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作文教学设计(通用12篇)
人教版小学作文教学设计(通用12篇)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作文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通过片段训练,使学生能进行细致的描写。
二、教学重点:片段练习
三、教学难点:通过片段练习,掌握进行细致描写的技巧。
四、教学设想:演示实验——练习,分析——片段练习,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堂导入:同学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到最可怕的是写作文,往往胶尽脑汁而无处下笔,搜肠刮肚找不到一个词语。其实,你们都是幸运的,因为前人留给我们太多的宝藏,“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李太白的杯中酒,曹雪芹笔下的十二金钗,只要我们能多读好书,再掌握一定的作文技巧,又何愁写不好作文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解决作文中的一个难题:“怎么进行细致的描写”?
(二)讲授新课
1、教师演示:教师手拿一个纸飞机,用力射出去,然后飞机掉教师演示到了地上。要求:
(1)同学们要仔细观察,然后用一段话进行描写。
(2)同学们之间交流、分享。
2、摘录例句:、摘录例句:a、老师把纸飞机用力的射了出去,飞机在空中飞了一圈,掉到了地上。b、老师右手拿一个纸飞机,高高向斜后方举起,身体向右倾斜45度角,右脚后退一小步,头微微抬起,向斜上方看,用力的将飞机射了出去。飞机在空中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女子,画了一道优美的弧线,轻轻地站在了地上。
3、分析:这两段话,你认为哪段写的好?为什么?
4、教师引导分析:得出“描写三原则”。师总结:描写是什么呢?我认为描写就是把你看到的东西,可能是一个人、一件物品、一个场景,告诉没有看到的人。如果你要告诉别人什么,首先一定要告诉别人。师总结:描写时,除了告诉别人“有什么”“怎么样”外,还要告诉别人“像什么”(板书:像什么)运用一定的修辞,这样才能使你的作文生动形象。“有什么”使我们明白了描写的对象,“怎么样”使描写具体起来,而“像什么”使描写变得更形象、生动,这三点就是描写三原则。
5、下面,同学们按照描写的三原则,检验一下自己刚刚的描写,进行修改。
6、教师让同学们将自己修改后的片段读出来,然后同学之间进行互评,教师让同学们将自己修改后的片段读出来。
7、美文共赏:朱自清的《春》分析:春天里“有什么”?春天里“怎么样”?春天的事物“像什么”?
8、作业:每人发一张图片——小鸭游水图,让同学们课后按图片所画进行描写练习。要示:用词准确,100字左右。
9、板书设计:三式妙法巧绘大千世界
1、有什么(对象)描写三原则:2、怎么样(细致)3、像什么(修辞)
10、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对描写的练习,同学们都有一个感觉:原来作文很简单。这也是这节课,我要告诉同学们的一个道理——作文并不难。但也有一部分同学词句匮乏,以后教学中,一定要加强词句的积累。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 篇2
《介绍我自己》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的一篇习作。这次习作,让我们来向别人介绍自己。可以说说自己的性格、爱好,也可以说说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总之,要抓住自己的特点来说,要说真话,向别人展示一个真实的你。写完以后再加个题目,如《我给自己画张像》《这就是我》《爱哭鼻子的女孩》。还可以把习作读给了解你的人,听听他们的意见,并认真改一改。
小学三年级习作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写话训练的自然延伸,又是高年级作文训练的准备。《课标》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达、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三年级学生习作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要求不能太高。在教学中着眼于学生的实际,创设氛围使学生敢说,鼓励学生发现自己,说真话,在习作中尝试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等。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同时将口语交际与写作有机地整合在一起,重视“说”的练习,让学生先充分地说,在说的基础上让学生写,学生写作时就不会感到困难了。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体现课程整合的思想。而学生作文时,遇到的困难便是写什么和怎样写的问题,因此,此次作文指导,应从内容入手,与口语交际紧密结合,在训练学生的听、说、评的一系列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看一些有关写自己的文章,启发思路。所以,本教学设计做了两件事:一是明确内容、范围,让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写什么;二是拓宽思路,使每个学生都有内容可写。
教学目标
1、通过说写活动使学生能抓住自己一两个特点,写写自己。在交流中比较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和别人。
2、培养写话兴趣,使学生能把自己想说的话比较清楚、有条理地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从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学会评价和修改自己或别人写的文章。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介绍自己,归纳出介绍自己的一些方法,如,抓住人物的外貌、穿着、性格、爱好、优缺点等,还可以通过一、两件事例来说明。
2、在具体介绍自己时,注意突出一两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
1、如何为学生创设出一种口语交际的对话情景和交流平台。
2、介绍自己的同学如何把话说完整、说通顺、说具体、说生动,听同学发言时如何听清楚、抓要点、找问题,并提出恰当的改进和补充意见。
通过创设课堂情景为学生的口语交际提供帮助。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资料(包括关于人物外貌和性格特点的词语,自我介绍的有关习作范文)
学生:小镜子,习作练习本。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启发写作热情
1.教师出示两例自我介绍的例子,学生说一说哪一个介绍得好,为什么?
2.同学们在一起相处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我相信,细心的人一定会发现我们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哪怕是双胞胎,都有区别的,比如我们班的两对双胞胎,也不是完全一样。想一想:一个人有哪些地方和别人不一样呢?(学生自由发言,并上台板书:外貌性格爱好??)你打算用什么方法介绍自己,让别人一下子就能记住呢?
3.教师总结:声音、外貌、年龄、个性、爱好、经历的事??其实,与别人不同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这也就是指一个人的特点。(板书:特点)
二、说写结合,尝试写作
(一)指导外貌描写
1.过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让我们对着小镜子照照自己,找找自己外貌中最具特点的地方,运用我们学过的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表现一个与众不同的“我”哦!
2.学生观察,指名说。
(生说,师评价,引导学生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讲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外表特点,还可以告诉学生在讲述自己外表的同时还可以加插议论。)
3.(铺桥引路)出示:有关人物外貌特点的片段,让学生读一读并了解怎样进行外貌描写。
4.动笔写一写:描写自己的外貌,表现一个与众不同的“我”。(别写名字,为后面“猜一猜”游戏做准备。)
(二)指导个性描写
1.过渡:画好了外形,还得展示自己的个性!你是一个什么性格的孩子?兴趣爱好是什么?用一两件具体的事例来说一说,注意写好动作,语言,表现自己的个性,让大家记住你!
2.课件出示人物性格描写的片段。
3.你对小作者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总起句——叙事——议论)
4.同学们也迫不及待地想要把自己的性格特点,爱好特点写下来了吧?学生写片段,教师巡视。
(三)游戏点评,提升写法
1.“猜一猜”游戏。老师把学生刚才描写的外貌特点、性格特点、爱好特点的段落放在一起,随机抽出读一读,让同学们猜一猜他是谁?老师有意识地抽出两对双胞胎的,让学生猜一猜究竟是其中哪一个?
2.学生说一说哪个同学的写得准确,为什么?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能从身边去发现丰富而精彩的素材。
2.懂得作文是写自己最想写的,写别人最想知道的。 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材料选择空间的拓展。
2.写法的指导。
教学过程:
一.指导“写什么”
1.从动物身上发现。
1)出现图片:小猫上树(画面取名:小猫的勇气) a你发现了什么?
(估计学生有:小猫很有勇气,小猫敢爬树等) b等爬完树,你会发现小猫的肉垫、爪子、毛等等都有了变化,这时,你又发现了什么?
2)出现不起名组图:小猫斗大猫小猫洗爪子猫睡觉大猫妈妈的母爱a现在你又从猫的身上发现了什么?
由学生任意挑选说自己的发现,并简单地进行叙述。
1)导入身边动物。
a猫的身上的发现是这样的多,其实狗的身上的发现更多,我们同学家里养过狗吗?你亲戚家里有人养过狗吗?你曾经发现过狗的什么? (估计学生有:狗会摇尾巴;狗看门等)
b还有别的动物吗?
2.从身边发现。
1)出现图片:一个躲在门里的小女孩 a这个人是谁啊?会不会是你?你发现了什么? (估计学生有:向来以为自己胆子大,却发现自己胆小如鼠;看见老鼠害怕了等)
2)出现图片:妈妈和爸爸在地里割稻(起名:我发现变了) 你发现什么变了?(估计学生有:妈妈的手变粗糙了;爸爸的脸更黑了;我变得更爱妈妈了等)
3)导入生活。
啊,像这样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出现游泳三阶段:不会、会、熟练的图片),你瞧,就算是一个事情我们就有三个发现,你们看,发现什么? (估计学生有:我发现游泳真难啊;我发现我也会游泳;我发现游泳很简单)
4)小结:发现无处不在,尤其是在我们这个充满浓郁乡村气息的地方,啊,抬头就有发现,低头也有发现,回到家里,妈妈的眼神,爸爸的问候都是发现,发现太多了,把你所能发现的填在纸上:
我发现我发现
我发现我发现 我发现我发现
3.交流发现的材料。
1)把你的发现与小组的同学分享。
2)挑你最能说的一个告诉同桌。
二.指导“怎么写”
1.提问指导法。
1)学生上讲台回答同学提问。
谁愿意到讲台前来跟大伙交流交流吗?(请2位) a(第一位)朗读题目后学生提问,讲台上的学生回答。引导:你觉得他回答得不够清楚,你可以要求他说得更清楚。 b(第二位)朗读题目后,猜同学会提问些什么,并把自己猜的问题回答。 (这个猜问题不难,一般都能猜到,特别鼓励猜问题的学生)
2.范文指导法。
同学们有很多发现,这里也有四位同学有自己的发现: 出现范文题目:《我发现“牛皮癣”的来历》《我发现当家的权力变了》《我发现妹妹咬人的秘密》《我发现路是这样走出来的》按学生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爱看的作文来看。
1)向范文提问。
选择范文后,教师要求,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问,教师注意提问质量) 引导:如果你们想知道问题,作者能在作文总告诉你们,那么作者的作文就是好作文。
2)朗读范文,并让提问的学生回答,自己的问题作者有没有告诉你。
3)猜范文的内容。选择第二则范文,教师要求学生猜作者写了什么?(学生猜)
4)范文朗读,并让学生自己回答猜中了没有。
5)小结提问:为什么作者写的,你们都猜得到,而你们想知道的内容,作者也似乎心有灵犀一般都写了,你们写作有什么秘诀没有? 导出作文秘诀:作文就是写你自己想写的,写别人想知道的。
三.学生写作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写作。
2.部分有问题的学生教师个别指导。 指导方法a:看了你这个题目,老师很想知道? 指导方法b:你猜猜,老师看了你这个题目最想知道什么?
3.学生习作,音乐。
四.评价及欣赏
1.引导评价的方法。
1)既然写作文有秘诀,那么我们评价作文是不是也有秘诀?
2)评价秘诀:看作文中是不是解决了我们想知道的,看是不是作者有必要写的。
2.学生上讲台读作文。
1)评价优点:哪些问题解决了?
2)还存在什么问题?
3)有什么建议?
3.欣赏。
1)学生中的优秀作文。
2)配乐朗读范文《我发现爸爸其实很爱我》。
4.总结。
发现无处不在,生活中有写发现叫我们落泪。(课件图片:风雪中送报纸;爸爸背起我看戏;姐姐的两种妈妈??) 发现其实不难,记住两句话: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
本方案设计有两大特点:
1.从学生情趣入手,激发学生的搜索材料的欲望,从而入手身边的人事,选材水到渠成。
2.指导学生写作返朴归真,“给题目提问题”——最简单的指导方法往往最有效,因为它给学生的指导方向性很明确,没有因为添加了很多的人为因素而使指导变得扑簌迷离。也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作文的真谛:写自己想写的=别人最想知道的。(限小学生)作文教学设计:吃设计理念:“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因此本设计意在尊重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取材,讲真话实话、抒真情实感,提倡个性化自由表达。而且,对于作文的评价,注重合作评价、生生互动,使学生的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既增进学生写作的兴趣,也提高学生写作及赏析文章的能力。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 篇4
儿童的心灵世界里装着许许多多美好的梦想,有的想成为太空人,有的想变成毛毛虫,还有的想有一对会透视的眼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像、幻想和夸张,让学生在作文中把天真的梦表达得千姿百态,妙趣横生。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善于想像和幻想,是小学生最宝贵的思维品质。他们对世间万物用稚嫩的眼光去理解、去想象、去创造,如同原始的古人一般。这是人之初最纯真的秉性,如何抓住时机扩展而不抑制其自由发展和无拘无束地表达,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正是中央教科所课题《中小学生作文个性化的实验研究》的子课题——想像作文的目的。
想像作文的操作思路是:
(1)科学设计训练教程。
(2)创造性地提供合作时机。
(3)合理安排训练程序。
(4)综合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
(5)培养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的习惯。
一、谈谈——激发兴趣,对话发散
“人之初,性本善”。同学们,每个人的心灵世界里都有一个个善良、美好的愿望,当你看到大卫·科波菲尔变幻无穷的非凡本领时,也许会想,假如我是魔法师该多好;当你感到寂寞时,也许会想,假如我所有的玩具都会讲话该多好;当你看到车祸夺去一个个生命时,也许会想,假如有一种仪器像张衡的地动仪一样会预报危险该多好……如果把各种反映自己的理想、愿望、向往和追求的奇思妙想大胆地写下来,给人以某种启迪,并能激起别人的情感,使人产生共鸣,将是一件十分有意思的事情。
二、议议——启发点拨,开拓思路
1、发散思维,扩充信息。同学们,写想像作文,写什么都可以。你可以进行角色想象,把自己想象具有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物体,一条甲胄鱼、一只苍鹰、一棵果树、一块会说话的石头、一枚导弹……你也可以穿越时空,把自己想象成古代的、现代的、未来的任何人,秦始皇、屈原、萨达姆、哈利·波特、太空人……
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生活经历不一样,因此,每个人想像的内容也应该是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
2、出示命题,合作讨论。教师出示 “假如我是——”话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印象将题目空白处补充完整,然后引导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说说自己选择这个材料写的理由。
三、说说——扶放结合,合作构思
为了减缓训练的坡度,教师指导学生合作构思,重点引导学生在求异思维上下功夫。让学生明白:同一个愿望,可以想像成多种不同的人或物,同一个人或物,情节结构的安排也可以多种多样。
1、汇总。学生汇报自己选择的角色,教师进行分类汇总:植物类、动物类、人物类、怪物类等。
2、筛选。从每一类角色中选择有典型意义的角色,交流这个角色的背景信息。
3、合作。师生围绕某一个角色,合作编写一个故事。
4、互说。围绕自己选择的角色,自由练说故事后与同桌交流。
四、写写——自由表达,激励指导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材,独立完成习作初稿。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下笔不停,下笔不语,把想法尽情表达出来。遇到不会写的字词不轻易提出,以免打断别人的思路,可以用各种符号替代,等完稿后集中处理。
五、改改——指导修改,完善习作
1.自改——要求明确
在学生进行错别字和病句常规修改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照下列要求进行独立修改。(1)是否通过假设中的人或物来实现自己某种愿望的?这些人或物是否具有人的思维和行为?
(2)想像是否奇特、合理,假设的推测是否有理有据?情节是否生动有趣?
(3)你的习作是否能给人以某种启迪?
2. 交流——说出自己修改的过程和理由,大组总结归纳改法。
3. 互改——小小组合作修改。
为自己的作文确定一个“主治医师”。“主治医师”通读作品数遍后,静心运用学过的方法修改。修改过程中不随意停止自己的或打断别人的修改思路。
4、自改——“主治医师”汇报修改情况及再改建议,被修改对象独立再加工自己的作品。
六、评评——欣赏佳作,激励发表
1、 分四人小组自评自赏。(教师巡视、筛选、指导)
2、 小组推荐同学上台朗读自己的佳作,师生进行示范性评赏。
3、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习作向有关少儿报刊投稿。
以上作文教学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简化指导头绪。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这节课就应当是借助想象作文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丰富性、敏捷性、严密性和创造性。另外,在小学生的心灵世界里,都蕴藏着一个个美好的愿望。他们都有使愿望今天实现的心理需求。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美好的愿望在作文中得到实现,正好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教师不束缚学生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只是启发学生谈谈、议议、说说、写写、改改、评评,既唤醒了学生记忆的表象,又为学生的习作营造了“乐学”的氛围。
第二,自主合作实践。
新《课程标准》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这节课的一个指导思想就是,能交给学生的时间就交给学生,能让学生做的就让学生去做。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活动时间去写作、讨论、评点、修改,教师不多说一句话。这段时间看似寂静,实际上学生的思维活动高度紧张,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感悟,真正让学生成为习作的主人,可望达到“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效果,正如巴金所说:“只有写,才会写”。
第三、提升思维品位。
研究表明:成功动机能激发人们的奋斗精神,成功是维持学习兴趣的支柱。学生都希望能以自己的行动品尝到成功的欢乐,只有获得这种欢乐,才能激励他们再行动的动力。教师在教学流程中,要不断激励学生从不同的角色、时间、地
点、原因、经过等角度完善自己的故事,努力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氛围中探究怎样使自己的故事曲折动人,表达自己美好的愿望。从主题选择、表达方式到修改完善等一系列追求“不同”的步步表达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敏捷性和广阔性,步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的智力与能力的发展。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 篇5
习作《我敬佩的一个人》是第七单元的习作训练,这是一篇写人的习作,初看题目感觉并不是很难写,因为对同学们来说,写人的作文,他们并不陌生,基本上都能抓住写人的要点,如:外貌、动作、心理、神态、性格、品质等。但要写出好文章来,那还是要多动脑筋。
在教学中我首先采用了对比法,课件出示两个题目——《我的爸爸》、《我最敬佩的一个人――爸爸》,请同学们找出这两个题目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经过讨论后,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指出了这两篇文章的共同点是都是写人,要写出人物的外貌、性格。不同点在于它们写作的着重点不一样:《我的爸爸》要求写出爸爸的性格特点,而这个特点不一定就是爸爸好的方面的品质,比如爱钓鱼、看足球等方面的爱好,甚至可以写爸爸身上存在的缺点。而《我最敬佩的一个人――-爸爸》就必须写爸爸身上优秀的品质,如乐于助人、勇敢顽强,舍己为人等值得人佩服的精神。这就是这两篇文章的区别之处。学生弄懂了题目的包含范围,在选材上就不会出错了,而且也抓住了此次习作的重难点。
第二,在人物的选择上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写身边的人,二是写社会上的名人。不管是谁,在写作前都应该收集有关资料,因为事不离人,人不离事。只有通过举例才能体现人物的品质。因此,我先引导学生复习本单元中的四篇课文:
让学生生说说每篇课文分别写了谁的什么事?找到四篇课文中主人公的共同点(坚持不懈、执着追求)。
这样复习旧知,让学生明白写什么,为什么写?在解决了“写什么”、“为什么写”这两点后,让学生给作文编写提纲,并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写。如:一位学生写的是《我敬佩的人是爸爸》
第一段:我的爸爸是一位工人,会修理电器。他经常帮别人修电器。
第二段:爸爸帮邻居修电视机
第三段:大家都夸爸爸是助人为乐的热心人。
接下来,让学生讨论黑板上的提纲,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个同学说:“第二段要详写,必须分层,写出层意来。可以分三层,第一层写爸爸在家,邻居来请爸爸;第二层写爸爸到邻居家修电视机的过程;第三层写邻居给爸爸钱,爸爸谢绝了。”我及时肯定了这个意见,在黑板上加层意,并让其他同学对照黑板上的提纲,修改、补充自己的提纲。通过示范、讨论,修改,其他学生明白了“怎么写”的问题。于是纷纷完善自己的提纲,老师也省下了很多话,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写完提纲后,让学生快速当堂完成。然后选好、中、差作文各一篇,念给大家听。并让大家初步评议:哪篇写得好?好在哪里?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哪篇写得差?差在哪里?然后,着重围绕“内容是否具体,语句是否通顺”讨论文章的优劣。让学生找出写得不具体的地方,通过多问“为什么”、“怎么样”引导学生具体;找出典型的不够通顺的句子,让学生试着改通顺。[小
在评议作文后,学生了解到一篇好作文的基本要求,并知道了自己作文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外。再引导学生吸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习作文之短,从而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我还告诉同学们:在写作中还可以让学生仿照所学的课文,注重对所写人物进行动作、神态方面的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丰富、生动。
这次习作教学完成后,评改完之后,我觉得还要从这几个方面努力:
1、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找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事件展开教学,从而表达出真情实感。《我敬佩的一个人》范畴很广,本单元围绕执著追求这个品质,写出了自己的敬佩之情。我在习作指导中也让学生抓这个品质写,但因学生平时缺少细心观察,发现不了表现同学这种品质的典型事例,整堂课下来,总感觉是老师牵着学生在走。
2、要上好一堂作文课,不仅要关注本单元的训练重点,还要吃透小学语文整个系列的作文要求。写自己敬佩的人,要有侧重点。
3、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在习作中自由表达,让学生“我手写我口,我口述我心”。但要真正打开学生的思路,让他们想说、乐说实在太难。每一次的试教,总是这么几个学生在唱主角,更多的学生则是低头不语,生怕老师叫道他。另外,我们的学生写的能力比说的能力要强,也导致了作文课的沉默。以后,如何将作文的写法指导与学生的自由表达统一起来,是我在习作指导中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4、作文教学中,教师的鼓励性、引导性评价语非常重要,我还要在这个方面多做一些思考。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 篇6
设计理念: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因此本设计意在尊重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取材,讲真话实话、抒真情实感,提倡个性化自由表达。而且,对于作文的评价,注重合作评价、生生互动,使学生的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既增进学生写作的兴趣,也提高学生写作及赏析文章的能力。
设计目的:
1、能以“吃”为话题,写一个作文片段。
2、增进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及赏析文章的能力。
3、在说话写作过程中,发展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态度。
所用时间:60分钟
所教年级:六年级
教学过程:
一、参与游戏,引出话题(3分钟)
1、参与游戏:“IQ无限”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湖南电视台的“快乐大本营”吗?那一定熟悉其中的节目“IQ无限”吧?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做“IQ无限”的游戏。好不好?请看第一题:(课件出示题目)
(1)肯德基、百服宁、哑巴亏、受惊(一个字)
(2)闭门羹、兜着走、洋葱、官司(一个字)
(3)苦、考试零分、长一智、消灭(一个字)
2、小结引出话题:“吃”
师:三个不同的题目,它们的答案都是“吃”。可见,关于吃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吃”的话题。
(课件出示“吃”)
二、讨论交流,开拓思路(25分钟)
1、说说吃东西的经历。
(1)介绍自己最爱吃的东西
师:OK!各位同学,说到
“吃”,你的第一感觉是写什么?看来“民以食为天”这话一点不假,我每当看到这个字,首先想到的也就是有什么好吃的。我们不妨先来介绍介绍自己最爱吃什么。别急,还得同时讲讲你为什么爱吃?(板书“最爱吃”) *学生说,教师点拨:你能说说吃**的一次经历吗?
(2)谈谈想吃却没有吃的经历
师:能吃到自己最爱吃的东西当然是幸福的。从大家脸上洋溢的微笑足能说明这一点。不过,人总有遗憾的时候,不知我们同学有没有碰到想吃什么却吃不到的事?(板书“吃不到”)
*学生说,教师点拨:你当时的感受怎样?
(3)说说不得不吃的经历
师:想吃没有吃是遗憾的,那你有没有不想吃却不得不吃的时候呢?(板书“被迫吃”)
*学生说,教师点拨:对于这次吃,你有什么想法?
(4)介绍其他关于自己吃东西的经历
师:关于自己吃东西的经历,你还有想说的吗?
*学生说,教师适当点拨归类并板书:如“意想不到的吃”、“抢着吃”、“尴尬的吃”、“吃坏了”??
*教师适时讲述自己吃的经历,提升学生的情感与认识。(母亲把好饭让给儿子吃,自己却吃剩饭的事。)
(5)说说别人吃某样东西时的情景
师:不愧是吃的,我们的印象都那么深刻。不过,我们可别光顾着自己吃,也得留意留意别人是怎么吃的。谁能说说别人吃某样东西时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情景?
*学生说别人吃某样东西时的情景。(适时让学生找个词概括吃东西时的特点。)
附:教师同步点拨(顺序根据学生介绍而定)
2、关于“吃”还可以写些什么
师:谈到吃东西,我们说得都是那么津津有味。不过,关于写“吃”的内容,除了写吃某样东西以外,还有其它可写的吗?
*学生讲其它关于吃的内容。(适时让学生回顾有关事情。)
(如:“吃里爬外”、“吃哑巴亏”、“吃亏”、“吃一堑,长一智”、“吃惊”、“吃苦”、“吃不了,兜着走”等等)
附:教师同步点拨(顺序根据学生介绍而定)
“吃里爬外”:你知道“吃里爬外”的意思吗?能用这个词编个小故事吗?
“吃哑巴亏”、“吃亏”:你吃过亏吗?能不能说来听听?当时你的感受如何?现在感觉怎样?可不能一直耿耿于怀,伤了身体可亏上加亏了!
“吃一堑,长一智”:明白它的意思吧?什么意思?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请你说一说,让我们也长一智。
“吃惊”:有什么让你吃惊的事吗?(学生说)感觉是够惊的。 “吃苦”:你吃过苦吗?为了什么而吃的苦?(学生说)结果怎样?看来这次苦吃得还值得。
“吃不了,兜着走”:吃不了,还兜着走,是好事吧?其实它是说“出了问题,要承担一切后果。”没我们想的那么美,不过这该是我们做人应有的品德吧?有没有同学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学生说)承担应有的责任是值得表扬的! 下棋时的“吃”:“吃棋子”,是位下棋爱好者。你能给大家介绍介绍自己下棋时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次“吃”吗?
三、选定内容,独立写作(12分钟)
师:瞧,关于“吃”的话题,我们又有了那么多可写的材料。同学们,可以动手写了吧?那好,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写一个有关“吃”的片段。开始吧!
学生独立写作,教师巡回了解并适时指导。
四、组内交流,互相欣赏(8分钟)
师:文章已经写得差不多了,我们就在四人小组里互相欣赏欣赏,可以帮助批改和写上评语。同时推荐好一位同学的文章,等会儿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知道怎么做了吗?行动吧!
学生在四人小组里互相欣赏文章,并做好推荐准备。教师巡回指导,了解情况。
五、推荐佳作,共同赏析(12分钟)
师:好!哪组愿意把文章推荐给大家?
小组推荐文章(被推荐者朗读自己所写的文章,其余成员讲述推荐理由,即进行评议),班内同学听后谈谈自己的观点(进行评议或提出修改意见) *教师小结,结束本课。
师:我们共同赏析了这些精彩的片段以后,相信每位同学对自己的写作题材又有了新的灵感,请大家课后对自己的片段再做进一步修改,并把它进行扩充,写成一篇文章。
预设效果:以学生自己生活中吃东西的经历为立足点和重点,适当延伸关于“吃”的内涵,丰富作文思路。在学生充分说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写一个有关“吃”的片段。并在课堂上进行合作评价,增进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写作及赏析文章的能力。
特色提示:
1、引入游戏,激发活力。课堂开始,让学生参与“IQ无限”的游戏,游戏题目均与“吃”有关,既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焕发了课堂的活力,又巧妙地扩展了学生的写作思路。
2、师生同位,升华情感。在学生讲述“吃”的经历的时候,教师也适时介绍自己“吃”的事情,与学生平起平坐,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而且,学生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发展了积极向上的情感,培养了正确的生活态度。
3、合作评价,生生互动。作文完成后,学生先在四人小组里互相欣赏文章,并做好推荐准备。然后班内交流,被推荐者朗读自己所写的文章,组内其余成员讲述推荐理由(即进行评议),班内同学听后谈谈自己的观点(进行评议或提出修改意见),教师适时点拨。这样,学生的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注重合作评价、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 篇7
一、布置观察,积累素材
学完《童年的发现》后,给学生较充裕的时间,用心去观察周围的人、事、物,看看自己有什么新的发现;用心去回忆自己脑海中积累的材料,想想自己曾有过什么样的发现。
二、激发兴趣,拓展思路
1.谈话导入 ,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如,可以这样说:著名的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牛顿因为发现苹果落地的秘密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因为发现了壶盖跳动的原因而发明了蒸汽机有多少发现,就给人带来多少惊喜。可见,发现是一个特别了不起的本领,谁掌握了这个本领,谁就有可能成为有本事的人!正值童年的你们,一定也有自己独特的、有趣的发现,想把你的发现告诉我们吗?
2.让学生自由说一说都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说到日常生活中的发现。如,发现妈妈爱美了,爸爸勤快了;发现马路边的路灯按时亮起来,公园里的动物多起来了;发现种子怎样发芽,向日葵如何转动了;发现电视里的环保广告多了,发现人们都在学英语了;发现战争太可怕了,美国太霸道了。还可能说到学习生活中的发现。如,发现语文书变了,课文比以前有趣了;发现老师讲课方式变了,学校活动多了;发现应用题有五种解法,记生字也有窍门;发现新老师像朋友一样,同桌也不讨厌了。教师根据学生说的,适当总结评价:你们几位说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发现,你说的是学习中的发现,真是有心人!通过这样来肯定学生的发现,开启学生的思路。
3.引导学生读习作提示,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自己的发现清楚地告诉别人。要求把发现了什么以及发现的过程写清楚。题目可以用我发现,也可以自拟。
三、自主习作,因材施教
学生构思后自主习作时,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个别指导。对全班的习作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选择典型的习作(如,过程写不清楚的,语言表达存在问题的),相机评价,具体指导。
四、朗读习作,评议修改
选典型习作三至五篇,读一个评一个,师生共同评议。从是否把发现的过程写清楚了、语言是否流畅、用词是否准确等方面进行评议。结合评议,引导学生对所评习作口头修改或补充。然后,各自修改习作,进行誊抄。修改时先自己修改,再请小伙伴帮助修改。
五、佳作欣赏,激励评价
此环节安排在批阅习作之后。首先,选出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各具特色的习作,请小作者读给大家欣赏,师生简要地进行品析;然后请这次习作有较大进步的学生读他们的作品,教师点评鼓励。最后,教师总结,不仅表扬学生作文的成绩,更要表扬学生的发现和创造。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 篇8
设计依据:
新课标在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本节课就是依此为依据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环节。
教学目标:
1、叶子、观察叶子的形状、色彩,闻闻叶子的气味,尝尝叶子的味道等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细致观察事物和从多个角度展开联想的方法。
2、体会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深入思考,自会品出生活的多彩,自会发现写作素材的丰富。
课前准备:
1、每位学生到大自然中去采摘一片叶子。
2、阅读、摘入描写秋叶的词语、句子,并在班中交流。
教学设计: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教师巡视全班,检查作业完成的情况,并发言。
方案1:大多数同学都完成了作业,采到了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叶子。但是,有几个同学手上没有叶子。当然,这个作业似乎无足轻重,可它正是这节课的关键所在。采一片叶子,事情很小,但体现了一个同学对学习、对生活的态度,这是叶子引发我们的第一个思考。出示课题:叶
请没采叶子的同学到校园中去采叶子。
方案2:每位同学都完成了作业,采到了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叶子。这个作业似乎无足轻重,可它正是这节课的关键所在。采一片叶子,事情很小,但体现了一个同学对学习、对生活的态度,这是叶子引发我们的第一个思考。
2、请将自己的叶子互相展示一下。
(设计意图:新课标特别注重学生学习情感、态度的关注,安排这一环节主要是考虑到可能会有学生没有引起重视而忘采叶子,因此设计这样的环节,并借机引导学生要注重学习态度。让学生明白哪怕是采摘叶子这样的小事都需要我们认真去对待。)
二、细细回忆,谈谈来历。
1、提出要求:
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你是什么时候,在哪里,为什么采这片叶子的?
是什么吸引了你,感动了你?请用通顺、连贯地一段话谈谈你这片叶子的来历。
2、学生将叶子拿到实物投影仪前,边展示边述说。教师针对学生的述说
给予具体、恰当的评价。
学生可能会从以下这些方面来说:
(1)叶子是精挑细选的或是随手拣来的。
(2)因为叶子颜色、形状很美而采来,因叶子破损、老化可怜而采来等。
如:学生可能会说:这是一片柳叶。我家院子里有株柳树,满地落叶,全枯了,或被虫子咬残了。昨天傍晚,我走过柳树边,意外地发现了它,它完好无缺地躺在那儿,它是那样的修长。它那样美,让我心动,我就采了它。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重在激发学生的习作的兴趣,在回忆采集树叶的过程中,
不仅让学生体会习作其实并不难,可以将曾经发生的事做细细地回忆,并仔细地描述,更让学生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用情、用心去体验)
三、多种感官、细品叶子
运用多种感官,在观察叶子的形状色彩、闻闻叶子的气味、听听叶子的声音、尝尝叶子的味道等来细细品尝叶子。
(一)仔细观察、说说形状色彩
1、提出要求:仔细看一看你的叶子的形状、颜色等,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它可以引发怎样的思考?
2、互相交流。
重在引导学生从形状、样子、颜色等方面仔细观察,展开想象。除了引导学生说说叶子像什么,更应该引导学生说说从叶子上联想到什么。
如:叶子的叶脉很清晰,引导学生联想到像网一样密密交织着,再想到叶子就是通过这些叶脉、枝干、根从大地汲取营养的。黄色的叶子,可想象成是老年人手上暴凸的青筋和血管,让人肃然起敬。
从四季长青的绿叶,引导学生联想到这犹如一个小小的水库,源源不断地供应着叶子,这正是它四季长青的原因。
从两面颜色不一的叶子,引导学生联想到颜色深的一面是因为接受了更多的阳光雨露,而浅的一面却默默地承受着这似乎是不公平的待遇。在生活中更需要这样的忍耐力。
(二)好好闻闻、谈谈气味
1、请调动我们的嗅觉,大家好好闻一闻,说说你能闻到什么气味?
2、学生交流。
从以下三方面引导:
(1)学生闻到了各种气味,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与其他的味道等进行比较,并想想它为什么会这么香。如:闻到了泥土的气息,似乎还带着青草味;闻到了叶子的香味,与香水等不同,它是清清爽爽,不带一点杂味;
(2)学生闻到的是霉烂的味道,也要鼓励孩子,真实的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同时引导学生想象它曾经是怎样的?
(3)学生可能什么叶没闻到,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一下它的花的香味等。
(三)侧耳倾听、讲讲声音
1、大家的嗅觉非常的灵敏,想象也非常丰富。下面,我们看看自己的听觉是不是同样的灵敏。我们来听听叶的声音,这更需要放飞我们的想象。你听,老师已听到了风声、叶子的呼喊声、小鸟的欢叫声、小朋友的读书声。相信大家一定能听到更多叶子的声音!
2、学生交流。
主要从以下方面引导:
(1)叶子在不同的地方,我们将听到不同的声音。如在马路旁能听到汽车的喇叭声、人们的喧闹声;在校园里能听到同学们的歌声、欢笑声;在公园能听到小朋友的叫声、老年人的赞美声等。
(2)叶子能听到的不仅仅是欢快的、美妙的,还有凄惨、悲痛的声音。如在马路边的叶子因为被小朋友折了树枝而哭泣;在校园里的小草因为被小朋友们踩伤而哭泣等等。
(四)细细品尝、议议味道
1、老师为大家的敏捷的才思、优美的语言鼓掌。我们已经从多方面、多角度赏析了叶子,我们还要尝一尝它的味道,品一品叶的生活。
2、相互交流。
重在从以下几方面引导;
(1)勇敢的尝试了,且尝到了各种味道,要让学生谈谈对这种行为的看法,鼓励学生敢于尝试、敢于冒险,称赞她们是敢于向学习、生活挑战的人。
(2)因怕苦、怕有毒而不敢尝试的同学,也要让学生来谈谈对这种行为的看法,从而让学生明白遇到事情要敢于尝试,如果没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如果没有第一个敢于向危险、困难挑战的人,我们的生活将不会这样丰富多彩。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去用情去读懂树叶,促使学生愿意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用心去感悟生活,促使学生进一步明白生活的多姿多彩,更加热爱生活。)
四、明确要求、动笔写作
这节课同学们讨论得很成功,从你们的表情看,收获一定不小,想说的话还很多。
那么,老师布置一篇习作,以“叶”为写作内容,自拟题目,文体不限。以前,大家总觉得作文,没有可写的,其实作文来源于生活中的一事一物,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深入思考,我们就能品出生活的丰富多彩,会发现可以写入作文的东西原本很多。希望同学们都能写出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作文。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拟题目、自选文体,意在尊重学生的自主性。)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 篇9
设计理念:
让学生对常见的小蚂蚁产生浓厚的观察兴趣,带着“蚂蚁的身体是怎样的”的观察任务,在自主的观察中,不断改进观察方法,获得对小蚂蚁的直接认识,实现学习表达的多元化,自主化。
设计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蚂蚁的身体特点;
2、尝试解决观察蚂蚁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观察过程,自己的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内容。
4、培养学生关注、亲近自然的感情。
教学工具:
放有蚂蚁的杯子、白纸、放大镜、昆虫观察盒、小木块、小塑料泡沫、纸条、画笔、水槽、烧杯、小红纸等。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捕捉几只蚂蚁。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画蚁
1、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捕捉几只小蚂蚁,你们捉到了吗?
2、你们是怎么捕捉的?
(用饼干引诱;用糖果引诱……)
3、看来同学们捕捉的方法真多,现在老师请你用笔画一只蚂蚁,你行吗?
4、请画得最快三位同学把画贴到黑板上展示。
(学生画蚂蚁,然后到黑板上贴蚂蚁图。)
二、观蚁
1、我们捕捉的蚂蚁是不是与他们画的一样?那么我们来看看捕捉来的小蚂蚁。
(设计说明:教师的这一问,旨在引起学生的注意:我们捉的小蚂蚁到底是怎么样的?促使学生从内心出发迫不及待想去观察的欲望。)
(学生观察蚂蚁)
2、哪位同学代表小组来说说?
(学生发言,但会有分歧:
小蚂蚁有八只脚;小蚂蚁有六只脚……
小蚂蚁分成头和身子两部分;小蚂蚁分成头、身子、尾巴三部分……)
3、看来,小组间是同学出现了分歧,是不是观察中遇到了困难?
(蚂蚁小,看不清楚;蚂蚁总是爬来爬去的,很难看清楚。)
4、怎么办呢?各小组可以讨论一下,想出方法进行观察,想出一种就在纸上打一个五角星,看哪个组的五角星多。
(设计说明:问题不是老师给的,而是学生在观察中生成的,新的问题促使学生探究。)
(学生思考、讨论)
5、你们组得了几个五角星?(学生回答)
6、有没有比他们多的?(学生回答)
7、比他们还要多的组有吗?没有。那就请你们小组来介绍一下最好的三种方法,其他的组听仔细,有没有说到你们的方法,如果没有,一会儿你来介绍。
(拿食物来引诱它,不让它乱跑;
有毛笔上的毛夹住蚂蚁,然后用放大镜来观察;
用胶水站住蚂蚁来观察;
把蚂蚁放在水中的泡沫塑料块上观察……)
(设计说明: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启学习的思维。事实上,学生虽小,但其创造力和想象力极其丰富,往往出乎教师的意料之外。)
8、大家的方法真多。老师这里有这样的观察仪器(出示)它叫昆虫观察盒,把小蚂蚁放在里面,便直接可以观察了。我们每个小组选用一种观察方法,需要的器具请各小组长选择领取,看看蚂蚁到底是怎样的?它有多少节?多少脚?脚长在哪里?头又是怎样的?观察到的东西用自己的话说说看。
(学生观察,老师巡回参与活动)
三、说蚁
(一)按顺序说说蚂蚁的身体
1、谁能代表自己小组说说小蚂蚁的身体是怎样的?说话前先考虑一下说的顺序。
2、你打算用哪一句话作开头呢?例:好奇怪的蚂蚁。
(头——米粒般的;有触角嘴——尖尖的眼睛——小小的身体——分三节;三对足脚-——细长,比身子长颜色——褐色)
(二)拓宽思路
1、刚才我们初步观察了蚂蚁的身体,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蚂蚁在干什么?
(爬来爬去很着急的样子)
2、小蚂蚁在想什么?
(想家想同伴想妈妈……)
3、那怎么办?
(送小蚂蚁回家)
4、小蚂蚁的家在哪里?
(在大树下;小蚂蚁经常在墙角边的缝隙中爬进爬出;花坛里也有小蚂蚁……)
5、那我们一起送蚂蚁回家吧。
(三)综合(说说观察蚂蚁的过程。)
1、刚才我们对捕捉来的小蚂蚁进行了仔细的观察,有了许多新的发现,最后我们还把小蚂蚁送回了家。现在我们把整个观察过程连起来说说看。
(学生自由练说)
2、小组内交流,教师参与有困难的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师生评议。
四、写蚁
1、来,我们给习作拟个响亮的题目。
(小蚂蚁观察记奇怪的小蚂蚁我送小蚂蚁回家……)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作个别辅导。
特色提示:
本设计采用了“捕、画、观、说、写”五步法进行观察作文的教学,旨在创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体现新课程的新理念。
1、创设轻松的氛围,丰富的材料——张扬学生的个性。在整个探究性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基本的组织形式贯穿始终。学生的自主学习一直与合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探究小蚂蚁的方法中,学生围绕初次观察中生成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位单位充分地、自主地展开讨论和交流。
2、任务驱动,问题激励,教师指导——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学生在画蚁后,教师指出;我们捕捉来的小蚂蚁是不是和画上的蚂蚁有同样多的节,同样多的脚?这促使学生迫不及待想去观察小蚂蚁,教师顺应学生的愿望作第一次对蚂蚁的观察,但显然要看清如此小的而且在不停地爬动的蚂蚁是非常困难的。观察中生成了新的问题,在任务的驱动下,促使学生找到问题的所在,然后各组在教师提供自助餐式观察材料中选择器材,进行第二次的观察尝试,学生在不断改进的观察方法中也完成了对小蚂蚁身体特点的观察。
3、注重观察,重视发现,表达个人的独特感受——“用我手写我口”。学生捕捉到的蚂蚁虽然大同小异,但也会有品种的不同,大小的不同等产生差异。因自己的观察而有所发现,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按顺序说,不仅仅是一般的告诉,它蕴含着自己丰富的情感,抒发出对蚂蚁的认识和思考。表达的多元化,自主化为完成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 篇10
1、学习目标
①同学相互交流自己身边值得敬佩的人的事迹。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语句通顺,能够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表达和评议,内容清楚具体。
②写自己敬佩的一个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认真修改。
③发现引号的不同用法。
④积累描写精神意志的成语。
⑤阅读成语故事,大致了解意义,提高阅读能力。
2、课前准备
①拜访自己身边最值得敬佩的人,进行观察或记录,为口语交际和习作做好准备。
②《成语故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3、谈话导入
在本组教材中,我们认识了一个个闪烁着精神光辉的人,有十七世纪执著追求真理的伽利略,如痴如醉全神贯注工作的罗丹,勤奋专注让鱼游到了纸上的聋哑青年,坚持不懈、勤劳朴实的农民。他们都让我们肃然起敬。其实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人。这次口语交际课我们就来说说身边值得敬佩的人。
4、小组交流
①提出要求:要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表达出敬佩之情。
②拿出自己课前所做的观察记录或人物照片,想一想如何把他(她)介绍给大家。
③在小组内轮流说说自己身边最敬佩的人。
④小组评选:一是评选出所说的人物,谁最值得大家敬佩和学习;一是评选说得最具体生动的同学。
⑤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参加全班交流,小组同学共同帮助他把事例说得清楚具体。
5、全班交流
①各组代表轮流说,全班同学进行评价:一是评价说的内容是否清楚具体,能否表达出敬佩之情;二是评价表达时是否态度大方,声音响亮,情感浓厚。
②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评价,双向互动,既可以接受同学和老师的建议,重说某一部分内容,也可据理力争,说得真实自然。
③引导学生把自己最敬佩的人的名字写在黑板上,说一说他们身上值得学习的是什么风范。
6、延伸拓展
小组同学共同办一张手抄报,把“观察记录”和人物照片等材料合理安排在报上。
第二、三课时 习作 7、激发习作兴趣
上节课,通过口语交际我们认识了那些生活中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的人,这节课,让我们把这些人物写下来,并编辑一本《我们敬佩的人》班级作文集。
8、明确习作要求
学生自读习作提示,明确要求:通过人物的形象和所做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9、精彩回顾
①回忆口语交际时,自己在小组用说的受到组员认可的部分。
②回忆在全班交流时,被老师和同学称赞的同学是怎样说的。
10、习作
①学生试写,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
②要求按照要求写完后自己修改。
11、评议
①先轻声读自己的作文,把自己认为写得较好的段落做上标记。
②与小组内同学互换习作,找一找对方写得好的段落做上标记,并写几句评语;找到对方需要修改的地方也做上标记,并帮助对方修改。
③再次修改后小组内朗读欣赏,每组推选出一篇完整习作和一个优美片段,参加全班交流。
④全班交流中注意从以下几点引导学生进行赏析: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人物描写能够表现人物特点等。
12、眷抄习作,编辑班级作文集《我们敬佩的人》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 篇11
一、特色提示:
个性真性灵性
二、设计依据:
儿童有相当多的时间是在学校生活的,那种僵化的校园生活固然可能磨出学生所谓的"集体主义思想"。但是,这是建立在扼杀儿童天性之上的。千遍一律的程式化的学习过程是不可能培养富有个性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当然不可能写出富有真情实感并具有灵性的个性化的习作。因此,要让学生过上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应该留给儿童自由发挥的时间和空间,应该带领孩子们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到广阔的大自然中去"呼吸新鲜的空气",有了亲自的观察体验,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富有灵性的语丝就会潺潺而出。总之,要使小朋友写话富有个性,表现真性,闪现灵性,就要为学生创造个性化的生活。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每个儿童都是一个活的生命,每个儿童的内心世界都是一幅生动的画,每段话也都应该具有个性和蕴含无限创意。
三、设计目标:
1、通过观察、体验能说自己想说的话,并能把这些话写成一段完整的话。
2、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写话的自信心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四、基本内容: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小草说说小草的外形、颜色并通过摸一摸小草、在草坪睡一睡,说说你想对小草说些什么?通过与小草对话,从而让小朋友觉得小草的可亲可爱就像自己的小伙伴。教师随机引导:“小朋友小草多么美呀!我们对小草说的话又是多么的动人、美妙你愿意写吗?如果愿意,那么,让我们写一写再来比一比那几位小朋友写得最好。最后,每个小朋友还可读给爸爸、妈妈听听,看看自己有多棒。”
五、时间:
课时
六、任教的年级:
二年级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都认识小草是吗?今天,谁来说说小草是怎么样的?
生:小草是绿的。
生:小草是小的。
生:小草是尖的。……
(虽然没有说错,但是,总跳不出这几个词汇)
师:小草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学校外面的草坪上去瞧一瞧,看看谁还有新的发现?等一会儿可要看得仔细哦!
(二)自由观察,交流说话
1、提出观察要求:
师:小草的形状是怎样的?颜色是怎样的?风吹时是怎样的?
(来到草坪,他们就兴高采烈地、细心地一边观察一边抚摸起来。)
2、学生观察交流:
生:小草的头尖尖的,股粗粗的。
生:小草身子直直的,像一把剑。
生:风一吹,小草晃来晃去,像在向我招手。
生:风一吹,小草在向我鞠躬。
生:风一吹,小草就开始跳迪斯科。……
(与草儿面对面,孩子的语言竟如此生动。)
3、学生与小草对话:
师:小草在向你招手,你怎么办?
生:小草,你好!
生:小草,你好吗?我来看你了。
生:小草你的舞跳得真好看。
生:小草你的绿裙子真漂亮。……
(与草儿面对面,孩子们已把它当成了亲爱的伙伴。)
(三)亲身体验,真情表白
1、学生在草地上玩玩:
师:看到这可爱的草儿,你想干什么?
生:(一个大胆的声音传来)我想躺在上面。
师:那你就躺上去吧。
(“呼啦”一声,孩子们跳着、笑着、欢呼着,纷纷躺在了草儿上面。坐在草坪边的我笑看着一个个快乐的孩子,一种珍爱之情从心底升腾,在胸中弥漫。)
师:你们还想干什么?
生:我想打个滚。
生:我想翻个跟头……
(几个顽皮的孩子翻了个跟头,就地打了个滚。其余的孩子们仍然静静地躺在草儿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脸的幸福。)
2、学生说说感觉:
师:告诉我躺在上面的感觉好吗?
生:我像躺在床上。
生:我觉得好像躺在我家的地毯上。
生:我觉得小草在跟我闹着玩呢,扎得我又疼又痒。……
(孩子们的感觉竟如此细腻,联想竟如此丰富。)
3、学生与草儿对话
师:孩子们,看看你身下的小草,你想对它说什么?
生:对不起,小草,我把你的腰给压弯了。
生:小草,我把你压疼了吗?
生:对不起,请原谅我一次,以后我再也不压你了。
(说完这话的孩子第一个走出了草坪,其他孩子一会儿便也出了草坪)
(四)自由表达,连成一段
1、师:小朋友们刚才看到的小草的形状、颜色,大家还说了自己的感受并对小草说了许多动人话,让老师感动、惊讶,佩服。如果我们能把这些话连起来有条理地说一段,那一定会更美。
2、学生自由结合分组交流说话。(分别围坐在草坪边)
3、师逐组指导:细心呵护学生美丽的语丝和富有个性的语言。
(在这个充满阳光的“世界”里孩子们想说、敢说、要说,真正做到畅所欲言。)
(五)课外延伸,展示成果
师:在这美丽的草坪上,在这灿烂的阳光下,小朋友们说了那么一段一段动人的话,连老师都被感动了。如果把这些话写下来,读给爸爸、妈妈听听那该多好啊!谁愿意写下来,请把手高高地举起来,好吗?(一只只小手高高地举起来,惟恐老师看不见。)
师生和小草“再见”后,一路唱着、笑着、迎着灿烂的阳光回学校。
第二天,每人交上一篇写小草的话,每一段都有鲜活的感受和语言。我想:这是体验使然。
例文:1 小 草
今天,我去学校外面看小草。小草绿绿的,风一吹,它就摇头晃脑,好像在跟我招手问好。我便说:“小草,你也好啊!”我躺在小草上面,风儿吹来,那感觉好舒服。小草尖尖的,扎得我的脖子痒痒的,就像在给我打针。我悄悄地跟小草说:“我没有病,你不要给我打针。”我躺在上面,把小草压弯了腰。我马上爬起来,走出草坪,对小草说:“对不起,我把你压疼了吧!”我见牌子上写着:小草需要你的呵护!我知道了:我要爱护小草!
例文:2?
小 草
今天,我们去看小草,小草又绿又好。它尖尖的头,宽宽的脚,像剑一样。风一吹,它们就弯了腰,好像在跟我们打招呼:“小朋友,你们好!”我刚刚躺下,感觉小草在给我挠痒痒,又感觉像躺在绿色的地毯上,很是凉爽。看到身下的小草被我压平了,我连忙爬起来走出了草地,心里默默地说:“小草,我不是故意的。”小草摇摇头,好像在说:“没关系。”我微微地笑了。
例文:3
小 草
今天,我看见小草绿绿的,叶子又嫩又尖好可爱,小草,我抚摸你的时候,你一定在笑,我想你早上挂上露珠的时候一定像小公主一样美,当我睡在你的上面时,我有说不出的快乐。因为,我看到的天特别蓝,特别大,我好像躺在白云上轻轻的飘。不过小草,你疼吗?不知道,我有没有压伤你?那几个顽皮的孩子在打滚的时候,你有没有在流泪。
八、总结
儿童的生活丰富多彩,学生的内心世界千姿百态,如果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写出他们多彩的生活和独特的思想情感,他们的习作该有多么真实!多么富有灵性和个性!这样的儿童习作才是有价值的。从这样的写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的欢笑、嬉闹、撒娇,欣赏到他们的童心、童真、童趣,感受到儿童稚嫩而可贵的思考,聆听到童心欢快的跳动。只有引导每个学生用只属于他们自己独有的语言去写出真情实感,才能形成儿童说话、写话,生动活泼的局面。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 篇12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本好书,一篇好的文章,读过之后那动人的情节、优美的文辞会让我们激动不已,从中受到启发、教育,甚至终身难忘,把这些感受、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探讨如何写好读后感。
二、小组讨论,表达共识:
1、我们在四年级就曾经接触过读后感,根据自己的阅读经历和写作实际,说说应该怎样写读后感。
2、小组讨论,班内交流,师随机板书:
读后感,顾名思义就是指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的感想。读后感作文教学,读是前题,感是写作重点,也是教学的目的。学生只有认真读懂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才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并从中受教育和启迪。
(1)仔细阅读原文,认真领会文章精神是写好读后感的前提;
(2)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3)要密切联系实际,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4)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叙述、抒情三结合。
3、探讨读后感的一般写法(或结构):
开头:简要介绍所读作品的书名,总的感受。
中间:谈感受感想,联系生活实际中的人、事作比较、谈感想。恰当地引用名人事件,贵在真。
结尾:回到所读的作品,概括提升主题提出自己努力的方向。
4.教师总结读后感写作方法。
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编排了读后感作文教学。学生初次遇到写读后感作文,总会碰到新的问题——难写,甚至不会写。因为小学生作文大多是以写记叙文为主,学生一般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出来。而写读后感作文却有别于记叙文,它必须写出因读后感的内容。可以写课文中某一个词的理解,也可以写对一个句子或一段话的理解和感悟;当然也可以写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总体感受或见解。在写读后感中提出自己的质疑,经过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感。可见,读后感作文又带有议论文的写作成分。因此,读后感作文教学时,关键要教给学生的写作方法。
怎样教学生写好读后感作文呢?总体可围绕“引、析、联、结”这四个环节来开展作文教学。
引:或引原文观点,或引原文的内容。
议:所引原文体现出观点。
联:在所给原文的基础上为基点生发开去,发表议论,由此及彼的联系现生活中相类或相反的现象,联系相关的种种问题。
结:从说明原文给人什么启示的角度提出看法,总结全文。
三、动笔成文,师巡视指导。
四、作文讲评
1、指明学生读自己的作文,师生共同点评,防止作文步入以下误区:
(1)叙述原文过多,无感、少感;
(2)无感而发,牵强附会;
(3)空洞抽象,缺乏联想;
(4)蜻蜒点水,面面俱到。
2、佳作欣赏,体会读后感的写作特点,边听边想怎么写的:
开头:由读引发感想,开门见山,概括感受。
中间:(1)感受具体,边叙边议,叙情节不照抄原文,议感受得体。
(2)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人、事,指导自己行动,不然写作无意义。 结尾:概括升华主题。
3、生汇报自己的收获及疑问,提升认识。
4、总结选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想人未想之点,写人未写之材 好的开头:起句如爆竹,骤响易彻,使人一见钟情。
好的结句:结尾如撞钟,清音有余。
事真实生动:有说服力,有味道
5、质疑:同学们,心中有什么收获或疑惑说出来评议。
“文章不厌百遍改,佳作常自改中来。”
每个人的生活积累、知识积累、语言积累都不同,有差别才能相互启发,形成互补,根据自己的理解,修改自己的作文。
五、课后自我修改作文,补充完善。
六、板书设计:
读后感的一般写法(或结构):
开头:简要介绍所读作品的书名,总的感受。
中间:谈感受感想,联系生活实际中的人、事作比较、谈感想。恰当地引用名人事件,贵在真。
结尾:回到所读的作品,概括提升主题提出自己努力的方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