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娟抗疫事迹100字

李兰娟抗疫事迹100字(精选10篇)

无数感人肺腑的事情中,90后用实际表现告诉社会:我们,一定行!滴水汇成江河,有14亿同胞站在我们背后,众志成城万众一心,请相信每一个人的付出,相信阴霾过后终有灿烂彩虹。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李兰娟抗疫事迹100字,希望大家喜欢!

李兰娟抗疫事迹100字(精选篇1)

春节是个阖家团圆的喜庆节日。然而,今年春节,却打响了一场战“疫”——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阻击战。暴发于湖北武汉的疫情,成了全国都在共同面对的一个大问题。要打赢这场阻击战,肯定少不了默默辛勤付出的人们。

这里,我要致敬的人,就是被誉为“白衣天使”的医生。他们中,有再次“为民出征”的84岁高龄的钟南山爷爷和73岁的李兰娟奶奶,还有许多不知道姓名的好医生。

医生是一份职业,但在这场战“疫”中,更是一种使命。我想说:“你们每天工作到很晚,甚至24小时都在工作。有的连喝一口水的时间也没有,因为那时生命是以秒为单位的。可能因为你喝水的那几秒,一个生命就从世界上消失了。所以,你们必须像长江、黄河那样一直不停地奔流,才有可能挽救一个又一个生命。这说明,你们是一群在跟时间赛跑的人!”

一直坚守在战“疫”一线的李兰娟奶奶说:“什么是医生最大的快乐?看到那么多病人得到救治,把他们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快乐!”

所以,我更想说:“你们放弃了和家人的团聚,而选择了做一个好医生,选择去靠近病人,更是选择了帮助祖国。你们是祖国的骄傲,祖国为你们自豪!我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李兰娟抗疫事迹100字(精选篇2)

眼下,武汉的医院里,危重症患者比较多,需要人工肝等支持治疗。

1986年,李兰娟开始带领团队进行人工肝研究。历经10余年的辛勤钻研,李兰娟及其团队终于创建了一套独特有效的“李氏人工肝系统”,开辟了重型肝炎治疗的新途径,并于199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人工肝系统是一台体外仪器。借助这台仪器把患者的血液引流出来,在体外进行血浆置换、血浆吸附、血液滤过等步骤,清除血液中的黄疸毒素等有害物质,补充蛋白质和凝血因子,通过暂时替代肝脏的解毒、蛋白质合成和部分代谢功能,使肝细胞得到再生的机会,肝功能得以恢复。

树兰医疗集团品宣部总监邹芸介绍,由李兰娟院士带领的浙江紧急医疗队经过前期的方案讨论和制订,目前人工肝治疗和调节肠道微生态治疗已在进行中,人工肝团队已经进入重症监护室开展工作;同时采用“抗病毒+肠道微生态调节”的方案治疗病人,减少使用抗生素,微生态制剂主要是给重症病人和危重症病人服用,用以调节肠道微生态。

“希望把危重症病人救回来,让危重症病人的病死率下降,这也是我这次申请去的重要原因。”李兰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朱梦飞是树兰(杭州)医院感染科副主任。根据他从武汉传回的消息,李兰娟院士每天都与紧急医疗队的队员们一起讨论病情,指导工作,调整治疗方案。

“四抗二平衡”是李兰娟院士倡导的救治策略。这个从H7N9禽流感治疗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又被应用到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疗中。所谓“四抗”,第一个就是早期抗病毒治疗;第二是进行危重病人的抗休克治疗;第三是抗低氧血症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第四是抗继发感染。“二平衡”中第一个平衡是水电解质酸碱的平衡,第二个就是微生态平衡。

来自朱梦飞的消息是,2月4日,李兰娟院士带领的救护团队开始进驻医院ICU,应用包括李氏人工肝在内的方案进行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治疗。在李兰娟院士的指导下,危重症病人经李氏人工肝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

一个好消息传来,李兰娟团队这次带去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希望人工肝这一套技术能在抢救呼吸衰竭、肺部炎症明显增加、有细胞因子风暴的危重症病人中得到应用。同时用微生态制剂来调节患者肠道的细菌,让肠道的细菌保持平衡,抗继发感染。

李兰娟抗疫事迹100字(精选篇3)

两赴武汉,带去“浙江经验”

今年1月18日,73岁的李兰娟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第一时间奔赴武汉前线研判疫情。1月22日深夜,详细了解情况后的她向国家提出,武汉必须严格“封城”。

2月2日凌晨,患者病死率趋高,李兰娟二赴武汉。“我们到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ICU、CCU,当时6个病人中就有5个救不过来。我的使命和任务就是救治武汉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李兰娟说。

李兰娟和医疗队进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后,推广《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诊疗浙江经验》里“四抗二平衡”(抗病毒、抗休克、抗低氧血症与多器官功能衰竭、抗继发感染,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的治疗策略,同时加强应用人工肝、微生态、干细胞等“三大技术”,提高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

医疗队在李兰娟的率领下,上下齐心,与武汉当地ICU各地医疗队员们一起,通过44天努力,将ICU患者病死率由原来的高出80%降至15%以下。尤其是处于细胞因子风暴早期的重症患者,经人工肝治疗后,存活率达100%。

疫情期间,一张李兰娟院士脸上满是口罩勒痕的照片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她坚定的眼神、温暖的笑容给了全国人民莫大的鼓励和坚定的信心。说起这张照片,李兰娟并不觉得自己有多伟大,她说广大医务人员在抗疫期间都是如此,自己只是其中普普通通的一员,为挽救每一位病人的生命而努力,“我人生最大的满足,就是帮助病人战胜死亡,重获生命的美好。”

反哺社会,鼓励家乡青年

从医多年,李兰娟身上有很多荣誉。不过回到家乡,李兰娟自始至终只强调一个身份:“我是绍兴人!我是绍兴的女儿,我的根在这里。”

从2018年开始,每年母亲节,李兰娟都会与同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丈夫郑树森,以及其他乡贤名医一道,来到老家夏履镇,为父老乡亲开展免费义诊。说起这些,李兰娟觉得理所当然:“我是共和国培养出来的院士。我从小家庭困难,靠党和政府的助学金才完成初中、高中和大学学业。可以说,没有党和人民的培养,就没有我的今天,这是我作为绍兴女儿应尽的一份孝心。”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李兰娟用各种方式反哺社会。她和丈夫一起捐资,联系社会各界力量成立了“树兰人才基金”,设立“树兰医学奖”“树兰医学青年奖”等,奖励和提携在医学科研和临床领域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的杰出科技人才。李兰娟认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尤其是在疫情尚未在全球范围内平息的当下,更应持续依靠科技的力量与疫情进行斗争。

“在这次抗击疫情中,一些科技人才思想活跃,表现勇敢,运用新技术、新理念、新设备攻克了很多核心难题,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绍兴自古人才辈出,必定会有更好发展。”李兰娟鼓励家乡科技人才坚定创新自信,继续发挥聪明才智,勇攀科技高峰,为绍兴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李兰娟抗疫事迹100字(精选篇4)

像过去的18天来一样,李兰娟院士上午8时30分准时抵达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国家医疗队指挥中心,准备查房。这一次,记者获准独家跟随李兰娟见证全程。

自2日凌晨率医疗队抵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开启固定作息模式:赴东院与其他医院会诊、回驻点撰写文字材料及远程指导实验室工作。

2月2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重症ICU病房查房,了解新冠疫情重症患者治疗情况。图为李兰娟院士走进更衣室前。

“红区”,抗疫医院中重症隔离病房的别称。20日,73岁的李院士要进入“红区”重症监护室(ICU),探视8位新冠疫情危重症患者病情。

工作人员按铃打开更衣室大门后,李兰娟第一个走了进去,待记者再次见到她已是缓冲区内。

她全身被白色防护服裹严,仅露出护目镜下的双眼。助手在其防护服前胸和后背用马克笔写上姓名帮助辨认。为鼓舞同事士气,她建议在后背名字下方添上“加油”二字及感叹号。这天正巧是其团队成员张园园生日。李兰娟拿过笔来,特意在她衣服上写下“祝园园生日快乐”。

戴上两层手套扎紧袖口、撕开防护衣胸前封条粘紧缝隙、盖上防护面罩……10多道措施检查完毕,李兰娟的防护达到“红区”查房标准。

隔着“红区”玻璃窗及监视器,记者看见李兰娟走进第一间病房。站在床旁,她同病患做手势沟通、给予鼓励安慰,与同事了解人工肝治疗及病人情况,并观察治疗设备显示仪。

大约十分钟后,李兰娟出来再沿走廊一间间进行查房。有病患注意到李院士前来查房,向其表示由衷感谢。

武大人民医院东院目前有患者700余人,其中大多为重症及危重症病患。据院长肖红军介绍,目前对这些病例治疗趋势整体向好。院士团队用人工肝等技术进行积极治疗,有8例病人已从危重症向重症转移。李兰娟团队将应对其他疫情总结的“四抗二平衡”治疗方案应用于武汉。

“有几位病人经人工肝的治疗已明显好转,其中一位估计明天就能转出ICU。”李兰娟结束查房后透露,之前已有3位病患转出ICU;病区内还有4至5位病况均出现好转、程度不一,2位危重患者尚未脱离危险期、炎症明显。“当前最重要是争取时间。”

脱掉防护装备,李兰娟面部的压痕清晰可见。她说,ICU集中了全院病情最严重的病人,进入“红区”查房、面对面交流是增加他们信心的一种方式。“这也有利于我直接了解他们的情况,更好地与同事们讨论、制定治疗方案。”

据其团队成员、树兰(杭州)医院副院长汤灵玲介绍,院士每天行程满档,“早上8点就开始工作,最近已连续几天凌晨2点睡觉了”。

据通报,武汉市19日新增确诊病例615例,湖北全省经核减确诊病例新增349例,两项数字相较近期出现较大下降。李兰娟对此指出,当前各级政府控制疫情措施的力度是很大的。按照此趋势下去,不用太长时间,武汉的疫情是能够控制下来的。

肖红军表示,从东院近期治疗情况亦能感受疫情向好的趋势。该院发热门诊人数日趋减少,19日仅17例;病患向重症、危重症发展趋势得到控制;轻症患者核酸检测转阴数量增多,目前有100多例转阴及出院。

李院士还称,出院人数逐渐增多是各方辛苦努力的结果,我们的诊疗效果正开始显现。

不过,当前疫情形势依旧严峻。接受中新社记者数次专访,李兰娟均提及“传染源发现和控制”的重要性:武汉应继续保持社区排查力度,控制人传人,防止病患疏漏,保证“外面的安全”。“底牌要清,否则(疫情)还会蔓延。”

“如果所有的感染病人都找出来了,那才是‘拐点’到了。”在李兰娟看来,不能仅从确诊、疑似病例等数据下降来判断疫情。不把传染源彻底、仔细找出,“谁都难说‘拐点’”。

回到指挥中心已过中午12时,换回棉袄的李兰娟走到洗手池旁再次将双手清洗、消毒。查房完毕,她一天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李兰娟抗疫事迹100字(精选篇5)

本来,明天该是我们节后上班第一天,因为这一场疫情。同样因为这一场疫情,我们乡镇工作人员从大年初二到今天已经上了八天班。今天开始为避免人群聚集,我们的晨会也从室内转移到了室外。早上九点的院外,天气还冷,我们佩戴口罩,严阵以待,颇有将士出征的气势。领导通报了目前疫情进展情况,并安排布置了近期工作,最后用略带沙哑的声音给大家鼓了鼓劲。“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连日来的忙碌,我看到他的头发白了不少,神情也有些疲惫。

晨会过后,我们包片包村人员开始下乡。督查道路卡口、摸排返襄人员、加大宣传力度等,疫情面前,工作变得具体而实在。来到我所包的村,和卡口执勤的党员干部交谈了几句,看了看进出村登记册,记录并不算多。通过前期的宣传和动员,广大村民已经意识到了疫情的严重性,除上下班和购置生活必需品,外出人员少了许多,而外来车辆和人员经过几次碰壁,已不敢到处乱窜,基本做到了“各回各乡、各回各村、各回各家”。防疫工作的第一个关口开始发挥作用。

最大的顾虑还是武汉返乡人员,经核查,我所包的村就有一名从武汉返乡的大学生,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按照上级安排也出于工作需要,我们对武汉返乡人员实行了包片干部、包村干部、村干部、医务人员、派出所民警“五包一”责任制,看到卡口问题不大,我和我的包片领导相互对视了一眼,都心领神会,决定亲自去返乡人员家中一趟。走到门口,我有些迟疑,下意识把口罩戴紧了些,脚步也慢了下来,看到同行人员坚决的脚步,我深吸了一口气,鼓足勇气跟了进去。其实这名19岁的大学生2019年12月31日从武汉回来,回来后身体状况正常,按照14天潜伏期的说法,似乎已经可以解除隔离。但为了安全起见,我们还是劝导他们一家人自行居家隔离,并每天由医务人员测量体温,好在他们很配合,总是笑脸相迎,主动告知返乡后的行程,群众的支持和理解多少让我们欣慰。

不知不觉一上午过去了,我们准备返回乡镇,临走前,支书看了看我们,语重心长地说,“这个时候,你们也要保护好自己,做好自身防护措施。”我的心暖了一下,有这样的干部和群众,我们没有理由懈怠。

回到单位,已近午饭时间,在单位食堂简单吃了口饭,这段时间同事们都自觉遵守规定,尽量少聚集,往日热闹的食堂有些冷清。而此时,我们乡镇卫计站站长却成了食堂的常客,自从启动突发公共事件一级响应,卫计部门作为主管部门,任务繁重可想而知。“上有千条线、下有一根针”,这根针就落在了我面前这个瘦弱的女子身上,这几天,要向上级各个部门报送情况,要和公安部门核实返襄人员信息,要与各村及时沟通掌握详情等等,我们乡镇卫计站站长几乎是连轴转。按照惯例,吃完饭我们同事之间会说笑一会放松一下,等我去办公室找她,发现她已经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嘴上还戴着口罩。我有些疑惑,疫情期间戴口罩是最基本的防护措施,我们一般都佩戴,但是有时憋得难受,也会偷偷摘下来透口气,当然是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我却从未见她摘下过。突然我意识到了什么,去年她才做过手术,年前还听她说去太原复查了,这种时候,病后初愈的她本该以此为借口在家休假,她却没有向领导和同事提一个“不”字,毅然奋战在防疫一线。她还是一个即将参加高考的学子和一个才两岁多孩子的母亲,我悄悄关上了门,眼睛有些湿润,就让她好好睡一觉吧!

趁着中午的时间,我也想睡一觉,好能精力充沛投入到下午的工作。掏出手机一看,有好几个未接电话都是妈妈打来的,打开微信视频聊天我拨了过去,接通后,我妈看到我,第一句话就是“你怎么不戴口罩”,语气认真而严厉,我赶紧解释说是准备睡觉了才摘下。隔着手机屏幕,我能感受到她的担忧,此时为了避免感染,多数人都呆在家里,她的孩子却每天跑来跑去,我有些后悔告诉她我们每天的工作。因娘家在外县,因初二就上了班,也因这场疫情,我今年正月初三头一次没回娘家,等疫情过后,我要回去住几天好好陪陪她。

这时,孩子们的视频通话发了过来,刚接通,两个可爱的宝贝就抢着跟我说话,看着孩子们,我心里有些愧疚,一年忙到头,也就过年能陪陪她们,可是今年情况特殊,初二就上了班,每天下乡奔波在村里,我也算是“高危人群”了。

现在一下班,进了家门,不等孩子们扑过来,我就告诫她们离我远点,然后脱了外套,换了拖鞋,先冲进卫生间,里里外外洗干净了才出来。老大问:“妈妈,你每天在外面,不会有病毒吧?”说完就忘到了脑后,不一会功夫,两个孩子就一个趴在了我的肩上,一个钻进了我的怀里。我有时想,为了孩子们的安全,我应该在消毒液中“洗个澡”再回来。

下午没有下乡,在办公室里写信息。上级部门要求要挖掘先进事迹和典型,也许有人要说这样的工作有些形式主义。其实不然,疫情面前,每天面对疫情报告冰冷而残酷的数据,普通群众难免恐慌,这时候带有温度的报道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宣传报道,让广大群众知道,疫情来临,我们的党中央、我们的各级部门、我们的医务人员、我们的乡镇干部,许许多多的我们……凝聚共识、并肩作战,从而给群众以信心和勇气,给民族以希望和力量。

这几天一起工作,反而拉近了同事间的距离,自然而然说起了2003年非典时期,大家都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刚入单位的农村工作者们,都是90后的小姑娘,甚至还有95后的,说她们那时还在上小学、上幼儿园;作为80后的我当时正赶上高考,一些70后的老乡镇人员说,他们参加过那场抗击非典的战役。17年过去了,70后、80后、90后的我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乡镇干部,有了一个共同的责任——抗击疫情。职责所在,使命所在,让我们做本次疫情最坚定的逆行者,共同守护一方百姓的生命安全。

李兰娟抗疫事迹100字(精选篇6)

李兰娟从一名赤脚医生成为一名院士,完全是自己勤奋努力的结果。李兰娟高中毕业后尽管自己成绩优异,但正赶上运动,于是成为一名赤脚医生,尽管自己当时什么也不懂,她努力学习,学习经络,学习认识草药等,很快成为的百姓信任的优秀医生。后来被推荐上了大学,凭借努力,她成绩优异而留校,分配到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工作。

儿子郑杰说“今日事今日毕”也是她一直恪守的行为准则。李兰娟的医务工作已经相当繁忙,除了临床工作还有大量的研究。但是学习从不放松,儿子郑杰看到深夜一边补学英语,一边看国外论文。不仅对自己如此要求,对丈夫也是严格要求,从一个有趣的小细节就可以看出。丈夫成为院士后,丈夫看一会电视,她会催着赶紧去看论文。

人工肝技术的开拓者

上世纪80年代,重型肝炎肆虐,病死率高达80%。李兰娟一心想要救人,苦于治疗方法有限,只能看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逝去。“李兰娟说,“当初,我们工作的314重病室似乎是被施了魔咒一样,进去的人很少能活着出来。”经过10余年的反复探索、实验,1996年,李兰娟及其团队终于创建了“李氏人工肝支持系统(Li-ALS)”,使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治愈好转率从11.9%上升到78.9%,开辟了重型肝炎肝衰竭治疗新途径。成为我国人工肝技术的开拓者。从2001年起,李兰娟每年举办一次人工肝的推广班,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治疗方法无偿教授给更多医生。“全国有那么多病患,不可能都跑到浙江来就医,在当地得到及时的治疗,才是最好的结果。”如今,人工肝技术已推广至全国31个省市,她还多次举办全国暨国际人工肝会议,被誉为“国际上最大的人工肝组织的领头人”。

率先提出“封城“

武汉疫情出现大爆发的时候,她和钟南山院士星夜驰奔武汉,作为国家卫健委特别专家组的这次武汉之行是非常关键的,钟南山院士作出一系列重大判断以后,她率先提出武汉“封城”,郑杰认为李兰娟在重大的事件面前,一直果敢冷静。作为传染病学专家,这其实是一个基本的自我要求。因为专家学者不做表态,更加没有人说了。她的决策,不是一时之举,一方面是自己的专业,零一方面来源于自己抗“非典”经历。在抗击SARS时期,浙江省2003年4月出现第一例SARS患者,除了快速对患者所在的小区进行隔离处理外,李兰娟同时进行了病毒的分离和研究。“两者几乎是同时进行的。这使得浙江省中除了3-4个患者,没有其他民众以及医务人员被感染。”

为国家培养一流医学人才

李兰娟深知,一个想要拥有健康的民族,一个想要跻身世界医学之林的国家,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人才优势,必须拥有一大批医学名家大师。于是,2012年5月25日,李兰娟与同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丈夫郑树森一起捐资,联袂社会各界力量成立了“树森-兰娟院士人才基金”,以奖励和提携在医学科研和临床领域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的中国杰出科技人才。

李兰娟抗疫事迹100字(精选篇7)

2月7日,今天是县委编办包保工商行小区防疫管控工作的第5天,天气晴,气温零下13℃。工商行小区登记住户100户,有83户237人在家居住。

早上8点,县委编办__、__2名同志按照单位防疫工作安排,来到工商行小区进行防疫值守工作,在与小区门卫了解夜间人员出入情况后,2名同志按照防疫工作要求佩戴好口罩和手套,对车辆、登记本及小区门口附近消毒后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一、例行管控

8:10第一名住户外出,简单询问后了解到是__超市工作人员,在查看工作证件后,例行对其姓名、住址、联系电话、出门时间进行登记。在多日的宣传和管控下,多数住户已经开始配合防疫工作,外出人员比前几日减少不少。

二、劝返住户

9:10一名住户倒垃圾后疑似有外出迹象,__、__2名同志上前询问,住户表示想外出去菜市场买菜,工作人员对其劝返,“现在所有超市和市场已经关闭,没有人卖菜了,需要的生活物资可以通过发放的便民信息宣传单电话订购”、“咱们尽量一次性多购买一些生活物品,减少购物次数”、“疫情防控特殊时期,请理解和配合我们的工作。”,最终在工作人员耐心劝说下,住户放弃外出购物的想法,回家通过电话采买物品;9:45又一名住户要外出购买降压药,经过耐心沟通,最终劝返回家电话购药。在一上午的管控工作中,个别住户还是不能理解,想要外出购物,甚至言语激烈,但是工作人员都能够耐心细致讲解政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实现全部住户没有外出情形。

三、关怀帮助

防疫期间,口罩、手套、消毒物品都是紧缺资源,为了在工作的同时保护自身工作人员,编办主任付艳辉同志积极协调沟通,争取口罩3包、消毒液1瓶、手套5副用于工作人员自身防疫工作,并在上午8:30以后全程陪同工作人员管控小区,让工作人员感受到了领导的关怀。

由于小区实行一级封闭管理,小区住户的生活物资只能送至小区门口,一些住户年岁较大或购买物品过多,2名工作人员多次帮助住户将东西搬至单元门内,在严管严控的同时,给与住户党和政府的实在帮助,既减少了群众出行带来的感染风险,又拉近了党群干群的关系,更加便于防疫工作开展。

四、舍己为公

2名工作同志的家庭都比较特殊,都有年幼的孩子(不足2周岁),由于疫情突发,为更加便于管控工作,1名同志与岳父一同居住,已经8天没有与孩子和妻子见面。另1名同志由于夫妻2人都参与防疫工作,在争取双方单位理解后窜开排班,以保证不耽误防疫工作。在疫情防控期间,2名同志发扬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丝毫没有耽误疫情防控工作,即使整夜车内值守期间也没有丝毫怨言,真正体现了共产党员吃苦在前的精神。

目前,疫情防控工作形式仍旧十分严峻,这正是对县委编办这个团体和每个人的考验,我们必将以昂扬的斗志和无比的信心,团结在县委、县政府周围,服务每名群众,共同打赢这次防疫攻坚战。

李兰娟抗疫事迹100字(精选篇8)

__,女,汉族,1986年10月20日出生,中共党员,现任__市珠晖区人民检察院公诉科副科长。该同志投身基层九年有余,始终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热衷公益,乐于奉献,扶危济困,为建设和谐平安的美丽雁城贡献力量。

热心环保,守卫美丽雁城

“让我们的城市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起乡愁”。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__人,__始终致力于环保事业,从本职工作延伸,用点滴行动守卫美丽雁城。在民行部门工作期间,她发现__市中盐天友公司违法倾倒填埋有毒有害污染物,严重污染环境,引发周围群众强烈不满,遂立案调查,后向__市环保局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履行其职责,并持续跟踪,最终使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同时,__积极参与“最美乡村”建设,投身茶山坳田心村环境保护工作,在烈日炎炎中拿着扫把清扫乡村公路,帮助农户清理塘前屋后的生活垃圾,为茶山坳打造靓丽名片贡献力量。

春风化雨,投身未检工作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作为一位年轻母亲,__深知“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坚持传递大爱,投身未检事业。一方面,积极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于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尽量扶一下、拉一把,其在办理刘某(16岁)等六人抢劫案中,深入调查、积极沟通,耐心帮教,对刘某作附条件不起诉,帮助刘某重返社会。另一方面,组织参与“法治进校园活动”,提高未成年人法律意识。其主动邀请市检察院优秀检察官为珠晖一中师生送上法制大餐,现场发放宣传手册500余份,受到广泛好评;其精心准备,作为国家公诉人出席在__师范学院开庭审理的汪某诈骗案,公开揭露校园贷的陷阱,取得了良好的庭审教育效果。

大爱无声,助力精准扶贫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__身处办案一线,仍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参与扶贫工作。她定期深入走访帮扶对象,结合其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对身患疾病、经济拮据的罗某林自掏腰包送去爱心药物;对消极悲观、饱受压力的单亲母亲周某燕则通过拉家常、聊孩子、谈政策、讲未来进行心理疏导;对因发生交通事故重陷泥沼的贫困家庭胡某、魏某,促成双方达成刑事和解,对肇事者胡某依法做相对不起诉,为被害家庭成功申请司法救助2万元,避免两个家庭因一起事故重返贫困。

抗疫的英雄事迹2

“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军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我的责任,哪里需要我,我就在哪里。”大年初二一大早,岐山县青化镇人民政府46岁党员、退役老兵__就跟随包村领导深入包抓村,开始了逐户摸排、防控宣传工作。

排查完外地返乡重点人员后,他又“闲”不住了,骑着他那辆老式二八自行车穿行在村里的大街小巷,车把上一边挂着一桶浆糊、另一边挂着一个大喇叭,喇叭里循环播放着疫情防控各类通知,走到村民聚集处,他还不忘喊上一嗓子:“老叔老姨!来看看这上级的通知!疫情严重,把口罩都带起来!快回家待着,别再出来串门扎堆了!”在显眼处的墙上刷上几刷子浆糊,贴上疫情防控的紧急通知和疫情防疫科普知识。

“同志,你好!请出示身份证,配合我们进行登记检查。”“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请尽量减少出行。”

从1月31日开始,他的“战场”又转移到青化镇孙家村收费站卡点,得知镇上同志要去收费站值守,他第一个报了名,“一测二问三登记”,趁着没有车辆的间隙,转身熟练操作起消毒器具对卡点周围进行喷洒消毒。

初春的寒风凛冽,每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7点,连续11个小时,他一直坚守在岗位上,协助警察做好登记、劝返工作,连续多天下来,脸上布满了口罩和眼镜的勒痕。每天回到单位宿舍都已经是晚上了,他还不忘绕到单位库房,背起消毒器具对机关院子、宿舍楼道等公共区域消一遍毒。忙完了这些,他才松了口气结束一天的工作。

当问起__是否需要换人轮岗,劝他歇一歇的时候,这位46岁的退伍老兵嘴上就是那一句话:“嗨!没什么!现在疫情这么严重,为群众站好岗,这不就是党员和老兵应该做的事吗?”

李兰娟抗疫事迹100字(精选篇9)

抗击新冠疫情的号角早已吹响。在这场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的人民战争中,涌现出了无数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李兰娟是其中之一。

武汉新冠疫情消息曝出,北京震动、全国震动、世界震动,李兰娟和钟南山一起,受国之所托,逆行武汉考察疫情。多年的经验让李兰娟感受到事态之严重,她向武汉政府提议“不进不出”。随后,她果敢地向中央建议“武汉必须封城”。

封城,在中国的疾控史上,从未有过,连2003年非典时期也没有。万一疫情没什么大事,李兰娟一生的名誉和声望恐都将毁于一旦。她不是不知道事关重大,但在她心里,人民高于一切,生命重于泰山。

自新冠疫情暴发那天起,她的万千关切集中于病患、防治和不断变化的疫情、疫情、疫情。

她,冒着感染的风险,武汉北京杭州三地跑,出诊开会出差,抽空接受采访,释疑解惑坚定信心,每天睡眠不超过3小时。

她,在千家万户高举起团聚酒杯的除夕夜,从北京参加完疫情会议返回杭州,在机场吃了份饺子,这就是年夜饭,这张照片流传出来,人们再一次为她动容。

她,73岁的老院士,却坚持带队去驰援武汉,“这一次,我来当一个医生,武汉有很多危重症患者,需要人工肝等支持治疗。”“战‘疫’不成功,我就不撤兵。”

有网友慨叹,钟南山、李兰娟是可以托付国运的大医,与其称之谓院士,不如誉之为国士,发大医国士之良知灼见,一能断论新型冠状病毒人传人;二敢第一个提出建议封城;三是亲赴第一线抗击病毒。

鲁迅先生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倘若先生在世,他必会赞誉这位绍兴老乡为巾帼英雄、新时代的民族脊梁。

“这次疫情结束以后,希望国家逐步给年青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把高薪高福利高地位留给德才兼备的科研、军事技术人员,让孩子们明白真正偶像的含义……”这是李兰娟的建议,也是她的肺腑之言。

“粉”她,李兰娟,你的样子,真正的时代偶像!

李兰娟抗疫事迹100字(精选篇10)

“疫情结束后希望国家给年青人树立正确人生导向,把高薪留给一线科研人员,不要让年青人一味的去追演艺明星,演艺明星是强不了国的。而国家的兴衰要靠教育,科技,医疗!所以要树立全民崇尚医生,科学家,教师,军人!因为是他们在支撑民族脊梁!”李兰娟院士如是说,她的一席话在我心海中激起了阵阵波澜。

“活着就是为了别人生活得更好。”这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同志的名言。是啊,为人民服务不求回报,这才活得有价值。当这场疫情来势汹汹地到来时,站在抗击疫情最前线的既不是娱乐明星,也不是网红,而是军人,医护人员们……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他建议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但1月18日傍晚,84岁的他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还有很多医护人员主动申请去到治疗第一线。除夕夜,陆海空三军医疗队驰援武汉,海军军医大学150名医护人员冒雨从上海出发,一位军人接受采访时说“人民有难,军人当先!为了人民的健康,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们都是用生命在和新冠状病毒博弈吖。然而那些所谓的偶像娱乐明星,除了韩红姐姐累得病倒外,有些明星捐的款项相对于他们的收入来说真是九牛一毛啊!大多数都是在豪宅中喝着红酒享受人生,有的还出国旅游……同学们好好想想,谁是中国真正的明星,谁是民族真正的脊梁,谁才是我们心中的偶像呢?

历经沧桑的中国曾经一度是弱者。拥有“万园之园”美称的圆明园就因为中国的落后而毁在英法联军的手中。帝国主义强盗攻进圆明园,把能抢的都抢走了,能运的都运走了,拿不动的都给毁了,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把圆明园烧成了一片废墟……但是现在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了。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袁隆平培育了高产杂交水稻、王选研发了汉字激光技术后印刷业腾飞起来、成功建造有六个世界第一的港珠澳大桥……可这些辉煌的成就是谁创造的呢?对!还是各个领域的专家们,他们才是当之无愧的“明星”,是我们的最美偶像。

如果以前你问我:“你的偶像是谁?”我会毫不犹豫地大声地说:“TFBOYZ!”他们那富有朝气的形象和舞姿深深地吸引着我。他们的每一首歌我都会吟唱,每一段舞蹈我都想学习。但是现在,居家的这些天里我通过电视、手机认识了一个又一个英雄,他们在国家危难的时候,带领大家一起走出恐惧,他们不是天天上热搜和封面的明星,而是用自己的学问,智慧,勇敢挡在我们的面前的白衣天使们、战士们……所以我要刻苦学习,努力奋斗,将来成为像李兰娟、钟南山等抗疫英雄那样的人……

梁启超先生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国家的强盛将会寄托在一代又一代的少年身上。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让我们一起努力学习,奋勇向前,让自己成为将来的“最美偶像”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