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聪目明的成语意思及故事

耳聪目明的成语意思及故事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耳聪目明的成语意思及故事,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耳聪目明

  :ěr cōng mù míng

  :《周易.鼎》:“彖曰。鼎象也。以木巽火。烹饪也。圣人烹以享上帝。而大烹以养圣贤。巽而耳目聪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元亨。”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强调听觉视觉灵敏。

  :聪:听觉灵敏;明:眼力敏锐。听得清楚,看得分明。多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

  :心明眼亮;

  :耳聋眼花、闭目塞听、昏聩胡涂;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回:方才吃完,陡然津神百倍。不觉喜道:“朱草才吃未久,就觉神清气爽,可见仙家之物,果非小可。此后如能断谷,其余别的工夫更好做了。今日吃了许多仙品,不知膂力可能加增?”只见路旁有一残碑,倒在地下,约有五七百斤。随即走进,弯下腰去,毫不费力,轻轻用手捧起,借著蹑空草之术,乘势将身一纵,撺在空中,略停片刻,慢慢落下。走了两步,将碑放下道:“此时服了朱草,只觉耳聪目明,谁知回想幼年所读经书,不但丝毫不忘,就是平时所作诗文,也都如在目前。不意朱草竟有如许妙处!”只见多九公携著林之洋走来道:“唐兄忽然满口通红,是何缘故?”唐敖道:“不瞒九公说,小弟才得一枝朱草,却又有偏二位吃了。”林之洋道:“妹夫吃他有甚好处?”多九公道:“此草乃天地津华凝结而生,人若服了,有根基的,即可了道成仙。老夫向在海外,虽然留心,无如从未一见。今日又被唐兄遇著,真是天缘凑巧。将来优游世外,名列仙班,已可概见。那知这阵香气,却成就了唐兄一段仙缘!”

  

  北宋.李昉等《太平广记》卷七十引《墉城集仙录》:“广陵茶姥者,不知姓氏乡里,常如七十岁人,而轻健有力,耳聪目明,发鬓滋黑。”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三十五:“譬如人之服药,初时一向服了,服之既久,则耳聪目明,各自得力。”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三十五:“力行因举乐记云:‘耳目聪明,血气和平。’曰:‘须看所以聪明、和平如何,不可只如此说过。’”

  秦牧《北京漫笔.中国文学巨星的陨落》:“沈老记性极好,进入八十多岁高龄以后,虽然步履比较困难,但仍耳聪目明,丝毫没有龙钟之态。”

  

  退休在家修身养性的他每天吃枸杞,这让他七十多岁仍然耳聪目明双目炯炯有神。

  他是个爱才若渴的天使投资人,每一次遇到耳聪目明的创业者他都如饥似渴地想要合作。

  焦虑与磨难才能使人耳聪目明,这是大家都懂的道理。

  我们的销售代表耳聪目明,不断打听出顾客的新需要,把消息传给研究人员。因此,研究人员可以满足顾客的需求,又能提供新产品或新事业。

  要想太太平平,生活安定,必须耳聪目明,善言动听。

  爷爷已经八十多岁了,依然耳聪目明。

  这个人耳聪目明,什么事也瞒不住他。

  老人虽八十多岁了,但身体健康,耳聪目明,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得多。

  我只能用崇山峻岭来形容它了,空气中迷漫着醉人的草香,顿觉耳聪目明。

  奶奶虽然八十多岁了,但还耳聪目明,身板硬朗。

  这个人看起来耳聪目明的,却自称什么都看不见。

  耳聪目明在汉语词典的解释:

  听觉好,视力强。常用以形容眼光敏锐,头脑清楚。

  ●汉焦赣《易林·临之需》:「重瞳四乳,耳聪目明,普为仁表,圣作元辅。」

  ●《朱子语类》卷三五:「譬如人之服药,初时一向服了,服之既久,则耳聪目明,各自得力。」

  ●清钱泳《履园丛话科第·异事》:「貌如六十许人,耳聪目明,步履甚疾。」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隐士》:「泰山崩,黄河溢,隐士们目无见,耳无闻,但苟有议及自己们或他的一伙的,则虽千里之外,半句之微,他便耳聪目明,奋袂而起,好像事件之大,远胜于宇宙之灭亡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