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读后感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读后感(8篇)

是一部反映了纳粹集中营屠杀犹太人罪行的重要作品,展现了实际发生过的悲惨历史和残忍事实的纪录片,你是否也对此有感呢,欢迎写下你的感想,小编为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读后感精选整理,加强阅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读后感

全书基于英国历史学家和纪录片导演劳伦斯?里斯为BBC录制的一部六集纪录片《奥斯维辛:纳粹与“最终解决”》,所引每一段文字都出自两到三处历史记录,通过遗留下的文件记录和对受害人的采访还原了集中营囚犯所遭受的非人凌虐。 对于绝大多数犹太人,记忆是从某天突然被身边人孤立侮辱开始的。他可能是个十五岁男孩,在逃亡中向好友求助,然后在他家的谷仓中绝望地等来纳粹,而好友宣判道“再见,下次见面时你就在肥皂店的架子上了。”因为传言纳粹会用俘虏做肥皂。 他也可能跟更多来自斯洛伐克、匈牙利或者别处的犹太人一样,被到处是汗臭和排泄物的运牲畜火车运到集中营,也许是奥斯维辛,也许不是。

这是好一点的情况,因为至少代表他还有一次被挑选的机会——或者运气更差些,直接被送往灭绝营,也许是贝尔赛克,也许是索比堡,也可能是更臭名昭著的特雷布林卡。 来自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按指令脱光衣服挤作一团,遣送部队的人告诉他们,洗个澡,然后就可以去工厂,得到工作和久违的食物。然而他们来到喷头下,被投放齐克隆B,他们尖叫、拥挤、呐喊但没有一点作用。他们的尸体堆积成山,被敲烂下颌撬掉金牙,有人在他们僵硬的身体上踩来踩去。他们的头发被编织成党卫军的袜子,唯一一点值钱的东西进了盖世太保的腰囊,至于他们自己则被扔进焚尸炉,老老实实地化成一把烧焦的骨殖。 也有通过筛选而幸存下来的囚犯,被撵进奥斯维辛的工厂没日没夜工作,忍受各种手段的非人折磨,与亲人分开、被狱友出卖、挺过波卡的毒打,成为幸运的万分之一存活者,等来苏联军队的解放。女性囚犯在漫长的归途中忍受苏联人的强奸和侮辱,最终在1945年回到故乡。 她们敲开家门,看见一张陌生的脸,询问着自己的身份。“这是我的家。”犹太女犯对他说,陌生人往她脸上吐唾沫,重重砸上铁门说道:“滚开!你这个犹太人!” 从被捕到拥有幸运的活下来的机会,到捱过过集中营里几年非人折磨,忍耐住解放者对自己的二次伤害后,他们回到了自己面目全非的故乡,唯一可以面对的是无休止的歧视和失去亲人的伤痛,一切都只因为他们是犹太人,纳粹口中的劣等民族。 “确保自己能活下来的最好方法,是成为对某个德国人有用的人。如果那个德国人开始依赖你,你就能得到关照,甚至有可能免遭惩罚,或在某些情况下逃过死亡。” “想活得长,就必须忘得快。” “每个人都可能在这些环境之下变成好人或坏人。有的时候,碰上对我特别和善的人,我忍不住会想:要是把他放在索比堡,他会变成什么样呢?” “他讲到了他的祖国苏联,讲到有一天这一切都会改变,和平将会到来,还说如果有人能活下来,那他的责任就是告诉全世界这里发生了什么。” “人类的堕落没有底线,这是永远不改变的事实。” 通过幸存受害者的回忆,很难去想象在那个年代究竟发生过些什么,而几乎是与此同时,我们身在南京的同胞也正同样遭受着屠杀。看的同时非常压抑,想了很多,战争带给人类的苦难以及很多民族所遭受的重创,那个年代的资料哪怕看一眼都觉得残忍。 最后能作为结语的是书中的一段话: “人类从内心深处需要这个世界有公道存在,需要无辜的人最终得到补偿,有罪的人最终受到惩罚。但奥斯维辛的历史没有给我们这样的慰藉。而这段历史最亏欠的,就是比克瑙那些得不到救赎也无法安息的冤魂。”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读后感

本书作者劳伦斯 · 里斯(Laurence Rees)是英国历史学家和纪录片导演,本书源于 BBC为纪念战胜纳粹德国 60 周年而制作的系列纪录片《奥斯维辛:纳粹与 " 最终解决 "》(Auschwitz: The Nazis and the "Final Solution")。书中所还原的历史大多来源于对近百名集中营幸存者和纳粹行凶者的访谈。作者在写作中采取 " 孤证不引 " 的方法,每一个说出来的字都出自两到三个历史记录。作者围绕纳粹题材进行文字和电视节目创作长达十五年之久,作品包括:《纳粹:历史的警示》(Nazis:The Warning from History)、《世纪之战》(War of the Century)和《东方恐怖》(Horror in the East)。而《奥斯维辛》则是以一个具体场所为切入点,对这段罪恶的历史进行剖析。作者认为,对奥斯维辛的研究,不仅让我们更深刻地洞悉纳粹,还可以让我们了解在历史最极端的情况下,人类会做出什么。他认为:" 历史学应该致力于引导人们懂得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罪恶。倘若不能懂得为什么发生这样的罪恶,你就不能环视这个世界,思考为什么它还会再次发生 "。因此,作者在本书的结尾写道:“丑恶的事实就摆在眼前。这段历史对我们、对后人将永远是一个警示。”

一、奥斯维辛,如何从“隔离营”演变为“死亡工厂”?

奥斯维辛始于1940年6月14日,以第一批囚犯到达为标志,结束于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集中营。其遗址位于波兰南方小城,距首都华沙300多公里,这一区域在当时属于卡托维兹,划归西里西亚地区,一战前后在波兰和德国之间几经转手。据估计,1940年至1945年期间,多达130万人被送到奥斯维辛,110万人死在了那里,其中大约有100万是犹太人。除此之外,还包括7万名波兰政治犯、2万多名吉普赛人、1万名苏联战俘、几百名耶和华见证人、数十名同性恋者,以及其他出于种种荒谬原因或根本没有原因而被送进集中营的人。可以说,这里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死亡工厂”。

1939年10月,希一次演说中提出“建立种族新秩序”,要求重新安置不同种族的人,最终形成更清晰的界限。因此,波兰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波兰整个民族的知识阶层和政治精英遭受摧毁。正是在纳粹实行种族洗牌的背景下,奥斯维辛成为囚禁和恐吓波兰人的工具。1940年秋天,由于战争并没有按照纳粹预期的那样发展,IG法本公司选取奥斯维辛集中营附近建立新丁纳橡胶工厂,纳粹党卫队与他们开展合作,进而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地位发生转变,高层对关押犯人的数量提出了新的预期,并为奥斯维辛扩建做出了宏伟的规划。与此同时,1940年7月,提出迅速结束战争的最好方法是摧毁苏联,因此纳粹制定了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计划,2700万苏联公民为此丧生。此时,纳粹分子认为,这已经不是一场对抗西方“文明”国家的战争,而是与犹太-布尔什维克“劣等人”的殊死战斗。在此期间,苏联的犹太人遭受了深重的苦难。1941年7月,几百名苏联政委被送往奥斯维辛,此时第一次使用毒气处决犯人。随着东部战线屠戮升级,纳粹最终定下了针对德国、波兰和整个西欧数百万犹太人的“最终解决”方案。奥斯维辛开始建造一些灭绝设施,在寻找更有效的屠杀手段时,开始使用齐克隆B进行实验。1941年下半年和1942年上半年,奥斯维辛的管理者霍斯积极改造营地,以便消灭更多的囚犯。1941年10月,帝国犹太人遭到驱逐,目的地正是在大规模扩建中的奥斯维辛。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12月11日,作为日本盟友,德国向美国宣战。希特指出,这一切都是国际犹太人组织精心策划的世界大战,积极煽动和引导更激进的反犹行动。1942年1月,莱因哈德·海德里希发起召开万湖会议,成为纳粹“最终解决”方案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会议。万湖会议后几周内,奥斯维辛周边地区“没有价值的”犹太人继续被送进毒气室。1942年春,奥斯维辛开始演化成纳粹德国内一个非常独特的机构。一方面,一部分囚犯成为集中营的正式成员,编号后工作;另一方面,一群人在到达集中营后的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内就被杀害。这是不同于纳粹海乌姆诺这样的灭绝营和达豪这样的集中营而独特存在的。1942年3月,奥斯维辛开始接收斯洛伐克和法国犹太人。1942年夏天,奥斯维辛接收的犹太人来自欧洲各国,包括斯洛伐克、法国、比利时和荷兰。1943年,奥斯维辛真正成为纳粹“最终解决”的主角。3月,比克瑙的首座焚尸场投入使用,截至1943年初夏,共有四座焚尸场/毒气室合一的建筑建成,这四个焚尸场加起来每天可以杀死约4700人,同时完成对尸体的处理。也就是说,如果新的屠杀设施全部启用,奥斯维辛每月可以杀害15万人。1943年冬天,纳粹明显要输掉战争,此时对犹太人的屠杀主要是出于报复,是为了确保他们最大的敌人不会从战争中获益。1944年的一系列事件,让奥斯维辛成为历史上最大规模屠杀的发生地。在这段恐怖的时期饱受折磨、最终死去的大部分犹太人来自匈牙利。1944年春,希特决定向匈牙利这个只能同富贵不能共患难的盟友发动进攻,于3月19日占领了匈牙利,这里超过76万犹太人,成为纳粹强取豪夺的对象,奥斯维辛成为匈牙利犹太人被驱逐的目的地。截至1944年7月第一周,已有44万匈牙利犹太人被送到奥斯维辛,其中绝大多数刚一到达便被杀害。1944年6月到7月间,公众对奥斯维辛大屠杀的了解促成了轴心国政策上的变化。7月9日,对匈牙利犹太人官方的驱逐行动正式停止,由此导致奥斯维辛的毒气室空闲下来,纳粹决定将比克瑙吉卜赛营地里的犯人全部处死,共计两万余人。至此,奥斯维辛从“隔离营”到“死亡工厂”的转变全部完成,直到1945年1月,红军解放营地,里面幸存的人获得了自由,这座“死亡工厂”正式停止运营。

二、奥斯维辛为什么会演变成“死亡工厂”?

奥斯维辛建立的初衷只是作为犯人被送往帝国其他集中营之前暂时关押他们的场所。它是如何一步步演变为臭名昭著的“死亡工厂”?这与当时的战争形势、帝国内部局势、纳粹激进的民族社会主义和希勒的思想引领等因素密不可分。在执行“最终解决”的过程中,奥斯维辛以及其他集中营迅速提升的处决效率和效果与党卫队的运转机制以及自下而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密切相关。

在这场浩劫中,希勒到底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虽然并没有任何书面的证据证明希特本人对“最终解决”所作出的指示,但作者认为,“希特一连串环环相扣的决定最终导致犹太人的灭绝”。

20世纪20年代中期,希勒在《我的奋斗》一书中表示,假使一战期间就用“毒气”除掉那“1万到1.2万个危害国家的犹太人”对德国来说是件好事。这种激进的反犹主义在当时的德国不在少数,他们普遍将德国一战战败和签署丧权辱国的条约归咎于犹太人。希勒在1928年的一次演讲中说,“在斗争中,强者和有能力者生存,弱者和无能之辈淘汰。人类能活下来、能保护自己免遭其他动物的侵害,靠的不是人道主义原则,而是最严酷的斗争。”这种“类达尔文主义”态度是纳粹主义的核心思想。1939年1月30日,希勒向国会发表演讲时,明确将下一次世界大战与犹太人的灭绝联系起来。“如果国际金融形势和欧洲内外的犹太人让各国再次陷入一场世界大战,那它的结果不会是全世界的布尔什维克化——也就是犹太人的胜利——而是欧洲犹太民族的灭绝。”希勒特别用到“布尔什维克化”一词,强调在纳粹种族理论中共产主义与犹太人之间的联系。在他看来,苏联是布尔什维克和犹太人秘密进行共谋的大本营。1939年10月,希勒提出要建立种族新秩序,由此导致对犹太人的大规模驱逐。1941年德国对美国宣战,希勒再次重申之前的预言,将世界大战的爆发归咎于犹太人国际阴谋集团。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希勒对整个犹太民族的恨意没有一丝改变,1945年4月30日,红军来到德国国会大厦门口,在此之前希勒已经自杀身亡,他留下了一份前一晚写就的政治声明,仍然将战争的爆发归咎于犹太人。

从希勒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纳粹右翼民族主义者对犹太民族根深蒂固、近乎偏执的仇恨。战争爆发前,1936年,纳粹实施《纽伦堡法案》,剥夺了德国犹太人的公民权;1938年的“水晶之夜”,犹太会堂遭到焚毁,成千上万的犹太人被逮捕。战争爆发后,出于对生存空间、食物等稀缺资源的考虑,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更加变本加厉。战争让一切朝着更加激进的方向发展。

让我们再来看看“最终解决”的直接掌控者,纳粹党卫队。

直到战争结束,接受审判的党卫队成员,很多人仍然坚信他们之所以被指控,仅仅是因为德国战败以及党卫队的身份。他们当初在履行自己职责的时候,并非因为自己被要求这样做,而是他们相信自己做的是正确的。

这样根深蒂固的观念不免让人不寒而栗。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一种观点,即:人的处境对个人行为的影响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作者认为,人类的行为是如此易变和不可预知,常会被他们身处的环境所左右。人们可以自行决定采取什么样的行为,但对很多人来说,个人处境是影响这些决定的关键因素。

这样的观点或许能够解释为什么一个拥有良好教养的民族会犯下如此的罪行。

书中列举了很多犹太家庭的悲惨境遇。一夜之间,所处的环境天翻地覆,他们的住所、财产被掠夺,曾经熟悉的社区没有自己的容身之所,邻居、朋友、同学纷纷反目成仇,他们不光遭到纳粹和当局的驱逐,更遭到身边人的排挤和迫害。甚至1945年集中营解放,幸存者历尽千辛苦回到家乡,仍然不被接纳和认可。

作者认为,正是纳粹的极权主义在政治、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中形成了一种对每个人的行为都发生毒化影响的环境。极权统治诱发、利用和加强人性中的阴暗和残酷,而人性中的阴暗和残酷又在这样一种统治秩序中极度放大了极权的制度之恶。尤其是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同情、怜悯、恻隐之心——亚当斯密视之为人之为人的情感——都是奢侈而多余的,人性问题成为非常现实的生存可能和需要问题。

以上,是我从这本书中了解到的两个重要问题。除此之外,书中对于犹太人被驱逐、被筛选、被杀戮的场景描写让人窒息和难过。对于110万遇难者,他们遭遇了最残暴、最惨无人道的杀戮;对于幸存者,奥斯维辛的记忆或许会是永恒的噩梦。书中有两个场景让我印象深刻:

一个是一位法国小女孩安妮特一家遭到驱逐,被运往奥斯维辛,到达营地的第一晚,外面在下雨,有雨水滴到她妈妈身上。弟弟和她争执起来,谁都不愿意跟妈妈睡在一起,因为他们都不想把自己弄湿。当时妈妈难过地说:你们就为了不被水打湿,都不愿睡在妈妈旁边啊。第二天,他们就被迫和妈妈分开。这件事让安妮特一生耿耿于怀。看到这一段,非常难过,从文字中感受到这个小女孩背负一生的内疚和遗憾,也更加深刻地理解要如何珍惜当下的一切,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一个更先到来。

另一个是丹麦人在帮助本国犹太人免受迫害的过程中所作的努力。尤其是1943年10月3日,丹麦各个教堂所宣读的哥本哈根大主教的声明:“无论犹太人在何处因种族或宗教原因遭到迫害,教堂都有责任反抗这种迫害。虽然我们有着不同的宗教观念,但我们应该为犹太兄弟姐妹的自由抗争到底,因为我们自己也把自由视为比生命还可贵的东西。”可能是前面看到了太多的罪恶和伤害,读到这一段时热泪盈眶。相比较那些本以为纳粹即将取得战争胜利,依附权势的同盟政权,丹麦全国95%的犹太人免遭落入德国人之手。这才是人之为人的准则和情感,不因为强权而趋炎附势,能够守住最后的道德底线。

二战期间,中国同样是法西斯反人类暴行的受害者,我们的同胞同样受到了非人的虐待和残忍的杀戮,南京大屠杀的场面与奥斯维辛不相上下。那些切切实实发生的苦难不应该被遗忘。因此,作者通过《奥斯维辛》的历史企图还原一段罪恶的真相。正如作者在本书最后所说:“人类从内心深处需要这个世界有公道存在,需要无辜的人最终得到补偿,有罪的人最终受到惩罚。”但更重要的是,以史明鉴,人类永远不要重蹈覆辙。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读后感

最近看的书题材都有一些沉重,但我一直觉得沉重的题材,才有深度可以挖。这本书是熊也餐厅的老板推荐,是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理想国系列丛书之一,理想国译丛主编的名字各个如雷贯耳,梁文道、刘瑜、熊培云、许知远,编译的质量自然也是万里挑一。

奥斯维辛经常以臭名昭著的纳粹集中营,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本书以多个视角重新审视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演变,在二战前的“集中营”仅仅作为关押德国国内刑事犯的地点,后来又逐渐演变为关押波兰和苏联战俘的地方,按照纳粹最初的计划,集中营仅仅是暂时集中管理的场所,并非处心积虑的制造一场种族屠杀,纳粹中的首脑如希姆莱和海德里希在二战开始前也没有进行“大屠杀”的计划,因为他们认为从肉体上消灭一个民族,很不德国,也不可能实现。作者自述,上述历史呈现并非为纳粹最终的大屠杀找借口或洗脱罪名,事实上整本书所作论述,都是以将大屠杀视为人类历史上少有的罪孽深重的历史事件为前提,这是对110万死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生命最起码的尊重。

根植于纳粹脑中的反犹主义似乎是最终导致大屠杀的根源,但最终推动集中营演变成灭绝营的因素却错综复杂。

战争开始时,由于纳粹对犹太人根深蒂固的仇恨和恐惧,建立了犹太人隔离安置区,这个时期的目的仅仅是驱逐、隔离。在隔离过程中,纳粹也在为赢得战争做准备。经过筹划将IG法本橡胶制造厂建造在奥斯维辛附近,以便利用奥斯维辛的犯人作为劳动力,生产军需物资。为满足生产力需求,奥斯维辛犯人总数计划由1万人增加到3万人,而奥斯维辛也因此需要扩建。

奥斯维辛集中营正门

同时纳粹的经济规划专家单凭居住于某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就计算出这个地区未来会带来利润还是亏损。举例来说,当时一位名为赫尔穆特·迈因霍尔德的德国经济学家通过计算,得出约有583万“多余”的波兰人,他们的存在意味着“对资源的消耗”。这样的观点客观推动了大屠杀的最终发生。而1941年春天,纳粹开始将“有用的”和“无用的”犹太人进行筛选,并在7月底对“没有利用价值,纯粹浪费粮食”的犹太人进行屠杀。这也是纳粹政策的一个转折点,意味着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进入了完全不同概念的阶段。

纳粹党内很多人也靠剥夺犹太人的财产而发了财,管理集中营的鲁道夫·霍斯曾经承认:“犹太人随身财物给集中营造成了无法回避的难题,有时党卫队的成员不够坚定,不能抵挡那些触手可及贵重物品给他们带来的诱惑……”这直接导致了纳粹内部腐败,有的头目甚至通过自己管理集中营可以同时杀死更多数量更多的犹太人来表忠心。

从集中营演变为灭绝营的过程中,纳粹的屠杀方法也不断进行改变。直接枪决对纳粹士兵造成的心理创伤过于明显,大多士兵表示无法继续进行惨无人道的屠杀,而被迫中止。最终方案就是通过诱骗(让犹太人相信他们接下来是要去痛痛快快的洗个热水澡),把犹太人赶进一个密封的淋浴室内,水龙头通过改造放出来的不是热水而是毒气。

毒气

还有导致大屠杀发生的一个原因是,德国进攻苏联的战况远远没有德国想象的顺利,原本打算在1941年9月拿下的列宁格勒,却因遇到了苏联的顽强抵抗而整整拖了800多天后,最终以失败告终。纳粹准备先将犹太人隔离待战后进行驱逐的计划也无法实施。日益增多

的犹太俘虏被当做“消耗资源的无用之人”,在阿道夫·希勒还未下发“最终解决”(屠杀犹太人的最终方案)的命令前,很多希望表忠心的头目就已经为了甩掉“包袱”而开始了疯狂的杀戮。在二战后期,奥斯维辛每日处死的犹太人多达一万人。

看完这部历史,多得是沉重,却在沉重的罅隙中闪现出不少温暖而感人的瞬间。斯洛伐克犹太人海伦娜一直被党卫队士兵弗朗茨·温施照顾,最终得以幸存;丹麦不予配合纳粹,而尽最大努力组织本国犹太人逃往中立国,成为所有被德国占领的国家中,敢于对抗纳粹并使本国大多数犹太人幸免于难的唯一国家;7岁的米歇尔为拯救罹患痢疾的姐姐,在抢不到食物的情况下,利用营地医务室政策(5岁以下儿童可供给食物),假装自己是5岁儿童,不但自己得到了食物也使得姐姐康复并最终幸存……

弗朗茨·温施与海伦娜

奥斯维辛见证了善良的人是多么轻易的被残酷的环境所改变,也近距离审视了邪恶的繁殖地——监牢和战场。

在万湖会议上制定“最终解决”方案的人,并非神智失常的疯子,会议桌前不少人还是博士,甚至是法学博士,他们以异乎寻常的冷静来做屠杀的决定。而战后问起执行了“最终解决”的纳粹分子“你是否后悔”,得到的答案仍然是“我不后悔,因为我的确憎恨犹太人”。这样看来似乎屠杀并不仅仅由纳粹中的少数高层做出决定,而大量“执行者”对于自己所做的决定依然坚定表示不后悔,那他们代表的可能并不是少数人,反应出来的也不是“非人性”,而恰恰是“人性”。

他们是不具备理性么?还是理性被什么吞没了?如书中所述,理性永远不会被特定时代下人们推理中出现的缺陷和错误所击败,理性总是能够退后一步,记录缺陷,修正规则,避免下一次再犯错误。然而这正是极权统治下的人们所无法做到的。极权体制是人类的批判理性关会照不进去,也不被允许照亮的一片黑暗之地。也没有人可以在经历过极权社会的统治后,带着完整的、未被摧残的人性离开这个体制。

《浪潮》海报

通过了解纳粹(原德国工人党),就能知道纳粹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统治和彻底控制着一切,也让我不得不联想起电影《浪潮》所展现的骇人场景。而通过作者的佐证,人在强权威慑(极权统治)、仇恨(反犹情绪)、暴力(战争)的环境下,会促成“好人作恶”的行为结果,且少有例外。人的处境对个人行为的影响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惟愿这段历史给每个人以教训,不要让软弱的人性再次经历这样的考验。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读后感

历史从来都不应该被忘记,它并不代表着仇恨或者民族主义,而应该是作为后世之人的警钟提醒着人们什么样的世界才是更美好的。

我们不仅一次的听闻过战争的可怖,关于杀戮掠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故事更是不绝于耳。很多时候我们更关注的是当时的政治格局甚至是战后哪一方从中获利,而对于战争期间的灭顶之灾却显得兴趣平平,因为脱离不开什么战争的必然结果这些可笑的借口。

奥斯维辛作为近代史上最惨绝人寰的战争中的一座炼狱无疑是这场战争的最具代表的象征。这里不仅仅象征着前线的局势和纳粹政治上的变动,还展现着比战争更为复杂的人性的揭露。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教授或者军官一次次的丧心病狂的将集中营和灭绝营打造完善成为了流水线的杀人工厂,不但没有怜悯甚至是兴奋。在这座没有道德和法律的地方,意识形态的畸形彻底释放了人类内心最肮脏的一面。

具不完全统计,二战期间的纳粹杀害了600万的犹太人,而这些灭绝营和集中营就占有一半的受害者。奥斯维辛,这个集灭绝和集中营为一体的纳粹眼中“最完美”的集中营就残害了100万的犹太人。一个个的时代目击者站出来描述那座撒旦的城堡,所有的如今在文明社会中想象不到的不可思议的行为在当时都成为了理所当然。那些亲人死别的麻木不仁,地位不同的犯人之间的残害还有那些战后再次受到创伤的受害者无疑让人们不得不审视自己!那些和自己一样的普通人真的和自己一样嘛?

这部著作太过于真实细致,但仅仅是当时的一角。比起这部著作我们很难想象当时那些无辜的人们走进毒气室时的绝望,那些冒着严寒却衣不遮体的痛苦,还有亲人分别的残忍。如书中最后所言,历史不应该成为后世之人的故事,历史应该是人类为人的衡量标准!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读后感

德国对犹太人的集体厌恶源于连续的国民教育,他们认为德国一战失败,是因为贪得无厌的犹太人“在背后捅了一刀”,所以,带有偏见的国民教育是可怖的,因为他会造就自以为正义的集体暴行,对德国如此,对日本也是如此,没有狭隘的国民教育,日本人不会觉得入侵中国是“兄长教育弟弟”,更不会把大屠杀当做一场“净化”。

在集体暴行里,元首和帮凶一样可恶,如果没有党卫军的集体道德沦丧,奥斯维辛的毒气室和焚尸炉里不会屠戮百万之巨的无辜生命,只因为他们是犹太人。

对人类生存权的终极关怀说起来朗朗上口,但其实却是个伪命题,看看奥斯维辛,看看南京,再看看卢旺达,当几十万人被无端杀害的时候,国际社会却还在争论这是不是真相。

犹太人是该建立一个以色列,唯有主权独立拥有尊严的国家才有可能保护好自己的子民,至少确保他们能够生存。否则,当灾难来临,首先被投入地狱的往往是这些外人,在波兰,在斯洛伐克,在匈牙利,在希腊,在法国,莫不如此,昨日相处融洽的邻居,今天却可能亲手把你送上绞架和刑车。所幸,那时候还有丹麦这块遮羞布。

不要以为人类文明日渐臻熟,就可以让恶之花远离世间,更不要以为盛世和平的假象掩盖人类所有的罪恶。在历史的阴暗角落,那些幽灵其实从来没有走远。所谓岁月静好,不过恰逢其时。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读后感

  1. 德国屠杀犹太人过程中没有自上而下强制执行的计划。2.人的处境对个人行为的影响超出我们的想象。3.100多万人在奥斯维辛遭灭绝。反犹不光德国。4.德国把犹太人当作一战失败的替罪羊。5.卡波制度,囚犯管理囚犯,权力滥用。6.他们接受的教育是,任何怜悯都是中了犯人诡计的表现,像花岗岩一样冷酷。7.保住性命很重要的一点是能够识别不同人的不同性格。8.国际压力影响纳粹对犯人的处置。9.本来打算将犹送往非洲。10.对于内部支持者的批评,纳粹领导层比斯体制宽容的多,他们服从上级,但拥有百分百权力。11.希贯彻极端达尔文主义的冷酷世界观。12.第一批被毒气杀害的奥斯维辛囚犯并没有死在集中营,而是被转运到德国,杀死的原因不是因为犹太人身份,而是他们无法劳动(奥斯维辛前期关押波兰人,后来有苏联政委、犹太人和精神病人)13.对犹太妇女儿童的集中屠杀是转折点,很多士兵在屠杀中引起心理问题,所以才开辟新的屠杀方法。14.这种排除一切的坚持到底,把自己的扭曲逻辑发挥到极致的做法,是造成纳粹的最终解决与其他一些种族灭绝行为不同的原因之一。15.大规模屠杀之所以能成功实施,最关键的一点是整个过程在极其平和的气氛中进行的。16.杀人工厂规模逐渐扩大。17.党卫队与集中营犯人之间的性行为是禁止的,这种行为构成种族罪,允许女犯穿自己衣服并留着头发的地方时常发生。开妓院18.收尾的部分由苏联完成(一直都很难想象,我热爱的文学大国,苏军包括苏民的作为,瑞典和丹麦更有人性。二战各国对犹太不知劫掠了多少财富。本书可以和野蛮大陆结合看)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读后感

阅读书目的个人十佳之一。 用几个夜晚安静沉重地读完。《奥斯维辛》难得可贵地让集中营中的纳粹行凶者发声,并完整还原了奥斯维辛的真相,不仅仅局限于它惨无人道的种族灭绝,更让我们了解奥斯维辛是如何一步步演变成人间炼狱。 它提出并客观详实,不带意识形态偏见地用史实材料(孤证不采)论证了“大屠杀”本身是“累积式激进”的结果,集中营建立之初的用意并非屠杀,

只是随着战局演进变化,纳粹集权制度的暴力统治逻辑等,朝着最初没有预料到的方向演变,让一切走上了激进与丧心病狂。因而纠正了对这段历史解释认知的常见错误。 讽刺的是,经历了如此深重的苦难之后,那些集中营幸存者却依旧遭受更多的偏见和伤害,终生生活在巨大的羞耻与罪恶的阴影中;而那些双手沾满鲜血的加害者,大多数不仅没有得到公正的制裁,更对当初所犯下的罪恶津津乐道、洋洋自得,不啻于将此当成一种荣誉与勋章,甚至有人称那段经历为“天堂”。奥斯维辛和纳粹的“最终解决”大屠杀证明了一个事实:人性的黑暗与复杂,生存情境与人的处境,对个人行为与人性的难以发觉的塑造与改变,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悲哀的是,人类从内心深处需要这个世界有公道存在,需要无辜的人最终得到补偿,有罪的人最终受到惩罚。但奥斯维辛的历史没有给我们这样的慰藉。 用不了多久,最后一批奥斯维辛幸存者和最后一批奥斯维辛的行凶者都将追随那些集中营受难者而去。届时世界将不再有任何活着的奥斯维辛亲历者。等到那一天,这段历史将可能彻底变成一段遥远的过去,变成许许多多被人忘却的可怕历史事件中的一个。我们所遭遇到的恶与我们对恶的认识之间存在很大的距离。这段历史足以永远让人类蒙羞,亦是永远的警示。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读后感

这是一部沉重的历史题材著作,奥斯维辛,一个承载着痛苦记忆的历史符号,被人们了解、认知,在战争过去的若干年后,曾经亲历过那段苦难历史和参与制造苦难的人们,都随着岁月的流逝一个个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今天,我们重新审视这段历史,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什么?就像在序言里讲到的“历史学应该致力于引导人们懂得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罪恶,还有什么比这个目的更为重要呢?倘若不能懂得为什么发生这样的罪恶,你就不能环视这个世界,思考为什么它还会再次发生。”

这本书给了我一个更广阔的视角,从纳粹分子中的个体到群体所作所为,基于对人性的分析,再现了那段噩梦般的历史。从开始的部分人对于犹太人的厌恶到群体驱逐再到最后近乎疯狂的屠杀,立体了呈现了人性在面对无规则与累进式的野蛮生长状态,记录了一个个年轻人如何一步步变成杀人不眨眼的屠杀机器,惊心动魄。

反犹情绪是一个历史渊源很深的顽疾,从圣经里的犹大害死耶稣的记录中就能看出来,而这个“故事”也被后来的纳粹分子作为迫害犹太人的理由之一。而恰巧在德国一战的大败,让许多德国人将战败的原因归咎于犹太人,犹太人在被他们贴上了“不爱工作的”、“骗子”的诸多标签。那么这种偏见究竟来自何处,为什么又偏偏在德国达到一个高潮?我觉得这是商业文明与农业文明激烈对撞后负和博弈的结果。历史上德国的工业化道路较之于英法两国显得十分吃力和迟缓,这其中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在于德国的农业人口高达70%,一个地地道道的农业国。在本书里也交代了一个情节,就是在问及屠杀犹太人的时候为什么不会感到罪恶,回答是,犹太商人赚走了他们辛苦种出的作物大部分的利润,而他们却对此无能为力。这种带有“复仇情绪”在一步步酝酿,最终导致了“水晶之夜”、《纽伦堡法案》以及最后的大屠杀。一战战败,《凡尔赛和约》的签订给德国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许多德国人认为犹太人让他们输掉了战争,面临巨额的赔款,丢失了民族尊严,加上纳粹的强力宣传以及上台后“较好”的执政表现,让这种情绪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作者在书里这样说:“所有认为只有纳粹分子甚至只有希勒才持有极其恶毒的反犹主义观念的人,也应当认真反思。最危险的想法之一,就是认为欧洲人是在少数疯子的强迫下心不甘情不愿地犯下了灭绝犹太人的罪行。”

死亡工厂这个章节,系统的介绍了奥斯维辛、达豪以及海乌姆诺集中营,白房红房,卡波制度,讲述了以奥斯维辛为标志的集中营如何一步步退化成高效率的杀人工厂,从枪杀演化到后来的挖洞用炸药炸再到一氧化碳和汽车尾气过渡为最后的齐克隆B,屠杀的效率几何级数式的提高,这直接导致了参与屠杀的人员减少,而距离感的增加也让参与屠杀人员的心理伤害降到最低,当然这也成了战后很多人逃脱审判的借口。这部分带给人的感觉有些惊心动魄,甚至有些恐惧,那种最原始的、面临生死抉择的恐惧。百万数量级的犹太人,被送到这些集中营,经历筛选、屠杀、劳动剥削、屠杀……这种循环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个现实社会曾经真真切切发生的故事,或许那已然不再是一个正常的社会,所有的道德伦理、绅士风度荡然无存,在面对无助的犹太人,左右那些刽子手的是人性中最原始、最恶毒的兽性,在面对无序的、道德法律真空的“小社会”,这种兽性被无限放大,像黑洞一般,吞噬掉了现实中的最后一丝微光。

在战争结束后,解放与报复的章节,交代了战后犹太人、德国人以及苏联红军等在解放后的遭遇。被苏联红军“解救”的犹太人,又进入了另一个“地狱”,他们要面临的,依然是被蹂躏、驱逐、排斥,这并非绝对意义上的解放,而在形式上解放了的一些激进的犹太人,也展开了一些复仇活动,私刑也开始被逐渐运用到曾经集中营的卫兵甚至一些无辜的德国民众身上。通过对幸存者的采访,一些犹太人“复仇”后的态度,与集中营纳粹对屠杀犹太人的态度,竟然如此一致:他们都了解这种行为被法律排斥,是犯罪,但是他们不会觉得后悔,颇有些“冤冤相报”的意味。

最后,作者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在欧洲文明高度发达的背景下,奥斯维辛和纳粹的“最终解决”代表的是人类历史上最卑劣的行为。纳粹犯下的罪行让世人认识到,只要足够冷血,一群受过高等教育、拥有先进技术的人也可以做出如此龌龊之事。他们的所作所为既然已为世人知晓,我们必须从中吸取教训。丑恶的事实就摆在眼前,等待每一代人重新发现它的价值。

读罢,一直在想,我们所追求正义的终极目的,究竟是用暴力打倒暴力,还是其他什么东西?一战的审判没有给我们答案,二战也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