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公司CEO比尔·盖茨的创业故事!

微软公司CEO比尔·盖茨的创业故事!

  比尔·盖茨以自己卓越的经营智慧而名噪天下。他的创业经历成为世界各大学院校工商管理的范例,他已成为青年人奋斗的偶像。

  比尔·盖茨是新式的工商业领袖。多年来,他不断证明自已是电脑业界的“先知”。他对于科技的深刻了解和整合资源的独特方法,使他有能力洞察先机,指点未来,为微软的策略制订方向。他的这种能力既让爱戴者敬畏,又令竞争者恐惧。

  是什么成就了比尔·盖茨?比尔·盖茨为何与众不同?他究竞擅长什么?最重要的是,我们从他的商业成就中可以学到哪些经验?这是无数人都曾经想过的问题,但很多人都得不到让他自己满意的答案。

  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知识和创意是企业的新资产。将它们和精明的商业头脑以及争强好胜的个性结合起来,你就能创造出奇葩。而比尔·盖茨正是这朵奇葩。只不过他还碰上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这将他推到了一个可以尽情发挥的高度。

  盖茨是魔鬼还是天使,微软是新科技的缔造者,还是商业规则的破坏者,现在还没有谁能下一个公正的结论,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盖茨不是靠幸运取得成功的,微软也不是建立在偶然的基础上的软件帝国;盖茨是电脑天才,但更是一个经营和管理天才;他在微软的成长过程中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他非凡的事业心、自信心和进取心,他高瞻远瞩的眼光和异常敏锐的市场嗅觉以及他持之以恒的奋斗是常人无法超越的。

  比尔·盖茨曾经和我们一样不名一文,但他知道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去抓住身边的机遇。于是.他成功了。在他财富的背后,隐藏着一种更为根本的东西,那就是让他成名或致富的秘密,让他跌倒后重新站起来的经验教训,他经年累月在商场上打拼所摸索出来的黄金法则。这一切是比金钱更宝贵的资产。

  比尔·盖茨的创业智慧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宝贵经验

  爱他、恨他,都无法漠视他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加州硅谷的一次会议上,盖茨发表了一篇关于IT业未来方向的演说,随后是提问时间。一个美国工程师对盖茨说:“我正在找工作,我工作过的两个公司都被贵公司挤跨了,因为贵公司发觉到我们的产品很有前途。我有一个很可爱的小女儿,她的梦想是有一个小沙池和一付小秋千。我不敢奢望一间您那种豪宅,我只想买一间带一个小后院的房子。小女儿问我,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买房子,我告诉她,要等到我有稳定的收入,银行才肯贷款给我们。我来开会前,小女儿嘱咐我问清楚您,什么产品是您肯定不会去做的,以便我好选工作。另外,很对不起,我不想替您工作。”

  1999年,《福布斯》公布全球富翁名单,盖茨再次以900亿美元遥遥领先,最近,甚至有消息说,他的财富已超过1000亿美元,稳居世界首富之席。盖茨创办并领导的微软无疑是最成功的公司之一,盖茨无疑是最成功的商人之一。

  他的举止与他的成就总不协调。说话语调尖锐高亢,满口俗话,态度傲慢甚至粗鲁。但是,他的动作又隐藏着充沛的精力和高昂的情绪。盖茨是世人羡慕、敬畏、奉承和恐惧的对象。这些强烈的情绪,令人无法对他的行为做出理性和正确的判断。但无论你爱他、恨他,你都无法漠视他。有人说:“盖茨对软件的贡献,就像爱迪生对灯泡的贡献一样,集创新者、企业家、推销员和全能的天才于一身。”而MitchKapor则说:“他精明干练、飞黄腾达、冷酷无情且缺乏道德,他是个恶毒的欺凌弱小的人。”

  盖茨的成功是商业达尔文主义和全球资本主义联姻下的奇迹,也是自由竞争和市场强权双重杠杆游戏下的神话。他的成功在《微软的秘密》一书中得到了很好的概括总结,值得所有企业尤其是软件企业借鉴和学习。但盖茨的故事必然是五光十色的多面体,本文选择另一个角度,透视他的发家史,也别有趣味。因为仔细研究发现,盖茨的成功并不是必然的,而是来自许多偶然的机遇,来自许多人的铺路和帮助。可是在微软和盖茨的字典里,从来没有“温情”、“恩人”这个字眼。尽管如此,历史总将是历史,它将还原在书本上,还原在人们的脑海里:微软是偶然帝国。 从小就是电脑迷

  1955年10月28日,比尔·盖茨生于美国西北部华盛顿州的西雅图。父亲是律师,是他早期打官司的重要帮手。母亲是教师,后来在盖茨与IBM历史性的合作中起过关键作用。

  盖茨从小欢快活泼,是一个高能量的孩子。不论什么时候,他都在摇篮里来回晃动。接着又花许多时间骑弹簧木马。后来,他把这种摇摆习惯带入成年时期,也带入了微软公司,摇动了整个世界。

  盖茨自小酷爱数学和计算机,在中学时就成为有名的“电脑迷”。保罗·艾伦(PaulAlan)是他最好的校友,两人经常在湖滨中学的电脑上玩三连棋的游戏。那时候的电脑就是一台PDP8型的小型机,学生们可以在一些相连的终端上,通过纸带打字机玩游戏,也能编一些小软件,诸如排座位之类的,比尔·盖茨玩起来得心应手,在程序上略施小计,就使自己座位的前后左右都是女生。

  1972年的一个夏天,年龄比他大3岁的保罗拿来一本《电子学》的杂志,翻到第143页上,指着一篇只有十个自然段的文章,对比尔说,有一家新成立的叫英特尔的公司推出一种叫8008的微处理器芯片。两人不久就弄到芯片,摆弄出一台机器,可以分析城市内交通监视器上的信息,于是又决定成立了一家命名为“交通数据公司”(TrofOData)的公司,不过,两位少年的游戏很快结束了。1973年比尔上了哈佛大学,保罗则在波士顿一家叫“甜井”的电脑公司找到一份编程的工作,

  两位伙伴经常会面,探讨电脑的事情。1974年春天,当《电子学》杂志宣布英特尔推出比8008芯片快10倍的8080芯片时,比尔和保罗已认定那些像 PDP8型的小型机的末日快到了。他们在新芯片背后已看到了对每个人来说堪称是完美电脑的辉煌前景:个人化、适应性强而且最重要的是不超出个人购买力。一句话,英特尔的8080芯片将改变整个工业结构。

  法律与恩人

  如苹果砸出牛顿的智慧一样,个人电脑突入盖茨的脑海也有一个外在的启蒙者。

  1975年1月份的《大众电子学》杂志封面上Altair8080型计算机的图片一下子点燃了保罗·艾伦及好友比尔·盖茨的电脑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