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精选25篇)

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精选25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篇1

  一、新时期企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新特点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经济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显著,使得我国企业的国际交流日益频繁,许多社会思潮也进入我国,企业人才培养必须要正视这一现实情况,准确把握现实特点,有针对性的做好相关准备,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具体而言,在新的历史时期,企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如下的特点:

  (一)人才流动性强

  相对于目前我国就业压力大的现状,国内的员工跳槽情况也十分明显。据有关调查显示,中国企业初级员工的服务年限平均为2.3年,中层员工4.2年,高层员工5.8年,均比欧美企业同级员工的服务年数少3至4年。这一调查显示,一方面,企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往往最终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甚至是为他人做嫁衣,而另一方面则会使企业则对人才培养工作难以给与足够的重视,导致企业没有系统的培养体系,进而加剧了人才的流动。

  (二)标准要求高

  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企业迫切要求能够在尽量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提高员工自身的能力,使其能够胜任更多的工作,提供更多的价值。而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容,通过人才培养的方式,提高人员的全面素质,以满足企业多方面的要求。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今天,许多新技术新产品投入市场,消费者、企业管理层对企业员工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也就要求企业人才培养工作必须适应时代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

  (三)培养长期性

  任何员工的成长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其能力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特别是对于一些中小企业而言,不能仅仅满足于员工刚刚进入企业之初阶段的培养,而是为其成长提供一个长期的规划,使其真正成为一个人才,而不是简单地一名企业员工。而现实的情况却是不少的企业仅关注员工初期的培养,而忽视人才培养的长期性问题,使得企业难以真正培养出适合自身实际需要的人才。

  二、企业人才培养模式应把握的重点环节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准确把握时代特点和员工的心理,将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进步统一起来,才能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培养体系。具体而言,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树立明确的培训目标

  企业人才培养的目的就是要培养能够为企业服务的人员,能够达到服务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因此企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要与企业的发展相联系,最大限度的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自身进步的统一,达到双赢的目的。

  一是用企业文化凝聚人心。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全体员工衷心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和使命感。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能够最大限度地凝聚员工,提高培养的效果。企业就是要通过不间断地宣扬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认同感,从而自愿接受企业的价值。

  二是用企业发展留住人心。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努力,企业人才培养就是要针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结合员工自身的实际特点,通过员工素质的提高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因此在培养目标的确定上,企业要始终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准确预测和找准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从而为人才培养树立正确的目标。

  (二)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

  企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实现企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只有通过完善的培训体系,才能真正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保持员工持续的工作能力、塑造一流的员工队伍。一是要建立全过程的培养体系。

  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不少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建立全过程的体系对于加快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其要改变以往只重视新员工培养的观念,树立全过程培养的思想,及时发现和了解企业员工的实际情况和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培训工作,从而提高培养的实效性。二是要建立全要素的培养体系。

  改变以往重技能培养,轻素质养成的观念,将情商管理、挫折管理、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加入到培养体系当中,真正实现全要素培养体系的建立。尤其是在当前,企业之间竞争、企业内部人员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导致企业和员工自身都面临着比以往更多的压力。因此将情商管理等相关内容引导到培养体系之中有助于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三)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

  规范的管理制度有助于培训目标的达成。一是要建立科学的评估方法。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如何科学的评估是关键的环节。企业要树立大评估的观念,将评估的方法拓展到实际的工作之中,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培养任务完成之后,通过全过程的评估能够更为有效的了解培养对象的实际效果如何,从而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

  二是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对企业员工建立完善的人才数据库,优秀人员进入后备人才库,由后备人才管理小组进行动态管理。后备人才管理小组应根据后备人才各自特点,在广泛征取后备人才和其直接上级意见后,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和培养方案,协助新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后备人才的直接上级在工作内容分配过程中,应注意安排后备人才参与较重要、较长期的项目,使其有计划、系统地获得多种新技能和重要工作经历。

  三是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极大促进企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企业中形成“岗位靠竞争,收入看贡献”的良好氛围,从而进一步激发员工要求进步的热情,也为企业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篇2

  摘要:“新工科”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立德树人新要求而提出的工程教育改革方向,为工程教育创新变革带来了重大机遇。本文在“新工科”教育背景下,讨论了新能源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地方。

  关键词:“新工科”;新能源工程;创新人才;实验教育

  社会变革和产业革命对工科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工科”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立德树人新要求而提出的工程教育改革方向,通过培养多元化、创新型的卓越工程人才,让工程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中国乃至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这为工程教育创新变革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1]。从教育部公布的新工科专业来看,与电力电子工程密切相关的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该专业期望培养具备能源工程、电气工程、热能工程、变流技术等基础知识,熟练掌握新能源转换与利用原理、新能源装置及系统运行技术、新能源科学领域专业知识,能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领域开展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相对于传统的电气工程、电力电子工科人才,智能电网及新能源这些新产业、新经济需要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在“新工科”教育背景下,本文探讨了新能源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挑战及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地方。力图在智能电网、新能源等“新工科”人才培养需求下改进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容、模式及理念,以培养能够适应智能电网以及新能源这些新产业、新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一、“新工科”对新能源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提出的技术挑战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能够立足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绿色电源、电动车控制、波浪发电、智能电网、电力储能以及生物质能等领域,在新能源电力装备技术、新能源发电接入技术、电网智能调度与控制技术等方面学有所长,可以在新能源电气系统领域从事生产制造、工程设计、系统运行、技术开发、教育科研等方面的工作,上述培养目标对新能源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诸多重大挑战[2]。

  (一)教学内容更加广泛,对师生的专业知识要求更高

  从专业角度来看,教学内容应当包括能源工程、电气工程、电机工程、电力电子技术、传热学、控制工程、流体力学、动力机械等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专业技术的广泛性要求教学内容要紧跟着进行必要的增加,以储备该领域的必备知识[3],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相应地,为了搞好本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也要求教师的专业背景要相应地拓宽,从而能够胜任新能源这一学科交叉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

  (二)教学设备需要升级改造,培养成本明显增加

  在工程应用人才培养方面,实验教育与实践教育至关重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然而,由于新能源专业的学科交叉特性,以及新能源本身的多样性,因此实验项目以及教学设备也必然很多。传统的实验实践教学主要围绕经典的电气工程、能源动力工程等传统工科专业进行设置,很多教学单位目前并不具备直接开展新能源实验实践教学的基础设备要求。若直接将传统学科的实验内容进行简单组合,就会导致传统实验教学任务加重,学生的实验培训压力增大,对新能源专业本身的训练也极其有限。如何解决传统实验教学的固有问题,是目前新能源这一新工科建设、课程改革的热点。

  (三)行业发展迅速,技术不断更新,对师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要求更高

  新能源行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代,知识更新很快,很多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都尚未形成标准化的技术路线。以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为例,目前主要有光伏发电、光热发电这两种方式。在产业形成初期,光伏发电的路线占据了太阳能开发利用的主要形式,但大规模的光伏发电并网导致了电力系统惯量水平降低、系统稳定性减弱的问题。因此,发展一直很缓慢的光热技术重新被行业所认识,未来可能形成光伏发电以及光热发电同步发展、互为补充的新局面。此外,若以光伏发电技术本身为例,其运行控制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从最大功率跟踪并网,到现在的惯量支撑、一次调频等辅助服务。新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得很多潜在问题不断地曝光,围绕这些问题的解决也催生出了一系列新原理、新技术、新装备。为了胜任新能源知识与技术快速变革的需求,新能源专业的师生必须具备优秀的学习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

  二、“新工科”背景下的新能源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一)立足传统工科,兼容新兴学科,以适当的角度切入新能源工程创新人才培养

  以笔者的观点来看,教育部批准的大部分新工科专业其实是面向新兴行业而批准设置的。也就是说,新工科专业是从行业的角度进行设置,而不是从学科门类的角度设置。因此,新工科面向新兴行业,但是支撑其发展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依然是传统工科基础,同时应用了新兴的技术(信息化、数据化等)来发展新兴的产业。以新能源为例,该专业主要面向非常规能源进行开发利用,但支撑新能源技术实现的基础依然是常规的电气工程、热能动力工程等传统的工科,基础知识体系并没有发生本质上的改变,特别是学科门类依然没有发生变化。众所周知,学科门类的增减通常是因为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的重大突破带来的。基于此,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依然应该立足传统工科,兼容新兴的学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科学等),以适当的学科角度切入新能源工程的创新人才培养。

  (二)创新教学手段、教学设备,以经济

  高效的方式投入新能源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应用型学科的人才培养必须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这一“新工科”批准之后,很多能源行业的顶级高校都加大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力度,以培养出一批有着理解和解决复杂能源工程问题能力的卓越工程人才。然而,对于大部分普通高等学校而言,基础教学条件仍然有限,人才培养成本是不得不面临的现实问题,因此,应该以创新的思维来革新教学手段、教学设备,力争以经济高效的方式进行新能源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以电力电子学科开展新能源创新人才培养为例,可以把最新的半实物仿真技术应用到新能源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创新实践中,让学生把电力电子以及电机理论应用于新能源开发应用实践之中。利用电力电子半实物仿真技术及其设备,学生不仅能学习到新能源能量变换的基本理论,还能通过半实物仿真实验平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更加直观地学习电力电子等新能源相关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控制方法,掌握半实物仿真这种先进的科研测试手段,可减少对物理硬件设备的需求。

  (三)夯实基础知识与技能,提高创新

  意识与能力,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式应对新能源技术的日新月异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一系列新原理、新技术、新装备不断涌现,催生了很多新产品、新企业,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岗位。然而,支撑新能源技术实现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依然来源于传统学科,特别是常规的电气工程、热能动力工程等传统工科。因此,面对新能源技术的日新月异态势,新能源专业的师生应当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式,不断地夯实传统工科的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聚焦新能源开发利用这一战略性的新兴产业,不断提高创新意识与创新实践能力,密切追踪行业发展趋势,用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过硬的技术能力,用创新的思维解决新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需求。

  三、结语

  新能源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横跨电气工程、能源动力工程两个一级学科,使得该专业的教学内容更加广泛,现有的教学设备需要升级改造,对师生的专业知识、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要求更高。为此,新能源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应立足传统工科,兼容新兴学科,以适当的学科角度切入新能源工程的创新人才培养;应创新教学手段、教学设备,以经济高效的方式投入新能源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应夯实基础知识与技能,提高创新意识与能力,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式来积极地应对新能源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周剑峰,韩民.新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7(44):109-110.

  [2]陈铁华.对接新能源专业岗位构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

  [3]李华,胡娜,游振声.新工科:形态、内涵与方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4):16-19.

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篇3

  [摘要]为了给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抽取人才培养方案涉及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调研目标、课程以及教学和实践活动所需要的KAQ因素形成因素集合,利用复杂网络建模的方式建立KAQ因素网络,进而利用对网络的调整和优化反馈KAQ设计与实施,从而为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一条新的研究与实践思路。

  [关键词]医学信息工程;人才培养;创新;KAQ;复杂网络

  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是医工结合的专业,既需要具有一定的医学基础,又需要掌握信息工程的技术,是一个利用计算机工具处理信息为医学服务的专业[1-2]。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本身的交叉融合既给本专业带来了复杂性,也给本专业带来了创新的优越性。在解决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通过解决复杂的专业目标、课程体系以及能力培养过程中,会给整个过程带来崭新的思路和创新的机遇和挑战。创新包括创和新,对于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来讲,专业本身是新的,具备创新的基础条件,如果在新的专业上创造出新的成绩,需要结合专业特点和实际条件设计新的实践思路,创出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意。人才培养最终通过学生的培养质量进行体现,包括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等环节。但创新的基础是知识,只有奠定了知识基础,掌握了本专业要求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知识,才能建立创新的根本条件。因此,本文以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培养为对象,以知识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和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探讨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一、本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除了作为新上专业可能会遇到的发展弊端,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特别是创新人才培养上还存在着以下明显的现状[1-3]。首先,不同于其他新上专业来源于相近学科,医学信息工程无论是医学还是电子信息,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学科领域,虽然近年来随着医学的计算机应用和计算机的医学服务两者之间关系越来越密切,但本质上两个专业的培养思路是相差很大的。其次由于不能直接照搬其他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模式,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无法确立,理论研究和实践尝试较为零碎。再次,受制于新上专业的理论与基础条件,特别是短暂的人才培养实践过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缺乏明确和强有力的目标导向,容易受到相关专业或独立专业的引领和冲击。最后独立背景和师资也是无法实现创新的基础条件。

  二、KAQ设计

  基于以上专业培养存在的问题及现状,本文从最基本的知识入手,以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目标,在此基础上实现人才培养的创新,设计基于KAQ的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方案[1-2,4]。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是一个决策类课题,它既有确定性的一面,又有模糊性的一面,因此不可能完全通过定量的指标进行度量和评价。但所有课题的主客观性指标借助数据会更有说明力,因此本设计首先通过数据建模确定研究方案。数据建模的优点既有数据支持,又有模型展示,模型既直观可视,又可通过模型的研究反馈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不可实验的缺点[5]。数据基于KAQ进行采集,将专业人才培养与知识、能力和素质相关的因素全部通过调研获得,得到全部客观的KAQ因素数据。建模的方式借助复杂网络[5]。复杂网络是近年来研究各种实际系统复杂关系常用的创新工具之一,通过复杂网络,可以研究实际系统个体、局部和整体的特性,也可研究相互之间的关系。复杂网络建模分为两部,一是节点选取,二是连边设计。节点是指实际问题中能够代表独立意义的概念,如知识、能力和素质中的组成因素,也可以是知识、能力和素质本身。连边是指节点之间的关系,既可是指相互关系也可以指单边关系,对应于不同的关系可生成不同的网络模型。在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中,知识、能力和素质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组成和目标,因此围绕专业培养中涉及的KAQ因素进行设计,就可以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利用KAQ因素网络模型引导培养和实施就可以提供理论保障。

  三、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根据前期的调研和文献研究的基础[1-4],可以得到KAQ数据因素以及医学信息工程人才培养的思路,同时根据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培养的现状和对KAQ设计的思路,借鉴王序坤等对“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成果,在现有专业及学生培养的基础上设计基于KAQ的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整个方案大体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方案设计共九步,第二部分为实践方案设计共四步。在理论方案中,第一从思想上重视创新教育,教师到学生在每一堂课的任何一个教学环节中均穿插创新思想。第二对专业培养目标和目标导向中突出创新的具体引领。第三建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机制。第四创新教学方法,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实践活动。第五强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开展教学基地、毕业设计以及分流培养的各种实践模式。第六强化第二课堂的各种创新渠道,通过课题、论文、竞赛、社团等实践创新培养途径。第七以知识、能力和素质为目标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和考核方式。第八优化师资力量,加强培训与引进,保障创新基础力量。第九建立完善的创新组织管理体系,为人才创新提供人才、场地、经费和机构管理的保障机制。在实践方案中,围绕理论方案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活动和创新实践的各种需求,第一全面调研涉及到的KAQ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环境、师资、课程、家庭以及与知识能力和素质相关的各种因素,因素的选取通过调研得到,得到一个KAQ因素集合。第二对调研的因素进行复杂网络建模,通过对学生、教师以及多个角色开展的调研进行数据采集,建立网络模型,根据不同角色的KAQ因素取值确定KAQ网络模型。第三对网络模型进行分析,可根据研究需要对个体、模体、局部或整体甚至某个指标进行拓扑属性计算和分析。第四根据研究目标对网络进行调整和优化,制定人才培养的各种创新实践方案。

  四、方案实践效果

  将设计的培养方案用于学院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从两届毕业生和现在校生来看,学生的统计在客观数据上表现出满意的结果。每届学生均成功申请大学生创新课题,而且申请的年级越来越靠前;学生获得各类省级创新大赛的奖励逐年增多,且年级也逐年靠前,参赛的范围也越来越宽;每个学年在校学生均能发表论文和获得的专利授权。对毕业生,考研的人数增多,专业方向变宽,学校层次明显提高;学生就业的范围变广,就业质量无论是待遇、城市、企业影响力还是学生满意度明显提高。

  五、结束语

  本文从专业培养方案中的KAQ因素入手,为具有复杂背景需求的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一种设计方案,利用复杂网络建模的方法建立了基于KAQ的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为本专业学生培养和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张颖,赵强.医学信息工程专业KAQ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5):488-491.

  [2]邹男男,曹锦丹.医学信息学专业研究生KAQ培养实践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1):116-117.

  [3]张金池,聂斌,张兰华.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引进的SWOT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2):142-142.

  [4]潘云鹤.KAQ模式与研究生教育[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2):5-7.

  [5]张兰华.复杂网络建模的仿真与应用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3.

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篇4

  摘要: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影响下,电子信息技术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为满足社会对电子信息人才的需求,文章对电子信息创新人才的培养展开了讨论,了解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的现状,并提出有效措施,促进电子信息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为社会各行各业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人才的保障。

  关键词:电子信息,创新人才,培养

  最近几年,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有了飞速的发展,成为我国重点开发和建设的领域。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作为电子信息类的专业性人才就业前景广阔。电子信息类的专业将重心放在了知识的实用性和综合性上,侧重于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需要有雄厚的工程应用的背景作为支撑。国家在最新的教育改革、“十二五”规划以及发展的规划纲要中就明确提出了地方高校的奋斗目标,要对学科加以优化,打造出地方特色,更好地为地方服务。所以,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地方高校的人才,需要将重心放在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亟需的人才类型上,对专业和学科的方向加以调整,确定特色,摸索出适合自身以及地方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道路[1]。

  1电子信息类人才的现状

  1.1国内的培养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开始朝着大众化的方向发展,长期采用应用型的本科教育存在有诸多的问题,不利于人才的创新,比如:注重传授传统的知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视度不够;教学过程中仍然以老师为主体,对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所忽视,课堂的教学活动缺少实时的互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调动起来;教学内容过于陈旧,很难跟上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需求;实验教学的综合性和设计性的比例较低,验证性的试验相对较多,最终的试验效果不佳;没有对毕业实习设计和专业生产实习的部分加以足够的重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加以足够的重视,进而造成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差,很难适应岗位的实际需要。这些问题如果长期存在,没有有效处理,直接造成了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相背离,新建的本科院校的学生在就业能力上和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

  1.2国外进步的经验

  国外高等的学校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了深层次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美国的大学生在创新这块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将学术性和应用性的目标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发现并且解决问题,更为注重独立思维能力的提升。而在英法等欧洲国家,对大学生的培养目标也集中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国外在人才的培养上重视探究式和启发性的学习,主要是以学生作为中心,密切联系知识的传授以及能力的培养,鼓励个性化的发展;在人才创新培养的同时也重视个性化的发展,注重全面提升创新精神、意识和能力,确保学生的能力有全方位的提升[2]。

  2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路径分析

  应用型的本科院校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要和当地的实际需求联系起来,要联系自身的办学条件、办学历史,并结合现今的专业和学科特色、优势积极推进创新。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耗费较多的经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重点指的是生产的一线,需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培养出用人单位需要的并且能够快速上岗的专业型人才,以技术型、专业型为特征,注重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主要是指提升学生的素质教育水平,在综合能力和知识水平提升的同时,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得到进一步提高。所谓创新人才培养,指的是要深入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学生能够快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也能够初步掌握提升社会经济发展的技能和知识,并且获取新知识、创新能力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电子信息类的专业应用背景比较强,是要有雄厚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的,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单单是表现在观念上和思想上,更多的是表现在实践创新上[3]。

  3电子信息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路径

  3.1注重内涵的提升,对人才培养模式加以改革创新

  学校之所以要加大创新的力度,主要是为了提升教学的效果,推进教学的发展,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是发展创新的重要动力。需要联系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对人才培养的方案加以修订,实践环节的比例分配要适当,尽可能增加设计性实验和实验教学过程中的综合性比例。在方案的修订中,也要适量增加课内和课外的实践教学在教学体系中的比例。要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机制,请一些在电子信息行业比较出门的专家成立专业的委员会,对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详细划分,主要包括教学方法改革、校园和企业加强合作、设计课程体系、定位培养目标等提出可贵的意见,不断地提升专业定位和发展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3.2课程体系加以优化和整合,构建卓越工程师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整合和优化的基本准则是专业和学科的发展和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相配合。按照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的需求,增设企业合作和软件类课程,将理论课和实验课密切联系,构建模块化的课程机制。

  3.3改进教学方法,建立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在“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改革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就是创新能力的提高,而创新能力培养最好的地方就是课堂,作为授课老师,需要重视课堂教学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培养电子信息类人才的时候,需要从电子信息人才市场的需求出发,不仅需要加强理论知识的讲解,同时还需要加强软件仿真技术在实践与课外活动中的应用,使得学生能够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就目前而言,电子信息类专业仿真技术的软件非常多,其中包括了HFSS,Labview,ADS,Multisim,Proteus以及Matlab等。在这些电子仿真计算机软件中,单独课程的设置虽然没有,但是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还是能够涉及的,通过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结合,有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增加。仿真技术的实践应用,能够有效将原本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不仅能够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知识点,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增强教师教学的理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水平的提高。

  3.4加强企业实习环节、建设校企合作实践教育中心

  在人才培养模式中,企业实习是重要的途径之一,学生通过企业实习的方式有效加强对今后工程技术工作具体内容的了解,同时,还能够促进实践练习的加强。从电子信息类专业学习的特点来说,学校方面需要加强与电子信息类企业的合作,促进校企合作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在安排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专业认知实践、专业实践与毕业实践等3类内容的区分。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主要是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实现,在企业中建立学校的教育中心,这样能够有效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练习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电子信息专业知识。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实践存在着不同项目,其中包括了数据通信、Android软件的开发、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以及FPGA应用的开发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方向或者是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项目,一般来说,专业学习或者是实践学习可以维持在1~3个月。学生在企业实践的过程中,企业单位会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项目经理作为指导老师,在学生实践的这段时间中,指导学生实践经验,并解答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学生毕业设计的完成也需要在企业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实现。通过企业实践有效增加了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同时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

  3.5重视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建设开放共享性的提高

  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影响下,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教学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或者是课本,需要加强电子信息专业教学资源的扩大,重视电子信息课程实验室的建设,并将实验室的开放力度扩大,为大学生实践创新平台的构建提供条件。大学生实践创新平台的构建,需要加强实际教学内容的了解,并高效结合相关的科研知识,利用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当老师的科研项目确定之后,可以留取部分学生参加自己的研究工作,和企业方面的合作,可以指派一些比较优秀的学生参加。在创新平台的作用下,有效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还有助于学生通过团队的作用实现创新实验的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将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进行组合,实现互帮互助良好现象的建立,进而形成大学生独特的创新组织。此外,学生可以多参加科技竞赛合作的团队、老师的课题以及相关企业的项目等,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创建相关的学习小组。通过参与创新团队,有效增强学生的创新和合作能力,对大学生个人魅力的展示以及自信心的建立都具有极大的好处。同时,还能够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参与其中,使得更多学生的潜能被激发出来,从而加强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4]。

  4结语

  加强电子信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视,能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电子信息类实用型人才。由于电子信息创新人才的培养存在着诸多问题,作为电子信息创新人才培养的授课老师,需要加强电子信息创新人才培养重要性的了解,并加强上述有效措施在实践中的应用,实现电子信息创新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这不论是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还是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凯,许云峰,张永强.电子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32.

  [2]梁潘.基于市场需求分析的专科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4(1):30-34.

  [3]高海,沈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特点研究[J].科教文汇,2012(1):31-32.

  [4]罗海军.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施方案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9):150-151.

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篇5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互联网社会形成了“开放、协同、分享、自由”的创新文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教育先行”,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教育的核心,加快知识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战略任务。高校承载着构建新型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历史责任,我校软件工程专业进行了充分的行业发展调研,总结了多年人才培养经验,摸索出一条改革创新之路,迎合当下潮流,与时俱进,形成一套以机器人教育为特色的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机器人教育;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行业发展现状

  1.1全球软件及信息技术行业发展状况全球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正处于恢复和发展阶段,信息技术的市场需求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上升,发展势头良好。2014年IT行业支出数值达到3.71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03%;2015年全球IT行业支出达到3.41万亿美元,较2014年减少8.02%;2016年全球IT支出总额保持稳定,总额与2015年基本持平。从IT行业支出的细分领域来看,IT服务支出和企业软件支出,2016年较2015年将分别增长3.67%和5.82%。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未来将成为驱动IT支出增长的主要力。

  1.2中国软件及信息技术行业发展状况在国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产业扶持和优惠政策的推动下,我国软件及信息技术行业持续快速发展,在2006至2010年十一五期间,软件业务收入年均增速达到了28.30%。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行业完成软件业务收入20,217亿元,同比增长17.1%[1]。软件收入稳中趋升,利润增幅有所提高。

  二、行业需求分析

  在软件开发行业,目前就业热门岗位如JAVA工程、Andriod工程师、网站前段开发、UT设计、网络游戏开发、大数据分析师等。根据我国教育现状,所培养的人才主要为初级应用型人才,市场实际人才需求无论是从技术层面还是从数量层面都得不到满足。

  三、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3.1专业定位通过企业的深度调,了解到行业发展现状,在分析了新形势下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后,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面向全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立足龙江及周边区域,以服务当地经济为标准,立足校情,针对目前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予以修正,力求把我校软件工程专业打造成真正满足企业需求的“应用型本科”卓越软件工程人才。

  3.2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和应用知识,掌握软件开发相关技术,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能在计算机、软件工程、电子商务、智能机器人等领域从事软件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管理、服务,大数据的分析与挖掘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1.产教融合产教融合[2]是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也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拥有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授予的“教育机器人研发生产培训基地”,黑龙江省科技协会和黑龙江省教育厅授予的“黑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学院在上海、青岛、西安、苏州、绵阳、牡丹江等多个地区建有机器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实施订单培养。目前基地已经输送了两届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经济管理等专业毕业生。

  2.校企合作加强校企合作,共享人力资源课程的实践环节可以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邀请软件方面的专家来我校进行专业讲座和担任课程设计和实习指导教师,将企业优秀项目实战师请入课堂担任教师,将学校教师送入企业深度培养,培养“双师”型教师,指导实践教学。学生课程实训或毕业实习阶段到企业去实习实训,使学生了解工作环境、熟悉相关技术,使专业知识达到综合训练目的,进一步提高其软件创新实践能力,为将来就业树立信心,做好充分准备。

  3.3创新创业驱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是时代的要求,在此方面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

  (1)开展各种专题讲座学院邀请业内著名专家、学者做专业讲座和报告,让学生了解专业领域的信息,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加学习和研究的兴趣;聘请知名企业来校宣讲,实现校企初步合作,让行业前沿技术和就业热门领域逐步渗入到学校,使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和流行技术。

  (2)学科竞赛以大赛为契机,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大赛表面上是“赛学生”,实质上是“赛教师”,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大赛的成败。这就要求教师有相当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大赛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是一个极大的检验和促进。以大赛为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技能大赛的选拔、训练、比赛过程中,考验了学生的专业基本功和操作技能,同通过大赛能够时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职业素质和纪律性、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自学研究能力,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实验室建设为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创新能力,学院开设一批创新创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包括学院设有智能MINI机器人实验室、机器人软件实验室、机器人硬件实验室、机器人科技创新实验室,无人机研发中心、服务机器人研究中心、机器人控制研发中心、3D打印研发中心、机器人教育研发中心、机器人大赛训练室、智能家居实验室、VR体验室、机器人双创实验室。为师生提供一个以机器人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通信技术为核心,集技术培养、思想交流、创新实践、比赛指导、就业引导为一体的创新创业实践环境。

  (4)项目实践使用“以科研项目引领教学,教学服务科研”的模式,教师积极投身于科研项目开发,申报国家级、省级科研和教改课题,申报企业专项研发课题,让学生参与到课题中来,通过让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研发,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前沿技术,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努力做到“产、学、研”的互相结合。

  四、结束语

  软件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积极探索,建立了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吸纳社会、行业和企业的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进入人才培养过程。在专业设置、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要推陈除旧、大胆创新,增加专业特色,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建立以赛助学,以赛促学,以赛验学的特色教学模式。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历史时期,高等学校作为知识传播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场所,肩负着创新人才培养的神圣使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需要不懈地努力,探索新的思路、在改革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1]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调查报告2014-2018年精编版[M].北京:北京亚泰中研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17.20-22.

  [2]姚东伟.职业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6,(2):15-16.

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篇6

  随着媒体行业的飞速发展,广播电视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主要体现在人才的竞争,具备高素质、创新能力与自身特有风格的人才才能更具竞争实力,本文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和播音主持人的现状作出总结分析,并提出了具体实施措施,为播音主持创意人才培养提供思路。

  播音主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播音主持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一方面,是学生基本专业水平的培养。教育的本质是育人,通过教育,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品质,从而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培养创新型播音主持人才也不例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习如何克服自卑与胆怯,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在屏幕上;也要通过赏析各种风格的艺术作品,提升对美的认识鉴赏能力;再者就是通过互动,增强合作意识。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及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另一方面,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我们之所以提倡创新式教育模式,具有创新能力的主持人可以带动节目的整体效果,从而增加受众人群,在未来竞争日益激烈的行业中,才能有立身之地。

  二、播音主持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

  目前,广电传媒行业的竞争相当激烈。从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从事播音主持行业的人数近五万人,每年毕业生总量上万,但是全国有知名度的主持人中毕业于主持专业的人并不多。究其原因,一方面,在生源上,近年来,播音主持专业纳入艺考之后,入学要求降低,学生的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的同时,伴随一系列问题的产生。首先,播音主持人所要求具备的能力具有多元性与复杂性,但是自从纳入艺考后,单凭考试很难挖掘具有潜能的学生,学生专业素养不强也会加大教学难度。其次,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数目增加,但老师相对缺乏,师生分配不合理,就会导致教学条件受限,这样的条件下创新培养很难实施下来。另一方面,学校在专业课程教学设置上存在不合理,如教学针对性不强,文化课减少,专业课过多;理论素养课少,技能课多,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特色单一,很难满足现如今竞争激烈的播音主持行业。另外,在互联网技术没有完全应用于播音主持课堂教学上,很多高校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电教媒体上,学生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适应时代要求,所具备的能力根本无法满足本行业发展要求。

  三、播音主持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法

  1.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在培养播音主持创新型人才过程中,将信息技术整合到课程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作用得以体现,这种自主探究、合作式教学方法,能让学生的表达能力、自我展示能力以及沟通交流能力得以提升。在学习过程中合理安排利用教学相关资源,根据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因材施教,建立一种最为适合学生个人特点的教学方法。

  2.人才培养上,采用“校台合作”模式。

  播音主持不同于一般学科,除了要把课上讲授的理论知识弄清,更重要的是进行实践锻炼,增加艺术性训练。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实行“校台合作”模式,既能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巩固,也能让他们更为直接地感受到主流媒体关于社会热点认知。在“校台合作”模式中将教学资源由封闭转向开放,将学习态度由被动变为主动。教学方式上,由模拟训练转变为实践锻炼。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得到了更大的舞台,学习上也更为主动,为以后积累了经验。

  3.从现场中汲取经验。

  作为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科目,从现场获得知识和经验是必要的,学生通过“校台合作”使得课堂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得以提升,让播音主持实践优秀的传统得以践行,让学生获得更为创新的空间,自由发挥,从而在语言表达和应变能力上也得到了提升,在场景的配合下,学生可以从思维模式束缚中摆脱,产生新的灵感。

  4.竞赛表演的开展。

  组织开展一系列艺术表演竞赛,既可以让学生从中获得灵感,培养创新精神,也可以加强自身艺术修养。作为一门艺术性很强的新兴交叉学科,主持人的灵感和天分尤为重要,所以学校应当适当组织开展一些艺术表演竞赛,鼓励学生们踊跃报名参加,不限形式,扩大他们发挥的空间,让他们行成自己的风格。

  5.拓展教学方法。

  老师对学生起着很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学团队的能力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在组建教学团队的时候,一定要进行分类,根据老师的年龄、特长、专业类型进行分类,让教学资源最大程度上得以利用,优势互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启发式教育,课堂上设置一些案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分析案例。平时多组织开展现场主持活动,让学生做角色扮演,台上台下合理搭配,即使学生忘词,老师也不要中途打断,让他们应对,表演结束老师作出综合分析评价,给出学生建设性的意见。

  6.创造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

  在播音主持艺术教学模式的课堂改革中,我们要在遵守本专业教学规律的基础上,践行专业培养,优化配置。在班级规模上,可以采用分类别教学、分层指导的小班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小班教学最大的优点在于,教师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心每一位学生的状况,老师可以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或思想上的问题,进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另外学校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比赛,如演讲比赛、读书比赛,让学生能从活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引入一些课外读物,可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另外,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们要将课堂同实践相联系,用生活化场景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育,让学生学会自己解决问题,更利于他们的发展。

  四、总结

  社会的发展进步,推动了精神文化的丰富,近年来,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带动了与之适应的播音主持行业,为了具备更强的行业竞争实力,就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本文分析了播音主持专业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现状以及实施措施,以期为培养更为优秀的人才提供依据。创新驱动发展,一个行业如果只靠模仿很难进步,而创新能让其更快发展,为行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篇7

  一、引言

  2009 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将旅游业定位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人民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要求把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增长点加以培育,重点扶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旅游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是超前发展的,但作为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旅游高等教育却未显示出相应的“超前性”,由于教育理念、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多数旅游院校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讲述、学生听课为主的教学方法,专业技能课程讲授多操作少。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基本素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亟待改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指出: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开发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这赋予了高校第一课堂专业知识讲授之外的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新的使命。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重要组成部份,具有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等特点,并随着国家乃至全球经济发展而不断得到提升,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也随之提高,探索“三个课堂联动”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三个课堂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基本思路

  第一课堂即课堂教学平台,是高校理论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为第二、第三课堂提供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论上的指导;第二课堂是围绕理论教学组织开展的多种实习实践平台,可分为专业竞技活动、实习活动、学生社团、志愿服务、文艺体育等几个方面,第二课堂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使学生在第一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得到充分的应用、展示与强化;第三课堂是创新创业平台,分为学术科研、勤工助学、就业创业等活动,是第一、第二课堂的进一步拓展,是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三个课堂联动”是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围绕“立德树人”的核心目标在教育教学上的相互联动。三个课堂是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有机体系中互相依赖的子系统,三者的有机联动是构成培养体系的关键。“三个课堂联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分为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创新实践的价值取向。三个课堂联动的价值取向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二是关联互动。抓住二三课堂与第一课堂专业教育的关联点,以专业素质教育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来引导第二课堂、第三课堂,以紧扣第一课堂专业教育的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全面开辟与精心组织去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三是主体参与性。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及补充,是在教师引导下,根据学生爱好、兴趣、专业特长,自主组织或参与的一种教育学习活动,第二课堂、第三课堂以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为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个体系统的自主性,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 “三个课堂联动”培养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的路径

  (一)紧扣第一课堂教学内容,制定第二课堂素质拓展行动方案知识、能力、素质一起构成人才的基本要素,人的素质又可分为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这些素质仅靠教师的课堂传授是无法学会的,只有通过制定紧扣第一课堂专业知识的二三课堂素质拓展活动方案并切实落实才能得以有效发展。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除重视系统地传授旅游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外,如运用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专业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应该重视传授学生“为人”与“做事”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社会交往、合作共事、职业伦理、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以上这些基本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就是二三课堂的主要任务,因此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特色,紧扣第一课堂,制定第二课堂素质拓展方案是旅游管理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发动专兼职教师,构建学生二三课堂教师指导团队目前很多高校第二、第三课堂活动的主要承办者是学校共青团组织或学生社团,二三课堂活动的开展基本由团委或学生工作辅导员义务指导,这些指导零散、随机,缺乏长效机制,使得二三课堂活动不成体系,虽然活动开展得歌舞升平锣鼓轰鸣,但严重脱离了第一课堂的教学内容,没能体现出专业的延伸性。重视第二课堂师资队伍建设,发动专兼职教师,构建学生二三课堂教师指导团队,完善二三课堂导师制度,是将第一课堂专业教育与第二第三课堂紧密结合,推动二三课堂有效运行的有力保障。

  (三)改革旅游管理培养方案,促进“三个课堂联动”将“三个课堂联动”的培养路径写进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之中:在第一课堂中,专业课教师充分论证理论知识结构的合理性; “第二课堂”体系的设置针对“第一课堂”对知识储备的要求,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置和配合,同时加大实验等环节的分量;第三课堂融入一二课堂的要求,侧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四)采取措施,大力推动“三个课堂联动”有效运行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第一课堂是主渠道,二三课堂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要实现任何一项教育目标,没有相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没有经费及必要设施的投入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建立三个课堂联动的保障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确立第二第三课堂指导小组。由分管学生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领导、旅游管理系系主任和相关课程教师组成第二课堂指导小组,对“第二第三课堂”进行框架设计、实施指导。其次,经费保障。目前,许多高校经费紧张,有限的经费主要保障第一课堂教学的使用,这就需要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单位积争取资源,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外界的资源,通过合作办学或订单办学等形式与业界和社会合作。第三,必要的硬件支持,例如建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实训中心、实践基地等,这些与第一课堂教育既密不可分又必不可少。第四,二三课堂师资的保障。专业课教师不仅要投入到第一课堂的教学,还要参与二三课堂的培训和指导中,担任学生专业竞技大赛的指导教师、评委、创新创业导师等。

  四、“三个课堂联动”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构

  旅游业具有鲜明的外向性、综合性、服务性和文化性的行业特性,这决定了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应用型、实战型人才。旅游的行业特性又决定了旅游学科外向性、综合性和强实践性、强应用性的学科特性,要求旅游高等教育培养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应用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旅游管理专业“三个课堂联动”教学模式体系目标定位是:从现代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出发,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培养现代旅游业所需的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较强实战能力的高素质的熟练应用型和经营管理型旅游管理高级专门人才,按照“第一课堂着眼知识传授,第二课堂着眼素质养成和能力提升,第三课堂创新创业能力”,实施“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旅游管理专业‘三个课堂联动’”人才培养模式。旅游管理专业“三个课堂联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由以下四个系统组成。

  (一)第一课堂体系该体系包括了本科教学工程(质量工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团队体系三个子系统,构成扎实的教学平台。

  1.本科教学工程(质量工程)体系—— — 通过市、校两级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双语示范课程、创新实验区、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等本科教学工程、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打造,形成引领和示范,完善专业建设,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2.专业课程体系—— — 根据学科、专业方向和课程类别属性,打造课程群,实现课程体系的优化;同时,通过采取“查陈旧内容、查重复内容、查应引入的内容”的方法改革和创新课程教学内容,致力于解决课程教学内容陈旧、重复等问题,实现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3.教学团队体系—— — 由若干个课程教学小组组成的课程教学师资团队,通过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创新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是第一课堂质量的根本保障。第一课堂着眼于知识理论的传授,是高等教育专业理论教育教学的主渠道。在第一课堂体系中,学生进行理论学习、知识积累、模拟训练,获得扎实的知识理论基础。

  (二)第二课堂体系该体系主要由课外活动体系、专业实习平台二个子系统组成。

  1.课外活动体系—— — 由紧扣专业特色设计和开展的“三能一美”、 “旅游文化月”、 “专业素质拓展”、“学生社团赛事”、志愿者服务、文艺体育等系列活动构成,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2.专业实习平台—— — 由校内实训平台和校外实习基地、以及不同层次的系列实践活动组成,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第二课堂着眼于学生的素质养成和能力提升,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及补充。在二三课堂体系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根据学生爱好、兴趣、特长,自主组织或参与围绕理论教学组织开展的多种活动,学生通过活动参与、社会实践、顶岗历练、实景训练、职场体验、海外实习,获得素质的充分展示与锻炼,获得实战技能和丰富的人文素养。

  (三)第三课堂体系—— — 创新创业体系

  (1) 第三课堂创新体系通过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 “挑战杯”项目。

  (2)第三课堂创业体系通过创业实战平台、爱心创业基金、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等,鼓励并资助学生设立创业实体公司开展创业活动,邀请成功校友、业界精英到学校进行创业实战讲座,是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篇8

  一、是关注学生终身发展、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需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对培养什么样的人作出过这样的界定:“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具体到学校层面,“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是教育的实质,而教学观念决定着学校、教师的管理行为与教育行为的价值取向。基于“一切为了学生终身发展”,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现代教育理念,就要求我们将学生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成长、成人、成功提供知识、情感和能力准备。正如有的学者所说:“高中教育就不能仅仅将自己的关注点停留在高考所关注的知识与能力上,而需要在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立场上,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特别是加强对学生行为方式优化、思维方式更新以及人格养成等方面的教育。”[1]学生素质、行为、思维与人格的全面进步,是重点特色示范高中责无旁贷担负的重责。综合素质的提高,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而重点特色示范高中作为高中教育的前沿阵地,承载着为优质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从高中阶段开始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是重点特色示范高中无可推脱的重任。

  二、是解决因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差异而带来的问题的需要

  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存在着天然差异,必然带来各种矛盾。而在新阶段,这种矛盾显得更为突出。“随着大批‘90后’大学新生进入高校之后,高中与大学两个教育阶段的严重脱节现象较为突出地凸现出来,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大学新生的入学适应问题。”[2]如何将这种脱节现象转变为中学生进入大学时的天然适应,促使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有机对接,是有效减少差异、化解矛盾的途径。具体说来,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的主要差异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学法存在差异

  这是由中学和大学的学习目标的差异决定的。中学阶段,学生的主要人生目标就是力争进入理想大学;对于高中教师来说,如何将学生顺利送入理想大学就是工作的第一要务。这就决定了学校往往为学生创造最好的学习条件,由此带来对学生生活方方面面的照顾。具体到学习方法上,更是创造出一系列力求使学生最大程度获得高分的学法与方式。中学一般有讲授、问答、读书指导、演示、参观、实验和练习、讨论等教学方法。目标就是为学生获得高分创造条件。而在大学阶段,教学目标的重点开始转向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这就打破了高中阶段一味以获取高分为目标的单一模式。具体到学法上,大学采用的是讲授、讨论、实验、设计、实习、自学指导等教学方法。大学的教学方法看似与高中很接近,实则差别很大。由于中学教育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引导,因而教学目标更多地集中在如何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上,很少有机会去采取讨论法、自学指导等能使学生独立学习思考的方法,长期以往学生易养成依赖教师的习惯。而大学尽管也采取讲授的方式授课,但高等学校的讲授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借助各种教学手段,传授给学生较多的有关各种现象和过程的知识信息,教师讲授的`内容并不是面面俱到,而是突出重点,讲清难点,一些细节是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后去广泛阅读了解的,它更需要学生的自学能力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习方法的差异,导致中学生进入大学后对大学的教育方式一下子无所适从。如何在中学教育中创造有利条件,搭建一座连通学法有异的中学与大学之间的桥梁,使高中学子进入大学就能天然感受到大学教法不仅是适应自己的,甚至对这种教法倍感亲切,就成为重点特色示范高中必然面对的问题。

  (二)学生心理存在落差

  环境的改变,必然给人的心理活动带来影响。三年高中,学生是在极其紧张的气氛中度过的,他们只能用“上了大学,需要什么有什么,要干什么都有条件”(一学生语)来自我安慰。可真的成为大学生后,发现现实与他们的理想是矛盾的。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对于大学生活的不适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大学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不适应;二是对大学环境不适应;三是对生活环境不适应。具体来说,“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旅店式的住宿生活,寻找自习教室的艰辛,完全不同于中学的学习方法,百无聊赖的“星期七”,每天在宿舍—食堂—教室—宿舍之间“画着三角形”,如此繁重、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像一盆冷水,浇在他们曾经沸腾的心田。昔日的“内心平衡”被破坏了,出现了一系列的心理变化。心理落差会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王玉文先生对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作过精深的研究,切中肯綮地指出大一新生的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敏感,过于关注他人的反应;交往需求强烈但缺乏交往技巧,不知道如何处理与同学之间的冲突;有些人身上还残留着小学女孩交往中的‘独占欲’的特点。问题较为突出的是宿舍人际关系,在宿舍中我行我素不顾他人感受是导致人际交往矛盾的最主要的因素。”[2]处于从高中到大学转变阶段的大学新生,他们的内心世界是矛盾的。其知、情、意、行尚处在形成阶段,在所处环境发生变化时,容易茫然失措,无所适从。因此,重点特色示范高中应当对学生进入大学时的心理变化具有清晰的认识,更要具有未雨绸缪的预见性,从而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学生在进入大学时具有健康正常的心理,从而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三)能力存在差异

  现行中学教育制度,能培养出优秀的考生,但未必就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这种现象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高分低能”。不少大学校长、教师反映,每年迎接新生时都有这样的情况:一些新生虽然成绩优秀,可连如何打饭、洗衣、买东西都不知道,生活能力很差,甚至于有些新生家长到校陪读来料理学生的生活。这促使我们深思:这样的学生走向社会能做些什么?高分就能保障他们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吗?他们难道就这样让父母照顾一辈子?……像这样的“分数上的巨人,生活中的矮子”,是根本不能适应未来世界发展变化的形式与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的。另外,由于社会经济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加上高校扩招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巨大压力,社会对大学生提出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大学生的素质与能力的培养,绝不是通过四年大学生活就能速成的,而是有一个从中学到大学的日渐积累的过程,尤其需要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相互支持与促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共同强化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锻炼,才能为学生铺实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高中走出的学生绝不能是高分低能的社会半截人,高中同样面临着如何将学生由单一的学分机器逐渐转变为能够适应未来发展形势、朝气蓬勃、身心健康而乐观的全面人的重任。这就给中学和大学共同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通过课程、交流与互动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做好大学、中学的教育衔接工作。

  三、是探索学校特色化办学的需要

  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先哲们一直深思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创造真正的人,这才是你神圣的职责。”而“真正的人”到底要具备哪些特质,各个国家、各个时代都有着不同的标准。就中国当代教育来看,2010年7月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要求“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这就从宏观层面为新时期的我国高中教育指明了发展的方向,整体规划出了高中教育的宏伟蓝图,成为高中教育发展的路标与指针。具体到单个个体来看,不妨以笔者所在的桐乡市高级中学为例。作为县级市的一所省重点特色示范高中,桐乡市高级中学这几年的优秀生培养处在浙江省前列,领先嘉兴大市,这与我们明确坚持的素质全面、人格健全、个性鲜明、具有社会责任意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育人目标是分不开的。我们在发展中始终恪守《规划纲要》要求的“多样化发展”“培养模式多样化”以及“办出特色”三大准则,而坚持这些准则的一大要求,就是要求我校与大学进行深层次的沟通。只有进一步跟高校沟通,我们的育人目标与大学的育人目标才能更好地实现有机对接,搭建起一个更好的输送优质人才的平台,积极探索出一条特色化办学的新路。综上所论可知,重点特色示范高中与优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机对接,是出自多个角度的通盘考虑,是出自多个层面的现实需要,也是出自多层次的综合考量。无论是从理论意义还是现实意义上看,高中与大学的衔接,都是大有研究必要的重要课题。

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篇9

  摘要:现阶段人才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要素。随着我国深化改革持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对高素质工商管理创新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不仅有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也有助于研究型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日益完善。本文以XX研究型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为例,借用问卷调查、集体座谈、个别访谈的方式调查了265位学生,分析出了现行工商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一步探讨工商管理创新人才培养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工商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各国的融合程度越来越高,加上全国普通高等院校规模及招生数量的扩大,具有市场化、国际化视野的人才成为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目标。从用人单位招聘要求及目前毕业生就业情况双向来分析,发现人才数量及知识与能力匹配适应经济结发展要求成为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而现阶段存在的社会需要和课程设置矛盾突出、实践环节落实不到位、涉及知识面狭窄、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制约着人才的培养。同时,研究型高校没有将创业教育、商业伦理道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之中,导致学生缺乏创业热情、缺乏作为企业管理者必备的社会责任感为主的道德教育。这些问题成为各高校特别是研究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研究型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现状

  为真实掌握人才培养现状,调研组从专业熟知程度、课程设置是否合理、专业课程应用情况、专业书籍阅读量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调研,大致了解了工商管理专业发展的现状。

  (一)学生对工商管理专业熟知程度低。从问卷结果分析得出,仅有37.56%的学生将工商管理专业作为第一志愿专业报考;仅有16.89%的学生对专业发展方向“比较了解”或“非常了解”;在调研“为什么报考工商管理专业”时,“老师或家长推荐”占到了多数,占38.68%,“真正感兴趣”的仅占15.4%。可见,大多数的学生选择该专业时并不是“心甘情愿”的,存在认识不到位的问题。

  (二)课程设置单一实用性不高。调研发现,仅有31.55%的学生对其课程设置认为“非常合理”或“比较合理”;仅有35.86%的学生课程知识实用性上认为“实用性较高”。对课程设置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理论课程较多,相关可以进行社会经验积累的实践课程设置较少;任课老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没有创新,过多的依赖教材PPT,没有相关的社会案例分析,造成学习学习热情下降,导致一些理论知识不能很好的与实践相融合。这就表明了学校提供的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更达不到社会上所要求的水平。

  三、研究型大学工商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议

  (一)提高学生对工商管理学科的认识。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多方面是由于缺乏对工商管理专业全方位多层次的认识。建议不论在高中时期还是大学阶段都应当承担起对学生专业选择的指导任务。在高考成绩出来后到开始填报志愿前,招生院校应当在考生报考志愿前开办一些有针对性的讲座,不仅要包括大学的招生政策,更要包括对专业发展方向、就业前景等方面的介绍,以此来解决考生的疑问。进入大学后,为了能够尽快让考生更加清晰地找准自己的兴趣方向,大一期间可以采用学科大类教学,不要细分专业,在经过一年的大学生活后,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就业意向让学生选择自身专业。这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进行提前谋划,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二)学校应将理论课程与实践锻炼同等对待。一是强化交叉学科之间的融合。在对学生进行专业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校专业类的教学资源优势,在专业涉及的更宽的领域上进行拓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二是用好教育实践基地。由于工商管理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今后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参与管理,因此实践环节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师教课方式上,不仅要由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用一些实际的例子来应用知识,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实践教学上,要发挥好基地的作用,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实践,并运用理论知识进行研究和剖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加强研究成果转换。在国家大力推动“产学研”联动发展的大背景下,学校应主动与企业对接合作,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实践操作环境,拓展学生知识的宽度、广度。

  (三)将创业创新教育纳入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在国家鼓励“双创”的大背景下,学校要积极作为,适应新的发展趋势,将必要的研发管理、创新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相关的课程纳入学科课程。一要增强创业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不仅是招聘单位对毕业生最看中的能力,也是学生未来在职场发展所需的必要核心竞争力。完善学生的文化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创业热情,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创业创新素质与能力,同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为有志于创业的学生毕业后步入创业的行列提供资金、场地等相关的帮助。二是创新课程考核方式。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学校不要一味的追求传统的闭卷考试,要对学生因材施教,对实践能力较强的学习可以采用“实践成绩+理论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进一步解放学生的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创业项目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分析,听取不同的意见建议。三是聘请相关企业的管理者作为创业导师。学校要充分发挥“产学研”的资源优势,聘请就有代表性的企业管理者创业者到学校参与学生的培养,使学生了解到企业的真实创业与成长历程,了解企业的成长模式,掌握必要的企业生存技能,让知识真正用到实践之中。

  参考文献:

  [1]宗蕴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探索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J].中国大学教学,2006(8:)24-25

  [2]杨阳.管理者社会责任观教育与工商管理专业培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1):222-223

  [3]李玉新.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探索,2008(1)

  [4]孙锐,万文海.管理类创新人才培养的因素分析及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09,(12)

  [5]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1).

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篇10

  工程科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创新教育的一种新模式,结合太原理工大学工程科技创新实验班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培养过程中的主要保障及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展开论述,探索适合地方工科院校特点的工程科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引言:固然近年来随着建筑业产业范围、产业素质的开展和进步,我国建筑技术程度在不时进步,特别是一些单项技术已跻身世界先停止列。但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建筑技术的程度还比拟低,建筑业作为传统的劳务密集型产业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基本性的改动,在建筑工程范畴如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不时进步工程的科技含量,全面推进施工企业技术进步,促进建筑技术整体程度进步的独一的途径就是紧紧依托科技进步,将科学的管理和大量技术上先进、质量牢靠的科技成果普遍地应用到工程中去,应用到建筑业的各个范畴。

  一、施工新技术的开展情况

  随着科技程度的不时提供,建筑施工技术的程度也相应得到了相当成熟的进步,特别是近年来,施工工程中不时呈现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给传统的施工技术带来了较大的冲击,这一系列新技术的呈现,不但处理了过去传统施工技术无法完成的技术瓶颈,推行和引导了新的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的呈现,而且新的施工技术使得施工效率得到了绝后的进步,一方面它降低了工程的本钱、减少了工程的作业时间,另一方面更是加强了工程施工的平安牢靠度,为整个施工项目的开展提供了一个更为宽广的舞台。

  目前建立部重点推行的“建筑业十项新技,包括深基坑支护技术、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高效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粗直径钢筋衔接技术、新型模板和脚手架应用技术、建筑节能和新型墙体应用技术、新型建筑防水和塑料管应用技术、钢构造技术、大型构件和设备的整体装置技术、企业的计算机应用和管理技术。

  二、推行运用节能新资料

  1、新型节能墙体

  新型墙体资料的种类较多,从目前的应用情况来看,新型墙体资料在墙体资料中所占的比重正在逐步增加。新型墙体资料主要包括砖、块、板三个大类,如粘土空心砖、掺废料的粘土砖、非粘土砖、建筑砌块、加气混凝土轻质板材、复合板等等。从目前建筑业的开展情况来看,各地需求依据本地的实践,量体裁衣地开展新型节能墙体,经过改动墙体资料构造来到达节能环保的目的。在这方面欧美国度的开展状况很值得自创,欧美国度的砖产量目前曾经趋于稳定,并且在技术上向着大孔洞率和薄壁的方向开展。各种新型的建筑资料在欧美国度都有着比拟好的开展,如混凝土空心小砌块主要向着装饰、轻质和保温隔热的方向开展,而加气混凝土则向着轻质和高硬度的方向开展。另外,国外加气混凝土容重普遍在 400―500kg/m3,非承重产品容重降低到 300kg/m3,且原资料大量采用工业废渣。另外,其他的一些新资料,如STP外保温板,粉煤灰砖在国外建筑市场上也有着普遍的应用。

  2、节能门窗

  门窗是建筑物热交流和热传导最活泼的局部,因而成为建筑热能耗费比拟大的局部。因此,节能门窗的运用,关于建筑业的节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以采暖寓居建筑的能耗为例,建筑物的热能耗费量主要由建筑物围护四周构造的传导耗热量和经过门窗孔的空气浸透量两局部构成。而运用节能门窗,一方面经过门窗型材本身材质的选择或增加断桥或穿条等方法进步门窗框的热功性能,同时经过运用中空玻璃、Loe 玻璃保证玻璃的气密性和隔热性,另一方面,经过发泡保温资料减小门、窗边框和建筑物搭接之间的缝隙,减少由于门、窗的空气浸透而形成的热量流失。

  3、节能屋面

  屋面也是热量损耗的重要通道之一。普通状况下,屋面的节能保温是经过将容量低、导热系数小,吸水率低并且有一定硬度的保温资料铺设在防水层和屋面之间完成的。因而,可选择的保温资料有很多,能够运用加气混凝土块、收缩水泥板块、水泥聚苯板、聚苯板、挤塑板等板块状资料,还能够运用收缩珍珠岩、陶粒、浮石、炉渣等散料参加水泥停止现场浇筑。再者,还能够采用收缩珍珠岩、玻璃棉、岩棉等松懈料装进袋中,铺在屋面或者吊顶上部。最后,还能够采用硬质聚酯泡沫塑料和粉煤灰、水泥为主的泡沫混凝土等资料停止现场泡发浇筑。

  三、施工工艺的控制

  建筑工程实体建立中所采用的施工手腕,包含施工计划、施工工艺、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措施等的控制,主要应切合工程实践、能处理施工难题、经济合理,做好这点有利于保证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本钱。

  1、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的组织设计是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是工程施工的指导性纲要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好坏将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的目的完成。监理工程师在对施工组织设计停止检查时,要剖析其工期、造价、质量的三者之间关系能否合理,有否质量预控措施以及针对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施工部署与计划能否满足工程实体质量请求,时节性施工采用措施能否合理,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资料能否契合设计和标准请求。以上这些都是关系到质量的很重要的问题。

  2、施工计划

  依据施工图及工程详细状况,提出施工计划是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而做出的更细致的施工措施。是对工程中详细技术问题肯定明白的施工步骤、控制工程质量的办法以及做出如何选用资料、如何检验资料的详细请求。施工技术人员应熟习设计文件及标准请求,在重要或关键部位施工前及早编制施工计划,并分离工程实践,从技术、组织、管理、经济等全面停止剖析、综合思索,促使施工计划在技术上可行、工艺上先行、经济上合理,契合国度有关施工标准和质量检验评定规范,有利于确保工程质量。

  四、新技术的应用

  1、防水技术

  关于防水,很多工程都是在基层上直接做上防水层,只把管洞四周、墙体阴角处抹灰处置,但由于基层外表粗糙,防水层无法构成一个整体,运用一段时间就可能呈现漏水现象。为使防水长期有效,能够采用加气砼砖墙施工工艺,20%的108胶水,再掺以15%的水泥配成浆体涂刷。程度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控制10±2mm范围,程度灰缝砂浆丰满度≥8%,施工完后应及时停止淋水养护。

  2、裂痕技术

  裂痕是钢筋混泥土常见的一种缺陷,其水化热是主要缘由,不断搅扰着建筑施工者,降低混泥土的水化热是减少裂痕产生的主要措施。能够在混泥土中添加粉煤灰,不只能够减少水泥的用量,而且能够减少水泥的水化热,在混凝上初凝之后终凝之行进行一次振捣或停止外表的抹压,扫除上外表的泌水,用木拍重复抹压密实,消弭最先呈现的外表裂痕。

  3、计算机技术

  现代建筑项目逐渐完成大型化、范围化、现代化,作为现代化的中心内容,计算机技术普遍应用到各个范畴,建筑业也不能落后于新技术。以往建筑设计图只能手工绘制,费时耗力,效率低,精确率不高,而且所设计的只是平面图,无法真实呈现设计效果。而应用计算机技术,能够大幅度减少工作量,而且准确度高。比方应用CAD技术设计楼梯,只需输入踢段的宽度和踏步的步数和宽度,就可自动生成,且能够选择恣意层楼梯的表达方式。

  应用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够进步项目管理力度,经过网络,可是停止网上招标、网上查询、网上会议等,完成资源共享,节约本钱,防止招标由于压价而带来资金紧缺而形成工程质量不达标现象;经过计算机管理软件绘制各种质量评定线,完成对工程质量的动态控制。

  五、创新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开展方向

  1、建筑施工企业要坚持技术效益型良性开展的思绪

  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在技术的开展上应该走效益型持续开展的道路,可以充沛思索市场的实践状况,把科学和经济严密的分离在一同。在开发手腕、信息搜集、机构设置和鼓励竞争等方面做好完善的开发应变机制,不时的增强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开展和科学成果的应用才能,逐步完成自主创新的形式。随着科技的不时进步,不时的强化建筑施工产品的附加值,有效的见地产品的本钱,使建筑施工企业的中心竞争力得到强化,从基本上进步经济效益,完成可持续的开展。

  2、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创新必需以市场为导向

  关于现代企业来说,市场是技术创新的关键动身点,也是验收创新技术成败的主要场所,任何不被市场所关注的创新项目必定是失败的。这就阐明,有技术不一定就具备市场,只要真正贴近市场的创新技术才干够得到市场的认可。因而,建筑施工企业应该依照市场的需求,以效益为主要的目的来制定技术创新的战略,树立具备集约型增长需求的技术创新机制,从而使建筑施工企业的创新行为契合集群体、创新主体的集团化和创新管理的集成化。随着我国参加WTO,创新技术也逐步成为了国际经济开展中的一个主要趋向,随着建筑市场的竞争越来越剧烈,许多建筑施工企业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应战。因而,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立足,就必需以市场为导向,不时的创新新技术和新产品,保证以最好的效劳来开辟市场,从而在市场竞争中不时开展壮大。

  3、抓紧停止科技成果的推行应用

  建筑施工企业应该不时的搜集许多国内外的科学成果,并引进对企业的消费和质量有着促进作用的成果,并不时的总结经历经验,在理论中不时的进步和完善本身的技术程度。除此之外,要树立一套完好的创新机制,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发明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环境,从而立足于市场。

  六、总结

  随着我国现代化停止的进一步推进和节能思想的不得人心,建筑节能必将成为将来节能研讨的焦点。我们置信经过推行环保型建筑资料,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一定能使我国的建筑业朝着绿色、环保和节能的方向开展。

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篇11

  现代大学的专业化人才培养摸式满足了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却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创造性的发挥重视不够。因此创新教育成为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高校在积极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加强实践教育体系的研究是高校实施创新人才教育的重要途径。

  高校;创新;实践教育

  在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时期,高校也在对传统的大学教学思想和方式进行反思,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出台了一系列创新教育理论和改革举措,其中加强实践教育,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能力成为许多高校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

  1. 创新人才的素质特征

  创新人才所具有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不是完全独立发展的,它们与人的其他素质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创新人才的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整性发展。创新人才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1.1 严谨的科学态度。表现在能够客观地认识和分析事物,实事求是,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勇于和善于克服创新过程中的各种挫折、困难和压力,这一点也是大学教育的科学性特征。

  1.2 高深的专业知识与深厚的文化积淀相互结合。创新能力的发展必须以充分的知识准备作为支撑和基础,并及时把握学科的发展动态和趋势,没有知识的支持,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同时由于知识的所有分支都是相互联系的,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整体,大学教育不仅让学生掌握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而且要掌握人文科学知识,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效的创新知识体系,从而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1.3 创新人才要具有合作精神,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强烈的个人责任感。创新过程虽然是一个个人探究、充分展现自我的过程,但同时也是一个与他人合作的过程,如果在专业探求中孤芳自赏、侍才自傲,缺乏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就会妨碍创新目标的实现。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把“学会共同生活”作为未来教育和人才成长的重要支柱。因此大学的任务是在智力领域提供各种工具和可能性,引导学生达到科学的前沿的同时,培养发挥学习者的个性和能力,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责任感,使其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高度融合,成为一个现代社会中全面发展的人。把创新作为人生价值观的组成部分,是因为创新人才必须把创新活动同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和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树立正确的大的评价标准,自觉运用道德评价标准规范自己的创新行为,使创新成果为人类造福,为社会发展服务。

  2. 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

  社会的不断发展必然依赖于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知识体系的日趋分化既是人类认识世界必须采取的认知方式,也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专业化教育成为目前高等教育的显著特征。另一方面,作为现代社会的大学生只有经过一定的专业训练,掌握某种特定的谋生技能才能立足社会。因此,无论从社会和个人的角度来看,专业教育都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然而这种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了特定时期社会对专门人才的需要。但在科技飞速发展、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如果只给予大学生将来从事某一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就必然忽视了学生作为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不足以使学生具有在职业生涯中所应具备的以批判精神进行思考、分析、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素质与能力,无法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从人的全面发展来看,大学教育仅仅具有专业教育的特征是不够的,是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将会导致学生的片面的发展。“因此,任何注重大学生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特定专业技能而忽视其他方面的教育都是一种残缺不全的教育。”[1]学生在大学里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学习研究事物的态度,培养影响其一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培养其处理人生事物的能力,培育健全的人格。健全人格的基本特征是具有能够主动积极地参加各种广泛活动的自我扩展能力;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认可能力;能够准确、客观地知觉现实,并且能实事求是地接受现实,具有现实的知觉能力;能准确把握自己的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并能调整其相互关系良好的自我意识能力;具备着眼于未来,有长期的奋斗目标和工作计划的人生信念和理想。在“只有通才教育会导致肤浅,只有专业教育则导致狭隘和缺乏远见,只有实现两者之间的结合和整体化,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因此过分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就会使通识教育和人格塑造日益萎缩,必然将制约创造性的发挥。

  3. 加强实践教育,努力推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转变

  创新型人才仅仅具备专业知识是不够的,创新的关键还在于智力的高度发达和建立在高度发达智力基础上的创造力的高度发展,高度发展的创造力包括对事物敏锐预测和正确把握能力;较强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探究能力;创新人才的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而专业知识的传授与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大学里一对永恒的矛盾,要解决以上矛盾的突破点是加强结合专业的实践教育,有效实施实践教育是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强化实践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渠道。

  实践教育是指围绕教育教学活动目的而开展的、学生亲身体验的实践活动,泛指一切旨在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教学环节,它既包括为认识、探索自然规律、掌握技术知识而开展的科学实验、生产实习等必要的验证性实验,也包括为解决实际的生产和社会问题,提高创新能力而开展的研究性、探索性、设计性、综合性实践,还包括以了解社会和国情、提高全面素质为宗旨的社会实践。加强教学实践、社会实践、科研实践、生产实践,在狠抓学生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提高的同时,把实践学习全面渗透到教育教学中,以此作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的突破口。既重视课堂教育,又注重实践教学,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首先,加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切实建设好一支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完善实践教学的质量评价体系、管理体制与激励机制。

  其次,加强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建立并完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掌握实践教学工作的情况。教学实践应遵循的几项原则:①育人首位的原则。促进大学生的品德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是新形势下高校的根本任务,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在实践中通过协作和交往、体验和奉献,使处于“人格准备状态”中的学生们实现了自己本质力量的反观自照,形成了社会义务和责任,获得了人格的发展与完善,最终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在实践的基础上得到有机地统一。②密切结合专业的原则。这是大学社会实践的重要原则,通过实践使大学生加深对所学专业社会价值的认识,进一步巩固专业思想。③讲求实效和双向受益的原则。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人才效益是实践教学得到社会认可、支持和欢迎的保证,只有坚持地方和学校(学生)双向受益的原则,才能更好地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实践出信念,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才干,实践出人才。实践沟通了大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真正基础,成为其个体道德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使每个人在实现对自身的肯定,满足自己最深刻的道德要求,使精神世界更加丰富的同时,达到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群体的相互沟通与彼此肯定的关系。同时在实践中,学生利用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的过程中也促使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因此通过进一步加强对实践教育的研究,重新审视新时期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必须研究的课题。

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篇12

  摘要:结合我院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提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当注重教学设计、校企深度合作、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提供资源保障四个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创新人才;高职;资源

  1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加强素质教育,发展学生个性,这种教育理念的转变与实施结构必须通过重新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来实现。我院会计专业从2008年开始实行“2+1”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利用前两年的时间在校集中学习会计基本理论,理论课主要包括实用英语、经济数学、军事理论等共17门公共基础课,其他均是会计专业或跨专业课程,共1624个学时;实践课共45.5周,其中32.5周毕业综合实践在实习单位完成,论文设计在校完成。现在,2008级会计专业学生已经顺利毕业,我专业在该人才培养模式下,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存在一些不足,笔者结合社会调查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2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不足分析

  2.1专业课程没有突显创新能力

  当前,会计专业已经进行了大幅度的教学改革,核心专业课程都进行了整合和重组,教学大纲重新按照岗位设计了教学情境,学生对会计工作岗位有了直接的感知。会计专业的理论课程如会计基础、企业经济业务核算等都配套有1~3周实践课程,这些课程的实践都是结合理论课程内容设置,一般在教室或实训中心完成。这样的课程安排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学生在理论讲解和课程实践过程中,对会计工作的每个环节如何操作,主要还是由教师指导完成,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形成一种主体惰性,有问题总是依赖于教师或其他已完成任务的学生,这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普遍的锻炼和提高。学生毕业以后,面对千变万化的岗位工作,无法迅速应对,并且无法体现会计的管理职能。

  2.2校企合作没有深度合作

  高职院校的目标就是为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学生要求能够在毕业以后直接上岗操作,并且利用所学的最新专业知识对企业中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和创新,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应该与企业一线接触,真实地进行岗位锻炼。所以,校企实现深度合作对高职毕业生尤其重要。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只有在真实岗位实践过程中把握当前行业会计处理的特点,对单位的财务制度了解和熟悉,才能提出企业管理制度的改进意见,尤其是对会计核算方法、内部控制等的创新意见和做法。但是当前企业与学校的合作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浅层合作,包括行业专家来校的讲座、学生去企业短期的认识实习、教师为企业财务人员进行培训等。会计专业的特点是学生在企业中必须要经过三个月至两三年的锻炼,才能对企业的生产步骤、工艺流程、管理要求熟悉和精通,校企如果没有实现深度合作,停留在参观、讲解等层次,无法达到这种要求,学生也不可能发现企业中的深层次问题,更无法提出解决的方案。

  2.3学生综合素质没有得到全面培养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基于综合素质的提高,包括学生的科学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学生个性的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提高,文化修养的培养等。高职教育注重技术培养,往往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校生在这些方面能力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大学生社团和院系举办的各种活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一般表现为班干部工作能力的提高、性格的外向发展、与同班同学之间关系的和谐等,但是在主要的教学过程中没有明显的体现,没有形成明确的培养体系,所以,综合素质的提高仅限于小部分有机会、乐于参加团体活动的学生,而大部分的学生游离于活动之外。学生在校期间这些能力得不到提高,会阻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为创新能力是基于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尖端能力。 2.4创新资源没有得到有力保障

  要在专业教学模式中贯彻和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有力的资源保障体系与之相匹配。一方面,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全面提高,目前我院会计专业的教师绝大多数已经取得“双师”资格,但是教师的创新教育理念没有全面化,教师与企业的合作不够紧密,教师的企业一线工作经验不够广泛和深入;另一方面,创新能力的提高应当在实践的过程中实现,大部分高职会计专业已经配备了相关的电子财务软件实训室、手工记账模拟实验室等,但是这些软硬件资源的利用主要还是进行模拟和仿真训练,而企业全真的财务部门处理流程实训实验室很少配备。

  3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几点建议

  3.1专业课程设计贯彻培养创新能力的理念

  会计专业的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约束性,专业岗位的设置、会计处理的方法等在会计法规和制度中有明确列示,学生在既定范围内要有所创新,对能力要求非常高,因此专业课程如何在设计的过程中贯彻培养创新能力的理念,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应当针对不同的学生不拘一格;再次,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可以对同一门课程,如企业经济业务核算,选择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对同一学习情境设计不同的项目,对不同的项目按实际工作流程以提问或划分阶段性任务目标的方式来实现问题及阶段任务中涵盖教学内容,由学生分组自主完成,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发挥引导作用,教师应当把握“度”,这个“度”应当依据教学经验来判断,学生能够自主完成的知识点都要让学生自主完成,绝不让他们产生应付或依赖的思想。

  3.2校企深度合作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载体

  学校应当根据专业特征,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利用政府的支持、企业的要求、已毕业学生和教师的社会关系等资源,在当地或周边地区选择合适的企业为专业人才培养建立真实的、长期合作的实践基地。要真正实现深度的校企合作,企业与学校双方的市场需求非常重要,一方面,企业对专业人才有培养与录用的意愿,并具备提供实践环境的条件;另一方面,学校能够为企业提供专业服务和人才供应。在这个过程中,前者处于关键地位。由于会计专业的特点是每个用人单位对会计的用人数量很少,对会计人才的社会实践经验要求非常高,企业中的会计岗位设置有限,会计工作内容涉及企业的商业秘密等,利用某几个单位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大规模实践培训不具有可行性。因此,学校在选择校企合作单位时,应当选择记账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会计服务与培训机构,才能实现大批量的会计专业学生同时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中进行课程实践。

  3.3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条件

  教师应当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贯彻到具体的课程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人的发展,而不能局限于单一的知识的传授。一方面,教师要有良好的师德师风,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与文化素质;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品德的培养、情操的陶冶,在会计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在讲述教学项目分组实施的过程中,包括课程体系的设计、教学目标的实施、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成果的考评都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材施教,在分组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学生才能在完成学业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与创新。

  3.4资源有力保障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基础

  资源的保障有软硬件两个方面,软件主要是指教师的教学能力。每年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经济法律尤其是税法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教师对新政策、新制度要深入研究,不断拓展知识面,在专业理论研究上有所造诣;其次,教师应当提高教材编写与研究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在研究与设计过程中始终重视与落实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硬件是指真实会计实训基地的建立,学校如何建立完全真实地实训环境,一是将实践课程与实训在深度合作的企业中实施,如果学生人数较多,可以分批轮换进行;二是建立完全真实的财务部门处理流程实训实验室,实验室的建立可以模仿一家或几家典型的工业企业财务部门,实训资料的来源可以从合作企业获得。

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篇13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企业对高素质且实际应用能力较强的人才具有极高的需求,高校需要加强实践育人工作,着力培养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备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在此基础上,对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提出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结合职业教育,并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人才素质和能力结构突出创新要求,形成专业通识教育、职业教育加创新创业教育“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位一体”

  一、问题的提出

  工商管理专业于1998年随着管理学学科独立,被正式列入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目前设立了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全国有超过500所。工商管理全称是工商企业管理,工商管理专业作为一级学科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极广,其具体内容囊括了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涉及的所有环节,在了解企业经营管理全貌,要求掌握所有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具备相关技能的培养要求下,学生往往难以明确具体职业方向,毕业时无“对口”岗位,导致工商管理专业逐渐成为近年来就业难度最大的本科专业之一。专业就业困境推动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与社会需求衔接,学科知识结构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需要增加职业教育内涵,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但仅仅强调应用型方向,一般本科院校将在与高职院校比肩的过程中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在应用的过程中创新,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迫切需要解决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问题。一般本科专业教育,学科知识结构通过课程设计体现,专业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主干)课程,一般占总学时的30%以上,必修课比重大于专业选修课。由于一般本科院校师资及课时限制导致选修课开设不足,由此造成了本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基本趋同,创新不足。由于工商管理专业是按一级学科设置的专业,一般本科院校的本科生绝大多数将直接进入工商企业生产或经营第一线从事基层经营管理实践工作,学生需要培养成具有在生产或经营第一线从事实际经营管理工作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其专业定位和方向极广,囊括了企业所有经营管理活动涉及的环节,因而对于学者们普遍认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两个根本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难以有效解决,专业整体定位模糊、口径过宽、大而全成为工商管理专业专业教育的常态性问题。

  二、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界定

  一般本科院校大部分为教学研究型院校,发展目标定位为研究教学型,因而学校和学科评估要求驱动教师职称评定更多看科研成果,教学师资更多关注科研轻实践,实践型师资短缺导致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性弱,学生难以明确职业方向”“专业知识学而不能用”等问题,诸多学者们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一般本科院校应用型和创业创新型两个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果两个方向结合就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如管庆智在2000年就提出了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理念,但他并没有阐述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内涵;直到2005年,陈婵等才有了“将科学技术创造性地应用于生产实践的人才———面向生产实践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说法,这一时期更多的是强调能够把科学原理创造性地转化为工程设计、工作规划、运行决策的“工程型”人才,后逐步从培养体系(胡桂川,2009)、课程体系设计(陈益飞、王慧,2007;罗方清,2009)、教学模式、校企合作等方面探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开始结合不同专业具体情况。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类型上提出“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并将人才分为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两类,教育部规划了19所高校承担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任务;而“专门人才”更多地强调专业性,与陈支武,张德容(2011,2012)提出的“应用型人才”是一致的,因此他们分析后认为地方一般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为介乎两者之间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并提出“应用型创新人才”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才类型体现为应用型,人才素质和能力结构突出创新要求的界定[1]。在明确了内涵后,学者们对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具体,提出了基于产学研的定制式和合作(续勇波等,2011;刘树忠、张维梅,2013)、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张兄武,2011)、基于电子竞赛(李卫兵等,2012)、基于CDIO(刘培艳,2015)等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育模式,更多的研究是结合具体专业从实验教学、开放式实践、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探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而如何总体设计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完备的教育理念和培养体系,是我们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三、“三位一体”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针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存问题,设计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总体需要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结合职业教育,推动学科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衔接,在具备良好专业素质的基础上提升实践能力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人才素质和能力结构突出创新要求,形成专业通识教育、职业教育加创新创业教育“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与专业课程体系结合的通识教育

  根据一般本科院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宽口径、厚基础”要求,通识教育既要求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求具备必要的艺术、人文、社科、管理知识;同时结合辅修与选修课程体系,提供学生涉及多个学科及专业知识的条件。因而,现代的通识教育实际上是在认可专业教育地位前提之下的一种普遍、共同的教育。大学通识教育是一种面向所有大学本科生的旨在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能够善尽国家公民职责的非专业性、非功利性教育[2]。通识教育体系设计是大学本科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于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品德的培养[3]。学者们认为应注重人文教育是大学的通识教育之本,通识教育课程应侧重开设人文社科类科目,以培养人文精神,孕育完美人格。而根据我国一般本科院校实际情况,一般通识教育课程范畴包括了两课、体育、外语、计算机、军事理论与军训等公共必修课,这些占据了本科总课程35%以上的高校无法自主调整的几大类课程,使高校能根据专业自主设计的选课空间相当有限,这也是导致大部分高校通识教育空有理念而难以有效实践的直接原因。但工商管理专业原本属于人文社科类学科,专业课程设计本身就涵盖了诸多人文精神、素养的培养,诸多课程在关注和理解企业价值实现的知识传授之时本身就蕴含了对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的关注,特别是近代管理的以人为本理念与人文精神的核心———人本主体虽然有区别,但更多是发展和联系的关系;人作为知识经济时代价值创造主体,人文精神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将形成以人为本的管理伦理,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将成为发展经济的必然,相应的,人文精神的觉醒和渗透是企业管理的需要,现代工商企业管理的趋势必然是谋求人文精神培养与现代企业管理的结合,因而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计比其他学科专业更有通识教育实践的基础和条件。对于工商管理专业而言,现行包括语言能力、信息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公民教育等必修课程的基础通识课程,作为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目前大学的课程体系已经囊括,无需另行开设;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交叉学科等多个领域的选修课程所组成的分类通识课程,旨在通过多元选修培养学生宏观综合的人文及通识视野和涵养,这部分课程只要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选修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和交叉学科领域的课程即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课程基本上可以跟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结合,如此工商管理学科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就可以建立。

  (二)依托学校强势应用型学科开展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的发展是服务于大工业而产生的,结合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经验,对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需求会在工业化发展到一定水平急剧增加,由此也推着职业教育的理念和范畴不断拓展和更新。在本科层次分化出职业技术教育类型,是20世纪后期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4]。在当今发达国家基本上步入后工业化社会,我国工业化进程也进入工业化后期,对高层次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推动着本科层次及以上的职业教育产生。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本科教育职业化理念逐步被教育研究和实践工作者提出,有学者就提出了“本科学历+职业化教育”,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增加职业教育,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素养、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终极目标的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路甬祥院士也认为:“中国大学的教育应以适应就职和未来提高的双重需要,培养基础宽厚的专门人才。”[5]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压力,提出了依托技术创新为动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一般本科院校要在本科阶段开展职业教育,强调其应用性,形成应用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最终主要培养强调理论较系统、技能较突出、有创新能力的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总体以专业服务为出发点和立足点进行专业课程的安排与专业基础知识的传授;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适度按职业技能培养的要求开设课程,结合经济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能要求,通过实行灵活学制和弹性学分制组织教学和实训内容;在专业课程教学计划中有机融合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的相关职业工种,同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联系与合作,建立对应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考试、鉴定机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因而一般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专业教育要实践就业导向、明确职业方向,可以根据工商企业经营管理的职能要求分设“会计”“营销”“人力资源”“物流”等工商管理课程模块来取代本科人才培养计划,课程模块也更容易与实践对接,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职业发展需要,结合课程模块选学形成特色化职业能力课程结构。按层次设计课程模块,分别包括:基本素质与通用能力模块、职业岗位基础知识与技能模块、专业核心能力与职业认证模块、综合职业素质与能力模块,结合工商管理专业通识教育课程形成“宽平台、活模块”的课程体系,由此形成通才教育理念,强调课程的基础知识体系架构,将专业教育与就业和职业发展密切联系[6]。可以依托具体学校的强势应用型学科设计工商管理专业职业教育,一所大学的优势学科基本上是大学的特色和优势资源所在,也是各专业办学的主要切入点[7]。如传统的行业背景较强的工科院校南京林业大学定位于研究教学型大学,林产工业相关学科具有明显优势,该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则将林产工业的产业组织及其服务体系纳入研究领域,以现代林产品制造业和林业工程技术行业为服务对象,通过强化与林产工业相关学科的联系和合作,形成了在造纸企业管理、木材加工企业管理、家具企业管理、林产化工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并保持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8]。一旦有了具体的行业依托,工商管理专业的所有学科知识将不再空泛,课程模块结合行业实践特性加强专业应用性也水到渠成。

  (三)利用学校资源运作创业项目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一般包括从开设创业课程、讲座等,普及创业知识的创业教育;到结合学科竞赛、创业竞赛或创业模拟进行创业训练;再到依托创业孵化基地或创业园等提供资源条件,支持学生面向市场、从事创业工作的创业实战三个阶段[9]。工商管理专业学科知识结构本身围绕工商企业经营管理过程设置,创业最终也是运营一个工商企业,因而学者们虽然提出了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和创业创新型两个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但专业职业化教育就业和创业的学科知识结构基本重合,创业竞赛及创业模拟等创业训练更是主要依托商科学科知识,因而绝大多数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出自商科。对工商管理专业而言,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的创业教育和创业训练契合专业教育完全没有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需要一个具体的创业项目,让前面两阶段的学习有的放矢并落到实处。工商管理专业要以创业项目为依托构建自己的创新创业体系,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并非易事,因为工商管理专业本身不涉及工业技艺和行业具体技术,学生比较容易上手的是一些商业或服务类项目,而这类项目技术含量低、创新不足,由此导致项目的生命基因不强大、质量不高[10];哪怕在切入项目时有商业模式创新的优势,也由于不能快速汇集强大的资源平台而导致优势丧失;也有学生创业时尝试与理工、农学等技术性相对较强的学科合作获取项目,但应用性或创新性强的项目也极少被找到。因而,工商管理专业要运作自己的创业项目,必须依托学校资源支持,有两大类比较理想的项目:一类是可以由工商管理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在学校内创立一些经营性的商业或服务类项目,这类项目主要服务学校师生员工,必须使用部分学校资源;另一类是结合本专业教师可以参与的科技下乡或科技服务项目,创立管理类服务或咨询公司。一旦项目运作创立公司,教师带领本专业学生运营,学生毕业后可以留任公司,也可以另谋他就,公司则接应补充新入的学生,保持项目良性、长期运作。这类创业企业实质上类似德国本科应用型人才中非常关键的校企合作中的“教育企业”,与其学校把绝大多数能够运用的创业支持资源分散支持诸多项目,不如针对性地定向支持具体的创业企业,通过这种方式解决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中“校企合作”中国家、学校没有对企业投入却希望企业承担人才培养职责的矛盾和尴尬。一旦专业创业项目工商良性运作成功,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化教育平台将不成问题,创新创业教育的对接将主要集中在创新上,可以依托创业公司结合专业课程开展一系列创新大赛:如结合“管理学原理”课程,可以组织学生围绕创业企业进行组织文化设计创新大赛或组织结构设计大赛;“生产运作管理”课程可以组织服务型企业流程设计或再造大赛;“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可以组织薪酬设计或工作分析大赛;“创业管理”课程可以组织商业模式大赛等等,通过大赛锻炼学生创新思考能力的同时,一旦有优秀可行的竞赛方案,专业教师完全可以带领学生在企业推行实践,如果有更新的商业模式或业态在竞赛中涌现,可以应用于现有企业,专业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创业再孵化新企业。

  四、结束语

  一般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由于其应用性不足而一直遭受诟病,转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人才培养模式调整的主流,但又不能让其本科人才培养变成研究型院校研究型人才培养和高职院校实践技能型人才培养之间的“夹心面包”,因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构建是根本,要通过职业化教育实现其应用性,并结合创新创业教育让学生具备创新素质和能力,最终形成专业通识教育、职业教育加创新创业教育“三位一体”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篇14

  摘要:在大数据的影响下,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形势逐渐变好,可是问题也随之而来。本文根据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分析了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性,最后阐述了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对策。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一、引言

  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信息技术也得到大力发展和传播。现阶段,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信息传播平台得到信息,同时这个信息传播过程也是在大数据的基础上完成的。在这个时代,新闻工作者展现了极大的信息传播的积极功能,能够利用文字、图片,还有短片的形式传播信息。

  二、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性

  第一,大数据时代,面临信息大规模、种类多元化、传播迅速同时拥有价值意义的大量数据,计算机可以披沙拣金,在一定程度上代替职业新闻工作人员开展新闻线索的搜集、新闻选题的挑选、新闻报道的写作,还有新闻稿件的编辑整理。特别是对于金融、体育等可以源源不绝产生数据的领域,计算机可以在更大限度上代替人。第二,大数据时代,数据驱动的调查性新闻、数据驱动的深入报道、数据驱动的形势预测性新闻的占比很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的同时更加客观精准。和过去依靠新闻记者个人的知识构成、专业素质与个人经历进行调查性的报道、深入报道、预测性报道不同,建立在大量数据上的分析很可能超越个人能力与空间,让报道更加客观、公正,不单单用事实证明,并且还会用数字证明的报道更加富有说服力。第三,大数据时代,信息传递逐渐偏向于图表化的表述。信息图表可以更加直接地对事物、人物之间的关系进行揭露,对事件的发展经过与发展头绪进行呈现,对零碎、空泛的内容进行整理,精准解读事物与事件之间的关系,同时综合各方的建议,提取精练的观点等。总而言之,信息图表是把数值型与文本型的信息变得更形象化与可视性的一种手段。国内外多家媒体已经改变了过去信息的传播形式,注重对一目了然的图表开展深入解读。如上所说,大数据时代的新闻生产体现了一种全新的形式。事实证明,实践的发展始终能够促进理论的发展与教学的改革。新闻生产实践的改变必定给新闻传播教育带来很大的困难,但同时它也在推动新闻传播教育的改变。[1]

  三、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对策

  (一)开展跨学院的互相学习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对工程师和数据开发师这两个职位的要求格外引人关注。两者都存在一定的短板,工程师的新闻敏感度较低,数据开发师在数据解决层面存在缺陷,两者应该互相取长补短。因此,跨学科人才的培育是将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普遍学科设定相对完整的综合性大学可以塑造一种全新的教学培育形式,对学生开展交互式的联合教学。例如,把新闻学院专业的课程和电子信息专业的课程进行交互教学,相互挑选对方的课程当作必修课,借此开展复合型人才培育。

  (二)改革创新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机制

  首先需要重新建设新闻传播专业的有关课程机制,同时增添培育学生数据素养的类似数据挖掘、数据伦理类的课程。在课程设置过程中,要求和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学习特性有效融合,把详细的新闻案例当作课程教学的专业素材。这样可以和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培养需求、接收习惯相匹配,推动学生对数据技巧的把握,并且还可以对采访、编辑、评论,还有写作技巧开展学习。在学生迈入社会以后,能够展现自己的才能与学问,不单单具备新闻的敏感性和洞察力,还可以对各种数据算法进行探究,运用大数据的优势解析社会的焦点问题。此外,需要激励学生主动加入有关大数据,还有新闻数据素养层面的会议和培训,同时对新闻数据层面的项目带来相对的优惠支撑和激励政策。

  (三)强化和媒体、企业的合作

  学校需要创设和传媒业的沟通体系,要和传媒领域的硬件、软件服务人员沟通协作。第一,多层面合作设立符合当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新闻专业教学模式,同时创立企业实践课程,推动学生实践经验的增长;第二,媒体行业要积极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使学生可以在实践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学习,把握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的特征与技能。[2]

  四、结语

  大数据时代给新闻传播工作人员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要求新闻传播工作人员不仅具备专业性知识,还要具备处理大数据的能力。与此同时,以往的新闻生产形式也发生了变化。这就需要高校不断革新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形式。所以,强化对新闻传播人才的有效培养,给社会输送符合新时代需要的新闻传播人才是高校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朱金莉.大数据时代对传统新闻媒体的颠覆与嬗变[J].学术论坛,2015,38(01):152-155.

  [2]倪宁.大数据时代的传播观念变革[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4(01):139-145.

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篇15

  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专业主要是为了向中小学和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种团体输送较为合格的音乐人才。目前,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不断进行着扩招,生源的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学生的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地增大,对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素质高且有着创新精神的师范院校音乐专业人才进行培养是当前这一专业的重点课题。笔者查阅了很多专业学者的研究和论述,综合了很多高等师范院校的研究内容,不管讨论的内容如何,师范院校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都需要回归至示范性中,并将其作为宗旨,将教育教学作为主要的任务。本文对当前我国的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专业教学模式展开了相应的探讨,对其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随后提出了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几个策略。

  一、当前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教学模式

  在我国对师范性人才存在较大需求的情况下,师范院校的教学模式也逐渐发生着改变。教学已经不再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不再是通过对简单的知识基础、基本的技能水平实行考察就评判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水平,而是要对具有师范院校独特专业性质的进行保持,保证培养出的人才不是独唱演员;再者,可以在多方面实行了解并且对教学工作进行熟悉,同时还能配合学生开展教学互动,实现课堂有效活跃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就当前的师范院校音乐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模式来看,当前的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还不具备明确的人才培养定位,同时也没有很好地将师范人才进行划分,就教育理论以及教育技能上,更加没有确定人才的发展方向,只是单纯地将各音乐专业的学生综合在一起进行培养和教育,这样不但会严重影响音乐专业的深入开展,同时还会造成学生对未来教学基本工作性质的混淆。学校对于示范性的实践并没有满足相关标准,师范院校内,教师的专业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差距,无法为学生做好教学质量保障,降低了音乐教学的体现效果。

  二、当前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人才培养缺陷

  (一)高等师范院校专业教学课程缺乏科学性。系统的音乐专业理论以及扎实的音乐专业技能在师范院校中是重要的教学目的,仅仅将行为师范作为音乐教育的基础,则教育模式是严重缺乏全面性的,这需要高校工作者的重视。依据相关调查,目前中小学的一线音乐教育工作者中是音乐专业毕业的学生概率为80%,这代表着,师范专业的学生在出了校门后将会伴随着一生的音乐职业。 师范院校音乐专业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中小学音乐教育输送合格的教育人才,但是就当前的高等师范专业学生的课标来看,十分容易得知,其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和音乐专业院校保持基本一致,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并不存在其示范性、专业性的特点,这就反映出了当前的课程体系是不科学的。

  (二)关注主项忽视次项的问题比较普遍。主项和次项是将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课程的设置为参考进而得出的结论,主项的课程设置中于专业院校之间无明显差别,教学中选择的曲目和具体的难度与专业院校保持一致,就音乐教育专业主次分明的情况下,学生会不自觉地对主项实行重点关注,同时对次项产生一定的忽视。在教学实践中,主项会较大的耗费学生的精力,院校老师也更愿意重视主项更好一些的学生,这也使得学生向主项进行了倾斜,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教学能力的提升和培养。使得学生不能够在以后的音乐基础性教育中胜任相应的教育工作。

  (三)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课程结构缺陷。就当前的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课程的结构来看,可以被概括成:音乐专业课程、教育课程、普通教育课程;在授课的安排中严重缺乏科学性,教师更加重视的是对音乐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教育专业课程,如政治理论、英语等级考试和计算机编程等被忽视,同时还有哲学、社会科学等课程学生仍旧需要兼顾,以上这些课程和中小学生的课程教育联系并不十分紧密。在高等师范教育的四年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和教育以及音乐联系不大的课程可以适当地进行优化,这些课程对学生宝贵时间的占据,使得学生无法获取更多的时间专注于教育专业和音乐专业的学习中,难以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同时也降低了其就业竞争的能力。

  三、教学模式的创新培养模式开展策略

  综合上文,研究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现状,我们可以知道,当前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专业教育中仍旧存在很多的问题,如人才的教学模式定位不够准确,对音乐__相关专业知识的教学不够到位,严重影响了学生在学习中知识中对教学讲堂的适应,无法和学生开展最为基本的互动,对此,我们需要对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创新人才模式开展相应的研究。

  (一)将培养方向设定为一专多能,并且对课程架构实现明确。师范院校的最终教学目的是为了向中小学音乐教育输送合格和优秀的教育人才,对此,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培养目标必须要明确,针对和专业音乐院校教学模式存在教学相似性的内容需要适当地进行调整,同时要强调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需要具备较为扎实的教育专业知识、理论并且具备良好的教育修养和品行,要真正地站在教育讲台上成为合格的教育者,同时还要实现对音乐专业学生职业空间的适当拓展。笔者在电话随访往届的毕业生中得知,从事和教育不相关的学生占到了比例为20%,并且,多数学生已经可以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中逐渐展露出头角。将一专多能,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前提下,适当开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教学内容,可以增强毕业生对音乐教育岗位的适应性,同时提升学生的竞争能力。

  (二)实现课程设置的优化。高等师范院校专业的课程体系可以直接反映在教学基本模式中,就当前的师范院校的基本课程开设情况来观察,课程设置可以保证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专业知识。院校要在这一基础上,实现音乐专业课程的优化,实现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发展,保证学生可以得到合理的知识教育结构。工作在中小学音乐教育岗位上的专业人才,他的能力主要表现在是否可以将其在学校学到的教育工作理论和现实的教育实践进行完美的结合,简单来讲就是指在中小学生的授业中是否能够体现出师范生应该具有的教育和专业水平,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在设置课程架构上要多j 进行一些相关性的调研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不但要保证高等师范院校中的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要掌握和教育相关的基本知识,同时还要实现不断地自我完善,促使自身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保持学生处于活泼积极的教育环境中,通过对学生的熏陶使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实行深入的思考与理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教育和音乐综合素质。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要在不同的角度上对自己的学生进行审视,不断实现师范院校学生专业特色的突出,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和技能的运用之间产生良好的结合。针对院校学生的考试评价,对相应的考试科目进行相应的调整,在试题的出示中可以结合音乐专业知识和教育实践技能等试题,有效降低学生对高分值的期待,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任何理论脱离了实践将不会存在任何意义,社会的需求很好地决定了大学的人才培养方向,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需要对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进行重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衔接是一门人生必修课。在实践活动中,学校不但可以很好地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还可以有效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考察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素养,同时在提升音乐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上也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自身就有深刻的自身体会,从大一开始,就开始在寒暑假期间义务的开展同中小学教师或是音乐工作者的交流和沟通,开展实践调研活动,在私立的音乐小学和学生进行最直接最亲密的接触,实现音乐教学实际的亲身感受。只有通过实践的方式,才能真正了解到社会对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实现对自身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和促进。

  四、总结

  综上可知,我国的高等师范院校中的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如重视音乐专业学习忽视教育技能的培养和知识的教育;学生和教师都偏向于主项教育忽略次项教育;教学结构不够合理等。对此,本文提出高等师范院校要改善教育思想和意识的观点,从师范院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出发,重视对学生教育技能的培养,优化学生的课程结构,使学生的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专业知识以及教育知识上,促使学生通过教学实践来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希望本文的论述可以为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篇16

  [摘要]工商管理专业结合了大量实践教学活动,具有应用较强的特点,其基本理论建立在对经济学与管理学理论的探讨,因此必须运用更加现代化的精准的教学手段才能够确保这一专业的教学决策性与管理性得到良好的践行。据笔者对这一专业教学现状的研究发现,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多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这将无法实现工商管理专业的最终教学目的,实现该专业的本质教育价值。因此,重点围绕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途径进行探索,论述该专业的教学模式建设性价值,并对此进行细致化的阐述。

  [关键词]创业创新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模式

  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及科学化的综合技术与人文科学融合,使得现代教育与社会人才需求适应性也在不断增强。为此,必须针对现代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加以创新,围绕社会实践性缺口需求提出建设性教育改革,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同时也是提高高校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密切关注社会人才培养需求,才可以确保现代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端口更贴合市场实际需要。如今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为社会创造了更大的财富,而这些财富的获取则需要企业具备更多的专业性工商管理人才。为此,在社会人才缺口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高校工商管理教学改革必须紧密围绕社会建设性需求,进行教育培养模式创新。这对于现代人才培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中的突出问题

  (一)教学体系不严谨

  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方向是为企业输送更多中高层企业管理人才,这一教学方向的特性决定了该专业需要更加注重实践机会的获得。然而,部分高校因外在条件不足,缺少足够的机会将学生输送至各大企业,完成知识技能的实训,因此只能采取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由于缺少足够的知识运用意识,部分学生很难有效将课堂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活动当中。此外,教材版本与社会实践需求相矛盾也是目前教学中的主要问题。陈旧的教材版本及理论案例并不利于学生获取社会时事动态。而教材的编写需要多年的实践考察才能完成,因而教材版本经常会出现与社会现实不匹配的现象。在这种背景下,即便部分学生在勤奋学习的助力下完成教材书本知识的有效汲取,但是在实践中却经常面临无法使用、不适宜使用的情况,这对学生技能的养成十分不利。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既无法完成知识的灵活运用及获取,也无法做到个人思维与技能的有效创新。在新时期的教育理念当中,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是现代教育所重点培养的。

  (二)教学实践环节的缺失

  作为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极为重要的应用性学科,在工商管理的知识体系当中,蕴含了大量帮助学生解决行政管理问题的内容。然而这些知识内容,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帮助学生加深知识印象,并调动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解决问题、发现问题能力。古板的教学思想、单一的教学模式及灌输式的学习方式,导致对实践性教学的重视不够。实践理论操作环节的缺失,传统教学案例当中的事例陈旧,导致许多学生在了解这门学科知识的过程中逐渐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在缺少实践环节的教学体系当中,无法深刻领悟这一专业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意义。这将严重限制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反思,无法有效实现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另外,由于高校教师多为硕博毕业后直接走进大学校园执教,缺少相关的实践经验及执教经验,必然会导致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思想及教学理念仍停在旧体系当中。学生在旧教学体系当中获取知识,必然无法有效跟进新型工商管理理论。此外,受教学资金有限的影响,部分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缺少足够的硬件设备而将学生的实践活动压缩至非常窘迫的地位。在很多情况下,教学活动的成绩与能力评定多采用传统笔试形式,这对于学生的活性思维与语言表述能力培养十分不利。忽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培养,极大地挫伤了学生进行实践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1]。

  二、创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工商管理专业中的改良措施

  如今是信息时代,也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而知识经济本质便是创造及创新,唯有养成创新意识,培养创造能力,才可以确保国家经济的繁荣昌盛。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要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队伍,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2]。这一政策目标的提出,为国家人才战略储备提出了标志性方向。因此,工商管理这一实践性专业,务必从时代发展的角度看待学生的培养需求,并针对市场建设性需求以及企业经济改革需求,创新教育制度及人才培养模式。将教育的重心放在教学体系的实践性价值营造,从多元角度培养学生,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一)明确培养方向

  明确人才培养方向,注重人才教育模式与社会建设性需求的有机结合,不仅符合国家对现代人才储备的根本战略方向,同时也是现代教育制度视角下,人才培养与发展的前提。首先,要了解创业创新型人才的本质,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指导高校围绕以现代社会与企业发展需求,加強提高学生的素养。创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社会市场经济视角下,通过课程的学习与模拟,帮助学生获取更具时代精神意义的创新技能手段。同时也是为了将高校的人才培养从传统专项人才,转化至面向先进制造企业与服务业等组织,培养技能更加突出,知识更加扎实且具有创新能力与思想的高素质综合人才。通过对教学方向的分析,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的才能够更加明确,从而帮助高校建立更贴合教学实际需求的教学策略。

  (二)注重教学体系的实践性价值

  工商管理专业所涉及的课程种类非常复杂,涵盖多门社会学内容。其中课程内容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习课程、高级专业课程四个模块[3]。不同的教学模块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成为学生能力养成与价值观形成的助力。其中,基础课程所面对的主要是以学科基础知识及人文科学课程的内容。通过学习基础课程,学生才能够获取这一专业的本质内容,了解并掌握这一教学专业的教学方向及教学结论。而专业课程是在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完成知识的进一步巩固与升华,主要内容为专业骨干课程。通常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思路与教学内容是针对该专业的改革思考而设计的,能够重点反映这一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不同人才的实用需求。而实习课程则是通过多种课题研究模式,使学生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完成理论知识与学术知识的掌握。在此过程中,学生将前往实习企业参与实训锻炼,从而完成对于知识技能的具体练习,内化知识。最后是高级专业课程,这一教学模块重点研讨的是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将使得教师能够获取更多的学术研究信息,同时也是帮助企业获得更加丰富的管理经验的手段。结合教学案例与高级专业课程研讨,能够帮助提高学生的分析、决策及管理能力。

  (三)培养多元立场的校企联合

  实践是学生完成对个人技能掌握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学校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完成学生的技能实践目的。从多元立场角度,加强校企之间的联合力度。这将有利于学生掌握丰富且扎实的学习理论。学校可在大一、大二期间,开展为期两年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学习。在大三期间安排为期一年的实训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从而完成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有效结合。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导师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导师负责安排学生参与企业实训,加入实训企业。教师首先通过调查表了解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并根据平日的课堂学习能力表现,安排学生在企业适当的岗位完成实习活动。此外,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学校应加强与企业之间的互动,通过邀请企业人员做兼职导师,更好地指导学生了解学习问题,并予以解决。这个实习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动手能力[4]。最后在大四开始为期一年的高级专业课程,负责收集与分析学生在实习当中遇到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运用实践理论的分析方式帮助学生锻炼决策思维,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加强管理技能和水平。

  (四)导师教学制度的应用

  为了确保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水平能够得到实时关注,并完成阶梯型进步,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应采用导师教学制度,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受到足够的教育辅佐。采用独编班授课的方式,制定专项化学生能力养成方案,设置专职培训导师(每位导师仅指导3-6人)。此外,这一教学制度应用的前提是,师生必须时刻保持联系,并在定期的成果汇报过程中完成导师对学生实训情况的分析和检验。最后,导师可以定期带领学生参与各大创业实践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并于学习的过程中指导学生,从而使学生能够得到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结语

  现代教育正在一步步的改进过程中,唯有紧密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创新教育制度改革,才能实现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专业型人才,这是基于国家经济发展及政策改革的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完成制度与模式的经验总结与分析。在借鉴前人成果与经验的同时,取长补短,逐步完善教学制度上。此外,创新型人才培养还要侧重于科学化的理论知识导入及新时期人才的实践教学模式互动,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同时得到提高,成为复合型专业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立红.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J].纳税,2017(13):44.

  [2]张敏.高校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改革[J].黑河学院学报,2016,7(5):113-114.

  [3]张娴,张静珊,钟诗宇.浅析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38(3):249-250.

  [4]谢雅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创业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 江苏科技信息,2015(4):38-39.

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篇17

  摘要: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企业学院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合作的适应现在社会需求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它体现了高职教育的本质和特点。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积极探索深度校企融合的“企业学院制”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了以核心应用能力为主体的专业教学特色,得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充分肯定。

  关键词:企业学院制;培养模式;创新

  分类号:G7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395 (2010)02-0323-02

  一、“企业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第一,打破现阶段校企合作停留在“冠名班(订单班)”的粗浅模式。“订单班”是校企合作的一个重要抓手,但是现在很多院校的“订单班”还仅仅停留在“冠名班”的层次。通常是企业出点培养费用或奖教基金,班级以企业命名,学生实习.、毕业要求留在企业。院校和企业没有更深层次的融合,企业文化、企业经营理念甚至连企业特有的工作流程、方式都需要到企业后再进行岗前培训。深化校企合作必须要打破现有的停留在“冠名班”的粗浅模式。

  第二,与浙江知名酒店集团进行试点合作,探索校企融合“企业学院制”模式。“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将会成为校企融合“企业学院制”教学模式中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常态。新型“平台十顶岗”的学习地点在学院和酒店之间交替进行,在学院学习一段时间以后,到校企合作的单位进行具体的实训和实践活动,学生经过实训、企业的实践活动,可以非常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在专业技能、职业礼仪、业务素质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这样可以使学生回到学校学习以后,更加用心、更加刻苦。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运行,不但会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业务技能,同时也会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养成了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学校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企业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创新点

  第一,确立新型的培养目标,校企联合改革实践教学的内容与课程体系。通过到企业调研和邀请企业专家到学校进行授课、讲座,针对真实的工作过程,校企共同进行岗位分析、能力分析,共同探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的要求,就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能力构成、专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等问题进行探讨。科学制定基于工作过程的、贴近企业生产实际需要的、校企共同参与的课程体系,校企共同完成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设计,在建设中实施,在实施中建设,不断提高其有效性,企业全过程参与课程标准的制定和质量控制,课程评价标准将教育标准、企业行业标准统一起来,以达到人才培养的要求。

  第二,改变“2+1”教学模式。根据酒店企业需求、专业特点和高职教育的要求,酒店管理专业教学通常定为“2+1”模式,前两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最后一年进行顶岗或预就业实习。这种完整的课程学习阶段十毕业实习的2+1模式,操作比较简单,学生有一个整体学习和实习过程,也深受酒店企业欢迎。但各阶段的课程不能与工作需要很好地结合,学生工作实习对课程学习的反馈不及时,工作和学习相互促进作用不大。因此我们将通过对原有“2+1”模式进行调整,构建“理论——实践——边实践边理论——独立实践——顶岗就业”的符合职教理念和行业运行规律的、贴切的酒店管理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

  第三,建立“平台十岗位”的课程体系。为了更好地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为依据、以能力为本位”的专业建设理念,“融合职业标准、实行项目教学、注重效果评价”的课程建设理念及“师德责任立人、项目能力强人、课程技能成人”的师资建设理念,酒店管理专业按照岗位工作过程的职业要求,基于“平台十岗位”的课程体系,构建“二维一体”的酒店管理专业群课程体系结构。采取“2211”校企合作模式培养人才。即2个学期核心技能课,2学期岗位课,1学期拓展课(含专业综合实训),1个学期顶岗实习。在为期l学期的拓展课,把课堂设置在校企合作酒店,以企业的工作流程、企业文化来培养学生。当然在前面的4个学期,课程以模块化教学,让企业的关键岗位员工与教师一起进行教学工作。

  第四,主干课程导入“模块化”教学方式。在新型的校企合作模式下,将对各主干课程,如《餐饮运行与管理》、《客房运行与管理》以及《前厅运行与管理》等课程导人模块教学的形式,将以学生的兴趣为重要基点,突出课程、教材应当具有的实用性,从而提高教学实效性。采用项目教学法,教材内容以实训为主,密切结合企业实际j以具体项目贯穿,使学生有目的的学习相关知识及内容。从而,不但可以让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得更快,而且动手能力也得到了充分锻炼和提高,不但可以提高学习兴趣,而且“学以致用”的意识将得到更好加强。

  第五,建立“双轨制”的校企合作评价体系。校企合作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所培养的人是否属于真正的人才,能否对企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科学评价校企合作,有利于把握校企合作活动规律,促进校企合作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校企合作对社会发展需要的满足度;也有利于总结经验,发扬优势,找出差距,克服不足,推动校企合作工作更好地开展。但是由于学校和企业有不同的体制、机制束缚和不同的目标及追求。因此对校企合作的评价就不能用熟悉的单.一行政方式,而需要采取内外有别的“双轨制”评价模式。“企业学院制”拟从“柔性协商评价——内部评价”和“社会引导评价——外部评价体系”两方面建立评价体系。

  三、全方位服务企业,谋求与企业的深度融合

  第一,学院大力推广“六个一”校企(地)合作工程。学院作为浙江省唯一的依托旅游行业,由旅游行业主管部门浙江旅游局举办的专业院校,拥有强大的行业背景。而且为了进一步提升学院品牌,办出学院特色,促进学院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学院决定在“广度”和“深度”上深化校企(地)合作,实施“六个一”校企(地)合作工程。“六个一”校企(地)合作工程是指学院预计三年时间,同行业合作建立百个生源基地、百个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百个大学生社会实践(创业)基地、百个学生就业基地、百个专业教师培养基地和百个行业名师基地。

  第二,形成学生、企业、校方三方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以“互相支持、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合作双赢”为基本原则,从实际、实用、实效出发,探索多元化.的合作形式,共同建立长期、稳定、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实现深层次的产学共赢。校企双方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调整课程设置、承担教学任务和保证实践教学的实施,实现教育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的和谐统一。校方按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企业方委派管理人员负责企业文化、员工手册、规章制度、各部门服务与管理规程等课程的教学工作。通过新型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建立,努力构筑师生共同成长的良好平台,为企业、行业解决饭店行业进入门槛低、人员素质低、员工流失率高的不良现象。此外,与“企业学院制”合作企业建立常态的企业服务机制。建立管理培训基地,院方作为企业方管理人员培训基地,可定期根据企业方具体需要为企业方管理者提供酒店管理专业培训服务。

  参考文献:

  [1]崔承琦.高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广东白云学院学报,2007(6).

  [2]明立军.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的新模式[J].辽宁高职学报,2006(10).

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篇18

  一、传统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

  (一)在培养目标与层次定位方面模糊不清具体表现在不同学历层次的培养目标界限不明确,培养目标无差别化,缺乏细分市场的意识。

  (二)课程体系设置僵化雷同

  主要表现在 :(1)课程设置特色不鲜明。培养目标无差异化,导致课程体系千篇一律,培养出的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创新精神。(2)课程体系偏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模式盲目追求理论的系统完整性,导致课时总量膨胀,师生都被拘泥于繁重的课堂教学中。(3)课程设置与学生的特点、志趣、需求相互脱节,未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难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只有切实推进计算机人才培养改革,才能适应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2008 年初,以计算机专业为试点,推行了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改革方案。实施以来,各方面取得了全面进展。并以此特色化的人才培养为契合点申报特色专业,2012 年获批为山东省特色专业。

  二、“差异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一)明确“差异化”培养目标,探索“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型、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实施因材施教,使人才培养更能体现学生个体差异,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2)确立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性。(3)针对学生兴趣爱好的不同,体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实施不同类型的引导。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或就业去向,将学生群体分为大众型、应用(实践)型和研究型。

  (二)实施分层次培养,完善差异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1. 研究型创新人才的培育模式

  该模式针对理论研究有兴趣的学生,重点培育理论推动型的创新才能。这类创新人才须加强两个层面创新能力的培育 :一是完善坚实的学科理论体系,为科学研究夯实理论基础。二是加强对理论研究基本素养的培育。

  2. 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育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对实践操作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这类创新人才的培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构建全方位的创新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和实践活动。二是加强对创新素质的培养,包括 :团队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3. 大众型创新人才的培育模式

  该模式主要适用于无明显偏好或无明显职业倾向的学生。这类创新人才的培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加强专业知识素养的培育。二是搭建各种平台帮助学生了解市场需求,开拓更多的就业机会和 渠道。

  三、“差异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一)构建多元课程体系,实施弹性选修制度,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科学的教学体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础,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近几年,对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和重组,促进了课程结构体系、培养方案以及学生知识能力结构的整体优化,教学内容得到更新,增强了社会适应性。采取“平台 + 模块” 的结构形式,从设置多元化课程体系、创建立体化实践体系等方面建立分类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体系改革反映了专业的教学思想,是教学改革的主线,决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质量。“多元化”课程体系基于基础课程,构建特色鲜明的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不同类型的学生可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弹性化选修”课程,即自主选择和组合课程,从而形成个性化、定制式的学习方案。该课程模式设置贯穿“基础趋同,特色分化”的原则。基础课程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基础,特色分化为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创造了条件,从而增强就业适应能力。

  (二)完善立体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创新型计算机人才

  1. 加大实践教学比例,突出创新性和应用型

  在专业基础、专业特色和专业方向的各层次教学中,增加实践教学内容,以课程综合型实验为基础,加大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比例。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开设综合性的课程设计,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如,在 3 门省精品课程中,分别开设不同类型的综合实验 :“操作系统”—Linux 内核分析、“数据库原理”—“基于工程案例的数据库应用系统”、“计算机网络原理—“TCPIP协议分析”。通过实施大作业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2. 丰富实践教学知识结构,创设开放式教学体系

  在借鉴华为、浪潮、IBM 等知名企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先进的、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本专业先后与浪潮、东软、中软国际等国内外知名 IT 公司合作,实现学生联合培养。校企合作培养计划由学校制订为主,企业参与为辅,制订专门的定向课程模块。通过校企合作,不仅实现学生和企业之间的“零距离”接触,为“实践型”人才搭建了实践平台,而且能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对课程设置和知识结构做出合理的调整,解决传统模式上的课程体系僵化、知识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等诸多问题。同时,将知名 IT 公司的先进课程引入课程选修体系,实施开放式教学。

  3. 探索差异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全程化”科技创新平台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为抓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选修基于研究方面的课程,增设创新学分,参与科研实践以及提前进行毕业设计等办法,培养“研究型”人才。利用现有的 18 个学科实验室,开放(自主)实验项目,鼓励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进入实验室,为本科生提供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实验环境,为“研究型”和“大众型”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引入课外科技竞赛等综合性实践锻炼环节,并完善“大赛成绩充抵学分”的政策。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探索课内外互动的实践机制,培养“大众型”和“实践型”技术人才的实践能力与团队精神。

  围绕“全程化”的科技创新平台,实施不同层次学生的科技创新培养。自 2007 年起,学生参与了“基于 FPGA 的视频监控可疑人徘徊自动报警系统”、“基于形状的三维模型检索”、“基于校企资源整合的3D 智客平台开发及应用研究”和“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等 12 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近年来,学生在国家、山东省和相关机构组织的多项科技活动中取得了优异成绩。高年级 80% 的学生参加过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并获得了创新学分。

  (三)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多元化平台

  1. 以高水平的科研项目为平台,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研究能力。以计算机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为纽带,积极承担省部级课题,就计算机理论中的关键问题开展研究。同时,积极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研究院所和大中型企业合作,解决工业生产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引导“研究型”学生群体在高年级时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加强理论研究创新基本素养的培育。

  2. 依托知名 IT 企业,建立了多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专业学生提供专业认识和实践实训。如,北京中软公司、大连东软公司、浪潮电子信息集团、青岛软件园、苏州银河龙芯有限公司等实习基地,丰富了专业人才的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实践型”学生群体在大四上半学期去实习基地实习,这类学生的毕业设计可以选择校外企业的真实题目,为“实践型”技术人才提供了实战演练的机会。

  3. 通过实验室共建、资源共享和科研课题合作,安排专业教师和学生到企业学习与实践,加强与企业的横向和纵向联系。聘请业界人士来校讲学,担任兼职导师,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以此来带动“实践型”和“大众型”人才培养。

  4. 根据计算机行业资格鉴定要求和社会计算机人才需求,开展了多项认证培训项目,通过 IT 认证培训,近几年本专业学生获得相关认证的学生覆盖率在 40% 以上,为“大众型”人才在企事业单位从事 IT 相关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就业资本。

  四、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效果

  (一) 毕业生就业率和考研录取率不断提高

  随着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优化与完善,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实力有了明显的提升,就业渠道更加合理化、多元化,就业层次和质量不断提高。就业率逐年增加,最近五年的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见图 2,毕业生就业领域涉及 IT 公司、石油、石化、银行、电信、保险等行业。部分优秀毕业生签约国内外著名的 IT 公司,如,IBM、联想、华为、百度、阿里巴巴等,获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由于理论基础扎实,创新实践能力强,学院优秀毕业生先后被保送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攻读研究生,毕业生考研录取率逐年递增,为“研究型”人才的继续深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二)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提高

  通过学科竞赛等综合性、全方位的实践锻炼环节,使学生具备了创新意识、科研素养,团队协调能力及合作精神。近年来,本专业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类学科竞赛的规模和获奖率逐年提高。近五年来,共获得国家级大学生科技竞赛奖励 24 项,省部级奖励 103 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 12 项。此外,通过校企合作,将知名 IT 公司的课程引入课程选修体系,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参与学科竞赛以及 IT 认证培训的方式,拓宽了“大众化”人才和“实践型”人才的就业途径。

  (三)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初具特色

  差异化培养的实施是一项新的挑战,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面临着课程体系、软硬件平台、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改革问题。在差异化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近五年的毕业生情况统计表明,升学与出国深造的“研究型”人才,签约银行、石油石化行业、电信部门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大众型”人才,签约 IT 公司的“应用型”人才的比率基本达到 1 :1 :2.5,通过近几年的实施,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基本稳定,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并以此人才培养改革为特色,申报并获批省级特色专业。

  差异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已经应用于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06、07、08、09、10 级学生,共800 人左右。通过近几年的实施可以看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不断提高,培养的多层次人才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篇19

  关键词:就业导向 中职学生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

  摘要:“就业导向”下,中职学生培养可分为五个阶段:体验职业阶段,认识工具阶段,使用工具阶段,制作产品阶段,预职业生涯阶段。为了做好五阶段的工作,一要关注社会行业需求,适时调整专业方向;二要多方寻求校企合作,扎实开展职业体验;三要认真探索课程改革,突出学生技能培养;四要促进培养模式创新,认真推行双证书制

  以“就业为导饲”是世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就业为导向”,就是指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目标,以市场所需要的人才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建立与社会就业价值导向相适应的教学体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是200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这是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性质和功能的最新定位,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就业导向”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目前中职学校广泛关注的热点。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中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进行探讨。

  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特点

  近几年来,高校扩招引发普高的扩招,进人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中等以下的学生,具有以下特点:入学年龄较小,入学意愿不明确,总体素质水平不高;行为习惯差,一部分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就被贴上“差生”的标签,人们普遍具有这样的心态“职中、职中,二流子集中”,学生进入职中学习实属无奈之举,因而求知欲遭到严重的挫伤;缺乏吃苦精神,绝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有安逸的生活,在部分学生中随处可以找到好逸恶劳的影子;学习动力不足,由于学生就读时心智尚未成熟,对专业的教育目标和教学内涵不甚了解,所学专业不适合学生志趣取向等因素,致使很多学生易于产生怠惰心理。基于以上特点,采用传统的以教学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对这些学生来说,显然是不太合适的。中等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学生的学习是基于职业活动的学习,学生只有在特定的工作情景中,从实践入手,在实践中渗透必要的理论学习,更切合教育对象的学习实际。只有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习,才能消除“差生”的心理阴影,克服厌学情绪,唤醒学生的多元智慧,使学习变得生动,技能得到提高。

  “就业导向”下中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中等职业教育就业具有典型的职业针对性,就业教育应该强调“有限目标”,主要为劳动力市场输送合格的劳动者,不能“包打天下”。

  长期以来,由于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认识不足。在办学思想上,重知识,轻技能;在办学模式上,重应试,轻就业,致使中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中职教育要主动适应市场的发展要求,避免人才培养的被动性与盲从性;要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培养“适销、对路、管用”的中初级人才。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必须积极构建“就业导向”下中职人才培养模式,加大研究力度,确保中等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1.“就业导向”下中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

  从有关研究成果看,“就业导向”下中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大部分仍处在设想阶段,常见的模式有学科式、三段式、双元制、CBE、MES、宽基础活模块、工作过程系统化等课程模式。这些基于舶来品而建构的模式具有以下特点:模式框架模糊,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模式的运行条件基于理想状况,与中等职业教育现实相差甚远,如“宽基础、活模块”模式,该模式将全部专业课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宽基础阶段,即教学内容针对具体的职业岗位,而是集合了一群相关专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以期为今后的转岗和继续学习奠定“知识和技能”基础;第二阶段称为活模块阶段,其功能是学生在选定好模块后,针对相对确定的一个或几个就业岗位进行训练,为就业做技能方面的准备。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在校时间一般为两年,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于素质相对较差的学生,实现“宽基础”是很不现实的。

  2.“就业导向”下中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

  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初中毕业生,在头脑中并不具备职业的概念。中等职业教育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学生的职业意识问题,让学生知道选择的专业将来是干什么的?到什么地方干?与什么人一起干?用什么工具干?怎样干?在学生弄懂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明确在职业学校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基于以上观念,笔者认为,“就业导向”下中职人才培养模式,从学生进校到预就业可分为五个阶段:

  (1)体验职业阶段,时间1~2月。学生进校后,结合入学教育,德育课增加企业教育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意识、职业意识;专业课以安排学生参观企业生产为主,让学生体验工人师傅的劳动和业余生活,接受企业教育,强化劳动成就感,让学生形成对劳动的直观印象,激发学生学好知识、掌握劳动技能的欲望。

  (2)认识工具阶段,时间4~5月。学生通过职业体验,有了自己的未来角色定位,对自己未来工作的特点、使用的劳动工具有了清晰的认识。这一阶段,专业课的目标就是让学生了解学生未来的生产工具。通过老师、师傅的精心指导,学生能够对工具的构造原理、工作原理、使用特点以及工具的保养与维护将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3)熟悉工具阶段,时间8~10月。学生通过了解工具的教育,将会形成使用工具的欲望。这一阶段,专业课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使用工具,用工具进行单项的加工训练。在师傅的精心指导下,让学生反复实践,达到熟悉工具的使用性能和使用技巧的目的。

  (4)制作作品阶段,时间2~3月。这一阶段,专业课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在学会使用工具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工具加工生产作品,使学生有成就感。成就感对学生的未来发展非常重要,是学生职业生涯的前奏,学生只有树立自信,才能爱职敬业,才能养成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才能形成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

  (5)预职业生涯阶段,时间1年。预职业生涯阶段,称之为顶岗实习阶段,为企业、学生双向选择做准备。一般情况下,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就是学生就业的企业。

  “就业导向”下中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

  “就业导向”下中职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培养学生“职业胜任力”,学校学习与企业岗位学习相结合,注重“工作体验”“做中学”,达到“从学校到生涯”零距离。“就业导向”下中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关注社会行业需求,适时调整专业方向

  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中职教育紧密结合的纽带,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就业导向”下中职人才培养要在贴近市场办学方面有新突破。做到培养目标面向市场,办学形式适应市场,专业设置瞄准市场,及时调整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增强学生毕业后就业的针对性和职业能力。

  (1)广泛开展社会调查。专业设置对培养人才类型与规格具有明显的指向性。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能否得到满足,能否保持稳定的来源,关键是看专业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因此,为了确保专业设置科学、合理,必须进行社会调查,弄清经济社会、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就业结构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当地产业政策,搞清有哪些主要产业、哪些是支柱产业、哪些是新兴产业;同时要进行人力资源调查,做好人才预测,弄清楚当地人才分布的现状与需求情况。

  (2)适应市场需求设置专业。以就业导向为原则,坚持社会需求和技术需求相结合,准确把握地方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现状的变化,掌握由其变化而引起的人才结构的变化。在广泛开展社会调查基础上,组织专业设置论证,即对所拟设置专业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科学分析和集中讨论,确保根据劳动市场的需求情况开设相应的专业,以满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满足就业岗位需要设置课程。课程目标应突出岗位就业目标。课程目标设计要有清晰的职业基本能力要求以及具体职业岗位的工作标准,要明确职业岗位人才规格、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目标定位。就业方向直接在学校人才培养的课程方案中清晰体现,使课程目标直接与就业目标挂钩,可以大大缩短学校教育与就业需求之间的距离,为学生毕业后直接上岗提供条件。

  (4)课程内容以职业所需的能力为主线,包括胜任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工作技能和工作态度的培养,直接反映职业角色对从业者的能力要求,强调教学内容实用性,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把职业资格标准引人课程体系,促进学校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在教学内涵上的统一。

  (5)实现课程结构的模块化,增强课程弹性,对职业化课程进行优化和补充,将其中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确定为各个具体工作岗位的技能,确定为选择性岗位技能,设计就业方向性课程,构成一个专业及专门化方向的课程体系。

  2.多方寻求校企合作,扎实开展职业体验

  职业体验,学生不仅要体验企业生产,而且还要体验企业工人师傅的生活,接受企业的教育,感受企业的文化。中等职业学校一方面要多方寻求与企业合作,另一方面要寻求与企业全方位的合作,寻求企业对学校的支持。要实现校企全方位的合作,学校必须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实行“订单式”培养,“订单式”培养是指用人单位与培养单位签定用人协议,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充分利用双方的有利资源,共同参与实现预定的人才培养过程和培养目标,最后由用人单位按照协议约定安排学生就业的合作办学模式。以企业的需要为导向,以企业生产的能力要求为标准,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心、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中等职业教育要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必须走开放式办学之路,发挥企一校联合、行业参与的作用,让学校培养的学生与用人单位紧密联系在一起,发挥行业在人才培养中的指导作用。主动根据用人单位需要进行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及时调整,适应:企业技术岗位对技术“工艺”技能性专门人才的需要,使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很快能进入角色,适应职业环境。

  3.认真探索课程改革,积极实施“工学结合”

  在保证教学基本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根据专业特点和岗位要求,合理安排课程,自主选用和编写适用教材,注重更新教学手段,改革质量评价体系,形成建立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选拔与评价的标准和制度,促进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1)围绕市场需求组织教学。

  在课程设置上,根据市场需求和知识更新、技术发展的状况,优化课程结构,使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结构更加合理,比例更加协调,满足就业导向的中职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在课程内容上也不断地作调整和补充,以适应市场对毕业生知识、能力要求的提升;在课程开发上从单一学校主体转向学校与行业、企业相结合,建立有行业和企业管理者、技术专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让行业、企业的专家直接参与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计划,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和评估标准,以及参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发挥校外行业和企业专家在专业开发和建设中的作用。

  (2)探索弹性学制。

  根据本地区、本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以及职业技术与职业岗位的特点,以满足岗位群的能力、素质培养要求为标准,在各专业中推行弹性学制和以学分制为主要内容的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增加选修实用课程,给学生以自主发展的可能。

  (3)加强产学合作。

  加强与相关行业和企业合作,根据人才需求的规模与条件,进行订单式培养;研究制定企校双赢政策,吸引企业参与共建实习基地,引进企业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聘用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作学校的兼职教师,帮助学校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使学生学到真本事,学校组织学生利用实训设备为企业进行产品粗加工。

  4.促进培养模式创新,认真推行双证书制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既要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又要在培养模式方面有新突破。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只有不断适应市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才能获得不竭动力和源泉,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1)注重学生的创业教育。

  所谓创业教育,就是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素质和能力的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较强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高度的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能从事某项事业活动的教育。创业教育的实质在于让受教育者“愿创”“敢创”“会创”,即通过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品质的熏陶、创业能力的训练、创业心理的培育,为学生创业奠定基础。制作作品阶段是加强学生创业教育的极好时机,学生在设计制作作品时,需要进行必要的参观、考察,从而积累创业实践经验;通过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有效的评价,可以增强学生创业的决心与信心。

  (2)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学生的学习目的和最终目标是掌握知识、掌握技能,走向社会、面向市场。为了能更好地让学生完成由“从学校到生涯”零距离的转变,提高其从学校到社会的适应能力,做到毕业即能就业,则必须强化就业教育,将就业、创业指导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创业指导课列人学校的教学计划,做到定课程、定课时、定计划、定教材、定教师。通过请进来讲课、走出去调研、开展各种讲座等形式对学生开展就业、创业指导。使学生增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为今后的就业、创业奠定思想基础。

  (3)积极推动双证书制度。

  双证书,即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通过调整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把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关的知识内容和技能要求纳入教学计划之中.使职业标准基本要求与专业教学基本要求相衔接,把证书考试标准与课程授课计划有机结合起来,以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以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为要求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要确立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使理论教!与实践教学达到一个合理的比例。学校与劳动部门人事部门以及其他行业部门合作,积极开发新领域的职业资格证书,用证书考试推动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总之,“就业导向”下的中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还处于探:泰中,如何增强企业参与中职教育的积极性,保证职业技术人才培养质量,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学校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当前,我国中职教育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只有面向市场,深化中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才能实现中职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篇20

  摘要:校企“双轨”运行模式和创新创业的“双创”发展新理念落脚于优秀人才培养全过程已成为一种发展态势。商务精英班遵循“素质+能力+品味”的培养定位,践行“双轨+双创”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理念,人才培养全过程实行考核与淘汰交互进行,商务精英班的人才培养实践体现了目标、实践、过程和成果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并实现了“政校企生”四方共赢,但仍存在人才培养模式标准专业嫁接困难和人才培养成本加大的弊端。

  关键词:校企“双轨”;创新创业;商务精英;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

  大众化高等教育已经普及,为满足多元化和多层次高等人才培养的需要,大众化高等教育与精英教育必须和谐发展,但是谁可以抢占先机呢,精英教育是对体量最大和普及度最高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种反思。高等教育的阶次分为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高职教育处于高等教育链系中的最末端,却也处于职业教育的顶端。高等教育的普及性体现为最大数量的学生群体都进入职业教育领域,而中职教育或合并升格或消亡或勉强维持,职业学校似乎成为考试成绩不理想学生的合理场所,在这个场所里,学生或者意志消沉,浑浑噩噩虚度美好学习时光,或者思而进取,苦练职业技能,增加职业文凭技能含金量,或者介于二者之间,混得一张文凭,这三种类型构成了高职生的众生百态。市场营销专业作为开设商科类专业高职院校的一个基础专业,其培养规模已经较大,招生规模也趋于平稳,但仍需面对就业质量一般及职业岗位门槛低的问题。当前,现代学徒制、二元制培养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如火如荼,说明了校企“双轨”运行的重要性,而国家大力提倡的创新创业的“双创”发展新理念亟需在高校学生群体中得到熏陶乃至养成,那么,在“双轨+双创”的背景下,市场营销专业如何更好地借助校企合作资源,融入“双创”理念,组建商务精英班以实践商科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就显得尤为迫切了。

  一、市场营销专业商务精英人才培养背景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大学发展转型的一次挑战,也是提升高等教育整体实力的一次考验[1]。高校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直接主体,专业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载体。“市场营销专业横跨管理、经济、法律等学科,对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2]而这些能力则是创新创业能力的奠基石,因而市场营销专业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首选专业之一就带有必然性和天然性[3]。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融入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主要任务,将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列入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开设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及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课程,特别与创业训练有关的项目管理、企业管理、风险投资均应列为学习实践课程。校外企业积极拓展人才储备策略,与学院深度融合,校企双轨道运作,并积极吸取和融入新时代元素与现代化手段,在此背景下,创新创业的训练工场——商务精英班应运而生,并将其定位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模式创新的探索者、创新创业文化的传播者和商务精英人才的孵化者。校企合作可以实现产学合一,那么校企能否培养精英人才,使精英人才成为行业发展的优秀干部,使精英人才成为犹如“黄埔军校”毕业的优秀分子,理想路径应规划为打造校企深度融合平台——“筑巢引凤”,提供双创阵地;选拔优秀在校生进入商务精英班——“凤引九雏”,提升双创能力;培养商务精英人才——“雏鹰展翅”,提高双创成功率和满意度。学院与企业只有深度合作才能进入双轨人才培养运行的良性轨道[4],即拥有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肥沃土壤”,商务精英班站在校企合作的契合点,实现了在校学习、在校就业、在校创业和在校创新,缩短了学生的社会职场适应期,减少了用人单位岗位培养的时间成本。所培养的商务精英班学生创业不仅创造了就业机会、缓解了就业压力,也激发了青年人的创新精神;同时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区域经济发展。当然,探索路上曲折前进,需要正视与解决商务精英班学生双创过程中缺乏技巧和智慧点子、缺乏平台资源整合能力和缺乏恒心信心的问题。

  二、市场营销专业商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设计

  (一)商务精英班的人才培养定位。商务精英班生源主体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营销类专业是人才市场出现频率较高、供需量较大的专业之一[5],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培养的是营销策划的“编故事”能力、创新创业的“写故事”能力、宣传组织和营销管理的“讲故事”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完成故事”能力。市场营销专业优先引入创新创业教育,优先锻炼学生在校创业与职场训练,提高学生毕业后创业的成功率,提升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质量,凸显商务精英班的品牌效应,造就学校、企业、学生和社会多方共赢的美好局面[6]。有别于市场营销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定位,商务精英班以优质商务职业能力养成为培养目标,依托合作企业产业链和省(市)市场营销学会,以商务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实践营销任务和营销项目为内容,实现商务管理精英要求的“素质+能力+品味”的培养定位,让精英班的人才懂业务、精管理,既能掌握人文知识和管理专业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又能掌握市场调查研究、企业推广、商务谈判与沟通、营销商务策划与管理、经营管理、质量与成本管理、客户服务与管理、项目开发与团队管理、公关与广告策划8大商务专业技能,还能养成较高的艺术表演、艺术欣赏、文学创作等人文素养,同时具备良好的抗压能力。拔高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商务精英班秉承“高定位、强基础、拓能力、重实践、重创新”的指导思想,深入渗透企业文化、人文素养和战略思维,使得培养成才的学生既懂得专业知识又掌握专业技能,既有优秀的管理能力又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在商务实践中精礼仪、会唱歌、会舞蹈、会驾驶、会调研、会文书、会演讲、会策划、会推广、会谈判、会理财、会信息管理、会团队组建(即“1精12会”),成为思想目标有高层次、交际有高品性、管理有高品质、学习和工作有高效率、生活有高品味(即“5高”)的业界商务精英人才,为其实现职业生涯新高度打下高规格基础。

  (二)商务精英班的人才培养设计。商务精英班在人才培养过程的设计上,注重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人文素质修养模块+专业核心模块”双模块,打造“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教育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三体系。商务精英班以培养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为重点,学生围绕某个营销项目或任务,综合运用营销知识,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完成某个单项或综合的营销职业工作[7]。商务精英班的培养注重专业技术水平和创业能力的考评,使教学考评与就业创业结合。商务精英班的培养坚持以能力为本位,开展与各类型企业的深度融合,深层次实现学校与企业互通、基地与场所同享、上课与上岗融合、毕业与就业衔接,实现企业用工与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按照典型工作领域确定学习领域,以职业岗位生产性综合实训为核心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实现营销场所(超市)与教室合一、学生与员工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合一、作业与“营销成果”合一、企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合一的“六合一”,积极实施“双证书”制度,大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商务精英班做到对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负责,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负责,对学生的职场核心素养养成负责。

  (三)商务精英班的人才培养安排与考核。商务精英班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双轨+双创”模式,即在学生原有学习专业不变动的基础上,校企双轨,经过笔试、面试和综合考核合格后被选拔独立成班,既要接受本专业的常规教育,又要在规定时间里接受创新创业的精英化教育模式。一年级为“夯基础”阶段,完成通识课程的教育和职业基础课程的教育,考取普通话、英语和计算机能力等级证书;一年级下学期开始进行商务精英班人才的初选,被选拔成为商务精英班的学生在二年级进入“培素质”阶段,完成精英班特设职业核心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的教育,参与课程实训实习主要任务,聘请产业链中的中高层主管进行点对点指导,在“商务嘉年华”系列活动(含省级以上职业技能大赛)平台中渗透企业文化、人文素养教育,期间交叉进行两次综合考核,考核不合格学生回归普通班;三年级上学期进入“拓能力”阶段,导入企业CIS体系等占位更高的职业能力课程和人文素养课程,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和驾驶证书,定位商务精英人才进行实践实训;三年级下学期进入“考核派遣”阶段,商务精英班学生必须通过15项技能指标考核,主要包括语言技能水平、社交与礼仪水平、计算机技能水平、驾驶技能水平和心理抗压水平五项水平,以及音乐表演能力、舞蹈表演能力、商务演讲能力、商务调研能力、商务写作能力、商务策划能力、商务谈判能力、商务广告制作能力、商务信息处理能力和团队组建与管理能力十项能力,各项技能指标有相应具体指标描述点,考核权重为水平类占比各10%,能力类占比各5%,顺利通过考核的学生派遣到合作企业,由合作企业汇总安排到各个相应岗位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践锻炼,并作为合作企业的储备中层干部使用。

  (四)商务精英班的人才培养创新。商务精英班的培养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其培养过程秉承以人为本、宽口径入、窄通道出的新理念,在商务精英人才培养过程中既做到夯实基础,锁定并厘清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实现“1精12会”目标,又做到拓宽视野,锻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发展能力,达到“5高”标准。商务精英班的人才培养创新最终体现于目标、实践、过程和成果的创新。

  1.目标创新。商务精英班通过推行“厂校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强调课程工作任务化、工作任务课程化、学习过程工作化和学习环境职业化,构建了知识讲授、能力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系统设计。

  2.实践创新。以人才培养目标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深化实习内容改革。将商务精英班培养主体分解成若干个岗位,再将每个岗位分解成若干个技能元素。根据商务精英班教学计划要求,结合行业的人才需求和岗位要求,科学、合理提炼岗位核心技能,由行业、企业、学校和有关社会组织共同研究制定实训大纲,编写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高质量培训教材,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按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的要求,制定实训考核标准。

  3.过程创新。通过课证融合方式锁定行业认可度较高和职业能力提升较明显的考证项目;通过职业项目化课程改革,实施精细化教学质量管理,找准商务精英人才培养的载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突出真实职业环境下的“做、学、教”,走“学校主导、企业跟进、课证融通”的“厂校一体”人才培养道路。

  4.成果创新。通过推行集团企业考核就业、市场自主择业和企业补偿学费就业的“三就业”模式,拓宽商务精英班的人才毕业上岗的“零过渡”及“高质量”的就业渠道。商务精英班的培养过程中形成校企双轨并行的合作道路,促进创新创业内容在高校的实施,既打造了校企合作培养精英人才的“金名片”,又树立了创新创业落地实践的“红旗帜”。

  三、市场营销专业商务精英人才培养的成效与反思

  基于“双轨+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发现,以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为主的商务精英班人才培养实现了“政校企生”的四方共赢,政府达成了创新创业理念的落地,实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尤其是高质量就业的社会和谐稳定目标;高职院校完成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顶层设计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清晰了高职教育在商科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模糊地带,丰富和完善整个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框架和理念,实现了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智力支持目标;企业通过与高职院校的全程有效对接,既达到了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围绕企业特点与需求的有效设计和调整,也缩短了企业所招聘员工的“职场适应期”,改善了企业中层管理干部储备不足的窘况,同时,企业也可利用高职院校的有效通道进行人才培训、员工继续教育和技术难题课题公关;职业院校的毕业生由社会眼中的“蓝领”逐渐过渡到“白金领”,有助于增强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信心,拓宽就业视野,放大职业生涯发展格局,提升职业核心竞争力。校企合作是高等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流,创新创业是政府大力提倡的理念,二者结合就构成了“双轨+双创”的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落脚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运行中,工科技术类学生由于实践操作的可测量性和工作成果的可检验性,容易得到校企双方的认可,但是商科类学生的培养有别于工科技术类学生的培养,培养质量的优劣很难达成共识。市场营销商务精英班的模式提供了一种检验商科类专业学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该种标准能否顺利嫁接到其它商科类专业,需要经济管理专业的设计者和执行者在实际中不断加以调整和完善,同时精英班学生与普通班学生的不同培养模式无疑叠加了执行者的工作量,加大了学校在实训实习和校企合作的投入,增加了高职院校培养的成本,这些问题需要在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中加以正视和提出有效对策,也是商科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探讨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周小勇.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市场营销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8):199-202.

  [2]连翠芬.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0):115.

  [3]赵熙.基于就业的高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1):10-12.

  [4]唐细语.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研究与实践探索[J].职教论坛,2018(4):121-125.

  [5]雷满丽.高职教育“市场营销”课程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5(5):149-150.

  [6]孙玲霞,宋涛.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市场营销策划专业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4(5):127-129.

  [7]樊建锋,王纯阳.基于校企协同培养的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J].继续教育研究,2014(5):142-144.

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篇2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发展,PHP软件已经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机械建筑、金融证券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使用。高职院校的教学宗旨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PHP传统教学模式集中于理论教学,与高职院校教学目的不相符,因此需要创新PHP软件教学培养模式,与PHP软件研发企业共建实验室,开展项目教学、虚拟教学、融合教学、分层教学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PHP软件教学成效。

  1高职院校PHP软件人才培养重要意义

  PHP是一种通用的开源程序设计语言,PHP语法吸收了Java程序、C程序和Perl程序设计语言的特点,有利于用户使用,可以扩大其在分布式管理系统中的应用范围,更加适用于Web软件的设计与开发。与CGI程序语言和Perl程序语言相比,PHP程序开发的软件可以更快地解析动态网页与其他程序设计语言相比,使用PHP做出的动态页面能够将程序嵌入到HTML文档中执行,执行效率比完全生成HTML标记的CGI快很多,另外,PHP还可以执行编译后的代码,优化代码运行。因此,高职院校开设PHP软件开发语言课程,可以满足社会实际应用以及软件设计师的需求,更好地为软件研发企业输送合格的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高职院校PHP软件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高职院校PHP软件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软硬件教学环境的制约,许多高职院校没有充分的经费建设完善的实验室,只能由教师按照PHP程序设计语言的教材制作教学课件,因此学生无法得到充分的实践锻炼机会,也不能够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辅导时也更加吃力。

  PHP程序设计语言教学过程中,学生迫切希望接触到实际的软件开发项目,以便能够将自己设计的软件作品及时展现出来,査看自己掌握PHP程序设计语言的熟练程度。但是,传统的理论、实践相分离的教学模式无法突出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的特色,不能够实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具体软件项目中,不能够从根本上实时掌握和获取PHP应用前沿技术和知识,导致学生不能够适应计算机技术发展较快的特点,掌握的知识比较落后,各个知识点也比较分散,不能够融会贯通,不能够提高程序设计能力。

  3高职院校PHP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高职院校传统PHP软件人才培养方法脱离实际应用需求,以填鸭式进行教学,无法满足现代软件研发需求,为了改善高职院校PHP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基于笔者多年的PHP软件研发人才教学实践,提出项目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融合教学、虚拟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方法,并且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思考和调整,完善PHP软件研发人才教学模式。

  (1)项目教学方法。PHP软件研发人才教学和培养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的操作技能,扎实提升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方法来源于实际的PHP软件研发项目,应用背景与现实一致,并且学生可以参考相关软件作品完成内容,提高PHP软件项目设计能力,提高软件可靠性、实用性。

  (2)理论实践一体化PHP教学。PHP程序设计语言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课程,单纯的理论教学无法满足PHP软件设计需求,不能够让学生通过上机编程实践掌握PHP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论精髓。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可以在机房里讲解PHP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论知识,讲练结合,学生边学边练,可以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在教授现场理解吃透,能够学会PHP程序设计操作技能,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及时进行操作,加深对PHP程序语言的感性认识,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将其反馈给教师,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的针对性、时效性。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可以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同时实践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可以巩固学生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将其应用于实践中,便于培养拔尖的技能型人才。

  (3)融合教学方法。目前,中国计算机协会举行多种软件程序大赛,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程序设计语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能够引导学生掌握更加前沿的程序设计技术。PHP软件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融合多种教学手段,包括社会职业能力考试、程序设计大赛,成立软件设计协会等,进一步营造学习PHP语言的氛围,通过各种知识竞赛了解PHP设计语言的实际需求,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PHP程序设计语言后续学习动力。

  (4)分层教学方法。PHP程序设计语言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水平采用分层教学方法,将学生分为基础训练层、技能提升层、创新设计层,不同的层次教学内容和侧重点不同,逐级训练学生的PHP程序设计语言操作能力,满足高层次、创新型、应用型人才需求。

  (5)虚拟化创新教学。基于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技术开发虚拟的教学环境,同时引入云计算技术,可以让学生通过云端账号登陆云服务平台,让学生在虚拟化的环境中进行PHP程序设计,并且辅以教学导航解释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

  (6)互动式学习。教师、学生和PHP软件研发企业人员组成实践团队,构成互动式学习小组,定期跟随企业人员进行互动学习,掌握现代软件研发企业操作要求,及时满足实践需求。

  4结束语

  综上,随着PHP程序设计语言教学实践的改革和探索,PHP软件研发人才培养模式必将得到更好的发展,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满足现代软件研发设计高层次、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需求。

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篇22

  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具体对策

  (一)与企业共同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为了能够更好的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则可以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由专业教师和专家共同组成,通过开展深入的调查,从而对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和岗位群进行明确,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职业岗位分析工作,对毕业生需要具备的知识不、能力和素质进行明确,从而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确定。同时还要对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进行准确定位,职业素质通过对人才进行准确定位,确保自己需要培养技能型人才和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及科学文化素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从而为生产、建筑、管理及服务等第一线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二)构建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宗旨的教学模式

  第一,要建立教学内容遴选机制。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需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需要以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态度目标等三个方面为主,同时在对课程目标确定时还需要充分的考虑到企业对职业岗位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遴选;第二,对于当前职业教育教学的内容需要根据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进行整合,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以职业岗位作业流程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结构;第三,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在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方法选择时,不仅需要根据专业和课程特点进行选择,同时还要遵循“教、学、帮”合一的总体原则,重点实验、实训和实习等环节进行重视,有效的将实习、实训和产品加工结合起来,确保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在实践中进行有效的应用,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构建“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

  为了更好的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院校需要与企业构建联合培养专业教师的机制,制定相关的措施,鼓励教师深入到企业实践中去,努力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从而使“双师型”教师的比重不断增加,建立一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骨干教育队伍。

  (四)加强实习实训条件建设

  在当前职业教育工作中,政府需要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从而强化职业教育实习实训设施和设备的建设。同时学校也要科学的进行规划,加强实习实训设施和设备的建设工作,确保其科技含量能够达到企业现场生产的水平,以此为基础上建立实习实训室,从而使学生一些基础能力训练在校内即可完成,在校内建立仿真的职业环境。同时还要与校外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能够顶岗实习,从而强化职业教育教学的水平。

  二、结束语

  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更好的与时代发展相适应,满足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需求。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更需要立足于社会需求,以企业急需人才为导向,从而培养出真正的高技能性实用人才,使职业教育的作用更好的发挥出来。

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篇23

  [摘要]我国的职业教育刚刚起步但是发展速度却很快,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大部分是社会所急需的,职业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现阶段职业教育出现了培养的人才不符合社会所需的现象,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也开始出现问题,分析原因是职业学校没有根据社会需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使职业学校毕业生所掌握的职业技能不够符合社会需要,导致了职业学校毕业生不能够顺利就业,职业教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受到影响。本文对职业学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的具体对策,旨在帮助职业学校提升教学质量,使职业学校毕业生所学知识能够符合社会实际需要,促使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

  [关键词]职业学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职业为导向的教育,是伴随着近代大工业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主要教学生学习技术知识,帮助学生熟悉工作过程,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采取的是校企合作的教育方式。国家规定现在的职业院校应该接受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把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标。现代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以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为基础,综合考虑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式等要素,培养出综合职业素质较强的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既包括创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包括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与完善。

  一、概念定义人才培养模式

  虽然已经在我国教育领域频繁使用,但是它的概念还不够明确。现代人们对职业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及如何去培养的认识还不够清楚。有关人才培养模式学术界已经有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不同的学者对于人才培养模式有着不同的理解。本文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现代教育理念作为基础,在现代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教育工作者普遍认同并且严格遵循的人才培养活动的实践规范。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现形式是以培养目标作为导向,以教育内容作为依托的教育方式。

  二、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定位不准确。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关系到职业教育的成功与失败。职业教育对培养目标的定位就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导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现在很多职业院校没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没有根据社会的需要进行人才的培养,这就使得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一致,使得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就业率下降。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还体现在职业学校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技能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能力的准确评估与定位。

  (二)专业设置存在盲目性。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特点是职业性,职业教育的这一主要特点要求职业教育要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作为基础,职业学校应该根据社会生产的实际需要设置专业。职业学校要进行社会调查,并且根据对社会调查结果的分析准确适当地设置一些专业课程。职业学校的投资水平不同,师资力量不同。因此职业学校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应该考虑到自身的投资水平以及师资力量,不盲目地设置一些没有用的专业课程。职业学校不要总是设置一些和自身实际情况不符的热门专业,热门专业不是一直热,要杜绝职业院校过分追求设置热门专业现象出现,使得学生在学习完毕业后能够顺利找到工作,解决职业学校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三)课程内容的不合理性。职业学校使用的教材内容比较落后,知识体系不完善,而且教学的内容与实际联系不密切。职业学校老师也没有进行过有效的实践,使得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职业学校老师大多注重的是理论和教材知识的讲解,不能够举一些比较先进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教材上的一些例子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有些例子甚至于早已经被时代的发展所淘汰,学习这些过时的例子只能让职业学校学生的实践思想变得落后,不可能得到提升。这样使得职业学校的教材内容失去了原本应有的意义,教材变成了垃圾教材,不值得使用。

  (四)“双师型”教师紧缺。职业学校要想提高自身教学质量、快速发展,就必须引进一些“双师型”的教师。“双师型”的教师不仅教学经验丰富而且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正确引导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技能知识。虽然说现在职业学校的教材内容有些落后,课本上的教学案例无法满足教学需要,但是“双师型”的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自己实践过程中切实体验过的一些典型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够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密切地和相关实践知识联系起来,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现阶段的状况是很多职业院校为了补充自己的师资力量往往从高校相关专业毕业的学生当中去选拔教师,但是刚从高校毕业的学生根本没有教学经验,更谈不上丰富的实践经验,这就使得这部分教师的教学无法满足职业学校对人才培养的需要。现阶段各个职业学校就缺乏“双师型”的教师,职业院校引进一批双师型的教师是现阶段的首要工作。

  (五)实践教学质量不高。当前职业学校在学生实践方面做得不够,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缺少与生产实际的联系,职业学校老师对企业的接触很少,给学生讲授的主要是一些理论知识。职业学校教师对企业使用的新设备、新仪器,对企业生产的新产品缺少了解。但是现在职业教育要求教师要经常去一些单位参观和学习,不断学习企业一些新设备以及新型仪器的使用方法,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能够更好地适应日常教学工作的需要。除了职业学校教师缺少必要的实践经验以外,职业学校的建设的学生实习基地使用的也是一些比较落后的设备,而且安排学生实习的机会较少,学生没有对设备的操作进行充分体验,甚至于说在实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只是在看别的学生操作,因为参与实习的学生较多,课程时间又很紧张,很多学生好的情况能够碰到一次实习设备,差的情况下可能只是在看,教师的演示操作又用了一些时间,这样真正留给学生去动手操作的时间真的就很少了。

  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具体对策

  (一)与企业共同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职业学校可以成立一支由学校专业教师以及专家组成的指导委员会,对职业学校学生毕业以后从事的岗位进行深入调查,根据对调查后的结果分析来明确职业学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掌握的知识,应该提升的能力以及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综合素质,进而明确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除此之外,职业学校还要根据社会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来培养人才,能够对社会企业需要的人才进行明确定位,通过对社会企业的了解来对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进行准确定位,确保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够真正符合社会所需,使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具备扎实职业技能、良好职业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国家企业的一线工作人员进行人才储备,最后帮助学生实现顺利就业,树立起学校在学生以及家长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二)职业学校根据社会需求来设置专业。现在很多职业学校的做法是设置一些社会所需要的热门专业,这种做法是对的,能够根据社会需要来培养人才。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热门专业不会一直热,社会需求在发生变化,原来热门的专业变得不热门,原来社会急需的人才现在不需要了,这就要求职业学校要随着社会需求变化对自己所设置的专业进行调整。学校应该定期对社会需求进行调查,对社会需要的各个行业的人才数量进行准确把握,并且结合自身的实际能力随时调整自己设置的专业,培养社会真正急需的人才。

  (三)构建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宗旨的教学模式。要构建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宗旨的教学模需要做好以下三点:第一,应该有针对性地去选择教学内容。职业学校应该以知识目标、技能目标以及态度目标为导向,同时还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需求来选择教学内容,使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讲述的教学内容能够发挥最大作用;第二,职业学校教师应该将职业能力培养以及企业职业岗位需要同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构建能够符合职业岗位作业流程所需要的模块化课程结构,培养出符合职业岗位需要的人才;第三,职业学校教师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当前职业学校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课程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教学、学习、帮助合为一体的原则,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实验、实训以及实习环节的学习,帮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在实习、实训以及实际的产品加工过程中进行有效运用,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四)构建“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职业学校应该构建“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这需要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努力培养合格的专业教师,学校可以制定一些奖励措施,鼓励教师深入到企业基层进行实践,学习企业一些新型设备、新型仪器的使用,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同时职业学校可以让一些具备丰富实践经验以及教学经验的教师对一些新引进的教师进行培训,把他们培养成为“双师型”的教师,这样做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资金,还能够加强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增加能够壮大职业学校的教师队伍,提高职业学校的师资力量,组建一支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都很丰富的骨干教育队伍。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能够促进学校向着更好、更强的方向发展。

  (五)加强实习实训条件建设。职业学校要加强实习实训条件建设需要政府的资金支持,当前职业教育中的政府的资金支持是职业学校强化实习实训设施以及设备建设的重要保障。职业学校在得到了政府的资金支持后还要对实习实训设施以及设备的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将实习实训实施以及设备建设同企业现场的实际生产需要相结合,帮助职业学校学生在学校完成一些基础专业技能的培养。例如在职业学校建立仿真的职业教育环境,模拟真实的生产现场,让学生来亲身体验。除此之外,职业学校要建立与校外企业的长期合作机制,在校外企业中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在教学基地实习过程中能够顶岗,进一步强化对职业学校学生的教学,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学生掌握的实践技能在社会上能有用武之地。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明确了职业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分析出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职业学校在发展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不是单方面的,与学校、教师以及国家都有关系。职业学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职业教育与社会实际需要脱节,使得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出现问题。职业学校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需要学校、教师以及国家三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职业学校的发展才刚刚起步相信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通过学校、教师以及国家三个方面的共同努力,职业学校会发展的更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会更加完善,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吴家礼,许芳奎.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32).

  [3]于松.改进培养模式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3).

  [4]张社强.新形势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范式的应然嬗变---基于校企合作办学的机制创新思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2012(2).

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篇24

  本论文基于金融行业发展的视角,从金融应用类人才的新兴岗位的设置入手,深入分析了社会发展对高素质金融人才的需求和对金融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了培养大金融应用型人才的整体思路。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

  互联网技术和企业行业的发展带来了金融机构的数量和种类的增加,金融工具的创新日新月异,金融活动越来越繁荣。在传统“银、证、保”金融业务的基础上衍生出来混业经营的趋势,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数量和质量都在提升,尤其是需要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人才,所以在传统金融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更多的是培养大金融应用型人才。本论文立足行业发展需要,从金融行业人才需求的调研为出发点,根据不同行业对岗位和职业技能的要求,以适应产业发展能力提升为根本,制定多样化人才培养方案,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和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一、金融行业发展背景分析

  (一)金融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优化资金配置和调节、反映、监督经济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数量大幅增加,各种不同性质的银行机构遍布全国,承担者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智能,保险机构从小到大、证券机构从无到有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如今金融机构混业经营趋势越来越明显,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巨资参股银行、券商;货币市场基金畅销一时,银行营业部摆满了银行、基金、券商和保险公司等的理财产品,跨行业金融交叉日新月异,大金融时代来临。

  (二)现代金融人才的市场需求 金融类毕业生可以在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城乡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从事储蓄、会计、信贷、大堂经理、客户经理、投资理财等岗位的工作,也可以在非金融机构从事经济分析预测、市场营销、管理等岗位。 金融行业人才需求从专业对口性上升到能力侧重性,要求其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营销能力、市场研判能力等。通过对2014年6、7、8月份全国金融行业招聘数据分析,金融招聘分布显示出了以销售为导向的趋势,银行系统招聘萎缩。招聘需求从高到低的排序是保险代理人、经纪人、业务员、投资理财顾问、客户经理、证券、信贷管理、资信评估、风向管理、融资经理、专员、基金国债经理人、银行会计、柜员。招聘的职位中,对学历和经历的要求并不高,基本为大专以上学历。

  二、现代金融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一)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脱节,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 不少职业院校把职业教育办成了本科压缩型,没有突出金融职业技术教育的技能实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在具体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

  (二)财政金融职业的高技能要求与技能培养条件之间的矛盾。 金融职业需要从业者具备分析研判、操作、资金管理和情绪控制等多项技能。这些能力的获取需要从业者进行长期艰苦的操作练习,其中重要一环是进行实盘操作练习。我国的教学模式虽也转到重视实践教学,但与其他专业真刀实枪的实践教学环节相比,金融专业的实践环节更多的还是停留在“模拟操作”这个准实践层次上,没有资金或者条件进行真的实盘操作练习。

  三、现代金融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一)深度分析行业与企业,精准定位专业培养目标 建立由专业教师、校外专家与行业企业专家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通过座谈会,与行业专业人士进行深度访谈,专业论证会等形式,形成专业调研报告,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更精准的定位。

  (二)解构职业岗位,明确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方向。 通过两个途径分析金融行业职业岗位:一是通过毕业生调查。对毕业生进行持续跟踪调查,与毕业生举办座谈会,分析毕业生在金融行业主要的职业岗位,明确职业岗位标准;二是通过教师企业挂职锻炼。利用寒暑假,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调查金融机构公司的职业岗位及岗位工作任务,通过分析每个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确定专业的职业岗位群,明确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可以确定的方向有:银行方向、证券期货方向、投资理财方向、保险方向、民间金融方向、互联网金融方向以及其他金融服务方向。

  (三)与金融新兴人才与“新兴岗位”紧密结合 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中央为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近年来新设立的金融服务机构如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也逐渐成为吸纳金融人才的大户。

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篇25

  摘要:为了有效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各高校正大力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本文着重围绕综合性大学音乐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展开论述,首先阐述当前国内综合性大学音乐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教学改革研究,然后针对本领域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改革创新的工作思路,最后以我校“音乐学+汉语言文学”双专业(4+1)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的建设为具体例证,依据具体数据和所取得的教学成果进行阐述,希望能为我国的高等音乐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启示,并与致力于音乐教育改革的各界专家学者共勉。

  关键词: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引言: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综合化、整体化的趋势,科学技术与人文文化相互渗透和融合的趋势,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社会信息化的趋势,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的趋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以及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等,都对我国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一、国内综合性大学音乐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学校办学目的、培养目标不明确

  随着前几年艺术高考的持续升温,除了原有的九所音乐院校和部分师范院校所设的音乐专业教育外,众多的综合性大学也开始纷纷兴办音乐专业教育。但是与以培养高精尖音乐专业人才为目的专业音乐学院和以培养实用人才为目的的高等音乐师范教育相比,综合性大学的音乐专业办学目的、培养目标仍没有明确定位,专业设置比较盲目,只是以经济效益为前提的短期行为,很难得到长足的发展。

  2、学生选拔和淘汰机制不合理

  由于音乐专业的特殊性,高等学校的艺术招生过程是在入学前完成的,而近年的高校扩招,除了一部分热爱音乐专业、立志从事音乐事业的学生外,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音乐专业是因为上不了其它更好院校的无奈选择,这些学生缺少学习热情,没有上进动力,加上目前专业教学的“一锅煮、一勺烩”方式,缺乏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而且当前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学生不务实、急功近利现象不乏其人,如此以来,毕业生质量必然出现一个整体性的滑坡。

  3、师资队伍薄弱,配套教学设施紧缺

  由于综合性大学争相新办音乐专业,师资队伍薄弱和配套教学设施紧缺成了影响高校音乐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由于音乐教育的特殊性,专业教学中需要教师与学生1对1的教学方式,而目前许多教师不得不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导致没有充分的时间对自身的教学进行认真细致地研究、总结和回顾。同时配套教学设施紧缺,生均教学音像设备、音响、图书资料、乐器等的拥有量明显减少,长此以往教学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

  4、毕业生无法适应社会音乐人才需求

  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设置结构同社会人才需求结构不匹配。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我们应该承认20世纪90年代以前传统音乐教育中单一的精英音乐表演专才的教育,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已有所改善,这直接体现为综合大学艺术学科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但人们对专一表演技能固有的崇尚情怀以及至今仍旧无法舍弃的对表演技艺的盲目追求仍然没有完全转变。而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也大多没有注重自己的办学特色,把提高教育质量简单的理解为聘请名师、增加硬件投入、上热门专业等。因此,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培养的学生,既缺乏师范类学生音乐教育才能,又缺少专业艺术团体所需要的音乐专业表演技能,毕业生无法适应社会音乐人才需求。

  二、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战略思考

  1、进一步明确办学思想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在新的历史时期,各类高等学校都要不断调整和明确办学思想,真正做到把人才培养放在首要地位。当前,特别要妥善处理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发展学校规模,教学与科研、社会服务,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等方面的关系。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高等学校的领导,都要把加强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首要任务,制定政策,采取措施,形成制度,确保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

  2、更新教育思想观念

  从整体上讲,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核心是面向21世纪,增强富有时代意义的质量意识和加强素质教育。高等学校要充分认识到未来社会对高质量人才需求的紧迫性,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培养质量的竞争,要强化质量意识,并且摒弃旧的人才质量观,建立起现代的人才质量观。在基础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上,树立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的思想;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的思想;在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的关系上,树立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以及加强因材施教,相互协调发展、综合提高的思想。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基本设施建设

  针对目前基础课教师普遍短缺,青年教师队伍教学经验不足,教学科研团队不成熟等突出问题,高等学校要加强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在政治思想上,教育、培养他们热爱教师工作,牢固树立起教师职业的神圣感和敬业、奉献精神。在科研上,努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水平和素质,创造条件使他们在本学科科研领域迅速成长。在教学上,制订教学工作规范,通过理论和实践培训以及教学工作压担子、严要求等措施,使这些中青年教师在树立优良的师德、拓展专业知识和提高教学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锻炼和提高。

  4、拓宽专业口径,调整知识能力结构,构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社会职业技术岗位的分工不同、行业和地区之间存在的发展不平衡性,以及高等学校办学基础、办学条件的差异,决定了人才需求的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决定了不同学校承担着不同的人才培养任务。因此,要求高等学校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和自身条件,确定办学层次和类型,自主确立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出受社会欢迎、有特色、高质量的人才,创出学校的声誉和特色。可通过调减、合并与职业对口的狭窄专业,扩大专业口径,对一些确有一定社会需求的专门人才,可在宽口径专业内设置柔性的专业方向或选修课程进行培养,进一步利用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果,发挥综合性大学、多科性院校的教育资源优势,为各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服务。

  三、“音乐学+汉语言文学”双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实证

  为了切实贯彻《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文件精神,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自2007年度启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以来,全国各高校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教学组织形式等多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形成了一批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且形成了较完善的有利于多样化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以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我校“音乐学+汉语言文学”双专业于2009年被正式确立为江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

  1、积极探索双专业培养模式。我校在“音乐学+汉语言文学”双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设立之初,从综合性大学培养音乐人才的实际出发,采取扬长避短,与专业音乐院校培养“专才”、师范院校培养“教师”错位培养的模式,突出综合性大学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学科优势,把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定位在满足社会各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大中型企业、城乡社区及群众文化馆、站所需要的既能从事组织、辅导群众音乐文化活动,又具备一定文字处理能力的文秘人才的培养需求上。精心打造音乐学、汉语言文学有机结合的本科双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造就符合社会需求、具有就业竞争力的复合型、应用型“艺文”人才。 2、科学制定双专业教学课程方案。实验区紧紧围绕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不断的总结教学实践经验,突出音乐学和汉语言文学双专业课程特色,结合双专业应用能力培养的需要,加强“复合型”双专业主干(核心)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逐步实现从设立之初的“4+1”(学制)双专业单纯课程叠加教学体系向“3+2”(学制)双专业主干课程有机结合平行课程教学体系的过度和完善。培养计划中的课程设置,把音乐学和汉语言文学两个专业的课程分为两大体系,从课程体系、专业课程学时分配比例上,突出以音乐学为主专业,汉语言文学为背景专业的办学特色。系统开设了《乐理与视唱练耳》《中外音乐史》《多声部音乐写作与分析》《电脑音乐制作》等音乐理论、音乐技能课程;还开设了包括《文学概论》《现代汉语》《基础写作》《秘书理论与实务》等多门文秘方向所需的专业课程;新创《综合艺术》实践教学课程,融音乐理论、音乐技能、文员素养于一体,有效地推动了双专业课程教学与课程实践的创新。

  3、合理构建双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实验区根据双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十分重视抓好实践教学环节。制定了针对双专业教学特点,寻求传授理论知识与参与社会实践的最佳组合,强化包括专业实践教学、实习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以及毕业实习在内的实践环节。具体做法是:

  (1)新创《综合艺术》实践教学课程,提高专业实践教学在创新实验区教学体系中的地位。要求同学们在不断地自编、自导、自演的实践环节中,提高策划、组织、编排各类文艺演出的实际操作能力。

  (2)建立固定与不固定相结合的实践基地。实验区现有4个固定的双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每年在校内、校外不定期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有专门的经费资助。

  (3)开设实验区精英班。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选拔部分优秀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强化提高学习,为他们量身设置个性化课程,以最大效率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果。

  (4)加强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培养和引进这两个渠道增加专业实践教学教师数量,提高专业实践教学水平,规定每位教师在完成指导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同时,必须完成每学年一次的师生专业实践展示。

  4、改革双专业招生录取方式,选拔优秀生源。为保证音乐学、汉语言文学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实验区从生源选拔源头抓起,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实践,不断完善和实施符合双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专业成绩与文化成绩各占50%比例的综合排名录取方式,取得较好实际效果,积累了有益经验。所招生源的高考文化成绩每年都在各省艺术类考生中名列前茅,大大提高了音乐类学生学习中文专业所需的人文实力和毕业考研的竞争力。

  5、积极开展理论研究。针对综合性大学如何培养复合型音乐人才的新课题,结合实践需要不断展开理论研究。目前已有《理工科院校学生艺术素养培养体系的研究》《音乐剧中声乐表演艺术多元化的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辅助教学与科研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等13项省级社科研究项目、省教改课题立项与结题。发表《音乐与诗的结合》《加强大学语文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让学生在合作中主动、全面学习》《高等学校人文教育及其融合途径》《江西高校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思考》等有关论文40余篇。主编《艺术导论》或参编《大学音乐与艺术语言教程》《音乐鉴赏》等多部高校教材。

  6、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见成效。

  (1)社会认可:实验区培养音乐学双专业人才的创新举措,得到了武汉大学、河南大学、中国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等高校一些知名教授的充分肯定。2008年12月12日《经济晚报》刊登的《华东交通大学打造复合型人才提高就业率》文章以及2009年5月19日《江西日报》刊登的《高校专业与就业市场怎样找到平衡支点》文章均登载介绍我校音乐学双专业办学特色,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影响。

  (2)参赛获奖率高:实验区创建以来,高度重视教学质量和学生素养培养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多次获得教育部、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文化厅、省广播电视厅、省文联、省社联等多部门颁发的集体和师生个人各级、各类奖项。

  (3)双专业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双专业的本科学习背景为毕业生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渠道,2008年10月,2009届毕业生一次性签约率达到34%,位居全省高校音乐学专业首位,毕业生代表参加了省委书记、省长出席的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座谈会,并作了经验汇报。2009年和2010年音乐学专业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仍在全省同类专业中排名前列。这既是对音乐学、汉语言文学双专业教学成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音乐学、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艺文”人才效果的直接检验。

  结论:目前高等教育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还处于探索阶段,还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不同专业的思维理念和认知方式存在差异,如何更好地交叉融合,互相取长补短,还有待深入研究提高。现代综合性大学中的音乐学专业只有在教学中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在教育模式中积极创新改革、在教学实践中办出自身特色,不断积累实力,提高办学水平,努力提高适应社会变革的能力,抓住社会变革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孙灿成主编.学校管理学概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教育部人事司组织编写.管理创新与学校发展[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黄长著.国外专业人才培养战略与实施[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4]钱国英编著.教育创新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