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言的经典事迹 名人的名言警句.20230句

名人名言的经典事迹5篇

名人说出的名言和做出的事迹,为后世的人们作出了表率,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他们有着精深的智慧,远大的抱负,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这里由小编给大家分享名人名言的经典事迹,方便大家学习。

名人名言的经典事迹篇1

吕蒙是三国时吴国的大将,他曾多次立下大功,却不爱读书。于是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是大将军了,肩上担子很重,一定要多读读书,长点见识。”吕蒙便开始读书。慢慢地,他发现书中有很多以前他根本不知道的东西。一次,他读到孙膑用“减灶计”诱使庞涓轻敌,最后打败庞涓的故事,感到眼界大开。

于是,吕蒙逐渐爱上了读书。在军务繁忙之余,他便一头钻进书堆里,如饥似渴地阅读古代的兵法和史书。几年下来,吕蒙的军事才能大有长进。孙权大为高兴,就让吕蒙担任了大都督,统领全国兵马。

不论什么时候,学习都是不可缺少的。古人说:“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学习之后知道的人,是次一等的人;经历困苦才学习的人,又次一等;经历了困苦还不知道学习的人,就是最下等的人。”当前,青少年正在经历困苦,在这种环境下,如果还不抓紧时间学习,可能就真的会成为最下等的人了。所以,青少年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增长自己的才干,为今后的就业谋生做好充分的准备。

名人名言的经典事迹篇2

齐白石

抗日战争时期,北平伪警司令、大特务头子宣铁吾过生日,硬邀请国画大师齐白石(1863—1957年)赴宴作画。

齐白石来到宴会上,环顾了一下满堂宾客,略为思索,铺纸挥洒。转眼之间,一只水墨螃蟹跃然纸上。

众人赞不绝口,宣铁吾喜形于色。

不料,齐白石笔锋轻轻一挥,在画上题了一行字——“横行到几时”,后书“铁吾将军”,然后仰头拂袖而去。

一个汉_求画,齐白石画了一个涂着白鼻子,头戴乌纱帽的不倒翁,还题了一首诗:

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

将妆忽然来打破,浑身何处有心肝?

1937年,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北平。齐白石为了不受敌人利用,坚持闭门不出,并在门口贴出告示,上书:“中外官长要买白石之画者,用代表人可矣,不必亲驾到门,从来官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谨此告知,恕不接见。”

齐白石还嫌不够,又画了一幅画来表明自己的心迹。

画面很特殊,一般人画翡翠时,都让它站在石头或荷径上,窥伺着水面上的鱼儿;齐白石却一反常态,不去画水面上的鱼,而画深水中的虾,并在画上题字:“从来画翡翠者必画鱼,余独画虾,虾不浮,翡翠奈何?”

齐白石闭门谢客,自喻为虾,并把作官的汉_与日本人比作翡翠,意义深藏,发人深思。

名人名言的经典事迹篇3

茅以升(1896-1989)江苏镇江人。早年毕业于唐山工业专科学校。1920_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硕士学位,并获得该校授予的“斐蒂士”研究奖章。1920_年应聘东南大学教授兼工科主任。1920_年任北洋大学教授、工学院院长。1942年任杭州钱塘江桥工程处处长。建国后,先后出任中国交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校长,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名誉主席。1955年6月,被聘为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并当选为、副主任。还荣获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1979年获美国卡尼基——梅隆大学授予的“卓越校友”奖章。

从小得到的启示

南京秦淮河上,有座文德桥,这里是夫子庙古代最繁华的地方。

自清末以来,秦淮河上每年端午节都要划龙船,看龙舟竞渡。

有一年端午节的前一天,几个小朋友来茅家邀约以升次日同到秦淮河去看龙舟竞渡。不巧的是,第二天以升的胃疼得厉害,不能去了。只好相约着,请他们看完以后,再把如何赛龙舟的情况告诉他。

这一天,秦淮河上彩旗招展,人声鼎沸,锣鼓喧天。一百多条龙舟一字儿排开,船头上坐着划船手,按照规矩,在龙舟竞赛的进行中间,划船手必须齐心协力地划,看哪条船最先达到目的地,就算是优胜者。当天,观看龙舟竞渡的人山人海,河岸边挤得水泄不通,不论

大人小孩,都穿戴得整整齐齐,鲜美亮丽,大家都想占据一个能看得清楚的地方,能站到文德桥上,便是最理想的选择。

当龙舟从文德桥下划过时,一时间,数百人拥向文德桥。忽听哗啦啦一声响,桥塌了,许多人都摔到桥下去了。文德桥原本是一座比较古老的桥,年久失修,突然遇到挤压,便倒塌了。有些识水性的人连忙下水救人,赛龙舟的人也放弃了竞赛,参加救援,这是出于人们预料之外的重大事故,经小朋友们的逼真描述,让以升心情非常激动。小朋友离开后,他平躺在床上,浮想联翩,心中暗暗下定决心:将来我要学习造桥,要造出千万人踩不坏,挤不塌,踏不断的桥,甚至让汽车,火车从上面通过也无妨。

后来,茅以升决定学土木工程,特别是学造桥,这从小立下的志愿,终身为之奋斗,并立下丰功伟绩的,不能不说是文德桥倒塌的启发。

自炸钱塘江大桥

钱塘江大桥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既高又长的铁路、公路和行人三用两层大桥。 1933年8月,茅以升授命来到杭州,为祖国建造新桥,出谋献策,绘图制件是他多年的心愿。钱塘江古称“无底”,就是说钱塘江水深,流沙厚,变迁莫测,江面水流汹涌,波涛险恶,冲刷力大;加之建桥经费有限,施工期限急迫,因此,必须把能同时动工的工程,上下有关的工程,配套联成“系统工程”同时动手,一气呵成。茅以升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工程技术人员和建桥工人的集体智慧,势如破竹地解决一道道难题。如每一个桥墩下要打160根桩,9个桥墩就要打1440根桩,若用老办法汽锤打,一天只能打1-2根,后来他们采用“射水法”,一昼夜可以打30根,从而提高了工效。又如运用“汽压沉箱法”建造桥墩,将钢筋水泥制成重达600吨的箱子,准确地放在已打进泥沙里头的木桩上,沉箱下落时筑墩身,墩身完毕后架钢梁,上下并进,日夜施工,终于如期完成我国造桥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工程。从此,他的名字和一座座大桥一起留在了祖国各地。1955年到1957年期间,茅以升又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跨越长江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

在建桥的两年半时间里,茅以升没有星期天,没有假期,为了监督工程的进程,以身作则,经常同工人在一起,甚至通过沉箱下水去实地调查,以便及时修正施工规划方案。一次,他下到水深30多公尺的沉箱里,正好日机空袭,关闭电源,只好和工人一起呆在箱子里。虽然大家很沉着,但当时还弄不清是什么原因。待升到水面以后,才知道原来是空袭的缘故。后来,茅以升回忆当时情景时说:“在水下的处境,真是永久难忘!那位管电气闸门,坚守岗位的工人也是令人难以忘怀的。”

1937年9月26日,火车象巨龙般驰过钱塘江大桥。公路桥是11月17日通车的。“人们可以双脚跨过钱塘江了!”真是万人空巷,额手称庆!然而日寇入侵,战火已经蔓延至浙江,黑暗象笼纱似的把钱塘江桥两岸蒙住,难道经过千辛万苦造好的桥,留下给敌人利用?不能,绝不能!茅以升涔着一双泪眼,望着钱塘江桥,口中念念有词:

斗地风云突变色,炸桥挥泪断通途。

五行缺火真来火,不复原桥不丈夫。

“钱塘江桥”四字的偏旁为金土水木,按五行说的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时“缺火”。

12月23日,距离公路桥通车一个月又6天,随着“轰”的一声巨响,已建成的钱塘江大桥被炸断了

名人名言的经典事迹篇4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人。

在唐宋八大家中,被人们并称为“三苏”的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以其出色的散文、词、赋格外引人注目。苏轼的诗词文章尤为洒脱豪放,波澜壮阔,别具一格,开创了豪放词派。

《前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石钟山记》就是这种风格的典型代表,被誉为传世绝唱。

翻开中国历史的画卷,父子三人能够在文学界同时拥有如此高的造诣,并不多见。苏轼兄弟二人自然从小就深受其父的熏陶,一步步成长为才子。出身在富有文学气氛的封建知识分子家庭里的苏轼,从小就对诗词、曲赋特别感兴趣。在他十岁那年的一个早春的夜晚,温柔的东风吹拂着长长的细柳,溶溶的月色映衬着淡淡的梅花。苏轼随着父亲在园中游玩,如诗的夜色开启了苏轼孩童时期的丰富想象力,他真希望能将眼前的美景如实地描述出来。但试了几次,均未能尽如人意。于是,他向父亲请教写文章的秘诀。

名人名言的经典事迹篇5

说到名人,张口就能报出一大串。但毕竟我们只能在电视、电脑上看见这些名人。为了个完全不了解的人而长篇大论,并不值得,所以,我选择了身边的一个“小名人”

从前的文章中我也提到过她——那个天才马珍珍,她表现得越来越好了。每次老师讲难题,她绝超不过四十秒就能想出来,然后上黑板和老师一起讨论。老师说出一种解法,马珍珍又拿起粉笔改了一下:“这样最简。”然后两人一起笑笑,点点头:“这就是最简的方法了!”我们在下面目光呆滞,仿佛在听天书。

马珍珍就像是一颗耀眼的金星,在辅导班里考试从来没有失过手。听别人说,她在学校,学期的平均分是99.5。作业本上只要有一个A,她就会一天不和别人说话,坐在位子上低头猛学猛写。然后第二天准又是A三星了。听着让人无比羡慕。“也许,我再努力也不如她吧!”我苦笑着说了一句。“怎么会呢?你只要努力,绝对能超过我!”马珍珍不知什么时候也凑了过来。哦,对了,忘了说了,马珍珍现在和我是同桌。日子久了,就成了好姊妹。我数学远不及她,她并不居高自傲,空闲时常辅导我,就这样,两人的感情就越来越好了。

马珍珍是闻名的考神。最近,不知是谁又给她改成了考圣。别班的同学也没有不知道的,她真是大家崇拜的名人,我也和大家一样非常崇拜她。但我崇拜的不光是她的成绩,还有她的热心肠、她的乐于助人的一颗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