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故事范文(精选14篇)
故事是汉语单词,拼音是gù“是”的意思是老故事、老生意、先例、典故等。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德育故事的文章14篇 ,欢迎品鉴!
【篇1】德育故事
有这样一个故事:“智慧”、“成功”和“爱”三位天使来到人间。一位母亲请他们到家中做客,天使们对那位母亲说:“我们只能去一个,你回家商量一下,再做选择。”母亲最后决定把“爱”请回家。奇怪的是,另外两位也跟着进了屋。母亲惊讶的问:“你们两位怎么也进来了?”答曰:“哪里有‘爱’,哪里便有‘智慧’和‘成功’。“有爱就有一切”,在故事中如此,在生活中更是如此:以“爱满天下”为座右铭的陶行知;痴心不改圆南梦,兰畹清风欲何求的魏书生;用爱谱写生命赞歌的殷雪梅、孟二冬;他们无一不是用“爱”耕种着希望,品尝着收获。
有人说过:疼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师对学生就需要这样一种神圣的爱,十年走过的风雨历程,看见身边的老师像辛勤的农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同一块土地精心耕作、无私奉献,青年教师们把青春年华扎根于三尺讲台而无怨无悔;中年教师们将家庭搁置一旁而全身心地扑在教学工作上;老教师如老黄牛一般埋头苦干而不知疲倦。
说到这儿时,便把我的思绪拉到了回忆中,我想到了我的学生,我曾经教过的孩子们。他们有的天真,有的活泼,有的张扬,有的沉稳,有的机灵,有的憨厚。他们曾让我快乐,曾让我生气,曾让我欣慰,曾让我失望,而现在,脑海里的满满的是――爱。
徐志伟是一个天真活泼的男孩,每天脸上都挂着纯纯的笑。可是,他好动,做事不专心,上课时易走神,课后不会自觉完成作业,从小家里人都缺少对他的教育,对他的学习和生活关心不够,曾多次与之沟通,但他们总是口头表示会多加关心教育,过后却不见行动。故此,他经常不交作业,或是马虎应付,成绩总是处于落后状态。
如何能让徐志伟的厌学情绪有所改善,提高他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让我很费一翻思量。尤其是在多次努力后仍不见成效时,我也曾经气馁沮丧,曾经烦燥不耐,甚至闪过放弃的念头。但是,每当他开心地跟我聊着双休日爸爸带他去了什么好玩的地方时,我心中的希望之光,总会不断闪现。因为我看到了他眼中的天真和澄清。这样的一双眼睛告诉我,他仍是一张白纸,仍能着上希望的七色彩虹。于是,我不断翻阅有关的书报刊物,每天针对他的情况进行思考分析,制定长效而周详的计划,并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言谈”鼓励,激发自信 徐志伟本是个开朗的孩子,喜欢跟人聊天,喜欢参与集体活动,但因为各种原因以致朋友不多,让他日渐沉默。另外,从我的细心观察所得,徐志伟还是个极易满足的人,比如一次小小的表扬,他会开心良久,一次开心的活动,他会反复回味。记得有次他跟我说起他在读小学时一次受表扬的事,虽事隔几年,可他仍说得眉飞色舞,宛如昨天经历。哪节的什么课上,他们做了哪些有趣的游戏,他都会如数家珍般一一道来。想到这些,下课时,我会多留在教室几分钟,陪他聊天,目的是为了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引诱”他们加入到我们的谈话当中,让他有更多机会跟同学们相处,增进同学间的感情。果然,孩子们的向师性,让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到我们的闲聊当中来。同学跟他相处的时间也就多了起来。朋友的相伴从来都最能给予人力量,渐渐地,他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性格日渐开朗。同时,我也深深明白到:自信,是成功的保证。于是,我抓住每一次可以表扬他的机会:一次认真的值日,一次作业书写的工整,都成了表扬他的契机,这种最能提高学生自信心的方法,我当然不会错过。而语言,是滋润人心最直接的渠道,徐中意从我这里一次次获得了感官上的话语表扬,他的精神需求也一次次得到了满足。同时,课间看到他跟同学开心说笑的情景也更多了。几个星期下来,徐中意明显变得开朗和自信。 二、“文字”交流,教会勇气 如果说语言是滋润人心最直接的渠道,那么文字就是滋润人心最有效的“魔杖”。在他越来越开朗和自信之时,我利用这“魔杖”,让他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不足,给他进步的勇气和力量。日记、作业都是我“施法”之地,在他工整地做完作业时,我会给他写上几句真心的赞扬,在他只写一两行字的日记上,我则婉转地指出他的待改之处。我还不时地给他一张“便利贴”,有时会写上几句勉励的话,有时会告诉他这段时间哪些方面他还有进步的空间,有时则什么也不写,就画个红红的心,代表我对他的关怀,让他贴在我送给他的收藏本上,目的是让他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也给他直面自己缺点的勇气。我还要求他给我“回信”,实在没什么要跟我说,画画也行,旨在增加我们之间的交流,令他对我更信任,这样我对他的教育才能立竿见影。在一次次考试中,只要他考出的分数较前一次有进步,我都在班上大力地表扬,甚至让学生干部打电话给家长报喜。一段时间过后,“魔法”渐见成效,对于简单的作业,他基本能认真完成。这让我看到了越来越耀眼的希望之光不断闪烁。 三、另设作业,因材施教 徐志伟的学习能力是怎样,水平怎样,我心中还是有数的,知道有些作业对他来说的确很难完成,就算做了,质量也不高,甚至未达要求。为此,我跟其他任课老师商量好,减少徐志伟的作业量,为他另设一些简单的作业,扎实基础,提升学习信心。给他设定一个个易于实现的目标,鼓励他勇敢地去攻克。因为只有触手可及的成果,才能给人伸手去摘取的信心和冲劲。我还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作适当的辅导,发挥优秀学生的积极作用,进行“一帮一”学习,全方位地帮助他跟上别人的步伐。 经过这一系列的转化措施,徐志伟自我肯定的心理需求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并将之内化成一定程度的自觉行为,欠交作业的情况大大改善,与同学的相处密切了,人也变得开朗和自信。其他科任老师对他的评价也有所提升。家庭教育方面,徐中意父母对徐中意的教育方法比以前更科学,教育意识也增强了,我想要的成效得到了初步体现。 在我对徐志伟的一系列教育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其中的难处。正如我前面所述,这是长期的计划和工作,贵在坚持,也难在坚持。首先,他性格中的懒散很难根除,有时因为一时工作的繁忙而疏于跟进,他就会故态复萌。其次,生活和学习上总会有层出不穷的挑战打击他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如因为学习不认真而跟不上的知识,让他学起来越显吃力,放假期间父母因工作原因没有督促则不会自觉学习,电视、电脑等多种娱乐媒介分散了他学习的精力等,均让转化的步伐停滞不前。但同时,在这转化过程中,我又深深体会到老师的耐心、恒心与爱心对学生的重要。做为一名班主任,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教在无形的影响着学生,有的甚至改变学生的一生。所以说,教师能造就一个人,也能改变一个人。面对一提起学习就一脸茫然的学困生,我们把爱,化作一声声呼唤,唤醒他们心中的真与善、自觉与自强! 每个人都是带着一种使命来到这个世界,而每一个人的生命里都跳跃着一种神圣的使命!从“天将大任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乏”的名言中,我们能体会到古人的奋发,从“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的诗句中,我们看见了天下儿女对母亲的拳拳之心,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不朽绝句中,我感受到了——我们,你和我,用我们的青春和誓言诠释着教师职业的本质“爱与责任”。 长久以来,人们心底萦绕着一支支教师的颂歌。教师,多么神圣的职业,教师,多么崇高的称号!古往今来,理论、发明,学说、创造,无不包含着老师的辛劳!伟人、学者,英雄、豪杰,哪一个少得了教师的熏陶!宏伟的蓝图,先在教师的心中描绘,知识的积累,是从老师的跟前起步? 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这个职责之所以神圣就在于,教育者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也要教育孩子学做人,而爱是人生至高境界。教师在事业上有所追求,有所抱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诱惑,要守得住心灵的宁静,要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发扬求实精神,律己精神和科学精神,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和无私的爱心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鼓舞学生奋发向上,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的老师很多,他们在用爱心实践自己的责任。如果我们教师没有开拓进取的朝气,没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没有对学生无私的爱心,就无法培养出创新进取的富有责任心和爱心的年轻一代公民,那将影响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 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树立教师就是为学生服务的观念,自觉加强服务意识,把爱国爱民之心,把爱家人之情倾注在学生身上,爱,不能停留在口头、表面上;爱,要作到细微深处,要爱地真挚,爱地深沉。老师要把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各种困难、思想上的各种苦恼、精神上的正当需要,时刻放在心上,摆在重要工作日程上,竭尽全力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甘当心上活动中的勤务员、学习上的指导者;做好学生的心理医生和学生日常生活的保姆。当老师真心诚意地学生他就能借助情感的触动去催化,把自己的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要求,而学生也会因此听从教导,产生对老师和班主任的信任 教师是蜡烛是人梯,在学生心中点燃希望,并照亮他们的一生。愿我们携起手来,用责任新和爱心来促进我们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健康成长,并成为知识和爱的传播者。 批评的艺术 人,总是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中成长起来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了错误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只有接受了批评,自觉地反省,努力去改正,才会更好地成长起来。批评,是思想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正确地运用这一手段,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 作为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所面对的很多是天真活泼但又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学生,要使批评达到一定效果,就要同他们心理相融、感情相通。这就必须分析和研究被批评学生心理状态和特点,掌握批评的艺术。 在近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几乎批评过每一个学生,通过批评启发他们自觉地反省。当然,在批评教育的同时,我始终注意做好下面几方面工作,促使学生在批评中成长起来,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一、批评要掌握事实。 毛主席说得好:“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一切的批评必须建立在充分掌握事实的基础之上,使批评不会让学生觉得是空穴来风。 有的学生“精”了,为了避免老师对他的“惩罚”,往往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如果老师没有事实根据,空讲几句批评的话就达不到矫正的效果。例如我班的王文初同学,自己不学习时,就在班上捣乱,老师找他谈时,又往往不说实话。针对他的个性,我每次在批评他之前,都从各方面了解他犯错误的全部情况,有时为了一个小小细节,我宁肯花上大半天时间去弄清楚。随后在批评他时,他就主动承认错误了,经过反复几次,渐渐地他的侥幸心理弱了,他觉得经常受老师批评没什么意思,在我们班组织的《做新世纪德育之星》动员班队会上,他主动上台发言,表示一定要以实际行动自觉遵守纪律,努力学习,力争受到表扬。 二、批评要有的放矢。 批评要有针对性,收效才大。老师在台上大讲特讲,但讲得大,讲得空,一般学生摸不着头脑,犯错误的学生也不怕,还是我行我素。批评要有的放矢,就是批评要针对具体的人和事,批评要带有明确的目的,点明改正的方向。 三、批评要留有余地。 在批评教育时,力求点到即止,留有余地,给学生一个自我批评、自我教育的机会。这样,学生易于接受,又对老师的宽容产生负疚感,从而有利于他们不断鞭策自己,尽量少犯或不犯错误。如果班主任对学生的错误唠唠叨叨,否定或者贬低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批评积极性,那么学生就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结果事与愿违,大大削弱了教育的效果。 如我班的刘鑫同学,常常迟到,有一次他又迟到,到校后我没有批评他,而是让他将以往迟到的原因总结出来,仔细想想,有哪些原因是不可以克服的,老师可以帮助他。第二天,他对我说,迟到的原因都可以克服,其实可以做到不迟到的。后来,他不但极少迟到,而且还能够认真学习了。事实证明,从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出发,恰当地运用“留有余地”的批评方法,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批评要刚柔相济。 刚柔相济是班主任批评时,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去作教育的方法。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既要用刚制柔,又要以柔克刚。对女同学用刚,则有震撼力;对男同学用柔,则化解顽石。刚与柔的使用均以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为重点。特别是那些犯有错误的学生,他们的自尊心表现得就更为复杂一些,因为做了错事,受到老师的责怪,产生了自卑感,有时甚至产生“破罐破摔”的想法。而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深处,仍有上进的要求,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帮助。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说过:“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因此对这些学生,在平时既要讲原则,不迁就其错误的思想行为,又要讲感情,尊重他们的自尊心。美国著名的管理家雅柯卡说过:“表扬可以印成文件,而批评打个电话就行了。”这就是说,含蓄而不张扬的批评有时比那种电闪雷鸣式的批评效果会更好。 五、批评要迂回启发。 我们不仅要有一针见血、开门见山的批评教育,也要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迂回批评教育。这样可以避免批评者与被批评者的直接交锋,引导帮助犯错误的学生消化、理解、醒悟,从而改正错误,达到批评的目的。如此批评没有剑拔弩张之势,往往却有事半功倍之效。 在批评教育中,我常常把道理寓于生动的事例中。例如在转化后进生工作时,以历史人物张学良戒毒、廉颇负荆请罪等的典型例子,引导他们认识到“悬崖勒马”的重要性和“浪子回头”的可行性,从而坚定他们改正错误的意志。由于这种方式能寓思想性和形象性于一体,深入浅出,大大增强了批评教育的感召力和说服力。 批评有法,但无定法。批评是一服苦口的良药。但有一点是我们教育者必须恪守的——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尽管我们的批评未必会有切肤之痛的深刻,但能从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出发,学生最终会领悟到老师用意的。善用批评这一教育方法,会与表扬有异曲同工之效。 寂静山谷里的野百合,没有华丽外表,远离温室的呵护,也许从来就有人认可或欣赏它,没有谁会给它浇水,更没有谁给它施肥。那漫天飞舞的花蝴蝶,都不愿在它的身旁做哪怕短暂的停歇,细小的叶子间只有点点的小花。赤条条地迎风霜、顶烈日、遭雨雪。但它笑迎每一束阳光、珍爱每一滴雨露、每一缕清风。它,无时无刻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生机就是这样的不可扼制,生命竟是这样的顽强与珍贵,用有限的生命苦苦追求无限的理想境界和光辉未来。它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无比困厄的环境,无以想象的艰难,无与伦比的勇气,给在红尘世俗中挣扎、跌落、失意的人们以启迪、暗示和鼓舞,生命就是拼搏,就是战胜自己,锤炼自己,升华自己。 作为班主任,我们的工作不就是帮助学生寻找这种力的过程吗?只要我们相信野百合会有美好的春天,就能让他们用有最美、最炫的春天! 我班有个学生叫***。是学校有名的“捣蛋鬼”,行为习惯相当差,性格孤僻,上课要么扰乱他人学习,要么搞小动作;下课胡乱打闹,同学间经常闹矛盾,同学们都嫌弃他,有的同学不愿和他坐同桌,说他身上有异味了;有的同学不愿和他一小组,说他学习拖后腿了。不做作业,各门功课单元测试不及格,如一个小混混一般出入进网吧、游乐场,在外留宿。甚至还有小偷小摸的习惯……常常让我束手无策,既头疼又无奈。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在学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自我调节,自我改进,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但经过几次努力,他只在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毫无改进。看到他不思进取的样子,我的心都快凉了,算了吧,或许他就是那根“不可雕的朽木”。不理他的那几天,他便变本加厉地闹起来。 本学期校开展了“培优辅差”工作,我把他列为重点对象。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采取家校联系、相互疏通的策略,决定先专程深入到他家去家访,进行详细了解,然后再找对策。接待我的是其伯父,通过其伯父的介绍,我大吃一惊:原来,他的父亲在他一岁时就坐牢,他的母亲不知去向。只有七十多岁的奶奶说他相依为命,祸不单行的家庭造成他年纪小小正需父母疼爱之时却无人疼爱,内心充满怨恨。他的学杂费都是其伯父向镇政府申请“低保贫困家庭子女免收学杂费”而获得的。 在家访回学校的路上,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像打翻了的五味瓶!缺少爱,家庭的不完整引起的自卑心理,导致了他心灵世界胡荒漠,才让他有了这样一种性格。我感觉到他需要我们给他一份特殊的关爱,于是,转化他的行动在悄然中进行。 要纠正沈思洋的不良行为,首先要打开他心灵的锁。由于没有母亲长时间,沈思洋身上的衣着也相当地不像样,他的衣服不说每天脏兮兮的,还小的可怜。于是,我特意去商店为他购买了一件漂亮的上衣。当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让他试试衣服是否合适时,这个从来都未正眼看人的孩子眼睛红了。在教学写日记的那个单元时,我抓住时机,给他准备了一本很可爱的日记本,让他每天写写自己的喜、怒、哀、乐,每天放学以后读给我听一听,学会与别人分享快乐,让别人来分担忧愁,从而找到平衡感:有人关心我,也有人重视我。接着我又教沈思洋学会合理使用零花钱,我给他买了一个小钱夹,让他把皮夹子保存在我这里,就像定期储蓄,也可以按需提取。天气热时,我会塞给他一元钱去买棒冰;当发现他常常向同学讨笔用时,我又悄悄告诉他该买支笔了……渐渐地,沈思洋觉得钱够用了,为了找钱而扯的谎就少多了。 之后,我又花了大力气让沈思洋习惯于天天做作业,天天做好作业。我抓住他动作快的特点,利用午间、下课的间隙,提早给他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学习效率高。碰到双休日,我又让他与好同学结对子,一起在小伙伴家里完成作业。有时沈思洋作业做完了,我就借给他书看,让他不要贪多,每天看一页,每次到校讲给我听,渐渐培养他回家看书、动笔的兴趣,并慢慢巩固成一种习惯。 经过观察,我还发现他喜欢打乒乓球。打乒乓球不正是我自己擅长的吗?到了课外活动时间,我约他打乒乓球,给他讲打乒乓球的技巧,谈论目前我国乒乓球在国际上的地位,谈论“斯韦斯林”,谈论刘国梁等乒乓球健将。并提示他多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这样对身体有好处。通过几次的接触,我与他慢慢交上了朋友。一边与他打乒乓球一边与他交流讨论生活,进而谈论学习。不动声色地教他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努力学习,做一名好学生。在校园内遇到他,我会有意识地先向他问好;只要他的学习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生病时我就给他买药、煎药……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信赖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 通过一年的努力,沈思洋的进步是明显的,他上课开始认真起来,作业也能按时上交,第二期期末各科测试成绩都能达到及格。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改善了,各科任老师都夸奖起他。他的眼睛里少了一份惘然,多了一份自信。脸上不见了那种无谓的神态,增添了几许灿烂的笑容。 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谈到后进生时说:“这些孩子不是畸形儿。他们是人类的无限多样化的花园里最脆弱最娇嫩的花朵。”每个孩子都可爱的花朵,有的如傲放的月季玫瑰,花香四溢,令我们喜爱;有的却如山谷里的野百合,虽然也开了,白的白,黄的黄,但是不起眼不亮丽;还有的需要等待,等待他开花的那一天。这对于班主任来说,何尝不也是一种幸福呢?在老师爱的浇灌下他们犹如野百合般顽强地生长着,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一定能拥有最美、最炫的春天! 【淘淘太脏了】 记得小猴淘淘有礼貌了,不去捣乱了,上课铃响也能进教室了。可为什么后来又没人愿意跟他玩了呢? 原来,淘淘在家里被爷爷奶奶惯坏了。只喜欢吃肉,不喜欢吃素菜。第一天,在学校里吃饭,他就吃不下了。看看这个菜,不喜欢,那个,也不喜欢。他把饭翻来覆去拨弄一翻,吃了很长时间也没吃好。可桌上全都是饭粒,多脏啊!旁边的小朋友捏着鼻子劝淘淘,“你看看,你的桌子,快擦擦吧。”可淘淘就当没听见,早跑出去玩了。铃铃铃,上课铃响了。这一节语文课,写作业。别人都摊开本子认真地写了起来,可小猴呢!抓耳挠腮的。不知怎么办好。桌子太脏了。怎么写呀!这时,他有些后悔了。唉,早知这样,我该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的才好。他拿出餐巾纸,使劲地擦,桌子擦干净了。别人都已经写好了。 下课了,小猴写好作业去找小猪贝贝玩,小猪摇摇头说,“不跟你玩。你太脏。”“贝贝,贝贝,我不是擦干净桌子了吗?”“你弯下腰去看看,你的桌子底下。”小猴急匆匆地跑回教室,看了看自己的座位,脸红了。桌子底下都是饭粒,有的已经被自己的脚踩得黑黑的了。旁边还有擦过的餐巾纸,到处都是。桌子底下简直象个垃圾堆。再看看别的小朋友的座位,干干净净的。聪明的小猴一下子明白了:小伙伴们为什么不跟他玩。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再告诉小猴,怎么样才能交更多的朋友。 万国战略研究所的武器专家在一起研究。他们认为现代的各种战略武器,诸如原子弹、氢弹、X弹、Y弹,威力都不小,可惜存在着相同的副作用,它们严重地污染自然环境,破坏建筑设施,造成可怕的战场惨象。他们希望有一种武器,具有更大的威力,却没有那些副作用。后来有位专家宣布,他研制成功了这样一种理想的武器,但在允许试用之前,必须保守技术秘密。 后来大家考虑,既然他的武器不污染自然环境,不破坏建筑设施,也不造成战场惨象,何不让他一试。达成协议以后,这位专家就向划定的有限地区发射了一枚这种炸弹。炸弹落地,既无灼目的闪光,也无震耳的声响,却出现了惊人的奇迹:它一爆炸,即散落下来无数衣冠楚楚的人物,尽是亲王、驸马、御史、尚书、太守、县令、、总统、部长、次官、主任、主席、局长、处长;有的峨冠博带,有的西装革履。原来炸弹爆出了自古至今各色各样的官僚。他们落地以后,一个个抢占地盘,争夺岗位,发号施令,征徭纳税;没过多大一会,那个地区的人就根本无法生存。 那位专家解释说:“我的飞弹名字叫做‘官僚’,看到没有,它有多么厉害!” 大家目瞪口呆,说道:“确实的,世界上最可怕的莫过于官僚爆炸。先生们,但愿我们这儿永远不要发生这种灾难。” (一)情景引入 1、今天我们教室来了一个聪明的人,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出示阿凡提卡通图像)谁认识他? 2、师简介阿凡提抽“生”“死”签的故事。(阿凡提是古时候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喜欢帮助老百姓。所以,大家很喜欢他。但古时候的国王和有钱的坏人都很怕他,一直想要害死他,就找个罪名把他关起来。当时,这个国家有个条例,处死罪犯时要让他抽“生”“死”签,如果抽到“生”签,就不用死。国王为了要阿凡提死,就把2个字都写成“死”,有人把这件事告诉阿凡提。第二天,当国王让阿凡提抽“生”“死”签时,他不慌不忙地把一个纸团吞下,大家很惊奇他为什么这样做,阿凡提说:“吞下去的签是我的,请打开剩下的签,如果是‘死’,那我的是‘生’。)阿凡提用他的智慧逃过了一劫。今天,他来到我们教室里,想看看同学们是否和他一样用智慧来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拿出一个箱子,放进一个红色的球和一个黄色的球。 师:阿凡提说:“我拿了一个球,你们猜会是什么颜色的?”(学生有的说是红色的,有的说是黄色的),学生上来试一试。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阿凡提告诉你们,他“拿的不是红色的球”,那你们知道他拿的是什么颜色的吗?你怎么想的? 2.师:阿凡提夸你们说得很好,他想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请2个小朋友上来,一个拿数学书,一个拿语文书,把书藏在背后。) (1)XX同学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请大家猜一猜,我拿的是什么书?” (2)同桌交流。 (3)汇报。(要求有条理,说出推理方法) 3.师:阿凡提带来3张动物卡片。它们是:兔、狗、猫,准备送给3个小朋友。(出示P101页第3题,并帮3个小朋友取名字) (1)请学生读一读图中小朋友说的话,说说和刚才猜书游戏有什么不同? (2)小组交流.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说说怎样想的。 (3)汇报(注意引导有条理的推理) 4.游戏 (1)3人一组,模仿课本P100页的例3,分配好角色, 像他们那样说一说,猜一猜。 (2)请2个小组上来演示,指名学生说说推理方法。 三巩固新知 1、师:阿凡提夸同学们表现很好,还想出一题考考你们,有信心吗? (1)让学生看P101页第4题,同桌互相说说他们各拍几下? (2)汇报,指名个别学生说说如何推理的。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学习的知识,你们会了吗?这些就是数学中的简单推理知识,生活中我们会常常碰到这些问题,阿凡提希望我们今后遇到这些问题时,能冷静地去推理判断,找出解决的方法。 五下课游戏:(全班分3组,按要求走出教室。)第一组不是最先出去的,第二组跟在第三组的后面。哪组同学先走出教室? [课后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初步培养学生能用清晰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推理过程。许多学生碰到问题大部分懂得怎样解决,但要他们有条理表达是较困难的。这教时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推理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一在故事中感受数学的趣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学习过程较多关注“有趣.新奇”的事物,故事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喜爱的伙伴它是伴着儿童成长。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的兴趣。在这教时中,我采用与教学内容有些相关的故事来引入新课,从故事中不仅初步感知推理知识,而且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小树立对机智人物的喜爱和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趣味 有趣的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我设计把例题改变成让学生参与演示,小组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亲临其境。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推理过程,把一节比较单调的推理知识变成生机勃勃,许多学生都争着表达自己的推理方法。 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那就是个别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弱,不能运用有条理的数学语言进行推理表达。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练习“说”的能力,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能力。 [最后一题错了]:记得一次去听一位小学数学老师的公开课,他在黑板上写了五道题让一名学生板演。 3×9=274×9=365×9=456×9=547×9=62 当学生写完62时,台下多数同学都大声叫喊起来:“老师,她错了,最后一题错了……” 我当时的第一反应也是认为她的最后一题算错了。 满以为那位老师会马上帮助纠正这名学生的错误,没想到他却说了一段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话。他说:“最后一题是错了,可大家为什么只说她错的这道题,而不说她前面四道都做对了呢?看来,我们是多么容易发现别人的短处而忽略了别人的长处,当我们面对一个人时,首先要看其优点,要宽容地对待别人......” 如果我们的老师都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时时显出宽容的态度,我相信这比老师单纯重说教的“灌输式德育”要高明。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育人,其次才是育才。思想教育和人文教育应该渗透在每一堂课中,那么怎样在数学课堂中恰到好处的进行思想教育呢?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思考的问题。我觉得数学课堂上的思想教育不能牵强附会,不能生搬硬套,要用得适时适地才能取到应有的效果。教学必然具有教育性,是教学过程的一条基本规律。在具体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从知识中受到教育,而且可以从教师的教学态度、工作作风和思想情感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道德教育。所谓教书育人,正是这个道理。但是,这种教育必须克服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过分强调教学的思想教育意义,不顾教学内容的具体特点,生拉硬扯地进行空洞的、贴标签式的思想教育;一是完全忽视教学的教育意义,单纯的为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而进行教学,只教书不育人。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再来审视上面的三个教学案例,问题来了。 案例1中,学生把自己不喜欢吃的西瓜给妈妈,难道思想就有问题了吗?如果换一个角度来说,我们更应该看到这个孩子身上有着诚实的品质。孩子是敢于说真话的,而我们成人往往缺乏这种勇气。相反,成人可能会用虚伪、虚情假意来掩饰自己。不仅如此,有时为了“思想教育”的需要,我们还在教育着我们的孩子学会说假话,鼓励他们说假话。他们慢慢知道了:说真话有时不和时宜,会受到训斥,而随声附和老师的意思还会受到老师的表扬。多么可怕的教育!没有真诚的教育怎能培养出健康人的品格。 案例2中,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难道非得让孩子们说出来吗?另人质疑的是这位教师上的究竟是数学课呢?还是思想品德教育课?那种在教学环节上追求简单的“嵌入”式或“贴标签”式的教学方式;那种牵强附会地把思想教育硬“扯”到教学内容中去的方法,我认为都是不可取的。那样只会助长了学生说空话,说违心话的坏习惯,最终使得数学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落得两败俱伤的境地。我认为数学教学最重要的是对学生渗透辨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在培养学生认真严肃、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思维的良好的习惯。 综观前两个案例,与案例3中的教师进行对比,不难看出最后这位教师做的恰到好处。使得思想教育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做到顺其自然,不做作,不把品德教育强塞给学生,注意适时适度,学生乐于接受,达到了即教书又育人的良好效果! 你听过一个这样的寓言吗?说的是古时候,欧洲有个国王举行一次最隆重的授奖典礼,全国的能工巧匠、英雄豪杰、诗人学者都云集京城希望能得到国王的奖赏。第一个是画家,他捧着比阿尔卑斯山春天还要美丽的画册,恳求国王把奖授给他,国王对他摇了摇头。第二个是医生,他在去年流行瘟疫的时候亲手治好了九千九百九十九个病人,可惜的是他也没有得到这个奖赏。第三个走上领奖台的是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赞美诗让国王听得如痴如醉,诗人说:“奖给我吧,只有我的诗能获得此等殊荣。”国王微笑了一下,说:“今天,我要奖赏的是对人类最有贡献的人,你还不是。”见前面几个人都空手而回,人们便纷纷议论起来:今天国王究竟会把这个至高的奖赏颁发给谁呢?出人意料的是国王竟然颁给了一位满头白发的老教师,国王说:“没有您的辛勤劳动,就没有诗人学者,也不会有画家医生……”读这个寓言的时候,我正好念高三,于是我义无返顾地填报了师范学校。 说到教师,有人把教师比喻成蜡烛,可我不喜欢这样的比喻,为什么在照亮别人的同时却要耗尽自己,我也不希望自己是园丁用修剪去吹残生命,我就是一名普通的老师,就只是比他们大几岁的大姐姐,在学生成长的同时自己也在成长。我更希望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良师益友,为学生指引前进的方向。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初涉教坛的我可以说是意气风发、豪情万丈,对教育、对学生充满了无限的热情,可是班里一些淘气任性,不求上进,学习一落千丈自暴自弃的学生还时常有之,他们常常是我头疼万分,不知所措,但是身为人师的这颗心告诉我:不能放弃,我要用老师的温柔引发出孩子们最善良的童心,鼓励培养着班级积极向上的风气。 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我深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把爱镶在举手投足间,嵌在我的一颦一笑中,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了信任与鼓舞。我总是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弟妹,不失时机地为贫困的学生送一句安慰,为自卑的孩子送一份自信,为偏激的学生送一份冷静,我用全部的爱真心地耐心地走进学生,忧伤着学生的忧伤,快乐着学生的快乐,我会为学生取得的每一点进步而欣喜,也会为学生遭受的每一次挫折而牵挂,在课堂上我总是用赏识的目光去注视他们,用鼓舞性的语言去激励他们,我告诉他们,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行。让他们在不断地前进中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期盼,让他们发自内心喜欢上你,喜欢你所教的这门学科。 细细回味,我在教育战线上已度过了数个春秋,微笑过、哭泣过、感动过、彷徨过,在不断地总结分析中,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宝典——那就是一颗爱学生的心,一切因爱而生,一切从爱出发。我有责任和义务教弟子知识,更要培养他们做一个道德高尚、品行端正的人,当我怀揣爱生如子的心和他们在一起时,我就感到无比的轻松和快乐;当他们不经意的犯错时,我会诚恳地指出;当他们情绪低落时,我会用眼神和语言鼓励;当他们身体不适时,我会像大姐姐去关爱;当他们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时,我会伸出热情的手去帮助……点石成金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我热爱着我的教育事业,热爱着我的学生,就是这种热爱一直激励着我前进,让我在平凡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工作着。 后来,有一些朋友问我:“你的薪水高吗?你的待遇不错吧?”而我只是笑而不答。是啊,一句话说的很好——“沽名钓誉、莫入校门,升官发财、莫当教师。”如今,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人人奔钱看,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往往是两袖清风,囊中羞涩,但是既然我选择了教师我就做好了准备在这张席子上。”他心里非常高兴,认为这席子很古,就用近郊的田地换了它。过了不久,又有一个去选择奉献,选择淡泊名利、安贫乐道。 教师工作虽然忙碌,但我过得充实。不为名所困、也不为利所累,是我的学生那天真的笑脸,童稚的声音给了我幸福的体验,是我的学生那渴求知识的双眼给了我勤奋工作的动力。我亲爱的学生们,是你们的期盼给了我激情;是你们的仰慕给了我信心;是你们的怀念让我甘守清贫,让我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是你们为我的生活平添了一份惊喜、一份幸福、一份期待。 在学校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工作的单位,更是另一个温暖的家。我是幸福的,从清晨的阳光开始,我享受每天的校园生活,工作并快乐着? 多年教育经历告诉我,教育并不像书里说的那多伟大、那么崇高,一切都是平淡无奇。我不管别人是怎样评价两袖清风无名无得的教师的,也不管将来会有多少披星戴月,风雨兼程的日日夜夜,但是我要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不平凡的人生价值,我相信今日的库车三中是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老师们,让我们手拉手心连心,为三中的美好未来加油! 选择的权力 我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人和上帝讨论天堂和地狱的问题。上帝对他说:“来吧!我让你看看什么是地狱。” 他们走进一个房间。一群人围着一大锅肉汤,但每个人看上去一脸饿相,瘦骨伶仃。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只手可以够到锅里的汤勺,但汤勺的柄比他们的手臂还长,自己没法把汤送进嘴里。有肉汤喝不到肚子。只能望“汤”兴叹,无可奈何。 “来吧!我再让你看看天堂。”上帝把这个人领到另一个房间。这里的一切和刚才那个房间没什么不同,一锅汤、一群人、一样的长柄汤勺,但大家都身宽体胖,正在快乐地歌唱着幸福之歌。 “为什么?”这个人不解地问,“为什么地狱的人喝不到肉汤,而天堂的人却能喝到它呢?” 上帝微笑着说:“很简单,在这儿,他们都会喂别人。而地狱的人就是因为大家不团结,所以才望“汤”兴叹。” 故事并不复杂,但却蕴涵着深刻的社会哲理和强烈的警示意义。同样的条件,同样的设备,为什么一些人把它变成了天堂而另一些人却经营成了地狱?关键就在于,你是选择共同幸福还是选择独霸利益。 生活中的德育小故事1 一位先生要雇用一位勤杂工。五十多人来应聘,最后挑中了一位男孩。他的朋友问:“你为何喜欢这位男孩,他并没有特别的地方呀?” 先生说:“他在门口蹭掉了脚下的泥土,进门后随手关上了门,说明他做事心细。当看到老人,他立即让坐,表明他心地善良。进办公室先脱下帽子,回答问题干脆果断,证明他既懂礼貌又有教养。其他人都从我故意放在地板上的那本书上迈过,而这个男孩却俯身捡起了那本书,并放回桌上。我与他交谈,发现他衣着整洁,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指甲修得干干净净。难道这不是最特别的地方吗?我认为这比什么都重要。” 生活中的德育小故事2 肖琴五年级时,妹妹燕云二年级。要开学了,妈妈拿着两根稻草对姐妹俩说:家里只供得起你们中的一人读书了。抽吧,拿到长的一根稻草的,就继续读书。就这样,肖琴成了家中的劳力。因为父亲在妹妹还未出生时便去世了。时隔多年,妹妹考起了吉首大学,而姐姐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妇女。一根稻草,就这样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 生活中的德育小故事3 有两棵桃树,一棵在园内,一棵在园外。春天来了,它们都开满了粉红的花;夏天来了都结上了黄红色的果。不同的是,外面的硕果累累,园内的稀疏几枚。原来,园内的枝密而果疏,园外的`有人攀摘,枝疏而果密。 两位学画的同窗,一位在国画院做专职画家,一位流浪城乡写生。流浪者食取果腹,衣取蔽寒,没有学术会议,没有四处参展,心无旁骛,专心作画。后来,二人的作品同在文化宫展出。专职的画家的画,竟无人问津,而流浪画家的画却被抢购一空。 在这个世界上,简单而执着的人生才是充实的人生。 生活中的德育小故事4 南方某化工厂招聘一名仓库总管。 韩林来到招聘现场,院里黑压压一片。他心想,看来无望了。这时,他看到地上扔满了一张张废纸,全是空白的复印纸。多好的纸啊,韩林想到了自己读书时用的草稿纸,写得不能再写了才丢。老家还不知道有多少小学生正用不上草稿纸呢。于是他把这些纸检起来,脏了的拍干净。不一会就捡了一大沓。韩林正在搜寻着地上的纸,忽然有位胖老头拍了拍他的肩头,说:“你也是来应聘的吗?”韩林说是。“你跟我来。”老人牵着韩林的手,来到招聘桌前说:“我已经决定录用这位先生了。”原来这位老人是这家工厂的总经理。“请大家往脚下看,那是一张张洁白的纸,可是有谁弯下腰去捡了呢?只有这位先生捡了。对一张张洁白的纸视若罔闻的人,能成为一名出色的仓库总管吗?”人们沉默了一会,忽然爆发出如潮般的掌声。 【淘淘排队】 不知不觉,淘淘上学已经一个星期了。慢慢地,淘淘懂事了。知道吃饭要排队,做操要排队,放学要排队…… 这不,做操的音乐铃响了,淘淘开心极了,马上从座位上跳起来,边跳边说:“排队喽!排队喽!”老师严肃地看着他。可他一点都没发觉,蹦啊跳啊。别的小动物都闭着嘴巴一声不吭。淘淘独自一个人跳了好一会,才发现大家都看着他。他这才想起老师说排队时要把小嘴巴闭得紧紧的。他不好意思地吐吐舌头,赶快闭上嘴巴。这时,老师笑了,赞许地看着他。淘淘像别的小朋友一样,眼睛看着前面小朋友的后脑勺,把队伍对得笔直笔直。 出发了,小朋友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手拉着手,高高兴兴地下楼梯。这下,淘淘更开心了。他松开小朋友的手,一跳一跳地下了楼。哈!旁边一(4)班的小熊笨笨,和我一个幼儿园的。淘淘走过去,悄悄碰了他一下,然后马上跑开。 哟!这是什么呀?红红的,像只小鸟,在天上飞呀飞。淘淘看呆了。等他醒过神来。不知自己班的小朋友到哪去了。这下糟了。怎么办呢?真是急死人啦! 淘淘呀淘淘,你真淘气。小朋友,你来教教他,排队时怎么样才不会弄丢,怎样做才是个受秩序的好孩子。 在闲暇之余,我喜欢翻翻各类杂志,尤其喜欢比较通俗的文章或故事,这本《德育故事》引经据典,博采古今,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值得一读的是前面以古文形式出现,后面是白话文,古文与白话文对比可帮助读者提高古文阅读能力,而且本书故事性强,引人入胜。可以肯定,《德育故事》对于我们通晓经典见证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习兴趣,提高道德修养意义重大,不失为一本德育辅导的好教材。 面对家庭、社会共同的需要我们深明光大,“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为师者春风化雨的神圣社会责任。但在具体教学中,单提这些伦理道德的名词,对孩子们来说,确实太抽象了。老师一定要融入生活的事例,以便让学生体会正确的做人道理,真切感知这些伦理道德是如何落实在生活之中的。每则故事都有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因素。老师不可任意增加内容或曲解事实,也不可因今人做不到就妄加批判,老师一定先要肯定尊重人性本善的至德至行。让孩子们融入故事,培养良好德行,这本书高年级的孩子老师可以推荐给他们阅读,而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可以用老师讲故事孩子听故事的方式进行。老师给孩子们讲完白话故事,可以启发他们思考,哪些人物值得学习,哪些值得警惕?如何在生活中落实文中人物的可贵之处! [分西瓜]:一位教师在教授三年级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一个大西瓜,在母亲节的时候,你准备怎样分这个西瓜呢?” 生1:“母亲节到了,我准备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两份,给妈妈留一半,我留一半。” “你为什么这样分呢?”教师问。 生1:“我一半,妈妈一半,一样多,这样谁也不吃亏。” 教师未作任何评价。 生2:“母亲节到了,我把西瓜平均分成8份,我给妈妈5份,我留3份。” “你为什么这样分呢?”教师微笑地问。 生2:“妈妈很辛苦,在母亲节里应该多给她一些。” “你真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教师热情地表扬了她。 其他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要把西瓜平均分成6份、9份、12份等,都说在母亲节应该多给妈妈一些,教师都一一赞扬了他们。 这时,生3举手回答:“我把这个西瓜全都给妈妈吃。” 这位教师一楞,连忙微笑地问:“你为什么这样作呢?” “我一点儿都不喜欢吃西瓜,所以我都给妈妈吃。” 此时,这位教师脸上的微笑霎时凝固起来,吃惊地说:“你怎么把不喜欢吃的东西送给妈妈,你的思想有问题呀!”【篇2】德育故事
【篇3】德育故事
【篇4】德育故事
【篇5】德育故事
【篇6】德育故事
【篇7】德育故事
【篇8】德育故事
【篇9】德育故事
【篇10】德育故事
【篇11】德育故事
【篇12】德育故事
【篇13】德育故事
【篇14】德育故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