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事迹(10篇)
一个个闪耀的名字,刻写了伟大时代的凡人善举;一串串感人的事迹,彰显着推进社会前进的精神力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罗阳,男,51岁,辽宁沈阳人。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罗阳所在的沈飞集团是中国重要的歼击机研制生产基地,他本人也是飞机设计专家,2021年11月25日上午,随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参与舰载机起降训练的罗阳,在大连执行任务时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经抢救无效,于12时48分在工作岗位上殉职。
罗阳1982年毕业于北京航天航空大学高空设计专业。他担任中航工业沈飞董事长、总经理的5年,是沈飞新型号飞机任务最多、最重的5年。难关难度,难题难点,好像排着队一样。罗阳善于解决问题,采取多种措施推动研制进度,创造了新机研制提前18天总装下线,从设计发图到成功首飞仅用10个半月的奇迹。
2021年1月,罗阳担任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舰载机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没有经验,也没有现成的关键技术可以借鉴,航空制造大国对技术的封锁,逼着航空人只有自主创新一条路可以走。在航母上,罗阳坚持亲力亲为,与科研人员一起整理试验数据,观看每次起降过程,记录和分析飞机状态,出现身体不适,也没有中途下舰,甚至都没有去找医护人员检查。
难度高,任务重,时间短。重重考验摆在罗阳面前,可是他就有这么一股不服输、不懈怠的劲头。他曾说,外国人能干成的事情,中国人同样能干成,而且还能干得更好。
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里,他不知疲倦,劳心劳力,没有一刻休息,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钟南山这个名字大家想必都已经非常熟悉了。在今年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中,八十四岁高龄的他依然挂帅出征,奔赴抗疫一线。也正是因为他的出现,让人们的心都放了下来。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在2003年发生的“非典”中,他也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作用。也是从那个时候,钟南山这个名字走进了公众的视野。
在观看一段采访视频时,我得知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在一个记者招待会上,钟南山爷爷为了安抚大众,在节目里说现在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其实钟爷爷心里知道,这种突发性的传染病哪有那么好控制。后来记者再次问起关于病情的话题时,钟爷爷实在忍不住了,说:“第一,不知道病源是什么;第二,没有治疗的方法,还在不断传染,不能叫控制,顶多就是把病人隔离起来,算是得到了一些遏制。”
钟南山爷爷对于非典疫情真实地阐述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也让他立刻成为了媒体的焦点。在此后的十七年里,一旦出现大规模的传染疾病,人们就能听到钟南山的声音。他的这种敢医敢言、实话实说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当“非典”疫情带来的恐慌充满人们内心的时候,他却说:“把最严重的病人,送到我这里来!”作为医生的钟南山自然知道这种病有高度致命性,但是无私奉献的责任心让他毫不犹豫地奔赴一线,认真救治每一个病人,成为了伟大的英雄。
在我们国家,还有很多很多像钟南山一样的白衣天使。现在他们正在一线守护我们的健康。让我们致敬这些伟大的医者们,致敬钟南山院士,感谢他们为我们的付出。这些医生们的故事让我真正明白了那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1955年,张海迪出生在山东济南。她原本有着幸福快乐的童年。5岁那年,她患上了脊髓血管瘤,病情十分严重,以至于5年中做了3次大手术,脊椎板被摘去6块,最后高位截瘫。病魔使得原来天真活泼的张海迪只能整天躺卧在病床之上。
尽管过去的小伙伴经常来看她,给她讲学校里的事,但她一个人在屋子里的时间久了,仍然觉得心烦意乱。她想不明白,为什么命运对自己如此不公平。她越想越气,就把那些放在周围的玩具扔得到处都是。但是,当小海迪听到开门声的时候,就赶紧把那些东西捡起来放在身边,因为她不想让妈妈伤心,她更不想把这份痛苦留给妈妈。
一天,小海迪终于抑制不住心中的渴望,就对妈妈说:“妈妈,我想上学!”听了她的话,妈妈哭了。她知道小海迪渴望知识,就说:“孩子,妈妈和爸爸会让你学到知识的!”妈妈开始想请家庭老师来教她,但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允许,妈妈便利用下班后的时间教她。
小海迪渴望知识,特别爱学习,但手术造成的肋间神经痛经常把她折磨得死去活来。一次剧痛之后,她感到异常疲倦。妈妈说:“这些作业你明天再完成吧。”小海迪却郑重地说:“今日事今日毕!”妈妈感动地流下泪水。小海迪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绝不能拖。但病魔却是无情的,每当病痛难忍时,她就猛揪自己的辫子,以期用一种疼痛来代替另外一种疼痛。渐渐地,她揪下来的头发都能编成一条辫子了。
10岁时,小海迪开始写日记。她把每天的重要事情与情感都写下来,很好地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除了语文,小海迪对其他功课也非常用心,不肯浪费一点时间。她以顽强的意志,认真学习,用心对待每一句话,每一道题目。小海迪用几年时间,自学了小学和中学的全部课程,实现了“轮椅上的梦”。她没有愧对自己的童年,没有愧对那些美好的光阴。
1970年,张海迪全家被下放到山东聊城的莘县,开始了农村生活。她的善良、热情和乐观赢得了大家的喜欢,孩子们都愿意推她出去散步。一天,张海迪幸福地坐在木轮椅上,由孩子们轮流推着,来到了田野。她平生第一次看到青山绿水、绿油油的麦田和弯曲的小路。“天地真大呀!”她由衷地感叹。
孩子们推着轮椅飞跑,各种景物在海迪的眼前一晃而过。她的思绪像长了翅膀一样,随风飘向远方。这时,由于推得太快,木轮椅突然翻倒,张海迪摔在地上,胳膊都流血了,可她还和孩子们一起哈哈大笑。
农村的生活非常艰苦,大家都没有什么吃的。但谁家要是偶尔能吃上一点好东西(比如萝卜馅高粱米面的包子),都忘不了给张海迪带去一些。张海迪把乡亲们给自己的爱铭刻在心。她时常想,自己能为大家做点什么呢?当她看到村里缺医少药,人们大病小病都得到几十里外的卫生院治疗时,便产生了一个想法:“我不能下地干活,但为什么不学着给人看病呢!”
从此,她开始在昏暗的油灯下学习各种医学书籍,还托人买来体温计、听诊器和针灸用的银针。不久,她便成了一位远近闻名的乡村医生。张海迪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为村民们治病达1万余次,她的针灸技术尤其出名。由于经常靠在轮椅上给人看病,她的肋间神经痛时常发作。但是,为了治好更多病人,张海迪始终一声不吭地坚持着。
她一边为人治病,一边自学英语。没有老师教,她就跟着收音机学,没有语言环境,她就自己跟自己对话。据说,她家里的每一本英语书都被撕得只剩下封面和封底。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张海迪知道,如果不一页页地把书撕掉,自己就容易产生依赖性,学得很慢。于是,她发明了这种强化记忆的方法。
张海迪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了各种不利条件,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学习,终于自学成才。1981年12月,《人民日报》首次报道了张海迪的先进事迹。人们掀起了向张海迪学习的热潮。
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1950年,徐虎出生在上海一个普通的家庭。正值新中国刚刚成立的第二年,中国处于百废待兴的时期,由于长期积贫积弱,老百姓的生活都比较困难,徐虎家里也不宽裕。父亲蹬“黄鱼车”(即黄包车,旧社会拉客的人力车),母亲种菜。兄妹8个中,只有他一个男孩子。1967年,徐虎初中毕业,1968年回到生产队跟着母亲务农种菜。
徐虎不怕脏不怕累,什么活都自己动手解决。他修过自行车、人力拖车、打农药的喷雾器,也用铁皮敲好过一个煤油炉……他吃得起苦,什么脏活累活都抢着干,像个全能型的选手。
1975年,上海市政府为了解决城市居民住房困难的问题,在上海城郊结合部征地建新公房,徐虎所在生产队的地也在其中。仿佛是命运的安排,徐虎被分配到了普陀区管局中山北路1975年,上海市政府为了解决城市居民住房困难的问题,在上海城郊结合部征地建新公房,徐虎所在生产队的地也在其中。仿佛是命运的安排,徐虎被分配到了普陀区房管局中山北路房管所,当了一名水电修理工。
徐虎的工作就是每天为居民修理电灯、换自来水龙头、疏通抽水马桶和下水道。徐虎一直记得父亲的话:“干修水电这一行,虽然累些,脏些,但是总归是个技术活,要干就要干好。”
有一次,普陀区石泉五村40号的一位退休教师来找他,说家中的水龙头一直在夜间漏水,邻居们怀疑他偷水,占小便宜,他觉得很冤枉,就来求助徐虎,让他帮忙修一下,好洗刷他的不白之冤。
有一次,普陀区石泉五村40号的一位退休教师来找他,说家中的水龙头一直在夜间漏水,邻居们怀疑他偷水,占小便宜,他觉得很冤枉,就来求助徐虎,让他帮忙修一下,好洗刷他的不白之冤。
徐虎很感慨,3分钱一个垫圈换来居民3页纸的感谢信,10分钟的劳动帮助老教师洗刷了不白之冤。他觉得这个工作非常有意义,更是下决心要好好干。
有人劝说他,反正又没有人来报修,你这样做不是自讨苦吃?徐虎不听劝告,花了整整两年业余时间,把两千多户居民的抽水马桶都清理了一遍。
1984年,上海市委有关部门和几家主要新闻单位共同发起了市民评选优秀社会服务工作者的活动。徐虎凭借他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的出色服务,被当地居民竭力推荐,获得一等奖。
1985年元宵节那天,徐虎出现在了上海电视台的表彰大会上。颁奖大会上,他双手捧着证书,两眼热泪盈眶。光新村居委党支部书记赵惠英老妈妈夸奖徐虎是“一颗在我们光新村夜晚发亮的服务明星”。
光新一村246号某室,是一户特殊家庭,一户四口都是残疾人,户主杨海民有神经官能症,妻子有小儿麻痹症。两个孩子一个瘫痪,一个失明。徐虎经常帮助他们家,给他们修屋顶、装吊扇、送羽绒被、送慰问金……
徐虎的无私奉献得到了党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评价。他1986年、1988年两次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199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1989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五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他还被评为上海市十大先进标兵之一、建设部劳动模范和全国建设系统17位行业标兵之一。
1996年4月17日,中宣部、国家建设部和上海市委在北京联合举行徐虎先进事迹报告会。第二天,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纷纷在头版头条位置大篇幅地介绍徐虎的先进事迹,在全国掀起了学习徐虎的热潮。上海市委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学习徐虎同志先进事迹的通知》。
1997年9月,徐虎作为党员代表,光荣地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9年9月,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徐虎同志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和“时代领跑者—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有影响的劳动模范”,并赴京出席了“双百”人物座谈会、颁奖典礼和国庆阅兵,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2019年9月25日,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徐虎荣获“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与雷锋、黄继光、钱学森、王进喜等并列,成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的楷模人物代表。
徐虎为上海人民和全国人民所熟知。徐虎的事迹推向了全国,学习徐虎的浪潮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响应为“为人民服务”号召的一波波“小徐虎”们在各地诞生。
是的,提倡工匠精神,徐虎就是一名孜孜不倦的工匠,他有着灵巧的双手,有着勤奋为人民服务的心。他从一名普通的修理工做起,从点滴做起,走上了时代楷模之路。徐虎以平凡的工作,折射出耀眼的时代光芒,以一颗金子般的心,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和人民群众的赞颂!
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他的名字叫容国团,1937年出生于香港,4岁就开始练习乒乓球了,小时候的家境不是很好,所以容国团从小就十分刻苦。不仅乒乓球打的好,学习也从来没有落下,成绩非常好。但后来父亲下岗,他只能无奈辍学,跟随父亲来到大陆广东生活。在那个年代中国乒乓还没有完全崛起,国乒的技术还没有达到顶级的水平,但她仍然取得了男子团体、男子双打单打三项冠军,以2:0击败了前世界冠军、震惊世界乒坛。获得了中国体育运动健将称号。获得了全国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获得乒乓世界冠军的人,同时他也是中国体育第一个获得世界冠军的人。他取得的荣誉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是无比的荣誉,那时的中国就是在外国人眼里的“东亚病夫”。容国团的父亲是一位爱国人士,那时香港被日本侵占,所以给容国团取了这样的名字。因此在父亲的熏陶小,容国团从小就十分热爱祖国,很有志向。他令中国打破了没有冠军的局面,在他退役后,他选择了继续为中国乒乓做贡献,为中国女乒做起了教练,在他的带领下,中国女排就此崛起,达到了只要中国女乒上赛场就必得冠军的实力。
容国团还收到毛泽东主席的亲自接见,将容国团夺冠和十年国庆,列为1959年的两大喜事。乒乓球在中国体育体系中地位也就此改变,被奉为“国球”。
但在1968年6月20日,这个一辈子都在为国乒拼搏的爱国英雄,选择结束了他的生命。1966年“_”开始,容国团和其他运动员一样遭到了恶意打压和批斗,虽然身为世界冠军,但他的海外经历让他成为判修正主义的罪状。对于他来说,他的荣誉和名声至关重要,甚至高于他的生命,他堪受误解和屈辱,最终陨落了。他的妻子在参加完批斗会后发现容国团不见了,第二天在龙潭湖附近一棵树上找到了他的尸体,容国团已经上吊自尽了。留下的只有一封10字的遗书:我爱我的名誉胜过生命。
1978年,国家号召为容国团恢复荣誉,周总理还亲自下令不允许恶意批斗体育英雄。这才终于让其他的运动员们摆脱了多年的牢笼囚禁的痛苦。但容国团已经回不来了,他的事迹永远停留在了他31岁那年,他为中国乒乓的下一代打下了基础,培养了新一代的乒乓运动员。
他的贡献让中国乒乓在至今都久盛不衰。他的骨灰被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令所有国人可以纪念他,永远不会忘记他。
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1959年4月,在德国多特蒙德举行的第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决赛中,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荣获男子单打冠军,成为新中国体育界第一位世界冠军。
1937年8月10日,容国团出生于香港,其父容勉之15岁就被迫当了童工,后来在一家轮船公司当海员,并曾参加过省港大罢工。容勉之希望国家强大民族团结,因而给自己的独生子取名“国团”。
由于家境贫寒,容国团从小失学,在香港东区一家渔行做童工以维持家庭生计。容国团的舅舅是一名业余乒乓球运动员,在舅舅的影响下,年幼的容国团便开始接触乒乓球,并逐渐展现出惊人的天赋,进步神速,很快就成为香港顶尖的乒乓球运动员。
1957年9月,容国团代表港澳乒乓球联队到北京与中国国家队打表演赛。当时,他刚大病初愈,但凭借着自己高超的球技,他仍击败了当时中国乒乓球队中的几名主力队员。最后,虽因体力不支,容国团放弃了与中国首个男子乒乓球全国冠军姜永宁的交手,但他的精湛球技还是深深震撼了在场的观众。那一天,贺龙元帅也到现场观看了比赛,赛后,他建议容国团加入中国国家男子乒乓球队,为国效力。当年11月,容国团进入广州体育学院学习。
1959年4月,在第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22岁的容国团一举夺魁。回到祖国,他受到了民族英雄般的礼遇: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贺龙亲自到机场迎接;周恩来总理甚至将此次夺冠与十年国庆并称,可见容国团夺冠的非凡意义与巨大影响。
1961年,第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北京举行,中日两队在男团决赛中展开了激烈交锋。容国团先失两局,后由徐寅生、庄则栋将比分追平。在决赛局上场前,容国团甩开毛巾,大呼一声:“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决赛局开始,容国团和日本队的星野前两局打成1∶1平,决胜局中,容国团一路领先,打到20∶18时,星野力图挽回败局,拼命侧身连续拉弧圈球,却被容国团一一挡回,六七个回合后,星野将球拉出界外,中国队终于第一次荣获世乒赛男子团体冠军!
1964年底,容国团出任国家女队教练,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4月,在南斯拉夫举行的第二十八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他率领和指挥梁丽珍、李赫男、林慧卿、郑敏之,获得了女子团体、女子双打和混合双打冠军,再次轰动世界乒坛。
容国团用自己的拼搏与奉献,给中国乒乓球运动带来了活力,并使其在中国生根发芽、根深叶茂、硕果累累。同时,他也打下了中国乒乓球队“快准狠变转”的根基,种下了中国乒乓球队长盛不衰的基因。
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他执着追求,50多年如一日,全心致力于杂交水稻科学研究,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使中国水稻产量不断迈上新台阶,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卓越贡献。他就是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中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袁隆平院士。
袁隆平,一位在世界上赫赫有名的“杂交水稻之父”,一位农民朋友眼中的“当代神农”,离我们的生活如此遥远又如此接近,电影《袁隆平》通过再现袁隆平进行杂交水稻研究并取得成功的风雨历程,集中表现了以袁隆平为代表的我国当代知识分子胸怀祖国、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
袁隆平,为了实现绿色的梦,为了科学上的突破,为了解决饥荒的恐惧。他埋头苦干,不畏艰辛。他坚定、执着、饱含着激情,他立志要让载着生命根源的种子,长出累累的稻穗,养活一双双饥饿的眼眸。天道酬勤,穿越过50多年风雨的艰辛,杂交水稻的研究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袁隆平为了一个“人类没有饥饿的未来”付出了自己所有的青春年华,付出了自己所有的精力汗水。一次次人为的恶意破坏,让精心培养的秧苗毁于一旦;一次次的天灾所难,让科研进程举步维艰。但是50多年的艰难险阻最终都在梦想的力量下低了头,都在与梦想的较量中败下了阵来。他对科学的热爱,对事业的热爱,对梦想的执着,是无论在什么时代背景,什么外界威胁下都不会变质的,因为他的一生在为科学研究而歌,为他的事业而唱。
袁隆平够执着,一次次的.失败,也没能阻止他最后获得成功。他的执着体现在以苦为乐,逆境中也常开玩笑;他的执着体现在痴心不改,数十年如一日只想着杂交水稻;他的执着体现在我行我素,就算是没有国家和别人的支持,他也要将杂交进行到底。他的成果,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用电脑算出来的,而是长年累月蹲在田间地头一点一滴摸索总结出来的。他顶着烈日酷暑,不分黑白昼夜,从一般杂交稻研究到超级杂交稻研究,一步一步向科学高峰攀登,为的是产出更多数量更高质量的粮食,最终取得了成功,创造了震惊中外的当代神话。有多少人能像袁隆平那样能甘于寂寞、吃苦耐劳、不怕失败、不屈不挠呢?虽历经一次次的失败,也没能阻止袁隆平最后获得成功。支持他如此执着的是其心中牢牢坚持的“为民谋食,使人类不再忍受饥饿煎熬”的精神。
现今,他已成为国人敬仰、举世瞩目的伟大科学家,各种荣誉数不胜数,可谓功成名就。但他并没有就此功成身退、颐养天年,他仍然是一身布衣、一顶草帽、一双高高挽起的裤腿、一副黝黑且布满皱纹的脸庞,穿梭于乡村原野,守候在田间地头,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奋斗终身”的诺言。这就是袁隆平,执着追求,持之以恒,百折不挠,淡泊名利的袁隆平。我们观看这部影片,就是要以袁隆平的行为为楷模,以他的精神为榜样,向他学习,学习他乐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和坚持不懈、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奋斗一生。
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所有最普通的中国人,都知道袁隆平。袁隆平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而在许多人的心里,他更是一种精神的化身。在共和国的脊梁人物中,袁隆平是极具标志性的存在,是中国数十亿人深情爱戴的“国民英雄”。袁隆平的去世,是中国和世界科学界的巨大损失,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巨大损失。
1966年,袁隆平发表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他日夜操劳在杂交水稻科学研究一线,只为14亿中国人有饭吃。在普通中国人的认识中,“袁隆平”三个字是一个充满意义和情感的象征,象征着一个国家的人民从饥饿走向温饱,从贫穷走向富强,从赶上时代走向引领时代。从“两弹一星”“超级杂交水稻”,到今天“天问一号”跨越行星际,共和国的科学家们向真理之路不断探寻,靠着自力更生、顽强执着和大胆设想、认真求证,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
“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这是袁隆平的话。袁老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的一生都在追梦,在大地上追梦。袁老让我们深切感受到,科研工作不只是仰望星空般高深莫测,还有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人类福祉的使命追求。杂交稻研究是具有开创性的,是对真理的渴望和向往,是对中国人民的负责。袁老用双脚丈量写在大地上的真理,他的“实验室”就是国民经济主战场,他的科研目标很纯粹,就是解决吃饭问题。
袁老是共和国最不平凡的农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个曾经历过旧中国贫穷落后年代的人,内心烈的愿望是用自己的科研,播下改变中国的种子。这位老人也是最伟大的农民,他留给青年人的话是:你们是新时代中国青年,我相信你们必定会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躬行实践、厚积薄发并将不会辜负时代的担当。他躬身力行,在农田里做实验,90岁高龄的时候还在坚持做科研,实现“高产更高产”。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是他心头的重中之重,他要解决的不只是当代人的吃饭问题,他想永远解决中国人的饭碗问题。
今天的中国,一项项代表着人类科技前沿的成果频频凝聚全球关注的目光。我们深知,没有科技自立自强,在国际竞争中腰杆子就不硬,正如“两弹一星”“杂交水稻”让中国人民的腰杆子挺起来。今天一位科学巨擘走了,但他的精神还在,还在深深濡染着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我们必将其代代传承。
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宋鱼水(1966—),山东蓬莱人。198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2010年获博士学位。历任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书记员、经济审判庭助理审判员、经济审判庭审判员、经济审判庭副庭长、知识产权审判庭代庭长、民事审判第五庭庭长、法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共x大、x大代表,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2013年10月,当选为全国妇联副主席。曾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十大女杰、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模范法官、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官等荣誉称号,并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四青年奖章。
1989年8月的一天,一个长发飘逸的姑娘提着简单的行李,走进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她叫宋鱼水,刚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毕业。到海淀区法院经济庭工作之后,她从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做起,一路成长为审判庭副庭长、庭长和法院副院长。她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对审判事业的执著追求,将学到的知识和先进司法理念与审判实践紧密结合,注重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公正高效地审理各类民商事案件,使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取得完美的统一,被当事人誉为“辩法析理,胜败皆服”的好法官。
宋鱼水办的第一个案子,是为一个农民工从一家多次转手、欠了外债的餐馆要回工钱,农民工流下的泪水深深触动了她的心,让她感到肩头担子的分量。从那时起,她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法官的职责,耐心、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当事人。她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给自己“约法三章”:第一,不轻视小额案件的审理,因为小额案件、简易案件往往涉及百姓生活的切身利益。第二,不轻视弱势群体,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当事人。第三,不轻视当事人的任何权力,充分尊重当事人。
公正执法的信念如润物细雨,融入到宋鱼水所审理的大大小小的各类民商事案件中。同时,她立足国情,注重实际,敢于攻坚,妥善处理法律尚无明文规定的案件。1998年,宋鱼水审理了一起经销权纠纷案件。当时,由于我国法律对经销权还没有规定,无辜受到牵连的被告因违约应该赔偿损失。但是如果这样判决,对于遭受巨额损失的被告显然有失公正。在长达六千余字的判决书里,宋鱼水开创性地将丧失商业信誉作为解除经销权的法定事由。这份判决书被众多法院当作范例。后来颁布的《合同法》也把诚实信用作为基本原则。
2002年,在知识产权庭工作期间,宋鱼水又办理了一个“全国首例”的案件。国内两家经销杀毒软件发生侵权纠纷,知识产权庭审理后认为,侵权成立,但短期难以评估损失程度、确定赔偿数额,如果拖下去对两家公司都不利。于是宋鱼水和她的同事在全国首次依法适用“部分判决”,先宣判侵权方停止侵权、消除影响,然后再专门拿出时间进行调查、审理。这样,既避免了胜诉方损失的扩大,也减少了败诉方的赔偿数额,胜负双方的利益都得到了保护。
在审理案件中,宋鱼水不仅公平公正,也胸怀大局,把审判当作社会和谐的调节器,因而十分注重调解。她经手的案件,有70%能够以调解方式结案。在她那儿,调解已经成为了一种艺术。在她的耐心细致的工作下,面临灭顶之灾的企业起死回生、针锋相对的当事人握手言和、群体性的纠纷得以平息,既化解了社会矛盾,又使法律得以有效的传播。
当一名品格高尚、公平正直的法官,是宋鱼水的人生追求。她始终把握一个原则,就是不办人情案,也绝不替人说情。在她审过的案件中,不少当事人是她的老师、同学,面对托人情、找关系的事,她总是轻轻一句话:“相信法院,相信法官。”她还说,“法官是用老百姓纳税的钱来培养的,我爱我的职业,所以我要维护它,要对得起所有老百姓。”
在2005年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宋鱼水被党中央确立为向全党推出的第一个重大先进典型。_在接见宋鱼水同志时,用“公正司法、一心为民”八个字高度评价了宋鱼水的事迹,并号召全国法院干警向她学习。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共产党员、人民法官,宋鱼水有着“毕生护法为人民”的耿耿丹心,求真务实,甘于奉献,又锐意进取。在她身上,既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又显示出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她散发出的正能量,正是实现中国梦所需要的中国力量。
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北京百货大楼门前广场处矗立着一尊半身铜像,那就是普通售货员张秉贵同志。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以“一团火”的热忱为人民服务,在平凡的售货岗位上练就了令人称奇的“一抓准”“一口清”技艺,成为新中国商业战线的一面旗帜,带动了整个行业服务水平的提升。在他生前,许多外地顾客慕名而来在他的糖果专柜前排起长队,只为亲身感受他的技艺和服务。燕京有八景,张秉贵售货被群众亲切誉为“燕京第九景”。
张秉贵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我国商业系统最著名的劳动模范,曾于1977年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7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历任第五届和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1929年,11岁的张秉贵便到纺织厂当了童工,17岁到北京一家杂货店当学徒。上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百废待兴,即将开业的北京百货大楼招聘营业员,尽管规定只招收25岁以下的年轻人,但已经36岁的张秉贵因有多年的经商经验而被破格录取。他做梦也没想到能当上“新中国第一店”的售货员,在宽敞明亮的柜台前体面地为顾客服务,感到无比光荣的他更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自1955年11月开始至此后三十多年平凡的售货实践中,他将“心有一团火,温暖万人心”的职业信念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紧密相连,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成为各行各业的学习榜样。
张秉贵常说:“售货员要用一团火来温暖顾客,使他们不仅在商店里感到热乎乎的,回家后热乎乎的,走上工作岗位还要热乎乎的,这才算我们对革命事业的一点贡献。”30多年来,张秉贵接待顾客近400万人次,没有跟顾客红过一次脸、吵过一次嘴,没有怠慢过任何一个人。北京百货大楼当时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客流量大,加之物资相对匮乏,顾客通常要排长队。张秉贵便下决心苦练售货技术和心算法,练就了令人称奇的“一抓准”“一口清”技艺。
所谓“一抓准”,就是一把就能抓准分量,顾客要半斤,他一手便能抓出5两;“一口清”则是神奇的算账速度。遇到顾客分斤分两买几种甚至一二十种糖果,他也能一边称糖一边用心算计算,经常是顾客要买多少的话音刚落,他就同时报出了应付的价钱。后来他又发明了“接一问二联系三”的工作方法,即在接待一个顾客时,便问第二个顾客买什么,同时和第三个顾客打好招呼,做好准备。他在问、拿、称、包、算、收六个环节上不断摸索,接待一个顾客的时间从三四分钟减为一分钟。
张秉贵不仅技术过硬还注重仪表,坚持每周理发,每天刮胡子、换衬衣、擦皮鞋。他还注意研究顾客的不同爱好和购买动机,揣摩他们的心理。为了精通商品知识,每逢公休日张秉贵就蹬起自行车,来到工厂、医院和研究单位,学习了解糖果知识。由于熟悉顾客和商品的特点,张秉贵可以针对一些特殊的顾客推荐商品。
张秉贵通过眼神、语言、动作、表情、步伐、姿态等调动各个器官的功能,商业服务业的简单操作,被他升华为艺术境界,被首都群众喻为“燕京第九景”。有位拄着拐杖的老人,经常来欣赏他售货。老人说:“我是个病人,每天来看看您站柜台的精神劲儿,为人民服务的热情劲儿,我的病也仿佛好了许多。”
张秉贵认为,站柜台不单是经济工作,也是政治工作;不单是买与卖的关系,还是相互服务的关系。“一个营业员服务态度不好,外地人会说你那个城市服务态度不好,港澳同胞会感到祖国不温暖,外国人会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文明。我们真是工作平凡,岗位光荣,责任重大!”
在百货大楼的30多年,张秉贵始终腰板挺直精神饱满。晚年他仍不辞辛苦到祖国各地传经送宝,把自己“一团火”的服务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各地同行。1983年他还克服了文化水平低的困难著书立说,将自己的服务经验编写成《张秉贵柜台服务艺术》一书,并到各单位表演、讲课,听众达十多万人次,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次,他应邀在外地介绍经验,会后大家希望他作一次售糖“一抓准”的示范表演。那时他已经65岁,又处在陌生的场地和环境,糖果的规格和北京也不一样,“一抓准”还能不能成功呢?张秉贵明知有困难,但想到要推动青年们练基本功,还是愉快地答应了。“5两”“4两”“2两”……张秉贵每次都是一抓正准。老模范宝刀不老,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三十余年间,党和国家多次授予张秉贵崇高的荣誉称号:1957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59年被选为出席全国群英会的代表,1978年被北京市政府授予特级售货员,197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87年被授予“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独具特色的服务思想和经验,被形象地归纳为“一团火”精神。
1987年,张秉贵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不幸去世,享年69岁。次年北京市百货大楼在大门广场处为其竖立半身铜像,陈云同志亲笔为其题词:“一团火”精神光耀神州。
2009年,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张秉贵和他的爱人合葬于八达岭陵园的林海山宇间。同年,他光荣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