、在口令选择方面不慎重或者是随意把密码记录在比较醒目的位置以及数据库的修护不当等都会直接威胁到档案的信息数据安全。此外,杀毒软件或者应用管理软件不能进行定期地更新升级,也会产生相应的安全隐患。
二、电子档案在信息安全方面的管理策略
1.强化电子档案的人员建设
目前,电子档案的信息管理工作属于一项系统化相对较强的工作,具有相对较高的复杂性,为了确保电子档案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应该不断强化电子档案相关信息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增强电子档案相关管理人员对于信息管理工作的认识程度与重视程度,坚决杜绝工作散漫现象发生。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办事,提升安全防护意识、保密意识以及工作责任心,依据程序办事。其次,加强电子档案工作人员的选拔与招聘管理,合理选拔出熟悉档案业务,而且可以熟练掌握现代化先进信息技术的人才。加强对工作人员在知识方面、技能方面与业务方面的教育培训,促使其综合素质的提升。第三,现阶段大部分的电子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现代化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程度都相对较差,因此,要着重加大对工作人员在计算机操作技术与网络应用技术方面的教育培训力度,从而确保电子档案在形成期间、接收期间、整理期间以及利用期间的完善性,从根本上为电子档案的信息安全化管理提供保障。
2.从技术层面上加强电子档案的安全管理
我国在数据信息的安全管理方面主要是依靠科学技术的更新与升级,例如先进的加密技术、科学化的数字签名技术、身份认证技术以及防火墙技术等。在电子档案的信息安全方面包括数据的加密技术、信息的完整性与鉴别技术、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信息防漏技术以及防抵赖先进技术等。在系统安全方面的技术有系统化的操作日志、先进性的系统安全检测技术、操作系统的预防破坏技术、系统信息有效备份技术以及相关的灾难恢复系统技术等,尤其要加强电子档案的安全备份工作。从某种程度上讲,在技术应用中的信息加密主要是保护网络内部的相关数据信息以及文件口令在传输中可以得到有效保护,确保其不被非法的公开利用。应用中的信息认证主要是通过身份验证,有效验证接收的相关电子文件的数字化签名,保证电子档案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应用中的信息备份与信息恢复主要是避免信息丢失与失真的先进补救措施,可以做到有备无患,从根本上实现电子档案运营的安全化。
3.促进电子档案管理的软件升级
现阶段,在电子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中,软件的升级逐渐成为其关键性环节之一,具体来说,电子档案管理在软件上的升级目标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具备一定的兼容性,而另一方面是要具备一定的统一性。软件升级的兼容性主要是指需要将电子档案的管理软件以及其他的基础设备与操作系统之间进行密切配合,充分体现出相互配合的状态,确保其兼容性的'发挥。比如,各个系统操作平台相互间的配合等。软件升级的统一性主要是指在软件升级之后,还要具备相对完善的电子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统一性体现在系统实施的每一个环节中,尤其是在不同地区之间以及不同单位之间,必须要防止电子档案在信息管理系统上的差异化,从而在统一性前提下,实现电子档案中各项电子文件的共享性。
4.进一步建立健全电子档案管理的法律及规章制度
电子档案是近几年才迅速发展起来的,法律规章制度尚不完善。为保证电子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电子文件管理的高效和科学,必须有相关法律法规和各种标准来支持,其中包括与电子文件和网络的法律制度,网络系统保密、论证和验收要求,以及各种密级电子文件的著录、管理、传输规定等。
三、结语
总而言之,电子档案的信息安全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包括管理制度因素、网络环境因素、物理条件因素以及技术因素等,电子档案在信息管理上的安全性以及真实性直接关系到电子档案的健康发展。因此,在电子档案信息管理过程中,应针对存在的问题,通过不断强化电子档案的人员建设、从技术层面上加强电子档案的安全管理、促进电子档案的软件升级以及进一步建立健全电子档案管理的法律及规章制度等确保电子档案的信息安全。
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论文 篇14
摘要:伴随电网施工企业“管理型”定位转型,如何有效加强分包管理逐渐成为影响当前基建安全稳定的核心因素。本文基于当前各级分包管理法规、制度,探究电网建设分包安全管理机制,提出切实可行的针对性措施。
关键词:电网建设;分包;研究
当前国家电网公司对省级送变电企业的发展定位为“管理型、专业型、监理型”。管理型企业是指送变电企业在保持核心施工力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现场管理统筹,健全安全和质量管理体系,强化施工总体策划、管理衔接、施工技术措施制定等关键环节管控,主要采取工程分包的模式组织生产。目前省级送变电企业的定位,处于由传统劳务施工型向管理型的过渡阶段。其表现为自身施工能力不断退化,分包所占工程比例和金额逐年增加,业务分包已成为省级送变电企业完成工程施工任务的最主要方式。如何落实“管理型”企业定位,确保基建安全稳定,就必须面对分包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落实送变电企业“管理型”发展定位,就必然要加强对分包队伍的控制和管理。如何在政策上引导送变电分包管理规范化,加强分包核心队伍管控,已成为制约电网建设分包安全管理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目前建筑行业、国家电网公司、省公司分包管理法规、制度基础上,结合当前管理实际情况,提出与送变电公司相适应的分包管理制度、要求和建议,创新分包管理理念,提出分包管理能力提升的针对性措施,研究制定方案可行的管理办法。
1当前电网建设分包管理现状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于2023年8月至9月期间,组织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分包专项检查。检查覆盖2023年投产至目前在建全部110kV及以上项目186个,其中,直属送变电施工企业承建项目及各地市公司属施工企业承建项目检查覆盖率均达到100%。在此次项目检查中发现,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较早投运的工程多数不在当期合格分包商名册内,少数工程存在分包商分包范围不在公司当期发布的合格分包商名册内。分包合同金额超过相应总承包金额的50%。分包合同结算金额超过合同金额,但超过金额结算手续完善。分包费用支付不规范,存在财务对个人进行付款情况。早期投运项目存在合同签订人为非独立法人公司现象;现场分包人员管控不到位。综合以上项目检查发现问题,目前电网建设施工分包安全管理存在的矛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电网建设准入条件较高。符合资质条件的分包商较少。由于33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工程的分包资质要求较高,多数分包商难以达到资质要求。该问题造成分包商之间不能形成有序竞争,易产生分包商超资质、超能力承揽工程和资质挂靠等问题。2)分包准入管理仍存在较大薄弱环节,施工任务分配不均衡。合格分包商使用率偏低,分包合同管理有差距。据调研数据,超越资质承揽分包业务的情况还普遍存在,说明在分包准入和分包合同管理上还有一定的漏洞,缺乏有效制度防止不合格分包商进入电力建设市场。3)分包合同管理存在较大法律风险。部分施工单位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在授权委托书、企业公章、核心人员身份审核等环节把关不严,分包队伍冒用资质、非法人签订合同等问题依然存在。4)与分包商资金往来不规范,部分资金往来凭证不齐全、不合规,造成审计时难以说清楚。个别单位建场费使用不规范,依托分包队伍解决建场费现象时有发生。给送变电企业带来较大的法律风险。5)部分分包企业垄断分包市场,不少送变电公司对分包单位已形成依赖并存。部分分包企业已对分包市场形成某种程度的垄断,尤其是220kV及以上项目组塔架线更为严重。6)送变电企业现场管控力度不够。对分包队伍的现场管控力度不够,直接导致送变电企业对施工管理履职不到位,形成工程安全和质量隐患。并且国家新用工制度明确企业劳务派遣人数不得超过总人数的10%,必将进一步加剧现场监护人员流失,现场管理人员将进一步减少。
2电网建设分包管理对策分析
2.1上级对分包的相关政策要求及分包范围的界定
《建筑法》等法律法规基于房屋建筑工程确定的主体结构工程在输变电工程中没有准确的定位与对应。2023年国网通用制度中的分包管理办法(基建/3)181-2023号文中未对不允许分包的工程范围进行界定。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线路的组塔工序,除钢管塔等特殊塔型外,并无特殊施工工艺和高新技术含量,组塔的安全和质量依靠分包队伍施工。目前许多送变电公司组塔施工合同是按劳务分包签订,但管理中基本是按专业分包控制,造成合同与管理两层皮,存在法律风险。如果严格执行组塔专业劳务分包的规定,则会造成各送变电公司现场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成本的大幅上升。鉴于以上因素,建议进一步重新界定主体工程的范围,将线路组塔工程和变电站的构支架工程不作为工程的`主体,将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的范围进行重新界定,使各送变电公司在分包模式的选择上更加灵活。
2.2分包队伍的准入条件分析
目前220kV及以上工程能达到其准入条件的分包商较少。按照《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劳务分包企业资质标准,缺乏变电安装、调试、组塔、放线等配套的劳务资质类别,而送变电由于专业的特殊性,本身确需一些劳务作业外包,以补充自身劳力的不足。随着特高压项目建设的提速,现有合格分包商已不能满足电网建设需求,而培育一个合格分包队伍所需周期较长,可适当考虑降低资质要求,以吸引更多分包商参与电网建设,加强市场竞争,以控制大型分包商的发展规模,并可避免资质挂靠。
2.3分包任务的分配模式
通过调研,目前各输变电企业在分包任务分配时,存在分包商使用集中、合格分包商名册总体应用率低、部分专业的分包商趋紧等问题,甚至有部分分包企业垄断分包市场的趋势,不少送变电公司对个别分包单位已形成依赖。破解分包任务分配不合理问题,一方面送变电企业自身应构建施工能力评估体系,将核心分包队伍数量、资质、一线施工管理人员实际能力等作为关键性的指标,对各个分包队伍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工程施工任务分配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在国网层面建立公司统一的分包资讯平台并建立档案信息,对于分包商的资质、业绩、承揽能力、当前合同数量和合同额等各项指标进行公开,并及时更新,使系统内施工企业可随时了解分包队伍的动态,为各送变电企业分包商选择提供有力的依据。
2.4骨干分包队伍培育
送变电企业应制定分包管理长期规划,培育骨干队伍,掌控分包队伍的核心资源。在加强对分包队伍安全、质量管理和技术指导的基础上,着力培育稳定、可靠、诚信互动的分包队伍管理模式。建立相对灵活的价格控制机制,根据工程建设要求的不同,在适度范围内“优质优价”。加强文化建设和人文关怀,不定期的组织交流、安全文明施工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分包队伍的价值认同,增强其安全意识。通过有效的激励手段引导优秀核心分包队伍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加强规范管理,使各种零散的资源能够有序流动、有效整合,从而提高抗风险能力。
2.5加强分包现场同进同出管理
进一步落实分包管理主体责任,强化施工企业本部、分公司与项目部的管理协同,将分包队伍纳入本单位一体化管理。施工项目部加强分包作业计划管控。加强分包队伍作业人员入场考试和登记,施工项目部依据分包人员类别对新进场的分包人员进行通用性考试及专业性考试。加强“胸卡证”管理,为全体分包人员办理带有项目名称、班组、姓名、照片、工种及编号等基本信息的“胸卡证”。规范现场分包作业人员穿戴标识,分包队伍管理人员、特殊工种及一般劳务人员应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办法》中个人穿戴防护用品要求佩戴白色安全帽,并在安全帽加强筋上用不同颜色加以区分。明确分包作业人员配置,依照施工作业票严格核查进场分包商的管理人员及特殊工种配置情况。固化三个项目部同进同出管理要求,施工项目部开具安全施工作业票时,必须明确详细作业起止时间,并严禁分包队伍提前进入施工现场开始作业。
3预期目标和效果
1)严格把控分包准入关口,杜绝不合格队伍参与电网建设。利用公同平台发布的分包单位法人、资质、资信、账号等信息,核对分包商授权书和相关文件,防止资质冒用和挂靠,确保分包合法合规。利用共享的分包队伍信息,加强对拟选用分包单位是否发生安全事故以及是否发生恶意欺诈、资质挂靠等违规行为的审核,防范劣质分包队伍进入现场。2)加强送变电企业和分包队伍良性互动,满足电网建设任务和实际需求。规范遵守公司规章制度要求的骨干分包队伍签订意向性协议,形成相互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提升施工能力和管理能力,探索工程风险共担的管理模式。对了解不够充分的分包队伍,依照公正原则择优选用,加强相互间的合作了解,通过工程锻炼,加速“优胜劣汰”的过程,沉淀出一批施工能力强的分包队伍纳入骨干分包队伍名单。通过形成分包队伍梯次,促进施工企业和分包队伍的良性互动。3)加强分包合同等关键环节管控,确保分包依法合规。消除分包合同非法人签订、资金往来不规范等现象,固化分包合同范本,依据最新管理要求修编通用条款,妥善处理分包结算争议。明确分包工程结算的争议解决方式,通过协商、仲裁等正常途径解决,确保各方利益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4)加强分包队伍现场管控,杜绝分包安全事故。全面落实“同进同出”管理措施,消除不合格分包人员进场作业和分包队伍自行作业现象。对变电工程施工现场应实行封闭式管理,分包人员出入施工区域可通过考勤设备刷卡考勤;对线路工程施工现场应对每日分包人员出勤情况进行记录存档,全面掌握施工现场分包人员基本情况、出勤情况、进出现场时间等信息,准确把握分包作业人员的作业状态,防止分包作业脱离管控范围。
4结语
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省公司对电网建设分包管理提出一系列新要求,对送变电企业“管理型”转型过程中规范施工分包管理起到积极指导作用。与此同时,伴随电网建设任务大幅增长,分包任务总量提升等因素影响,分包管理面临全新挑战,电网建设分包安全管理研究有关策略的分析及实施更加具有积极的意义。
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论文 篇15
摘要:21世纪是科学技术大发展的时代,我国的矿山生产工作也开始由人工作业向机械化方向转变,不仅减低了劳动成本,保证了人们的生命安全,也提高了工作效率。而矿山的机电设备是矿山实现机械化生产的典型代表。但与此同时,机电安装成为一大难题,一直困扰着人们。矿山机电是一个比较精密的仪器,体积大、危险性高,因此在安装的过程中,有很强的专业性要求,且很容易发生意外事故。从安全角度出发,探讨矿山机电设备安装施工安全管理对策,以期保证矿山生产的安全性。
关键词:矿山;机电安装;施工安全;管理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矿山生产也逐渐迈入机械化时代,其中矿山机电的投入就是最好的证明。而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其安装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矿山机电是一种精密程度很高的机械设备,因此在安装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方面众多,步骤复杂,对安装人员有着很高的专业性要求,且近几年随着矿山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机电的精细程度和危险性也在不断增大,为安装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影响,一不小心就会发生安全事故,不但影响了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也阻碍矿山生产的工作进度,更重要的是还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威胁[1]。因此,做好机电安装工程的安全管理非常必要。本文从安全角度出发,探讨矿山机电设备安装施工安全管理对策,以期保证矿山生产的安全性。
1制定施工安全管理目标
安全目标的确立可以极大的.帮助安装人员规避风险,但在目标确立之前,需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的准备工作:第一个,明确问题。对矿山机电安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管理,探究其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为安全目标的确立奠定基础。第二个,信息收集。全面收集有关机电安装施工安全风险方面的环境信息,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对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分析[2]。从多个角度完善安全管理目标,最好到全面、切实、实用。第三个,制定与分解目标。在完成以上两个准备工作后,对施工安全管理总目标的内容有了一个大致的思路,在此基础上将目标内容进行细化和分解,通过一一实现阶段性的小目标,来逐渐保证总目标的实现。分目标之间要进行不断调整,使各分目标可在整体上保持协调[3]。
2加强施工人员安全培训
安装人员的专业性不足是引起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为保证矿山生产进度和安装人员的人身安全,安全培训成为最重要的途径。安全培训包括安全知识培训、安全技术培训、安全操作培训、工作纪律培训、质量管理培训等。首先要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意识影响行为,因此在安全培训中帮助学习者形成规避风险的安全意识是重点工作。通过相关规章制度和安全标准的反复强调,潜移默化的影响其行为,在实际工作中自觉遵守各项操作规章,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完成安装工作,实现机电安装施工安全管理目标。其次,在有了很高的安全意识基础上,还要有很强的专业性来进一步加强安全保障。因此专业技能的培训就成为另一个培训重点。专业技能培训包括安装工具的使用、脚手架作业、风险应急技能等。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施工人员能对安装工具熟练的使用,避免出现因工具使用不当而出现的安全事故。此外还要对安装人员进行事故应急技能培训,以保证在事故发生后也能及时进行处理,避免耽误治疗。
3强化矿山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的检查与维护
矿山机电设备安装检查是确保设备安装质量和提高施工安全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可以及时发现和弥补机电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有效保证矿山生产的正常运转,提高安全性。对矿山机电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可采取以下三种方法:一是人为进行检查,主要针对易出现故障的部分,是小范围的检查;二是利用相关仪器进行检查,这是对设备的大范围定期检查,能够消除一切安全隐患;第三种设备维护,对易磨损的设备零件进行定期更换,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降低安全故障的发生几率。
4建立完善的机电安装安全管理系统
建立完善的机电安装安全管理系统能有效消除在安装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安全隐患,大大提高施工的安全性。机电安装安全管理系统主要分为四个模块:设备分类、设备管理、报表管理和设备查询。这四个模块都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完善好机电安装安全管理系统,才能真正提高设备安装的安全性。
5结语
综上所述,科技的发展使各行各业都迈入了机械化生产的时代,矿山生产也不例外,矿山机电设备的使用就是最好的证明。但是机电设备使用前的安装成为一大难题,在安装过程中经常出现安全事故,严重威胁了安装人员的人身安全,也不利于矿山生产的顺利进行。因此矿山机电安装施工的安全管理就成为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制定施工安全管理目标、加强施工人员安全培训、强化矿山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的检查与维护、建立完善的机电安装安全管理系统等措施,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极大的避免了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提高了矿山生产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马彬.关于矿山机电安全监控系统的管理和应用探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23,13(1):00236-00236.
[2]孙志勇.浅论矿山机电安装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分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23,75(11):00222-00222.
[3]宗军.矿山机电安装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措施探讨[J].工程技术:文摘版,2023,35(8):00067-00067.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