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历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

第一篇、关于吴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吴氏历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

关于吴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姓吴。看了关于李姓的研究报告,我对自己的姓氏产生好奇。于是,我决定对吴姓作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阅读书籍,上网查寻。

2.询问亲友。

3.走访有关部门。

4.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四.结论

1.上古时已有吴姓。一是舜的后代有封在虞的,因"虞"与"吴"音相近,故舜后有吴姓。一是颛顼帝时有吴权,其后亦有吴氏。一是少康帝时有神箭手吴贺,其后有吴姓。

2. 吴姓人才辈出,军事、政治、文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等各方面都有其代表人物。战国时有著名军事家吴起,著兵书《吴子》,初任鲁将,后任魏将,屡建战功,后到楚国,被楚悼王任为令尹,实行变法,使楚国富强起来。秦朝有农民起义领袖吴广;汉代有辅佐光武帝中兴的大将吴汉;唐代有“画圣”吴道子。南宋有名将吴曦;明代有著名长篇小说家吴承恩,画家吴伟,以及明清之际的平西王吴三桂;清代有诗人吴嘉纪、吴伟业;小说家吴敬梓,书画家吴熙载、吴历;当代有物理学家吴大猷,围棋大师吴

清源等。

吴氏历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

有关吴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最近我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一条信息,杭州的十大姓氏中吴排名第六,于是我就想去调查 调查,看看吴姓的历史和现状。

二、 调查方法

1.翻阅有关中华民族姓氏的书籍,上网浏览,阅读报刊,了解吴姓的来源和历史。

2.通过有关部门,了解吴姓在各个地区的人口和分布情况。

3.通过各个方法收集吴姓名人的故事

三、调查情况

四、结论

1、 通过这次调查发现吴姓源远流长,吴氏家族名人辈出尤其以文人墨客居多:如《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元代著名戏曲作家吴昌硕、《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等;

2、 吴姓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按人口计算占第10位,我为历史上有这么多的吴姓文学家书画家留下的巨作感到自豪。

3、 作为吴姓的后代,我要努力学习,争取为吴氏家族再创辉煌。

吴氏历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

吴10至德先贤后裔之姓

吴氏源于姬姓吴国 , 始祖是太伯和仲雍 .形成于战国初期 .其吸一段让贤的故事。

据《史记·周本纪》及《吴太伯世家》记载 。周部落 ( 姬 姓 ) 的首领古公豈父 ( 即周太王 ) 有三个儿子 : 太伯、仲雍、季历 。小儿子季历贤而有才干 , 娶贤惠的太任为妻。生下个儿子叫姬昌,“有圣瑞 ”,. 因而倍受古公宠爱。古公说:“我世当有兴者 .其在昌乎 ?”。 很明显 .古公是把周 部落的兴旺发达寄希望于姬昌的。大儿太伯、二 儿 仲雍明白父最想让弟弟季历当继承人,以便将来再传给姬昌。于是便自动让贤 , 他们趁古公有病的时候 , 以给父亲 采药为借口 ,远奔到东南沿海一带的吴越地区 ,不再返回陕西 , 并在那里 “ 文身断发 , 示不可用 .以避季历 ” 。当 时江南还很落后, 由于太伯、仲雍带来了中原的先进文 化和技术,“从而归之千余家”,当地土著拥立太全为领袖,建立姬姓吴国。称为句吴 ( 句为发声词头 .无义 ), 也 作 “ 勾吴 ” 。太伯无子 ,死后由弟仲雍继承君位 .以后仲雍的子孙世代相传。

与江南吴国逐渐兴起的同时 .居住在陕西岐山-带的周部落发生了重大变化。古公果然传位给季历 .季历 传位给姬昌 ( 即周立王 )。姬昌死后 , 其子姬发 ( 即周武 王) 继承他的遗志 ,联合诸侯 , 灭掉商朝 .建立周朝 .史称西周。西周初 ,姬发寻求太伯、仲雍的后代 ,当时仲雍的 曾孙周章已是吴君 ,因而封周章为吴子 ,迫封太伯为吴 伯 .另封周章的弟弟虞仲于周之北故夏虚 .并把他们正式列为诸侯 。 由于太伯主动让贤 , 古公死后季历立 ,季 历死后姬昌立,姬昌死后子姬发立,所以倍受古人称赞。 孔子说 :“太伯可谓致德矣 , 三以天下让 .民无得而称焉。”

吴国建都于吴 ( 今江苏苏州 ) .有今江苏、上海大部 和安徽、浙江的一部分。公元前 585 年 .仲雍的 19 代孙 寿梦正式称王,至春秋后期开始强盛。吴王阖闾任用伍 子胥为相、孙武为 将 , 公元前506 年曾一度攻破楚国 ; 传 到其子夫差 ,又战胜赵国 .迫使越王勾践屈服求和 , 并北 上与晋争霸。后来 由于夫差骄傲自大 ,不昕伍子膏的劝谏,贻误战机 ,吴王反而被越王勾践打败,于公元前 473 年亡 国 ,吴王夫差悔之莫及,遂自杀。吴国王族子孙避 难四散, 为 了不忘故国,以 原国名为姓氏 , 就是吴氏。

清人张谢( 性氏寻源〉及〈姓氏考略〉均认为吴氏不 始于太伯的后 代, 而是在上古时已有吴性 , 并引《山海经》说颛顼时有吴权 , 通阿女缘妇 ; 寻 引《 史记索引》说 ,舜后封虞,虞音近吴,故舜后亦有吴氏引《 帝王世纪》说少康时有吴贺 .与羿期射。但是 ,其引文所列人物均未世 系资料可考,也末说明成姓原因 。所以 , 多数姓氏书及吴 氏族谱一般都认为吴氏是以国为氏,称其是姬姓太伯、 仲雍的后代。

吴国灭亡后 , 夫差的新太子吴鸿被流放到江西婺源, .在此发展繁衍 .后分为邯阳吴氏、浮梁吴氏、余干吴 氏、乐平吴氏、安仁吴氏、进贤吴氏等支派, 夫差的家室 有一部分隐居于江浙一带 , 一部分逃难至安徽歙县 , 后立 分衍出一些分支 , 还有一部分逃到齐、鲁、卫等地 ( 今山 东、河南境内 ) 安家落户。

在吴氏发展,播迁史上,有一个重要人物叫季札。季札是吴王寿梦的第四子 ,以贤德著称 ,寿梦想立他继 承王位,他坚持不受,为了回避王位,他逃到延陵( 今江 苏常州市南淹城 ), 在乡下种田当农夫,他的三个哥哥诸樊、余祭、余昧先后为吴王, 临死时要传也给他 .他仍然 不接受。因此 ,他曾被后世奉为 “至德第三人 ”。 又因其 封邑为延陵 , 故时人称其为 “ 延陵季子”。季札的孙子启 蕃 ,曾任鲁国相国 ,因此在山东曲阜安家 ,其后代有一支 因避难逃到山西 ,传至吴申 ,又南迁到楚国 ,官室大司 马。当时正值战国末期 .吴申预感到楚国必亡,秦国统 一天下已成定局 , 于是激流勇退, 携带家眷逃到江西庐山隐居起来 。 西汉初 , 吴申的长子吴芮被封为长沙王 , 建都 临湘 ( 今湖南长沙 ),食邑三千户 ,因此这一支吴氏又自江西迁到湖南。吴芮的子孙 5 代为王,至 6 世孙吴千秋被免除封爵 ,被迫从湖南迁居蒲坂 ( 今山西永济县 西蒲州 ), 繁衍昌盛 ,人丁兴旺 。有一支东迁到今河南商丘 ,其后又一支自商丘迁至南阳。此后 ,由于封爵、任官 等原因,吴氏在大江南北的许多地方发展成为名门望 族。隋唐时期吴氏的郡望有濮阳郡、渤海郡、陈留郡、吴兴郡、汝南郡、长沙郡、武昌郡等 7 个 ,于此可见吴氏分 布巳相当广泛。吴民徒居福建始于唐韧。据 《台湾省通 志》记载,唐高宗总章年间 ,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 漳州 ,有中原吴姓军校随往, 庸僖 宗时,河南光州固始人 吴祭字孝先随王审知入闽 。 居 《吴氏宗族宝鉴序》云:吴 孝先是太伯的 62. 世孙, 与他同去福建的还有他的堂兄 弟 5 人 ,他们分居福州、泉州、漳州、莆田、 江 州等地 , 称 为吴氏六祖。《 四 川总志》 称 :“吴氏入蜀 , 以唐左武卫兵曹参军为始祖。 ” 宋、明以来,吴氏家族称盛于东南 ,最著名的一支是吴宣家族 ,吴宣是季礼的 53 世孙 ,娶四川节度使孟知祥之女为妻 ,五 代时知祥割据称王 ,建立后蜀 。吴宣成为附马,家族一时显盛。但是,吴宣淡泊名利 , 又对孟氏王朝颇为不满,于是在 63 岁 时 ,毅然抛弃荣华 富贵,携带孟氏、儿子吴纶、吴经、吴绍及长孙吴文福 , 举家东迁, 辗转数千里, 先在抚州临川石井里落足,不久 ,留 足 经居此 , 自己同其它人他人再迁至 建昌南丰青铜山定居 。

因而成为江西抚州、建昌地区吴氏的共同始祖。吴宣的 后商 ,不仅代有名人,而且又分出许多支脉 。 其中 ,吴宜 的 5 世孙吴吉甫, 南迁广东兴宁 ,成为吴氏人粤始祖 。 吴纶的第二子吴宥从江西南丰竹家山迁居福建汀州府化 县石璧村,其子孙又分迁到台湾、广东、广西、香港等

地。

吴氏迁居台湾始于 1291 年 ,入台第一人是元朝礼 部员外郎吴光斗,他和宣慰使杨样奉命率6000人乘船“往使琉球”( 即 今台湾岛 ) 。明朝末年以后 ,福建、广东 沿海吴民有许多人前往 澎湖、台北、高雄等地谋生创生 。 发展至今 ,真中最显赫的一支是吴伯雄家族。吴伯雄是 吴宥的后裔 ,现任台湾国民党中央党委、台北市市长等 要职 ,其家族在交通、金融、贸易、

医药等多种领 域拥有

庞大产业 ,族众财大,号称吴氏“ 全台第一家”。吴氏迁 居香港地区 , 大约始于元代 ,至清代 , 又有吴宣的后裔从 广东嘉应迁入 ,现居于香港新界榕树澳、三角咀、丹竹坑等地。

吴氏向海外拓展,最早是到日本。据日本学者鸟越宪三郎、日下恒夫等推定,吴人东渡日本在公元前 450

年左右 ,即越灭吴之后 ,其中有一支演变成日本皇室。 现在 ,这一批吴性族人已完全同化和融合到日本民族 中 ,而且涌现出许多著名人物 ,如当代日本著名经济学家 、日本大学经济带院院长吴文炳博士 ,日本统计学家、 “ 国势普查之父 ”吴 文聪 ,都是日本吴姓的佼佼者。吴氏在东渡日本的同时 ,还有大批人南迁,加入越人队伍 ,后 由于任官或经 商等原因,有更多的人迁入今越南 。 例 如,唐朝中期,渤海吴氏有吴纳南任安州 ( 今越南清化 省 ) 刺史 ,因而迁居于越南北部 。 延陵吴氏中季礼的 50世孙吴权,五代时为南汉静海军节度使杨廷艺的牙将和 杨的女婿 ,937年,杨被都将矫公羡杀害,吴权于次年从爱 州 ( 今越南清化省 )起兵击杀公羡,接着又在自藤江打败 南汉军队,于939年称王,建立越南历史上最早的独立王朝---吴朝。此年后一千多年,越南的吴姓宗族不 断发展壮大 ,孕育出许多著名人物 ,如越南政府最后一 任总统吴庭艳 , 即是这个家族中的成员。越南 第一皇帝友好往来姓吴,南越最后一个总统姓吴,这不仅是一件趣事,而且正反应出越南吴姓宗族兴旺发达的情况。现在越南有 二百多姓 ,按人 口 数排列 ,吴姓为第六大姓。吴氏入朝 鲜的历史也比较悠久,但见于史书记载最早的是东汉时 期陈留吴氏家族中的吴风 ,他因任汉乐浪郡 (治所在今吴氏历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

朝鲜平壤市 ) 太守而迁到朝鲜。此外的各个历史时期 ,又有许多吴姓族人自中国东北地区东流鸭绿江,到朝鲜开基立业,融入高丽民族,发展至今 。吴氏在朝鲜的 143 个姓氏中已是最常见的20大姓之一。大约自明代开始,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的吴民族人或其他姓氏一起 移民南洋 ,迁至菲律宾、马帝西亚、印尼、新加坡以及秦国、缅甸等国 。 后均发展成为所在国华人社会中有重大 影响的一支 , 并在各行各业中涌现出许多杰出英才 , 例如现任新加坡总理吴作栋便是其中的 一员。 此外 , 近 代 旅居欧美的吴氏,大都聚族而居 ,他们对当地的文明 与进步,也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当然,吴氏最丰富、是光辉的业绩还是在中国大地 上,如果浏览一下彪炳于史册的吴姓名人 , 便可知吴氏 业绩之一斑。战国时有兵家和改革家吴

起,曾辅佐楚悼 王实行变化 ,促进了楚国的富强。秦朝末年 ,阳夏 ( 今河南太廉 ) 人吴广与陈姓一起发动 、领导了中国第一次农 民大起义 ,并建立张张楚政权,任假王。东汉初有大司马、 广平侯吴汉。三国时魏有文学家吴质。南朝梁有文华 家吴均。还有安徽农民起义领袖吴承伯 。唐代最著 名的吴姓人物是阳翟( 今河南禹州 ) 人吴道子 ,他擅画佛、道教人物 , 长于画壁,笔亦磊落,势状雄峻,相传于 大同殿壁画嘉陵江三百余里山水,一日而毕。宋人苏 轼说:“ 画至吴道子,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因其高深的艺术造诣及对后代的巨大影响而被尊为 “ 画圣 ” 。 此外 .唐代还有秉笔直书的史学家吴兢,庞勋起义军将领吴迥。五代时后晋有名将吴峦。南宋有名将吴玠,吴 严璘兄弟,音韵训诂学家吴棫,大臣吴潜 ,文学家吴曾,词人吴文英。金有文学家吴激,元代有学者吴澄、吴莱。画家吴镇,稽戏作家吴昌龄。明朝至近代,吴氏多画家和小说家,例如 , 明代画家吴伟 ,工画人 物, 擅画山水,获御赐“画状元” 印 : 清 初 画家吴历 ,擅画山水 ,笔墨苍润, 与王时敏等合称 “ 清六家”:清代画家吴熙载,善花卉,工书法,尤精篆刻 ,清末画家吴友如,作品参与西方绘画透视法 ,构固紧凑,线条遒劲简洁,对以后的年画、连环画 甚有影响 。 近代人吴昌硕 ,以写意花卉、 蔬果为主,工诗 和书法 ,尤精篆刻 ,是一位颇有影响的书画家、篆刻家 。 明代小说家吴承恩 .写出了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的著名小说 《 西曾记 》,清代小说家吴敬梓所作《儒林外史》 是中国古典讽刺小说中的杰出作品 , 清末小说家吴活尧,是谴责小说的代表作家,著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此外 ,明代还有侗族农民起义首领吴勉 ,学者吴与粥 , 文学家吴应箕,竞走曲作家吴炳,医学家吴又可,南明将领吴易 ,以及引清兵入关、受封为平西王、后又割据称帝的吴三桂。清代还有文学家吴绮、吴锡麒,诗人吴伟 业、吴光骞、吴嘉纪 ,散文家吴敏树、吴汝纶,医学家吴鞠 通、吴尚先 ,植物学家吴濬、金石学 家、文学家吴大潵,江西石城佃农起义领袖吴八十、太平天国将领是吴如孝。民国时期还有学者吴承仕 ,戏曲理论家、作家吴梅, 北京大学教授吴虞 , 北洋直系军阀首领吴佩孚 ,鄂豫边 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吴光浩 ,红二十五军军长、政治委员吴焕先。 , .吴氏在当今中国最常见的汉族姓氏中名列第10位 ,在南方人中所占比例较高, 同时 ,在苗、满、蒙古、鄂 伦春、锡伯、回、哈尼、侗、壮、白等少数民族中也占有一定数量。

吴氏历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

关于吴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姓吴,我想知道吴姓的历史和现状,所以写了这份研究报告。

二、调查方法:

1. 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吴姓的来源和吴姓的历史名人。

2。 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吴姓的名人故事。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四、结论

1.有三国魏文学家吴质,南朝梁文学家吴均,唐史学家吴兢,宋音韵训诂学家吴棫,南宋词人吴文英、名将吴玠、吴璘,元画家吴镇,明末医学家吴又可,清文学家吴绮、书画篆刻家吴煕载,清末金石学家吴大澄、小说家吴趼人等,近当代有戏曲理论家吴梅、生物化学家吴忠、教育家吴玉章等。

2. 吴宣的5世孙吴吉甫是吴氏入粤始祖。吴氏迁居台湾始于1291年,入台第一人是元朝礼部员外郎吴光斗,他奉命率6000人乘船"往使琉球"(即台湾)。明朝末年以后,福建、广东沿海吴氏有许多人前往澎湖、台北、高雄等地谋生创业。吴氏迁居香港,大约始于元代。吴氏还有大批人进入今越南地区。其中季扎的50世孙吴权于939年称王,建立了越南历史上最早的独立王朝——吴朝。现在越南有二百多姓,吴姓为第六大姓。

3.吴姓,是当代中国的第十大姓,我真为我的祖先创造的辉煌而骄傲啊!

吴氏历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

麻溪吴氏家谱字辈,诒,厥,孙,谋,聿,怀,多,福,绳,其,祖,武,永,言,孝,思。。。。。。 麻溪河现属枞阳县,自麻溪吴---世祖吴太---的16代开始

枞阳麻溪吴简介

吴义方 太伯六十世孙。博学,唐贞观十四年赴歙州讲学,喜爱新安山水与父良由豫章(今南昌)迁歙州休宁石舌山。

吴义方娶程氏,生3子,长子吴太微、次子吴少微、三子吴宝微。

1.少微(新安始祖)

2.巩

3.泉

4.(王全)

5.叔溱

6.矩

7.明

8.道竞

9.习

10.深之

11.琮

12.大信

13.团

14.全聚

15.用清(七子:遇、启、福、和、讚、进、暹)

16.进

17.仙

18.士睽

19.尚六(二子:小六、小七)

20.小六(二子:太一、太二)

21.太一,迁桐城麻溪

太一公四传又分东西两股。东股有明河南右布政使吴一介及其子应寰、应宾、应宠,蓟辽总督吴用先及其子日暠等。吴应宾,字尚之,号观我,万历十四年进士,官翰林院侍读,后隐

居故里,四十多年,闭门著述。深于性命之学,潜心研究儒家经典,尤其擅长诗词创作,主要著作有:《中庸释论》十二卷,《大学古本释论》五卷,《学庸语释》二卷,《宗一圣论》二卷,《性善书》一卷,《学易斋诗文稿》,《方外游》等,另外《龙眠古文》收录其文章十七篇,《龙眠风雅》录其诗作一百二十三首。方以智的外祖父,方大镇的亲家,方孔炤的岳父。西股有明监察御史吴应琦,其子用?,官至内阁中书。

现在字辈:诒厥孙谋(19世),聿怀多(22世)福,绳其祖武,永言孝思。

吴氏历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

本支吴氏自唐末以来播迁及传派情况的研讨

(四川省营山县凉风乡母家沟支系)

吴代金

本支吴氏现存的由邻水族人吴璧山主编、营山族人吴国瑛协编的老家谱,自1772年编成以后,到现在已经有241年了。其原稿已不复存在。现今由营山族人吴承远、吴仰信(字建立)保存的是1805年营山族人吴起元(吴国瑛之子)等到邻水抄回来的。

根据这本老家谱所述,本支吴氏是泰伯的后裔中的吴念三郎的发派。先祖游仕江南,未归原籍,建业于上杭县。传至吴永礼,遂于明成化年间由福建上杭迁到广东南雄府始兴县青化司月光村,传派一十一代至吴发秀,其子侄辈在清康熙年间的“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中,迁至四川顺庆府营山县、邻水县…….繁衍至今。

这段文字,虽然给我们留下了祖宗脉络及播迁情况的宝贵信息,但也过于简略,使我辈后人不知其究。比如:是泰伯的后裔,那我们到底是泰伯的第几代?发派祖吴念三郎又是泰伯的第几代?其上承、下传是何人?建业于上杭县之前的原籍又在何地?在上杭县传了多少代才传到吴永礼?吴永礼又是在明成化几年迁广东的?因为成化年号内共有二十三年(1465—1488)①。为了尽可能弄清楚以上问题,我主要参考了广西南宁人吴健琴主编的《中国吴氏通书》(以下简称《通书》)上提供的一些零星的信息,串缀而成本文。

从与上杭县有关的吴念三郎出发,上溯其先辈是江南大多数吴姓人的共同祖先吴宣。吴宣的先祖是初唐的吴兢。从吴兢在往上追溯,直至泰伯十九世孙季札,都是《通书》上所列典型世系,仅是照录而已。从季札往上,按《史记。吴泰伯世家》抄录。本文重点摘录并加以研讨的是《通书》中有关吴宣家族传派及播迁情况,重点也在与本支吴氏各代直系亲族,旁系亲族很少涉及。

吴宣家族的播迁

泰伯七十世(《通书》中多处认为是68世)吴宣,字守德,根据国内许多吴氏族谱的记载,吴宣生于公元874年(唐僖宗乾符元年,甲午岁),卒于公元950(五代。后汉隐帝乾祐四年,庚戌岁)。吴宣是吴兢的后裔:吴兢生吴伯芮;伯芮生吴徊;徊生吴琲;琲生吴初;初生吴简;简生吴宣。吴宣祖居江西,因其父吴简于唐末在四川任职,故其家居于阆中巫锡山(今四川阆中市②)。后唐西川节度使孟知祥于公元934年称帝,旋即去世,其三子孟昶继位。孟昶是一个声色犬马之徒,把残酷的战争视为儿戏的一个白痴,因为政治腐败、混乱,社会动荡不安。为避乱,吴宣率三子六孙,于公元936年跋山涉水,辗转数千里,横舟渡江,最后落脚在江西抚州临川石井里。时年吴宣63岁。数年后他又带领长子、三子迁居到江西建昌府南丰县嘉禾驿梓口李宁庄(今南丰县铜山)。留次子守石井基业。

…….在这一段中舍去了吴宣是孟知祥驸马之说。这是因为孟知祥是后唐庄宗的心腹,去四川之前的太原留守。庄宗在用郭崇滔收蜀时,郭向庄宗推荐如收复四川希望庄宗派孟知祥接替他守蜀。庄宗答应并实行了。当郭崇滔在四川被谋杀时,孟知祥还在去四川的路上。孟知祥是在925年到四川的,此时吴宣已经51岁了,三个儿子都已成人,且有好几个孙子了。孟知祥于934称帝时吴宣已

经60岁,何况其称帝4、5个月就死了。如果说孟知祥在太原以前就把女儿嫁给了吴宣,太原或者说大同与四川之间数千里路,关山阻隔,不知有何机缘际会促成此段姻缘?我认为“驸马”之说殊不可取…….

泰伯七十一世吴纶(吴宣长子),公元904年生,娶刘、朱、曾氏,共生十子:长子吴宏,徙龙塘;次子吴宥,字承顺,居祝家山,后迁居福建宁化石璧寨;三子吴华,迁南塘,后裔析出山塘,凤凰塘等支吴氏;四子吴福,迁南城东坑菱湖塘,后裔析出窑前山塘;五子吴珍,迁江西宁都安福塘;六子吴万,迁广昌三角塘;七子吴兴,迁居古塘;八子吴宝,迁居福建建宁县石塘;九子吴仪,迁南塘磜下,后裔析出石塘、岭村、鹿子源、大田坎、小竹、白羊等地吴氏;十子吴景,迁石井塘,后裔析出韭源等支吴氏。

泰伯七十一世吴经(吴宣次子)生于公元907年,留守石井里产业。娶?氏生三子:长子吴和,居抚州石井里,后裔析出金陵格山、伏牛吴氏;次子吴仁,居抚州石井里,后裔析出彭泽、宜黄、棠阴吴氏;三子吴礼,居石井里,迁吉州梅田。吴氏历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

泰伯七十一世吴绍(吴宣三子),娶?氏生五子:长子吴权居祝家山,后裔迁上塘源;次子吴安居祝家山,迁艾婺源;三子吴政居宜黄潢源,后裔析出棠阴吴氏;四子吴洪迁潢源,后裔析出新城,梅源吴氏;五子吴永徙北源,后裔析出新城,梅源吴氏。

根据江西萍乡、广东龙川、福建永定等地吴氏族谱中的资料,吴宣有三子十八孙七十七曾孙三百多玄孙,都极富开拓精神。除江西的临川荣溪吴氏,金溪、竹溪吴氏,建昌南丰吴氏,吉安吴氏,宜黄棠阴吴氏,宁都吴氏,广昌吴氏等地的吴姓人大多是吴宣的后裔之外,吴宣的后代还广泛地播迁于福建、广东、广西、台湾、香港以及南洋各地,在文化、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知名人士层出不穷,历时千年不衰。

以下仅从本支吴氏血脉传承的角度出发,追寻其播迁线路,基本不涉及旁系。 泰伯七十二世吴宥(吴纶之次子),字承顺,谱载其生于公元928年(五代。后唐天成三年,戊子岁),八岁时随祖父吴宣迁徙至江西抚州石井里,后又迁居到南丰县嘉禾驿李宁庄。按福建永定县思贤村吴氏族谱记载:吴宥于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丁卯岁)因火烧房屋移居至祝家山金斗窠。如果谱载无误,其时吴宥已经99岁了,而且以后又迁至福建宁化石璧寨定居。吴宥迁石璧寨想必是事实,因为闽、粤吴氏族谱都有记载,那时,他已上百岁了。

吴宥,宋进士,敕赠文林郎,诰封中宪大夫,卒于北宋仁宗年间(1023—1063),与妣邹、彭太婆合葬于福建龙岩县龙门石牌前笔架山麓,现位于319国道216公里+688米处,坐西南,向东北,虎形。公之墓经龙岩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于1988年普查确认:葬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迄今900多年历史。现经龙岩市民政局于4月15日批准为古墓保留。族人于1997年8月31日,复经修葺绿化铭碑为记。

吴宥娶邹、彭氏,生四子:长子吴坎一,次子吴坤二,三子吴震三,四子吴巽四。

泰伯七十三世吴坤二(吴宥之次子),生于北宋真宗咸平六年癸卯岁(公元1003年),敕赠文林郎,原任江西吉安永兴主簙,后任御史奉政大夫,由江西调福建漳州龙岩任职,后迁入永定。初在武溪(抚市)营内肇基,为永定开基祖,入闽第二世。娶王、彭氏(生于北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共生三子:长子泰甫,次子兴甫,三子吉甫。吴坤二卒于北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初葬

永定, 南宋理宗景定五年(1264年)移葬广东大埔湖寮五虎山下。

…….吴宥以上至吴宣,三代人生卒年可信,只吴宥卒年不确。但可确定是在石璧寨居住期间去世。如若在1078—1085年间入葬龙岩龙门石牌,则定会是吴坤二在龙岩任职期间为方便祭扫,乃将其父尸骸移葬于龙门的…….

…….吴宥虽享寿百岁以上,但他不太可能在75岁时生吴坤二,因为这有悖于一般人的生育规律。也就是说吴坤二的出生年份也不太可信…….

…….吴坤二比其续妻彭氏年长37岁,当彭氏到及笄之年时,坤二至少有52岁。其三个儿子是否有彭氏所出?…….

泰伯七十四世吴吉甫,讳诵(吴坤二第三子),生于北宋真宗元丰五年壬戌岁(1082年),进士出身,曾任广东博罗知县。娶妻林福娘,生二子:长子五四郎,次子五五郎。吴吉甫卒于南宋孝宗隆兴元年癸未岁(1163年)享年82岁。葬福建永定丰田(雷湖)莲塘岗上。林福娘葬广东大埔县兰树窖狗社坪。

1988年政府修建梅(州)---坎(市)铁路,吴吉甫之墓亦当在迁之列。于同年9月5日(农历七月五日)移坟。敬录古墓碑文,右镌:大清雍正八年庚戌岁(1730年)仲冬月吉日,正中镌:宋文林郎广东博罗知县吉甫吴公之墓,左镌:兴宗户、万兴户、永兴户、祚昌户众房凡裔孙重修。9月6日(农历七月十六日)永定吴吉甫后裔代表2700多人,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将吴吉甫骨骸由湖雷莲塘移葬于湖雷镇石坑前头山岗上。

泰伯七十五世吴五四郎(吴吉甫长子)名节,又名文楷,生于南宋高宗绍兴十二年壬戌岁(1142年),宋进士,娶张、温氏,生九子:千一郎至千九郎。吴五四郎卒于南宋理宗绍定二年己丑岁(1229年),享年88岁,葬在广东大埔县雪坪其母林福娘墓左。妻张氏葬新村大岌上,妻温氏葬福建上杭石牌前大坑头上麻坑。

…….吴坤二79岁生吴吉甫,同样有悖于一般人的生育规律,几乎是不可能的…….

…….吴坤二完成了将家从江西南丰迁福建宁化石璧寨再迁至福建龙岩又再迁福建永定的一连串迁移工作…….

…….吴五四郎完成了将家从永定迁至广东大埔新村雪坪的工作,这是本支系吴氏迁得最远的地方。…….

泰伯七十六世吴千一郎(吴五四郎长子),原居广东大埔县新村雪坪,移居本村早禾田背长岭开基。娶张、郑、邱氏共生三子:长子吴念一郎,守祖业,在早禾田背、高印头传派;次子吴念二郎,娶黄氏,生三子:长子佰二郎,迁福建上杭县大燮开基;次子佰五郎传派于福建上杭县三田;三子吴金礼(上杭谱载均礼)迁福建永定高陂,娶魏氏,生子吴德寿;德寿娶张氏,生子吴仕通,仕通娶巫氏生二子:长子吴永顺娶余氏,迁高陂门前传派;次子吴永茂,娶郭氏迁高陂坪在排下传派,生二子:长曰吴泰,次曰吴宣(与远祖同名),娶陈氏、冯氏,生子吴宗响,娶黄氏,生二子:长子吴近塘;次子吴抡,娶廖氏,由高陂坪在排下迁高陂石门甲开基。

泰伯七十七世吴念三郎(吴千一郎第三子),原居于广东大埔县早禾田背长岭,娶傅氏,迁大埔县岐岭背开基。傅氏生三子:长伯三、次伯四、三伯七,均在岐岭开基。傅氏殁,乃与继室范氏移居福建永定湖雷石坑榕树下鱼子湖开基。生五子:长子吴十郎,在石坑传派;次子吴念五郎生子念九郎,失详;三子吴十一郎,娶江氏,移居福建上杭县城北天井湖;四子吴四郎,生二子,长为念七郎,次为念九郎,初移居金丰太平寨,后迁云霄市;五子吴五郎,生二子:长为七八

郎,移居无考;次为七九郎,下传十三世至吴荣山,娶黄氏,于清乾隆元年丙辰岁(1736年)流迁至罗滩开基。

泰伯七十八世吴十一郎(吴念三郎之第六子,其续妻范氏所生第三子)名珠,元朝举孝廉,敕授文林郎,曾任广西南宁府宣化县知县,在任廉明,事详邑志。任满携子吴子隆回籍(福建永定湖雷石坑村),途径上杭县城北天井湖(今上、下吴屋村)时,遵祖训---凡子孙移居,以逢湖逢汤者则发达昌盛----于天井湖一带置地筑室居之。遂成为上杭城北门、长坝、东门一带的吴氏肇基、发派始祖。

……吴十一郎迁居上杭城北的情节,与本支吴氏老家谱所述,在细节上几乎完全契合:本支吴氏实泰伯之苗裔,乃吴念三郎之发派。先祖游仕江南,未归原籍,建业于上杭县。老家谱编成于1772年,《通书》编成于2000年,时隔230年有如此的契合,绝非偶然,其中必然隐藏着真实的历史故事。于是,2023年在续编新家谱时,确认这一个吴念三郎就是本支吴氏发派之根脉。并由此上溯前辈远祖,下寻其传派踪迹。至于《通书》中所提到的几个其他的叫吴念三郎或吴念三的,因其没有和上杭县有关的信息,其传派情况和迁徙轨迹,均不在我们的研讨范围之内。

由吴念三郎上溯到吴宣、吴兢,得到本文中所述之传派关系;再往上溯,证明了本支吴氏“实泰伯之苗裔”这句话绝非虚妄之言。

《通书》中记述到吴十一郎与子吴子隆在上杭建业,成为上杭城北、东门、长坝一带的吴氏始祖,但到底传了多少代人才有吴永礼,却没有丝毫线索。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到实地去仔细查访,别无他途。

老家谱说吴永礼是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8),由上杭迁到广东南雄府始兴县青化司月光村的,也未明确记载是成化几年迁移的,不过在同一时期内,《通书》上载有上杭县别的吴氏支系中有人是在成化七年(1471)从上杭县迁到广东南雄府始兴县的。我以为我们这支吴氏的吴永礼极有可能同他们结伴迁徙,从而到达始兴县青化司月光村。

吴永礼在月光村传到第三代时是兄弟五人:长福先,次福成迁居到广东南雄府仁化县;四福松(或福聪)迁居到本县隘子镇良霞村,传派至今;三福万留居月光村后的各代虽有系(?)支,但到十一代之后,都在清康熙年间的“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中于不同年份迁移到四川省顺庆府营山县南路辅政里凉风母家沟和邻水县西门外石堰口陈家沟,繁衍至今,已达入川后的第一十五代。五福崇之后一直留居月光村,繁衍至今,已达入始兴县后的第(?)代。……

本支吴氏自吴宣以后派衍代数的研讨

本支吴氏自吴宣以后派衍代数可以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吴宣到吴子隆

泰伯七十世吴宣(874---950)

泰伯七十一世吴纶(904---?)

泰伯七十二吴宥(928---?)

泰伯七十三世吴坤二(从《通书》载其出生于1003年,不合常理,推测其可能出生于951年左右。)

泰伯七十四世吴吉甫(《通书》载其出生于1082年,此时其父已79岁,故不可信,推测其可能出生于974年。)

泰伯七十五世吴五四郎(《通书》载其出生于1142年,此时其父已60岁,虽有可能,仍推测其可能出生于997年)

泰伯七十六世吴千一郎(从《通书》中载有吴千二郎出生于1194年可知千

一郎或出生于1192年,此时其父50岁,虽有可能,仍推测其可能出生于1020年)

泰伯七十七世吴念三郎(推测其可能出生于1043年)

泰伯七十八世吴十一郎(推测其可能出生于1066年)

泰伯七十九世吴子隆(推测其可能出生于1089年)

以上传派次序为《通书》中所明载,没有理由怀疑,直接采用。但出生年份一项,自吴坤二起,颇值得怀疑。因此,我根据吴宥上溯至吴宣,吴永礼入粤传十一代,吴献爵入川至吴国瑛这三段每代平均传派时间,以及从吴宣到吴国瑛这一段的总年数,与平均传派一代的时间作对比,从而对自吴坤二到吴子隆产生一个推测出生年份。

第二阶段,用同样的推测尺度,推测出自吴子隆到吴永礼这一段的传派代数为十四代。即是说吴子隆为泰伯七十九世,吴永礼为泰伯九十四世。这一段要到上杭调查,才能确认。

第三个阶段,自吴永礼下传一十一代,不仅老家谱上有记载,就是良霞和月光村虽未编成家谱,但他们保存的家族传派记录中,吴一学、吴贞元、吴珺珽等三代人的实际出生年份与推测得到的上述三代人的可能出生年份十分吻合。这阶段中的十一代人,除迁仁化的还未联系上以外,现已联系上的四川营山母家沟,四川邻水石堰口陈家沟,广东南雄始兴县隘子镇良霞村,广东南雄始兴县司前镇(青化司)月光村等四个地方的本支吴氏的传派,都记录得十分完整。

第四个阶段,福万之后裔迁入四川省营山县顺庆府(现南充市)营山县凉风乡母家沟和迁入邻水县(县属广安市)西门外石堰口陈家沟的本支吴氏1772年编得有统一家谱,并订定有谱牒“发献人文起(良献山国起),家声世代飏。仰承孔绪久,经学衍书香。咸有尊荣志,应登大雅堂。英奇之子集,祖德益生光。”这一谱牒,营山、邻水族人都在遵循。现在已有自吴永礼以下第25代,亦即吴献爵等入川后的14代“久”字辈的出现在2023年续编的母家沟支系的家谱上

2023年2月28日(农历癸巳年正月十九日),四川营山、邻水吴氏福万之后裔一行七人回广东南雄市始兴县司前镇月光村,参与春祀活动。期间四地族人共同商定:(一)编制月光村、良霞村支系吴氏家谱;(二)从吴永礼以下第26代“经”字辈起,月光村、良霞村吴氏后裔在起名时,遵照营山,邻水族人实行了14代人300年的谱牒行事,以维护共同祖先血脉传承的秩序;(三)修葺月光村吴氏宗祠;(四)相机筹编本支吴氏统一族谱。

为了在将来修编本支吴氏自永礼公入粤起以下的统一族谱时,在追溯先祖脉络的过程中有一个统一思想,也为了寻清我们这些泰伯苗裔各自是泰伯多少世的传人的问题上有一统一认知,从而在新编的家谱上明确标注每一代人起自泰伯的代数,以示本支吴氏香火连绵不绝,祭祀永续。下面将自吴念三郎至吴永礼的传派代数的推测依据和方法简述于后。

前文已经知道吴宣生于874年,其长子吴纶生于904年,这一代的传派时间是30年。吴纶之次子吴宥出生于928年,这一代的传派时间是21—24年(其长子吴宏可能出生于925年)。这完全符合一般人的生育规律。这是自吴宣至吴永礼的传派时间轴线上一个固定的起点。《通书》所载的从吴坤二到吴千一郎这几代人的出生年份不符合一般人的生育规律,无法置信。那么,一般人的生育规律又如何呢?读过《史记》的人都知道,中华民族,男人的生理周期以“8”为循环基数:8岁生恒齿,16岁通精,24岁进入生育高峰,48岁生育能力降低,64岁基本不再有生育能力;女人的生理周期以“7”为循环基数:7岁生恒齿,14

吴氏历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

安徽茂林吴氏探源

旅美史学家唐德刚先生在他翻译的《胡适口述自传》的注释中谈到皖南名门望族时,曾引用了一句“小小泾县城,大大茂林村”这个口耳相传的民间俗语。茂林是泾县一个古老的村落,是吴氏族人聚居的地方,最盛时全村占地数千亩,富商豪宅鳞比栉次,职官品第比比皆是,被誉为“江南第一村”。1931年商务印书馆在香港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就专门辟有“茂林村”词条。著名的皖南事变也发生在这里。茂林吴,与旌德江、绩溪胡、宣州梅并列皖南四大姓。

一、源流

吴氏始祖是西周时的泰伯,周文王姬昌的兄长,周武王姬发封他于吴国,因而得姓为吴。茂林吴氏尊泰伯第78世孙、南唐循州司马吴万一为一世祖,他随父吴君锡官从江西上饶迁居南京。长大后浪迹至宛陵(今宣城市),南宋庆元三年(1197)吴惟辉作《茂林吴氏宗谱序》就曾明确记载“吾始祖万一公迁居宛陵”。他的儿子吴希贤因时局动乱,从南唐衢州教授任上三次辞官获准后,又从宣城迁到下辖的泾县茂林地区,定居于东庄(今乔吴),算起来已有1001年了。

吴希贤生三子。长子觌京留在东庄,承守祖业,世居乔吴。次子吴安国于北宗熙宁年间,因为娶了河西的宋氏女为妻,于是从东庄搬到宋家坦与宋氏“联居”,这就是吴氏正式定居茂林的开始。三子开国徙

居长安,后裔有的迁往青阳县,后发展为“老田吴氏”。

次子名安国(1042——1118)于熙宁间迁宋家坦,熙宁乙卯年(1075)建成一座大宅,因吴氏的郡望是“延陵世家”,故命名为“延陵新宅”, 这就成了建立茂林吴村的开端“平吴里”。吴安国当时在庭前植紫荆树三株,以表示不忘三兄弟情谊,其中有一棵紫荆树存活了九百年左右,成为茂林吴氏宗族繁荣昌盛的象征。

吴安国定居宋家坦时,这里的居民并不多。后来宋氏衰微,吴姓日藩,逐渐取代了宋氏。到了南宋中叶,安国七世孙吴惟辉(谱名荣四)建上、中、下三宅,让诸子分居。因这里四面环山、双溪汇流,生长着茂密的树林,遂将宋家坦改名“茂林村”。 至南宋绍兴、嘉定间,元至正十二年(1352)族人吴宗生、吴炎保、吴洪孙买下式微的宋氏旧族全部土地房产,出现了“庐舍相联、人员辏集”的繁荣景象。 随着吴氏宗族日渐繁盛,逐渐向四周拓展繁衍,分出了许多支族。最早是元朝初期的吴学兴迁到东溪河边,后来称为“九甲”。明朝中、前期出现后人称之为“八大分”,其中海昌、河昌、泗昌和济昌公分支合称“前四分”。尧生、利生、安生、义生公分支,合称“后四分”。按辈分推算“前四分”兄弟四人要比“后四分”晚一辈。前四分的吴济昌生有三子,又分为前、中、后三分,中分的吴宏安后来迁往江西,茂林只有吴钮安和吴钊安的前、后分相传。但是这两分不仅很兴旺还出现了许多知名人物,因而有“前分富、后分贵”之说。与前、后分祖同辈的“六甲”祖吴悦安,居于大宗祠边的“六甲坦”。“万公分”

祖吴惠安字万良,居茂林西南村头。“王勺公分”祖吴王勺安 ,迁村西古溪边。此外,还有“巩缘公分”,以及迁往村北庄门前等地“安公分”等等。从晚明到清朝中叶,是吴氏宗族的鼎盛时期,大批读书人经科举进入仕途到外地去做官,更有很多人外出经商致富,许多达官富商在“落叶归根”的思想支配下,最后都携资回来建宅第、置产业,促进了茂林进一步繁荣,扩展为占地约有三、四平方公里的大村落,有“江南第一村”之誉。

茂林吴氏的字辈为:万大乾坤伯、千恩端荣祥、兴彦源关昌、安缘子道尚、有永唯一善、百世承守之、报本宗同茂、传家德久垂、光华先泽盛、千载庆鸿禧。前6句由吴万一定,后4名由清乾隆年间进士吴芳培续写。目前,在茂林已传至光字辈。而笔者属于本字辈。

二、宗祠

茂林吴氏立宗词始于南宋,十世祖吴惟辉立东山庵为祠,修吴氏宗谱,绘制世系图。

明崇桢已卯年(1630),时任湖广布政使的吴尚默在古老的紫荆树边建成“五楹三进”的吴氏大宗祠。到了清雍正庚午年(1730),大宗祠遭火灾烧毁后面两进,仅存门厅一进,但族人很快将其修复如初。文革中,大宗祠被做为粮库而辛存下来。近来年,在全国各地的族人的鼎力相助下,吴氏大宗祠经过整修,重新焕发了昔日的光彩。主体建筑物三大进,座北朝南,建筑面积约有931平方米。祠前有一道五十米长的影壁,两头各建一座石坊同祠堂前墙连接,构成祠前闭合式

的院落。地面用扁圆形的卵石嵌成的“蝙蝠”,“白鹿”和寿字图案,为“福、禄、寿”的象征。两座石坊一为吴尚默赠其父亲吴云麓的“恩纶重贲坊”;另一为吴尚默和吴江龙的“文武进士坊”。这里应该介绍一下这两位人物: 吴尚默:字以时、号元垣(1562——1640),明万历丙辰(1594)进士。历官浙江义乌知县、浙江同考官、山东道监察御史,四川、粤东按察司使,后任湖广布政使。在他为官的地方,做过很多好事,如平定蜀乱,防御海寇,屡有功勋。谪守湖北承天府期间,兴修水利,储存粮食,练兵保卫地方平安。他还关心朝延大事,几次上书请求惩办为非作歹的阉党党首魏忠贤和崔呈秀,向朝廷举荐贤臣等等,敢于直言进谏。入湖广名宦祠享祀。

吴江龙:字德甫,号见田(1564——1639),攻举子业不就,弃文习武,考中明万历丁末(1607)科武进士。任广东拓宁守备时,剿灭海贼,驱逐荷兰入侵者,保卫边境安全。升贵州都司并署贵州布政使,后任广西昭平参将,又升永宁副总兵。不仅作战时勇敢,指挥若定,而且善于开展政治攻势。平息苗民叛乱中,有一次单骑深入其境,喻以大义,晓以利害,使其不战而降。

给这样两位文、武官员建牌坊,显然是为大宗祠赠光添彩。祠堂大门上首原有一块横额,大书“吴氏大宗祠”五字,其字体特异。《泾县志》载为明邑庠生吴国抡所书,称其书法“苍古奇逸”,如“老树枯藤,互为撑柱;天梯石栈,自相钩连”。大门两边还有一副镏金字的楹联,是明万历进士、泾县知县李邦华所撰,其联文为“延陵世

泽传江左,荆里名家传改著”。

吴氏大宗祠的整体布局,依中轴线建门厅、享堂、寝室楼三大进,东西两侧建有边屋。大门前设抱鼓石和石狮各一对。祠内共有18根方形白石柱,64根圆木大柱,屋顶为硬山式。门厅内两边各装一间厢房,其后是四方形大天井,天井当中用麻石砌一条过道,两侧砌花墩分别栽扁柏和桂花树,取“四季长青”之意。天井两边有较宽的走廊,连接第二进大厅。大厅可容纳数百人做祭祀及集会等活动。屏风上首高悬“叙伦堂”三字横匾,两边墙上嵌青石碑刻“忠、孝、节、义”四个大字。厅中的月梁、瓜柱、撑拱和平盘头等构件上,鎏金绘彩,刻有卷草、云头纹饰,以及龙凤、狮象、麒麟和人物图案。柱础和走廊的墙裙上,也有很精美的雕刻。享堂后面又有一长方形天井,下面一对金水池,当中架单孔石拱桥。金水池用麻石砌护,上有狮头白石柱和青石栏,石栏上浮雕如意纹饰。第三进是二层楼房,上下均有木制神龛,安放历代祖先牌位,称之谓“寝室楼”。从前祠堂的门厅、走廊和大厅中悬挂数以百计的匾额,昭示着吴氏宗族在科举、职官、孝悌和懿行等方面的代表人物。

这座古老的大宗祠,从前每年四时祭祖,有读祝文、叙伦常、摆筵席等活动,是族人视为神圣的地方。此外,还有大官员回乡祭祖,族中大事商议等项也在其中进行。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还在其中集会。

1941年新四军北撤时途径茂林,就在吴氏大宗祠内举行告别皖南民

吴氏历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

考试目标与内容要求

(一)目标要求

《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提出了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的要求。据此,湖南省初中毕业历史学业考试标准对考试内容作出如下相应层次的规定:

识记 要求记住构成历史基础知识的时间、地点、人物、文献、事件等要素,识别重要的图、像、画;凡《历史课程标准》中使用列举、知道、了解、说出、讲述、简述等行为动词的内容为识记层次。

理解 在识记的基础上,对所学的历史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对基本的历史知识和历史问题的初步认识。凡《历史课程标准》中使用感受、体会、概述、归纳、理解、说明、阐明、认识等行为动词的内容为理解层次。

运用 在理解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凡《历史课程标准》中使用分析、评价、比较、探讨、讨论等行为动词的内容为运用层次。

(二)内容要求

中国历史部分

目标要求

单元

知 识 内 容

识 理 运 记 解 用

北京人的生活时间及地点

中华文明

河姆渡人、半坡人的生活状况与主要农作物

的起源

炎帝、黄帝的传说

夏朝建立的时间及建立者 商、西周的建立者

国家的产生吴氏历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

春秋时期的主要霸主

和社会变革

战国七雄及形势图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秦统一的时间、秦始皇像及秦朝疆域图

统一国家 评价秦始皇 的建立 汉武帝的大一统

丝绸之路

政权分立 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及形势图

√ √

√ √ √ √ √ √ √

√ √

与民族融合 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江南开发的史实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繁荣与

女皇武则天

√ √

√ √ √ √ √ √

√ √ √ √

√ √ √ √ √ √ √

开放的社会 “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吴氏历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

唐与吐蕃的交往史实 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经济重心的

南移与民族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

关系的发展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

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统一多民族 雅克萨之战 国家的巩固

清朝前期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社会的危机 清朝前期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朝疆域图

“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 司母戊鼎图

南朝祖冲之推算圆周率

中国古代 华佗、张仲景、李时珍所处朝代及主要医学成就

科学技术 《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的作者及著作类别

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及图 四大发明

汉字的演变

中国古代 春秋时期孔子的思想主张、教育成就及孔子像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

辽、宋、西夏、金政权的并立

√ √ √

√ √

思想文化 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时间

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的著名作者及其代表作

《史记》的作者和体例

古代书法、绘画、雕塑的主要成就 林则徐虎门销烟及图

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和《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 √ √ √ √ √

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 列强的侵略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及圆明园残迹图 √

和中国人民 俄国侵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

的抗争

中日《马关系约》的主要内容及危害

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企业 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近代化 的起步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及其人物像 1911年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鲁迅、李大钊 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和五四精神 中共“一大”

创建黄埔军校的重要人物

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和重要战役

新民主主义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时间 革命的兴起

南昌起义的时间和主要领导人

毛泽东和朱德在井冈山会师

中共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红军长征

√ √ √ √ √ √ √ √

√ √

√ √

√ √ √

√ √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的意义

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

中华民族 南京大屠杀 的抗日战争

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

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重庆谈判

人民解放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战争的胜利 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的基本情况及示意图

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 √

√ √ √ √

√ √

√ √ √ √ √ √ √

√ √ √

近代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的著名企业 √

中国近代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中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的出现 √

√ 经济与社会 科举制度废除的时间

生活

新中国成立的时间及开国大典图、毛泽东像

中华人民共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和国的成立 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 和巩固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标志 社会主义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

严重失误

道路的探索

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的先进人物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

“文革”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建设中国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解放了农业生产力

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的主要文艺成就

√ √

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 √

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像

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团结 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及政权交接仪式图

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

人民解放军海军、空军、导弹部队组建的史实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

国防建设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及其对会议成功召开的贡献 与外交成就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9年中美建交 新中国成功研制“两弹一星”

科技教育

袁隆平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文化

世界历史部分

单元

亚非大河流域出现的文明古国 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图

上古人类文明

古代印度出现了种姓制度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罗马共和国建立及被罗马帝国取代的时间 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

中古亚欧文明

基督教是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教会是西欧最大封建主 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

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知识内容

√ √ √ √ √ √ √ √ √

目标要

识 理

记 解 √ √ √ √ √ √ √ √ √

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现存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