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当代中小学德育的现状与展望

浅谈我国当代中小学德育的现状与展望

  论文关键词: 困惑 建议

  论文摘要:本文首先概括了中国道德概念的思想起源及其功能,然后从三大方面分析了当代德育教育的窘境和困惑,目的在于让更多的人来关注中小德育教育,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小学德育的新思路,以利于道德植根于学生的心灵,促进我们和谐。

  一、道德概念的思想起源及德育功能

  道德,神圣地矗立在那儿,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殊的现象,充满神秘感。《说文解字》称,“道,所行路也”。后来,“道”逐渐被引申为事理,引申为人们必须普遍遵循的行为法则、规矩和规范。“德”在《卜辞》中写为“值”或“惠”,从“直”从“心”,意思是人做事要站得直,把心放得端正就是“德”。

  德育能向人们传递不同形态,如人们如果拥有好的道德素养,就会有拥有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而且还可以传递深浅不同层次的规范文化,如我们学生的班级纪律、日常的意识,深层次的文化。德育可以帮助一个人形成负责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也是我们教学目标的情感目标。

  二、当代德育的十字路口选择

  1.当代人们有着不同的价值观,消极的价值观使得人们丢失了德育的意识。我本身也是一名党员,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会按照这样的价值取向和信仰积极地要求自己,并做出有利的选择:有些人信仰基督教,这也是让人从善,积极面对人生的.一种信仰,能够按照基督教的精神去行动;但是一部分人并没有自己的信仰,不知道生活何去何从,再加上现代生活的物质化追求,使得他们丧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走向了错误的方向,而德育在这些人面前的监督效果显得有心而无力。这样由于不正确的价值导向,使得原本的德育显得无能为力。

  2.利益为上,金钱第一的,使得当代德育教育弱化。在计划的时代,一切都是按部就班,有着“民不患寡而患不均”思想。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繁荣,我们更主张“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再帮助其他人富起来。”这样势必出现贫富差距,如果这种差距越拉越大,就会使得人们有着难以平衡的心态。这样有些人就会想到“急功近利”的挣钱手段,比如在地铁上、街道旁、经常看到乞丐,而且花样多样化,有年迈的老人,有年轻的残疾人。让人看了心痛不已,这些人很多都是“职业乞丐”,在乞讨“别人的同情心”,却忘了自己的道德。又比如假冒伪劣商品充满了,消费者尽管睁大“火眼金睛”,也会上当受骗:更令人失望的是在学业上也有“急功近利”现象发生,学生开始找人帮考,这些学生似乎忘了自己作为学生的一个职责。与此相反的是,很多人有钱,却不懂得怎么花,怎么做一些对人类有意义的事,而是不断地挥霍,忘了人性,忘了向善的本性,忘了本真。

  3.多元文化的时代使得道德教育再次走上了迷茫的道路。在全球的冲击下,在文化出现的危机的情况下,更要发挥出德育的引导性作用,提高全民族的爱国之心,提高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觉性。而不能一味地效仿国外,是德育面临的紧急的任务。

  三、学校道德教育的新思路

  (一)学校文化与道德教育相互影响

  学校道德教育必须同学校的改造联系起来,努力创造理想的学校文化。学校的“校风”“班风”等就是一种学校文化,是指“在各自的学校里。洋溢着巩固学校统一、鼓舞学校精神的某种风气、氛围”。形成校风的要素就是学校的办学精神和传统,也包括庆典和活动。例如上海师大有“学思节”,华东师大有“丽娃河节”。在中学可以开办广播站。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受到良好的德育:也可以每周创办“彩虹周末”,让学生尽情地享受自己的知识才华,并从中体会德育意识。

  (二)学科教学与道德教育相互促进

  学校道德教育只有借助各科教学,才能培育学生形成敏锐的知性与丰富的道德情操。形成深厚的文化能力。没有这些作为基础和保证,就不可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道德态度、道德行为。智体美等不仅具有同道德教育紧密联系的可能性,而且应当尽量使这些可能性变成现实性。这并不意味着一切教学都是说教式的教学,各门学科实现本学科固有的教学目标才是重要的。例如在教学中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了解国内外知识。为道德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知识能力。学校道德教育有两个要点是每个教育者都必须关注的:一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语文课本,让学生不仅达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更能达到德育目标。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科与德育的紧密联系性。二是日常生活良好习惯的形成。这两个方面既是生活的问题,又是道德教育的问题。例如日常乘车时,给老弱病残人让座,这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德育的重要性:生活中学生爱护财物,就会促使他们学会为他人着想,这也是德育的育人功能,能够使人从善,从美。缺乏这两个前提就不会有好的教学。

  借助道德教育的这种促进作用,学科教学在成为出色的教学的瞬间也就产生了逆向的促进作用——出色的学科教学也有助于道德教育。这样,两者便处于良性循环的相互作用中。会利于促进学生——将来的社会成员的心灵和谐,使他们拥有一种静心智慧的魅力品质,使他们达到一种高雅脱俗的境界。有了心灵和谐的人,何愁没有和谐的社会?

  参考文献:

  1.董秀娜,《道德讨论策略及其对我校道德教育的启示》,《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

  2.范树成,《德育过程论》,2004

  3.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2003

  4.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2002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