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子人生哲学的永恒价值

论老子人生哲学的永恒价值

  毕业论文无论对普通大学毕业生还是成教毕业生都是个挠头的问题,开题报告、参考文献等等都是让人十分烦恼的事情,下面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哲学毕业论文,欢迎阅读!

  摘 要:在中国,老子第一个构建了系统完整的哲学体系。老子哲学包含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思想,他提出一切事物的运动都遵循“道”,事物对立面的对立统一和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老子提出了“重生”、“寡欲”、“纯任自然”的养生之道,“守柔”、“不争”、“功成不居”的处世之道,在今天仍有宝贵的价值。

  关键词:道;生命;矛盾;自然

  一、生命为本,重于外物

  老子有很强的生命意识,具有丰富的重生思想,体现了一种积极的生命价值观念。老子企慕长生,向往生命的无限与永恒,它以自觉的生命意识为基础,建构了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生命哲学体系。老子认为世上之人,长寿的占十分之三,短命的占十分之三,还有一些人本来可以长寿却自寻了短命,也占了十分之三。为什么会自寻短命呢?老子回答是“以其生生之厚”,即奉养过度了,这是不善于养护生命的表现和结果。只有极少数人(约占十分之一)善于养护自己的生命,因为他们了解真正的养生之道。

  老子指出,人们首先要分清“内”和“外”的关系,这是养生之道的核心。“内”就是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外”就是身外的名与利。老子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名声和生命比起来哪一样亲切?生命和货利比起来哪一样贵重?得到名利和丧失生命哪一个更有害?)在这些问题上,世俗之人最容易犯糊涂,往往轻身而逐名利,贪得而不顾危亡。在老子看来,只有生命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功名利禄、声色厚味都是身外之物。世俗之人由于分不清内外,一味追求感官刺激和物质享受,无节制地放纵自己的欲望,结果残害了身体,损折了生命。

  二、养生之道,在于善于处理矛盾

  (1)“反者道之动”、“祸兮福所倚”的人生智慧

  老子认为宇宙一切现象,都是由相反对立的形态所构成。《道德经》列举了许多相对的词语:有与无,美与恶,难与易,前与后,虚与实,强与弱,内与外,得与失,浊与清,直与曲,大与小,轻与重,雄与雌,白与黑,长与短,高与下,吉与凶等等。万物固然相反对立,但也相辅相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进而指出事物不断朝自己的对立面的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即祸福相倚相伏,祸中有福的因,福而又潜伏了祸的果。老子的人生智慧启示我们:事物永远是处于变化之中的,矛盾随时都可能发生转化。当我们处于顺境时,不能忘乎所以,而要居安思危;当我们处于逆境时,也不要悲观丧气,而应坚定信念。不能够静态的片面的看待事物,而过早地给事物下定论,幸福时不要忘了失意时。

  (2)居卑不争、以柔克刚、功成身退的竞争之道

  老子有感于世人一味逞强好胜、不肯谦让而引起无数的纷争,遂提出柔退不争的处世之道。老子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什么要这样呢?老子回答说,因为“柔弱胜刚强”。如果人们皆能甘守柔弱而不恃刚逞强,则大多数的纷争自然就不会发生,已经发生的纷争自然也会得到消解,社会自然就可以和谐稳定了。老子告诫人们要“谦下”。谦下的具体要求是就是不自我表现(不自见),不自以为是(不自是),不自我夸耀(不自伐),不自我骄矜(不自矜)。老子还主张“不争”,即不与人争,不争先,“不敢为天下先”,他告诫人们:不要事事认为我的看法比别人的看法要高明,不要认为一切我都看的很准。处处与人争先,就要处处吃亏,向所有的人挑战,就会被所有的人反对。实际上,真的.天下第一的人,往往会在自己擅长的方面表现出谦虚。老子十分推崇水的品质,认为水集中了“柔弱”、“谦下”、“不争”等美德于一身。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是道。”“上善”之人处世好像个水一样。水是最自然的,最接近于大道,人类应该向水学习,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但却不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老子主张与人为善。

  总之,老子教给人知晓生命的价值意义,过上一种自然主义、清静无为的生活,而又非不问世事、不负责任。这是种超越的人生观,恬适自在的人生观,它向往自然纯朴、自足和谐的生活。如海德格尔所提倡的:“人建功立业,但他诗意地栖居在这大地上”。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过诗化般的生活,无拘无束、知足常足地享受人生,这种人生观对于耽于物欲、身心俱疲当代人来说,不啻是副清凉剂。当代社会的激烈竞争给人们的精神带来某种新的失落,返璞归真的价值取向,也许会在一定程度上使人获得一种更合乎人性的人生体验。老子哲学对于当代人正确冷静地处理人生得失成败,保持和谐平衡的生命情调,重振生命活力,具有永恒的启示意义。无论人生的成功者抑或失意者,皆可凭借它诗意地栖居在这大地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