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的故事教学视频(贝的故事教案一等奖)

1、《“贝”的故事》教案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因此,本课的教案设计中,我重点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学习。通过反复朗读、在读中想象、讲解字理等形式提高识字教学效率;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欣赏图片说话”等形式,为学生搭建理解词语和运用词语的平台,锻炼并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将“学”与“用”有机结合。

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贝”字的字理演变图,大海退潮视频,生字卡、词语卡;搜集有关汉字的故事。(教师)

2.尝试朗读课文,圈画生字并认读。查找资料,收集汉字小故事。(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了解“贝”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和探索汉字秘密的热情

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故事,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和探索汉字秘密的热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导入:你去过海边吗、你在那里看到过什么、

2.多媒体出示大海退潮时的情景,并定格到贝壳图片。

3.你喜欢它们吗、说说你见过的贝壳都是什么样的,它带给你哪些快乐。

4.揭题:这一个个色彩斑斓的贝壳不但漂亮,还有一个个美丽的故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贝”的故事。教师板书:“贝”的故事。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美丽的海滨,漂亮的贝壳,承载着孩子们一个个瑰丽的梦。新课伊始,引导学生交流在海边的所见所感,直接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而多媒体演示更使没有去过海边的孩子在了解海趣的同时充满遐想,在潜移默化中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学习做好有效铺垫。

二、整体感知,初步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2.用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生字,用自己掌握的方法自学字词。

要求:

(1)拼读生字,读准字音。

(2)在词语中画出生字,读好整个词语。

(3)想想能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3.小组合作互相读词,互相纠正读音。在小组中交流自己记住生字的好方法。

4.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

平舌音:随、损、财

翘舌音:珍、饰、赚

多音字:漂

5.出示词语,学生自主认读。

甲骨文、贝类、漂亮、珍贵、饰品、随身携带、容易、钱币、钱财、赚钱、赔钱、购买、僻

6.反馈自学情况。

(1)先请四名同学合作读,再请一名同学领着大家读。

(2)把大屏幕上的生字的拼音去掉,再连词读。先自己小声练读,再开火车读。

(3)把大屏幕上的生字变成红色,指名连词读、单个读。

(4)只剩下生字,指生读并组词。

7.交流自己识记生字的好方法,教师相机指导。

如根据字谜来识记“品”:一家人三口,家有二层楼。老大住楼上,老二老三挤下头。

根据字形来识记“类”:大米。

根据规律分析记住“财、赚、赔、购、贫”都有贝字旁。

8.把这些生字送回到课文中,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本环节设计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只是在学生需要的时候进行点拨指导,帮助学生由读文、读词、识字,再读文,层层夯实。

三、观察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贝、壳、甲、骨、钱、币、与、财、关

(1)学生朗读生字并组词。

(2)引导观察“我会写”中的9个字,发现规律。

(3)明确本节课重点指导的五个字:贝、甲、与、币、关

2.同桌相互交流:在书写这些生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3.重点指导书写。

贝、甲:

(1)第二笔都是横折,不要写成横折钩。

(2)“贝”字下部的撇要写得舒展,最后一笔是点;“甲”字最后一笔是悬针竖,要写得挺拔有力。

(3)教师范写,学生临摹感悟。

(4)同桌间交流反馈,根据反馈结果,再临摹。

与:

(1)书写时,竖折折钩略向左倾斜,钩要短小有力,整个笔画一笔写成。

(2)教师范写,学生临摹感悟。

(3)同桌间交流反馈,根据反馈结果,再临摹。

币、关:

(1)同桌间观察字的书写特点,尝试书写。

(2)交流反馈,根据反馈结果,再临摹。

4.通过实物投影,让学生评价展示的写字作业,说说自己的建议。

设计意图:“识写结合”是识字写字的有效途径。本环节的教学注重教师“导”的作用,即引导学生分析字形,掌握书写的要点,又注重学生同桌间的学习交流,“扶”和“放”有机结合。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学生谈收获。

2.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

(2)朗读课文。

(3)搜集汉字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夯实基础

课件出示本课生字。

1.比一比谁眼明手快:迅速在课文中找出本课生字。

2.男女生开展“词语接龙”认读比赛,读课后练习中的词语。

3.导入:汉字是我们汉民族的文字,我们的祖先在造字的时候赋予了每一个汉字特的意义,你发现汉字里的秘密了吗、让我们到课文中去找一找吧!

设计意图: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学生生字识记得快,忘记得也快。这就需要教师有目的地帮助学生强化巩固生字,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此环节的设计不仅巩固生字词语,还为学习新课做了铺垫。

二、朗读感悟,随文识字

(一)默读课文,想一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想好了先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二)引导朗读,感悟第1自然段。

1.指生朗读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在学生朗读并汇报第一句的内容后,指导学生抓住“水里、贝壳”进行朗读指导。

(2)在学生朗读并汇报第二句的主要内容后,教师相机指导理解词语“甲骨文”并识记生字。

①出示词语“甲骨文、贝类”,学生开火车领读词语。

②出示图片并讲解:

甲骨文:古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最早的汉字。

③教师边画简笔画边讲解“甲”的演变。

甲骨文,像纵横交叉的握柄。甲骨文的“甲”字是:(“十”的变形,握柄)+ (囗,抵御矛的硬牌,表示可持握的护牌)。造字本义:古代士兵作战时手持的用来保护身体的硬牌,装有握柄,可以抵御矛进攻;士兵一手持甲牌抵御防守,一手持戈戟展开进攻。

④教师边画简笔画边讲解“骨”的演变。

甲骨文“骨”的字形“ ”上部“ ”像人体均匀排列的肋骨;下部像肉“ ”,表示“骨”与“筋肉”相连。造字本义:与肌肉、筋脉组织所相连的保护性支架。

⑤观察课文中的插图,了解“贝”的变化,指生朗读第1自然段的第二句话。你知道“贝”字的由来了吗、

(“贝”字就是根据贝壳的形状演变而来的。)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三)引导朗读,感悟第2自然段。

1.指生朗读第2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共有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在学生朗读并汇报第一句话的内容后出示词语“漂亮、珍贵、饰品”。

①指生开火车朗读词语。

②出示各种各样的漂亮贝壳图片。

③欣赏后指导学生用“漂亮”说句话。

④指导学生区别“漂”与“飘”,识记“漂”字。

⑤出示各种贝壳制成的饰品,相机指导学生理解“饰品”的意思。相机识记生字“饰”。

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话。

(2)在学生朗读并汇报第二句话的内容后出示词语“随身携带、容易、损坏、钱币”。

①指生认读词语。

②指导学生看看自己身上都带了什么,理解词语“随身携带”,相机识记生字“随”。

③教师分别拿一张纸币和一个贝壳,让学生造句,要用上“容易、损坏、钱币”等词语。

④相机识记生字“易、损、币”。

⑤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句话。

(3)在学生朗读并汇报第三句话的内容后出示汉字“赚、赔、购、贫”。

①指生朗读汉字并组词。

②导学:这几个汉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③你还知道哪些带贝字旁的字、

④出示课后习题“看图,猜猜加点字的偏旁与什么有关”。

⑤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句话。

(4)指生分句朗读第2自然段。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将识字与学文有机结合,重点指导学生用结合图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来理解词语“甲骨文、随身携带、饰品”;结合对甲骨文词义的理解,借助汉字演变识记生字“甲、骨、贝”等,体现了学习方法和识字方法的多样化。

三、巩固练习,指导书写

1.出示书后词语,学生开火车领读。

2.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贝、壳、甲、骨、钱、币、与、财、关

(1)学生朗读生字并组词。

(2)明确本节课重点指导的四个字:壳、骨、钱、财

3.重点指导。

钱、财:

(1)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两个字中的“撇”都要写得短小舒展,“点”的运笔要由轻到重。

(2)教师范写,学生临摹感悟。

(3)同桌间交流反馈,根据反馈结果,再临摹。

壳:

(1)上面是“士”不是“土”,最后一笔横折弯钩要写得圆润有力。

(2)教师范写,学生临摹感悟。

(3)同桌间交流反馈,根据反馈结果,再临摹。

骨:

(1)同桌间观察这个字的书写特点,尝试书写。

(2)交流反馈,根据反馈结果,再临摹。

4.通过实物投影,让学生评价展示的写字作业,说说自己的建议。

设计意图:写字指导是低年级的重要环节。教师的范写,及时展评反馈,表扬优点,指出不足,这都是对学生写字的引导。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总结全文。

汉字是美妙的,有趣的,灵动的。希望同学们课后搜集有关汉字的故事,领略中国汉字的美妙神奇。

2.布置作业。

(1)搜集有关汉字的故事。

(2)把“贝”的故事讲给你身边的人听。

设计意图:学语文是为了用语文。将课堂学习的收获与喜欢的人分享既是幸福也是对所学的积淀,而课外搜集汉字故事更是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贝”的故事》教案

一、课文简析。

本文介绍了“贝”字的由来、并用四幅图展示了“贝”字演变的过程,以及让我们了解了用偏旁猜测汉字意思的方法,感受到了汉字的特点。

二、生字及笔画(要求会书写、组词、注音,知道笔顺、偏旁)。

三、二类字组词(要求认识、会注音)。

四、词语解释。

保护:指尽力照顾,使自身(或他人、或其他事物)的权益不受损害。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珍贵:是指价值高;意义大;宝贵;珍爱,重视。饰品:用来装饰的物品。携带:意思是随身带着,照顾,帮助。五、近义词。

保护保卫、张开打开、漂亮美丽、珍贵宝贵、喜欢喜爱。

六、反义词。

保护破坏、张开合上、漂亮丑陋、珍贵普通、容易困难。

七、多音字。

漂:[ piāo ]漂流、漂浮。[ piǎo ]漂白、漂洗。[ piào ]漂亮。骨:[ gǔ ]骨头、骨肉。

[ gū ]骨碌、花骨朵。

八、段落大意。第1自然段,写了“贝”字的由来,是根据贝壳张开的样子演化而来的。第2自然段,写了人们用贝壳当饰品、钱币的原因,以及“贝字旁”代表的意思。九、练习。

1、给下列词语注音:甲骨文、张开、样子、可以、钱币、贝壳、动物、有关、钱财、比如。

2、比一比,再组词。

贝()见()财()材()坏()怀()

巾()币()与()写()关()送()

3、课内阅读。

时候,人们觉得贝壳很漂亮,很珍贵,喜欢把它们当作饰品戴在身上。而且贝壳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于逝人还把贝壳当作钱币。所以,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比如,“赚、赔、购、贫、货”。句话。

(1)选段共()句话。

(2)古人根据贝壳的特点,把贝壳当作()戴在身上,还宝贝可当作()。用“贝”字作偏旁的字,大多与()有关。

4、读一读,记一记。

珍贵、珍惜、钱币、纸币、财富、财产、

赔本、赔礼、购买、采购、贫苦、贫穷。

分析:这6组词语分别由:“珍、币、财、赔、购、贫”6字组词构成的。

珍惜:重视爱惜,对待某个事物特别的爱惜。

财富:对人有价值的东西。

财产:是指拥有的金钱、物资、房屋、土地等物质财富。

采购:是指企业获取产品或服务作为保证企业正常开展的一项企业经营活动。

贫苦:指贫穷困苦。

5、看图,猜猜加点字的偏旁与什么有关。

铜镜、珠宝

(1)镜:古代的镜子是由铜制成的,“钅”字旁的字,表示与金属有关。

(2)珠:古代的珠宝大多由玉石制成,所以“王”字旁在汉字结构里面又被叫做“玉补”,很多和玉的意思有关的字都是王字旁的。

3、《“贝”的故事》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甲、骨”等16个生字,会写“贝、壳”等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漂”。

2、能借助图片,了解“镜、珠”等字的偏旁表示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贝”字的起源、作用以及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教学重难点]

1、识记字词,能借助图片,了解“镜、珠”等字的偏旁表示的意思。

2、朗读课文,能讲述“贝”字的故事,了解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大海退潮时的情景)你去过海边吗?你在那里看到了什么?

2、(出示贝壳图片)简单介绍贝壳是什么。你喜欢它们吗?

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内容

1、小组合作学习。

(1)合作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标注自然段。

(2)小组合作拼读词语,互相正音。

(3)小组合作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2、检查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出示会认字。

(1)抽读生字。玩摘苹果游戏,巩固生字。教师正音。

(2)学习词语。将词语放回句子中让学生练读。

(3)学习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比较字形识记:田由甲品晶巾币

同偏旁识记:财、赚、赔、购

组词识记:漂(piào漂亮)(piāo漂浮)

三、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想想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

(1)贝壳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图片)

(2)在甲骨文中,“贝”字的样子像什么?(出示甲骨文汉字图片)

(3)古时候的人们喜欢把它们当作什么?(饰品)贝壳可以做成哪些饰品?为什么它能作为饰品呢?

贝壳的特点:漂亮、珍贵(解释“珍贵”的意思)。

2、出示第2自然段第二、三句话,指名朗读。

(1)贝壳还有什么特点?(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

因为这个特点,所以贝壳被当作钱币。(课件出示以物易物的交易图片)

(2)根据这个特点,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表示什么?(与钱财有关)

(3)除了书上列举的“贝”字旁的字,你还知道哪些“贝”字旁的字呢?(学生查字典回答)

3、课堂小结:贝壳容易携带,不容易损坏,被当作钱币。现在看到“贝”字旁的字,就知道它大多与钱财有关。3、读课文,完成填空。

(1)甲骨文中的“贝”字,画的是张开的样子。

(2)古时候,人们把贝壳当作戴在身上,还把贝壳当作。

四、拓展延伸

1、教师总结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

2、出示课后第3题,学生讨论分析加点字的偏旁与什么有关。

铜镜(金字旁与金属有关)珠宝(王字旁与玉石有关)

3、请你写几个带有“金”字旁和“王”字旁的字。

4、你还知道哪些形旁表义的字?课后大家一起小组讨论。5、请写出几个带有下列偏旁的汉字。

贝()()()

钅()()()

王()()()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将生字按结构进行归类。

体字:贝、甲、币、与上下结构:关、骨

左右结构:钱、财上中下结构:壳

2、出示课件,教师指导书写。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对学生进行易错字指导。

[教学反思]

本节识字课的重难点是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我利用多媒体这一教学工具,从“贝”字的起源、贝壳的特点和作用三个方面,以形象直观的图片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又利用课后习题进行拓展延伸,使学生在读文的基础上对形声字的认识更清晰、具体,有效地落实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4、《“贝”的故事》教案

1、能够认读“甲骨文”“饰品”的词语,会写珍贵钱币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贝字的起源,贝的作用以及字形字义。

3、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意思,与偏旁有关的特点。

进一步认识形声字的规律,归纳一批学习过的形声字来学习本课。

通过学习,感受汉语言文字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重点难点

了解贝字的起源和字形字义特点,掌握贝在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中书写不同的特点。

有贝字推衍开去,总结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贝壳吗?

2.出示课件,学生欣赏感受。

(课件出示贝壳图片):不同种类的贝壳。

(1)欣赏各种贝壳,感受贝壳的漂亮,令人喜爱。

(2)说说自己喜磺种贝壳,为什么。

导语:贝壳不光外表漂亮,能做饰品,还有更大的用处呢!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好好学习一下关于“贝”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课件出示)

(1)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请教老师同学。

(2)读顺句子,不唱读,不回读,注意语气和语调。

(3)把容易读错的字和句子多读几遍。

(4)看看这篇短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2个自然段)

2、检查自读情况,疏通字词障碍。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

y cái qián ji bèi ké huài bì un与财钱甲骨贝壳坏币关

自由练读;指名读,相机指导;再指名读;齐读。开火车。按照小组快速念出老师出示的生字。让全体学生兴奋起来。

抢答。教师拿出哪个字,学生举手抢答。

教师随机纠正读音:“钱、关”前鼻音,“财”是平舌音,“甲、坏”是三拼音节。

(2)认读本课新词:(课件出示)

漂亮、贝类、珍贵、饰品、随身、损坏、容易、赚钱、赔本、购物、僻

同桌互读。同桌读有困难的地方帮助他纠正,读得好的地方表扬他并向他学习。

注意“珍、饰、赚”是翘舌音,读音分别是;“随、损”是平舌音,“品、贫”是前鼻音。:“漂亮”的“亮”读轻声。

检查评价。谁能大胆、响亮地读给大家听?指生读。

3、(课件出示):与财钱甲骨贝壳坏币关

识记生字“与财钱甲骨贝壳坏币关”。

(1)认读生字,重点认读故事中的生字,自读生字。

(2)开火车读、齐读。

(3)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们。如:“财”是“贝+才”,“坏”是“土+不”,“币”是“丿+巾”,“关”是“+天”,“甲”是“日+”。“壳”是“士+冖+几”。

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它们:“线”把“纟”换成“钅”,就是“钱”。

可以用减一减的方法记住它们:“写”去掉“冖”,是“与”。

还有用猜谜语的方法记住它们:“城头月”就是“骨”,“回来团圆”是“贝”。

2、指导写字:重点指导“钱、骨、壳”

(课件出示):钱、骨、壳的动画笔顺图

(1)教师讲解笔画名称和笔顺,扩词。

(2)在田字格中范写,讲解每个笔画在其中的位置,学生按笔顺说说笔画名称。

学生互相交流,老师重点指导。

师点拨:

“钱”的部首是“钅”,注意中间是竖提,右边不是“戈”,多一横;

“骨”的上部注意书写笔顺,第二笔是横折,第三笔是横折;

“壳”的上面是“士”。

(3)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美观?

(4)展示学生作业,点评优缺点。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贝的故事教案一等奖

1、自由朗读,要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同桌互读互听。

3.分小节展示朗读。

4、评价。

5、课件出示练读。

(1)自由模仿练读。

(2)男女分小节接力读

(4)自由练读,说说读了短文,你知道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讲了汉字“贝”的有关故事。)

(四)总结:

我国的汉字文化正是博大精深,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我们下节课接着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本课生字词。

(1)出示本课词语自由读一读。

甲骨文贝类珍贵漂亮饰品钱币购买

偏旁钱财携带货物。

(2)指名读词语师生纠正读错的字音。

(3)全班齐读词语三遍。

(4)单出示文中12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指名学生朗读。

(5)一起朗读生字。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

2、指名说明每个自然段的大致意思。

3、精读理解,重点突破。

A、学习第一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贝壳是什么?出示贝壳图片。

(贝壳是保护动物身体的铠甲。)

(2)在甲骨文中贝字的样子像什么?

(甲骨文中的“贝”字,画的就是贝壳的两扇壳张开的样子。)

引导学生归纳,这一段讲的就是贝字的起源。

B、学习第二自然段

引导学生归纳:这一段讲的是贝壳在古代的作用作为饰品。

(1)除了珍贵、漂亮,贝壳还有什么特点?(贝壳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

(2)它在古代有什么用途?(古人还把贝壳当作钱币。)

(3)根据这个特点,用贝字做偏旁的字,大多表示什么。(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比如,“赚、赔、购、贫、货”。)

(4)除了书上列举贝字旁的字,你还知道哪些其她贝字旁的字吗?(学生查字典回答)

(三)课堂小结:说一说,为什么贝字做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贝壳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古人还把贝壳当作钱币,所以贝字做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板书设计

贝的故事贝的特点:珍贵、不容易坏装饰品

用途:用贝当作钱币

赚赔购贫货

5、《“贝”的故事》教案

识字3 “贝”的故事

[教学目标]

1. 会认“甲、骨”等16个生字,会写“贝、壳”等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漂”。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贝字的起源、作用以及字形字义,进一步认识形声字的规律。

3. 感受汉语言文字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教学重点]

1. 识记字词,了解贝字的起源和字形字义特点。

2. 总结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课时]

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达标检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大海退潮时的情景。

你去过海边吗?你在那里看到了什么?

2.课件出示贝壳图片,简单介绍。你喜欢它们吗?

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什么内容?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和。

3.合作学习。

(1)小组合作学习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互听互读。

(2)自由拼读词语。

4.检查小组合作学习情况,出示我会认的生字。

(1)抽读生字。

(2)摘苹果游戏,巩固生字。

(3)学习词语。

(4)将词语放回句子中让学生练读。

5.学习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比较字形:田由甲 品晶 巾币

同偏旁识记:财、赚、赔、购

组词识记:漂(piào漂亮)(piāo漂浮)

1.将下列汉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损 ǔn 赚zh

贫p 甲j

珍zh 随s

2.给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piāo piào

(1)水面上漂()浮着一片树叶。

(2)贝壳很漂()亮。

三、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

2.指名读第1自然段,学生自由讨论下列问题。

(1)贝壳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2)在甲骨文中,贝字的样子像什么?

(3)引导学生归纳,这一段讲的就是贝字的起源。

3.读第2自然段,思考下面的问题。

(1)出示第一句话,指名朗读。

贝壳的特点:漂亮、珍贵(解释“珍贵”的意思。)

古时候的人们喜欢把它们当作什么?(饰品)

(2)出示第二、三句话,举手朗读。

①第二句话告诉了我们贝壳另外的特点是什么?(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

因为这个特点,所有贝壳被当作(钱币)。

②根据这个特点,用贝字做偏旁的字,大多表示什么?(与钱财有关)

③除了书上列举的贝字旁的字,你还知道哪些其他贝字旁的字吗?(学生查字典回答)

课堂小结:说一说,为什么贝字做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3.读课文,完成填空。

(1)甲骨文中的“贝”字,画的是 张开的样子。

(2)古时候,人们把贝壳当作 戴在身上,还把贝壳当作 。

4.贝壳有哪些特点?()

①漂亮、珍贵

②可以随身携带

③和金子一样闪闪发光

④不容易损坏

四、拓展延伸

1.教师总结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

2.出示课后第3题,学生讨论分析加点字的偏旁与什么有关。

铜、镜(金字旁与金属有关) 珠宝(王字旁与玉石有关)

3.请你写几个带有金字旁和王字旁的字。

4.你还知道哪些形旁表义的字?课后大家可以一起小组讨论。

5.请写出几个带有下列偏旁的汉字。

贝( )( )( )

钅( )( )( )

王( )( )( )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将生字按结构进行归类。

体字:贝、甲、币、与

左右结构:坏、钱、财

上下结构:关、骨

上中下结构:壳

2.出示课件,教师指导书写。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总结学生易错字指导。

6.比一比,组词语。

甲() 巾()

由() 币()

坏() 钱()

怀() 线()

才() 与()

财() 写()

6、语文二年级下册《贝的故事》教案

设计说明

本课主要通过讲“贝”是什么,在甲骨文中是什么样子的以及在古代有什么用途,用“贝”作偏旁的字表示什么等内容让学生认识形声字的规律,感受中国语言文字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学前准备

1.搜集有关贝的汉字。(师生)

2.制作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教师)

3.搜索贝类图片、贝类饰品。(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和“贝壳”等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意思与偏旁的特点。

学习重点

1.会认1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和“贝壳”等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意思与偏旁的特点。

学习难点 体会汉字字义与其偏旁的关系特点。

学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大海退潮时的图片:你去过海边吗?你在那里看到了什么?

2.出示贝壳图片,简单介绍。你喜欢它们吗?

3.揭示课题:贝壳不光外表漂亮,能做饰品,还有更大的用处呢!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好好学习一下关于“贝”的故事。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出示要求。

自由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新词。

(2)标出课文自然段。

(3)把课文读流利,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生字词学习方法。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新字。

(1)指认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开火车认读生字。

(3)生字游戏:捡贝壳。

4.完成课堂作业本第4题:选一选,填一填。

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1.认真读课文:

(1)把课文读流利,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课文讲了关于“贝”的哪几件事?

2.反馈。

(1)自由朗读,要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感受汉字的魅力。

同桌互读互听。

分小节展示朗读。评价。

(2)你知道课文讲了关于“贝“的哪几件事?

a.讲____字的起源。

b.人们把贝壳当作____用以佩戴。

c.人们把贝壳当作____购买东西,同时列举与“贝”有关的汉字。

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生字:贝、壳、甲、骨、钱。

2.出示生字的动画笔顺图,学生跟着书空。

3.在田字格中范写,讲解每个笔画在其中的位置,学生按笔顺说说笔画名称。

重点指导“

“壳”的上面是“士”;

“骨”的上部注意书写笔顺,第二笔是横折,第三笔是横折。

4.学生描红。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美观?

5.展示学生作业,点评优缺点。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巩固16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和“钱币”等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贝字的起源,贝的作用以及字形字义。

学习重点 1.巩固1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和“钱币”等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贝字的起源,贝的作用以及字形字义。

学习难点 通过学习形声字感受中国语言的博大精深。

学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导入。

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生字。

2.读一读,记一记:

珍贵珍惜钱币纸币

财富财产赔本赔礼

购买采购贫苦贫穷

3.捡贝壳生字游戏。

4.复述课文内容。

a.讲____字的起源。

b.人们把贝壳当作____用以佩戴。

c.人们把贝壳当作____购买东西,同时列举与“贝”有关的汉字。

5.导入新课。

精读课文。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这一段介绍了什么内容?

(1)贝壳有什么作用?

(2)在甲骨文中,“贝“字的样子像什么?

(3)引导学生归纳,这一段讲的就是“贝“字的起源。

(4)拓展:介绍什么是甲骨文。

(5)介绍“贝”的写法演变过程。

2.默读第2自然段,这一段介绍了什么内容?

(1)贝壳的特点:漂亮、珍贵(解释“珍贵”的意思。)

(2)贝壳在古代的用处:饰品、钱币。

(3)为什么古人把贝壳当作钱币呢?

(4)你知道“赚、赔、购、贫、货”各是什么意思吗?结合课文提示猜一猜。

3.除了书上列举的贝字旁的字,你还知道哪些其他贝字旁的字吗?

4.结合课后题:看图,猜猜加点字的偏旁与什么有关。

5.完成课堂作业本第3题:想一想,说一说,也可以写一写。

6.结合课文的介绍,读一读并想一想“纟、日”与什么有关。并动手查查它们的意思。

7.课外收集资料,和同学分享汉字的故事。

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生字:币、与、财、关。

2.出示生字的动画笔顺图,学生跟着书空。

3.在田字格中范写,讲解每个笔画在其中的位置,学生按笔顺说说笔画名称。

4.学生描红。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美观?

5.展示学生作业,点评优缺点。

板书设计 :贝“的故事

贝是什么?

贝的特点、用途。

与贝有关的汉字。

练习与作业

课内练习

1.课堂作业本第4题:选一选,填一填。

2.课堂作业本第3题:想一想,说一说,也可以写一写。

课外积累

1.课堂作业本第2题:读一读,记一记。

2.课外收集资料,和同学分享汉字的故事。

7、语文二年级下册《贝的故事》教案

一、课文简析。

本文介绍了“贝”字的由来、并用四幅图展示了“贝”字演变的过程,以及让我们了解了用偏旁猜测汉字意思的方法,感受到了汉字的特点。

二、生字及笔画(要求会书写、组词、注音,知道笔顺、偏旁)。

三、二类字组词(要求认识、会注音)。

四、词语解释。

保护:指尽力照顾,使自身(或他人、或其他事物)的权益不受损害。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珍贵:是指价值高;意义大;宝贵;珍爱,重视。饰品:用来装饰的物品。携带:意思是随身带着,照顾,帮助。五、近义词。

保护——保卫、张开——打开、漂亮——美丽、珍贵——宝贵、喜欢——喜爱。

六、反义词。

保护——破坏、张开——合上、漂亮——丑陋、珍贵——普通、容易——困难。

七、多音字。

漂:[ piāo ]漂流、漂浮。[ piǎo ]漂白、漂洗。[ piào ]漂亮。骨:[ gǔ ]骨头、骨肉。

[ gū ]骨碌、花骨朵。

八、段落大意。第1自然段,写了“贝”字的由来,是根据贝壳张开的样子演化而来的。第2自然段,写了人们用贝壳当饰品、钱币的原因,以及“贝字旁”代表的意思。九、练习。

1、给下列词语注音:甲骨文、张开、样子、可以、钱币、贝壳、动物、有关、钱财、比如。

2、比一比,再组词。

贝()见()财()材()坏()怀()

巾()币()与()写()关()送()

3、课内阅读。

时候,人们觉得贝壳很漂亮,很珍贵,喜欢把它们当作饰品戴在身上。而且贝壳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于逝人还把贝壳当作钱币。所以,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比如,“赚、赔、购、贫、货”。句话。

(1)选段共()句话。

(2)古人根据贝壳的特点,把贝壳当作()戴在身上,还宝贝可当作()。用“贝”字作偏旁的字,大多与()有关。

4、读一读,记一记。

珍贵、珍惜、钱币、纸币、财富、财产、

赔本、赔礼、购买、采购、贫苦、贫穷。

分析:这6组词语分别由:“珍、币、财、赔、购、贫”6字组词构成的。

珍惜:重视爱惜,对待某个事物特别的爱惜。

财富:对人有价值的东西。

财产:是指拥有的金钱、物资、房屋、土地等物质财富。

采购:是指企业获取产品或服务作为保证企业正常开展的一项企业经营活动。

贫苦:指贫穷困苦。

5、看图,猜猜加点字的偏旁与什么有关。

铜镜、珠宝

(1)镜:古代的镜子是由铜制成的,“钅”字旁的字,表示与金属有关。

(2)珠:古代的珠宝大多由玉石制成,所以“王”字旁在汉字结构里面又被叫做“玉补”,很多和玉的意思有关的字都是王字旁的。

8、语文二年级下册《贝的故事》教案

识字3 “贝”的故事

[教学目标]

1. 会认“甲、骨”等16个生字,会写“贝、壳”等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漂”。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贝字的起源、作用以及字形字义,进一步认识形声字的规律。

3. 感受汉语言文字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教学重点]

1. 识记字词,了解贝字的起源和字形字义特点。

2. 总结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课时]

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达标检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大海退潮时的情景。

你去过海边吗?你在那里看到了什么?

贝的故事教学视频

2.课件出示贝壳图片,简单介绍。你喜欢它们吗?

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什么内容?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和。

3.合作学习。

(1)小组合作学习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互听互读。

(2)自由拼读词语。

4.检查小组合作学习情况,出示我会认的生字。

(1)抽读生字。

(2)摘苹果游戏,巩固生字。

(3)学习词语。

(4)将词语放回句子中让学生练读。

5.学习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比较字形:田—由—甲 品—晶 巾—币

同偏旁识记:财、赚、赔、购

组词识记:漂(piào漂亮)(piāo漂浮)

1.将下列汉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损 ǔn 赚zh

贫p 甲j

珍zh 随s

2.给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piāo piào

(1)水面上漂()浮着一片树叶。

(2)贝壳很漂()亮。

三、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

2.指名读第1自然段,学生自由讨论下列问题。

(1)贝壳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2)在甲骨文中,贝字的样子像什么?

(3)引导学生归纳,这一段讲的就是贝字的起源。

3.读第2自然段,思考下面的问题。

(1)出示第一句话,指名朗读。

贝壳的特点:漂亮、珍贵(解释“珍贵”的意思。)

古时候的人们喜欢把它们当作什么?(饰品)

(2)出示第二、三句话,举手朗读。

①第二句话告诉了我们贝壳另外的特点是什么?(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

因为这个特点,所有贝壳被当作(钱币)。

②根据这个特点,用贝字做偏旁的字,大多表示什么?(与钱财有关)

③除了书上列举的贝字旁的字,你还知道哪些其他贝字旁的字吗?(学生查字典回答)

课堂小结:说一说,为什么贝字做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3.读课文,完成填空。

(1)甲骨文中的“贝”字,画的是 张开的样子。

(2)古时候,人们把贝壳当作 戴在身上,还把贝壳当作 。

4.贝壳有哪些特点?()

①漂亮、珍贵

②可以随身携带

③和金子一样闪闪发光

④不容易损坏

四、拓展延伸

1.教师总结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

2.出示课后第3题,学生讨论分析加点字的偏旁与什么有关。

铜、镜(金字旁与金属有关) 珠宝(王字旁与玉石有关)

3.请你写几个带有金字旁和王字旁的字。

4.你还知道哪些形旁表义的字?课后大家可以一起小组讨论。

5.请写出几个带有下列偏旁的汉字。

贝( )( )( )

钅( )( )( )

王( )( )( )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将生字按结构进行归类。

体字:贝、甲、币、与

左右结构:坏、钱、财

上下结构:关、骨

上中下结构:壳

2.出示课件,教师指导书写。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总结学生易错字指导。

6.比一比,组词语。

甲() 巾()

由() 币()

坏() 钱()

怀() 线()

才() 与()

财() 写()

9、语文二年级下册《贝的故事》教案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因此,本课的教案设计中,我重点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学习。通过反复朗读、在读中想象、讲解字理等形式提高识字教学效率;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欣赏图片说话”等形式,为学生搭建理解词语和运用词语的平台,锻炼并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将“学”与“用”有机结合。

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贝”字的字理演变图,大海退潮视频,生字卡、词语卡;搜集有关汉字的故事。(教师)

2.尝试朗读课文,圈画生字并认读。查找资料,收集汉字小故事。(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了解“贝”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和探索汉字秘密的热情

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故事,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和探索汉字秘密的热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导入:你去过海边吗、你在那里看到过什么、

2.多媒体出示大海退潮时的情景,并定格到贝壳图片。

3.你喜欢它们吗、说说你见过的贝壳都是什么样的,它带给你哪些快乐。

4.揭题:这一个个色彩斑斓的贝壳不但漂亮,还有一个个美丽的故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贝”的故事。教师板书:“贝”的故事。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美丽的海滨,漂亮的贝壳,承载着孩子们一个个瑰丽的梦。新课伊始,引导学生交流在海边的所见所感,直接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而多媒体演示更使没有去过海边的孩子在了解海趣的同时充满遐想,在潜移默化中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学习做好有效铺垫。

二、整体感知,初步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2.用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生字,用自己掌握的方法自学字词。

要求:

(1)拼读生字,读准字音。

(2)在词语中画出生字,读好整个词语。

(3)想想能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3.小组合作互相读词,互相纠正读音。在小组中交流自己记住生字的好方法。

4.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

平舌音:随、损、财

翘舌音:珍、饰、赚

多音字:漂

5.出示词语,学生自主认读。

甲骨文、贝类、漂亮、珍贵、饰品、随身携带、容易、钱币、钱财、赚钱、赔钱、购买、僻

6.反馈自学情况。

(1)先请四名同学合作读,再请一名同学领着大家读。

(2)把大屏幕上的生字的拼音去掉,再连词读。先自己小声练读,再开火车读。

(3)把大屏幕上的生字变成红色,指名连词读、单个读。

(4)只剩下生字,指生读并组词。

7.交流自己识记生字的好方法,教师相机指导。

如根据字谜来识记“品”:一家人三口,家有二层楼。老大住楼上,老二老三挤下头。

根据字形来识记“类”:大米。

根据规律分析记住“财、赚、赔、购、贫”都有贝字旁。

8.把这些生字送回到课文中,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本环节设计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只是在学生需要的时候进行点拨指导,帮助学生由读文、读词、识字,再读文,层层夯实。

三、观察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贝、壳、甲、骨、钱、币、与、财、关

(1)学生朗读生字并组词。

(2)引导观察“我会写”中的9个字,发现规律。

(3)明确本节课重点指导的五个字:贝、甲、与、币、关

2.同桌相互交流:在书写这些生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3.重点指导书写。

贝、甲:

(1)第二笔都是横折,不要写成横折钩。

(2)“贝”字下部的撇要写得舒展,最后一笔是点;“甲”字最后一笔是悬针竖,要写得挺拔有力。

(3)教师范写,学生临摹感悟。

(4)同桌间交流反馈,根据反馈结果,再临摹。

与:

(1)书写时,竖折折钩略向左倾斜,钩要短小有力,整个笔画一笔写成。

(2)教师范写,学生临摹感悟。

(3)同桌间交流反馈,根据反馈结果,再临摹。

币、关:

(1)同桌间观察字的书写特点,尝试书写。

(2)交流反馈,根据反馈结果,再临摹。

4.通过实物投影,让学生评价展示的写字作业,说说自己的建议。

设计意图:“识写结合”是识字写字的有效途径。本环节的教学注重教师“导”的作用,即引导学生分析字形,掌握书写的要点,又注重学生同桌间的学习交流,“扶”和“放”有机结合。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学生谈收获。

2.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

(2)朗读课文。

(3)搜集汉字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夯实基础

课件出示本课生字。

1.比一比谁眼明手快:迅速在课文中找出本课生字。

2.男女生开展“词语接龙”认读比赛,读课后练习中的词语。

3.导入:汉字是我们汉民族的文字,我们的祖先在造字的时候赋予了每一个汉字特的意义,你发现汉字里的秘密了吗、让我们到课文中去找一找吧!

设计意图: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学生生字识记得快,忘记得也快。这就需要教师有目的地帮助学生强化巩固生字,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此环节的设计不仅巩固生字词语,还为学习新课做了铺垫。

二、朗读感悟,随文识字

(一)默读课文,想一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想好了先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二)引导朗读,感悟第1自然段。

1.指生朗读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在学生朗读并汇报第一句的内容后,指导学生抓住“水里、贝壳”进行朗读指导。

(2)在学生朗读并汇报第二句的主要内容后,教师相机指导理解词语“甲骨文”并识记生字。

①出示词语“甲骨文、贝类”,学生开火车领读词语。

②出示图片并讲解:

甲骨文:古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最早的汉字。

③教师边画简笔画边讲解“甲”的演变。

甲骨文,像纵横交叉的握柄。甲骨文的“甲”字是:(“十”的变形,握柄)+ (囗,抵御矛的硬牌,表示可持握的护牌)。造字本义:古代士兵作战时手持的用来保护身体的硬牌,装有握柄,可以抵御矛进攻;士兵一手持甲牌抵御防守,一手持戈戟展开进攻。

④教师边画简笔画边讲解“骨”的演变。

甲骨文“骨”的字形“ ”上部“ ”像人体均匀排列的肋骨;下部像肉“ ”,表示“骨”与“筋肉”相连。造字本义:与肌肉、筋脉组织所相连的保护性支架。

⑤观察课文中的插图,了解“贝”的变化,指生朗读第1自然段的第二句话。你知道“贝”字的由来了吗、

(“贝”字就是根据贝壳的形状演变而来的。)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三)引导朗读,感悟第2自然段。

1.指生朗读第2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共有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在学生朗读并汇报第一句话的内容后出示词语“漂亮、珍贵、饰品”。

①指生开火车朗读词语。

②出示各种各样的漂亮贝壳图片。

③欣赏后指导学生用“漂亮”说句话。

④指导学生区别“漂”与“飘”,识记“漂”字。

⑤出示各种贝壳制成的饰品,相机指导学生理解“饰品”的意思。相机识记生字“饰”。

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话。

(2)在学生朗读并汇报第二句话的内容后出示词语“随身携带、容易、损坏、钱币”。

①指生认读词语。

②指导学生看看自己身上都带了什么,理解词语“随身携带”,相机识记生字“随”。

③教师分别拿一张纸币和一个贝壳,让学生造句,要用上“容易、损坏、钱币”等词语。

④相机识记生字“易、损、币”。

⑤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句话。

(3)在学生朗读并汇报第三句话的内容后出示汉字“赚、赔、购、贫”。

①指生朗读汉字并组词。

②导学:这几个汉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③你还知道哪些带贝字旁的字、

④出示课后习题“看图,猜猜加点字的偏旁与什么有关”。

⑤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句话。

(4)指生分句朗读第2自然段。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将识字与学文有机结合,重点指导学生用结合图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来理解词语“甲骨文、随身携带、饰品”;结合对甲骨文词义的理解,借助汉字演变识记生字“甲、骨、贝”等,体现了学习方法和识字方法的多样化。

三、巩固练习,指导书写

1.出示书后词语,学生开火车领读。

2.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贝、壳、甲、骨、钱、币、与、财、关

(1)学生朗读生字并组词。

(2)明确本节课重点指导的四个字:壳、骨、钱、财

3.重点指导。

钱、财:

(1)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两个字中的“撇”都要写得短小舒展,“点”的运笔要由轻到重。

(2)教师范写,学生临摹感悟。

(3)同桌间交流反馈,根据反馈结果,再临摹。

壳:

(1)上面是“士”不是“土”,最后一笔横折弯钩要写得圆润有力。

(2)教师范写,学生临摹感悟。

(3)同桌间交流反馈,根据反馈结果,再临摹。

骨:

(1)同桌间观察这个字的'书写特点,尝试书写。

(2)交流反馈,根据反馈结果,再临摹。

4.通过实物投影,让学生评价展示的写字作业,说说自己的建议。

设计意图:写字指导是低年级的重要环节。教师的范写,及时展评反馈,表扬优点,指出不足,这都是对学生写字的引导。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总结全文。

汉字是美妙的,有趣的,灵动的。希望同学们课后搜集有关汉字的故事,领略中国汉字的美妙神奇。

2.布置作业。

(1)搜集有关汉字的故事。

(2)把“贝”的故事讲给你身边的人听。

设计意图:学语文是为了用语文。将课堂学习的收获与喜欢的人分享既是幸福也是对所学的积淀,而课外搜集汉字故事更是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10、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贝"的故事》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读“甲骨文”“饰品”的词语,会写珍贵钱币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贝字的起源,贝的作用以及字形字义。

3.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意思,与偏旁有关的特点。

进一步认识形声字的规律,归纳一批学习过的形声字来学习本课。

通过学习,感受汉语言文字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重点难点

了解贝字的起源和字形字义特点,掌握贝在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中书写不同的特点。

有贝字推衍开去,总结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贝壳吗?

2.出示课件,学生欣赏感受。

(课件出示贝壳图片):不同种类的贝壳。

(1)欣赏各种贝壳,感受贝壳的漂亮,令人喜爱。

(2)说说自己喜磺种贝壳,为什么。

导语:贝壳不光外表漂亮,能做饰品,还有更大的用处呢!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好好学习一下关于“贝”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课件出示)

(1)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请教老师同学。

(2)读顺句子,不唱读,不回读,注意语气和语调。

(3)把容易读错的字和句子多读几遍。

(4)看看这篇短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2个自然段)

2.检查自读情况,疏通字词障碍。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

yǔ cái qián jiǎ ǔ bèi ké huài bì uān

与 财 钱 甲 骨 贝 壳 坏 币 关

自由练读;指名读,相机指导;再指名读;齐读。

开火车。按照小组快速念出老师出示的生字。让全体学生兴奋起来。

抢答。教师拿出哪个字,学生举手抢答。

④教师随机纠正读音:“钱、关”前鼻音,“财”是平舌音,“甲、坏”是三拼音节。

(2)认读本课新词:(课件出示)

漂亮、贝类、珍贵、饰品、随身、损坏、容易、赚钱、赔本、购物、僻

同桌互读。同桌读有困难的地方帮助他纠正,读得好的地方表扬他并向他学习。

注意“珍、饰、赚”是翘舌音,读音分别是;“随、损”是平舌音,“品、贫”是前鼻音。:“漂亮”的“亮”读轻声。

检查评价。谁能大胆、响亮地读给大家听?指生读。

3.(课件出示):与 财 钱 甲 骨 贝 壳 坏 币 关

识记生字“与 财 钱 甲 骨 贝 壳 坏 币 关 “。

(1)认读生字,重点认读故事中的生字,自读生字。

(2)开火车读、齐读。

(3)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们。如:“财”是“贝+才”,“坏”是“土+不”,“币”是“丿+巾”,“关”是“+天”,“甲”是“日+”。“壳”是“士+冖+几”。

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它们:“线”把“纟”换成“钅”,就是“钱”。

可以用减一减的方法记住它们:“写”去掉“冖”,是“与”。

还有用猜谜语的方法记住它们:“城头月”就是“骨”,“回来团圆”是“贝”。

2.指导写字:重点指导“钱、骨、壳”

(课件出示):钱、骨、壳的动画笔顺图

(1)教师讲解笔画名称和笔顺,扩词。

(2)在田字格中范写,讲解每个笔画在其中的位置,学生按笔顺说说笔画名称。

学生互相交流,老师重点指导。

师点拨:

“钱”的部首是“钅”,注意中间是竖提,右边不是“戈”,多一横;

“骨”的上部注意书写笔顺,第二笔是横折,第三笔是横折;

“壳” 的上面是“士”。

(3)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美观?

(4)展示学生作业,点评优缺点。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要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同桌互读互听。

3.分小节展示朗读。

4.评价。

5.课件出示练读。

(1)自由模仿练读。

(2)男女分小节接力读

(4)自由练读,说说读了短文,你知道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讲了汉字“贝”的有关故事。)

(四)总结:

我国的汉字文化正是博大精深,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我们下节课接着学。

“贝”的故事 教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本课生字词。

(1)出示本课词语自由读一读。

甲骨文 贝类 珍贵 漂亮 饰品 钱币 购买

偏旁 钱财 携带 货物。

(2)指名读词语师生纠正读错的字音。

(3)全班齐读词语三遍。

(4)单出示文中12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指名学生朗读。

(5)一起朗读生字。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

2.指名说明每个自然段的'大致意思。

3.精读理解,重点突破。

A.学习第一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贝壳是什么?出示贝壳图片。

(贝壳是保护动物身体的铠甲。)

(2)在甲骨文中贝字的样子像什么?

(甲骨文中的“贝”字,画的就是贝壳的两扇壳张开的样子。)

引导学生归纳,这一段讲的就是贝字的起源。

B.学习第二自然段

引导学生归纳:这一段讲的是贝壳在古代的作用作为饰品。

(1)除了珍贵、漂亮,贝壳还有什么特点?

(贝壳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

(2)它在古代有什么用途?

(古人还把贝壳当作钱币。)

(3)根据这个特点,用贝字做偏旁的字,大多表示什么。

(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比如,“赚、赔、购、贫、货”。)

(4)除了书上列举贝字旁的字,你还知道哪些其她贝字旁的字吗?

(学生查字典回答)

(三)课堂小结:

说一说,为什么贝字做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贝壳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古人还把贝壳当作钱币,所以贝字做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板书设计

2 贝的故事

贝的特点:珍贵、不容易坏 装饰品

用途:用贝当作钱币

赚 赔 购 贫 货

11、大班数学《认识“”、“”和 “=” 》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和“<”,尝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锻炼思维的可逆性和灵活性。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增进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受力。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大转盘;海洋球两袋

操作题板每组一份;1~10数卡每组一份;>或<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认识“>”和“<”,比较两组实物和图像的多少。

1、出示“>”和“<”,感知符号的形状,区别开口方向。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两个符号,你看看像什么?这个符号的大嘴巴朝哪里?那这个呢?

2、出示两袋数量悬殊的海洋球,探究发现大嘴巴朝量多的物体。

师:先出示大于号,你们看这个符号大嘴巴朝哪里?那再看看老师手里的两袋海洋球,哪袋多,哪袋少?那朝大嘴巴的这边应该放哪一袋?为什么?

师:原来呀,大嘴巴喜欢数量多的东西,那这个大嘴巴朝左边的符号我们把它叫做大于号。

师:刚才那个是大于号,那这个叫什么了?(小于号)这个符号的嘴巴朝哪里啊?现在你们想想老师手里这袋多的海洋球应该放哪里了?为什么?(因为大嘴巴喜欢数量多的东西)我们把这个大嘴巴朝右的符号叫做小于号。

3、多媒体出示两组数量悬殊的图像,尝试用“>”或“<”表示。

师:这里有两盘苹果,这盘数量怎么样?(多)那这盘呢?(少)他们中间应该放哪一个符号啊?(大于)哪一个是大于?(红色的)我们请它下来看看,对啦,大嘴巴朝左的叫什么啊?大嘴巴朝的这边数量要怎么样?

师:老师这里还有两盘犁,你觉得它们中间应该放一个什么符号啊?(小于)哪个是小于?(黑色的)我们请它下来看看,对啦,原来啊,大嘴巴始终喜欢数量多的这边,我们把这种大嘴巴朝右的叫什么符号啊?大嘴巴喜欢数量怎么样的东西啊?(多的)

4、尝试用身体姿势来表示“>”和“<”。

师:现在呀老师想请小朋友用身体的姿势来表演大于和小于号,来,立正,我们先来做大于号,它的大嘴巴朝哪里啊?(左边)做的真不错,那现在来学做小于号,大家学得可真像。

二、比较两数大小,理解“>”和“<”的含义。

1、游戏:进入《小熊10元超市》,引出1~10的整数。

师,小熊开了一个10元超市,我们去看看吧,超市里都有哪些数字?12345678910

2、比较第一个货柜上的两样商品的价格大小,学习正确使用“>”或“<”。

走进超市,原来有这么多货物,我们来看第一个货架,饮料几元?巧克力几元?你觉得应该用什么符号?为什么?

师:闹钟和帽子中间应该用个什么符号?以此类推。

3、通过比较,发现“>”和“<”的共同点,开口始终朝大数。

最后小结,你们看,大于符号和小于符号的大嘴巴始终朝着怎么样的数字啊?

4、多媒体出示题板,幼儿通过举符号牌的方式操作练习。

师: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1和4中间的这个?里应该放什么符号?(小于)1小于4这个等式成立吗?那老师现在要考考你们了,8和2中间应该放什么符号?请你轻轻的从你的口袋里拿出一个符号来表示,你们举得是什么符号啊?来,看一下对了吗?那3和7呢?应该用什么符号?符号宝宝们看到小朋友都给他们找到了位子高兴的跳起了舞蹈,

5、调换符号开口方向,探究如何使不等式成立。

按B,呀,这会儿符号宝宝发生什么变化了?(掉头了)那我们来看看这个等式还成立吗?1大于4对吗?不对,那应该怎么办?后面的以此类推。

小结:当符号发生变化时,两边的数字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现在请小朋友把符号宝宝放到口袋里。

三、猜猜商品价格,感知10以内数的集合。

1、小组讨论第二个货柜上的商品价格。

“3>?”、“5>?”、“7>?”(弄一块黑板,写一下等式)

小熊忘记铅笔的价格了,你们猜猜这个?里面会是几元呢?1元为什么呢?除了1元还有几元?(幼儿边说老师边写)

现在老师要考考你,椅子后面有块题板,请你拿出来,然后请你在橘黄色的椭圆形里贴上相应的数。做好以后给你的爸爸妈妈检查一下,音乐一停就都要回来了。

验证:看下对吗?不对马上改过来

2、观察三组数的集合,寻找数字大小与小于其的数字多少的规律。

小结:数字越大,比她小的数字也就越多。

四、游戏:●物大放送》,尝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使用大转盘转出一个数,小于8者胜出,得礼物一份。

2、可以使用大转盘转出多个数,得数相加小于8者胜出,可得相对应的多份礼物。

活动反思:

认识“大于”、“小于”,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认识并理解“>”“<”,学习用“>”“<”表示两个的数量关系;能用语言表述操作结果。本次数学活动适合大班上学期进行,引导幼儿集体认识大于、小于、符号,接着是出示图卡进行集体练习,此环节进行时间较长;第一个环节是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并出示卡片加以练习。

第二个环节是幼儿分组活动,教师出示“看图片填数字”的游戏卡,请幼儿完成,集体检查。第三个环节是抽卡片做图形的游戏。请2个幼儿上来抽取卡片各一张。然后在请个幼儿根据两边的数字做出相应的符号,用身体来演示。这节数学活动目标基本上达成了,在活动中出现了一点问题分别为:“为什么用小于号呢?”可以改成为“为什么是小于号?”教师的指导应该使符号存在于教学之中,不可脱离,应该先强调数学关系后再学习用符号表示数字之间的关系。我通过这节活动想到了自己的常规数学课中也存在一些困惑:

1、幼儿由于个体差导,出现个别幼儿孤立活动,不愿与同伴交流,任我如何鼓励也无济于事,该如何处理?如何激发这些孩子们对数学课的兴趣?

2、幼儿园数学课的教师用语在课前非常值得揣摩,怎么提问、怎样总结与评价都值得推敲;

3、在活动中是应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学习数学概念,还是让他们在自己尝试中发现问题?如果他们不能从中自己发现问题,我们该如何办?

4、操作材料的准备需要教师做深入思考,是分组还是整体,怎样记录幼儿的操作结果?等等。

12、大班数学《认识“”、“”和 “=” 》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理解大小的相对性。

2、学习把不等式转变为等式。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可塑性,锻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7只蜜蜂,9只蝴蝶的图片。

2、6条小鱼、8只小蝌蚪的图片。猴子图片

3、数字卡片“6”、“7”、“8”、“9”以及“>”、“<”、“=”卡片若干。

4、数字头饰两套,幼儿操作材料每人一套。数字一套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我们来做一个手指游戏,小手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

幼儿:一个手指点点,两个手指点点,三个手指弯弯,四个手指叉叉,五个手指开花,六个手指打电话,七个手指捏捏,八个手指叭叭,九个手指勾勾,十个手指拍拍手。

二、认识大于号“>”。

1、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了?(春季)。春天来了,花儿都开了。蜜蜂蝴蝶都飞来了,你们看,飞来了几只蝴蝶?(出示蝴蝶图片)。我们一起来数一数。9只蝴蝶用数字几来表示?

2、又飞来了几只蜜蜂?(出示蜜蜂图片)。和幼儿一起数数有几只蜜蜂,7只蜜蜂用数字几来表示?

3、9只蝴蝶和7只蜜蜂哪个多?哪个少?9和7比哪个大哪个小?怎样才能让人一看就知道呢?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的符号,出示大于号“>”幼儿跟读大于号。你看大于号像什么?引导幼儿观察大于号像张着嘴巴对着大数笑,它表示前边的数字大,齐读9大于7。

4、小朋友你们看,老师身上也有大于号,教师用身体动作表现大于号,幼儿跟做。

三、认识小于号“<”。

1、春天来了,蜜蜂蝴蝶都飞来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小蝌蚪也出来和小鱼做游戏了,你们看有几只小蝌蚪游来了?(出示小蝌蚪图片)和幼儿一起数一数。8只小蝌蚪用数字几来表示?

2、(出示小鱼的图片)有几条小鱼来和小蝌蚪做游戏了?我们一起来数一数。6条小鱼用数字几来表示?

3、小蝌蚪和小鱼相比谁多谁少?8和6比谁大谁小?怎样才能一看就知道呢?我们在它中间也放一个符号,出示“<”,它就是小于号,齐读小于号,引导幼儿观察小于号尖尖的屁股对着小的数字,它表示前面的数字比后面的小,6小于8,幼儿齐读。

4、你们看老师身上也有一个小于号,老师用身体动作表示小于号,幼儿跟做。

四、启发幼儿找出“>”、“<”、内在规律。

1、大于号和小于号都有一个开口,长得也差不多,我们怎样才能记住它们呢?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幼儿讨论)。

2、你们看无论“>”还是“<”它们的开口都对着哪个数?(大数)。尖尖的角对着那个数?(小数)。有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学习儿歌: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小于号,屁股尖给小数看。

五、表演游戏。

1、请两名幼儿挑个数字,一个幼儿站在两个数字用肢体表现。

2、我们再来和数字娃娃玩个游戏,请你挑一个数字拿在手里,挺好老师的口令举卡片。

六、学习变不等式为等式。

小朋友真棒,认识了大于号和小于号,心里可开心了,可是有一个符号不开心了,它说我们小朋友认识了新符号就把它忘记了,它是谁呢?出示“=”,它也要来和我们做游戏了,它要考考我们小朋友,要让两边的小猴子变得一样多。(出示猴子图片),你有什么办法,怎样才能在它们中间放上等于号,变得一样多呢?8+1=9 9-1=8

七、幼儿作业,巩固练习。

接下来老师也要来考考你们了,看你们学会了没有。

1、教师交代要求;

2、幼儿操作;

3、集体检查。

13、大班数学《认识“”、“”和 “=” 》教案

活动准备:

1、7只蜜蜂,5只蝴蝶的图片。

2、4朵红花、六朵黄花的图片。

3、数字卡片“7”、“5”、“4”、“6”以及“>”、“<”、“=”卡片若干。

4、数字头饰两套,小猴子头饰若干。

5、数字小兔图一张,有关数字卡若干。

6、数字卡10张(装入猫头包内),铃鼓一个,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认识“>”和“<”

1、问:“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春天来了,蜜蜂蝴蝶飞呀飞呀,飞到我们幼儿园里来了,大家看一下,飞来了几只蜜蜂?几只蝴蝶?”教师展示蜜蜂和蝴蝶的图片,幼儿说出数量,教师贴上相应的数字卡。

问:“蜜蜂和蝴蝶比,谁多?谁少?”“那么,7和5相比,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

师:“我们可以在7和5之间放一个符号,让人一看就知道哪边的数字大,哪边的数字小。我们以前学过‘=’号,能放‘=’号吗?”启发引导幼儿,引出 “>”,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大于号像张着嘴巴对着大数笑,大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大,初步理解大于号的含义,说出“7”大于“5”。

2、问:“蜜蜂和蝴蝶的家在哪里?”(花园里),展示红花和黄花的图片,让幼儿感知其数量的不同,引出“<”,重点观察小于号像是在向左弯腰,撅着屁股的样子,屁股撅给小数瞧,小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小,说出“4小于6。”

3、师:“大于号和小于号一个开口向左,一个开口向右,很不好玩,我们得找规律记住它们。”启发幼儿找出内在规律:“小朋友可以看一下,无论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它们开口得方向都对着哪一个数(大数),尖尖的小屁股对着哪一个数(小数)。”

学习儿歌: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小于号屁股撅给小数瞧。

二、表演游戏:学做“>”“<”

找出4名幼儿做数字娃娃,戴上数字头饰,找两名幼儿分别站在两个数字中间,用身体姿势表演>”“<”,幼儿读出“9大于7”“7小于9。”

三、猜谜语,(红眼睛,白皮袄,长耳朵真灵巧,爱吃萝卜爱吃草,走起路来蹦蹦跳。)引出数字小兔。

让幼儿观察小兔子是由哪些数字组成的,找出后,比较大小,填上“>”或“<”。

四、游戏:击鼓传包

玩法:教师摇动铃鼓,幼儿传猫头包,鼓声停止,包在谁的手里,就和他的同桌各从包里抽出一张卡片,比较大小,如“8”和“6&

活动目标:

1、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理解大小的相对性。。

2、学习把不等式转变为等式。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可逆性,锻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掌握相等与不相等的转化;难点是掌握“>”和“<”的方向。

14、大班数学《认识“”、“”和 “=” 》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认识球体、圆柱体、长方形、正方体,能正确说出名称和基本特征,发展空间知觉能力。

2、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与立方体相似的物体。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球体、圆柱体、长方形、正方体,能正确说出名称和基本特征,发展空间知觉能力。

2、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与立方体相似的物体。

活动准备:

1、教师演示用的长方体、正方体教具(可展开)。

2、让幼儿收集各种包装盒、瓶及与立方体相似的自然物品成品。

3、准备一些规范的立方体,如长方体、正方体积木、、子珠子(或乒乓球).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常规组织教学。

2、复习: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二、基本部分

1、感知球体、圆柱体的特征。并找出生活中相似的物体。

⑴、教师出示圆柱体、球体、让幼儿观察。(让幼儿取一个球体、一个圆柱体物品,通过看和触摸,感知并说出各自的特征。)

⑵、通过幼儿的视觉、触觉后,教师告诉幼儿这两个物体的名称。

⑶、让幼儿找一找生活的哪些东西是和球体相似的(乒乓球、皮球、篮球)哪些东西和圆柱体相似?(水桶、卷纸铅笔)

2、感知正方体、长方体的特征。并找出生活中相似的物体。

⑴、教师出示正方体、长方体、让幼儿观察。(让幼儿取一个正方体、长方体、通过看和触摸,感知并说出各自的特征。)

⑵、通过幼儿的视觉、触觉后,教师告诉幼儿这两个物体的名称。

⑶、让幼儿找一找生活的哪些东西是和长方体体相似的?(冰箱、文具盒)哪些东西和正方体体相似?(魔方)

3、幼儿再次认识物体。

⑴、老师出示正方体教具,指导幼儿观察认识:数一数有几个面?

每一面是什么形状?展开正方体盒,让幼儿清晰数出由6个正方形围合而成。 妈.咪.爱.婴..幼儿园教案频道

⑵、同样的方法认识长方体(用2种长方体)。

⑴、展开长体盒,让幼儿清晰看到,有一种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体;另外一种长方体有的面是正方体,有的面是长方形。

⑵、:让幼儿出示正方体和正方形的不同点。

4:分一分

让幼儿拿出带来的包装盒、瓶、自然物等进行分类。

三、结束部分:

教师作简单,对有进步的孩子给予肯定。

活动反思:

通过以前的学习幼儿很快就掌握了10的组成,并能自己按一定的顺序写出10的分合式,进一步巩固10的组成,只有个别幼儿在观察图时不能很好的写出10的分合式,需要教师的指导。

15、大班数学《认识“”、“”和 “=” 》教案

活动准备:

1、7只蜜蜂,5只蝴蝶的图片。

2、4朵红花、六朵黄花的图片。

3、数字卡片“7”、“5”、“4”、“6”以及“>”、“<”、“=”卡片若干。

4、数字头饰两套,小猴子头饰若干。

5、数字小兔图一张,有关数字卡若干。

6、数字卡10张(装入猫头包内),铃鼓一个,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认识“>”和“<”

1、问:“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春天来了,蜜蜂蝴蝶飞呀飞呀,飞到我们幼儿园里来了,大家看一下,飞来了几只蜜蜂?几只蝴蝶?”教师展示蜜蜂和蝴蝶的图片,幼儿说出数量,教师贴上相应的数字卡。

问:“蜜蜂和蝴蝶比,谁多?谁少?”“那么,7和5相比,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

师:“我们可以在7和5之间放一个符号,让人一看就知道哪边的数字大,哪边的数字小。我们以前学过‘=’号,能放‘=’号吗?”启发引导幼儿,引出 “>”,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大于号像张着嘴巴对着大数笑,大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大,初步理解大于号的含义,说出“7”大于“5”。

2、问:“蜜蜂和蝴蝶的家在哪里?”(花园里),展示红花和黄花的图片,让幼儿感知其数量的不同,引出“<”,重点观察小于号像是在向左弯腰,撅着屁股的样子,屁股撅给小数瞧,小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小,说出“4小于6。”

3、师:“大于号和小于号一个开口向左,一个开口向右,很不好玩,我们得找规律记住它们。”启发幼儿找出内在规律:“小朋友可以看一下,无论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它们开口得方向都对着哪一个数(大数),尖尖的小屁股对着哪一个数(小数)。”

学习儿歌: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小于号屁股撅给小数瞧。

二、表演游戏:学做“>”“<”

找出4名幼儿做数字娃娃,戴上数字头饰,找两名幼儿分别站在两个数字中间,用身体姿势表演>”“<”,幼儿读出“9大于7”“7小于9。”

三、猜谜语,(红眼睛,白皮袄,长耳朵真灵巧,爱吃萝卜爱吃草,走起路来蹦蹦跳。)引出数字小兔。

让幼儿观察小兔子是由哪些数字组成的,找出后,比较大小,填上“>”或“<”。

四、游戏:击鼓传包

玩法:教师摇动铃鼓,幼儿传猫头包,鼓声停止,包在谁的手里,就和他的同桌各从包里抽出一张卡片,比较大小,如“8”和“6&

活动目标:

1、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理解大小的相对性。。

2、学习把不等式转变为等式。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可逆性,锻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掌握相等与不相等的转化;难点是掌握“>”和“<”的方向。

16、大班数学《认识“”、“”和 “=” 》教案

活动内容:数学活动“认识圆柱体和球体”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观察、比较球体和圆柱体,说出它们的名称和主要特征。

2、让幼儿初步体验并能区分平面和立体图形的不同。

活动准备:

教具皮球1个,圆片纸1张,圆柱体积木1块。

学具幼儿人手一个乒乓球和若干大小不一的圆柱体积木。

活动过程:

1、认识球体。

(1)出示皮球“这是什么?”“皮球是什么样子的?”

(2)比较圆片纸和皮球,了解球体特征。

“你们看,这张纸是什么形状的呢?”“它们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3)玩乒乓球进一步了解球体的特征。

“请小朋友在桌上玩一玩乒乓球,不要让球离开桌面,你发现了什么?”

(4)说出球体的主要特征。

“球是什么样子的?不管从哪边看都是圆的,往哪边推都能滚动的物体叫球体。你见过的东西中有哪些象球体?”

2、认识圆柱体。

(1)出示圆柱体积木。

“它是不是球体?为什么?”

(2)比较上下两个圆,了解圆柱体的特征。

“上面和下面这两个圆一样吗?老师这里有一个和上面的圆一样大的圆片,我们用这个圆片和下面的圆片比一比,看看它们是不是一样大?”

(3)说出圆柱体的主要特征。

“象这样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的,而且上下两个圆一样大的`物体,我们叫它圆柱体。”“请小朋友在盒子里找一找,哪些积木是圆柱体?能不能把你找到的圆柱体变成一个。”

(4)幼儿寻找圆柱体并拼接。

“你找到的圆柱体能不能变成一个长的圆柱体?为什么?”

结论:只有一样粗的圆柱体才能变成一个长长的圆柱体。“你见过的东西中还有哪些象圆柱体?”

3、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球体和圆柱体,球体是不管从哪边看都是圆的,往哪边推都能滚动的物体叫球体。圆柱体是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的,而且上下两个圆一样大的物体,相同大小的圆柱体可以接成一个长圆柱体。”

17、大班数学《认识“”、“”和 “=” 》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3-4;

2、理解它们表示的数量;

3、会用手指头表示3-5;

4、会写3、4和5。

教学重、难点:写3、4和5。

教学准备:课件、贴纸、数字卡片3、4和5、可数的物件教学时间:学习3-5 20分钟,写3、4 和5 15分钟,5分钟互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请生用手指表示1和2。

2、请生用点点表示1和2。

3、请生用物体表示1和2。

4、请生背数字儿歌。

5、请生写1和2。

二、新授

1、这是数字几?引出3(出示课件)。数一数有几只小鸭子?用点点怎么表示?谁会用手指表示?3像什么?(3像耳朵听声音)(出示课件)谁会写3?来数数有几只耳朵?

2、看看老师的手指是几?引出4。用点点表示。数一数有几只耳朵?你们有几只耳朵呀?谁来帮我数四只粉笔。谁还能数出4个其它物体?怎么写?像什么?(4像红旗迎风飘)(出示课件)数红旗。

3、引出5。5怎么表示呢?谁来用点点表示。想知道怎么写吗?(出示课件)像什么?(5像称钩来买菜)

三、巩固练习

1、请生用手指表示数字。

2、请生用点点表示数字。

3、请生来带读数字。

4、请生写3、4和5。

四、作业写3、4和5各8排。

教学反思:有些孩子3和5写不好,有些孩子喜欢用以前的手势表示5,不是不行,只是为了以后用手指算数时更加方便,最好要求学生用大拇指表示5。

18、大班数学《认识“”、“”和 “=” 》教案

活动内容:数学活动“认识圆柱体和球体”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观察、比较球体和圆柱体,说出它们的名称和主要特征。

2、让幼儿初步体验并能区分平面和立体图形的不同。

活动准备:

教具皮球1个,圆片纸1张,圆柱体积木1块。

学具幼儿人手一个乒乓球和若干大小不一的圆柱体积木。

活动过程:

1、认识球体。

(1)出示皮球“这是什么?”“皮球是什么样子的?”

(2)比较圆片纸和皮球,了解球体特征。

“你们看,这张纸是什么形状的呢?”“它们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3)玩乒乓球进一步了解球体的特征。

“请小朋友在桌上玩一玩乒乓球,不要让球离开桌面,你发现了什么?”

(4)说出球体的主要特征。

“球是什么样子的?不管从哪边看都是圆的,往哪边推都能滚动的物体叫球体。你见过的东西中有哪些象球体?”

2、认识圆柱体。

(1)出示圆柱体积木。

“它是不是球体?为什么?”

(2)比较上下两个圆,了解圆柱体的特征。

“上面和下面这两个圆一样吗?老师这里有一个和上面的圆一样大的圆片,我们用这个圆片和下面的圆片比一比,看看它们是不是一样大?”

(3)说出圆柱体的主要特征。

“象这样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的,而且上下两个圆一样大的`物体,我们叫它圆柱体。”“请小朋友在盒子里找一找,哪些积木是圆柱体?能不能把你找到的圆柱体变成一个。”

(4)幼儿寻找圆柱体并拼接。

“你找到的圆柱体能不能变成一个长的圆柱体?为什么?”

结论:只有一样粗的圆柱体才能变成一个长长的圆柱体。“你见过的东西中还有哪些象圆柱体?”

3、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球体和圆柱体,球体是不管从哪边看都是圆的,往哪边推都能滚动的物体叫球体。圆柱体是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的,而且上下两个圆一样大的物体,相同大小的圆柱体可以接成一个长圆柱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