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海上日出》课文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海上日出》课文

  导语:《海上日出》是人教课本五年级上册第一课。这篇文章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一篇非常优秀的散文。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海上日出》课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海上日出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一刹那间,那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候太阳躲进云里。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候天边有黑云,云还很厚。太阳升起来,人看不见它。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1、揭示课题

  《海上日出》是本册第一组的首篇,是一篇看图学文。这篇文章选自当代著名作家巴金《海行杂记》,是作者在1927年1月从上海乘船赴法留学,途经红海观赏海上日出奇景后写下的观感。这是一篇短小凝炼、精湛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文章通过对海上日出这一“伟大奇观”的绘形绘色的描写,表现出了作者向往光明、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激励人们积极向上,去斗争,去创造。文章取景逼真,着色鲜艳,体积虽小,容量博大,充满了自然界的妙趣,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启示。

  2、看图,读课文,说说作者具体描写了海上日出哪几种景象。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图,体会图上描绘的画面:在睛朗的天气里,太阳从海上升起来的瞬间情景。使学生感受到这幅壮阔的画面是由一望无际的大海、跃出海面的红日、蔚蓝的天空、多彩的云霞构成的。然后再阅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又是怎样描绘这幅画面的,使学生体会到:课文是按照“我”在不同的天气里观看日出的过程记叙的;课文中还描写了各种不同情况下的日出景象。

  课文具体描写了在晴空万里无云时,日出的壮观景象;在天空云层较薄日出时,水天一色、晶光耀眼的自然景象;在天空云层较厚日出时,太阳照亮天空、云朵、海水、“我”,把天地变成一片光亮的'世界时的景象。

  3、“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此题是以“中心”进行设问的。这句话是全文的结尾,是作者的感慨。做此题时,应该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进行。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知道“这”和“奇观”各指的是什么(“这”指日出的景象。“奇观”是奇妙、壮观的景象。),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海上日出确实是一种奇妙、壮观的景象。),然后让学生体会作者用反问句的目的(加强语气)最后与课题联系起来,合并为一个感叹句(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对海上日出景象的赞美之情,对奇伟壮观的大自然现象的赞美之情。

  4、按课文填空。想象一下句子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并说说用上所填词语的好处。

  此题是用来检验同学们词语的鉴赏能力。以达到理解,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

  “纵”是跳的意思。“使劲儿”形容太阳上升时缓慢、吃力的状态。用上所填的词,就把太阳慢慢地露出水面的样子形象地写出来了。

  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从“直射”了解阳光在云层较薄的时候照耀海面的情况。由于阳光灿烂,形成水天一色,难以中学生演讲稿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

  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镶”形象地描绘了这奇特美丽的景象,形象地说明了太阳的光芒不可阻挡。“透”是讲太阳逐渐从黑云中露出,出现在天空。“染”由于云朵的薄厚、颜色不同,阳光透过形成不同的颜色,就像用染料着色一样。

  课文通过对海上日出这一“伟大奇观”绘声绘色的描写,表现出作者热爱大自然,向往光明,奋发向上的激情。根据本文特点,教学时,可以从题目入手,把中心句作为诱导点。

  首先,提出问题:从《海上日出》这个题目可以知道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接着,抓住“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这一牵动全文的中心句,引导学生理解“这”和“奇观”各指什么?并让学生把题目和中心句联系起来,合成一个感叹句:“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再从句式上指出中心句是反问句,是用否定形式总结出“这是伟大的奇观”。然后,再提出:海上日出究竟有什么“奇观”呢?用这个悬念把学生的思维集中在“奇观”上,带回到课文具体描写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色之中。

  这样,既使学生感知了课文内容,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求知探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