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名人故事

理想的名人故事

  理想是需要的,是我们前进的方向,现实有了理想的指导才有前途;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搜集的理想的名人故事,希望能帮助到您!

  

  一百多年前,一位穷苦的牧羊人带着两个幼小的儿子替别人放羊为生。

  有一天,他们赶着羊来到一个山坡上,一群大雁鸣叫着从他们头顶飞过,并很快消失在远方。牧羊人的小儿子问父亲:“大雁要往哪里飞?”牧羊人说:“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在那里安家,度过寒冷的冬天。”大儿子眨着眼睛羡慕地说:“要是我也能像大雁那样飞起来就好了。”小儿子也说:“要是能做一只会飞的大雁该多好啊!”

  牧羊人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对两个儿子说:“只要你们想,你们也能飞起来。”

  两个儿子试了试,都没能飞起来,他们用怀疑的眼神看着父亲,牧羊人说:“让我飞给你们看。”于是他张开双臂,但也没能飞起来。可是,牧羊人肯定地说:“我因为年纪大了才飞不起来,你们还小,只要不断努力,将来就一定能飞起来,去想去的地方。”

  两个儿子牢牢记住了父亲的话,并一直努力着,等他们长大——哥哥36岁,弟弟32岁时——他们果然飞起来了,因为他们发明了飞机。这两个人就是美国的莱特兄弟。

  

  有个叫布罗迪的英国教师, 在整理阁楼上的旧物时, 发现了一叠练习册, 它们是皮特金幼儿园B(2)班31位孩子的春季作文, 题目叫: 未来我是-------

  他本以为这些东西, 在德军空袭伦敦时在学校里被炸飞了, 没想到它们竟安然地躺在自己家里, 并且一躺就是五十年.

  布罗迪顺便翻了几本, 很快被孩子们千奇百怪的自我设计迷住了.

  比如有个叫彼得的小家伙, 说, 未来的他是海军大臣,国为有一次他在海中游泳,喝了三升海水都没被淹死;

  还有一个说自己将来必定是法国的总统,因为他能背出25个法国城市的名字.而同班的其他同学最多的只能背出7个.

  最让人称奇的是一个叫戴维的小盲童,他认为将来他必定是英国的一个内阁大臣.因为在英国还没有一个盲人能进入内阁.

  总之三十一个孩子都在作文中描绘了自己的未来, 有当驯狗师的; 有当领航员的; 有做王妃的, 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布罗迪读着这些作文,突然有一种冲动,何不把这些本子重新发到同学们手中,让他们看看现在的自己是否实现了50年的梦想.

  当地一家报纸得知这一想法, 为他发了一则启示, 没几天书信向布罗迪飞来,他们中间有商人, 学者及政府官员, 更多的是没有身份的人.

  他们都表示很想知道儿时的梦想,并且很想得到那本作文本. 布罗迪按地址一一给他们寄去.

  一年后, 身边仅剩下一个作文本没人索要,他想这个叫戴维的人也许死了,毕竟五十年了.五十年间是什么事都会发生的

  就在布罗迪准备把这个本子送给一家私人收藏馆时, 他收到内阁教育大臣布伦克特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说那个叫戴维的是我, 感谢你还为我们保存着儿时的梦想. 不过我已经不需要那个本子了, 因为从那时起我的梦想一直在我的脑子里. 我没有一天放弃过, 五十年过去了,可以说我已经实现了那个梦想,今天我还想通过这封信告诉我其他的三十位同学: 只要不让年轻时的梦想随岁月飘逝, 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布伦克特的这封信后来被发表在太阳报上,因为他作为英国第一位盲人大臣,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个真理: 假如谁能把三岁时想当总统的愿望保持五十年, 那么他现在一定已经是总统了.

  

  1955年4月13日,在家里工作的爱因斯坦感到右腹阵阵剧痛,同时还出现了别的不祥之兆。医生们迅速赶到,会诊结果是主动脉瘤,并建议他立刻动手术进行治疗。

  爱因斯坦婉言谢绝了。在1945年和1948年,他接连做了两次手术之后,已经发现主动脉上有一个瘤。他有预感,这个致命的定时炸弹即将爆炸了,自己也应该走了。

  第二天,心脏外科专家格兰医生从纽约赶来。尽管他知道爱因斯坦很虚弱,开刀会有危险,但还是建议开刀,因为这是唯一的抢救方法,别无选择。

  爱因斯坦苍老的脸上浮现出疲倦的微笑,摇摇头说:“不用了。”

  格兰医生又一次警告他:“那个主动脉瘤随时都可能破裂。”

  爱因斯坦镇静地说:“那就让它破裂吧!”

  4月16日,爱因斯坦病情恶化,住进了普林斯顿那家小小的医院。一到医院,他就让人把他的老花眼镜、钢笔、一封没写完的信和一篇没有做完的计算题送过来。他在病床上欠了欠身子,戴上老花镜,从床头柜上抓起了笔。还没开始工作,他就倒了下去。宽大的布满皱纹的额头上冒出一片汗珠,那支用了几十年的钢笔从手里滑落到地上,他实在是没有一点力气了。

  4月17日,星期五,爱因斯坦的感觉似乎稍微好了一些。儿子汉斯坐飞机从加利福尼亚赶来看父亲;女儿玛戈尔因病与父亲住在同一个医院,坐着轮椅也来看父亲;还有许多朋友、同事都来看望他。他平静地对儿女、朋友和同事说:“这里的事情,我已经做完了。没什么,别难过,人总有一天要死的。”

  1955年4月18日1时25分,爱因斯坦因腹腔主动脉溢血而与世长辞。

  巨星陨落了!电讯传遍地球每一个角落:“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逝世,终年76岁。”

  全球为之悲痛,到处都是悼词和颂词:“世界失去了最伟大的科学家。”“人类失去了最伟大的儿子。”“爱因斯坦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爱因斯坦改变了人类对世界和宇宙的认识。”

  唁电和唁函从世界的各个角落飞往普林斯顿,有的来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有的来自著名的科学家,有的来自学术团体,有的来自普通的男男女女。人们怀念他,因为他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开拓出科学造福于人类的无限广阔的前景。人们怀念他,因为他为人类的和平与进步,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各种媒体重新刊登了法国物理学家朗之万在1931年对爱因斯坦作出的评价:“在我们这一时代的物理学史中,爱因斯坦将位于最前列。他现在是,将来也仍然是人类宇宙中有头等光辉的一颗巨星。很难说,他究竟是同牛顿一样伟大,还是比牛顿更伟大。不过,可以肯定地说,他的伟大是可以同牛顿相比拟的。按照我的见解,他也许比牛顿更伟大,因为他对于科学的贡献,更加深刻地进入了人类思想基本概念的结构中。”

  爱因斯坦在遗嘱中说,我死后,除护送遗体去火葬场的少数几位最亲近的朋友之外,一概不要打扰。不要墓地,不立碑,不举行宗教仪式,也不举行任何官方仪式。骨灰撒在空中,和宇宙、人类融为一体。切切不可把我居住的梅塞街112号变成人们“朝圣”的纪念馆。我在高等研究院里的办公室,要让给别人使用。除了我的科学理想和社会理想不死之外,我的一切都将随我一起死去。

  那么究竟什么是爱因斯坦不死的理想呢?

  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一文中作出了这样的明确阐述:“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

  爱因斯坦说得多好啊,贪图安逸和享乐,只是猪栏的理想,而对善、美和真的不懈追求,才是不死的理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