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之父海顿的故事

音乐之父海顿的故事

  故事是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下面为大家带来音乐之父海顿的故事,快来看看吧!

  音乐之父海顿的故事 篇1

  曾有美誉之称“音乐之父”的音乐家—海顿,有一段时间一直担任着斯合哈奇公爵府邸乐队的队长,管理着30名乐手。

  海顿一直领导这30名乐手,一起演奏过很多令人动容的歌曲,但是突然有一天,公爵说要解散他们。没有说什么理由,乐手们都很慌张,这一解散就意味着他们将走上失业的岗位,以后该怎么过,乐手们一时之间没有了方向,开始不知所措。

  海顿心想:公爵决定过的事情一般是很难更改的,无论怎样央求,都无济于事。想来想去,突然灵机一动,彻夜提笔谱出了一首《告别曲》,准备作为一次独特的告别演出。

  这是最后一次为公爵演出,因为决定已经宣布,乐手们已经万念俱灰,但看在平时和公爵在一起的情谊上,还是十分卖力地演奏起来。

  乐曲开始时欢快、优美、轻松怡然,将乐手与公爵的美好友谊表达得淋漓尽致,公爵不由得感动起来,渐渐地,乐曲由明快转为平缓,又由平缓转为黯淡。悲怆的情绪起来了,像秋天的浓雾一般在大厅里弥漫开来。

  这时,一名乐手停了下来,吹灭了乐谱架上的蜡烛,站起身来向公爵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悄悄地离开。

  接着,又一名乐手以同样的方式离开……乐手们一个又一个地相继离开了。最后,空荡荡的大厅里只剩下了海顿一个人,旁边一支蜡烛在黑暗中静静地闪烁着。

  海顿停止了指挥,默默地朝公爵深深鞠了一躬,慢慢地转过身去也要离开。

  这时,公爵的情绪已达到了顶点,再也忍不住了,大叫起来:“海顿,这是怎么回事?”

  海顿平静而又诚挚地回答:“尊敬的公爵大人,这是乐队的全体同仁在向您作最后的告别啊!”

  公爵突然醒悟过来,几乎流出眼泪说:“啊!不!请让我再考虑一下。”

  就这样,海顿通过智慧拯救了这30名乐手。

  音乐之父海顿的故事 篇2

  交响曲,如今已成为最重要的音乐体裁之一,它的奠基人海顿却曾是一位奴仆身份的作曲家。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1732年4月1日出生在奥地利南部的罗劳。父亲是制造车轮的工人,很喜欢音乐,不用看谱就能弹竖琴,还会唱歌。母亲是一个虔诚的教徒,辛辛苦苦操持家务,与音乐全然无缘。

  海顿的家庭虽然穷苦,但充满着亲爱和温暖,每天晚上家里都要举行音乐会。在这样的环境中,海顿从小就爱上了音乐。一位亲戚发现了海顿的音乐天赋,就领他入汉堡神校唱歌学琴。这所学校教学非常严格,为海顿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牢靠的基础。

  由于海顿天生一副好歌喉,8岁时被维也纳的圣司蒂芬大教堂唱诗班选中。在唱诗班里,他还学会了演奏管风琴和小提琴。17岁时,海顿因变声不能再唱歌,教堂想辞退他,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借口。一天,他无意中剪掉了前座同学的头发,正好授人以柄,被校方革除。

  出了校门,海顿孤苦伶仃,无以为生,只好流浪街头,靠卖艺糊口。后来,他开始从波波拉学习作曲,并为波波拉的学生弹伴奏。为了一日三餐,穷苦的海顿还必须为老师做奴仆。

  1752年,海顿的作品得到了冯贝格男爵的赏识,男爵录用了这位年轻的作曲家,让海顿来宫中为自己写作。

  1760年11月,海顿结婚了。妻子玛丽亚性格乖戾,不喜欢音乐,也不尊重丈夫的工作,常常把海顿的乐谱当废纸来包东西。海顿因此十分苦恼,却也无计可施。

  海顿29岁那年来到匈牙利艾斯塔哈基公爵的宫邸任乐长。那时,被雇用的音乐家和主人之间订有详细而苛刻的合同:上班时必须穿号衣戴假发;必须按主人的命令写作;乐曲必须投主人所好;必须按时完成交稿,等等。繁重的差遣,令海顿忙得岌岌乎不可终日,每天上午作曲,中午听公爵训话,下午指挥排练,晚上演出。他还要像监工一样负责乐队考勤,一旦出错,就会遭到痛骂。他要负责管理每件乐器、每张乐谱,要负责给新学员上,整天像钟表一样运转。名曰乐长,其实形同仆役。在这样的环境中,海顿无可奈何地工作了30多年,主人也前后换了四代。

  1772年夏天,继位已10年的第二代公爵出外避暑,乐队当然要奉陪。公爵乐不思蜀,早已忘了归期。乐队队员们思念家人,归心似箭。大家求计于海顿。海顿虽身为乐长,却也无法左右公爵,想来想去,终于有了办法。几天后的一个晚上,一部新写好的交响曲开始了。第一乐章,第二乐章,第三乐章都过去了。“不是说要奏一部不寻常的作品吗?它不是和平常一样吗?”公爵很失望。说话间音乐已进入第四乐章。在一片沉郁的音乐声中,大家忽然看见有两位乐手合上乐谱,吹熄谱台前照明的蜡烛,抱着乐器,从容地从舞台上退下去了。台下人大惊,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再看其他的乐手,都依旧安详地演奏。接着,又有一名乐手下去了。陆陆续续地下去了好多位,最后台上只剩下两个人。他们轻轻奏完最后的曲调后,也吹熄了自己的蜡烛。台上漆黑一片。听众都为之瞠然,连鼓掌都忘了。

  公爵还不至于太愚钝,他终于明白了海顿的用意:大家想走。第二天,便起程返回了。后来,人们给这首乐曲起了个名称,叫作《告别》。1790年,第三代新公爵继任。他无心欣赏音乐,解散了乐队,念海顿已是三朝元老,便保留了海顿的薪金,让他挂职赋闲。海顿终于有机会到外面的世界透透气了,于是,往返于维也纳和伦敦之间。第二年,他到伦敦在查洛蒙主办的音乐会上发表新作,而后又回到维也纳,写了12首交响曲,其中包括著名的《伦敦》、《时钟》和《惊愕》。

  关于《惊愕》交响曲,有一段脍炙人口的故事。听说海顿有一部新作要演奏,伦敦的达官显贵们趋之若鹜,争先恐后地来到剧场。演奏开始了,优雅的第一乐章使听众们飘飘然,宁静的第二乐章又使人们昏昏欲睡。就在这时,忽然间鼓声大作弦管齐鸣,第三乐章惊醒了在座所有人,有不少打盹的听众被这突如其来的晴天霹雳惊得跳了起来,有些贵妇人甚至被吓得差点背过气去。

  1791年,英国牛津大学授予海顿音乐博士学位,按规定他要提交一部作品,这部作品便叫作《牛津交响曲》。英国之行,使海顿名利双收,从此他的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1798年,66岁的海顿应新继位的第四代公爵召请,再度回到艾斯塔哈基,完成了清唱剧《创世纪》及《四季》两部巨作。

  海顿在英国逗留期间,曾听过亨德尔的《弥赛亚》,他决心自己也要创作一部清唱剧。

  《创世纪》的脚本本来是为亨德尔写的,亨德尔没有使用。海顿根据英译本写成了这部作品。1799年3月4日《创世纪》公演后,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当海顿在音乐会座席中听到“光芒初现”那一段充满戏剧性的歌曲时,情绪激动,不能自已,突然站起来,指着天空,大喊:“光芒从那儿射过来了!”

  1804年,海顿被选为维也纳荣誉市民。1809年5月,拿破仑进攻维也纳,居民们个个惶恐不安。海顿泰然自若地对人们说:“不必惊慌,只要有我在,便不会有事。”说完,便坐在钢琴边,一遍又一遍地演奏由他作曲的奥地利国歌。其时,海顿年事已高,相当衰弱,几天后,即1809年5月31日,77岁高龄的海顿在为人们留下1000多部作品之后,安详地离开了人世。时值战争,无法举行隆重葬礼,送葬者仅寥寥十几人。

  这位善良的老人一生中忍受着令人窒息的屈辱,以乐观顽强为唯一的武器,战胜重重困难,为人类的音乐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身后的荣耀何以能够消补生前的恨憾于万一呢?

  音乐之父海顿的故事 篇3

  1791年的一个晚上,在维也纳的一座贵族府邸里,一曲《G大调第94交响曲》正在演出。在快速、激昂的第一乐章结束后,按照交响曲的一般格式,徐缓宁静的第二乐章开始响起。那些对音乐并不真正理解的贵妇人们,于是像往常一样昏昏欲睡,漫不经心。然而正在这时,乐队突然爆发出了巨雷般的强奏,使得那些女士们吓了一跳,一下子睡意全无,又专注于台上的演奏了。

  这首曲子的作者就是海顿,西方古典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交响乐之父。《G大调第94交响曲》是海顿的新作,据说,他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教训一下那些在演奏中打瞌睡、不尊重艺术家的贵妇人们。由于这首乐曲的慢板乐章具有如此与众不同的特点,被人们称它为《惊愕交响曲》。

  1732年,海顿出生于奥地利的一个车匠家庭。因为嗓音甜美,8岁时被维也纳圣斯蒂大教堂接纳为唱诗班歌童。从1761年开始,海顿在埃斯特哈齐公爵家里当乐长,工作极繁重,地位却很低下。但他在艰苦的环境中创作了大量作品,至90年代初,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音乐家。1791至1795年间,海顿两次去了英国伦敦,写了12部《伦敦交响乐》,是他一生中最优秀的作品,这使他从此名震全欧。在英国,他的音乐备受欢迎。他出席了威斯敏斯特的亨德尔音乐节,成为牛津大学名誉音乐博士。

  海顿的一生中有几十年的时间在匈牙利公爵埃斯特哈齐的宫廷中担任乐队长。有一年,公爵突然宣布要解散宫廷乐队,这意味着几十位乐师将失去生计。出于对乐师们的同情,同时也为了自己不被解雇,海顿写了一首交响曲,由他自己指挥在乐队解散前的最后一次音乐会上演奏。这首交响曲的最后一个乐章不像通常的交响曲那样一起结束演奏,根据总谱上的指示,乐队的各种乐器声部都是按照先后顺序依次结束的,乐师们在演奏完自己的声部后熄灭自己面前谱架上用以照明的蜡烛,默默地离开乐队,先是圆号,然后是双簧管、大管、低音提琴。到最后,只剩下两位小提琴师在仅有两支蜡烛照明的昏暗的舞台上演奏着纤细哀婉的旋律。

  终于,他们也结束了演奏,吹灭蜡烛离去……这种充满伤感的结尾使埃斯特哈齐公爵大为感动,但他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当他明白了蕴含在其中的乐师们惜别的.凄凉之情时,当即做出决定,不再解散宫廷乐队。这部乐曲最后被定名为《告别交响曲》。

  又有一次,海顿的新作《第96交响曲》举行首演,大厅里坐满了听众。正当演出进行时,突然,一盏大吊灯从屋顶上落下来,摔得粉碎,然而竟未砸伤一人。听众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感叹:奇迹!奇迹!于是,这首交响曲就被后人称为《奇迹交响曲》。

  海顿还是德国国歌的作者。海顿受英国国歌《神佑我王》的启发,很想写一首奥地利国歌,以表达他对王室和祖国的忠心。1796年奥地利对法作战,更激发了他写作国歌的豪情。海顿的朋友斯维吞把他的想法告诉了当时的奥地利首相沙劳,沙劳命诗人豪什卡写了上帝保佑法兰茨皇帝的歌词。海顿在1797年1月把它谱成了四部合唱的歌曲,其旋律是以一首克罗地亚民歌为基础的。1797年2月12日是奥地利国王法兰茨的生日,这首国歌在维也纳国家剧院和各地的大剧院同时演唱。

  海顿在这一年晚些时候所作的《C大调弦乐四重奏》中,又把这首国歌的曲调,用作第二乐章变奏曲的主题,这部作品因此被称为《皇帝四重奏》。海顿在他的垂暮之年,特别是在法国军队炮轰维也纳城的日子里,常常满怀深情地在钢琴上演奏这首歌曲,从中得到安慰,可见他对这首国歌的挚爱。如今,这首庄严的国歌已不再属于奥地利了,而成为德国的国歌。

  音乐之父海顿的故事 篇4

  海顿18岁时在一个合唱团里唱歌,但不久他的嗓子坏了,便开始在维也纳街头拉小提琴,并自己创作乐曲。

  一天,海顿的几个朋友决定在名叫伯纳登·柯茨的著名丑角的窗前奏小夜曲,要海顿写个曲子。演奏时,柯茨刚好在家,他非常喜欢这个曲调,就走到阳台,问道:“谁写的这样优美的曲子?”

  “我写的。”海顿说。

  “你写的!那就请上楼来,”柯茨说,“我有句话对你说。”

  当海顿走进柯茨的房间时,柯茨给了他一些诗稿,请他写一个歌剧。

  “我从未写过这样的乐曲,”海顿担心地说,“不过我可以试试。”

  于是他就开始写起来。但写到海上风暴那节就卡住了。

  “我从来未见过海,我怎么能把海上风暴写进乐曲呢?”海顿说。他去找柯茨,但柯茨也没有办法,因为他自己也没有见过海。

  海顿走到钢琴旁边,开始试着用各种曲调来表现,但都不成功,最后他失去了信心,两手猛地向钢琴一砸,喊道:“见鬼去吧!风暴。”

  “就是它!就是它!”柯茨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喊道,“就这样弹下去,”

  从此海顿的名字闻名于世。之后很多年,他为许多歌剧谱写了美妙的乐曲,但他始终忘不了第一个歌剧的风暴。

  海顿指挥乐队演出时,常有些故作风雅的贵族前来参加音乐会,可是他们根本不懂音乐,常在乐曲进行中打瞌睡,海顿就特意创作了“惊愕交响乐”。开始,乐曲在极为柔和的声调中进行着,正当那些贵族们酣睡时,突然,乐队中发出惊雷闪电般的曲调,伴着还有大炮似的大鼓声,顿时把睡梦中的贵族们吓醒。他们口张目瞪,睡意全失,不知所以,乐曲也即此告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