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庸的近义词
附庸的近义词
附庸的近义词1
附庸 fùyōng 附属 fùshǔ
①古代称附属于诸侯大国的小国,今指为帝国主义国家所支配的国家。②泛指依附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事物。如:
1.附庸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为帝国主义国家所操纵。
2.在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完全是国际资产阶级的.附庸,其生存和发展,是附属于帝国主义的。
①某一机构所附设或管辖的。②依附,归属。如:
3.师范大学的学生常到附属中学实习。
4.现在全国是反革命高涨时期,被打击的中间阶级在白色区域内几乎完全附属于豪绅阶级去了,贫农阶级成了孤军。
辨析:“附属”运用范围比“附庸”广,除指附属国家外,还可指附属机构,如附属小学、附属工厂、附属医院等。
附庸的近义词2
附庸风雅 ( fù yōng fēng yǎ )
[解 释]附庸:古代指附属在诸侯大国下面的小国,引申为从属的地位或依赖的关系。
风雅:原指《诗经》中《国风》和《大雅》《小雅》,后指风流,儒雅。
指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
近义词
沽名钓誉:沽:买;钓:用饵引鱼上钩,比喻骗取。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
反义词
温文尔雅:温文尔雅,谓气质彬彬有礼,行为典雅端正 。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喜欢便宜,暗中上当,附庸风雅,忙里偷闲。”
清·黄小配《晚清文学丛钞·情变》第八回:“却偏要~,在扬州盖造了不少的花园,因此种花之风,遍及扬州。”
清·吴趼人《情变》第八回:“那班盐商,明明是咸腌货色,却偏要~。”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六章:“为了~,不得不矫揉造作一番,骗骗自己而已。”
常见用法
“附庸风雅”是一个贬义词,用来贬低用文化装点门面的人,比如常常称那些暴发户购买书画的行为为“附庸风雅”。可见文化这东西是人人都追求的,人人都要显得“有文化”。如果明明没有文化,偏要装得有文化,这就叫“附庸风雅”。
今天的“附庸风雅”这个成语是动宾结构,“附庸”是动词,追随之意,“风雅”泛指文化。但是在古代,“附庸”和“风雅”是两回事,而且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附庸的近义词3
附庸风雅
[解 释]附庸:古代指附属在诸侯大国下面的小国,引申为从属的地位或依赖的关系 。
风雅:原指《诗经》中《国风》和《大雅》《小雅》,后指风流,儒雅。
指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喜欢便宜,暗中上当,附庸风雅,忙里偷闲。”
清·黄小配《晚清文学丛钞·情变》第八回:“却偏要~,在扬州盖造了不少的花园,因此种花之风,遍及扬州。”
清·吴趼人《情变》第八回:“那班盐商,明明是咸腌货色,却偏要~。”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六章:“为了~,不得不矫揉造作一番,骗骗自己而已。”
近义词
沽名钓誉:沽:买;钓:用饵引鱼上钩,比喻骗取。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
反义词
温文尔雅:温文尔雅,谓气质彬彬有礼,行为典雅端正 。
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
详解
“附庸”本指依附于诸侯国的小国。周代的礼制规定:“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之下有五等爵位,依次是公、侯、伯、子、男,分封的土地,公和侯是方圆百里,伯方圆七十里,子和男方圆五十里,不满五十里的更小的封地要依附于诸侯国,称作“附庸”,是一个名词。为什么叫“附庸”呢?“庸”的本义是用、需要,引申为受雇用,“附庸”就是依附别人,受其雇用的意思,取其象征意义,故曰“附庸”。
“风雅”怎么能泛指文化呢?原来,“风”和“雅”是《诗经》的两个组成部分。《诗经》由三部分组成,即风、雅、颂。“风”是各诸侯国的民歌,称作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雅”又分大雅、小雅,是周王室“邦畿”之内的音乐,被尊崇为正声,共一百零五篇;“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共四十篇。“风雅颂”或者“风雅”就用来代指《诗经》,“风雅”因此也用来泛指文化。
“附庸”和“风雅”连用,不知道起于何时,不过据清代同治年间的学者平步青记载,明末清初的文坛领袖钱谦益就曾使用过这个成语。
明代文学家和书画家陈继儒号称在小昆山隐居,却又周旋于高官显贵之间,为时人所诟病,钱谦益谈到陈继儒的这一行径时,讽刺说这叫“装点山林,附庸风雅”。
乾隆年间的诗人蒋士铨把钱谦益的评价扩充为一首诗,讥刺陈继儒:“妆点山林大架子,附庸风雅小名家。终南捷径无心走,处士虚声尽力夸。獭祭诗书充著作,蝇营钟鼎润烟霞。翩然一只云间鹤,飞去飞来宰相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