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全诗优选34句
1、⑴尽:没有了。
2、全诗意思: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敬亭山和我对视着,谁都看不够,看不厌,看来理解我的只有这敬亭山了。
3、众鸟高飞尽这句诗是作者李白《独坐敬亭山》里面的诗句
4、孤云独去闲。
5、李白《独坐敬亭山》秋歌体裁:五古
6、《独坐敬亭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作。这首诗的写作目的不是赞美景物,而是借景抒情,借此地无言之景,抒内心无奈之情。诗人在被拟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寻到慰藉,似乎少了一点孤独感。
7、这首诗大约作于谪居永州时期。这是一首押仄韵的五言绝句。粗看起来,这像是一幅一目了然的山水画:冰天雪地寒江,没有行人、飞鸟,只有一位老翁独处孤舟,默然垂钓。但仔细品味,这洁、静、寒凉的画面却是一种遗世独立、峻洁孤高的人生境界的象征。首先,它创造了峻洁清冷的艺术境界。单就诗的字面来看,“孤舟蓑笠翁”一句似乎是作者描绘的重心,占据了画面的主体地位。这位渔翁身披蓑笠独自坐在小舟上垂纶长钓。
8、独坐敬亭山李白
9、这首诗表面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其深意则是在写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眼前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了自己的孤独。作者在诗中寄托了自己的怀才不遇,希望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
10、众鸟高飞尽此句的全诗内容是:
11、xiāngkànliǎngbùyàn
12、zhòngniǎogāofēijìn
13、相看两不厌,
1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5、“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他自己。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
16、⑷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元和郡县志》记载:“在宣城县北十里。山有万松亭、虎窥泉。”《江南通志》卷一六宁国府:“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府志云:古名昭亭,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
17、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唐代·李白《独坐敬亭山》
18、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9、众鸟高飞尽,
20、唐代柳宗元的《江雪》:
2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22、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
23、zhǐyǒujìngtíngshān
24、⑵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朱谏注:“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独去闲:独去,独自去。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25、读音:《dúzuòjìngtíngshān》【táng】lǐbái《独坐敬亭山》【唐】李白zh?ngniǎogāofēijìn,gūyúndùqùxián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xiāngkànliǎngbùyàn,zhǐyǒujìngtíngshān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译文:群鸟在高空中飞翔,一会儿就消失了踪迹,片片的云朵悠闲的在空中飘荡。彼此之间怎么看也不会厌烦的,大概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26、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27、“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前两句是说,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寂寞。
28、gūyúndùqùxián
29、只有敬亭山。
30、⑶两不厌: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
31、这首诗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和自己的怀才不遇,更是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
3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3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34、原文 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2、注释 (1)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元和郡县志》记载:“在宣城县北十里。山有万松亭、虎窥泉。”《江南通志》卷一六宁国府:“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府志云:古名昭亭,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 (2)尽:没有了。 (3)孤云:陶渊明《咏贫士》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朱谏注:“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 (4)独去闲:独去,独自去。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5)厌:满足。 3、译文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 4、创作背景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李白一生一共七次游览宣城,这首五绝作于753年(天宝十二载)秋游宣州时,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漫游,来到宣城时所写。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