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古村导游词
源头古村导游词
源头古村位于江西省婺源县赋春镇。据《吴氏宗谱》记载,源头古村始于明代洪武年间,距今700多年。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源头古村导游词,就让应届毕业生小编带大家一起去领略一下源头古村的美景吧!
车上导游词:源头古村位于江西省婺源县赋春镇。据《吴氏宗谱》记载,源头古村始于明代洪武年间,距今700多年。休宁县查山吴伏阳云游到此,有感此地山清水秀、植被茂盛、土地肥沃,仿佛看到了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诗中所描述的梦里老家,便决定举家迁移,在此定居,取名源头村。这是一个原生态的古村落,空气好、环境好、生态好,保存着大片的阔叶林和竹林。源头古村也可以说是一个浓缩版的婺源,这里有金黄的油菜花田、婺源村落特有的水口、秀水环绕的小桥流水人家、文化底蕴深厚的探源书屋、古朴典雅的窥月茶楼和如天然氧吧一样的龙泉溪谷等,溶人文与自然于一身。
景点导游词:
许愿树:亲爱的游客,大家好,我们都知道呀,婺源的山川十分的秀丽,而且到处都是花草树木,并且古树成群,这都有赖于婺源人有着热爱环境,保护生态的良好意识。在婺源
村民们都喜欢在水口林种植一些非常名贵的树种,比如香樟树,银杏树,罗汉松,红豆杉,还有楠木等等。那么现在在我们眼前看到的这棵树,朋友们知道这是什么树吗?对了,
这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红豆杉,又名紫杉,是世界公认濒临灭绝的天然珍惜抗癌植物,也是经过了第四季冰川运动,遗留下来的古老物种,在地球上已经有250万年的历史了。1994年,被我国评为一级濒危保护植物,被誉为植物中的国宝,国家明令禁止采伐,是名副其实的植物大熊猫。那么我们眼前的这颗红豆杉,它已经有近千年的树龄了,
我们不知道,它见证了多少代婺源人的生命轮回了。在婺源,老百姓,都相信这种活过千年的古树,都是有灵性的,被他们当作树神来膜拜,所以婺源人家中,有大小事情,都喜欢来这里拜拜树神,今天,咱么也被这棵树所吸引,所以,我们平时生活中,也要保护好一草一木。
古树林:我们站在这个观景平台上,请您回头看,在我们左手边的红豆杉,源头古村位于江西省婺源县赋春镇,源头古村有着上千年树龄的红豆杉群,其中一棵红豆杉王更是树龄近两千年,直径超过一米四,需要好几个成年人才能环抱。还有一棵更为罕见,我们都知道红豆杉是单一主干生长的植物,而这棵却是分叉生长的,左右两根主干所生长的叶子各不相同,关于这棵奇树村民们还口口相传着一个传说:相传从前源头村居住着一对非常恩爱的夫妻,但因为家境贫寒,为了让妻子过上富足的生活,婚后不久丈夫就外出独自经商去了,立志不成功便不回家。一别经年,两人过着两地相思的生活,数年后,丈夫终于有所小成,托同乡提前带话给妻子,说当年的除夕一定回家团年。一转眼,除夕便到了,一场大雪让村子显得格外的宁静,妻子在村口等着丈夫回来已经一天一夜了,天气寒冷却也不忍离去。此时的丈夫也在雪中艰苦的跋涉,心中念念不忘的是和妻子的约定,终于在天亮之前赶到了,但是迎接他的却是倒在雪地里的妻子,就这样,因为一场早来的大雪,夫妻两人天人永隔。后来丈夫将妻子葬在了村口她倒下的地方,并在上面栽上一棵相思树,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红豆杉。因为这件事的发生,做丈夫的一直怨恨自己,怨自己为什么不早一些启程,为什么不能早一些到家与妻子团聚,不久也郁郁而终,临终前他嘱托家人将自己与妻子葬在一起,希望下辈子再续未了缘。丈夫下葬不久后,留心的村民就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之前栽下的那棵相思树长出了两根枝,并且还是一雄一雌的两根,我们左手边这根枝就是雄枝,是不结果的,右手边的则是会结果的雌枝,如此雌雄同体的情况,连林业部门的专家恐怕都很难去解释它吧。不仅如此,漫山遍野的红豆杉群所散发出的微量元素,沁人心脾,而从其身上提炼出来的紫杉醇更是目前人类对抗晚期癌症的最好药物。至今为止,村落中都没有发现过一位癌症患者,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无癌村,更是一处养生休闲的度假胜地
水口:在源头古村,有一道亮丽的风景是不容错过的,那就是古村落我们现在所处的水口。说到水口,大家可能还比较陌生,大家看,水口有石拱桥横跨于溪水之上,两边各有一座山头拱卫着这里。水口位于整个村落的下游出口处,既是村落的出口又是入口,古时被认为是村落的地之门户,关系着村落人丁财富的兴衰聚散,更是村民命运前程的精神象征,承载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理想和追求。在婺源,几乎所有古老村落的入口处,都拥有集自然风光与人工补缺于一体的这种乡村园林,这种具有独特乡土审美韵味的景观也体现了源头人对人居环境的追求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源头村水口在选址上极为严谨,讲究既有来龙,又有去脉,风水极佳,古桥、名木、水口林、石碣、茶亭等都是源头水口完美的组成部分,称得上是婺源水口的典范。源头古村的水口,是当地人在恒久的时空里创作的美丽画卷。它将人文色彩与自然山水巧妙地组合在一起,精致地展现在时光长河中,以它亘古未变的内涵,山高水长地散放出历史的静远与幽香。
古村落:源头古村位于江西省婺源县赋春镇。据《吴氏宗谱》记载,源头古村始于明代洪武年间,距今700多年。休宁县查山吴伏阳云游到此,有感此地山清水秀、植被茂盛、土地肥沃,仿佛看到了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诗中所描述的梦里老家,便决定举家迁移,在此定居,取名源头村。
窥月楼:各位朋友,我们接下来要去的地方,叫做窥月楼,那么窥月楼,也位于我们美丽的源头古村内,这里是一个十分古朴,并且典雅的地方。非常适合文人雅士在这里品茶,畅谈,那么我们的窥月楼是一个叫吴中源的大夫所建立的。据说呀,这个吴中源,有一点非常奇怪,那就是他所修建的亭子,除了都喜欢将亭子的名字,带个月字,比如这座叫窥月楼,以及后面的诗月亭等,那么这个人为什么对月字情有独钟呢?原来呀,他小时候被他父亲关在远离村庄的探源书屋读书的时候,尝尝夜晚对着月亮发呆,望着月亮出神,一边看着月亮,一边伤心,但是婺源这边有个吴刚,契而不舍砍树的故事,又给了他,励志做好人,做有用之人,极大的启发,所以在他功成名就的时候,就特意建了两座以月开头的亭子,用来时刻警醒自己,这就是窥月楼名字的来由了。
润福楼:各位朋友,我们现在要去参观的景点就是润福楼了,那么到了润福楼,就不得不提一下周润发了,这里是当时为周润发做的别墅楼,大家是不是特别的好奇呢,周润发为什么在婺源的大山里面,有这样一栋别墅,说到这里呀,就要提到发哥的最佳摄友,也就是打造这个景区的老总,施景福先生。施总和发哥的缘分来自于他们的共同爱好——摄影。
而且这两位呢,都是当之无愧的摄影发烧友,从摄影引出来的共同语言,让他们成为了朋友,这些年,发哥一有空就会来这边住,来婺源游玩,而且都是由施总全程陪同接待,施总是景德镇和婺源摄影家协会的副主席。这润福楼呢,大家右叫他明星别墅楼,在这里有不少的明星,都在这里入住过,除了香港影星周润发,还有老版本的武松,丁海松,
源头古村的另一个特色便是这座‘润福楼’了,它是源头古村风景区重点打造的一幢休闲度假别墅,整个别墅占地一亩多,以徽派建筑为主,砖雕、木雕工艺精湛。楼内有会议室,KTV包房,餐饮包厢,古徽州厅堂、庭院、鱼塘,有客房标间4个,豪华套间2个,每个套间配有木质茶亭,在亭中可煮水品茗,可吟诗作画,润福楼的选址依山傍水,在竹海与森林之中,二条溪水在楼前交汇,像是双龙戏珠。站在二楼茶亭也是副腑视村景的最佳位置,古朴的源头村掩映在群山环抱之中。坐在楼内可观竹影摇曳景、可听潺潺溪水声,鸟语花香,含有紫杉醇的负氧离子空气沁人心脾,是养生、休闲、度假的最佳场所。
摄影展厅:这里大部分的作品,都是施景福先生,拍摄的婺源四季风光,这里常年展示了,婺源一年四季轮回的照片,婺源的美,四季都不同,
龙泉溪谷:现在我们即将进入的就是之前提到过的龙泉溪谷,溪谷不同于峡谷,峡谷比溪谷更加的陡峭,险峻,游玩的话比较费力气。溪谷却不同了,溪谷的地势比较平坦,舒缓,一路走来,如行云流水,就好像在公园的小路散步一样。还有一点特别的重要,就是生活在城市的朋友,每天都为空气中吸入的颗粒而烦恼,但是在源头村钟,人们都在为吸入多少负氧离子而感到自豪。
源头古村石碣共有14座,其中13座都在村子上游,只有一座在村外。用来过滤龙泉溪水。
明代中期,这个村子出了一个名叫吴中源的士大夫级高官,吴中源是个有故事的人,关于他的故事等到了他儿时读书的“探源书屋” 再讲。这位士大夫在这里做了许多好事,建了不少建筑。古代的大夫都是有封地的,许多大夫用封地上收获的财富来挥霍,而这位吴大夫将封地上收获的财富用来为村里乡亲造福。从这一直通往他儿时读书的探源书屋,一路上的5座亭子,14座石碣都是他捐资建造的。吴大夫建的东西还有很多,可惜都淹没在历史的岁月中。一路上的亭、碣、塘等等都是旅游开发商依据史料恢复重建的。
诗月亭:都是由吴中元大夫修建的,诗月亭的名字和刚开始的窥月楼得名是一样的,这位吴中元大夫,在村里做了很多好事,修建了不少的建筑,比如龙泉溪谷的枕溪亭,的得名因为小溪对面有一块枕溪石,一个枕字,能够将龙泉溪舍的神韵全部表达出来,五座亭子,十四座石阶,都是他捐资的。
探源书屋:吴中元大夫,他小时候的故事就发生在这座探员书屋。探源书屋,原来并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叫耕读堂。只是在吴中元成就功名之后,村里人才这么改的。那么吴大夫在这里到底发生过哪些故事呢?吴中元出生在一个比较富足的人家,可是呢,长到五岁的死后,还不会讲话,不能够站立,家人认为他是个废人,有一天,五岁还不会站立的吴中元,突然在放着丝绸的桌子上,突然行走起来,不仅如此,还开始会讲话了,母亲见此情景,自然非常高兴,吴中元在家人的期盼中渐渐长大了,到了10来岁的时候呢,却变得越来越喜欢调皮捣蛋了,搞得邻居不安,鸡犬不宁,于是他的父亲就狠下心来,在这远离村落的山里,建了一座耕读堂,还请了专门的私塾先生,教他读书,把自己的儿子关在这里,读书认字,学本事,那么在这幽静的环境中,吴中元,过着远离俗世的生活,专心的钻研学问,八年以后,第一次参加乡试,就考取了秀才,进而在三年之后,殿试上右考取了进士,随后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逐步提升为礼部侍郎,告老还乡的时候,被封为一品光禄大夫。此后,这座耕读堂就被改名为探源书屋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