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论文(精选7篇)
新闻学论文(精选7篇)
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下面是关于新闻学论文,欢迎阅读!
新闻学论文 篇1
摘要:本文以新闻学的视角审视科技论文,进而从论文写作的语言、人称、修辞等方面对科技论文的新闻特性――客观性、准确性进行了论述。客观性、准确性是科技论文的特性,是编辑论文时的基本出发点,能够解释写作或编辑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关键词:新闻特性 真实性 客观性 准确性 科技论文 写作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科技论文具有新闻性
从信息传播学的角度看,尽管科技论文的普及性不如新闻,但却具有一定的新闻性。这是因为:
第一,科技论文具有新闻的基本特征――真实性、客观性、时效性。
真实性。科技论文不但要求报道的真实性,而且对报道的真实性有一个检验的法则――科学研究的重现性。科技论文要经得起观察或实验等实践的检验,即他人依据论文所提供的研究方法、步骤,也可以得出相同的实验结果。
客观性。学术论文具有独创性、科学性、专业性。科学性是指论文必须有翔实可靠、准确无误的材料作依据,它所提出的观点、结论,绝不带任何随意性和主观性,而是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经得起实践检验,论文条理清晰、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深刻揭示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和规律,也就是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序。
时效性。在人们的观念中,新闻总是在追赶时间的脚步。现在因特网发达,网络技术全面运用,讯息传播的迅速,已使地球变成了“地球村”。在地球一边发生的事情,不出几分钟甚至不到一分钟,在地球另一边的人们就可以通过因特网知晓。如“911”事件发生后,新浪网一贯的新闻传播速度优势再次得到充分的展现:北京时间11日20点45分(即美国东部时间早上8点45分),第一架飞机撞击世贸大楼,20点55分第一条消息上网,20点59分率先通过手机短信将这一消息发出。分别距恐怖袭击仅仅9分钟、13分钟。对于时政性新闻,从发生到为人们得知的时间越来越短。其实,也有一些学术杂志,为了增加竞争力,缩短出版时滞,抢得出版优先权,加快了杂志的出版过程,甚至调整、缩短了出版周期。具体的措施有:提前出版,增加期次,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增加一些研究快报栏目,网络预出版。由此可见,时效性已不是科技论文成为新闻的障碍。科技学术期刊以“及时出版”为己任,力争缩短出版时滞,①也正是为了抢得学术论文的时效性。
第二,科技论文具有新闻的基本要素。19世纪80年代美联社提出了新闻应具备“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这5个“W”的理论。20世纪以后,随着新闻受众素质的提高以及新闻媒体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事实发展趋势和结果更为关注,于是,又在5个“W”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H”,即“如何(How)”,便形成了当今新闻学术界所公认的“六要素”,即五个“W”和一个“H”。新闻的几个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科技论文都具备。科学研究的时间是在收稿日期、修回日期之前完成的;人物当然就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主体,即科技论文的作者;地点就是作者的单位;原因就是作者的选题依据;事件――科技论文的正文,是科技论文的主体。
第三,科技论文具有新闻的广义特征。新闻的定义有多种。一个经典新闻概念是1882年《纽约太阳报》的采访主任约翰B博加特对一个青年记者说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另外,斯坦利瓦利克尔提出:新闻是建立在三个“W”的基础上:“妇女(Women)、金钱(Wampun)和坏事(Wrongdoing)。”以上两种定义主要侧重于新闻的新颖性、大众性,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目前,人们普遍采用认可的定义为陆定一关于新闻的定义。1943年9月陆定一提出:“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学术论文应提供新的科技信息,其内容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重复、模仿、抄袭前人的工作。②可见学术论文也具有新闻的新,它是新发现、新发明、新创造,是对新近的科学研究这一事实的详细论述,是科学研究领域中的新发布。
科技论文的特性
客观性。论文中的不真实因素,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的相分离为特征的。要做到科技论文报道的客观性,首先作者在创作论文的过程中要摒弃个人的情感好恶。
第一,不用敬辞。老师、先生为学生对教师的尊称;而教师、教授则是一种职业,一种职称。在论文中如“杨××先生的《评××××××××》”这样的话语也经常可以见到。句中“先生”为敬辞,表达了对所评论作品作者的尊敬,同时也道出了与其的特殊关系,这样作者的论点说服力在读者心中就会大打折扣。显然论文的主观色彩强烈。如改用“杨教授的《评××××××××》”,这样教授仅是对老师职称的客观描述,比用先生要客观得多。现在很多论文干脆就直呼其名“杨××的《评××××××××》”,职称也不写了,论点面前一律平等,没有身份、地位之分。其实,在美国的国家标准中,明确要求论文写作中不得出现老师、先生这样的词语。
第二,不用第一人称,用第三人称。
1.我、我们。宗春启③认为:“我”该不该出现在新闻里这是新闻写作的几个基本问题之一。张云扬认为,学术论文中第一人称语气是代表全体作者。④笔者认为,“我”在论文中指代什么,还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判断,如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⑤在科技论文中,笔者还是认为不用第一人称“我”为好,在指作者的时候,如果非用“我”,则用“笔者”代替。
有题目为《在化学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科学素养的探讨》的一篇论文,在“学生创新能力、科学精神培养的主要途径”部分,分别有这样的句子:
“我校已实行教师科研工作量考核办法,多渠道鼓励和支持教师科研工作。”
“我系要求老师在讲解过程中,不仅要把实验理论讲解透彻,而且要加入所做实验与实际生活生产的联系及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实例……”
“我系在大多数老师有科研项目和经费的情况下,鼓励项目主持人在研项目时吸纳学生,有效推进了学生科研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我系在平时教学的同时,积极与我市工厂企业、质检部门联系,达成友好和作关系……我系通过走产、学、研结合道路,充分利用了高校、企业及社会各界的教育资源,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社会调查、生产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更好地调动、鼓励、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大胆创新。”
读罢该文,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就像作者的一篇经验介绍报告,缺乏说服力。把文中的“我校”、“我系”改为“学校”、“ 学校化学系”则显得客观、公允得多。如果作者跳出“自我”的圈子,把自己置身“我校”、“我系”之外,把文中“我校”、“我系”改为“该校”、“该系”等第三人称,不仅客观,而且说服力增强,使文章一下子由一篇作者的自我经验介绍变成了一篇客观的报道。
2.本文、文章。在科技论文的摘要中,常常出现“本文”、“我们”、“本实验”等词语。如“本文介绍了……”这样的句子,如将“本文”改为“文章”则显得客观得多。
第三,归纳、演绎要合乎逻辑。归纳是由一系列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活动;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活动。归纳和演绎相互补充、相互转化,各自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归纳法只是对现存的有限的经验材料进行概括,不能保证归纳结论的普适性,因而归纳推理的结论可能为真,也可能为假。演绎法从一般原则出发思考问题,但无法保证自己的前提即由此出发的一般原则本身是否正确。不能根据几个孤立的事例得出与全局不相符合的结论,如不能根据生物、化学等几个理科毕业生考研率高达50%的事实,就得出全校的考研率高的结论。
准确性。
1.不用模糊的词语。没有描述的准确性,就难以做到报道的客观性。科技论文语言应简练、明确、客观、明白无误,应尽量使用标准化的科学技术术语和计量单位、符号表述,应做到三忌:一忌含糊,二忌歧义,三忌随意轻率。⑥科技论文中要慎用模糊的词语,如程度副词:几乎、大约、大概、稍微、很、最等。时间副词:马上、立即、一会儿等。如,“我女儿英语成绩很棒”不如“我女儿英语成绩全年级第一”准确。如“将近占10%”、“大约10%”,计算结果为多少就是多少,9.96%就是9.96%。也不要加入自己主观的意见,说成“将近占10%”;同样的道理,也不要说成“将近占9.9%”。当然,假如要保留有效位数,就要遵循有效数字的取舍规则。
2.表达清楚明白。如在标注作者单位时,要在所属县(市、区)前,加注所属省(直辖市、自治区)。笔者的籍贯河南省周口市为地级市,但在与人交流时,仍有相当一部分人会问,是北京的周口店吗?对于港、澳、台的读者,乃至国外的读者,情况可想而知;同样在论文中,如提到某某村时,在其前面至少要冠以县、乡的名称。还有,“该方法与标准法所得结果悬殊”,悬殊到底有多大?不得而知。因此,一定要表述清楚。
3.不用积极修辞。修辞包括两大手法: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科技论文中一般不用积极修辞,如夸张、排比、连环、比喻、对比、重迭、讽刺、幽默、反语等表现手法。夸张,即夸大或缩小事实,把偶然的说成经常的,把一说成二乃至三,明显地与科技论文的客观性相违背。新闻写作,第一位的要求是准确,语言主要是平铺直叙。消极修辞以明确、通顺、平和、缜密为标准,以严谨、准确、无歧义为特征。因而首选的修辞方法是消极修辞。
真实性、客观性、准确性是科技论文最基本的要求,在论文创作或编辑时,从这一点出发能够解决许多基本问题、基本矛盾。如,在摘要的英文翻译中,是用过去时或是用现在时、将来时?该不该对论文作自我评价,如“填补了国内(外)空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等。依据科技论文是新闻的判断,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科学研究)在报道时已经发生,所以时态要用过去时、过去完成时,而不用一般现在时、一般将来时;自我评论只是作者的观点、认识、看法,是作者自以为是、想当然,是还没有发生的,没有任何的事实依据,因此不能对文章作自我评价。
注 释:
①杜利民、陶立方:《科技学术期刊传播特点研究》,《编辑学报》,2006(3).
②《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国家标准局,1987年版.
③宗春启:《探究新闻写作的几个基本技术问题》,《新闻与写作》,2008(5).
④张云扬:《学术论文中第一人称语气是代表全体作者》,《编辑学报》,2006(4).
⑤闫建军、杨丽霞:《论科技期刊编辑的著作权职业敏感性》,《编辑学报》,2006(5).
⑥高时阔、黎文丽、郭开选等:《科技论文文体结构所体现的美学特征》,《编辑学报》,2006(3).
新闻学论文 篇2
一、新闻学专业的基本类型与新闻学实验室建设现状
目前我国新闻学或者相近专业有600多个办学点,根据各个大学的基本性质以及创办新闻学专业的前提分析,我们可以把目前高校新闻学专业分成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的新闻学专业在实验室建设现状上也有着明显的不同。
1.理工科型学校创办的新闻学专业
理工科院校由于理工科对技术和实验的依赖性,因此实验室都比较完备而且具有较大的规模。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闻学专业大多是依靠学校既有的相关的理工科专业,一般都比较注重实践性,对技术性强调比较多。从实验室建设角度看,理工科型学校各种实验室比较完备,有不少完全可以和新闻学专业共享使用,或者适当改造适应新闻学专业的需要,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实验室建设经费紧张的问题。另一方面,理工科型院校的领导经常接触各种层次实验室建设的报告,这种报告经常涉及到大宗的经费,相比而言,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使用的经费是相对有限的,因此非常容易得到批准。因此,就目前情况来看,理工科型院校里面的新闻学专业实验室条件一般都比较好,但是由于过于依赖技术,他们能站在技术的前沿,却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理论的把握。这应当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
2.文科型学校创办的新闻学专业
这种学校创办的新闻学专业一般最开始都是挂靠相关的文科专业起家,因此人文色彩比较浓厚,理论建设比较完备,科研上也比较突出。但是客观地讲,实验条件是非常有限的。这一方面体现在文科型学校科研和教研经费相对有限,另一方面体现在学校始终把新闻学专业定位为一个文科型专业,在新闻学专业投入上相当有限。这使得新闻学专业在发展上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其实即使在文科型院校,投入一定的资金办好新闻学专业,还是可以产生相应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如果领导都能意识到这个问题,文科型院校里面的新闻学专业将大有可为,我们将在后面做进一步分析。
3.综合性院校创办的新闻学专业
对于综合性院校来说,后起的新闻学专业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从生存空间上讲,学校领导一般都会在新生事物上投入相当的物力和人力,这使得这种类型的新闻学专业一般起点都比较高,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都会形成一定的特色在全国产生相应的影响。在这种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新闻学专业一般在理论研究和实务探讨上能够做到双管齐下、齐头并进,在社会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4.专业型院校创办的新闻学专业
例如体育院校创办的体育新闻专业、财经院校创办的财经新闻专业、农业院校创办的农业新闻专业、外语院校创办的国际新闻(涉外新闻)专业等。这些新闻学专业创办单位往往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将自身的专业和新闻学结合起来,打造复合型人才,在业界也有着较好的影响。因为要打造特色,学校也往往能够在新闻实验室建设上投入相当的人力和物力,因此实验室条件一般都比较好。相比较而言,外语学院创办的新闻学专业,因为偏向文科性,有点类同上面谈及的第三种情况。专业型院校创办的新闻学专业因为能够把自身优势同新闻学结合起来,学生的就业市场一般比较广阔。不过目前专业院校新闻专业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在教学时存在两张皮的状况,也就是懂新闻的老师不太懂体育、经济等专业,懂经济、体育专业的老师又在新闻传播方面少有研究,这一点是需要引起足够的注意的。
二、文科型院校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投入上的思维误区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知道,在四种类型的新闻学专业中,文科型院校创办的新闻学专业实验室条件相对来说是比较差的。例如场地非常有限,经费投入有限使得实验器材相当短缺,实验室也缺少专人管理,这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一个瓶颈。
文科型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和相关人士存在相应的思维误区有着密切关系的。根据具体情况,我们认为,这种思维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闻学专业作为一个文科专业,不需要有太多的实验
目前,很多文科型院校新闻学专业最开始都是依托中文系或者其他社科系创办起来的。中文等院系深厚的人文氛围的确为新闻学专业的成长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但是正因为这种情况,有些领导就认为,既然新闻学专业依托中文专业或者其他相关专业,就应该强调学生多写多练,有相关人士就曾在公开场合这样说过:新闻学专业是依托强大的中文系创办起来的,你们应当发挥中文系的先天性优势,让学生勤写多练,至于实践操作,等他们到媒体工作后,自然而然就学会了。前面我们已经说过,现在媒体虽然每年都会招聘一定数量的年轻人加盟自己的队伍,但是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是强调工作经验,强调动手能力。试想,我们的学生一没有工作经验,二没有动手能力,怎么找到一个好工作,继而弥补自己在学校学习过程所存在的实践操作上的不足?虽然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一定的虚拟性实践操作环节,但是这只能相对缓解实践操作上的不足,而不能起到根本替代性的作用。
2.新闻学专业投入大经费是否值得?
的确,对于一个学校来说,保持自己的特色是必要的,例如师范院校应当坚持自己师范教育特色而不能放松,非师范专业始终只能充当师范院校里面的配角。但是,就是因为这个想法的存在,使得决策者在新闻学专业的扶持力度上非常有限。他们的考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全国有很多知名院校都有新闻传播相关的专业,我们的新闻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不可能和别人竞争(何况有很多媒体宁愿招聘名校的非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而不要二三流高校里面的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从这个层面上讲,我们的新闻学专业是不可能办得很大的。另一方面,我们是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的,各院系之间的老师许多时候还可以打通使用,但是新闻学专业同其他专业相通性不是很大,因此在投入上是非常大而效益是相对有限的。文科型院校尤其是师范型院校,本来在教学科研经费上就比较紧张,没有必要耗费太多人力和物力来将这样一个专业做得非常好。正是这样两方面的考虑,学校是不太情愿把更多的力量放在新闻学专业上。
三、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的产出分析
目前全国新闻传播学专业风起云涌,很多学校都在加大投入,努力打造强大的新闻传播学专业,争取使得自己学校的这个新办专业能够在同级同类学校中占据一席之地,进而在新闻业界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决策者在思维上不能走出上述的一些误区,就会使得文科型新闻学专业发展相对艰难得多。
实验室建设是新闻学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只有把实验室办好,学生才能学以致用,教师才能把理论阐释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目前很多职业技术学院的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很容易得到媒体的第一认同感就是这个原因(当然,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在媒体很快就显示其后劲不足,这是因为理论功底过于薄弱所导致的)。因此,学校加大力度建好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将会产生比较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我们自己为例,海南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目前是海南省惟一的新闻学本科教学单位,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性优势,如果能够抓住这一点快速发展,其未来前景将非常可观。如果丧失这一最好发展时机,以后发展将会更加艰难。目前学校对我们新闻学专业的支持力度相对有限,最主要是在考虑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和产出之间存在巨大的落差,认为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是一个高投入,基本上没有什么产出的“买卖”,在“教育经济”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的今天,有这方面的考虑是应有之意。但是我们想说的是,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在产出上绝不是无所作为,相反,它极有可能产生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甚至是其他专业或者学科门类所无法替代的。
1.新闻学专业产生的社会效益
我们的新闻学专业虽然主要是面向内地招生(每届五六十名学生中,海南籍的学生只占到10%左右),但是学生在海南学习生活四年之后,不少学生会把海口作为自己择业的第一选择地。如果学校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比较完备,学生在学校能够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加上专业教师和海南本地媒体的友好往来,我们的学生留在海南媒体工作是有很大可能的。学生就业形势好,这无疑成为招生宣传的一张名片,会促使更多的优秀学生选择海南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作为自己求学的地方,这样海南师范大学的生源质量进一步提高,无疑会一定程度上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相反,假如我们的新闻学专业学生因为动手能力太差而不能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工作,那就会相反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一些本来打算选报海南师范大学的学生会毫不犹豫地改换门庭,与之擦肩而过。
2.新闻学专业产生的经济效益
新闻学专业实验室也能给学校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这也可以体现在几个层面:
第一,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如果比较完备的话,学校各个层次的宣传可以借助新闻学实验室这一平台得以完成。这样,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很多实践性平台,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把理论和实践结合,更早进入媒体操作角色,另一方面还可以节省不少经费开支。
第二,目前海南媒体发展的空间还很大,这给新闻学专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一方面,海南各媒体目前在设备上是非常紧张的。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可以和相关频道或栏目合作,将部分制作场地搬至我校新闻学专业实验室进行,收取相应的机器使用经费,这些经费一部分可以用以实验室的维修和保养,另一部分可以进一步适当扩大实验室规模。第二方面,国家广电总局现在正在各级广播电视媒体推行制片人制度和“制播分离”的原则。这无疑给社会上的民营广播电视机构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如果我们的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比较完备,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相关的条件成立一个广播电视制作公司,制作相应的广播电视节目出售给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这将是一笔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
3.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相关联性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事实上,新闻学专业实验室既能够给学校带来社会效益,又能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两者往往是密不可分的。例如,我们借助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立相应的影视制作机构,一方面给学校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如果我们能够走出思维误区,加大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投入,新闻学专业是可以做大做强的,然后,新闻学专业将用其产生的巨大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来反哺学校。这样,我们的新闻学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投入和产出的良性循环,才能真正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才能真正走上发展的快轨道。
摘要文科型新闻学专业在实验室建设上是相对薄弱的,这主要缘于决策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思维误区。如果我们能克服相应的思维误区,新闻学教育就能实现投入和产出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文科型新闻学专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新闻学论文 篇3
摘要:电视新闻编辑对一档电视新闻节目的播出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实践中,电视新闻编辑需要从记者发回的稿件中选择合适的稿件,然后根据电视栏目的播出要求对新闻进行再创作。本文从电视新闻编辑创作所需的基本技能出发,探讨电视新闻编辑的再创作技巧及其对相关工作者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电视新闻;编辑;再创作
一般来说,电视新闻编辑具有2种含义,一种是指将电视新闻编辑视为谋生手段的个体,另一种是指新闻编辑工作本身。从工作本身的角度来说,电视新闻编辑的关键环节在于能否对新闻信息进行二次加工创作,这直接关系到新闻播出的质量。例如,在生活中,人们有时会发现电视新闻节目出现声音和画面脱节的现象,也有主持人台词重复的现象等,造成这些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电视新闻编辑的再创作工作没有做好。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电视新闻编辑的再创作,分析其所需技能和创作技巧,以便更好地提高电视新闻节目质量。
1、电视新闻编辑再创作所需技能
1.1具备采访技能
采访技能是记者的核心技能,是记者新闻敏感度的直接体现,而作为一名合格的电视编辑首先要具备记者所要求的一切技能如采访技能等。原因在于在实践中电视新闻编辑会和大量的文字、图片和视频等资源打交道,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具备记者所具有的一切技能的话,那么是很难从众多的稿件中挑选出最合适、最有价值的新闻题材的,这种情况下哪怕电视新闻编辑的文字功底、后期处理技术再好也难以满足电视新闻栏目的需求。此外,具备采访技能可以帮助电视新闻编辑设身处地为受访者考虑,从而正确地把握记者稿件的真实含义,在提炼中心内容和编后话时不会出现偏差,实现对新闻主题的升华。
1.2具备剪辑技能
如果说具备采访技能和新闻敏感度属于电视编辑的软件要求的话,那么良好的后期剪辑技能则是电视编辑的硬件要求,二者缺一不可。对于电视编辑来说,不管从记者的稿件中挖掘出多么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如果不能将这些信息完美地呈现给观众,那么一切都是空谈,而电视新闻的播出质量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视新闻编辑的剪辑技能水平。具体来说,电视新闻编辑应当对电视画面的规律有着深刻的理解,并娴熟地掌握后期剪辑工作中单条新闻的剪辑成片、多条新闻的组合剪辑以及后期切换导播这3个部分的剪辑技术。在对新闻素材进行再创作过程中,电视新闻编辑应当在坚持图像优先、声画对位和话出声随原则的基础上确保解说词不会对观众和新闻画面产生太大的影响。
1.3新闻组合技能
一档新闻栏目播出的新闻不是唯一的,而是多方位、多角度的,因此电视编辑的新闻组合能力成为新闻栏目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一般来说,电视新闻编辑在对新闻素材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将内容相似的新闻素材放在一起进行剪辑处理,以此来保证新闻内容的充实丰富。有时也会将内容不同但是稍微有联系的新闻素材放在一起,通过比较分析来引发舆论热点,吸引观众的目光。但不管怎么说,新闻组合技能是建立在新闻真实的基础之上的。此外,电视新闻编辑新闻组合技能也必须服从编辑主导思想和新闻栏目的主旨,不能过于的追求新闻节目的华丽。
2、电视新闻编辑再创作技巧
2.1新闻素材的选择技巧
新闻素材的选择是电视编辑再创作的前提,在实践中,电视编辑每天都面对大量的记者传回稿件,那么如何从这些稿件中选择最合适的新闻素材呢?笔者认为,在选择新闻素材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根据电视新闻栏目的性质做选择。这是选择新闻素材的基础。例如,一档电视新闻栏目的宗旨是播放民生新闻,其观众也大多是关注民生的普通人,这种情况下如果选择了国际形势新闻素材,那么就很难获得观众的认可,因为这和他们的需求不符。其次,选择高热点新闻。新闻栏目工作人员应当定期深入大众,了解大众关注重点,然后有针对性的地择新闻素材。
2.2主题的升华和提炼技巧
在实践中记者传回的新闻稿件要么过长,要么过短,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电视新闻编辑对新闻稿件进行再次加工,从中提炼出精华,以便更好地播出。对于主题地升华和提炼笔者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语言的肯定性。电视新闻是以事实为基础进行播出的,这也是其获得观众认可的根本原因。如果在提炼主题时出现过多的“或许”“大概”等不确定性词汇,那么其真实性自然就大打折扣;二是语言的感情。有感情但不煽情是电视新闻主题升华和提炼的另一个基本原则。电视新闻是站在客观立场上进行播出的,因此不能掺杂太多的个人因素,不然容易对观众产生误导。但这并不意味着电视新闻播出不需要感情,真挚的感情更加容易打动观众的心,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新闻学论文 篇4
一、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时代,以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技术为标志的移动互联网,实现了人和人之间跨时空的即时交流。大学生对手机媒体的依赖已经远远超出了对亲人、朋友的依赖,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已经发生了的人的异化。海量的信息裹挟着我们,承载多样化信息的媒体“掌控”着我们。
1、表面和谐的大学课堂
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目前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正在加深,他们的学习、生活、娱乐、购物等所有的生活都在手机上完成。大学的课堂上不再出现学生窃窃私语或大声喧哗等扰乱课堂的行为,静悄悄的课堂上只有老师一个人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师生互动的场景在这表面和谐的大学课堂里绝少出现。学生们沉溺在移动互联网络的虚拟世界里无法自拔已经是现代大学课堂的一个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在高校新闻学专业课程的课堂上屡见不鲜,学生在课堂上貌合神离的状态,令老师们头痛,学生管理方面也显得束手无策。
2、充满危险的人际交往
随着手机上网在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中越来越普及。大学生中也盛行虚拟交往,交往对象也是多元的,既包括现实世界中与自己具有血缘、亲缘、同乡、同学、同事等关系的特定人群,也包括各种陌生人。他们会因为网络世界中的某些共同关注的话题而结识社会上不同阶层和身份的人。这就给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的人际交往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新媒体时代,虚拟人际交往中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分享”心理浓厚,他们热衷于依靠即时地理位置信息交友的移动应用,个人地理位置能轻易被定位,让虚拟社交的人有了更真实的体验,但这种真实性也可能导致现实人际交往的潜在风险。
3、真假难辨的就业渠道
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人都可以通过手机上网浏览信息,发布信息,这种自由度很大、门槛很低的信息传播环境极大地唤醒了人们的自我表现欲,表达欲,同时也带来了网上信息真假不分的问题。面对互联网上海量的招聘信息,高校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显得既欣喜又无奈。网上关于就业招聘信息数量庞大,但鱼龙混杂,很难辨别真假。
二、改善的新举措
新媒体时代,手机上网受到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的热捧,他们的学习、生活、就业都与移动互联网络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这个虚拟生存与现实生存界限日渐模糊的时代,高校新闻学专业的学生管理工作者如何利用新媒体,融入学生的虚拟交往圈,为现实的学生管理工作服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建立师生互动交流的网络平台
新媒体环境下,随着手机上网的盛行,媒介对生活的介入和渗透可谓是无孔不入。在这个人人上网,处处分享的年代,教师可以通过手机QQ、微信等进入学生们的虚拟人际交往圈,倾听他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关注他们的生活,以此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生管理制度提供现实依据。
2、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
新媒体为高校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种更加便捷的沟通方式,借助移动互联网络中的社交平台,教师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如今的大学生已经不再是天之骄子,他们要为考证、考级发愁,为毕业就业发愁,社会的快速发展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情况下,高校新闻学专业的学生管理工作部门要把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作为重点工作,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邀请心理学专业的教师在大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心理健康辅导。针对个别突发事件,要进行恰当的心理干预,疏导学生中的不良情绪。此外,学校要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时作出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把不良心理和情绪消灭在萌芽状态。
3、帮助学生筛选甄别网上就业信息
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毕业求职基本上以网络应聘为主,网上招聘信息的真伪辨别就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新闻专业学生的管理部门可以联合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帮助毕业生筛选、甄别真实可靠的招聘信息。首先是借助计算机技术对网上招聘信息中的重复信息进行剔除,然后借助搜索引擎,筛选真实的招聘信息(可以搜索招聘单位的真伪),然后按照学校本身的发展水平(即所开设的专业)筛选出与本校毕业生相关的用人单位,这样经过了就业指导中层层把关,筛选出来的招聘信息再经由高校新闻学专业相关院系的学生管理人员,及时地发布到学生的移动社交网络平台QQ群、微信圈等,学生通过手机即可及时获取自己感兴趣的招聘信息,避免学生自行浏览网络的盲目性,也消除了虚假招聘信息、传销组织欺骗到学生的隐患。
4、线上交流与线下沟通相结合
新媒体时代,学生和教师都比较偏爱虚拟人际交往,通过手机QQ、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老师和学生既可以克服面对面交流的拘束感,又可以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是一种最经济的人际沟通。但是在线沟通毕竟是一种虚拟化的人际交流,少了面对面时的丰富表情、动作等,交流的真诚度大大降低,交流内容的真实性也值得商榷。学校要加强对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的管控,老师和学生的面对面交流必不可少,只有在师生双方面对面坐下来的时候,老师才能认识一个更加真实的学生。当然了,线上虚拟化的交流,尤其是移动社交平台的“关注”、“分享”可以增加彼此的亲近感,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生活、情感等方面的最新变动,为师生之间的面对面交流打好基础。
三、结语
新媒体时代,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等重要事宜都与移动互联网息息相关。他们通过移动互联网获取学习资料,通过移动互联网购物、休闲,通过移动互联网上的招聘信息求职就业,他们的生存高度虚拟化了。这种虚拟化的生存状态对于高校新闻学专业的学生管理工作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方便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无限制”沟通,有利于老师对学生的管控;另一方面,虚拟交往中信息真伪的不确定,也增加了学生管理的.难度。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已经不允许我们回避它的存在,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管理者必须着力加强师生间的移动互联,密切师生关系,以期为干预和指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加强新闻学专业学生管理提供依据和工具,最终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水平。
新闻学论文 篇5
摘要:采访是电视新闻的基础,拍摄是电视新闻的关键,因此,只有用心拍摄和采访,才能保证电视新闻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才能倍受观众的欢迎和喜欢,这就需要拍摄者必须具有良好的拍摄专业能力。本文就电视新闻采访中应注意的摄像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电视新闻;采访;摄像
电视新闻采访实际上就是一个拍摄的过程,对拍摄者的技术要求特别高。这就要求电视新闻采访拍摄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还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拍摄出优质的画面,为后期剪辑节省时间和成本,保证电视新闻节目的整体水平和质量。
一、深入新闻现场
新闻本就是瞬间的,变化速度之快令人难以想象,事件发生便会成为过去,所以新闻采访拍摄一定要切实记录场景。电视新闻采访的拍摄对新闻播报的整体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摄像者则是电视新闻采访报道的决定性人物。因此,想要使新闻采访报道具有优质的质量,摄像者必须要具备良好的、明确的新闻观念,在拍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挖掘新闻现场,从而加强电视新闻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力。在报道重大新闻时,各个媒体机构都会极力争抢现场拍摄,这就需要拍摄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首先要选取恰当的拍摄位置,选择全面化的拍摄角度,在保证画面质量和镜头完整的基础上,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抓到独家新闻。
二、记录好现场音
电视新闻的真实性要求电视新闻采访必须保留现场音,现场音大体上分为两种,一般性的和特殊性的。一般性的现场音就是在记录图像时,记录下来的声音,这种现场音一般不会特别清晰,也不会特别完整。而特殊性的现场音主要包括了鼓掌、说话以及现场的音乐音响等等,这种特殊的现场音,一定要完整清楚。这主要是因为这种声音在后期制作和编辑时,不会配置相应的解说,主要就是播放现场的声音,因此必须清晰。而且如果特殊现场音的记录不清楚、不完整,会给后期制作带来巨大的麻烦。
三、画面的构图美
电视新闻采访是即时性和纪实性的,没有过多的时间进行后期制作和编辑,所以拍摄一定要保证画面的整体美感,给观众带来一个赏心悦目的画面。这就要求拍摄者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将画面的构图做到最好,给观众一种美好的视觉享受。
四、擅长抓住细节
电视新闻采访的拍摄主要是记录整个过程,这就要求拍摄者必须不断更新报道观念,对动作性的状态进行强化描述。在进行新闻报道时,通常拍摄的场景就只有一部分,缺乏相对应的动作场景和具体描述。但是描述其实是影响新闻采访的影响力和感染力的关键因素,所以必须加强对动作描述的高度重视。拍摄者可以尝试在拍摄过程中,加入一些拥挤镜头和场景近镜头,更容易引发观众的感受,进而更好地让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诱发观众对事件的深入思考。
五、改进传统拍摄
在电视新闻节目时间限制的影响下,电视新闻的采访时间都很短,并且为了保证采访的整体质量,适应时间短的特性,后期的制作通常要进行长时间的剪辑,以及镜头的切换,通常还会进行镜头补拍,这就使得会有很多瑕疵。电视新闻采访节目应该尝试改善传统的采访拍摄,采用一些不间断的拍摄方式方法,尽量避免拍摄一些空镜头,为后期制作节省更多的时间,播出完整的拍摄现场,这样不仅能够给观众一种真实感,还能保证新闻节目的整体质量。
六、强调编辑意识
伴随着电视行业的快速发展,电视新闻采访中的传统播出方式和编辑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了。因此电视新闻节目为了增加自身的真实感,开始尝试采用直播的方式,这就要求电视新闻采访中的拍摄一定要具备强烈的编辑意识。拍摄者在发现能够拍摄的对象时,要充分调动自我主观能动性,将自己放置在编辑的位置上,再进行拍摄。并且在拍摄的过程中,加强对镜头连接的重视,这样既能为后期编辑制作节省更多的时间和成本,还能进一步提高拍摄的数量和质量。电视新闻采访中的拍摄是非常关键的元素,所以,必须加强对拍摄的高度重视。拍摄者在进行新闻采访拍摄时,要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思维状态,对拍摄镜头、拍摄现场、人物活动要有全面的了解,注意拍摄中的关键问题,才能拍摄出更加优质的新闻画面。而由于电视新闻采访摄像本身就是即兴创作,所以拍摄者要具有果断性,尽量做到避免后期编辑,进而实现直接播出的最高目标。
新闻学论文 篇6
摘要:一个成功的电视新闻节目,除了前期的充分准备,好的选题以及专业的拍摄之外,后期的编辑也是非常重要的,作为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后期编辑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节目整体的呈现状态。因此,在后期编辑的思考再创作中,该如何对电视新闻节目的画面、声音以及内容进行衔接,又该如何在后期编辑过程中将再创作的编辑思维贯穿其中,就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
关键词:后期编辑;电视新闻节目;再创作
后期编辑就是在节目素材拍摄完成之后,根据编辑思路,将所拍摄的节目素材进行整理,包括影像的剪辑,特技的完善,字幕还有音乐等相关素材的添加等。也就是说,后期编辑是由素材到成片的过程。而从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流程上来说,其创作过程大概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脚本的构思及完成,根据所需效果创作出相应的拍摄脚本,为后来的拍摄起到引导作用;然后就是根据脚本开始进行素材的采集拍摄,期间可以分为不同的机位和镜头;最后就是将所拍摄素材进行加工,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后期编辑阶段,是电视新闻节目中的最后一次再创作。由此可见,后期编辑是一项非常复杂和重要的工作,它处在节目制作流程的后期,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一个过程,只有通过后期的编辑制作,才能对原始的素材进行筛选、加工,然后加以字幕音乐等辅助手段,最后使电视新闻节目变得完整丰满,从而使主题表达的更为明确顺畅。
一、后期编辑及再创作的必要性
(一)后期编辑使画面结构更加合理
画面结构对于节目整体效果的表达十分关键,而在节目前期的拍摄过程当中,很多时候不是完全按照脚本所表达的顺序进行的,会因为一些原因,把原本在后面的部分提到前面来拍,或者是前面的放在最后才拍,还有的会因为场景,演员,道具等因素,原本分开的部分合在一起进行拍摄,还有一些节目,画面需要后期进行补拍才能完成。而想要把这些画面合理的进行贯穿和连接,就需要后期编辑进行再加工。要想完整清晰的向观众传达这一事件,就需要在事发之后,进行画面的补拍,然后按照事发的顺序在后期编辑中加以重新调整,才可能尽量还原当时的情况。
(二)后期编辑使视听语言更加凝炼
电视新闻节目区别于报纸和广播的最大特点就是视听语言的结合运用,而后期编辑就是采用技术手段,将编辑思维贯穿其中,把画面和声音更好地结合起来,最终呈献给观众一个完整,顺畅的电视新闻节目。
(三)后期编辑可以避免错误发生,保证舆论导向
很多电视新闻节目在前期拍摄的过程中,会拍摄到不符合法律规定或播出要求的画面,这就需要在后期编辑中将这些画面剪去或者使用非编软件里的特技加以修饰,使节目达到合格的播出标准。例如一些法制类的电视新闻节目,会涉及到一些未成年人犯罪的画面时,按照法律规定,这就需要将其面部进行马赛克或者模糊处理,否则播出的话会造成不良影响。还有在一些冲突事件的采访中,特别是一些DV作品的拍摄,由于都是记录自然的事发状态,免会有少数态度偏激的群众,言语粗俗,影响恶劣,这些都需要在后期编辑时把好关,合理进行删减,使节目保持住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的引导观众。
二、如何进行后期编辑的再创作
(一)要用清晰的编辑思维作指导
任何行动都要有思维进行导向,只有正确清晰的思维活动,才会有正确的行动。后期编辑也不例外,电视节目创作是一种创作者与受众的心理交流活动,镜头语言与后期编辑显得尤为重要,编辑思维关系到电视节目作品的成败。因此,作为后期编辑,我们心里应该自始至终做到头脑清醒,胸有全局,方向感明确,不错不乱。
(二)要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
电视新闻编辑不仅经常与社会各个层面打交道,而且还要与本系统的各个环节发生相关关系。如果将整个电视宣传队伍比作一个庞大的乐队的,那么,新闻中心或新闻部的人是乐队指挥,而编辑则是吹大号的角色,既接受指令,又发布指令,并确保指令百分之百地执行。与其他媒介的新闻编辑工作相比较,我们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具有着明显的特殊性。其中编辑对象的复杂性和编辑主体的群体性,直接关系编辑工作的全局。例如,在一些颁奖晚会的后期编辑上,会遇到来自各行各业的不同的得奖人,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背景和情况,需要耐心细致的一一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编辑,才能保证把每个人最精彩的部分呈现给观众。
(三)要在增加节目的艺术性、节奏感和可视性上下功夫。
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1、要善于发现素材间的有机联系,在不违背所表达内容的科学性、真实性的前提下,进行巧妙的镜头组接,要精心选择画面剪接点,使画面流畅并富有动感。电视作品是以画面为主要说服力的形式,作为后期编辑,应该充分考虑到观众的感受,欣赏电视节目时的心情,在剪辑画面时才能做到真实,流畅。使观众在收看节目时,能够全身心的感受知识的美感,体验知识突破的喜悦,不被镜头的转换所干扰。例如进行电视散文的创作时,经常要运用到一些空镜头的素材来表达文章里面所蕴含的意境,大海用来表达人们宽广的胸襟,嫩绿的小草来展现勃勃生机,既完整地展现了原作所想要表达的意境,又使画面更加丰富自然,吸引观众,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
2、要准确把握画面的长度,使画面表意清晰而富有节奏。不同的电视节目类型需要不同的画面长度,要做到因地制宜才能选择适合的画面长度,才能成就一部好的电视作品。
3、要选择具有独立表意功能的画面,扩大信息量。在电视作品中,一般都会配有解说词,然后根据解说词来选择画面对主题进行阐述,那么,怎么的画面才是最好最适合的呢?这就需要后期编辑的时候,运用创作思维从大量画面中选择最具代表性,最能说明主题的画面。让观众一目了然,从而更好的传递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
4、把握好声音的运用。声音与画面是一种相辅相成、血与肉的关系。特别是在电视节目中,声音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一部好的电视作品,需要在后期的很多声音来配合。除了同期声的采用,还要根据画面霈要配上适合的背景音乐来烘托效果。
综上所述,一部成功的电视节目不仅要有好的策划,文案,拍摄,而且需要后期编辑的再创作,正是这一次又一次的艺术创作,才使得电视节目日臻完善。
新闻学论文 篇7
摘要: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机构新的尝试,应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开设独立学院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也应自觉以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为基准,积极开拓实践教学方法、搭建实践教学平台,提升课程教学效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学生前期所学的新闻学基本课程与传媒业界实践联系起来。
关键词:新闻采访与写作;实践教学;教学方法
独立学院是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作为高等教育机构新的尝试,独立学院在教育部的要求下,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因此,独立学院教学内容应与研究型大学有所区分,不能过多依赖“母体”在教学设计、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既有成品,而应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尤其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助学生学以致用。
1.“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开展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属于新闻传播学业务课程,涵盖新闻的采访、写作两大基本模块。本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学生前期所学的新闻学基本课程与传媒业界实践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新闻传播学的核心课程,“新闻采访与写作”这门课承担着锻炼学生新闻采写基本功的重任。新闻采访的设计、提问、基本新闻文体,如消息、通讯等的创作只能通过实践来培养和提升,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大量的实践机会和平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和新闻传播学科的培养目标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因而,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之中进行实践教学的探究和改革十分必要,且迫在眉睫。
2.“新闻采访与写作”实践教学体系搭建
2.1设置“模拟采访与写作”教学环节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以往教学多以理论为主,辅之以案例教学等其他方法。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法较为适合研究型大学课堂设计。独立学院因生源录取等问题,学生对技术和能力等综合素养的渴求较为突出。本课程在教学中后期(一般为18个教学周的12周左右),完成采访教学模块和写作教学模块中的“消息写作”教学之后,可以安排学生来到传播系演播实验室进行实验室模拟采访。模拟采访一般由教师设置采访情境(多为突发新闻),下发采访背景资料。此后,布置学生自主选择某一新闻媒体的记者身份,根据所在媒体的报道特点、版面设置等设计采访提纲。采访环节结束,学生立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始写作。本课程的“模拟采访与写作”教学环节通过合理安排情境、帮助学生搜集资料、设计问题等环节,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自主进行新闻采访前的准备活动、新闻采访各个环节的设计与实践以及新闻写作的兴趣和能力,取得了学生的支持,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2设置多层次校内实践平台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基于新闻理论而展开,但针对独立学院的学生素质,又不能拘泥于单纯理论的培养,要探索更多学以致用的平台供学生操练。本课程在传播学系开设工作室1个,供学生自主实践。工作室下设影视部、报纸部、网络广播部、电子杂志部4大部门,这些部门均面向全系学生进行自主报名和锻炼,受到学生欢迎。目前,经过初期建设,传播学系工作室备有电脑、摄像机、单反相机等器材,在硬件构成方面具备充分的实力供学生进行校内新闻采访和写作实践。传播学系实践平台常设品牌有学生报纸1份、广播节目4个、电子杂志1份,均由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创作的形式完成。这样,学生在校内实践平台和机会增多,达到实践不止于课堂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态度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向主动的“我要学”,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将课堂教授的理论转化成实实在在的能力。此外,基于传媒现状设置的校内实践平台由多媒体构成,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新闻业界的媒介种类,这种多层次实践平台的设计,有利于刺激学生学习,找出学生能力缺口,起到教学和实践相互补充的作用。
2.3开设第二新闻课堂
“新闻采访与写作”作为新闻传播学的学科支撑课程之一,不仅应注重独立学院校内实践,还应有广阔的社会视野。着眼于业界、着眼于社会实践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而闭目塞听、止步于校门,对于新闻传播学这一社会学科而言,不仅会导致教师教授内容的脱节,更容易造成学生综合素养匮乏等实际问题。因此,打开校门、博采众长地进行课程改革不仅必要,而且必需。本课程在基础理论讲授、搭建校内实践平台之余,注重通过新闻传播学研究期刊与论文、各类新闻传媒等方式吸收业界最新发展成果,了解业界最新发展动态,力图使理论联系实际,毋使学生与社会脱节。本课程邀请业界执牛耳者来校开设讲座、讲学,促进学生对于业界常识和动态的了解。如本地“温州人”杂志前主编郭明敏等,均为本课程的业界名师。第二新闻课堂的开设,增加了“新闻采访与写作”教学的实践比重。促使学生直面社会、直面新闻业界最前沿,找到自身与业界的差距,方便查缺补漏。此外,业界名师的聘请与新闻第二课堂的开设不仅带来新闻行业的最新动态,更能促使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案例,与实践接轨,达到对课程设计的再反思,可谓一举数得。
3.“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实践教学方法探索
鉴于“新闻采访与写作”本身实践专业的特性及独立学院开设本门课程的教学培养目标指向,本课程在内容上分为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
3.1案例教学法
新闻注重时效性,新闻学课程的案例也一样。本课程在教学设计中大量引入教学案例,用新鲜、生动、活泼的业界案例直观地向学生展示采访和写作的过程。例如在第五章新闻采访的一般方法章节里,安排学生观看“新闻调查———与神话较量的人”这一期经典采访案例并讨论,教师提供案例背景材料,学生则根据案例来分析记者王志与采访对象刘姝威之间就蓝田案件背后的影响因素所进行的多轮问答,起到了较好的案例示范作用。
3.2课堂讨论法
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与能力,本课程着意在九成以上的章节都设计课堂问题讨论的教学环节,针对理论部分给出最及时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课堂讨论不仅可以第一时间带动学生的听课氛围,还可以翻转教学角色和教学身份,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则“退居二线”。值得注意的是,课题讨论法须辅之以适时的、有争议性的或有启发意义的问题。讨论之余,教师的适时启发和总结成为点睛之笔,往往能升华学生的讨论成果。
3.3实验法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既定目标,本课程安排学生前往传播学系新闻传播演播室和实验室进行实践教学。此外,在课程中设计一系列课内实验也可辅助理论部分学习效果的提升。例如,在第八章消息文体的写作完成之后,安排学生进入广告传播系工作室进行模拟采访和现场写作实验。
4.结语
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能力养成,绝非一时一日之功,“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能力培养也是一样。新闻采访写作的实践能力与水平检验着独立学院学生的素质,也可折射出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水平。因此,唯有遵循“理论少而精”的原则,不断加强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实践教学,才能完成既定的培养目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