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民风民俗资料大全
春节民风民俗资料大全
守岁、压岁钱、庙会、年夜饭……过去的几千年中,传统的春节民俗绵延至今,并通过自下而上的表现形式表达了人们内在的情感需求。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保持这些传统风俗的同时,也给节日注入了一些新元素,形成了新民俗。一起来看看我国各地的民俗资料,希望对大家了解春节习俗有帮助!
春节民风民俗资料 篇1
正月初一
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到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除夕前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大年初二
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
大年初三
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现在人们难得春节团聚,对此已经淡化许多。
大年初四
是祭财神的日子,过去,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还有传说说,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远出。
正月初五
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 。
年初六
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传说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12岁的男孩,因为12是6的二倍,这叫六六大顺。这一天,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
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
根据《占书》记载,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这天,市民喜欢吃及第粥,所谓及第,是希望科考状元高中。
初八是谷日,传说是谷子的生日,也叫顺星节
传说是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农历大年初九
民间习俗是玉皇大帝的诞辰,要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台湾新竹不少信众要到主祀玉皇大帝、拥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天公坛,向天公祝寿,并且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健康。
初十
是石头的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要祭祀石头。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的说法。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早晨,用绳系住瓦罐的鼻子,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正月十一
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 。
过了正月十一
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从正月十二开始选购灯笼,搭盖灯棚。童谣是这么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了,它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称为“上元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这一天少不了还要吃元宵、汤圆。正月十六夜则是小孩的节日,所有的小孩拿出自己的灯笼对着别人的重重一撞,然后笑哈哈的看着别人的灯笼着火,这个叫做“碰灯”。讲究的是今年的灯笼不能留到明年,必须以“碰灯”的方式销毁。
春节民风民俗资料 篇2
贴年画
年画始于古代的“门神画”,因一年更换,或张贴后可供一年欣赏之用,故称“年画”。
民间年画从早期对自然和神o的崇拜,逐渐发展为驱邪纳祥和装饰美化环境的节日风俗活动。其中,门神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题材。门神分文武两种,文门神多为“天官赐福”,武门神多为秦叔宝(又名秦琼)与尉迟恭(又名尉迟敬德)两位盛唐名将。贴门神也有讲究,一般在大门口贴的是武门神,进入院子后,在外屋的门上贴的就是文门神。进门后,在屋子里面的。门上,一般都会贴上一对门童,对开的年画,如刘海戏蟾等。
贴春联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
五代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至宋,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但春联其时仍称为“桃符”。
春联的张贴,要符合传统规矩。首先要区分门的上下首。在面对大门时,右手方为上首,左手方为下首。贴春联时上联贴上首,下联贴下首。横批文字顺序为从右至左。
贴春联的时间从腊月二十四,扫完房屋,直到大年三十夜里12点之前这段时间都可以。
放鞭炮
过年放鞭炮,这个习俗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荆楚岁时记》曾经这样记载,正月初一,鸡叫头一遍时,大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炮竹,来逐退瘟神恶鬼。当时没有火药,没有纸张,人们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这当然是一种迷信,但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
火药发明之后,人们不再燃烧竹子了,而是将硝石、硫磺、木炭等填充在竹筒里燃烧,产生“爆仗”。不过,人们仍然沿用“爆竹”的叫法。到了宋代,人们用纸做的筒子代替了竹筒,里面灌上火药,内藏药线,制成了新的爆竹。直到今天,还是沿用这个方法。在宋代,还有人用麻茎把纸制爆竹编成串,管它叫“编炮”,后来又叫“鞭炮”。
到了明清两代,爆竹种类更加繁多,燃放爆竹的时间已不再限于大年初一清晨,除夕夜即开始,子夜零时达到高潮,俗称“迎神”。
现代,人们习惯在大年三十关门吃年夜饭之前放炮,这俗称“闭门炮”,这一挂一定是红色小炮,满地彩虹,然后关上大门,一家人围坐在一起饮酒谈笑。到了晚上12点,再放第二挂炮,这时要放金色的(牛皮纸)炮仗,意为满地金银。第一挂爆竹辞旧,第二挂爆竹迎新。
新年首次开门,往往又要放一挂爆竹,叫做“开门炮”,放3枚叫“连中三元”,放4枚叫“福、禄、寿、禧”,放6枚叫“六六大顺”,放一串百枚小鞭炮叫做“百子爆”,让炸碎的鞭炮纸屑覆盖自家门前,又见“满地金银”。
压岁钱
压岁钱是汉族的传统习俗之一,在我国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历史。春节过年时,长辈会将早就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压岁钱寓意着孩子能平平安安,健康度过新的一年。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当时也叫厌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而是一种专门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
压岁钱代表的应该是一种美好的祝福。现在,压岁钱其实分两种,一种是长辈给孩子的是“压岁钱”,是为了压住邪恶;另一种是晚辈送予长辈的,这是名副其实的压岁钱,是为了压住年岁。压岁钱在数目上也有讲究,要以元为单位,元寓意圆圆满满,不能给零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