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模板大全

毕业设计论文模板大全

  有同学不知道毕业论文应该如何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范文,供大家参考。

  毕业设计论文模板大全1

  1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分析

  网络教学是指以现代教育技术理念为指导,运用网络资源,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师生协作研讨、互相交流的教学过程。

  1.1网络教学的特点

  (1)网络教学过程的交互性。网络教学最大特点是它的实时交互性,通过课件还可以有效地获得图、文、声、像并茂的教育信息。师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获得教师的指导,学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进行协作学习,这种双向交互活动使学生通过视、听手段获取更多的教育信息。通过交互学生能及时地了解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并按要求调整学习,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2)教学方式的先进性。传统教学的中心是教师教,网络教学的中心是学生学。在网络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组织、调控,并以作业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至于学生的学习步骤、方式、进度、内容、数量和难易程度等则由学生本人决定。

  (3)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网上的教学内容不仅有本校学科教师编制的CAI课件,而且有来自于不同类型,不同地区学校的课件内容,学生通过比较借鉴,选取那些内容结构组织严密的优秀网站或课件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

  1.2网络教学的基本模式

  (1)讲授型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源自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因其可用于一定规模的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系统知识、技能的培训,被认为是最经济的教学模式之一。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借助网络工具通过直观演示、口头讲解、文字阅读等手段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教材、练习巩固、领会运用等过程进行学习,通过一定的设备还可允许学生和教师进行互动。

  (2)个别指导型模式。现代教育更希望侧重于因材施教,例如可以借助校园网络设置一个BBS辅导站,大家约定好辅导时间,由辅导教师按时在网站贴出题目,被辅导的学生从网上下载题目后进行完成,再把结果贴到指定的地方或用E-mail发给辅导教师,教师辅导、评卷可以即时进行。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充分集中有经验教师的资源,而受辅导的学生人数又可大大增加,效果明显,充分体现了网络环境所带来的成效。

  2网络环境下管理学教学模式应用

  笔者尝试性地构建了一种基于网络环境的《管理学》教学模式。该模式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以任务、问题、案例为核心,教师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进行情景创设,组织、指导教学,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学习、协作交流和自测练习。模式基本流程结构见图1:

  (1)明确主题,建立框架。教师要明确学生当前的学习主题,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为学生建立概念框架,确定教学必要的管理理论知识的结构体系。(2)创设情境,启发引导。针对教学目的,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声、色、动画与文字相结合的优势创设一定的管理学的真实情景,并结合情景进行启发引导,提出相关问题或任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趣。

  (3)自主学习,独立探索。学生在明确了具体的教学目标、内容或问题后,通过网络课件、教材或上网查阅相关管理知识等,以各种途径自主学习、独立探索,确定概念的各种属性,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

  (4)小组协作,讨论交流。在个体独立学习探索、分析问题的基础上,以小组网上讨论交流的方式深入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教师对小组的讨论、合作交流作出必要的指导和调控,让学生更投入、更积极地发表见解,交流意见,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理论知识概念比较全面的理解和运用。

  (5)分组报告,成果展现。经过讨论和分析,学生得出了较成熟的结论,教师积极组织学生总结讨论分析的结果,并形成报告。分组展现成果可让学生在课堂上面对面进行,由小组代表宣读自己的报告论文,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在网上发布研究分析的成果,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6)效果评价,测试反馈。对展示成果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生-生、师-生之间的评价;并且学生通过网上自我测试练习,进一步进行学习总结,巩固知识以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否达到了教学目的。评价反馈是为了使学生找到自己能力的增长点,从而增强自信心,更好地改进学习。

  3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已经是大势所趋,值得在各种不同的课程教学中去实践和研究。该项模式的流程结构是多元的、灵活的、动态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实现这一模式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环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开拓创新,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宽广的、有弹性的、且极具创意的学习空间,并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组织者、协调者、帮助者、引导者的作用,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管理理论知识在管理实践中的运用能力,才能适应和满足教学的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模板大全2

  一、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所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模式上重视理论忽视实践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管理学基础》被看作基础理论课程,广大教师从思想上始终摆脱不了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的影响,基本上是以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为主,学生参与的较少。在管理学课程中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理论,比如决策理论和计划的编制与执行等内容,如果仅仅是靠教师在课堂上反复地讲解,缺乏学生的参与和师生互动,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实践中也很难将学过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巧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很难在课程的学习中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实践教学环节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对于《管理学基础》课程来说,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过程中两个不可缺失的部分,互相依赖和补充,但是很多学校的教师只注重理论教学,为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而忽视了实践环节,从教学理念上存在着厚此薄彼的倾向,导致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于学生而言不能够将学到的理论方法得到充分的应用,书本上的知识依然停留在文字和想象的阶段,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缺乏整体和系统的把握,知识点之间缺乏逻辑上的联系,甚至在理解上会出现偏差,在工作中容易出现各种失误,甚至引起一些不可估量的损失。

  (三)考核方式不能评判学生的综合能力由于现行的教育管理制度的实施,要求教师需要按照规定的教学大纲进行授课,授课内容也是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最后的考核与评价也是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命题考试,通过传统的规定了标准答案的题型和考试内容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考核,导致学生通过集中突击或者通过各种方式寻找标准答案进行应对,这样的考核方式很难评价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所以,针对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需要对现行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呼唤一种能够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未来管理人才的教学方法,于是项目教学法便应运而生。

  二、项目教学法概念和实施意义

  项目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初美国和德国的教育革新运动,项目教学法是将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相互融合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实施项目教学法,可以在一个具体的项目的基础上,融合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共同完成整个项目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团队合作,项目组成员不断学习、攻坚克难、及时总结,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实践操作,在项目结束时,由师生共同评价实施项目所取得的成果,通过项目完成达到预期的效果。

  通过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强化,在共同完成的项目任务中,促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学习、分析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实践中达到将知识的融会贯通并且有效提升实际工作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项目教学法是实现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有机结合的一条有效途径,可以针对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感兴趣的课题来确立任务,是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更加贴合实际,使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地运用管理学知识、管理方法和技能。项目教学法可以跨学科领域,突破时空的限制,通过展示对事物多样化的联系,在《管理学基础》教学过程中,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法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知识,从整体的角度上全面分析问题,为了完成任务,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团队合作,从设定目标、制定计划、选择实施路径和对结果进行评价等一系列环节完成任务。通过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品质,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项目教学法是以所拟定的项目为核心,教学过程是围绕着项目的制定和实施而展开活动,所以设计适当的教学项目是教师教学的关键一环,所以在教师备课时需要把握好对项目的选择,首先所选的项目必须贴近工作和生活实际,项目的实施具有可操作性,使得学生接触到项目后能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通过努力可以实现项目的目标。其次项目的实施难易适中,这个尺度把握在教师手中,不能因为难以完成而是学生丧失信心,也不能因为过于简单而失去兴趣。具体的实施步骤主要包括确定项目任务,制定实施计划,项目的具体实施和对项目成果的评价等环节。

  (一)确定项目任务项目任务的选取应该紧密联系课程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与实际的经济管理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在该阶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共同拟定项目的构想、设定项目的目标,通过可行性分析初步设定解决方向。在该阶段搜集想法的方法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广大学生有了初步想法之后,对项目所涉及的问题领域、完成项目的时限展开讨论。一个项目任务确定好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项目的完成进行一个乐观的预测,然后组织学生拟定一份项目提纲,总体阐述项目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以及所涉及到的具体设施,分析潜在的问题领域,规定任务完成的时限。结合《管理学基础》课程的内容,本文针对“计划的编制与执行”部分,以“组织一次班级春游活动”为项目展开分析。

  (二)制定实施计划制定项目计划这个环节,本身也是所选任务的内容,所以对于学生来说有双重意义,更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进行紧密结合。在这个阶段,需要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确定项目组长,让学生借助项目提纲,设计项目计划流程图,制定具体的成员分工职责,寻找制定计划所需的材料和工具,比如旅游目的地的图片与文字说明等。在这个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各自的任务,让学生积极参与团队合作,让学生明确各项任务谁来做,为什么要做,如何做等等,使学生从技术、经济、审美、易行等角度对多个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最终形成小组统一的有具体成员分工的项目实施实施计划。针对“组织一次班级春游”这个项目,要明确项目小组谁来收集旅游景点的图片、文字说明,谁来制定旅游行程,谁来安排交通工具,谁将负责食宿问题以及安全保障等等,通过各自的工作,最终共同讨论形成详细的计划说明书。

  (三)制定实施计划在该阶段需要学生将小组共同制定的有详细成员分工的项目实施计划转化为实际活动,经过小组反复讨论形成最终的实施方案,然后推选一位小组代表进行展示。就以组织班级春游这个项目为题,每个小组的代表将本小组的实施方案以海报形式展出,并辅以PPT或者音像、图片等形式进行展示,当众宣读自己的实施方案,包括出行时间、旅游目的地、游览的景点介绍、食宿安排和使用的交通工具等等,同时对于每个具体的环节都可以请小组的其他成员进行补充说明,展示完毕还要接受其他小组成员的询问和解答等。

  (四)项目成果评价在各个小组展示结束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事先确立的评价标准对每个小组活动的可行性、小组成员分工情况、组织准备情况以及项目的全过程进行评价,具体可以通过小组自评,小组之间的互评以及教师的客观评价等综合评价,肯定每个小组的出彩之处,同时找出各个小组的缺点和不足以及整改方案,最终可以通过学生投票的方式选出优胜者进行鼓励。

  四、小结

  实施项目教学法,形式上是发动广大学生共同参与,但实施不当容易走进教学误区,所以,在教师采用项目教学法组织课堂教学时,必须明确以下几点:首先,项目教学法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因为传统教学主要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项目教学法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注重实践应用,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传统教学方法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其次,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并不能减轻教师的负担,实施项目教学法需要教师更加全面地设计教学的每个环节,注重每一个细节,需要教师从整体上对学生进行引导,这就对教师的知识面和协调与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对项目成果的总结和评价不能忽视,因为从展示和总结中可以帮助学生查找不足,总结经验,也可以对学生零碎的想法进行总体的概括和提升,对于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所以,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实施项目教学法,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项目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对于培养未来的管理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毕业设计论文模板大全3

  1项目教学法的步骤及其在管理学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尝试

  根据项目管理理论对项目的定义,“任何一个需要在特定时间内解决的问题都是项目”。项目的显著特点是一次性、创新性和渐进明细性。一次性是指任何项目都具有生命周期,有时间要求,资源限制;创新性是指项目管理与传统的经营管理的区别,传统的经营管理是重复的,而项目发现新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渐进明细性是指任何项目实施就是一个目标管理的过程,满足目标管理的“SMART”原则,即具体化、可量化、可接受、可行性与时限性。项目教学法是建立在项目管理基础之上,其实施过程应符合项目管理的特点。安康学院作为区域性地方院校,根据人才市场的要求,学校将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为“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注重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而管理学教育是一种典型的以培养综合型、应用型经营管理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它更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项目教学法以任务为导向,把理论教育与管理实践有效的结合,学生亲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而不是单纯接受管理知识的传授,这无疑提高了学生的管理技能与实际工作能力。2010年以来,管理学教学团队对安康学院经济与管理系会计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的管理学课程进行项目教学法教学尝试,并总结出管理学课程项目教学法实施的具体步骤。

  1.1组建项目小组管理学项目教学法一般采用分组教学模式,每组6~8人为宜。在分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到学生的性别、个性特征等因素进行优劣势互补,通过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组成团队后,要求小组全员参与团队第一次会议,通过头脑风暴会等形式注重过程的体验,全面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过程,会后拟定出团队名称、团队口号、团队理念、团队规则、任务分工、团队活动进程等内容,经所有成员签字后以正式文件形式交给指导教师。

  1.2项目确定项目团队组建后,管理学项目教学的第二步就是根据小组活动日程安排,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具体的实训项目。管理学的项目开发与设计通过以下形式进行:一是结合本地区中小企业管理实践及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选择项目,如08级会计班的“Idea小组”通过与伊莲古堡AOC级葡萄酒安康总代理联系,确立了该产品在安康市场的调研与策划项目,“农帮小组”以当前的“三农”热点问题“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确立了对安康市汉滨区土地流转状况的调研等等。二是结合当地政府或社区发展中的公共(公益)事业设计项目,如08级财务管理班的“绿源小组”根据安康市政府的“双创”活动,确立了“‘双创’我在行动”项目受到学院及政府的支持与好评。三是结合学校、系部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共青团组织、劳动人事部门、行业协会、大中型企业等社会组织举办的各类大学生“挑战杯”活动,如会计班与财务管理班学生结合2010年第二届“创新、创意、创业”电子商务三创大赛,成立了“百草堂”、“土霸王”、“托梦者”三个团队参加比赛,分别获得陕西赛区特等奖、一等奖和三等奖,其中“百草堂”和“土霸王”通过选拔参加全国比赛,学生们参加比赛获得与知名院校学生同台竞技机会,增强了信心,有很多同学通过比赛确定了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另外,还组织学生参加了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物流大赛、营销策划大赛等等,做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通过大赛平台使学生利用综合管理知识模拟或者设想创办一个企业,并使其能够运营起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与实用性。

  1.3项目实施与过程指导项目贵在行动。项目教学法是通过项目实施中不断遇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小组经常开展交流、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方案、方法。在任务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定期参与项目座谈会,听取各组汇报并指出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1.4项目结题与成果展示任何项目都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在管理实践活动中就是PDCA循环,即从计划、启动实施、检查调整到完成总结的完整过程。“无论项目是正常结束还是提前结束,无论项目目的绩效是否令人满意,都要做正式的结束项目工作。”管理学课程项目教学法和项目管理活动一样需要正式的结束项目,通过对项目研究成果包括调研报告、策划方案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图片展示与交流,让学生切身体验辛勤劳动所取得成功与失败的感觉,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1.5教学评价管理学项目教学法评价一般包括教学实施效果的评价和学生学习成绩评价,是完整有效的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实施效果评价有利于教师的成长和进步。“项目教学中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负责整个教学的设计和组织,直接参与学生的讨论。这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辛劳,具备敬业精神,在对教材知识再加工的基础上再融进自己的个性、思想、理念和方法,最大限度地体现作为一个有个性的思考者所具有的一切本领,经过这个准备过程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与进步,使教师能更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和履行自己的职责。”教学实施效果评价主要采用学习效果问卷调研、座谈会及网络评教等形式开展。学生学习成绩评价包括教师评价、项目小组评价和自评三部分。评价的内容主要是对项目活动成果评价,如计划合理性、项目完成情况及作品的质量等;同时还要评价学生在项目活动中的表现,如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创新性等。

  2在管理学课程教学实践中运用项目教学法需注意的问题

  有效的教学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理论支撑来源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该理论指出,“学习并非只是记忆。对学生而言,要真正地理解并能够应用知识,他们必须努力去解决问题,自主地发现问题,深入思考。”建构主义教学策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需要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双方的角色都要发生转变,并且对双方的要求都高,同时适宜的项目开发自身也是确保项目教学有效实施的保证。因此,在管理学的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需解决以下问题:

  2.1教师角色的转化与传统教学相比,在项目教学法中,教师不再是学习的主角,而是退到“后台”作为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助推者。教师在教学中的职责主要为:一是通过动员与鼓励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项目学习,通过项目学习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使学生真正认识到项目学习法的意义,进而能积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消除其依赖性;二是教师要创设学习的资源和搭建项目学习的环境,引导学生尽快确定适宜的项目,师生共同探究形成合作学习;三是教师必须关注社会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实践教学经验,或者是“双师型”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尽量寻求与企业合作的项目,并带来实际经济效益,这样更加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四是教师要具有奉献精神,因为项目教学法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很多工作无法用课堂工作量来衡量,需要发挥每位老师自身较高的职业素养。

  2.2学生角色的转变管理学项目教学法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基于项目开发的合作学习方式,要求学生首先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设身处地的考虑问题,具有识别问题的机会,具有界定目标、表征问题和策划方案的能力,在项目活动中,要求学生能够站在项目问题情景的角度,全面地去思考、体验、分析和决策,最大限度激发个人的潜能和创新能力;其次,合作学习需要学生具有人际协调能力、主动承担责任的合作精神;再次,要求学生注意处理好课堂学习与课余学习、管理学学习与相关课程学习之间的关系。

  2.3完善评价及反馈环节与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为学生考试做准备不同,项目教学法的根本目的是教给学生一些生活、工作与学习必须具备的有效技能和知识,使学生从一个情景到另一个情景。学习过程具有复杂性,难以有统一的标准来衡量。项目教学法下的学生成绩的衡量应该采用成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小组评价及个人评价相结合,不仅注重结果更应注重过程的体验,每项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权值。

  毕业设计论文模板大全4

  (1)科学编制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老师进行课程教学的依据,教学大纲不应该出现多年不变的状况,而应该根据发展随时进行调整。一份科学的教学大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的管理能力。因此在编制管理学的教学大纲时应与时俱进,应提高实践环节在授课中的比例,增加课堂讨论、课程设计和课外实践部分在总课时的比重等。

  (2)加强教材建设。教材建设是管理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管理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如在20世纪90年代海尔集团迅速发展的时候兼并了青岛红星电器厂,并很快利用海尔的管理经验使红星电器厂扭亏为盈,这一经典管理案例被哈佛商学院收入其管理学教材中。我们在管理学教材建设方面也要向国外学习,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应集中著名高校的师资力量,对国内外管理学的最新理论及案例进行精心选择,实现教材内容的不断更新。

  (3)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教学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积极进行新的教学方法的探索。在教学中应积极推广案例教学法,并与传统的理论讲授法进行结合。案例教学法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提出的,指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选择一些案例,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已经学过的管理学理论对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方案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也可以增强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老师应使挑选的案例比较新颖、经典,同时又有一定的深度,以达到真正锻炼学生能力的目的。

  (4)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学生的能力最终要通过实践进行检验,因此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一方面可以在一些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也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在假期自己找机会到企业进行实习,以不断增强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管理类的比赛,提高自己运用知识的能力,如由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主办的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就是很好的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获得冠军的队伍将会获得10万元的创业基金,多参加这一类的比赛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也可以检验老师的教学水平。

  做好新形势下的管理学教学改革工作任重道远。本文对当前管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进行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能为从事管理学教学的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毕业设计论文模板大全5

  1学习型组织理论指导管理学教与学的具体做法

  围绕管理学的学习建立起学习团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建立一起教好和学好管理学的共同愿景,改变以往的传统观念及教学和学习方法做到改善思维模式,不断完善教师自身的同时也调动学生主动追求自我超越,在团队学习中通过系统思考来不断改善学习行为,提高学习速度和能力。团队可以是以班级为单位,也可以是跨越班级的,在同一个代课教师所带班级之间,甚至可以是不同教师所带班级之间形成。

  1.1自我超越自我超越要求团体成员不断发现问题,认识自身不足,通过学习完善自身,鼓励所有成员在组织环境中不断自我发展。教师首先要做到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知识及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紧跟管理的最新发展。在教学中不断思考,不断进行深入研究。学习型组织理论应用在管理学教学中还强调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充当学习团队建设的整体规划者、调控者,为学生提供大量参与机会,创设各种有意义的学习情境,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培育学习习惯,激发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让学习融入学生的日常行为,把课堂学习扩展到课下,鼓励他们挑战自我极限,通过学习不断实现自我超越。教学时结合开展一系列竞赛活动,个体知识竞赛、小组竞赛、班级间竞赛活动等,使学生、班级之间在动态竞争过程中认识不足不断自我超越。班级竞赛活动可以通过管理游戏、考试及其他多种形式来进行。对学生来说强调永远不会结束的持续学习,自己主导、在真实情境中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行为习惯,最终团队中的每个学生都处在积极成长、持续发展的状态。

  1.2改善心智模式改善心智模式是要改变人们长期形成的特定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要求成员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新想法,改变原有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培养创新思维。通过日常生活中自我反思和不断探究真理来改变过去的自己,创造新思维的自己。教育的本质是教师的自我修行。对教师而言,首先要把存在于头脑中传统的、落后的、不科学的观念和教法去掉,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补充自身的理论知识,改变思维方式,学会用新理念和方法指导管理学教学。想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要求教师转变往日只站讲台教的角色,通过改进教法如参与式案例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与管理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动画、视频等引入课程。在讲授中多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如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培养学生的想象、分析、研究与概括能力,使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为积极的知识汲取者,变“被迫学”为“我要学”,让学习成为其自身成长的需要。学习兴趣和效率自然就会提高,这是学习型组织理论对学习团队建设最突出的指导。改变以往僵化的试卷考试方式,采取以管理能力为核心的、开放式的全程考核系统。坚持考核要体现学生能力的原则,考核方式多样性和问题不设标准答案,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学生上课出勤率、课下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都列入考核中,实行全程化考核,提高学生参与度。改变以往学生靠死记硬背得高分,充分体现管理学学习重视能力和素质的教学导向,使学生灵活掌握管理知识和培养管理素养。改善心智模式要求学生改变以往只听和记的学习状态,对涉及的管理现象进行思考,成为实际情境中的研究者,不断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要用开放和批判的心态,不断反思,进一步转变学习观念,调整学习的动力和源泉。通过日常点滴的改变,长期达到改善心智模式、不断完善的目的。在学习团队中理解尊重团队成员,大家一起开放、自由、平等地换位思考,多角度、多层面、全面系统地分析问题,发挥群体智慧,通过互相启发,不断突破创新,培养全新、开阔的思考方法,不断扩展创造未来的能力。

  1.3建立共同愿景建立共同愿景是学习型组织的动力基础。组织成员拥有共同的理想、远景或目标,为学习提供能量和动力,激发和强化组织成员的认同感和集体感。团队共同愿景要求将个人愿景融合起来,确定整个团队的目标,从而激发团队的创造力。努力将教师、学生个人愿景转化成共同的愿景。学生致力于实现自己关注的愿望时,学习的内在动机就会增强。师生间通过不断交流了解管理学教与学的任务、目的和意义,明确管理学的学习目标是在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最终认知并能有意识培养自己的管理素质。共同商议开展教学计划,激发大家的动力。通过开展集体活动把共同愿景渗入每个学生的意识层面。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愿景,共同执行目标,在奋斗中根据情况变化不断修订共同愿景,用共同愿景带领大家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共同学好管理学。

  1.4强化团队学习团队学习强调学习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群人为了共同的目标相互沟通,并实现使命的过程。新思想、新方法是在人与人的交流中产生的。所以要强化团队学习,建立交流共享、合作的学习过程,通过团队成员的有效配合,使整体出现协同效果1+1>2,从而使组织成员在相互学习中不断提高。团队学习通过大家一起沟通、讨论等方式,达到交换信息、交流意见、团体学习的目的。学习型组织还要求团队加强与外部的交流和沟通,组建知识联盟,积极汲取外界知识。借鉴学习型组织的团队学习把管理学的学习变成能够真正相互分享成果的实践活动。教师与学生一起构建有关教、学的新知识。在管理学教学中,教师应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做到共享资源,分享知识和最新研究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以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团队学习的氛围。学生可通过不断地参加各种团体学习活动,在团体中学会友好合作。通过团队合作,有利于交往互动,开展深度会谈,整合团体智慧。通过互相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启发,更好地激发彼此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管理学素养,并通过不断合作努力来实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标,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和终身学习做好准备。

  1.5系统思考问题系统思考是学习型组织的核心和归宿。学习型组织理论追求的是个人和团队可持续发展和学习的能力,以及最终出现团队绩效高于个人绩效简单相加的整体绩效。系统思考要求团队成员全面系统地考虑问题,不仅要看见各个孤立的部分,也要看到局部间内在的联系,形成整体意识和动态平衡的思想。通过系统思考可以强化其他4项修练,并能出现系统协同效果。通过分析、思考、研究,系统构建学习型团队。在学习型团队中培养成员系统思考的能力,鼓励团体成员按照系统的方法检验团队、管理团队。

  2结语

  学习型团队中管理学教师承担起设计师、推动者、支持者和倡导者的角色,系统思考学习团队文化的构建。从学习型团队的目标出发,从教师自身及学生两方面考虑,综合规划和系统思考部署学习团队建设工作。学生要形成一种意识,管理学的学习不仅是在课程上,更多的是要在课下,在生活和工作中发现管理问题,组建团队,设定目标,以团队为单位,进行调查和分析,制定并实施相关策略,学会系统的权变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在管理学的教学中教师首先通过改善自身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和团队学习,形成系统思考,实现自我超越,再凭借其相对丰富的知识和人生阅历,在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在日常的管理学学习和生活中去不断获得知识和学习方法,主动构建知识结构,建立团队全员学习、终身学习、全过程学习、团队学习的理念,积极进行5项修炼,共同创造良好的学习型团队。

  毕业设计论文模板大全6

  1管理学应用型教学的前沿趋势

  1.1应用性和综合性课程定位经济与管理学院毕业生兼具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成为其择业的主要条件。为适应这一要求,管理学课程加强了应用性和综合性改革,使课程的功能划分不局限于某一狭窄的理论领域,而是通过融合各学科的交叉知识体系进行设计,使学生掌握应用性综合管理技能。我国管理学专业较强的院校也遵循了此趋势,如同济大学的MBA涵盖了与工程项目管理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程。能很好融合实践操作和管理技能的毕业生在职业市场上较易得到定位和胜任。

  1.2案例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哈佛大学商学院是全球以案例教学著称的院校,该学院的MBA学生一共要学习800个案例。案例以真实的经济和企业背景为基础,涉及各种主要的管理理论与实践。案例教学能够直接使学生处在管理者的职位上思考问题,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现实环境的模拟,也使学生在案例学习的过程中,直接接触到各种综合因素对管理者决策的影响,而不是单纯地讨论一些理论的应用。

  1.3开发管理技能的培养方式应用型管理学科对学生学习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开发,要远比学习的内容更加重要。譬如哈佛商学院强调学生在课前对相关知识的阅读量平均达到80页左右,而且要求学生每天必须阅读1~2个案例,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获得阅读、理解和计算等基础技能以及综合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4多元化教学与评估方法管理学科的培养方式的本质性变化趋势还体现在教学与评估方面。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多样性,譬如,案例教学,模拟教学,课堂演讲、研讨,赴外实践与考察,组建项目小组等,充分体现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之对应的是,对于学生和教学效果的评估也不是以学习和考试成绩为主,而是充分考虑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的表现和能力,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

  2管理学应用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重结论掌握,轻思维培养管理学课程在学科设置里面通常是作为专业基础课来开设的,重在对经管类专业学生的管理思维和基础能力进行培养,为学生掌握更为专业的管理技能打好基础。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往往本末倒置,注重学生对管理概念、原理和结论的掌握,忽视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思维和能力,其结果是并没有为学生掌握更多、更专业的管理技能以及培养管理能力打好基础。

  2.2重单向灌输,轻双向互动管理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异常紧密。培养学生的管理知识和技能的目的是要回归到现实管理活动中去。很多关于管理学教学改革的论文常常提到注重师生互动,但现实教学往往相差甚远。造成这件状况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在教学互动中学生的配合度和积极性不高,久而久之,教师会选择放弃采取以学生为主的互动教学方法。而且在教学模式设计上,虽然有的教师精心准备和实施互动教学环节,但往往得不到有效的评估和认同,导致教学方法创新往往又会回到原点。

  2.3重案例教学,轻适应性虽然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管理学课程的教学上可以借鉴MBA通行的案例教学法,但同样面临案例教学在本科学生群体中的适应性问题。毫无疑问,案例教学在硕士教学和MBA教学中的效果非常明显。但它需要受众群体有一定的管理专业基础知识,能够较快地融入到案例教学的思考和角色中来。而在管理类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管理学通常都被安排在大一学习,此时学生刚刚接触到管理学知识,对管理理论没有系统的认知,也谈不上对管理问题的分析,甚难与教师形成互动。案例教学法在本科教学中的效果备受质疑。

  2.4重视第一课堂,轻第二课堂不仅管理学教学存在重视第一课堂、轻第二课堂的问题,应用型本科教学中的其他专业课程也存在类似问题。教学活动通常被认为是封闭式的,不论是教师教学计划的制定,还是知识点、教学方法的设计,都是以教师如何教授完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为基础,并没有考虑到课程的时效性和延伸性,以及社会管理领域发生的最新变化,存在理论教学与社会对接度不够等问题。同时,我国高校的案例教学基本使用国外案例,并没有很好地反映我国的国情和管理实践。

  2.5重记忆考核,轻管理能力国内本科院校对学生的课程考核方式大多延续闭卷考试方式。闭卷考试方式无疑是针对学生对知识要点记忆的直接考核,导致教学方法围绕考核走,学生也只能死记硬背,从一定程度上说也是本科院校产生教学问题的根源。考核方式强调的是程式化、机械式记忆,而不是对学生管理思维和管理能力的衡量。

  3管理学应用型教学改进的思路

  如何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毕业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当务之急。特别是近10年来,MBA教学改革的创新,更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强化管理学教学的实用性指明了方向。

  3.1转变教学理念教育教学的改革在实际操作层面上需要众多部门的配合才能有效实施。不仅作为管理学科的教授者要转变理念,院校的管理者,甚至是教育部门的管理者更要转变理念,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教改方面的探索和创新,达成一致的应用型培养方式的认知,才能够从根本上为实施教学改革提供基础和支持。

  3.2完善互动式教学管理学教学改革应该突破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内容的局限性,形成教师和学生的良性互动,模拟情景教学、游戏法、小组讨论等都是可循的方法。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几点尝试,经过调查,有82.4%的学生表示满意。其一,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一章,是对管理理论从古至今的梳理。如若老师用讲解的方式,不仅会使课程枯燥无味,学生也会觉得晦涩难懂。因此,笔者选取8个代表人物及其理论,采取小组分工准备、小组代表演讲和现场课堂讨论的方式,使学生对各流派管理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其二,每节课选择一个与该章主题相关的管理学原理或故事和寓言引入课程,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如管理环境一章选择青蛙效应开篇,用温水煮青蛙的原理阐述管理环境的瞬息万变对企业的影响,深入浅出,寓教于乐。

  3.3提高案例教学的适用性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必须结合应用型本科生的特点,突出应用型的教学思路,对案例教学进行变革。其一,注意案例的适用性,具有比较广泛认知的行业和企业案例更佳,中、外企业案例结合,经验介绍型和问题解决型案例兼顾。其二,案例要注重时效性和现实性,如针对3.15晚会披露苹果公司的中国式保修来谈谈企业的社会责任,此话题不仅具有时效性,也是学生的兴趣所在。其三,在案例教学的组织中,教师应预先准备阅读材料,让学生有备而来、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教师在课堂上应把握思考的方向,避免教学出现过于松散的局面。

  3.4开放第二课堂应用型教学提倡走出教室,以更多的渠道直接面向社会和企业。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推进改革:其一,聘请企业管理人员、专家学者等进校演讲和参与教学,让其成为提升教学实践性的平台,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新的管理领域的见解和知识。其二,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建立学生实践基地,参与公司的经营活动,参与项目的见习和实践,培养学生领导、交际、谈判等方面的个人技能。其三,要求学生深入企业内部,去企业调查采访、撰写报告,并用视频记录采访的过程,通过编辑后在课堂上共享采访的心得。

  3.5改革评估方法考核和考试的方法,必须与教学改革对应。应用型教学一方面要考核学生对基本原理的掌握;另一方面,考核的方法要强调学生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信息收集能力、团队协作等各方面的管理技能。因此,演讲、团队项目、课堂发言等环节都可纳入考核体系,更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水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