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碍的四大表现形式

人格障碍的四大表现形式

  提到人格障碍,相信有很多人并不了解它是什么样的病症,但提到病态人格,相信有很多人都有一定的了解。这类患者生活中的想法与做法会“别具一格”。今天,小编就来盘点人格障碍的表现形式。

  爆发型病态人格

  这种人情绪极不稳定,常因微小的刺激而产生冲动,完全不能克制自己。社会上某些因一时冲动而杀人的罪犯,往往属于爆发型人格。这种人在冲动过后有时也会懊悔,但一遇刺激又会爆发。

  偏执型病态人格

  对人有敌对情绪,难与同学、老师、亲友相处。他们心胸狭窄、疑心大、好嫉妒,常把别人无意的话甚至别人友好的表示也看成是敌对行为。对刺激、“侮辱”非常敏感,经常把不是针对自己的侮辱往自己身上想。遇到挫折失败,爱把责任推给别人。性情偏狂、固执。

  分裂型病态人格

  不爱社交,难于接近,性情孤僻,遇事胆怯、退缩,没有知己好友。这种人缺乏进取心,害怕竞争。对周围的人漠不关心,常常独居一隅做白日梦,沉溺于幻想之中。给人的感觉是性格古怪,无法与之交往。

  衰弱型病态人格

  神经脆弱,常被伤感情绪困扰,在别人看来无所谓的小事,他也会为之落泪伤感。缺乏生活的信心和乐趣,缺乏主动精神。这种人往往精力不足,易于疲劳,难于承担重任,更难承担心理压力。

  在最后,小编希望各位网友能够分清楚到底哪一种才是人格障碍,哪一种才是强迫症。在医学上来说,有一种人格称之为强迫型病态人格,这种情况就是人格障碍,而不是强迫症。具体的表现就是对自己的克制很严重,不断自我约束,总担心什么事没办好。

  人格障碍类型划分及其特点表现

  人格障碍是一种异常人格,由于其人格的异常性而防碍人际关系甚至给社会带来危机,或者给本人造成精神痛苦,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人格障碍指根深蒂固和持续不变的行为模式,其表现往往在儿童期就开始显露,至少也应该在青年期开始显著。如果成年以前没有任何人格障碍的特征或证据,就不能诊断为人格障碍(成年以后才开始出现的人格上的病态称为人格改变)。此外,由于年龄愈小,人格的可塑性愈大,故18岁以前不诊断人格障碍。常见的人格障碍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偏执型人格障碍

  特点为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好胜心强,有强烈的自尊心,对批评或挫折过分敏感,且长期耿耿于怀。看问题主观片面,工作和学习上往往言过其实,失败时常迁怒于人而原谅自己。生性嫉妒,往往认为自己成了别人阴谋的牺牲品。多疑,易将别人无意的或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轻蔑而产生歪曲体验。这是一种以猜疑和偏执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特点为:①广泛猜疑,常将他人无意的.、非恶意的甚至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歧视;或无足够根据,怀疑会被人利用或伤害,因此过分警惕与防卫;②将周围事物解释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阴谋",并可成为超价观念;③易产生病态嫉妒;④过分自负,若有挫折或失败则归咎于他人,总认为自己正确;⑤好嫉恨别人,对他人过错不能宽容;⑥脱离实际地好争辩与敌对,固执地追求个人不够合理的"权利"或利益;⑦忽视或不相信与患者想法不相符合的客观证据,因而很难以说理或事实来改变患者的想法。

  二、分裂型人格障碍

  特点是情感冷淡,缺乏亲切感。与人的关系是平淡的,不能表达对别人的关怀、体贴与温暖。对赞扬或批评均无动于衷,既无愉快的情绪体验,也无愤怒的情绪表现。缺乏亲密、信任的人际关系,少交往,没有知心朋友。青春期以后对异性不感兴趣,照例是不恋爱、不结婚的。过分沉湎于幻想,行为古怪、孤僻自处,行动目的不明显或无实效。有巫术信念等。这是一种以观念、外貌和行为奇特,以及人际关系有明显缺陷,且情感冷淡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其特点为:①有特异的信念或与文化背景不相称的行为;②奇怪的、反常的或特殊的行为或外貌;③言语怪异,并非文化程度或智能障碍所引起;④不寻常的知觉体验,如暂时性错觉、幻觉;⑤对人冷淡,对亲戚也不例外,缺少温暖体贴;⑥表情淡漠,缺乏深刻或生动的情感体验;⑦多单独活动、社交被动、缺乏知友。

  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亦称悖德型人格障碍,其最大特点是缺乏道德情感。忽视社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义务,没有怜悯同情之心,对他人的感受漠不关心。这种人的智力发育良好,但行为未加深思熟虑,也不考虑后果,常因微小刺激便引起攻击、冲动和暴行。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从无内疚感,不能从经验中吸取教训,一犯再犯而不知改悔,所以累教不改。说起话来似乎头头是道,但给人以蛮不讲理和似是而非的印象,不论出了什么问题,他总是自我辩护和责怪别人。这是一种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特点为:①18岁前有品行障碍的证据,如经常逃学、被学校开除、因行为不轨不止一次停学、被公安拘留、反复说谎(不是为了躲避体罚)、习惯性吸烟喝酒、反复偷窃、对次参与破坏公关财务活动、反复挑起或参与斗殴、反复违反家规或校规、过早有性活动、虐待动物或弱小同伴等;②不能维持持久的工作或学习,多次变换工作;③有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④易激惹,并有攻击行为,如反复斗殴或攻击别人;⑤经常不承担经济义务,如拖欠债务、不抚养小孩或不赡养父母;⑥行为无计划或有冲动性,如进行事先无安排的、无目的的旅行;⑦不尊重事实,如经常撒谎,使用化名,欺骗他人以获得个人的利益或快乐;⑧对自己或他人的安全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心;⑨不能维持长久的夫妻关系;⑩危害别人时无内疚感。

  反社会人格中有一种叫做冲动性或暴发性人格障碍,其特点是对事物往往做出暴发性反应,不可预测和反复无常的心境变化、不能坚持任何没有即刻奖励(报酬)的行动。这种人常常变换职业和酗酒。另一种叫做被动攻击性人格障碍,特点是对社会性约束和要求进行消极对抗,对家规校规等一概有强烈的抗拒心理,履行职责义务时故意拖延、怠工、偷懒,终日无所作为,即使暂时改变行为方式对他明显有利也顽固不改。

  四、表演型人格障碍又称戏剧性人格障碍或称癔症性人格障碍。

  这是一这以过分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以吸引他人注意为注意特点的人格障碍。特点为:①表情夸张象演戏一样,情感体验肤浅;②暗示性高,很容易受他人的影响;③自我中心,强求别人符合他的需要和意志,不如意就给别人难堪或强烈不满;④经常渴望表扬和同情,感情易波动;⑤寻求刺激,过多地参加各种社交活动;⑥十分关心自己是否引人注目,言行方面竭力表现自己以吸引他人;⑦情感易变,完全按个人情感判断好坏;⑧说话夸大其词,掺杂幻想情节。

  其特点为:

  2.好炫耀自己,爱出风头,常用过分夸张的言语、表情或动作来引起别人的注意(犹如演戏时力图吸引当场观众一样),甚至不惜损害身体(自伤或玩弄自杀)和不顾个人尊严;

  3.情绪情感不稳定,反应常过分,“大惊小怪”,往往给人以肤浅、虚假、装腔作势或无病呻吟的印象。

  4.自我中心,自命不凡。有夸张而牢固的使命感和特权感,视别人为达到自我目标的手段,玩弄各种花招使别人就范,如任性、强求、说谎欺骗、谄媚、献殷勤等,完全不为他人着想,以自己的好恶判断别人,没有固定的交友模式,很难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4.暗示性高。

  五.强迫性人格障碍

  这是一种以要求严格和完美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特点为:①做任何事情都要求完美无缺、按部就班;②不合理地坚持别人也要严格地按照他的方式做事,否则心里很不痛快,对别人做事很不放心;③犹豫不决,常推迟或避免作出决定;④常有不安全感,反复考虑计划是否得当,反复核对检查,唯恐疏忽和差错;⑤拘泥细结,甚至生活小结也要"程序化",不遵照一定的规矩就感到不安或要重做;⑥完成一件工作之后常缺乏愉快和满足的体验,相反容易悔恨和内疚;⑦对自己要求严格,过分沉溺于职责义务与道德规范,无业余爱好,拘谨吝啬,缺少友谊往来。其它人格障碍还有依赖型人格障碍、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和自恋性人格障碍等。诊断:具有上述人格障碍共同特点并排除躯体或精神疾病或精神刺激因素引起的人格改变,即可作出诊断。大部分人格障碍者都不来就诊,有部分可能到心理咨询科就诊。

  该型人格障碍的特点为:

  1.不确定感。似乎感到所面对的世界不确定,偶然和意外的事情太多,使用自己制定的“规律”来加以对抗,拘泥于形式、规则、顺序,做事循规蹈矩、墨守陈规,刻板固执,不能随机应变,有僵化的特殊风格。常喜欢计数,偏好对称,有巫术倾向,把偶然的表面现象与自己的利害相联系。

  2.不安全感。做事过于仔细谨慎,反复检查核对,唯恐疏忽和差错,为了安全不惜牺牲效率和经济。自我怀疑有无能力、动机是否纯正等。遇事就心情紧张,总象面临重大考验似的。

  3.追求完美。追求十全十美,对己责备求全,吹毛求疵,但又缺乏自信。

  以上是常见的典型人格障碍类型的特点。实际生活中,可以见到混合和过渡的形式。

  由于对人格的正常变异原因尚不清楚,所以也就难以解释人格障碍产生的原因。多数学者认为,和其他心理障碍的发生往往是多因素的一样,形成人格障碍的因素也不会是单一的,可能是由生物、心理和社会文化诸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例如,有的学者认为,儿童早期母爱被剥夺可形成缺乏感情的性格;父母过于严厉或过于溺爱都会使儿童的人格发展不健全。行为主义学派则认为人格障碍是社会学习的结果。恶劣的社会环境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对儿童的心理发育有不良影响,显然也是形成人格障碍的一个重要因素。至于人格障碍发生的生物学因素(例如遗传因素、脑电及生化的异常、内分泌、边缘系统功能失调或发育不健全等)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处理:①仔细的评估:观察分析现在的表现与过去的资料,做系统的人格测试,如MMPI;②心理治疗:由于人格一旦形成很难改变,故治疗目标要适当;应根据人格障碍的不同类型选择不同的心理疗法;一般性的解释指导对患者亦颇有帮助;③药物治疗:对冲动型人格障碍可使用碳酸锂、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可改善其情感控制能力,剂量宜小量开始,缓慢加量;有焦虑抑郁者对症处理;④强制性改造或教养:适用于对社会及他人危害较大的部分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