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汶川地震十五周年心得

纪念汶川地震十五周年心得

  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纪念汶川地震十五周年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纪念汶川地震十五周年心得1

  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守护汶川,抗震救灾,这句话至今还在耳边回荡,2008年5月12日下午14:28分,永远记忆的日子,汶川大地震纪念日。

  作为河南籍在深圳工作的医务工作者自愿参加了援助汶川地震灾区医疗救护队,奔赴震中映秀镇。

  深圳医疗队当时所在的广东医疗队是汶川地震后首支徒步进入震中映秀的地方医疗队,曾受到当时卫生部的通报嘉奖。

  时光如逝,岁月如梭,一晃眼十五年,仰望蓝天,我们是那么幸运!十五年前,回想我们经历了多少值得铭记的瞬间,那时我们谁也不知道在明媚的午后将会降临一场如此悲痛、一场举国哀悼的灾难。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位于北纬31度东经103.4度的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顿时地动山摇,轰鸣雷动,突如其来的变故不知夺走了多少年轻宝贵的生命,漫山的尘埃涤荡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

  顷刻之间,纵然繁华都随着强烈的震动夷为平地,仰望天空,才发觉在大自然面前人是那么的渺小,那么的不堪一击。废墟中不断传出“救救我”的呼叫声,痛哭的呻吟声,闪动着抢险队员时隐时现忙碌的身影,他们甚至疯狂的用手挖掘被深埋的孩子们。每个跳跃的画面都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汶川被永远的记在了历史的卷轴上。灾难面前,汶川人民迸发出顽强与坚韧,全国人民拾起爱心,天灾可以夺去生命,时间可以冲淡悲伤,但永远不能遗忘的,是那一幕幕感天动地的场景,令人动容垂泪,催人愈加奋发向上。

  顽强的生命让死神也望而止步,没有什么困难能压垮我们中国人,灾难让我们学会重新审视生命的价值。回首,是那问心无愧的信念支撑着我们度过一个个漆黑寂寥的夜晚,我们将希望的种子撒满人间,来年又萌芽、开花、结果,拨动生命的琴弦,从此我们带着温暖上路,用鲜花祭奠长眠地下的亡灵。

  一个个漆黑的夜晚,一个个冰冷的雨季,让人们无路可退。一双双苍老的手、一张张稚嫩的脸承载着太多本不应该属于他们的痛。在现场,每天都有着数不清的`感人画面,无数的军人、志愿者都在默默无闻地辛勤工作着,全国人民用泪水抚慰泪水,用爱心书写爱心,大灾有大爱的呐喊声激荡着每个人的心胸,整整十五年了,“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的呼喊声还依稀在我们耳边回响,我想听过这些感人故事的人,无不为之动容,潸然泪下。

  曾经的生灵涂炭在他们经过后已化为乌有。在这十五年之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瓦砾废墟上建起了一排排漂亮的安置房,残垣断壁的城市换了新的容颜,很多人早已从悲伤的阴影中走了出来,重新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曾经的离别,也已经渐渐淡忘,人总是要学会坚强,总是要学会努力向上的生活。

  生命是脆弱的,我们的人心却是坚强的。我很幸运,灾难并没有给我带走什么重要的东西,除了毁灭了我的家园,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我的同学、我的老师……都还能在我身边,经历了无奈,经历了残酷的黑夜,经历了废墟,经历了徒步,但是只要现在还能仰望蓝天,快乐地活着,这就是最大的幸运!

  十五年前驻扎在我们周边的解放军战士,你们还好吗?很感激你们,人要学会感恩,感恩你们能够在最危急的时刻出现,感恩你们在灾难面前毫不退缩,勇往直前,感谢你们的付出和鼓舞。你们的辛劳和汗水,至今都还记忆犹新。

  当我们经历了一场大风大浪,如今已经四十多,觉得做什么都需要勇气,做什么都不容易,时光如流水,匆匆如也,一想到十五年前,难免还是会有些悲伤,也许正因为经历了,所以才懂得更加坚强,努力拼搏!

  现在能拥有美满的幸福生活,是需要知足的。

纪念汶川地震十五周年心得2

  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的特大地震,震动了全中国,也震惊了全世界。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很多的学校垮塌,许多教师经受着考验,他们用生命雕刻出师德丰碑,他们的舍生忘死的英雄壮举诠释了师爱的崇高与伟大。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他们在生死关头临危不惧、舍生忘死、奋不顾身、拼死保护学生的英勇献身精神深深令我们惊叹。有这样一个场景,在孩子身边,竟紧紧地围着三个雕像般凝固住的女老师,她们没有下意识地自我保护动作,而全伸着手臂。显然,她们在生命最后的时刻,用自己的躯体保护住了孩子……救助的团政委站在废墟前热泪盈眶地对战士们说:“面对这样的生命,面对这样的高尚,大家明白什么叫舍生忘死了吗!”用生命为孩子挡住水泥板的瞿万容老师,当时瞿老师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地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紧抱着一名小孩。小孩获救了,但瞿老师永远离开了我们。教学楼倒塌之际,生与死的考验立于眼前,一个个平时默默无闻的老师,没有丝毫的犹豫,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用生命诠释了一个师者对学生最深挚的爱。其中闪现出的人性的光辉,足以穿透那几秒钟的灾难阴影。是呀,在危难时刻,他们全然想的就是自己的学生,周围所有的`一切都置之度外,只想让孩子们少受一点伤害,再少一点。把自己的爱全部献给了他们。作为同行的我们,自己的心灵再一次受到了震撼,更深的理解了如何去爱自己的学生。爱在每一个瞬间。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他们在危难时刻,坚守岗位、忠于职守、不畏艰难险阻、奋力抢救学生的拼搏奉献精神令我们钦佩。许许多多的教师,他们在地震过后,在不知自己亲人生死的情况下,甚至有的已经失去了亲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在废墟中寻找着自己的学生,这种忘我的精神怎么不令人敬佩呢!同是教师的我们,尽管我们没有遭受如此的灾难,我们要以他们为楷模,把自己的爱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帮助他们渡过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个个难关,积极健康的成长。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他们在大灾面前,化悲痛为力量,振奋精神,不屈不挠,迅速投身重建校园,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自强不息精神令我们感动,尽管他们同样失去了亲人,尽管他同样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但作为教师的他们,在自己学生面前却是如此的坚强,走进帐篷搭起的教室,去抚慰孩子们那受伤的心灵,激励他们重新点燃生活的希望。常言说“言传不如身教”,以身作则,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们,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作为教师,不仅仅教给孩子们丰厚的知识,还要用自己优秀的品质去激励孩子们,感染孩子们,让他们积极勇敢的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

  一个个感人的英雄事迹撞击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一桩桩惊心动魄的画面激励着活着的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作为教师的我们,为他们的种种行为所敬佩,深深地体会到“责任”二字的重大意义,汶川地震中最牛的校长叶志平,校舍在此次汶川大地震中也遭遇重创,但由于平时的多次演习,地震发生后,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1分36秒,无一伤亡,创造了一大奇迹。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与责任,什么是新时代的师魂--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大爱无言。昨天,他们还是普普通通的老师,拿着微薄的工资,日复一日地在做着虽然神圣却毫不起眼的教书育人的工作。然而今天,他们就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段永远不倒的爱之长城,用他们的实际行动上了一堂无声之课,点亮了通往未来的希望之路,用他们的行为告诉孩子们如何面对苦难学会坚强。所谓“一日为师终身如父”,哪里还需用语言去做矫情的表达?

  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把英雄教师的崇高精神融在心里,体现在日常的工作中,真诚地关爱学生,使家长放心地把孩子交给我们。爱-需要无私,需要奉献,需要全身心投入。让我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让孩子们健康的成长吧。

纪念汶川地震十五周年心得3

  2008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08年北京奥运会让全世界的关注点都聚焦在中国北京。鸟巢、水立方的魅力使他国著名建筑物都黯然失色,中国以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大国情怀热情的接纳了四海宾朋,再次以他五千多年悠久古老的历史文化征服了全世界人。

  然而2008年5月12日这一天对全国人民来说又是及其黑暗的,令我们永远无法忘记,由于天灾的摧残破坏,汶川地震震中烈度高达11级,六万九千余人不幸遇难,三十七万人受伤,1.79万人失踪,一串串惊悚的数字令人触目惊心。

  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

  在这一天我们痛失了无数亲人,灾害使原本瑰丽秀美的山水风光霎时间全部摧毁变得残破不堪,一些古老无价的古建筑化为一片片废墟瓦砾,多少曾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多少家庭变得支离破碎。

  越是国难当头越能够看出人们的团结与无私,母亲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像古人行跪拜礼一般用双手支撑着身体将孩子保护在自己的身下,救护人员在熟睡孩子身旁的手机上看到了母亲留给孩子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记住,我爱你。”为母则刚,母爱的伟大光辉又一次在灾难中温暖了人心。或许我们无法准确预报地震发生的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面对灾难无能为力,残酷的天灾不相信眼泪,灾难发生后,中国人没有如弃妇一般怨天尤人自怨自艾。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社会各界的力量集聚在一起有如正午的烈日,光芒无限,驱散阴霾温暖人心。柴静说:“有些笑容背后是紧咬牙关的灵魂。”诚然!面对一张张挂满灰尘血渍,一个个身心俱疲的灵魂,救援人员加快了救援的速度,加快了自己的脚步,面对余震的危险,面对废墟里散发出的阵阵尸腐味,14万余中国军人子弟兵用自己无畏的牺牲精神和高效的行动拯救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他们用自己布满老茧满是伤口的双手扒开一片片废墟中的瓦砾,用孔武有力的臂膀扛起担架上虚弱无助的生命,用自己血肉之躯筑起一条生命之路,钢铁汉子也有柔情的一面,抱着劫后余生的孩子时他们露出了灿烂治愈人心的笑容,强忍着疲惫,强忍着身上的剧痛,强忍着空气中尸腐的血腥气味,他们将个人安危抛在脑后,只为了多救出一个生命,只为了让亲人、爱人能够再次重逢。

  15年的辛酸巨变,四川受灾区旧貌已然换新颜。一切的努力都是有意义的,如今的受灾区已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改变。

  知道感恩,努力奋进的四川人及时从灾难摧残的苦难中恢复,向着新生活前进,他们在党和国家的扶持帮助下及时迅速的开展灾后重建工作,现如今的汶川拥有着秀美的'山水、品种繁多的动植物、底蕴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重建后的受灾区已旧貌换新颜,城区建设更加完善,基础设施更加齐全,彰显着悠久的历史底蕴和时尚新潮的新时代风貌,汶川人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他们将感恩珍存在心里,感恩帮助扶持他们的党和国家,感恩曾经施与援手的团体和个人,感恩十五年来一直关注灾区发展的好心人。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十五年过去了,我想汶川地震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死者逝去的悲痛绝望,而应该是受灾同胞坚强乐观积极发展的精神,应该是国家有难时国民众志成城相互帮助的世间大爱。

  纪念5.12有利于树立民族乐观开朗不断进取的精神。缅怀历史追忆过去是对鲜活生命的尊重与敬畏,是对无私贡献者的讴歌赞美。

  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坚强!

纪念汶川地震十五周年心得4

  5月12日是全国第15个防灾减灾日,同时这个日子也承载着中国人民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8.0级特大地震突袭四川汶川。刹那间,山河破碎,满目疮痍,数万名同胞在此不幸遇难。如今,15年过去了,震区已恢复了往日的繁华,但曾经那段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历程,却让人永远铭记。那以人为本、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中国力量,也一直延续至今,鼓舞着党员干部在新征程中不断前进。

  这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使命担当。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回望历史,我们党从深重苦难中诞生,在风险挑战中成长壮大,建立起社会主义新中国,并取得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这离不开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犹记得,汶川地震发生后,国家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科学决策,第一时间亲临现场,第一时间启动灾后重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汶川奇迹”。也因为有了党的坚强领导,受灾群众从绝望中又重新燃起了新的希望,走向新生,迈向发展振兴。“国之兴也,视民如伤”,作为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为人民谋幸福初心不改变,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自觉做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

  这力量是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伟力。“人心齐,泰山移”。打赢四川汶川“5·12”地震抗震救灾这场硬仗,最根本的力量来自于人民群众的团结一心。地震发生后,无论是灾区还是非灾区,亦或是港澳台和海外华人聚集地,只要是有中国人的地方,人人都心系灾情。那时,无数人民子弟兵、白衣天使、党员志愿者积极响应党的`号召,“逆行”奔赴灾区开展抢救;那时,19个省市“一对一”援建重灾县,30多万援建大军、近百万志愿者自发参与灾区重建,他们以实际行动充分展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无所畏惧、无私奉献,形成了强大合力,这场抗震救灾遭遇战才取得了全面胜利。团结就是力量,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抗震救灾中伟大团结精神,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凝聚起同心同向的磅礴力量。

  这力量是灾区人民自强不息、感恩奋进的顽强气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汶川地震是对中华民族一次严峻考验和挑战,也是对汶川人民坚强决心和顽强毅力的一次考验。如今,15年过去了,现在的汶川,只见绵延的山峦重新披上了绿装,小镇上新村拔地而起,街边群众笑容幸福温暖、学校里读书声清朗响亮......浴火重生的汶川正焕发着勃勃生机。而汶川的崛起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离不开数亿中国人民的守望相助,更离不开灾区人民那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砥砺向前的无畏精神。灾难是可怕的、痛苦的,但亦能使我们愈挫愈勇、愈战愈强。党员干部要汲取汶川地震中灾区人民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力量,在新时代新挑战中勇挑重担、敢于攻坚,以钉钉子精神,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纪念汶川地震十五周年心得5

  教师是学校的基础,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谭千秋老师在这次地震中用生命诠释了这一格言。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我们往往视师德为一种个人修养,较多强调教师个人的自律。显然,仅仅重视个人修养、仅仅要求教师自律是不够的。我认为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遇到特定的环境,就会得到升华或者泯灭。2008年的5月12日当地震灾难突然袭来时,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护住了他的学生。在那千钧一发之际,人生阅历丰富的他本来有机会能够从容自保,但是他首先想到了学生。在那一瞬间,他眼前可能浮现出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也可能有些许迟疑和犹豫,他毅然地张开双臂,护住自己的四个学生,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他们,把死亡留给了自己。在他的身后,留下了一个家庭的悲痛和惋惜、四个家庭的团聚和幸福以及无数的感动。他无私的爱就像种子一样开始发芽、他的师德在地震中升华,他的行为感染了无数的教师和我本人。

  健全制度促师德。“无规矩不成方圆”。一般学校为了培养老师的师德在工作纪律、态度作风、仪表形象、遵纪守法、廉洁从教,将对教师的师德要求,由抽象变为具体的行为约束,使教育工作者常修为师之德,常怀律已之心。促进了师德建设水平的提升。据同事讲谭老师“走在校园里的时候,远远地看到地上有一块小石头他都要走过去捡走,怕学生们玩耍的时候受伤。”当我们看到这些细节的时候,就明白谭千秋的勇气和力量来源于哪里。谭千秋的行动并非偶然,只有对学生巨大的爱和对职业的虔诚才能让一个人在面对死亡威胁产生如此大的勇气是师德的闪光!

  创新载体促师德。师德建设的主体是教师,如何围绕主体激发潜能、发挥作用、提高质量,培养教师神圣的师德。这是我们学校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正是由于这种神圣的师德,北川教师刘宁在地震时先救出学生却永远失去女儿。

  正是由于这种神圣的师德,都江堰聚源镇教师在地震时为疏散学生而放弃了逃生的机会。

  正是由于这种神圣的师德,广安的特岗老师为救一个被绊倒的孩子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正是由于这种神圣的师德,平通中学的化学老师乔广平在地震时呼喊所有的.人快跑,自己却跑到了最后。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乃至生命,向我们阐释了什么是师德,什么爱,什么是荣耀!

  当成千上万间房屋倒下去的时候,是他们的爱撑起了整个世界!

  灾难带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伤痛。教师的人格是教育的基石,作为政治老师的谭千秋用自己的生命给学生上了最后也是最完美的一场思想政治课,当那些被他救起的孩子长大后,他们将会比别人更加懂得什么是勇气,什么是无私,什么是不责任,什么是民族的灵魂。

  国家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第一战线的实践者,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教师的言传身教,人格魅力直接影响者学生的成长。汶川地震考验了一批教师的师德思想品质,只有对学生的爱和对职业的虔诚才能面对死亡产生出如此大的勇气。使我深为感动,作为教师一员深知自己肩上的重任。通过学习使自己对教师的责任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躬耕教坛,甘为人梯”,爱生如子,无私奉献,平平常常显本色,普普通通见真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