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主要内容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以第2代认知科学和体验哲学为理论背景,在反对主流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的基础上诞生,在1980年代后期至1990年代开始成型。下面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认知语言学主要内容,供大家参考。

  认知语言学主要内容

  1内省法

  语言内省是指语言使用者对认知中凸现的语言的某些方面进行有意识的注意。认知语言学在开创之初,为了构建该学派的理论框架,主要都采用的是内省法的思辨性研究,即研究者通过观察、内省、分析、推理手段等对语言现象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内省研究方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柏拉图是纯粹的心智主义者。他认为人类先天具有认知世界的能力,可用内省法进行逻辑推理,采用演绎法认识世界,并获得关于世界的知识。但是,内省法研究语言存在一些天然的缺陷。首先,主要参照既有的研究文献或语料进行研究,虽然该方法在逻辑上具有演绎的性质,但主观性太强;其次,不同实验主体用内省法得出的实验结果仅适用于解释特定的实验,缺乏普遍的解释力;最后,人类的某些认知功能无法被感觉经验所感知,等等。

  2语料库法

  语料库法是用来记录自然发生的言语的一种方法。它主要是对书写文本中的片段进行记录。因此,语料库法的优势在于它可以给研究人员提供大量的文本信息。从本质上看,语料库是研究者对于某一语言现象内省的验证。它能利用计算机存储量大和检索迅速的优势。近年来,该方法在认知隐喻理论、构式理论及词义理论等方面获得了广泛应用,为认知语言学的众多理论假设提供了实际的语料支撑,从使用频率上对语言现象的集中趋势进行验证。语料库法的优点还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语料库法可以通过频率反映某一个语言现象的特征,从而揭示该语言现象在人类认知过程中的无意识性。这种无意识性往往很难通过有意识的内省法揭示出来。

  其次,可从语料分析上观察某一语言现象的历时演变过程。

  另外,语料的频率统计还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发现词语的共现特征。而在这一点上其他研究方法,尤其是内省法很难做到。

  语料库法还能帮助研究人员发现那些与某一语词(表述)意义相近的表述。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有关某情境的表达式集合,如同义词词典。而内省法很难完成这样的任务,说明人的认知能力不具备这样的信息提取能力。

  语料库法最大的弊端在于它受研究者个人主观判断影响。首先,研究者对检索关键词的选取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检索的结果,并影响研究结论;其次,语料库自身的完善程度也会影响最终的结论。因为语料库中未出现的语言现象有时并非语言实际使用中没有,有可能是语料库不健全所致。再次,语料库并不能直接反映许多抽象的、标准化的语言结构。原因在于语料库所收录的语句可能是说话人省略了某些成分后的简化表达,从结构上看不符合标准的句法或语法要求,但实际使用中是完全可以进行交流的。最后,语料库并不能给研究人员提供直接的结论,对检索结果的分析依然取决于研究人员的主观判断。

  3多模态分析法

  多模态分析主要用于手语和体势语的认知研究。它同样也是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素材,通过对手语或体势语的研究来探索人类的认知过程,以期从新的视角对语言现象进行解释。

  与语料库法不同的是,多模态分析可以记录言语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包括言者的语调、音调等。学者们普遍认为,手语和口语一样,是一个系统的谱系结构,都具有认知上的共性。对手语的研究可以为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一定的认知理据和语料来源。例如,研究人员发现,美国手语(ASL)中也有Lakoff和Johnson提出的结构隐喻和实体隐喻,以“IDEASAREOBJECTS”为例。在ASL中,表达思想需要斟酌时,手势传达的是从许多可能的选择中小心慎重地挑出一个物体的意思。

  同样,手势也具有隐喻性。研究人员发现,受试在表达好的事物或行为时,往往用向上的手势,而在表达坏的事物或行为时,通常使用向下的手势,这和语言表达式中蕴含的概念隐喻GOODISUP;BADISDOWN相一致。此外,受试者在表达抽象概念时用右上手势,而在表达具体概念时用左下手势,这和语言表达式中蕴含的概念隐喻ABSTRACTISUP;CONCRETEISDOWN吻合。

  多模态分析法的优点首先在于可以灵活地分析那些言语过程中被认为是中度或低度可及性的次级信息系统,如,声音动态性、姿势、体势等。其次,在线记录也可以捕获一些不易被直接提取的信息,研究人员可随后基于录像判断一个言语是否合乎语法等。再者,它可以分析言语过程中的一些综合因素,因为这些因素都会促成说话人表述的形成,这也是内省法难以办到的。

  多模态法的主要弊端在于其自身并不能决定哪个模态及其成分是研究人员所应该关注和研究的要点。这往往需要研究人员采用其他一些方法进行补充和探索。

  4心理实验法

  心理实验法也被称为“行为研究法”(BehavioralResearch),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给予被试某种刺激或任务,然后观察被试对刺激的反应,或完成任务的情况,借此推断整个过程中所涉及的认知机制或过程。近年来,心理实验法在认知语言学中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采用。例如,研究人员将该方法应用于隐喻理解过程的研究发现,如果一个隐喻是人们较为熟悉的,对其理解则并不需要通过字面意义的过渡。但如果是不熟悉的隐喻,则需要字面义作为中介,以触发隐喻义。此外,心理实验法还可应用于二语习得与母语习得所涉及的不同的认知机制的研究等等。

  心理实验法的最大优点在于可以观察到一些非常微妙的认知过程,如对认知加工时间的测量可以精确到毫秒。另外,可以人为地控制一些变量,从而观察在受控变量下人们对语言反应的认知机制。

  5脑神经实验法

  脑神经实验法主要通过一些仪器设备,观察与某一语言机制相关的脑神经或脑区的活动。目前主要应用于语言神经认知研究的方法有ERP,fMRI,PET,MEG等。这些先进的科技手段已帮助语言学家发现了与语言有关的脑区在语言的认知加工时的一些重要的神经机制,对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借助脑神经实验法,语言学家们从以往的仅仅通过内省式的推断,发展到现在能获得实证的认知神经科学的证据支持,这不但有助于检验一个理论假设是否具有心理实在性,还能检验其是否具有神经实在性。例如,研究人员通过ERPs电生理实验发现,认知语言学家所提出的框架语义理论是一个在神经层面客观存在的认知现象。通过比较实验中不同的电生理指标,研究人员发现,在一个特定的框架中理解一个语篇所激活的N400比未提供框架下所诱发的幅度要高,这就证实了框架知识在理解中的重要作用。此外,隐喻理解所涉及的神经机制也得到了相关脑神经研究法的验证。

  因此,神经法使得语言学家们所提出的“心理—神经—语言”三个层面在认知系统上更加完善、可靠。可以说,在语言的人工智能领域,神经法是未来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认知语言学主要内容

  一、认知语言学理论及其研究方法

  与以往研究流派不同,认知语言学并非单一、密切铰接的理论,而是具有不同理论主张和研究方法的事业(Evans2023:129)。[1]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正是认知语言学活力之所在,这使其成为当代语言学各种发展趋向的集大成者。(Geeraerts&Cuyckens2007:15)

  1.理论层面

  将认知语言学众多理论和研究方法整合于一体的是其两大承诺:认知承诺和普遍性承诺。(Lakoff&Johnson1999)除两大承诺外,认知语言学坚持以下五大理论假设。1.具身认知(embodiedcognition):人们运用身体五官体验和认知世界,语言与人的具身体验过程及认知结果密不可分,应当从人的角度解释语言。2.语义百科观(encyclopedicsemantics):词汇意义无法与所指事物的一般知识截然分开,即语言意义的表征并非仅是对语言系统意义的表征,还涉及对相关百科知识的通达,词汇形式在心智计算过程中可视为抽象符号,其功能是为激活词汇概念意义并为心智进入“开放型的知识网络”提供认知参照点(孙崇飞、钟守满2023:42)。3.意义就是概念化(meaningisconceptualization):概念化的世界是“人化”的世界,识解在概念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概念化和识解是语言理解的“后台认知”(backstagecognition)(Evans2023)过程。4.象征性(symbolic)假设:语法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形-义配对体(form-meaningpairing),词、词汇短语和句子形成一个由象征系统构成的词汇-语法连续统(lexicon-grammarcontinuum)(Langacker2008),意义在该系统中处于中心地位,不考虑语言意义的纯形式研究是没有意义的。5.“基于使用”(usage-based)假设:心智语法是对情景化语言使用实例抽象后所得的象征单位,知识来源于使用,所以语言使用和语言知识之间并无本质区别,即语言知识就是如何使用语言。

  新近,“社会转向”(Kristansen&Dirven2008;Geeraertsetal2023)的出现表明认知语言学在关注个体认知和心理的基础上已开始转向兼顾考察语言的社会、文化因素,进而形成语言-文化-认知三位一体的语言研究模式。语言是文化历时发展的结果,即使是那些基于最基本的身体体验产生的范畴或意向图式也受到文化实践及其产品的塑造和打磨,即各种文化制度和制品在语言发展和传承中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认知语言学认为精神生理和物质肉体的一致性使文化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同时,具体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使文化又呈现出一定的特异性(Lakoff&Kövecses1987;Dirven,Wolf&Polzenhagen2007:1212)。

  无论从其两大承诺、五大理论假设还是新近出现的“社会转向”,都不难看出认知语言学极其重视人这一认知主体在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强调语言是在人与客观外界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的基础上形成的,遵循“现实-认知(社会文化)-语言”的语言观。首先,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具有以下三个核心属性:自然属性——符号系统;社会属性——交际工具;心理属性——思维工具(参见Taylor,2002)。它们共同决定了语言研究必须综合考虑语言的符号认知参照点特性、社会和文化语境特性及其认知心理过程特性。三方面协同合作,缺一不可。其次,认知语言学认为意义就是概念化,即某一词语的意义等于说话者或听话者大脑中被激活的概念,它依赖于心理过程的模式和内容。正如Gärdenfors(1999)所言,意义是认知模式中的概念化:意义在人的大脑中。再次,语义范畴涉及符号、人脑和世界三者之间的关系。说话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听到的(如声音符号等)或看到的(如文字、图像、肢体语言甚至一切使得交际成功进行的非语言符号),都被人脑处理为一种具有某种特定意义的符号系统,即语言结构本质上是符号的,并使概念内容符号化。(文旭2001:31)这种符号系统所指代的事物或真理(意义)与外部世界并不存在客观、真值般的镜射关系,而是一种经过人脑或心智加工、计算后具有特定实用意义(或意图)的主观映射关系。正如Albertazzi(2000)所言:意义并不与外部世界“直接相联”,大部分情况下,它是主观的、情景化的、动态的。

  2.研究方法

  综观认知语言学近四十年的成长历史,不难发现,“开山鼻祖”在本“事业”建立之初多运用“内省法”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初探和创新,并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但正如Gonzalez-Marquez等人(2007:XXII)所言:尽管认知语言学家承诺其理论建构在心理学事实基础之上,但其多数工作仍建立在理论学家的语言直觉之上。这种建立在语言直觉之上的内省法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可能导致研究结果存在个人偏见的危险(Gibbs2007:4-5),它使得认知语言学早期的许多理论成果存在概念模糊、论证过程自相矛盾和循环推理的可能性(Haser2005)。Gibbs(2007:7)指出许多“门外汉”对认知语言学的抱怨之一便是无法证明其理论的虚实,[2]这使其释义的充分性和可信性大打折扣,影响其研究的可证伪性和可重复性进而危及其科学性。我们认为,尽管内省法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但其在语言学研究中尚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正如Talmy(2007:XII)所言,内省法仍然是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并在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中起核心作用。内省法对于研究可及性高的语言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有时甚至是唯一可行的研究方法。近来,包爱民等人(2023:8)基于脑科学的最新发展成果认为:“精神/心理状态可以被反思/内省,也可以用语言表述,而无论是反思/内省还是语言的基础都是客观的(物质的)。现代神经科学技术甚至能使人们对本来具有神秘感的脑-意识(身-心)关系进行彻底地‘祛魅’”。这表明,内省法并不像其他学者所说的那样是纯粹主观或者是研究者一厢情愿地“拍脑袋”。相反,它是以“大脑神经细胞活动”的客观形式存在的一种认知共性。它不仅具有生理和神经上的客观性,而且作为一种认知共性它具有主体间的客观性。科学的实证方法正是基于主体间的证实。(Gonzalez-Marquez,Berk&Cutting2007:59)新近,由Pragglejaz研究小组(2007)的“隐喻识别程序”(metaphoridentificationprocedure,简称MIP)和Steen等人(Steenetal.2023)的MIPVU(metaphoridentificationprocedureofVrijeUniversity)便可视为对这一认识的实践。

  为了克服内省法存在的固有缺陷,研究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克服和弥补:

  首先,注重语言研究的揭示性“linguisticrevealing”(Langacker2008)。

  张韧(2023:4-6)在分析国内认知句法研究的科学论证方法时曾指出:“科学的行为方式最终必须以最直接的方式反映在研究成果上,以便让读者清楚把握作者完成科学活动的过程。否则,其研究就容易流于漫谈式讨论”。这一点从其他研究者对主流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批评中也可见一斑:Lakoff等人的“概念隐喻”理论、Talmy的认知语义学研究存在多宏观语用推理、少具象化表征的弊病(参见Haser2005);尽管Langacker和Fauconnier[3]等人一再强调其“图形”(paradigm)的重要性,但其只能看作语言分析的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对其分析过程和结果的明晰性表征,这种繁复而笨拙的图解法“有时甚至把已经明白的问题搞糊涂了”(郭鸿2007:4),因此成为CL表现手段上的一个缺陷。(石毓智2004:32)

  针对此现状,Langacker在其最新出版的CognitiveGrammar:ABasicIntroduction一书中多次使用的一个术语便是“linguisticrevealing”,即语言研究揭示性。他反复强调,认知语言学家在做出语言描写时,不仅要寻求心理真实性和解释充分性,还应注重语言研究揭示性。强调揭示性的目的很明确,即“语言研究不仅仅旨在寻求最可信的发现,还在于如何使其发现更易于被证实”(Gonzalez-Marquez,Berk&Cutting2007:59)。Gibbs(2007:7-17)也曾指出:虽然认知语言学家并不必像认知心理学家一样做实验,但应该注意实验性假设形成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特征,努力以一种可被其他学科的学者验证证伪的方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或经验发现。也就是说,认知语言学家应将其每一种假设以一种可被实验或经验实证证伪的方式表述出来。因此,认知语言学家应更好地设计其研究方法,不仅使其研究经得起实证的验证,而且易于实证的考量,即在阐述任何假设性观点时,不仅要使其具有可验证性,而且应该易于验证,即要具有充分的语言揭示性以易于被其他学科的学者验证。如能做到这一点,认知语言学必将在认知科学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其次,重视“自我中心”主义和社会、文化因素的有机结合。

  Kesckes(2023ab)多次指出,与现行语用学理论过分强调“合作”(cooperation)相反,认知研究过分强调“自我中心”(egocentrism)[4]在话语构建中的作用。Kristiansen(2008:410)也曾指出:尽管体验认知包容社会文化因素,但早期的认知语言学主要强调人类共有的神经生物系统和躯体经验,从普遍认知运作和认知图式的角度探讨人类认知的体验性。这共同表明,传统认知语言学研究存在未充分考虑社会、文化因素的嫌疑。对于这一点,从认知语言学内部相关学者的论述中也可见一斑。Langacker(1999:376)曾明确指出,要研究概念和语法结构的动态性就必然要研究话语和社会互动的动态性,而这一点无疑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必须扩大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围以涵盖话语和社会互动等领域。社会互动是语言与认知所属语境中最凸显的部分,社会事实应该作为具体的本体论层次明确地纳入认知语言学的世界观。Croft&Cruse(2004:329)指出,以往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主要把注意力放在心理表征和认知过程的研究上,只是近来才开始关注从话语和功能的角度研究语言。Palmer(2006:264)也曾指出,语言范畴不可避免地具有社会文化特征。Geeraerts&Cuyckens(2007:15)在论述认知语言学未来三大发展方向时,就明确地将语言社会维度研究确定为CL今后发展的首要方向,并强调文化环境和语言的社会互动性应成为语言认知研究的基本因素。不难看出,传统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对语言的内部变异和交际变异不够关注,未全面考虑语言变化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语言分析或跨语言比较都是在“单一语言”层面上进行的。这种倾向势必导致对言语社区的同质化和理想化。

  近来,由Dirven、Geeraerts和Kristiansen等人主编的两卷本文集首次明确使用“认知社会语言学”(CognitiveSociolinguistics)这一概念。可见,认知语言学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已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语言的社会性。Kristiansen&Dirven(2008:2)在引言中明确指出“认知社会语言学”的提出并不是任意的,而是由认知语言学坚持的“基于使用”(usage-based)和“非模块论”(non-modularity)的核心主张所决定的。他们(Kristiansen&Dirven2008:4)进一步指出,认知社会语言学目标旨在将内含于语言之中的地域和社会模式引入认知范式(cognitiveparadigm)研究之中。这一目标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将内含于语言之中的地域和社会模式因素作为主题开展研究或在研究概念结构的同时平行考虑语言的地域和社会因素。这给我们的方法论提示是:任何关于思维特征和运作的解释,在重视基于最抽象的概念化、推理、体验和感知觉等“自我”认知因素的同时,还应充分注重对社会文化作用的考量,即辩证地对待“自我中心”因素和社会文化语境因素的互动作用,综合思考、整体把握。

  再次,综合运用其他新兴研究方法。

  近来,认知语言学越来越多地使用语料库研究法、多模态研究法、跨语言和历时分析、对语境和文化结构的考察、心理实验法、神经实验法和音像资料法等新兴研究方法。(束定芳2023:41;张辉展伟伟2023)

  总之,漫谈式讨论的弊端要求研究者在对其理论假设进行阐述时不仅要具有心理真实性还要具有语言揭示性;内省法的客观性及其表现出的认知“共性”和“个性”的特征要求研究者在依赖个人内省的同时还应充分注重对研究者“主体间”内省的考量;话语构建中的“自我中心”因素和社会文化语境因素要求研究者应该具备整体、辩证的研究理念。

  二、作者及内容简介

  上文中,我们分别从理论层面回顾了认知语言学坚持的两大承诺和五大假设并归纳、总结得出认知语言学所坚持的“现实-认知(社会文化)-语言”的语言观,继而从研究方法层面探讨了内省法所存在的固有缺陷并概括得出其弥补方法和解决策略。正是对上述理论假设的秉承和研究方法的认识,Evans&Green出版了本书,以此引导读者进入认知语言学学术殿堂并激发读者对上述问题展开思考。下面我们将对本书作者和内容作简要绍介。

  VyvyanEvans是英国认知语言学会会长及其发起者和组织者,现任职于英国班戈大学语言学和英语学院。MelanieGreen博士现任职于英国苏塞克斯大学语言学和英语学院。Evans研究兴趣广泛,以认知语义学见长,其中涉及知识表征、词汇结构、比喻性语言(隐喻和转喻等)和抽象思维(时空关系尤其是对时间概念的研究)等诸多领域,在每个领域都有重要著作问世。新近,由他提出的词汇概念和认知模型理论(LexicalConceptandCognitiveModel,简称LCCM)在国际认知语言学界产生巨大影响,其代表著作有TheStuctureofTime:Language,MeaningandTemporalCognition(2004,JohnBenjamins)、CognitiveLinguistics:AnIntroduction(2006,EdinburghUniversityPress)、NewDirectionsinCognitiveLinguistics(2009,JohnBenjamins)、Language,CognitionandSpace:TheStateoftheArtandNewDirections(2009,OxfordUniversityPress)、LanguageandTime:ACognitiveLinguisticsPerspective(2023,CambridgeUniversityPress)、AWindowontheMind(Toappear,OxfordUniversityPress)和TheLanguageMyth(Toappear,CambridgeUniversityPress)等,可谓著作等身。本书便是其代表作之一。

  本书包括四个部分,共二十三章。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四个章节,从不同但互补的角度论述了对认知语言学的本质、特点及其理论假设。

  第一章

  本章中,Evans&Green想向读者阐明的一个问题便是怎样才算理解一门语言。作者开门见山,首先介绍了认知语言学和其他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异同之处。

  对于语言的功能,作者认为语言作为编码和传递复杂、微妙想法的交际手段具有象征和交际两大功能。所谓象征功能是指语言旨在表达思想和想法——语言编码抽象的思想并使其具体化。象征功能的实现依赖符号。符号是语言最小的信息单位,由其形式(口头的、文字的或手势的)和与其形式约定成对的意义构成。因此,符号被理解为象征集合(symbolicassembly),即形式-意义对子(form-meaningpairing)。(6页)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和现实之间并不是一对一的镜像关系。相反,语言源于感知觉,是心智投射的结果。语言和现实之间存在概念这一心智中介,三者存在层递映射关系。语言在瞬时交际过程中所发挥的提示符(prompt)或参照点(referencepoint)作用使得人类能够基于有限的语言符号表达其无限的思想。词语和更大的语言单位是进入开放型的知识网络的入口。因此,语言理解不仅涉及对语言形式的“前台”处理还涉及对心智概念进行的大量“后台”处理。语言不仅具有象征功能,还具有交际功能。语言的交际功能不仅使得言语行为得以实现,更使得我们可以通过语言影响他人并表达我们的情感。

  对语言系统的关注导致认知语法的产生。认知语法的一个重要关注点便是如何描述构成语言的一系列语言单位。对习语结构及其意义的关注直接导致构式语法的产生,如为何例(1)中的a句在特定语境下可以理解为习语,而其他几个句子不能作为习语(如b、c)甚至不能被理解(如d)?

  (1)a.Hekickedthebucket.

  b.Helickedthemop.

  c.Thebucketwaskickedbyhim.

  *d.Bucketkickedhethe.

  不仅语言形式存在系统性,词语及其意义以及它们如何以某种特定的规约型式得以组织之间也存在系统性关系。因此,语言从本质上讲具有系统性。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层面表现出的系统性源于人类心智概念的系统性。

  鉴于上述讨论,认知语言学家的主要任务是基于说话者直觉和聚合性证据以及对人类认知及人脑工作机制的了解,对日常话语进行观察和描写,揭示语言系统性与概念结构组织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

  第二章

  本章主要论述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假设、两大承诺和分支。开篇我们曾提及认知语言学并非单一理论,它包括不同的理论主张和研究方法,而将众多理论和研究方法整合于一体的便是其两大承诺:普遍性承诺和认知承诺。

  普遍性承诺旨在描述适用于人类所有语言层面的普遍原则。普遍性假设的提出,主要反映了认知语言学家对“模块论”(modularity)的不满。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语言的不同层面共享特定且普遍的基础性组织原则。本章,Evans&Green基于具体语料分析分别以范畴化、多义现象和隐喻三个方面向读者证明并展示了截然不同的语言现象是如何共享这三个普遍性组织特征的。普遍性承诺为认知语言学统一描写和解释各层面的语言现象提供了理论基础。

  认知承诺要求研究者提出的每一语言结构原则都必须反映其他学科尤其是其他认知科学分支(哲学、心理学、人工智能和神经科学)对人类认知的已有认识。从这一要求可以看出,认知承诺认为语言是人类普遍认知能力的结果,而非仅限于那些只适用于语言自身的特殊性原则。因此,从本质上说,认知承诺仍然要革“模块论”的命。Evans&Green分别以注意、概念化和隐喻为例论述了语言是如何遵循并反映这三项普遍认知能力的。

  除两大承诺外,认知语言学还坚持五大理论假设[5],具身认知便是其中之一。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身体和心智是分离的,即所谓的“二元论”。到了现代,“二元论”延伸到语言学研究范畴表现为“理性主义”研究方法,典型代表包括生成语法和蒙太古语法等。它们共同认为语言可以脱离人类身体或体验而纯粹作为一种形式或计算系统得以研究。相反,认知语言学非常重视人类经验在语言形成和使用中所发挥的基础作用,强调人体的中心地位以及人类特有认知机制和结构的重要性,坚持“经验观”(empiricistview)——脱离人类具身体验(embodiment)的心智(语言更是如此)无法得以调查和研究。Evans&Green在本章第二部分分别从具身体验、具身认知和经验现实主义三个方面对人类具身心智(embodiedmind)展开讨论。最后,作者介绍了认知语言学的两大研究领域及各自的主要任务和二者之间的主次依赖关系。

  第三章

  Evans&Green在本章中向读者展示了语言共性和个性的认知语言学解读视角以及对语言相对论的重新认识。尽管普遍性假设要求认知语言学家旨在调查、描写支配人类语言的普遍性认知原则,但它并不否认不同人类语言在语义或语法结构层面存在差异的语言事实。也就是说,尽管语言受制于某些普遍性认知原则,但这些认知原则在不同语言中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语言是人类经验结构的符号表征系统,语言结构形式的不同,说明其所表征的经验结构的不同。

  对认知语言学来说,语言共性源于人类的普遍认知原则和相似的生存环境以及机体所导致的相同具身体验;语言个性归因于不同语言说话者所具有的潜在概念系统(如认知视角、概念化路径、参照点选取和世界知识的详细程度等)的不同。

  对语言共性和个性关注最多的当属语言类型学。语言类型学与认知语言学一样坚信人类语言的具体语言形式虽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其普遍语法结构是有限的。二者都坚持对具体语言现象进行“自下而上”的观察和描写,并对其作出功能认知解释且这种描写和解释,必须综合考虑语言使用的具体语境、意图、对象以及相关的社会、地域、心理、文化和认知等多个因素(Croft2002:5),这使得二者存在互补、融合关系。互补具体指认知语言学可为语言类型学提供理论导向和技术支撑,使其外部解释更臻完美;相反,语言类型学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为其提供重要的跨语言事实佐证。融合即因认知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之间存在诸多相似互补之处决定了二者在许多方面有合成一体的可能。恰恰是这种融合催生了新的语言研究学科——认知类型学。认知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的互补使得两者相辅相成、逐渐融合,并发展成为功能语言学界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发展趋势。(王德春、张辉2001)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Evans&Green从语言如何促进概念化过程以及跨语言差异对非言语性思维和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两个方面论述得出认知语言学赞同弱式萨皮尔-沃尔夫假设的观点——语言不仅反映概念结构和组织而且影响概念化过程。也就是说,不同语言对同一现实世界进行的不同切割和言语标签对人类的非言语性思维和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和限制。概言之,特定普遍性认知能力的具备与否决定了语言共性的存在与否;特定普遍性认知能力的发挥程度决定了语言个性的彰显程度。

  第四章

  本章主要论述语言使用对语言知识的形成、变化和语言习得的重要性。认知语言学不仅反对将语言能力凌驾于语言表现之上,而且否认语言能力和语言表现二分说。

  认知语言学坚持“基于使用”假设(usage-basedthesis)——语言知识来源于语言使用,语言知识即如何使用语言的知识,语言使用是语言系统或心智语法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考虑语言使用的本质,语言结构便不能得以充分的描述和解释。基于使用的语言研究方法中,最重要的概念便是语言使用事件——话语。语言使用的基本研究对象是话语而非句子。话语和句子的辩证关系在于,一旦句子被赋予意义、语境和语音实现形式便成为话语;在“合法性”层面,句子具有严格的合法性而话语则展示出层级合法性(gradedgrammaticality)特征。以交际目的为导向的交际性语言使用成为认知语言学的研究重点。语境差异和一词多义决定了词语意义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这使得有限形式表达无限意义成为可能。但特定语境中的话语意义对对话者来说是确定的。使用频率对语言系统产生强烈的塑造作用。从认知语义学角度看,不同义项在语言使用中的激活频率决定了其范畴层级地位及其引申关系;从认知语法层面看,不同构式的使用频率决定了其可接受性和适宜性,进一步影响其语法合法性。与生成语法认为人脑中具备先天存在的普遍语法的观点不同,认知语言学认为心智语法起源于具体的语言使用实例——具体语言使用实例经“抽象化”(abstraction)和“图式化”(schematisation)认知处理后构成语法单位。(109-114页)

  在讨论语言使用如何影响语言演变时,Evans&Green主要介绍了Croft提出的“话语选择理论”(TheUtteranceSelectionTheory),该理论认为语言自身不会发生改变,是人类使用语言的方式改变了语言。语言是一个规约系统,它是交际得以成功的基础,但交际需求有时会因交际手段有限而遭到破坏,进而产生创新,后经语言社团成员广泛传播和使用,再经抽象和图式化而约定为新的语言规约成分进而得到进一步的复制和传播。语言就是这样发展变化和创新的。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习得建立在大量实际学习的基础之上,而非语言专属性先天结构(innatestructuresspecifictolanguage)。语言习得旨在学习大量语言单位而非普遍语法。在语言习得机制方面,尽管认知语言学不否认人类具有习得语言的预设性生理机制,但它否认语言专属性先天认知系统的存在。认知语言学认为促进语言习得的两大普遍认知能力是型式发现能力(pattern-findingability)和意图读取能力(intention-readingability)。在第四部分,Evans&Green详细论述了语言的认知发展过程。最后,作者将认知语言学习得观和先天论观点进行了比较。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主要讨论认知语义学研究。认知语义学与认知语言学一样,并非一元化理论,而是一种研究心智及其与具身体验和文化之间关系的方法——将语言视为揭示人类概念结构和组织形式的重要方法论工具。

  第五章

  本章,作者通过对四项基本指导原则的介绍向读者说明什么是认知语义学。认知语义学兴起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可视为是对英美哲学中客观主义世界观和形式语言学中真值条件语义学的反动。Talmy(2000:4)将认知语义学定义为研究概念内容及其在语言中组织形式的研究。(156页)由此可见,认知语义学将语言意义及其结构视为是对心智概念的外在反映和展示。第一节,Evans&Green向读者介绍了认知语义学遵循的四大指导原则:

  1.具身认知假设认为概念结构是具身的、体验性的,概念结构来源于身体体验。

  2.语言指向说话者心智中的概念而非直接指向外部世界的物质实体。

  3.意义表征具有百科性特征。该原则认为词语本身并不携带完整的词汇意义,而是作为认知参照点,引导心智通达连接特定心智概念或概念域的大量百科知识。

  4.意义的建构过程即概念化过程。概念化指的是语言单位作为提示符引导心智激活一系列概念操作和通达背景知识的动态过程。

  第二节,作者主要介绍认知语义学的研究对象,如意义的身体体验基础、概念结构、百科知识、投射、范畴化、词汇意义和一词多义等现象。第三节主要论述认知语义学的方法论问题。既然认知语义学认为语言结构反映或至少部分反映概念结构的本质和组织形式,因此认知语义学的方法论便是依据语言了解概念系统的工作机制。另外认知语义学还特别注重对聚合性证据的考察,如对多模态、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等学科研究结果的考察和借鉴。第四节中,作者比较了认知语义学研究方法和形式语义学研究方法的异同。

  第六章

  本章主要通过对意象图式和概念结构系统研究方法的介绍进一步论述具身认知假设和语义结构即概念结构这两个指导原则。

  第一节主要论述意象图式。意象图式产生于人类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体验过程之中,源于人类的运动和感知觉经验。意象图式具有涌现性特征。除此之外,意象图式还有以下特征:

  1.意向图式在产生顺序上先于概念。因其来源于感知觉经验,所以在产生顺序上,意象图式先于概念生成,这决定了其在人类认知思维过程中的基础性地位。

  2.意向图式为具体概念的产生提供基础。

  3.意象图式源自人类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体验及其对世界的观察。

  4.意象图式是有意义的。

  5.意象图式是一种类比象征。此处类比指的是意象图式与大脑中表征感知觉经验的概念系统之间存在类比关系。

  6.意象图式具有复杂的内部结构。

  7.意象图式和心智意象是两码事。

  8.意象图式是多模态的。

  9.意象图式具有可转换性。

  10.意象图式的发生具有集群效应。(177-189页)

  本节中,Evans&Green以“力”图式和英语情态动词之间的关系为例,向读者证明了意象图式如何为词项提供概念表征基础。接着,作者列举了一些已有的意象图式并对其进行了分类。另外,除为词项提供概念表征基础外,Evans&Green还认为意象图式为抽象概念提供了认知基础,如它为隐喻映射提供具体的现实认知基础。

  本章中,作者讨论的另一个重要概念便是概念结构。感兴趣的读者除本节介绍外,还可参阅Tamly(2000)的认知语义学两卷本。

  第七章

  本章主要讨论意义的百科性特征。作者认为这一假设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语义结构(与语言单位相连的意义)为大量详细的结构化知识(即概念系统)提供通达,对词义甚至是任何语言单位意义的理解都离不开与其密切相连的百科知识;二是百科知识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社会体验)和人与世界之间(物质体验)的互动体验。

  Evans&Green认为传统的语义理论对词典知识(词义)和百科知识(非语言或世界性知识)的划分是武断的。依据传统语义理论,只有词义即词典组成成分才属于词汇语义学研究范畴。作者认为这种观点明显受到“模块论”的影响。成分分析法和语义分解法便属于词典论观点的不同版本。词义词典论观点对以下内容做出过二分:意义和指称、语义学和语用学以及词义知识和文化、社会、物理知识。认知语言学认为词典观存在以下问题:对中心意义的区分存在任意性;考察意义时未考虑背景知识以及语言使用或语用意义;对语用学和语义学的二分不切实际。(210-213页)除此之外,Evans&Green还指出传统语言研究对词汇意义和句子意义的二分也是武断的。(7.1.3)与词典观相反,认知语言学坚持语义百科观:语义学和语用学没有本质区别;百科知识是有结构的;百科知识和语境知识不尽相同;词项是通达百科知识的参照点;百科知识是动态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Evans&Green在第一节中还介绍了Langacker对百科知识网络构成的划分——规约知识、类属知识、固有知识和特征知识。(217-219页)

  Evans&Green在第二节介绍了框架语义学。框架语义学认为任何语言单位的意义离开与其相关的框架便无法得以充分理解。作者详细介绍了框架这一概念的产生、发展过程、构成成分(属-值和结构性不变因素)和动态性特征——仿拟。随后,以商业事件为例,向读者说明了独立于言语事件的框架类型继而对话语交际中的言语事件框架进行了说明。本节最后,作者论述了采用基于框架模式研究语言的几个后果。

  构成百科语义学的另一个基础理论便是Langacker在认知语法研究中提出的域理论。域是一种认知实体,如心智经验、表征空间、概念或者概念复合体,它为我们理解词汇概念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本节中作者除了介绍了域的概念和作用之外,还详细探讨了域理论对框架语义学的补充作用(7.3.1);域的复杂性层级(7.3.2);域的多维性以及位置和构形性特征(7.3.3)。

  最后,作者论述了知识表征的感知觉基础问题。

  第八章

  本章主要讨论范畴化、原型理论和理想认知模型理论等问题。

  在论述范畴化与认知语义学之间的关系时,Evans&Green首先介绍了“经典”理论对范畴现象的传统认识,其中涉及范畴是否具有鲜明的结构及判定范畴成员时是否存在充分必要条件等问题。其次,综合论述“经典”范畴理论在定义(可定义性)、概念模糊性(范畴边界是否清晰)和典型性(范畴中心成员是否具有典型效应)、心理现实性(明确的范畴结构是否具有心理现实性)、无知和偏误(对概念的理解是否必须建立在对其特征和定义的理解基础之上)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原型理论认为概念化过程应遵循以下两个基本原则:

  认知经济性原则:和人类一样,任何生物都试图以最小认知努力或最少认知资源获得尽可能多的环境信息。

  感知世界结构原则: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具有相互关联的结构。

  本章关于原型理论的讨论主要基于EleanorRosch及其同事的相关研究。Evans&Green分别从概念化系统、垂直维度、水平维度、原型理论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向读者介绍了Rosch等人的研究以及原型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理想认知模型理论之所以称之为“理想”原因在于该理论提出的认知模型并不是特定的经验实例,而是对一系列经验实例抽象的结果。Evans&Green分别以最简类型、集群模型(如母亲)和转喻(如社会常规模式、典型事例、理想模型、模范、生成元、和凸显性事例等)等为例说明了典型效应的来源;其次,从中心实例(centralcase)和文化经验等方面论述了典型效应的另一来源——辐射范畴;最后,论述了Lakoff理想认知模型理论对原型理论所存问题的认识。

  关于理想认知模型和框架知识之间的关系,Evans&Green认为Lakoff提出的理想认知模型包含的概念现象远大于框架或者可以说框架仅是理想认知模型的一个种类。本章最后,作者介绍了促进理想认知模型构成的五条构形原则——意象图式、命题、隐喻、转喻和象征关系。

  第九章

  本章主要讨论两大概念系统组织机制——隐喻和转喻。

  传统研究常将隐喻和转喻概称为比喻性语言,认为其理解机制和非比喻性语言或字面语言不同。与之相反,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在理解隐喻和转喻性语言表达时与理解字面性语言所涉及的认知机制并无二异。因此,Evans&Green在本章第一节重点讨论字面性语言和比喻性语言是否真的存在传统语言学所坚称的差异——首先,通过对字面性语言已有四种定义以及三种非字面性语言现象(讽刺、轭式修饰法和转喻)的考察,作者认为在复杂性方面,无论是字面性语言还是非字面性语言,都是复杂概念,进而对相关学者主张二者是不同现象的划分标准产生质疑。其次,作者分别从规约性、是否基于隐喻性概念、真值性和其理解是否依赖语境四个方面对字面性语言和比喻性语言是否可分进行详细考察。

  关于隐喻的本质,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性语言表达背后涵设更为基础的概念层面的隐喻性思维系统,即概念隐喻。概念隐喻形成的基础在于两概念域之间存在的规约性联系,之所以称之为概念是因为隐喻形成的动因存在于概念域层面。隐喻的经验基础是指概念隐喻植根于我们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体验。

  考虑到概念隐喻在认知语言学以及认知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Evans&Green分别从隐喻单向性、源域到靶域的映射理据、隐喻蕴涵、隐喻系统、隐喻和意象图式之间的关系、恒定原则、概念本质以及隐匿和突显等方面对概念隐喻理论进行了详细的论述。(296-304页)鉴于隐喻恒定原则和Murphy(1996)提出的概念隐喻悖论,Evans&Green在第四节详细介绍了基本隐喻形成的经验基础和动因及其与复合隐喻的区别等问题,尤其对如何区别基本隐喻和复合隐喻进行了详述。

  事实上,Lakoff&Johnson在最初讨论隐喻的同时便已提及转喻研究的重要性,但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转喻才得以“正名”并引起学者的关注。Evans&Green首先从转喻的本质和动因等方面谈起,论述了其定义及主要种类并肯定了转喻的概念本质及其基础性认知地位,继而考察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隐转喻。

  第十章

  本章主要论述一词多义现象与放射性范畴之间的关系。认知词汇语义学认为词的不同义项构成概念范畴——词所表征的不同但语义相关的义项构成具有典型性效应的范畴。第一节中,作者着重强调两个事实:一是一词多义指的是一个词汇形式对应两个及以上不同但语义相关的义项的现象;二是一词多义的概念性特征——一词多义是一种概念现象,为词义理论提供概念基础。

  第二节主要论述词义的放射性范畴表征形式。放射性范畴指的是以中心或原型概念为中心建立起来的概念范畴。词汇概念与放射性范畴具有相似的结构。这为词义的放射性范畴假设提供了学理依据。在词的不同义项中也存在一个(或更多)具有典型效应的中心或原型义项,其它非原型义项基于特定认知机制(如隐喻和转喻等)由原型义项引申而来,进而形成不同但语义相关的放射性语义范畴。

  另外,作者还详细考察了Lakoff提出的全面详述方法(full-specificationapproach)及其存在的缺陷以及解决办法。在介绍时(第三节),Evans&Green以介词over为例详细介绍了全面详述方法的发展过程和操作方法,并强调指出意象图式转变和隐喻性引申在词义义项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时,Evans&Green还详细阐述了全面详述方法在区分一词多义现象和语义模糊性以及方法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第四节)在此基础上,指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原则性一词多义研究方法(ThePrincipledPolysemyApproach)。(第五节)该研究方法由Evans和其导师Tyler共同创立,旨在提出使语义网络分析过程变得更客观和更具可验证性的一系列决议性原则,其中涉及如何区分不同词义和确定原型词义等重要问题。除此之外,Evans&Green以介词、名词和动词等主要词类为例展示了原则性一词多义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和可验证性。

  最后,作者重新审视了语境在多义性研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一词多义现象受语境效应的影响存在程度性差异并展示出一定的层级性。对词义产生影响的语境主要包括:使用语境、句式语境和知识语境。

  第十一章

  本章主要探讨意义建构和心智空间之间的关系。认知语言学坚持语义百科观和动态概念化假设,认为词语本身并无意义或脱离语境的词语并无意义可言。也就是说,词语并不是承载意义的容器,而是在心智通达大量百科知识的释义过程中发挥认知参照点或提示符作用。基于意义建构过程,语言为复杂程度不同的认知表征提供认知参照。认知语义学认为意义建构在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概念现象,动态的意义建构过程即概念化过程。意义建构过程的基本单位是心智空间,它们之间彼此相连,为概念化提供概念基础。

  第一部分(第一、二节),作者首先对比了形式语义学和认知语义学各自对意义建构的认识。与形式语义学坚持的客观主义假设不同,认知语义学坚持经验主义观。经验主义观认为外部世界真实存在,但人们对外部世界进行的心智表征并非客观的镜像过程而是具身体验的结果。现实世界和语言之间存在“现实世界-认知(个人和社会文化等因素)-语言”的逐层递减性过滤映射关系。鉴于此,Evans&Green对本书中使用的“编码”一词的准确含义进行了澄清:首先,由于语言表达模态的限制,我们不可能用一种甚至几种模态来还原多模态的客观世界,因此,编码于语言单位的意义是对概念结构的部分或不完整的心智表征;其次,概念化源于具体语境中的语言使用,因此语境是意义建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最后,概念化过程依赖复杂的概念机制,包括概念隐喻、概念转喻和图式归纳等。

  第二部分,Evans&Green对心智空间的组成、结构及其在意义建构过程中发挥的基础作用做了详细介绍,最后通过语言实例展示其解释力。认知语言学认为意义建构可分为两个过程:一是构建心智空间;二是建立起心智空间之间的映射关系。Evans&Green分别从空间构建器、构成元素、元素特征和元素间关系、心智空间网格、对应元素和连接器、通达原则以及角色和值等方面对心智空间的构架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第四节)作者在第五节以实际文本为例向读者演绎了心智空间建构的具体操作过程及其可行性和解释力。

  最后,作者通过对时、体和情态的考察论述了意义构建过程的动态性特征以及语言在这一过程中所发挥的认知辅助作用。

  第十二章

  本章主要论述概念整合理论。概念整合理论由GillesFauconnier和MarkTurner等人提出。该理论的发展基于认知语义学的两大研究传统——概念隐喻理论和心智空间理论。

  概念整合理论的兴起源于对概念隐喻理论解释力的不满。比如对于例(2)这句话,仅依靠概念隐喻理论所说的源域到靶域的概念映射并不能得知对外科医生不称职的贬义评价来源为何处。因此,概念整合理论提出意义建构过程中还包括新创结构——意义大于其构成成分之和。

  (2)Thatsurgeonisabutcher.

  整合网络的提出便是为了解释新创意义的来源。这里需要明确的一个重要区分:概念域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知识结构;而心智空间则是意义构建过程中的在线产物。第二节,作者介绍了概念整合理论的工作机理并以例(2)为例展示了概念隐喻理论的操作过程和解释力。

  第三节中,Evans&Green首先对整合的本质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整合机制不仅局限于语言层面,而是一种普遍的认知操作机制。其次,详细介绍了概念整合网络的构成、选择性投射、指导原则、导致新创结构产生的三个基本过程——组合、完善和详述以及迭代反投影等内容。最后,Evans&Green将概念整合理论应用于其他语言实例和非语言实例以进一步展示其操作过程和解释力。

  概念整合理论基于对应关系(时间、空间、表征、改变、角色-值关系、类比关系、部分-整体和因果关系等)压缩将复杂、抽象的概念“降解”为人类可体验的尺度。概念整合过程并非局限于两个不同概念域之间的映射,而是基于整合网络,包括单一网络、镜像网络、单一输入域网络和双输入域网络等类型。概念整合中的不同映射过程存在层级性,即整合结果可以作为新的概念输入进而引发新的整合或再整合过程。第六节中作者以“TheGrimReaper”为例详细讨论了概念整合的层级性问题。

  在展示了其强大解释力之后,作者论述了约束概念整合理论的指导原则或限制性原则——最佳性原则。另外,作者还将概念整合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进行了对比,得出二者的不同之处,并进一步探讨了概念整合理论对后者的补充作用。

  第十三章

  本章作者通过将认知语义学与真值条件语义学和关联理论进行比较,将其置于更广的研究范畴进行考察,进而对本书第二部分所讨论的内容作出总结。之所以将认知语义学与真值条件语义学进行比较,原因在于认知语义学的兴起可视为对真值条件语义学的不满和反动。尽管以形式为导向(formallyoriented)的关联理论在模块论方面与真值条件语义学坚持相同论调,但其在语言意义本质的认识论层面与认知语义学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如反对形式主义对语义学和语用学做出的严格划分,这使其归属于更广层面的认知研究范畴。

  基于对应理论,真实条件语义学认为语言意义为真的条件是其所表达的意义与现实世界相符。真值条件语义学认为我们可以依据不可再释义的元语言对现实世界即语义真值进行纯粹客观的描写,进而将目标语言转译为元语言。Evans&Green在讨论真值条件语义学的同时,还对Tarski关于自然语言的不一致性讨论、命题和句子之间的差异、真值条件语义学与生成语言学之间的关系、意义组合性原则、自然语言如何转译为元语言以及语义解读、赋值和匹配等内容进行了绍介。最后,他们对形式语义学和认知语义学进行了比较并得出了二者的异同点。(455-458页)

  关联理论由心理学家DanSperber和语言学家DeirdreWilson共同提出。该理论是一种普适性交际理论,它将话语交际视为明示-推理交际的一种。Sperber&Wilson认为交际的定义性特征表现为展示某一特定交际意图。也就是说,交际意图由某种明示性行为得以展示。言语交际便是典型的表达某种交际目的的明示性交际行为。在论述关联理论的过程中,Evans&Green首先对明示性交际、共同认知环境、关联、话语显义和蕴含等概念以及关联理论对隐喻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详细的绍介。最后,将关联理论和认知语义学进行比较并得出其异同。

  第三部分(略)

  三、总结

  通过以上的简单介绍,我们可以看到Evans&Green这部宏伟巨著的大致轮廓。之所以称其为宏伟巨著不仅仅是因为其篇幅的恢弘,更主要是考虑其内容的丰富和充实。除此之外,本书还具有以下特点:

  一、结构设计合理,更符合教科书用途。每章正文详述之后都附以扩展阅读书目和习题练习以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章节内容并进一步激发读者的思考。

  二、逻辑清晰,脉络流畅,一气呵成。全书共分四个部分,每一部分和后一部分之间逻辑衔接紧密——理论假设概览为语义研究开展夯实学理基础;语义研究详述为语法分析讨论做好坚实铺垫;概括总结展望为事业发展谱写宏伟蓝图。

  三、并非单一绍介,每一理论都做到有疑必思。反思的开展更好地反映了认知语言学现行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

  本书美中不足之处在于对认知语音学研究关注较少。这不仅与作者个人的研究兴趣有关,更反映了认知语言学对语音学关注的不足。衷心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认知语音学也会得以长足的发展,进而完善认知语言学发展体系。

  认知语言学主要内容

  认知语言学为我们研究语言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全新的方法,近二十几年来发展迅猛,一大批论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认知语言学”这个术语首先出现于1971年,原指真正研究大脑中语言机制的学科。(参见Lamb,1998:381)时下国内外学者所说的“认知语言学”与Lamb所说的研究方法和内容并不相同。目前盛行于欧洲、北美及其他国家的“认知语言学”指的是诞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和90年代得到迅猛发展、至本世纪已渐成主流的新兴语言学流派。

  一般说来,认知语言学主要有以下3个主要来源,这些领域的重要学者也成为国外认知语言学界的主要代表人物:一、从转换生成学派中分裂出来的生成语义学家,如:Lakoff、Langacker、Fillmore等。二、从认知和/或功能角度研究语言的主要学者,如:Taylor、Dirven、Talmy、Geeraerts、Turner、Sweester、Rudzka-Ostyn、Givn、戴浩一、Brugman等,他们主张运用普遍的认知方式来解释语言的形式和功能,深入研究语言表达背后的认知机制。这一阵营中还包括研究语言共性和类型学、或从类型学和认知角度研究语义演变、语法化、象似性等现象的学者,如Haiman、Heine、Hopper、Traugott、Croft、Hawkins、Hnnemeyer等,也包括认知语用学家Sperber和Wilson等。三、关注认知研究的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等,主要有:Johnson、Putnam、Gibbs、Rosch、Piaget、Fauconnier、Labov、Rumulhart、MaClelland、Lamb、Lounsbury、Berlin和Kay。

  笔者综合当前知名认知语言学家所研究的基本内容、方法和观点,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权且将其描写定义为:认知语言学是一门坚持体验哲学观,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意义研究为中心,旨在通过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等,对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规律做出统一解释的、新兴的、跨领域的学科。

  从本定义可见,以下几个方面构成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体验与认知。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与人类的身体经验和认知密不可分,语言能力是人类整体认知能力的一部分;同时语言的出现和发展又促进了人类认知的发展。笔者于1998年提出语言世界观多元论,论述了现实、认知、语言、文化4者之间的种种辩证关系,强调认知和语言的体验性。Ungerer&Schmid指出:“认知语言学是根据对世界的经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1996:x)可见,客观世界是认知形成的基础,语言是对客观世界认知的结果,是对现实进行概念化后的符号表达。认知和语言都是基于对现实的体验之上的,认知先于语言、决定语言,是语言的基础;语言又可反作用于认知,可促进认知的发展和完善,语言与认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往的语言研究多重视语言形式、结构、内部关系的描写,或强调语言与客观世界的对应,没有从认知角度、将主观与客观结合起来深入解释语言,这是认知语言学不同于许多其他学派的根本区别之一。

  (2)意义为中心。认知语言学是以意义为中心的语言学,笔者曾将语义的认知观归纳为9个特点:经验观、概念观、百科观、原型观、意象图式观、隐喻观、寓比观、象似观、认知模型与激活理论。(王寅,2001:180-195)人类在对客观现实进行体验和范畴化的基础上形成了范畴,每个范畴对应于一个概念,同时形成语义,逐步形成了概念结构和语义系统。概念和语义既具有客观性,也具有主观性。

  (3)认知方式(CognitiveStrategy,又叫认知工具、认知策略)。用有限词语来描写世间纷繁芜杂、无限的事物,人们只能依靠有规则的认知方式和有组织的词语,否则人们就无法认识和理解世界。认知方式主要包括:体验、原型、范畴(化)、概念(化)、认知模式(包括框架)、意象图式、识解、隐喻(含换喻)、概念整合等。这些认知方式适用于分析语言的各个层面,可对语言做出统一的解释。

  (4)统一解释。认知语言学是在描写语言事实的基础上,努力解释其后的认知机制和规律,因此,认知语言学当属“解释语言学”。语言形式反映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和内在的认知机制,语言形式相对于人们的经验结构、认知方式、概念框架、语义系统以及客观世界来说,应是有理可据的。这些形式有生理、心理、认知等诸多方面的动因,因此认知语言学强调深入探索符号形式与所指意义之间的理据性联系,努力解释语言交际过程中的一般认知机制和规律。这就形成了认知语言学中的象似性理论。

  (5)知识结构。语言与人类知识(包括概念结构、社会习俗、文化规约等)密切相关。结构主义理论研究语言时排除人的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认为语言是自主的。学者们将视点转向语言的系统、结构和内部规律。只要通过细读文本本身,努力挖掘文本的言内意义或潜在意义,就可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这种方式武断地切断了文本与作者、读者以及社会之间的联系。乔姆斯基认为句法具有自主性,原则上独立于其他知识和认知技能。认知语言学则认为语言不是独立的系统,它是客观现实、生理基础、心智作用、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语言的解释必须参照人的一般认知规律和百科知识。要将语言描述清楚,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