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在北京的创业故事

北漂在北京的创业故事

  在北京开咖啡店

  来北京创业的“北漂”一族,和普通的上班族并不相同,不是“朝九晚五”规律的上下班,而是“昼夜思想”自己的小事业。

  在这所有的“北漂”创业者中,我们又关注着一个特殊的群体:基督徒。这一群体生活状态如何?他们看重的是成功、赚更多钱,还是信仰带给他们的平静安稳?

  因为没有太多成功的范例可以参考,他们的事业往往是基督徒在各个领域中开始的第一家,比如这次记者采访的,就有一对基督徒夫妇开的咖啡店。回顾往事,就像品一杯咖啡,苦中带甜。其实他们的经验,对其他的基督徒也是宝贵的财富。希望新的从业者能从他们的经历中得到裨益。

  爱在路上咖啡店的老板

  提交下午1点多钟,记者到了身处望京繁华地段一个安静角落的aizai咖啡店。“一般咖啡店,下午正是人多的时候,我们店这时候还没有人。”店主Joanna开玩笑地说,“如果不是信主的话,我早就去撞墙了。”

  小店不大布置的却非常精致,茶几沙发、玩具熊及系列心灵读本,各个角落都散发着对顾客的友好招待及店主的用心呵护。很少来这种温情之至的地方喝咖啡,“Aizai café,爱在路上”是怎样的一家店呢?

  “在繁忙的社会空间中,为大家提供一个安静的处所,和朋友喝喝咖啡聊聊天。”一年多前,带着一个单纯的想法,Joanna和一位牧师朋友Matt就这样开始了咖啡店。

  地址选在望京,因为Joanna早就希望能拥有安静的生活,开一个自己的小店或许是个不错的尝试。三前她出资300万买下了现在这样一个140平米的小空间。考虑过做成花店,也被建议过出租,举棋不定时,青年牧师Matt在这里售咖啡的想法立即打动了她。

  “连牧师都来找我了,没有理由不答应。”决定开咖啡店之后,Joanna立即对这里精心装修了一番。心里却已经开始琢磨,“既然有牧师在这里,就把这里做成一个传福音的地方。”于是,顾客来这里除了可以品到美味的咖啡,还能看到福音单证及小册子、圣经、心灵辅导类图书、婚姻家庭系列读本、路易斯著的系列丛书……

  为了店里提供给顾客的内容能丰富一些,Joanna说服一个好朋友Celine辞去收入稳定但工作繁重的工作加入这个小团队。“她在索尼爱立信上班,但是工作压力之大已经影响到她的健康。”Joanna回忆,“我鼓动Celine,加入我们吧,咱们三个人好好干,神一定会祝福我们的。”Celine被说动了。

  “Celine很会做甜点,意大利面、三文治……配合Matt调制的咖啡。”三人同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间。他们极力想提供一个精心的环境,Joanna购置的家具、Matt、Celine准备的食品原材料,都是质量极好且上档次,整个小店的装修前后花去30多万。

  但开始行动起来之后,三个人都发现,现实和他们想象的不一样,整个大环境不合适。小店的地理位置在闹区算比较偏,有人慕名而来,在附近转了一圈,找不到位置就回去了……一段时间之后,Matt离开了,店里效益不好;Celine也没能再坚持太长时间,每个人都需要生活。

  一天,Joanna还在成都,Celine终于决定要离开这家小店了。面对手机上好友发来的要离开的信息,Joanna虽然有些难过,回复中还是带着安慰:你一点儿都不用觉得难过,做生意本来就是有风险的,如果你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我真的为你高兴,不管你走到哪里我都会祝福你。

  小店一直未见转亏为盈,还在投入阶段,两个主要合作者却相继离开了。Joanna最开始时心里也嘀咕过:是你们把我拽进来,我也投入了钱了,然后你们又都走了……但她马上又换位思考了一下:她(他)应该走,因为再这么下去我也不知道会出什么情况。

  虽然嘀咕过,Joanna还是想让两位朋友放心,想告诉他们“我一个人没问题”。自己心里偶尔也哆嗦:对咖啡不上手,对西点也不熟,“之前的合作,我主要负责出资”。怎么办呢?

  关门?可在这个节点上,每周有三次小组活动在这里进行:北京一间教会,有六个月时间在这里进行主日敬拜,另一个二十多人进行的周六小组聚会,都是各行业的精英。他们信主,不好吗?可如果关门的话,他们要到哪儿去聚会呢?

  Joanna思忖着,打算先撑着,先不“关门”。为了能够找一个一起帮忙的人,她还收留过一个流孩儿,提供给她吃、住,还向她传福音。可这女孩儿最终没能留下,Joanna还是好心地告诉她:希望以后你能记住这段时间你的生活状态,尽量走向好的方向。

  小店生意希望能好起来,Joanna听说附近有个“九个果子”咖啡书吧,也是基督徒开店,特意前去,想看看是否可以学习一下,去后发现,咖啡书吧已经关门了,小店被其他人接手,该做了其他生意。说这一切时,透露着遗憾。

  “Aizai café 爱在路上”,Joanna还是希望这里的.生意能好起来,承接一些小组聚会、生日会,结识朋友、交流交心。现在,她需要一个好帮手,一起把藏在心里的美好愿望,转化为实际。


  一个服装店主的北漂创业经历

  从打工到创业,靠朋友更要有毅力

  在老乡帮助下有了创业的第一笔资金,但起步并不顺利

  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公园东门斜对过,有一家家居服装店。小店门面不大,但摆放在门口五颜六色、图案精美的睡衣、地毯、靠垫等家居用品吸引了不少顾客。

  “您想买点什么?店里有不少新到的商品,请随意挑选。”

  “您想要件睡衣?这个系列的产品质量不错,价格也实惠。”

  迎来送往,忙得不亦乐乎的年轻女老板叫杨娜。她中等身材,模样清秀。介绍商品、商量价格、算账找钱,轻车熟路,给人的感觉干净利落。不到半个小时,十几位客人满意而归。

  2007年杨娜大学美术专业毕业后,从山东老家来到北京,进入一家公司做设计。虽然收入不错,但工作重复性高,时间长了让她觉得有些单调,就萌发了自己创业的想法。

  “自己创业”,听起来很美,实际上呢?

  资金是第一道坎。杨娜来自农村,从家里获得的资助有限。工作不到两年,虽然有些积累,但还不够。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一对经营家居服装生意的山东夫妻。他们许诺给杨娜赊销商品,等她资金充裕后,再偿还货款。这为她解决了小店起步的资金难题,也给了她劲头和勇气。

  但杨娜也知道,要想成功,仅靠老乡帮助还远远不够,开店的困难一定很多。果不其然,找开店地址的经历,就给她一个下马威。

  为找到房租便宜、客流量大的地方,她几乎跑遍了北京城:东到朝阳大悦城,西到海淀五路居,南到亦庄,北到北苑。早上5、6点出门,晚上9、10点回家,就为多看几个地方。

  为了节省费用,地铁和公交车,是她的主要交通工具。渴了,喝一口自己带的水;饿了,在路边摊随便吃点。顶着太阳马不停蹄地赶路,身体有些吃不消。最累的时候,她感觉自己都要散架了。

  就这样坚持了一个多星期,杨娜最终在朝阳门附近找到了中意的地点。杨娜自己的第一家服装小店正式“起航”。

  从零到7万多元,辛苦但很幸福

  一个人跑前跑后不轻松,可只要想起小店,心里就很踏实

  新店的经营策略,杨娜早就心里有数。首先是保证质量,第一批货都是她精心挑选的。其次是薄利多销,为了赚足人气,她给商品的定价,刨去成本后,基本不赚钱。

  尽管如此,杨娜还是有几分忐忑。

  开业前的晚上杨娜几乎一夜没睡,心里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终于有了一家属于自己的服装店。紧张的是,店面每个月有1万多元的房租,还欠了老乡几万元的货款,自己能行吗?

  营业第一天,杨娜的顾虑就被打消了。早晨9点开门后,生意一个接一个,几乎没有间歇。第一天忙坏了,午饭、晚饭都忘了吃。晚上10点半关门时,杨娜一屁股蹲在地上,傻笑了老半天。

  旗开得胜,杨娜并没有满足。白天她会在店里招呼客人;晚上有些空闲,她就赶到老乡店里,看看有没有新到的流行款式。热心的服务加上合理的价格,小店第一个月就实现了4万多元销售额。

  跟在公司工作相比,个体经营后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杨娜回忆说,刚开店时租住在南四环公益桥东附近,每天上下班路上时间就要花2个多小时。早晨6点多就起床,晚上快12点才到家。为了省钱,没有雇用店员,就只有她一个人忙前忙后。

  日子虽然辛苦但也充实,给杨娜带来不少快乐。

  在回家的地铁、公交车上,杨娜经常拿出小账本算账。账本不是特别专业,但内容很全:不仅有当天销售情况,还有房租、日常开支等情况。哪天卖得好,路上就会特别开心。

  用心经营获得了回报,杨娜服装店的营业额一路攀升,最多的时候月收入达到7万多元。不到一年时间,杨娜就还清了老乡的货款。

  从管店到管人,还要多给自己充充电

  店是死的,人是活的。调动店员的积极性是一门学问

  经过两年多的积累,到2023年5月,杨娜的门店已小有规模。如何进一步扩大经营,成了她重点考虑的问题。

  在原有店面基础上增加面积,是最简单的办法,但困难也很明显:虽然客流量大,但由于地处朝阳门繁华商业地段,每平方米店面的月租金很高。

  杨娜决定挑一个房租便宜的地段。2023年11月,她的第二家店在团结湖路开业了。

  分店开业后,杨娜手下的员工也多了。

  人力资源管理,杨娜并没有太多经验。一开始,她没觉得“管人”有多难。签了合同之后,简单把自己招待顾客的经验跟店员叮嘱了几遍,就让他们上岗了。然而,事实证明,效果并不好。

  团结湖路店开业的第一个月,销售额不乐观;更没想到的是,朝阳门店的销售额也不如自己亲自打理的时候。杨娜几经观察,终于发现了蹊跷:店员根本没有按照自己的叮嘱招待顾客,而是对大部分顾客都不热情。顾客进门后,店员爱搭不理,结果很多顾客只是简单看看,什么东西都没买就走了。

  “现在,我的主要责任不再是管店,而是管人了。”杨娜说,店是死的,人是活的,管人也需要更灵活的方法,设定更灵活的激励机制。

  为了给自己“充电”,杨娜向不少朋友请教,打听管理方面的书籍。她成了图书馆和书店的常客。

  渐渐地,杨娜开始掌握一些人力资源管理的技巧。比如,基本工资和奖励工资应该如何分配比例;如何让员工把店铺经营当成一种责任。杨娜重新设计了新的薪酬机制,逐步提高了店员的积极性,也改善了店面的经营情况。

  “需要充电的地方还不止这些。”杨娜说,客户需求在不断变化,想要跟上客户的脚步,也要不断地学习和积累,比如看时尚杂志、浏览时尚网站、向设计师请教等,提升品位和对产品质量的鉴别能力。

  “另外,很多顾客在讨价还价时会说,网上卖多少钱,比你家还要便宜。”杨娜说,她也想开一个网店,最近正在抓紧学习网店知识。等时机成熟,就会在合适的平台推出线上经营。

  从赚钱到做事,让创业实现“转型升级”

  向品牌经营过渡,会有不少困难,但相信努力了就有回报

  经营了4年的家居服装等产品之后,杨娜觉得该“转型升级”了,也就是从原来简单的代理销售,向品牌经营过渡。

  杨娜说,4年来的生意,更多是谋生手段,满足自己的生存需求。现在,她想在创业中融入更多思考,从“简单赚钱”到“认真做事”。

  平时闲下来,杨娜喜欢到大商场逛街,特别是到一些品牌服装店。杨娜说,自己经常会在梦里拥有了这样一家服装店:个性化的装修、明亮的落地窗,摆放着别具风格的衣服,进来的人们即便不买衣服也想多呆一会儿……

  为了实现这一梦想,杨娜先是注册了一个自己的服装品牌,聘请了一位原供职于知名外资设计服装公司的设计师,几经筹划,她打算在朝阳区石佛营附近再开一家新店。

  现在,有了自己的品牌,杨娜要经常往返于北京和山东老家的服装加工厂,和生产商谈合作细节,比如交货时间、加工工艺、费用计算方法等。幸运的是,很多厂家是曾经有过合作的老朋友,互相比较信任,免去了不少麻烦。

  展望未来,杨娜也有不少压力:雇员工资涨得很快,现在每个人每月少说也要3000多元。加上店面租金,一年下来,几家店面正常运转的费用至少60万元。而且,作为品牌经营的一位新兵,她不清楚未来路上会有多少变数。

  但杨娜也有信心:经过几年锻炼,已经积累了不少管理、营销、维护客户关系方面的经验。经营品牌的过程虽然有所不同,但有了基础构架,再添砖加瓦相对容易一些。

  “多思考,多学习。坚持下去,努力一定有回报。”杨娜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