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本科生开题报告范文
最新本科生开题报告范文
一、编写目的
《银行帐目管理信息系统》开题报告的编写目的是通过对《银行帐目管理信息系统》中各模块的分析,确定系统的体系结构,模块内容,技术方法,明确各模块的功能和数据流,为程序编写定下宏观体系框架。
二、开发背景
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尤其是计算机大范围的普及,计算机应用逐渐由大规模科学计算的海量数据处理转向大规模的事务处理和对工作流的管理,这就产生了以台式计算机为核心,以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开发环境的管理信息系统在大规模的事务处理和对工作流的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特别是在银行帐目管理之中的应用日益收到人们的关注。
近年来我国信息产业发展迅速,手工管理方式在银行帐目管理等需要大量事务处理的应用中已显得不相适应,采用IT技术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势在必行。目前,对外开放必然趋势使银行业直面外国银行巨头的直接挑战,因此,银行必须提高其工作效率,改善其工作环境。这样,帐户管理的信息化势在必行。
在传统的银行帐户管理中,其过程往往是很复杂的,繁琐的,帐户管理以入帐和出帐两项内容为核心,在此过程中又需要经过若干道手续,因为整个过程都需要手工操作,效率十分低下,且由于他们之间关联复杂,统计和查询的方式各不相同;且会出现信息的重复传递问题,因此该过程必须实现信息化。
我们的系统开发的整体任务是实现银行帐户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的目的。
三、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能使新系统达到以最小的开发成本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根据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请求,通过初步调查和系统目标分析,对要开发的银行帐户管理信息系统从技术上、经济上、资源上和管理上进行是否可行的研究。这是一项保证资源合理使用、避免失误和浪费的重要工作。
⊙ 经济上的可行性:主要分析成本与收益、投资效果等。
⊙ 技术上的可行性:要分析技术力量、计算机性能、通讯网络和系统条件等。
⊙ 资源上的可行性:主要指管理、经费能否得到保证。
⊙ 管理上的可行性:如帐户管理水平、数据收集可能性、规章制度健全程度和领导对发展系统的态度。
可行性分析已经写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报请领导及有关专家审议,通过后进入了以下需求分析阶段。
四、系统需求分析
用户的主要需求有帐户管理、取款机管理、用户查询、查询统计等几个方面:
(1)帐户管理方面:存款、取款、开户、销户、修改信息、办卡、挂失卡;
(2)取款机信息管理方面:管理员管理查询和维护、客户查询和取款等功能;
(3)用户查询方面:用户希望便于查询自己帐户的信息。
(4)查询统计方面:VIP用户统计、ATM业务量统计、异动查询统计、持卡总量消费统计、工作量负荷统计等功能。
五、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数据的安全性问题
解决办法为:采用DES加密算法;
(2)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二:数据的一致性问题
解决办法为:使用触发器;
(3)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三:系统查找数据的速度问题
解决办法为:采用哈希算法进行数据的快速查找。
六、系统定义
通过该银行账户管理系统,使银行的账户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自动化,从而达到提高账户管理效率的目的。系统开发的任务是使办公人员可以轻松快捷的完成对账户管理的任务。
1、系统要求:
(1)系统应符合银行账户管理的规定,满足银行相关人员日常使用的需要,并达到操作过程中的直观,方便,实用,安全等要求;
(2)系统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既便于系统功能的各种组合和修改,又便于未参与开发的技术维护人员补充,维护;
(3)系统应具备数据库维护功能,及时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备份等操作;
(4)尽量采用现有软件环境及先进的管理系统开方案,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系统开发水平和应用效果的目的。
2、系统功能:
系统主要实现了:帐户管理、取款机管理、用户查询、查询统计等功能,
◆帐户管理模块:存款、取款、开户、销户、修改信息、办卡、挂失卡;
◆用户查询模块;
◆取款机信息管理模块:管理员管理查询和维护、客户查询和取款等功能;
◆查询统计模块:VIP用户统计、ATM业务量统计、异动查询统计、持卡总量消费统计、工作量负荷统计等功能。
七、系统体系结构
在系统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做系统功能模块图如下:
八、运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 2000 IE5.0
开发平台:Visual ForPro 6.0
九、参考资料
VFP 编程技术及数据库应用教程 作者: 常明华 杨佩理 李基鸿 连育英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ISBN:7-5083-0867-0
出版日期:2002-08-01
VFP程序设计简明教程
作者: 鲁俊生 胡天云主编
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7-5606-1047-1
出版日期:2001-08-01
VISUAL FOXPRO6.0/FoxBASE+课程设计案例精编
作者: 伍俊良
出版社:水利水电出版社 ISBN:7-5084-0947-7
出版日期:2002-01-01
面向对象软件工程 Object-Oriented Software Engineering
作者: Timothy C.Lethbridge Robert Laganiere
译者:张红光 温遇华 徐巧丽 张楠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7-111-11904-5
出版日期:2003-04-01
十、课题开发进度
2月23日---3月7日 系统分析阶段
3月8日----4月4日 系统设计阶段
4月5日----4月10日 系统实施、调试阶段
4月11日---4月25日 毕业设计说明书编写
4月26日---5月18日 毕业设计说明书打印
范文二
文 献 综 述
一、作业成本法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20世纪70年代以来,制造业正在发生席卷全行业的革命性变革。伴随着迅速的技术革新,全球竞争正在给制造业带来剧烈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成本管理方法,越来越受到制造业的关注和推崇,国际上,特别是美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主要研究范围包括ABC的概念体系及其评价、作业动因的选择、作业的价值分析、ABC的优缺点、作业成本计算程序及方法应用研究等,并取得了广泛的应用[1]。国内的学者也就该应用问题相应地进行了大量的学术研究,对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内涵及其在制造业应用的理论和实务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有效的成果和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
对于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中小制造企业的适用性问题,目前有的学者认为,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他们认为作业成本法有着以下的优势:(1)作业成本法能够提供更准确的关于经营行为和生产过程以及产品、服务和顾客方面的成本信息准确的成本信息;(2)作业成本法解决了传统成本信息失真问题[2];(3)作业成本法能促使管理人员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4)作业成本法可以改进预算控制;(5)作业成本法可以强化企业战略成本管理[3]。
而有的学者则持保留态度,认为作业成本法虽然对成本准确性的提高有所帮助,但所花费的代价实在太大,因为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如确立作业动因,资源动因,归集作业成本池等,因此在中国企业不适用。李连军,王润芳(2000)对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计算程序以及在我国的应用进行了探讨,鉴于我国目前技术水平、市场体制与西方国家相比,认为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实行ABC的条件。从南京大学会计学系课题组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出:(1)大部分企业仍以直接人工作为最主要的制造费用分配标准;(2)关于作业成本法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会计界和实务界都缺乏经验,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缺乏理论指导,由于大部分企业对作业成本法还很不熟悉,实际应用便更少了。
尽管目前在我国推行作业成本法还存在以上种种不利因素,但部分学者还是认为实施作业成本法的现实可能性仍然不可否认。首先,随着生产日益现代化,许多企业可以通过引进技术或创设先进全自动化的作业车间,提高技术水平;其次,产品生产过程中间接制造费用在产品成本中的比重日益增大;第三,企业会计人员素质不断提高,能很快地理解掌握作业成本法。陈岩(1999)认为,在我国研究作业成本法的应用阀题,必须分别情况,分别对待。对少数生产自动化和电脑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可进行作业成本法试点[6]。胡国强、贾剑锋(2001)分析了作业成本制对传统成本管理会计的内容、计算、方法和目的的影响,认为作业成本制弥补了传统成本管理会计的一些缺陷。
对于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问题,还存在着很多不同的观点,如今仍在众多学者中热讨研究。虽然各国对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并不广泛,但是,就这些运用了作业成本法理论的企业来讲,对作业成本法的满意度还是比较高的。
二、作业成本法研究发展趋势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思想早在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就形成了,“作业”和“作业会计”等概念提出之后,引起了会计学界对传统成本会计系统的深刻反思,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生产自动化的普及以及即时制的产生于发展,作业成本法的研究有了质的飞跃,并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自20世纪80年代美国作业成本法研究兴起不久,我国的学者也纷纷发表相关文章对作业成本理论进行研究,在对作业成本法进行系统介绍和理论意义分析后,我国理论界逐渐结合我国企业具体情况进行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研究,探讨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对作业成本法的研究,近几年来,我国研究主要集中在作业成本法的可行性上,探讨作业成本法的本质,适用环境的分析[7]。
近几十年来,我国中小制造企业更多的是重视业务和市场的发展,成本的核算系统仍沿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法,而且越来越普遍。传统成本法仅将产品的成本定义为产品的制造成本,即只包括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应分摊的制造费用,而将其他费用放入管理费用和业务费用中,一律作为期间费用处理,并且认为这部分费用与当期产品的生产不相关,此外,在传统成本法中,成本控制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减少支出、降低成本来实现的,由此产生的后果就是企业只将成本管理的重点放在了降低产品的直接制造费用之上,而忽略了其他的.间接费用,从而陷入了单纯为降低成本而管理成本的滞后状态[8]。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需求也在不断细化,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获取竞争优势,就必须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而且,在以计算机为主导的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日益提高的的经济条件下,直接人工费用普遍减少,间接成本相对增加,传统成本管理系统以单一的人工工时或机械工时作为分配的基础,这已不适应现代企业生产环境,不能正确反映产品的消耗,不能为企业产品定价、企业决策和控制提供正确的会计信息了,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相关性和可行性已经逐渐下降,因此,引用作业成本法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作业成本法管理理论从产生到发展的最初目的,仅仅是为了提高成本计算的准确性、改变传统成本法扭曲状况,如今却已经远远超出了如何准确进行成本计算这个研究范畴了[9]。随着运用作业成本法的企业逐渐增多,作业成本管理理论的倡导者提出可以运用作业成本信息制定产品组合决策、产品定价决策、进行流程改进和其他的关键性决策,既作业成本研究的重心发生了转移,从单纯地追求成本计算的准确性,重视成本动因和成本之间的因果关系,发展为重视将作业成本理论、方法与有关理论相联系。从英、美等国作业成本相关文献的研究看,作业成本法从不被认同,到现在许多企业中的推广应用,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作业成本法主要的目的是改变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造成成本计算结果扭曲的状况,强调成本计算的准确性。第二阶段,作业成本研究的重心由准确地进行产品成本计算向重视全过程成本管理转移[10]。
作业成本计算作为一种崭新的成本计算方法,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尤其在国外已经得到相当程度的应用,但是在我国的制造企业全面实践并取得成功的实例并不多,尽管理论研究很充分,企业的实践还处在摸索阶段,在对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推行的研究过程,受到众多的阻力,尤其是受到传统成本计算系统认可的保守势力的阻碍,因此要在我国全面应用作业成本法,要经过一个漫长的探索阶段。
三、对本人研究课题的启发
作业成本法的引入,给中国企业成本管理研究一个很大的突破,对推进我国企业成本管理方面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多的学者投身研究作业成本法,分析研究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但在,区别于国外有效的应用成果,我国大多还只停留在理论的研究阶段,在实务界的成功应用却是很少。种种的原因,这使得这种较先进的成本计算法在中国企业中的实施遇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障碍。本人通过对大量资料的研究分析,得出作业成本法的在我国中小制造企业应用的可行性和在应用中遇到的障碍,其中既有外部环境的约束,也有来自企业自身的阻力:(1)科技水平相对不高,技术基础薄弱;(2)作业成本法赖以存在的社会环境还未形成;(3)管理会计未在国内广泛应用;(4)传统的成本核算观念难以突破;(5)财务会计人员素质不高。针对这些问题,本人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并将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进行比较分析,简单总结出以下几点意见:(1)政府机构参与推广作业成本法,并在作业成本法理论实践研究上给予经费上的支持;(2)要认识到传统成本方法的缺陷;(3)在高校专业教育中建立有利于作业成本法推广的知识体系,使会计专业的学生能够更好掌握作业成本法,未推广作业成本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4)在企业内部建立以作业成本法为基础的成本计算体系,完善成本管理体系。
本人就想通过了解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应用率低的现状,分析作业成本法的在我国中小制造企业应用的可行性和在应用中遇到的障碍,进而及时采用改进方法,使我国中小制造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增加优势,从而提升我国中小制造企业的国际地位。
参考文献
[1]周海涛等.作业成本法及其在制造业企业中的应用探讨[J/OL].制造业自动化.2005年4期
[2] 刘浩.标准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变革—作业成本法[DB/OL].[1998-03-01]
[3] 蒋钦.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制造业中的应用创新研究[DB/OL].[2007-04-27].
[4]刘志华.作业成本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DB/OL].[2005-10-08].
[5]杨浩. 论作业成本法及在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应用[DB/OL].[2005-10-01].
[6]陈岩. 作业成本法理论和应用的探讨--兼论我国成本核算的改革[DB/OL].[1999-11-01]
[7] 张迎建. 基于合作博弈理论下作业成本法改进的研究[DB/OL].[2006-03-31]
[8]李彤华.我国矿山企业作业成本管理研究[DB/OL].[2008-10-18].
[9] 鲁务顺. 作业成本法及其在我国制造企业应用的可行性研究[DB/OL].[2005-06-01]
[10]曹晓雪.流程工业作业成本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35-36.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