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故事成语
神话故事成语
神话故事是民间文学的一种。远古时代人民的集体口头创作。包括神鬼的故事和神(鬼)化的英雄传说。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神话故事成语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神话故事成语 篇1
牛郎织女 从牵牛星与织女星演化而来的神话故事里的主人公,每年七月七日在鹊桥相会,现比喻分居两地的夫妻
女娲补天 神话故事,伏羲的妹妹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牵牛织女 指牵牛星、织女星。亦指古代神话中的牛郎、织女。
补天浴日 这是指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和羲和给太阳洗澡两个神话故事。后用来比喻人有战胜自然的能力。也形容伟大的功业。
东兔西乌 兔、乌:古代神话传说中说,月亮里有玉兔,太阳里有三足金乌,所以用乌、兔代表日月。月亮东升,太阳西落。表示时光不断流逝。
东曦既驾 曦:曦和,神话中驾日车的神。指太阳已经在东方升起。比喻驱散黑暗,光明已见。亦作“东曦既上”。
吉光片羽 吉光: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名;片羽:一片毛。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
开天辟地 古代神话传说:盘古氏开辟天地,开始有人类历史。后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
夸父追日 古代神话。同“夸父逐日”。
炼石补天 炼:用加热的方法使物质纯净或坚韧。古神话,相传天缺西北,女娲炼五色石补之。比喻施展才能和手段,弥补国家以及政治上的失误。
清都紫微 神话传说中天帝所居之宫阙。
擎天之柱 支撑天的柱子。古代神话传说昆仑山有八柱擎天,后用以比喻能担负重任的人。亦作“擎天玉柱”。
日薄虞渊 犹日薄西山。虞渊,神话传说中日入之处。《淮南子·天文训》:“扞日呴至于虞渊,是谓黄昏,”庄逵吉校:“《太平御览》作‘薄于虞渊’。”
十日并出 ①古代神话传说天本有十个同时出现的太阳。②比喻 并起。
神话故事成语 篇2
水漫金山 神话故事。金山,在江苏省镇江市。《白雪遗音·马头调·雷峰塔》:“金山寺里法海一见许仙,面带妖色,不放下山。怒恼白蛇,忙唤青儿,带领着虾兵蟹将,这才水漫金山。”亦作“水满金山”。鲁迅《坟·论雷峰塔的倒掉》:“扞法海禅师呴便将他藏在金山寺的法座后,白蛇娘娘来
松乔之寿 松乔:神话中仙人赤松子与王子乔。指长生不老。
天衣无缝 神话传说,仙女的衣服没有衣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
巫山云雨 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
无缝天衣 神话谓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缝合,没有缝儿。常以比喻诗文等事物没有一点瑕疵。
兴风作浪 兴、作:引起。原指神话小说中妖魔鬼怪施展法术掀起风浪。后多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
兴云致雨 兴云:布下云彩。致雨:使下雨。神话传说,神龙有布云作雨的能力。借喻乐曲诗文,声势雄壮,不同凡响。
玉宇琼楼 ①神话中仙人居住的宫殿。②形容覆雪的楼宇。
月里嫦娥 嫦娥:神话中月宫里的仙女,相传她是后羿的妻子,因偷吃不死之药而上了月宫。比喻风姿绰约的美女。
云锦天章 云锦:神话传说中织女用彩云织出的锦缎。天章:彩云组合成的花纹。比喻文章极为高雅、华美。
云雨巫山 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
神话故事成语 篇3
八仙过海
相传白云仙长有一回于牡丹盛开时,邀请八仙及五圣共襄盛举,回程时(或)建议不搭船而各自想办法,就是后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八仙过海、各凭本事”的起源。
此时抛下自己另一项法器铁拐(或说葫芦),扔了芭蕉扇,张国老放下坐骑“纸驴”,其他神仙也各掷法器下水,横渡东海。由于八仙的举动惊动龙宫,率领虾兵蟹将前往理论,不料发生冲突,被带回龙宫(亦说法器被抢)。之后八仙大开杀戒,怒斩龙子,而则与北海、南海及合作,一时之间惊涛骇浪。此时拿出玉板开路,将逼往两旁,顺利渡海。最后由南海观音菩萨(或说如来佛)出面调停,要求释放之后,双方才停战。
夸父逐日
相传在黄帝王朝的时代,夸父族的其中一个首领想要把太阳摘下,放到人的心里,于是开始逐日。他口渴时喝干了黄河、渭水之后,他准备往北边的大湖(或大海)去喝水,奔于大泽路途中渴死。他的手杖化作邓林,成为人类的桃花源;而他的身躯化作夸父山。
女娲造人
天地开辟之初,大地上并没有人类,是女娲把黄土捏成团造了人。她干得又忙又累,竭尽全力干还赶不上供应。于是她就拿了绳子把它投入泥浆中,举起绳子一甩,泥浆洒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人。可是人有寿命,她创造的人不久就死去了,于是女娲在神祠里祷告,祈求神任命她做女媒。于是女娲就安排男女婚配。
牛郎织女
天上仙女思凡心切,下凡来与牛郎私合并生下一男一女两个孩子。王母娘娘知道后大怒,遣天兵天将来将织女带走。为了防止织女在下凡去与牛郎相会,王母拔下头上簪子随手一划,就出现了银河(银河来历)将牛郎织女隔开。之后因喜鹊同情有情人,每年七夕用身体搭成鹊桥让二人相会。
神话故事成语 篇4
点石成金
这一天,汉钟离和吕洞宾师徒二人外出云游,路过一座大山,山势很陡,好像利剑刺向天空。骄阳照射着苍绿的峭壁。汉钟离走在前面,步履轻盈,如履平地;吕洞宾跟在后面,一步一挪往上攀登。他肩上负着一个大包裹,足足有几十斤重,压得他呼哧呼哧地喘不过气来,额头上那豆大的汗珠不住地往外流,接着就卟哒卟哒地甩落在地上。肩上那个大包裹,是他师父汉钟离在三年前交与他的,用锦帛包了一层又一层,沉甸甸的,不知包的是何物。
可能是什么宝物,汉钟离没对吕洞宾说,他也不便询问,从师父交给他那天起,不管走到哪里,都要把它背上,一直背到如今。几天以前,肩膀就开始有些痛,他没有理会;昨天痛得更厉害了,他偷偷脱下衣服一瞧,原来肩膀已被压肿,磨破了皮,露出鲜红的嫩肉。他没吭声,今天又忍着痛,背上大包裹上山。
在上古神话中,一日,骄阳似火一般从头顶上直射下来。吕洞宾肩上的包裹更觉沉重,膀子上热辣辣的,像针扎一样的疼痛难忍。他只得不时背过手去,用手掌托起那个沉甸甸的大包裹,以减轻一点肩上的负担。这样一来,脚步自然就放慢了。但他并没有松劲,而是咬紧牙关,促使自己加快脚步,去追师父,不至于把距离拉得太大。
汉钟离上到山顶上以后,便回过头来看看,见吕洞宾还在半山腰里,艰难地往上爬。看到他那刚强的意志和持久的毅力,心里甚是喜悦,便在一棵大松树下坐下来等他。
过了片刻,吕洞宾终于登上山顶。汉钟离笑盈盈地招呼他道:“烈日当空,松下好乘凉,歇息一会儿再走吧!”
吕洞宾正想歇息,便蹲下身来,把肩上的包裹卸下。不料,包裹没有放稳,竟咕噜噜滚下了山坡。吕洞宾心中甚是着急,唯恐损坏了师父的宝物,未等汉钟离开口,便急忙奔下坡去捡拾。待到山坡下一看,当包裹用的锦帛,已被山石树茬划破,里面的东西已经暴露出来。
吕洞宾一见,不禁大吃一惊。原来里面包的并不是什么贵重物件,更不是宝物,而是一块大顽石。吕洞宾呆呆地站在那里,看了许久,百思不得其解:“师父要这么一块顽石有何用呢?”
吕洞宾真想弃石而去,可是又一想,师父把这包裹交与自己已经整整三年了。三年来,不管跋山涉水,还是严冬酷暑,这块顽石,从未离开过自己;师父也没说把它弃掉。既然背到了如今,师父又未发话,说不定它有极大的用场。这么一想,又重新把它包好,背上了山顶。
汉钟离站在山顶,早把吕洞宾的心思和行动看了个一清二楚。待他把顽石背上山顶后,便指着包裹道:“现在可以把它打开!”
吕洞宾解开包裹,顽石重新露了出来。
汉钟离笑呵呵地说道:“你原来没想到这里面包的是一块顽石吧?”
吕洞宾点了点头,不禁问道:“不知师父要此顽石何用?”
汉钟离笑着回答道:“一是用它磨炼尔之意志,二可将它点化成金。我即点石成金,也不枉你背它三年。”说毕,用手指着那块大石头,说了一声“变!”那顽石立即变成了金光灿灿的一大块黄金。
吕洞宾看得出神,连声赞叹道:“师父竟有如此仙术,妙哉,妙哉!”
汉钟离言道:“我将此点石成金之法传授与你如何?”
吕洞宾沉吟了一会儿问道: “化石为金,可保永无更变否?”
汉钟离回答说:“所点之金,与真金不同,真金始终如一;所点之金,五百年后,仍变为石也。”
吕洞宾听他这么一说,便拒绝学习这一法术,他说:“若是如此,则弟子不愿学。”
汉钟离不解地问:“为何不学?”
吕洞宾接着说道:“如此法术,兴利于五百年前,遗害于五百年后,岂不误了五百年后之人?故不愿学也。”
汉钟离听至此,不禁叹道:“子之道念,我不及也,尔之正果当在我之上!”
从此,师徒相互切磋道义,进入更高境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