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老马识途

成语故事:老马识途

成语故事:老马识途1

  老马识途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齐恒公率军出征,却在途中因大雾迷失方向,找不到出路,靠一匹老马才能平安回国。从此,齐国上下对这匹识途老马倍加宠爱,渐渐地,老马迷失了自我。

  春秋战国时期,齐恒公率军出征,却在途中因大雾迷失方向,找不到出路,靠一匹老马才能平安回国。从此,齐国上下对这匹识途老马倍加宠爱,渐渐地,老马迷失了自我。它常这样想,原来我有如此异能,我可是匹宝马啊!老马陷入了自我陶醉中。

  过了一个月,齐恒公再次出征,为了防止迷路,齐恒公又带上了这匹老马。老马得意极了,把头抬得高高的,连正眼也不瞧那些战马一眼。不出齐恒公所料,途中又遇大雾,只好就地扎营。因大雾久久不散,粮食也吃完了,齐恒公只好率人回城取粮,又把老马牵了出来,让它带路。老马心想:我有异能,肯定能带大王回去。于是,老马随便选择了一条路,扬蹄前行,不料走了几个时辰,却发现是条死路。齐恒公怒极之下,一刀杀了老马。原来老马太骄傲,没有在沿途做下标记,因此迷了路。

  老马刚醒悟,已是含泪于九泉之下了。

成语故事:老马识途2

  春秋时期,齐桓公率兵攻打山戎,山戎首领密庐投奔孤竹。孤竹国君答里呵听从宰相兀律的建议,杀掉密庐假降齐军,并把齐军引向旱海沙漠。齐桓公采纳管仲的建议,挑选几匹漠北的老马给齐军带路,走出沙漠,乘机攻占孤竹,杀死答里呵。

  lǎo mǎ shí tú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韩非子·说林上》

  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作宾语、定语;指年纪大的人富有经验

  识途老马、驾轻就熟、轻车熟路

  不知所以、乳臭未干

  如手如足、视有如无、应付自如、熔于一炉、乌合之卒、捶胸跌足、支支梧梧、矫世变俗、天赐之福、依样画葫芦、......

  老马识途添病骨,穷猿投树择深枝。

  清·黄仲则《立秋后二日》

  

  ◎ 老马识途的成语,在中国是尽人皆知的。

  ◎ 其实这个"日本名"不过是"老马识途"成语的另一种用法,并不是我们要他改的那种。

成语故事:老马识途3

  公元前679年,齐桓公召集各诸侯国订立盟约,十多个与会的中原诸侯国还宣了誓。主要内容如下:尊重周天子,扶助王室;抵御外族,不准他们向中原进攻;帮助弱小的和有困难的诸侯国。由此,齐桓公坐上了春秋五霸的第一把交椅。

  这第一个撞枪眼儿上的入侵外族叫山戎,当时的山戎势力范围遍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还在其土地上建立了孤竹、令支、无终等好几个小国。山戎没事就跑到中原抢点东西惹点事,还先后挑起了好几次大规模战争,被欺负得最惨的就是燕国。

  公元前663年,齐桓公正与管仲议事,燕国使者求见,说山戎又侵犯了燕国,希望齐国出兵支援。齐桓公决定亲自统率军队援救燕国,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

  齐军一路顺畅,灭掉了山戎中的令支小国。发现令支国君已逃往孤竹国,便向孤竹国进发。孤竹国君顿时慌了手脚,后采纳元帅黄花的计谋,引诱齐军到达孤竹国北边一个叫旱海的地方。凡是进旱海的,就没听说有谁活着出来。

  齐桓公果然中计,大军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管仲派出几路兵马去探路,可探来寻去,犹如进入迷宫一般。时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情况非常危急,再找不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管仲思索了好久,忽然眼睛一亮,向齐桓公大声说:“主公,有办法了!臣闻老马识途,当地的马对这一带地形肯定熟悉,咱们只要选几匹老马带路,一定能带引大军走出山谷。”齐桓公同意试试看。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这一招儿果然灵验,老马左转右拐,带着齐军,不出两个时辰,便出了谷口。

  齐军出了迷谷,顺原道返回孤竹国都城。孤竹国君忽听城外鼓号声惊天动地。赶到城墙上一看,只见齐军已到城下,将城围得水泄不通。天亮了。齐桓公与管仲入城,桓公挥剑砍去,孤竹国君人头落地。孤竹国就这么消失了,然而,“老马识途”的故事却流传至今。

  老马识途原文

  “管仲、隰(xi 二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老马识途注释

  1.管仲、隰朋:两人都是齐桓公的大臣

  2.伐:讨伐

  3.孤竹:指孤竹国,相传为神农氏的后裔,春秋时的古国,在今河北卢水(指的是现在的滦河,此处的孤竹国在今河北省卢龙县城南滦河与青龙河交汇处东侧)

  4.往:出征

  5.反:通“返”,返回

  6.迷惑:分辨不清方向,今指心神迷乱,辨不清是非

  7.失道:迷失归途。道:归途

  8.放:放开,指解脱羁绊让马自己随便走

  9.随:跟随,跟着。随之,跟着它,跟着老马,之字是代词。

  10.遂:终于

  11.得:找到

  12.行:走

  13.居:住,处于

  14.阳:山之南水之北

  15.阴:山之北水之南

  16.蚁壤一寸而仞有水:据说蚁封(蚁穴周围防雨水的高出地面浮土)高一寸,其下八尺之处便有水。仞:古代八尺为一仞

  17.掘:挖

  18.得:找到

  19.以:凭借

  20.圣:精明通达

  21.不难:不以.....为难

  22.师:学习,请教,向……学习。师于老马:就是以老马为师,意动用法,学习,效仿

  23.圣人:有智慧的人

  24.过:过错

  25.乃:于是

  老马识途译文

  管仲、隰(xí)朋跟随齐桓公去讨伐孤竹国,春季出征,冬季返回,迷失了道路。管仲说:“可以利用老马的才智。”于是放开老马前行,大家跟随在后,终于找到了路。

  走到山里没有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地上蚁峰有一寸高的话,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会有水。”于是挖掘地,终于得到了水。

  凭借管仲的精明通达和隰朋的智慧,碰到他们所不知道的事,不惜向老马和蚂蚁学习;现在的人带着愚蠢的心却不知道学习有智慧的人的才智,这不也是很大的错误吗?

成语故事:老马识途4

  老马识途的成语故事

  故事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时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情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出山谷。”齐桓公同意试试看。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最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

  老马识途的寓意

  故事中的老马虽然年岁已高,但它仍能找到出路,这说明了老马有着丰富的经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轻看年岁已高的人,他们的丰富的人生阅历是年轻人难以超越的。同时,通过故事中的人物管仲的表现,我们可以学到要多和日常生活接触。在你眼中或许认为”经验〃它是很渺小、不起眼,但是以后的日了还长得很 呢!像管仲和隰朋都能注意平常生活中的一事一物,才能解决迷路和缺水的问题啊!假设管仲和隰朋没有日常生活的经验,那麼齐恒公以及大军不是要坐困他方呢!

  老马识途基本信息

  释义:途:路,道路。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比喻年

  出处:《韩非子·说林上》

  近义词:老骥伏枥、老当益壮、 识途老马、驾轻就熟、轻车熟路

  反义词 :老气横秋、老态龙钟、不知所以、初出茅庐、乳臭未干

  成语用法:作主语、谓语;含褒义

  语法结构:主谓式

  感情色彩:褒义词

  灯谜:老马识途(打一行政法名词)

  谜底:记过

  老马识途造句

  1. 工作中老马识途之人的指导必不可少。

  2. 教授老马识途的经验,正是带领我们探索学术奥祕的最佳指引。

  3. 老马识途添病骨,穷猿投树择深枝。

  4. 原盼他老马识途,没想到竟然和我们一样初游此地,这下可要冒险了。

  5. 团中就你老马识途,这次旅游理当由你作导游。

  6. 识认古文字,他老马识途,我则没啥经验。

  7. 父母们对我的烦恼非常了解,真是老马识途。

  8. 他虽然年高,但老马识途,还是可以做个顾问的。

  9. 有老马识途的老王领队,我们不会迷路。

  10. 投资股票,你是老马识途了,请给我一点指导吧!

  11. 不一定越老越没用,老马识途不是个反例吗?

  12. 我忧愁什么,老马识途,有你这位前辈跟着呢,我还怕啥?

  13. 进入森林后,他老马识途般地带着我们穿梭在羊肠小径之中。

  14. 放心吧!小王老马识途,不会迷路。

  15. 张先生老马识途,跟著他走一定不会迷路。

  16. 他是老马识途,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必然能够胜任这个工作.

  17. 这座捷运站出口那么多,要不是老马识途,必然迷路。

  18. 刘老师的下棋经验丰富,老马识途,有他在旁边指点,保你这一局会赢。

  19. 他对台湾各大山脉可算是老马识途,如有要登山,可向他请益帮忙。

  20. 这项工作还是交给老张吧,他有丰富的经验,老马识途,一定会完成得很好。

成语故事:老马识途5

  成语老马识途出处:关于这个成语故事,《韩非子》和《管子》都有记载,不过稍有出人。

  老马识途关于这个成语故事,《韩非子》和《管子》都有记载,不过稍有出人。

  春秋时,齐国的国相管仲,跟随齐桓公攻打孤竹国。原来因为山戎国侵犯燕国,齐桓公出兵援助燕国,打败了山戎,而山戎王逃往孤竹去了,于是齐国继续进兵,去汀孤竹3

  据《韩非子·说林》上篇说:齐国军队去时是春天,回来时却已是冬天,沿途景物,大不相同,因而迷失了道路,不知该怎么走,大家很着急。管仲说:“不要紧,老马可以作我们的向导,它们有经验,认得路。”于是挑选几匹老马,放它们走在前头,队伍跟着走。结果,果然找到归路,平安地回来了。

  《管子》也有这段记载,不过它说迷失道路的原因,是由于中了敌方的奸计:孤竹国国王答里呵故意叫黄花元帅向齐桓公假投降,把齐军诱进了迷谷瀚海,那里一片沙漠,荒无人烟,风又大,天又冷,而且又是黑夜里,因此迷了路。挨到天亮,才由管仲想出了利用老马作向导的办法,把军队带出了迷谷。后来,人们便用“老马识途”比喻有经验的老人能带领年轻的新人工作。

成语故事:老马识途6

  老马识途的成语故事说的是齐桓公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大军凯旋,但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迷了路。管仲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大军就紧跟着老马走,最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

  1 老马识途的成语故事

  故事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时间一长,部队的给养发生困难。情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出山谷。”齐桓公同意试试看。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最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

  2 老马识途的寓意

  故事中的老马虽然年岁已高,但它仍能找到出路,这说明了老马有着丰富的经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轻看年岁已高的人,他们的丰富的人生阅历是年轻人难以超越的。同时,通过故事中的人物管仲的表现,我们可以学到要多和日常生活接触。在你眼中或许认为“经验”它是很渺小、不起眼,但是以后的日了还长得很呢!像管仲和隰朋都能注意平常生活中的一事一物,才能解决迷路和缺水的问题啊!假设管仲和隰朋没有日常生活的经验,那麼齐恒公以及大军不是要坐困他方呢!

  3 老马识途材料

  lǎo mǎ shí tú

  成语出自《韩非子·说林上》: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迷路了,放出老马,部队跟随老马找到了出路。

  桓公、管仲等回来时迷失了方向,于是放马领路,终于找到了归路。后遂以“老马识途、老马知道、马老知道、老马知路、马识路、老识涂”等比喻富有经验,能为先导;用“识途(涂)马、识途骥”等比喻富于经验、知是识非的人。有经验的人对情况熟悉,可以指引他人。

  识途老马、轻车熟路、驾轻就熟

  老气横秋、老态龙钟、不知所以、初出茅庐、乳臭未干

  作主语、谓语;含褒义

  老年人老马识途,经验丰富,我们应该尊敬他们,虚心向他们请教。

成语故事:老马识途7

  虽然中原各国逐渐承认了齐国的盟主地位,但居住在边远地区的`某些少数民族部落却不理会这一套。有一天,齐桓公正与管仲议事,有人来报告说北方的一个叫做山戎(róng)的少数民族又侵犯了燕国,劫夺粮食、牲畜和财物,燕国派人来求救了。齐桓公征求管仲的意见,管仲说:“山戎经常骚扰中原,是中原安定的忧患,一定要征服。”齐桓公听了管仲的话,亲率大军援救燕国。

  齐侯大军到了燕园,才知山戎早就带着抢到的人口和财物跑了。管仲说:“山戎虽然跑了,但以后还会来骚扰。我们不如一追到底,彻底打垮他们,实现北方的长治久安。”齐桓公听了管仲的意见,向北追击山戎。燕国的君主燕庄公又对齐桓公说:“附近有个无终国(今河北省玉田县),与我们素有往来,他们也和山戎有仇,可否请他们给我们带路,一同攻打山戎?”齐桓公立刻派人带着礼物去无终国求助。无终国也派了一支军队前来参加战斗。

  山戎的首领叫密卢儿,他听说齐、燕、无终三国联合讨伐,知道打不过,就带着一些亲信和金银财宝向北方逃跑了。来不及跑的山戎百姓和士兵都投降了。齐桓公为了使山戎真正心服,传令不许伤害山戎降兵和百姓。山戎受到宽待,感激齐桓公。齐桓公问他们:“你们的首领跑到哪里去了?”他们说:“一定是去孤竹国借兵去了。”齐桓公决定跟踪追击,捉拿密卢,征伐孤竹国,彻底消除北方动乱的隐患。

  再说密卢逃到孤竹国,向国君答里呵求援。答里呵派大将黄花率兵跟密卢前去迎战齐军,不料,黄花一出阵就被齐军打得大败。黄花逃回去对答里呵说:“齐侯率军前来,不过是要捉拿密卢,与我国毫无关系。我看不如杀了密卢,与齐侯讲和,方能保全我们自己”。另一位大臣则献计说:“北方有个地方叫‘旱海’,又称‘迷谷’,那里茫茫沙漠无边,路途难辨。如果能把齐军引入‘迷谷’,不用一兵一卒,就能使齐侯人马全军覆没。”

  黄花听到这里动了心眼。于是去杀了密卢,割下了首级,直到齐侯军中,献上密卢首级,并称答里呵已经率军逃跑,自己愿归顺齐侯,为齐军引路,追击答里呵。齐侯见黄花献上密卢首级,便信以为真,率领大队人马跟着黄花向北追击。黄花在前面带路,齐侯人马随后紧跟。进了沙漠,才拐了几个弯就找不到路了。茫茫无垠(yín)的黄沙,好似静静的大海,既分不清东西南北,也辨不出前后左右。齐桓公想找黄花来问一问究竟是怎么回事,但哪里还有他的影子?这才知道中了黄花的奸计。这时太阳已经下山,夜幕笼罩着大地,四周漆黑一片,西北风一个劲地刮,冻得士兵直发抖。好不容易等到天亮,才发现人马已零散不全。齐桓公命令赶快寻找出去的道路,但大队人马

  转来转去,怎么也走不出这个迷谷。这时,管仲猛然想起老马大多认识归途,便对齐桓公说:“老马识途,无终国的马很多是从山戎弄来的,不如挑选几匹无终国的老马,让它们在前边走,兴许可以找到出去的路。”齐桓公虽然将信将疑,但又没有别的办法,就同意试一试。于是管仲挑了几匹老马,让它们在前边走,大队人马跟在后头。几匹老马不慌不忙地走着,果然走出了迷谷,回到了原来的路上。大家死里逃生,都佩服管仲足智多谋。从此,“老马识途”也成为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在山中行军,没有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蚂蚁的土壤有一寸深一仞之处就有水。”就发掘蚁穴,找到了水源。

  凭借管仲和隰朋的圣明,遇到他们所不了解的事,也不把向老马和蚂蚁求教学习看作是羞耻的事,现在的人却不承认自己愚蠢、不知道学习和吸收圣人的智慧,这太过分了。

  关于出处

  《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褒义词

  老骥伏枥、老当益壮、 老马、驾轻就熟、轻车熟路

  老气横秋、老态龙钟、不知所以、乳臭未干

  作主语、谓语;含褒义

  主谓式

  《韩非子·说林上》

  识途老马(打行政法名词一) 谜底:记过。

成语故事:老马识途8

  

  《韩非子·说林》。

  在春秋时期,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管仲为相。管仲为齐桓公的宽阔胸怀所感动,尽心尽力帮助齐桓公,很快齐国就强大起来,经过一番努力,齐桓公在诸侯各国中取得了盟主的地位。一次,齐桓公带兵攻打山戎国,征服孤竹国大获全胜。当他带着大军高兴地回国时,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齐军走着走着竟迷失了道路。因为出征时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而如今已是北风呼啸的寒冬。来时还有茂密的树林,现在却尽是枯枝败叶;来时那遍地的鲜花,现在全是茫茫的白雪。来时道路上的任何痕迹一点也找不到了。齐军找不准回去的方向,被困在山里,处境十分困难。此时,大臣管仲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让士兵选出几十匹从齐国出征时带来的老马,集中在一起,让骑手们不去驾驭它们。让马匹在前边带路,大军紧紧地跟在这些马匹的后面。终于奇迹出现了,这群老马为齐军找到了方向,把他们带回了齐国。

  释义

  现在一般用于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了解规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