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工作总结十七篇

百度百科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网络百科全书,旨在创造一个涵盖所有领域知识,服务所有互联网用户的中文知识性百科全书。在这里你可以参与词条编辑,分享贡献你的知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新型城镇化工作总结十七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新型城镇化工作总结

  一、已开展的主要工作

  近年来,我们立足市情,按照区域经济定位,坚持以经营城市为手段,努力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积极探索以城带乡、城乡融合、加快丘区城镇化进程的新路子,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城镇化水平现已达到36.55%,年均增长1.5个百分点,市城区人口达到43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40.6平方公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额超过30亿元。区、新区、区、小区、区、风景区等六大片区建设全面推进,组团式、分散型大城市格局已具雏形。、、等县城建设全面推进,新城初具规模,、、、等一大批乡镇建设迅速发展,全市已基本形成以市城区中心城市为龙头,二级城镇为重点,三级城镇为支撑的城镇网络体系。我们在推进城镇化方面开展的工作主要包括:

  (一)统筹城乡规划,城镇发展体系初步形成

  一是加强了规划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管理。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组成的规划委员会,坚持重大规划提交规委会集体研究审定。

  二是加大了规划编制力度。近年来,市城区年均投入1000万元进行城市规划编制。目前,市城区总体规划已经完成修编,全市城镇体系规划已经进行调整。各区县也十分重视村镇建设的规划编制工作,县乡二级政府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规划的编制,全市65个镇和38个乡都完成了规划编制工作,此外还完成了45个重点村庄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二)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大步推进

  城市建设资金不足,是我市城镇建设的最大障碍。为了突破资金瓶颈,近年来,我们以经营城市为主要手段,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努力破解城市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的难题,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积极探索在丘区不发达地市建设城市的新路子,建立健全了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通过土地的招拍挂出让,市政设施的有偿使用,国有股权的出让,城市固定资产的盘活,无形资产有形化等多种途径,近年来,实现经营城市收入30多亿元。

  二是加大了市政公用行业的改革步伐。供水、供气等市政公用企业全部实现了改制,市政施工、环卫清扫、全部实行了市场化作业,出租车经营权和新增公交线路临时停车站点的经营权、广场公园经营管理权都面向社会进行了公开竞标,基本建立起了市政公用行业的特许经营制度。

  三是大力推进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努力完善城市功能。通过经营城市建成了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完成了凯旋路、渠河路等70余条城市道路改造,新建了滨江路、涪江三桥等14大路桥工程,形成了“八纵十横”的城市路网,新建了市体育馆、市图书馆、市博物馆等“三馆”,船山文化广场、犀牛绿化广场等“七场”,裕丰游园、街市花园等“八园”,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等“两厂”,涪江防洪堤、联盟河防洪堤等“两堤”,整治了开善河、明月河等“两河”。尤其是中心商业区和滨江路的建设,突出了地方文化特色,注重经济适用性,受到了国家和省、市领导及社会各界群众的好评。

  (三)坚持“五创”联动,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发扬“万众一心、开拓奋斗、攻坚破难、勇创一流”的五创精神,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省级文明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为目标,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1、着力实施“五大工程”,重点改善人居环境

  (1)全面拆除城市裙房卡口、农村危旧房屋。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全面拆除市城区历史遗留下来的25处1214户共11.25万平方米裙房卡口。在农村拆除危旧房屋1086户,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修建新房,改善了农户居住条件。

  (2)全面升级改造农贸市场。对市城区24个农贸市场全部实施升级改造,切实规范市场经营行为,畅通市场进出口道路,使农贸市场发生了根本变化。

  (3)全面治理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按照政府组织、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模式,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全面开展了49处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治理。通过治理,拆除改造破旧房屋31万平方米,外墙粉饰美化房屋2.5万平方米,整治道路21.5万平方米,安装路灯695盏,整治改造旱厕830座,增添垃圾桶2300个,修建垃圾库24座,增加绿化面积5.5万平方米,使城市近郊数万人过上了干净、整洁、舒适的城市生活。

  (4)全面推进“四化”工程建设。一是采取“拆墙透绿、拆房建绿、新街必绿、造湖增绿、全民兴绿”等措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景观绿化和城乡绿化活动,实施了广德寺、灵泉寺和中心商业区等重点绿化工程建设,全面提高城市绿化水平。,二是高档次实施城市亮化。精心打造灯光点,集中构建灯光群,全新营造灯光带,形成了以道路亮化为主体、楼宇亮化为特色、光彩工程为点缀的亮化体系。三是实施“净化”工程。新建了河东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二厂,扩建了城南污水处理厂,建成了医疗废物处理中心、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配套完善了公厕、垃圾桶、果皮箱等环卫设施,全面推行商品混凝土,取消现场搅拌,大力实施扬尘治理。四是狠抓城市风貌美化。大力实施城市畅通工程,全方位、高标准改造市区主次干道26条,将城区所有主要道路由原来的水泥路面改为橡胶沥青路面,全方位改造了168条背街小巷,整治排水系统123处。加强户外广告和临街建筑物、防护栏的规范管理,清理城市“牛皮癣”,拆除陈旧、破损、不规范的广告牌匾。

  (5)大力实施农村居住环境改造。以实施“两池六改”(沼气池、垃圾污水处理池、改房、改院、改水、改厕、改厨、改圈)为重点,按市30套标准图集,已在全市9个乡镇、40个村的示范带上集中规划新建了一批农民新居,实施农房风貌改造15916户,新建、硬化入户道路1368户。

  2、大力开展“三项整治”,切实改变容貌秩序

  (1)狠抓城市卫生整治。一是实行三级网格化管理和全天候、全覆盖清扫保洁,提高城区环境卫生质量;二是开展机关干部月末义务劳动,彻底清理、清运全城卫生死角和暴露垃圾24500吨;三是整治23处长期堆放暴露垃圾的闲置空地,规划建成绿化小公园、小游园;四是开展卫生“五小行业”专项整治,积极推行煤改气、液改电工程,强力整治公共场所卫生;五是开展除“四害”专项活动,“四害”密度低于国家标准。

  (2)狠抓城市秩序整治。一是从清理整治违章占道入手,组织开展城市管理综合整治,清理游商摊贩、占道经营、跨店经营,规范车辆停放。二是加强城市交通秩序管理,重拳整治“三超”和无证经营,集中开展电动三轮车、白板三轮车非法运营专项整治。

  (3)狠抓农村环境整治。重点实施了“六项清理”。认真组织清理农村垃圾、乡镇集镇卫生死角、秸杆、水源污染、农户五乱和乱搭乱建现象,在9个乡镇、40个村的示范带上完成“六项清理”2377户。

  通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我市城乡环境明显改善,城乡秩序明显规范,城乡居民素质明显提高。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6%,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2.1%,绿化覆盖率达到38.1%,全市API指数达到96.8%;全市100个乡镇硬化达标率达到90%,净化达标率达到68%,绿化达标率49%,亮化达标率60%。已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森林城市等,城市品位明显提升。

  (四)强化村镇建设,城乡建设统筹协调发展

  我市坚持城乡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中心城市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国家级、省级重点镇、试点镇和农民新村建设。我们采取市县补贴、村镇自筹、农民集资等方式,筹集了近10多亿元资金用于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公共设施建设为重点,优先发展乡村公路建设,缩小农村和城市的空间距离。近年来,建设镇乡村公路1000余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做到了城市与村镇之间的快速连接。同时我们加强了村镇地下管网、街道改造、绿化、绐排水、环卫、污水处理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村镇功能逐步完善。与此同时,各区县充分利用沿江、靠路、倚山、傍景的优势资源,采取组团式和庭院式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建成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和典型引路效果的试点新村。其中较为典型的有县桅杆村、王爷庙村,船山区的永兴镇旗山村、新桥镇移民新村,区的塘河村、附村等。这些新村的建设由建管所组织设计并免费提供图纸,完全按统一设计图施工,避免了造型零乱和随意更改。房屋修建基本做到了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形成了一村一景,大多新村还做到一街一景,一房一景,为促进城镇化进程起到了带动作用。

  (五)推进产业发展,城镇发展的经济基础得到增强

  一方面强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村镇提供产业支撑。以建设全国、全省农产品商品基地为目标,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建立健全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组建加工企业集团。近年来,我市快速发展壮大的高金公司、公司、颐康鸡生态园和麒山种养基地等都是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市场化的典型代表。目前,全市有较强带动能力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0多家,其中市级重点龙头企业40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7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这些企业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的实质性转移,缩小了城乡差别。

  另一方面狠抓县区工业集中区发展,带动我市的城镇化进程。工业园区是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实现集中发展和规模效益,发展壮大区域经济的有效形式,是我市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和发展平台。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循环经济要求,突出科学性、前瞻性、战略性和创新性,结合我市经济资源优势、产业基础、环境容量等,重点规划了10个工业园区、20个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形成特色突出、布局合理、功能健全、产业(企业)集群发展的工业园区。主要工作:一是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县域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立足县域比较优势,研究和制定符合县情的县域工业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和相关配套措施,加快发展县域工业经济;二是根据各县区自身的资源特色和优势,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工业结构;三是加快发展中小企业,重点支持非公经济、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引导和鼓励各类中小企业在县域和重点乡镇集结发展,提高县域工业聚集水平,形成集聚型园区经济,提高县域工业的产业层次,增强县域工业的竞争力。

  (六)用好用活土地政策,城镇化建设用地得到可靠保证

  一是积极做好征地报批工作,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土地保障。

  二是积极调整用地结构,把保障工业用地放在建设用地的首位。将工业用地的建设用地指标提高到30%以上,明确了对投资强度大的工业项目实行土地价格优惠。

  三是坚持“提前动手,长远考虑,利于发展”,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完成了市县(区)专项规划及预测工作,完成了修编中有关基础数据调整上报工作。

  四是加强农房建设、集体建设用地管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亲民、为民政策,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用地。

  五是以“金土地”项目为重点,着力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增加耕地占补平衡指标。

  (七)改革户籍制度,农村人口进城条件得到放宽

  一是农民进城经商办企业,符合进入城镇的,放宽了本人、直系亲属户口迁移的条件;二是与市人事局共同行文,对引进人才放宽迁入条件,凡是我市大学毕业生可优先入户后择业;三是对农民进入城镇购买房屋的,放宽了迁入条件;四是农村居民投靠居住在城镇直系亲属的,放宽迁移条件;五是对城市建设、拆迁农民纳入城市户口管理。市城区基本实现户口的一元化管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乡镇规划滞后。目前,规划工作在县市已普遍得到重视,但一些乡镇规划意识还较为薄弱,对规划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不按规划实施,甚至把规划看成一种束缚。加之乡镇财力薄弱,是吃饭财政,大多无力对规划进行修编调整。很多乡镇的规划不能满足建设发展需要,一些乡镇是边建设边修改规划,规划建设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前瞻性。

  二是建设资金不足。由于乡镇建设进程加快,旧城改造任务较重的乡镇资金显得极为不足,乡镇基础设施建设与乡镇发展明显不相符。

  三是管理力量削弱。由于近年来各乡镇精简机构,部分乡镇无专门的建管人员。按上级要求,现乡镇规划建设工作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还在逐步增多,人员的减少使得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更为困难。

  四是乡镇干部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较低。目前,有相当部分的乡镇干部欠缺规划建设管理科学知识,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规划建设的随意性和主观性较大。

  五是乡镇建设水平不高。一些乡镇的道路、绿化、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还很不完善,绝大多数乡镇建设都缺乏自身的特色。

  六是城镇产业支撑不足。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不够协调,没有足够的产业容纳不断增加的城镇人口。

  三、下步我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目标及措施

  一是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缩小与全省、全国的差距。到2023年,全市城镇人口要争取达到151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39.2%,年均增长1.5个百分点。市城区人口由43万人增加到50万人以上,建成区面积达到51平方公里,要进入大城市行列。要初步形成中等城市规模,、、作为小城市,要充分发挥其县域经济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以涪江和过境路为轴线,大力发展沿江、沿路经济带,对一些辐射带动作用较强城镇进行重点建设发展,形成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

  二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的承载能力。继续走经营城市的路子,多渠道筹措城市建设资金,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逐步完善城镇道路、给排水、垃圾处理、公共交通、医疗卫生、文化教育、能源通讯等城镇功能。市城区要尽快完成滨江路南北段、观音湖生态湿地公园、西山风景带、河东五彩缤纷路、联盟河沿线景观设施、金家沟工业物流港等建设,改造城市排污道,实现雨污分流,扩建垃圾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提高城市排污治污能力。

  三是努力打造城镇特色,提高城镇的竞争能力。进一步深化“五创”联动,在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的基础上,积极创建国级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省级文明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中国人居环境奖。从绿化、净化、亮化、美化、彩化入手,实施城市风貌改造和“城中村”整治,消灭“裙房卡口”;实施生态园林建设,提高城市品位;继续实施广德、灵泉风景区建设,着力打造“观音故里”,提高城市文化内涵。

  四是大力培育城镇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增强城镇经济实力。中心城市在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工业的基础上,着力发展第三产业和休闲旅游产业;小城镇要根据自身情况,发展特色产业。

  五是大力改善民生,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城镇化的提高,不仅仅是城镇人口的绝对增加,而是要保证进城农民真正成为城市居民,能够较好地就医、就学、乐业。为此,我们要大力推进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使全市廉租住房保障覆盖面达到100%,同时按规划合理增加医疗卫生、教育设施,尽可能增加就业岗位,完善社会保障措施,真正做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篇2】新型城镇化工作总结

  近年来,**区紧贴城市总体规划,积极策应市委、市政府“一城三区、两江三岸”扩大城市框架和“功能互补、布局合理”的新型城镇化要求,围绕“三城共建”经济发展主战略和创建“人文社区、美丽乡村”创新社会管理总目标,坚持新城拓展与旧城改造、基础建设与功能提升、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三个并重”,重点打造城北片区、融入城南新区、改造城中老区、提升城郊景区“四大版块”,推动了城乡面貌快速提升、配套功能加快完善。

  一、2023年工作亮点

  我区今年城镇化和城镇建设主要呈现以下五个特点: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城镇化率达到80.27%,增长2.56个百分点;园林绿化面积为1070.6万平方米,增长0.93%;总人口36.75万,增长1.7%。城镇框架迅速拉开。全区建成面积28平方公里,同比增加7.69%;集镇总面积达374.1公顷,增加31.56%;先期启动了樟山新区朱北线二改一工程,高标准推进了新区规划编制和创意策划工作;城北新区完成了重要节点的城市形象设计,扎实推进了“六大中心”、区行政中心北侧公园、江子头一期等项目。城镇功能更加完善。投入1000余万元,完成了69个中心城区老住宅小区和无物业管理小区改造。我区承建的首个农民安置房项目投资近5000万的庐陵文化生态园拆迁安置房启动建设。城镇承载功能明显增强。全年投入示范镇建设资金3.09亿元,长塘、兴桥、樟山、曲濑四镇庐陵风格立面改造全面完成,樟山、曲濑便民服务中心建成。商贸建设亮点突出。吉安生产资料市场、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今年列入省调度重点项目。国内家具建材销量总量第一的龙头企业华耐职业公司当年引进,当年开工,年内建成40万平米以上。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一期15栋商品交易楼即将投入营运。我区荣获**年度全市城乡规划建设工作优秀单位、全市土地管理目标考核一等奖,区行政中心附楼档案馆、服务中心荣获全市201*年度优良结构工程奖,白塘街道石溪头村综合示范点规划荣获201*年度全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三等奖,长塘镇荣获201*年度全市示范镇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我区新型城镇化及小城镇建设主要包括新区建设、老城区改造、小城镇建设、产业发展、城市管理几大块。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坚持项目建设引领,注重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保障了项目建设高速、高效推进。一是健全干部考核机制。全面实行领导干部挂点制度,明确89个重点项目牵头和主抓领导,区四套班子领导挂点帮扶项目221人次。挂点项目区领导和责任单位缴纳保证金,明确半年督查看变化,年终交帐定奖惩,减少工作平衡奖励,对争取的重大资金、引进的重大项目,按项目和资金到位情况兑现奖励。二是健全项目建管机制。实行“指挥部综合协调、政府审定项目、财政核定成本、部门专业监管”,做到职能归位,解决了多头建设、多头管理的问题,进一步整合了资源,聚集了合力,确保了项目建设有力、有序地推进。三是是健全督查调度机制。进一步完善了定期督查通报和分类、集中、应急调度工作制度,实行每周一督查、每月一通报、每季一调度,强化了重点工程倒排工期、重点项目专班运作、重点工作强力推进的落实工作机制。

  (二)加快新区建设开发。始终把城南新区、城北新区、樟山新区建设放在全区的重中之重,举全区之力推动新区开发建设。一是主动融入城南新区。以主人翁的姿态,主动配合、积极参与城南新区建设,全力以赴做好征地拆迁、项目建设、社会稳定等方面工作。今年以来,全区累计完成征地1.3万亩,测绘评估3460户,签订征收协议15.7万平方米,搬迁房屋15.2万平方米,其中城南新区完成征地6000余亩,签订征收协议近9万平方米。二是高效运作城北新区。今年以来,城北新区累计完成投资3亿元,江子头村临街房屋立面改造全面完工;完成A16地块约160亩土地出让;吉阳大道、甘泉路绿化工程和行政中心北侧公园的增绿补绿工程全面完工,行政中心北侧公园市政工程预计年底完工;凤山大道二期、甘泉路二期、兴贤路已开工建设,预计年底可完成土方及雨污水管工程;城北新区财税服务中心、政法中心和卫生服务中心已完成规划设计,明年将全面建设。三是快速启动樟山新区。组建了樟山新区建设指挥部,聘请国内一流的规划设计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进行总体规划设计,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与城市设计的概念性规划通过区规划建设审定小组会和区城乡规划建设委员会第三次主任会议设计委员会预审;投资1.2亿元的朱北线二改一工程春节前可通车;加大了项目策划和招商引资工作,引进了总投资1.5亿元的驾驶员考训中心项目落户,新包装了“新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和“新区垃圾处理场无害化改造”两个项目。

  (三)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在拓展新城的同时不忘旧城改造,大力推进小街小巷和无物业管理小区、城中村及棚户区改造,强化城市管理,加快提升了老城区形象。一是“两大工程”加快推进。从2023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中心城区152个无物业管理住宅小区改造,区财政三年内每年投入1000万元,去年下半年已完成无物业管理小区改造37个,今年突破年初的58个无物业管理小区综合改造计划完成69个改造任务。二是“10+X”项目有序推进。扎实推进“10+X”项目,区财政拿出2200万元,支持每个乡镇街道200万元启动项目建设,同时积极完善财政投入、社会捐资和慈善捐赠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积极向上争资、吸纳社会资金,争取共建资金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来。今年以来,在政府资金的撬动下,拉动了社会投资8000万元,短期内建成了居家养老、文化体育、健身娱乐等社区性服务小场所、小游园70多个,在小项目中做出了大民生。三是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大力推进。近两年来,负责建设了庐陵文化园农民安置房、樟脑厂、味精厂、砖瓦厂棚户区改造工程。目前,樟脑厂棚户区已全部完成,砖瓦厂棚户区改造项目已开建,味精厂棚户区项目正进行基础施工;庐陵文化生态园拆迁安置房1—5#楼已全部封顶并完成内外墙体粉刷,6-7#楼完成基础工程代建,明年3月可全面完工;今年,我区在城北工业园区新启动了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整个公共租赁房预计今年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60%以上,明年年底前全面完工。

  (四)加快小城镇建设。把乡镇作为吸纳城市居民休闲观光的城郊景区来打造,坚持规划引领,注重文化特色与生态宜居的融合,注重功能配套与整体形象的提升,全力推进了美丽乡村建设。一是村镇规划编制提高明显。今年,全区各乡镇共完成镇区修建性详规编制24.3公顷;中心城区外环线外61个行政村村庄规划全部编制完成,规划编制完成率为100%;编制30户以上自然村村庄规划241个,规划编制完成率为71.90%;完成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规划编制26个。二是村镇建设审批管理规范。严格按照村镇规划建设审批管理要求,加大了对村镇农民建房和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力度,全区村镇农民建房审批“一证”发放率达100%,建设项目“三证一书”发放率达100%。今年共审批农民建房1456户;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21件用地面积111.1公顷;核发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许可证29件用地面积182.7公顷;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77件面积16.47万平方米;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59件面积84.18万平方米。三是镇区功能建设稳步推进。长塘、樟山、兴桥、曲濑4个示范镇和重点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镇承载功能明显增强,各镇庐陵风格立面改造工程全面完成;长塘农贸官溪大道改造、农贸市场二期、农民公寓楼、干部周转房等项目交付使用;兴桥、曲濑垃圾中转站,樟山便民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已完工,年底将投入使用;曲濑便民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内外装修;长樟山镇金牛广场建设完成85%;长塘、樟山、兴桥住宅小区项目正在进行挂牌前期准备工作。四是农村违章建房有效遏制。加大了对中心城区、镇规划区和吉泰走廊主要道路沿线的农民违章建房的巡查、制止和拆除力度,做到严管严控,吉泰走廊沿线主要道路100米以内全年未发现新的农民违章建房。共查处村镇违章建房227处,面积44031平方米;拆违85处,面积7130平方米。同时,为较好地解决中心城区农村一些住房特困户、危房户和无房户问题,组织完成了对中心城区136户住房困难户、无房户的调查摸底和呈报,经市规划部门审核符合建房条件的只有37户,较好地化解了农村农民因建房问题而引发的上访事件。五是农村危旧房和土坯房加快改造。投入资金60余万元,启动了全区357户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全区357户危房情况摸底、调查统计和实施方案制定、筹备会议等前期工作已全面完成,并已全部开工建设,预计明年春节前可全面竣工。

  (五)加快产城融合发展。坚持走产城融合的发展之路,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一是着力培育专业市场。围绕构建以中心城区商圈为核心,吉安市生产资料市场和城北商贸物流、汽车市场为两翼的“一核双翼”的服务业发展格局。吉安市生产资料市场引进了国内家居建材销售总量第一的龙头企业华耐置业公司经营建材市场,该项目当年引进、当年开工,年底可完成20万平米,整个市场年内可建成40万平米以上;市场内十二条道路全面动工兴建,年底可全面完工。吉安市农副产品物流中心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076万元,一期15栋商品交易房竣工即将投入营运。吉福路小商品批发市场项目一期全面完成土地征收,土地挂牌前期加紧进行。城北汽车市场项目综合办公楼内部装修完成93%,综合楼门前广场建设已完成96%,汽车体验中心正在施工,名车汇、二车手市场装修已全面完成。二是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强化楼宇招商,加快金融保险、楼宇经济、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态发展,换届以来引进了国内200强家电连锁企业国美电器和**珠江村镇银行、**信创小额贷款公司、**金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特别是引进了世界500强、全球最大的酒店集团之一豪生五星级国际大酒店落户樟山新区并开工建设;以天腾科技文化产业园建设为龙头,出台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扶持政策,从今年起,财政每年安排150万元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全面提升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三是着力发展镇域产业。各个乡镇充分发挥优势,大力发展富民产业,繁荣镇域经济。樟山镇依托**工业园区优势,加快推进“一村一品”建设,在大江边村和东水村引进了远山农业产业发展蔬菜基地和绿膳吉安生态农业科技园区项目。辖区内现有工业企业13个、农业企业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长塘镇依托城北区位优势和本地资源,以葡萄、蔬菜、食用竹笋、油茶和生猪养殖来打造“一镇一品”,以养鹅、昌寿莲和浅水藕等产业来打造“一村一品”。辖区内现有工业企业6个,农业企业4个,商贸企业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5个,在镇区建成了商业一条街和农副产品交易、办公家俱市场。兴桥镇依托钓源古村旅游产业、秀江水口肉奶牛、湖丘葡萄基地、东塘花卉苗木、甫里井冈蜜柚等城镇资源加快“一村一品”建设。辖区内有工业企业8个、农业企业12个、农村专业合作社8个,启动了城南专业市场商贸城、农产品物流批发城等大型商贸服务中心建设,部分已投入经营。曲濑镇依托镇农业基础,建设了瓦桥村委会、彭家坊村委会千亩蔬菜基地。辖区内工业企业28个,农业企业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在镇区配套建设了占地15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

  (六)加快城建难题破解。重点解决好资金、土地、协调、管理难题,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步伐。一是突破资金难题。加大了向上争资力度,今年以来全区向上争资4.45亿元,城建项目争资达5000余万元,其中中心城区垃圾转运站项目获中央投资1000万元,城北新区污水管网工程1500万元。加大了融资筹资力度,全年融资13.5亿元,其中通过银行企业贷款融资8.7亿元,通过江信国际信托等平台融资2.6亿元。加大了资产盘活力度,加快盘活纸箱厂、电线电缆总厂、赣新公司等10宗土地以及区属单位房产。同时,在工程建设中,积极采取BT、BOT等模式筹措资金,朱北线二改一工程、工业园区电子城一期5条道路等都是采取了BT模式,缓解了资金紧张问题。二是突破用地难题。加大土地报批力度,今年以来共征收土地7658.8亩,报批建设用地14个批次,报批面积5975亩;加快土地释放出让,完成了城北新区A16地块挂牌出让;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力度,共清理园区闲置土地15宗214亩,并已盘活14宗近200亩;积极争取用地指标,通过包装项目,吉安生产资料市场、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列入省重点调度项目,河西物流园、华阳电子、飞信光纤等9个项目列入省重大产业项目计划,共争取用地指标2683.3亩;土地开发新增耕地2553亩,确保了近期耕地占补平衡指标;通过多措并举,有效缓解了用地难题。三是突破管理难题。加强全区各类规划的监督管理,成立区城乡规划建设委员会,强化区内规划编制的评审和监管,对樟山新区、城北新区“六大中心”、区行政中心北侧公园、区公共租赁住房、樟山、兴桥、长塘住宅小区等今年运作实施的项目规划进行了严格把关,并聘请了国内一流的规划设计院对城北新区、工业园区、樟山新区进行城市设计。策应全市“四城同创”和城乡洁净工程,深入开展了以清除垃圾污染、治理乱搭乱建、拆除违章建筑为主要内容的“清污、治乱、拆违”专项环境整治活动,市、区两级干部群众全体出动,先后有4万多人次参与社区义务劳动。强化城市环卫管理,投资300万元购买了环卫清扫设备,添置了环卫设施,环卫工人每人每月增加200元绩效工资,聘请了100名环卫保洁监督员。四是突破协调难题。加强了对上沟通汇报,提出的吉安生产资料市场道路建设等11个急需解决的事项得到了市里的大力支持。强化了内部协调机制,我们明确提出,基层到部门单位的请示事项,三天内研究解决;部门到政府的请示事项,一个星期内予以答复;超过期限没有答复的,请示事项视同同意,提升了干事效率。

  三、2023总体目标及工作思路

  (一)总体目标

  充分发挥“滨江三湾、望山三岭、临水三湖”的生态文化核心优势,将樟山新区打造成与中心城区主城区差异化发展的“文化新水岸、健康生态谷、田园乐居地”;加快形成以行政区为核心,工业园区、庐陵文化生态公园、商贸物流区、长塘镇区为拓展的城北新区五大功能区;以“四城同创”和城乡洁净工程为抓手,在对接民生需求中加快旧城区改造步伐;加快构建吉安市生产资料市场和城北商贸物流、汽车市场为两翼的“一核双翼”中心城区商圈版块;全力塑造镇区版块繁荣新形象,大力创建“美丽乡村、幸福家园”。

  (二)工作思路

  以配套拓展新城、改造提升旧城、调整产业结构为重点加快城市发展;以完善服务功能、优化用地布局、美化人居环境为重点促进新区建设;以配套基础设施、培育支柱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引导小城镇发展;以改革创新精神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镇化建设同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

   四、2023年推进工作措施

  (一)全力配合省市重点项目。始终坚持“以市里关注的重点为工作着力点”理念,以“主人翁”的姿态,全身心投入省市重点项目建设中,把推进省市重点项目、尤其是征地拆迁作为最大的项目、最大的责任,集中最优秀的力量,运用最管用的方法,解决最棘手的问题。着力突破城南新区、后河“金腰带”、赣西堤、螺湖湾湿地公园、滨江四期等项目征地拆迁工作,形成与市直有关部门上下协调共为、同步推进的良好氛围。

  (二)聚焦打造樟山新区。快速实施新区规划,以朱北公路及朱北公路至赣江边交通干线为主线,启动新区翡翠大道、碧月大道、樟山大道等主干道建设项目,明年年底前新区“两纵两横”路网基本成形,建成驾驶人考训中心;争取新区垃圾处理场无害化改造资金,启动高端体育休闲项目建设,启动樟山镇新农贸市场建设,解决新区范围内企业搬迁、农业创业增收问题。围绕大江边蔬菜基地打造精品蔬菜批发市场。结合绿色低碳及中央苏区项目政策,加快运作一批运动、文化、休闲及公益性的项目。

  (三)加快开发城北新区。完成A10地块、C01-01、螺子山北麓地块出让;全面完成凤山大道二期、甘泉路二期、兴贤路新建工程,启动并完成真卿路、瑞华路、西原路、云章阁路建设;全面推开城北新区“六大中心”建设,明年年底完成政法中心、财税中心、卫生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北大实验附属学校9月开学,力争商贸中心、全民健身中心启动建设;庐陵文化生态园拆迁安置房投入使用。

  (四)扎实推进旧城改造。启动并完成无物业管理小区综合改造,圆满完成三年计划;味精厂、砖瓦厂保障房,社会福利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滨江四期新开工建设商品房18万平方米;完成江西电线电缆总厂、**大道A1、吉安中专西侧地块挂牌出让并动工建设;加快原电机厂地块建设,促进原广电局地块开工动建,加快老年公寓建设。

  (五)加快培育市场体系。加快吉安生产资料市场各类市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形成配套网络市场,加强宣传推介,引进一批有规模、有实力、有市场经营经验的全国知名经销商投资经营专业市场,努力把市场打造成江西省品牌市场、全国第五代商城;加快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二期和小商品批发市场建设,尽快启动城北汽车城“车友之家”等项目建设。

  (六)大力塑造城镇形象。完成曲濑镇总体规划,启动兴桥镇控制性详规编制,确保长塘镇控制性详规与重要节点城市设计尽快通过审批并启动实施。加快长塘、兴桥、樟山、曲濑四个镇开发居住小区、农民公寓和镇区农贸市场、汽车市场、金融商贸、酒店等项目及镇区市政、路网、绿化设施建设,完成长塘长胜、长运大道,文化休闲广场,曲濑镇振兴路,樟山中学综合楼等一批小城镇建设项目,完善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人气商气,以项目的大推进推动镇区发展。

  (七)着力强化城镇管理。在城镇建设管理中,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科学规划的引领作用,发挥区城乡规划建设委员会在项目方案设计、规划选址、明确用地范围等过程中的作用,促成区内规划监管有力、有序,引导各类项目落地建设。继续做好全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确保按期完成示范点村庄的地形测量和规划编制任务,指导各乡镇示范点村庄开展村庄整治。加快完成全区357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加大对违章建房的日常巡查和整治力度,严格控制新的违章建房发生。对长期不投资或不开工的城镇闲置土地进行清理。进一步完善清扫保洁管理机制,强化督促检查,不断完善和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八)全面强化要素保障。保障资金。做好与国家政策对接和向上的沟通汇报,精心包装,力争更多的项目进入中央、省、市项目“盘子”,争取更多的上级资金支持;通过整合资源盘活存量,市场化运作引进增量,支持和鼓励外来资本和民间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项目建设,形成以政府为主体、各类资本广泛参与的项目资金投入新格局;保障用地。积极主动向上争取更多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缓解压力;清理闲置土地,有效盘活项目建设用地;完成1200亩土地开发,保证我区各类建设项目用地报批不受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制约;力争申报4000亩低丘缓坡等未利用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项目至省国土厅批准立项,缓解用地指标压力。

  四、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一)城区和吉泰走廊镇城镇化率指标不宜过高。**区地处中心城区,城镇化率基数较高,20**年和20**年城镇化率分别为75.91%和77.71%,今年城镇化率达到80.27,每年城镇化率增长指标偏高,我区难以完成目标,而且会影响今后增幅空间。

  (二)中心城区住房困难户、危房户的建房问题。建议市里在村庄布点规划调整没到位之前,考虑特事特办,先予以解决这部分人的建房问题。在城市建设项目尚未推进的村庄内,应允许这部分农户在旧房、危房原址上进行改建、重建,以保障这部分人的基本住房安全。对撤并村庄特别是离城区较远的村庄,农民耕地还未征用,要到异地建房,不利于农民的生产、生活,建议在村庄规模较大、人口较多,没征地拆迁的村庄增加布点或没有占城市路网上的村庄给予尽量保留。

  (三)规划审批权限下放问题。我区樟山、长塘、兴桥、曲濑四个镇的总体规划修编和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重要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由市里负责,我区建设部门只负责规划的组织、资料收集前期工作,以及部分地段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审批,操作程序不符合责权统一和高效、简便、快捷的原则。建议市里将规划编制放权,能下放的权力尽量下放我区建设主管部门,暂时不能下放的依法依规向我区委托,市规划部门可定期对执行规划情况进行监督指导,这样有利于减少规划申报审批环节,加快各类规划的编制速度。

  (四)吉安市生产资料市场、城北新区中心区详细规划审批、建筑施工报建及建筑管理权限问题。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城北新区中心区已初具规模,近期市政府又审批通过调整后的《吉安市城北区—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吉安市生产资料市场经过几年建设也已基本成形,并有一定规模。为了进一步加快吉安市中心区的城市功能建设,我区将积极发挥建设管理部门作用,建议市政府将吉安生产资料市场、城北片区中心区的详细规划审批、建筑施工报建及建筑管理权限一并下放我区。

  (五)在建设用地指标上给予倾斜。近年来,我区随着发展速度的进一步加快,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严重不足,导致绝大多数项目无法落地,目前**工业园与吉安市生产资料市场尚有几千亩土地急需报批,建议市政府在下达年度新增建设用地包括小城镇建设发展用地指标上能给予**区更大的倾斜。

  (六)加大城镇建设资金政策扶持力度。**区是革命老区,属经济欠发达地区,镇级政府财政基本都属“吃饭财政”,财力十分有限,希望在小城镇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七)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户籍政策。进一步放宽小城镇户籍限制,实行按居民住地登记户口制度,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问题。今后,凡在吉泰走廊镇镇规划区内有合法职业、固定住所(含租住房)的外来打工人员和农民,经审核批准,本人及共同生活的直系亲属,均可登记为城镇户口。

  (八)建立和完善吉泰走廊镇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加快示范镇医疗、养老、就业、教育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保障新落户示范镇的农民享受与居民同等的待遇。优先支持示范镇创建小企业创业基地,为本地农民、下岗职工、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提供创业平台。凡在示范镇小企业创业基地创业的人员,除享受创业优惠政策外,还可享受下岗职工在信贷、税费减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篇3】新型城镇化工作总结

  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是十九大党中央、国务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激发市场活力,优化发展环境、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县委、政府促进城镇建设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的重要抓手,更是市场监管部门义不容辞的首要任务。今年以来,x县市场监管局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市局的指导帮助下,紧紧围绕文件精神,从健全制度入手,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明确目标任务,抓住关键环节,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培育驰著名商标和小微企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县域经济发展培育了新动力。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按照“扩总量、提效益、优环境、强服务”的总体思路,加快发展步伐,转变增长方式,拓展发展领域,扩大招商引资,培育市场主体,构建公共服务体系,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全市中小企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截止目前,x县登记的各类市场主体xxxxx户,其中私营企业xxxx户,占全县企业登记总量的xx.xx%;农民专业合作社xxx户,占全县登记总量的x.x%;个体工商户xxxxx户,占全县登记总量的xx.x%。xxxx年x月—xx月,全县新培育登记小微企业xxx户。

  截止目前,全县有效注册商标xxxx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x件,x第十届著名商标xx件(驰著名商标评选每两年一次,xxxx年中国驰名商标评选工作还未开展,著名商标已取消。故按照《x县市场监督管理局xxxx-xxxx年培育商标品牌五年规划》目标,到xxxx年全县中国驰名商标总拥有量达到xx件,x著名商标总拥有量达到xx件这项工作暂时搁置)。

  xxxx-xxxx年度,共有xx家企业的xx个产品获得x名牌产品称号,获得x名牌产品的企业数量和产品数量在全区xx个县(市)、区中名列第一。

  二、xxxx年工作开展情况及措施

  (一)创建农业区域化品牌工作。认真组织贯彻落实x县委“三名”工程建设,大力扶持农民创业,通过简化办事程序、加快办事效率、政策扶持等一系列措施,重点围绕现代农业、沿山葡萄酒产业等主导产业,依托龙头企业,推进产品品牌和行业品牌建设,努力实现“行业品牌、支柱产业、产业链、龙头企业”联动提升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围绕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着力打造特色农产品商标集群。积极指导培育了“百瑞源”“华泰龙”等中国驰名商标和“六月红”“塞上黄金宝”等x著名商标品牌。二是围绕x山葡萄酒产业,积极培育葡萄酒商标品牌。对在x县境内设立登记的xx家葡萄酒庄以及生产加工企业开展了调查摸底工作,重点培育、积极指导x家企业创品牌,争取在x年内培育出x件中国驰名商标。三是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增强企业市场活力。按照《x市市场监督管理局x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xxxx年度自治区服务业品牌化建设示范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局积极宣传名牌效应、鼓励企业积极组织申报,经认真审议,推荐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x麦尔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争创x名牌产品。四是强化品牌保护和指导。加大力度整顿和规范商标注册行为和使用行为,严厉打击假冒商标、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积极协调各级新闻媒体,集中宣传推介重点培育品牌和驰、著名商标。组织开展打击商标侵权“朔源”、“中宁枸杞”、“盐池滩羊”等专项行动,不断引导企业加大对自主品牌的保护力度,提高依法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意识,为企业品牌创新、市场开拓保驾护航。

  (二)推进就业创业及“双创工程”。一是强化责任,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实行局领导亲自抓重点项目和企业责任制,积极安排组织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小微企业工作的发展、协调和监督,制定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工作实施方案,不断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提振中小企业发展信心。二是积极落实商事制度改革,推行注册登记便利化。在县政府的领导下,市场监管局牵头,会同国税局、地税局在推进“三证合一”的基础上,采取“一站受理、同步审批、限时办结、统一发证”工作模式,实施“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工作,不仅顺应广大市场主体的热切期盼,而且符合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等新兴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三是积极鼓励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小微企业。按照区市局和县委政府的安排部署,我局深入到相关个体工商户,积极宣传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小微企业,并积极落实有关名称登记等优惠政策。四是按照局领导分工情况,坚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实行每月跟踪监测,跟踪服务,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和重点企业生产,全力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力促重点招商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建成,早达效,实现经济效益。五是深入企业,调查摸底,努力做到知企情、排企忧、解企难、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积极排查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全力服务企业发展。六是强化企业品牌意识,培育地方特色商标。积极开展商标宣传、培训和指导,以微企创业申请、培训为有利契机,积极推广普及商标法律知识,动员和引导创业者申请商标注册,增强创业者商标品牌意识。推行“一对一”帮扶制度,对已经登记发照的小微型企业,筛选出发展前景好、有一定规模和带动能力的企业,建立重点帮扶名单,明确帮扶人员和职责,实行商标行政指导联络员制度,开展“一对一”上门走访、上门服务,积极帮助提供商标策划、设计、查询、申请、材料申报等全过程跟踪指导服务,指导企业提高商标使用、管理和品牌运作能力。截至目前,全局共培育扶持小微企业xxx户。

  (三)构建安全投融资平台。积极组织开展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专项排查整治工作。一是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根据自治区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宁处非发〔xxxx〕x号)、(宁处非发〔xxxx〕x号)的通知精神,我局结合工作实际,制定x县市场监督管理局“xxxx年开展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专项排查工作方案”,成立防处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开展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专项排查工作。二是创新形式,强化舆论宣传。在县内主要街道、市场、社区、农村集镇等群众集散地重点人群开展宣传,采取手机微信群发布宣传公益广告xxxx余条次,通过x县电视台播放防处宣传公益广告x次(xx天,制作宣传短片x个,每天播放x遍),设置宣传咨询台集中宣传x次,散发宣传资料xxxx余份,张贴海报xx余张,利用电子屏幕滚动播放宣传标语xxxx余条次,入户宣传xxxx余户次,散发宣传资料xxxxx余份。三是履职尽责,扎实排查动作。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要求和“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切实落实监管主体责任,确保人员到位、职责到位、措施到位,形成有风险没有及时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风险没有及时提示就是渎职的严肃氛围,切实摸清风险底数,化解存量风险。对不重视、不作为导致出现影响较大事件的,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今年以来,先后对辖区经营户进行了排查,通过摸排调查,其中:正常经营户为xxx户,xx户未开展此项业务,列入异常名录xx户,注销x户,吊销x户,擅自变更经营场所的x户,x户无法联系已上报区局。专项检查期间,共检查宣传广告xxx余条(册),未发现违法经营行为。

  三、存在问题

  (一)创建农业区域化品牌工作方面

  一是受“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经营理念影响,不注重地理标志商标的注册,认为只要有个商标牌子,产品不愁销路,注册不注册无所谓。二是企业商标意识淡薄。商标是区别同类商品的显著标志,其作用就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些企业虽然注册了自己的商标,但不注重使用,也不注重宣传,束之高阁,造成商标的知名度不高,根本没有发挥出注册商标应有的效益。三是个别中小企业无力实施商标战略。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资金主要投入生产,在产品的宣传和推介上舍不得投入,只使用商标而不注册,影响了商标品牌战略的实施。

  (二)推进就业创业及“双创工程”方面

  一是小微企业发展的产业大部分是依托资源的企业,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部分企业发展困难,有很多企业甚至已经被迫停业。二是部分微型企业创业者学历低,缺乏好的管理经验,企业经营水平低、盈利能力差,管理人才缺,创新能力不足,极大的影响企业的生存能力。三是由于小微企业发展起步晚,规模小,实力弱,固定资产较少,信用度较低,抵押能力不足,加之金融部门认为微企贷款额度小,放贷成本高,风险大,从而导致企业融资仍面临很大困难。四是由于我县辖区经营户规模较小,个体经营户转型升级为企业的主动性较差,导致“个转企”工作实施较为困难。

  (三)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专项排查整治工作方面

  投资类企业规模较小,法人、经营地址变更速度快,导致监管难度增大。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发挥部门优势,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继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及商标法律法规的舆论宣传力度,将全县驰名品牌、著名品牌宣传出去,提高知名度从而增强市场主体的创牌意识和法制意识,进一步营造实施商标战略氛围。

  二是充分利用当前中小企业发展有利条件,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型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深入开展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努力创造优越环境。

  三是立足职能引导企业增强商标品牌意识,提高企业商标注册、运用、管理、保护和自主创新能力,依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切实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

  四是加强小微企业发展的调查研究,加快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完善服务功能,强化运行动态监测,针对问题,查找症结,采取措施,全力提供发展保障。

  五是健全市场监管规则,清除市场障碍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制度,按照综合监管原则,规范对企业的监管,为企业发展提供公平法治环境。

  六是市场监管部门要依据工作实际,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加强竞争执法和竞争倡导,依法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破除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为企业公平参与竞争创造条件。

  七是强化消费维权,鼓励支持企业维护商业信誉,诚信经营,畅通维权渠道,为诚信企业发展腾出市场空间。

【篇4】新型城镇化工作总结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高起点规划。突出规划先导作用,共投入近3000万元资金用于规划编制,聘请同济大学、等高水平规划设计单位,先后完成了县城第四轮总体规划修编及新区、县城三个出入口等一批修建性详规的规划编制工作,城南、城北、黄坊片区控制性详规和城西、城西南、城北安置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等一批规划的编制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启动了城乡统筹规划及各乡(镇)集镇规划以及村庄布点规划修编工作。通过精心编制系列规划,城市规划区面积由18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城区详细规划已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初步形成了覆盖县、乡、村的三级规划体系,为城乡建设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二)大气魄建设。新一届县委、政府上任后,根据城市建设发展实际,确定了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城区路网畅通工程、城区出入口整治改造工程、百里湘江绿色生态长廊工程、台商创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九二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三江六岸”、五星级宾馆、“一馆一园”、206国道绕城东移升级改造工程,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福利中心、省级示范幼儿园、公墓和殡仪馆搬迁工程等68个重点建设项目,其中属于城建项目的就有28个。尤其是今年来,随着投资10亿元、规划面积达2.14平方公里的新区和投资6亿多元的县城“三江六岸”路堤景观工程、投资3亿元的环城南路改造工程、投资2.37亿元的百里湘江绿道建设、投资2亿元锦顺达五星级宾馆等一大批城建项目的全面开工建设,进一步加速推进了我县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截止今年10月底,已投入城建项目资金6.92亿元。

  (三)多渠道筹资。充分采取县城投公司向银行贷款、向担保公司借款、向干职工直接融资等手段,着力破解城建融资难问题。同时,在项目建设上,大力推行项目代建制,逐步向市场运作为主、公共财政投入为辅的建设格局转变,有效增加社会投入,降低政府投入;在征地拆迁上,制定并出台了《县招商引资项目征地拆迁资金借资方案》,有效地化解了征地拆迁的资金压力等。

  (四)搭台聚人气。一是做强园区聚人气。通过做大做强工业园区,扩大就业岗位,吸引农民进园就业,进城定居。二是提升功能聚人气。启动了一批商业综合体、大型房地产、星级宾馆、农贸市场、影视城、展示馆等项目,进一步聚集人气,带旺商机。三是注重“三产”聚人气。制定出台了促进城市商贸、物流、旅游、休闲娱乐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引农入城”的激励政策,加快繁荣城市现代服务业,引导农村群众合理向县城聚集,县城商气、人气日益旺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新型城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存在困难和问题。一是建设资金仍然缺口大。如今年,我县城市建设资金缺口至少在2亿元以上,影响了城镇建设的进一步推进。二是经营方法还不多。经营城镇的方法和路子还不是很多,还不能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适应,还需要更进一步探索新的有效途径。三是县城老城区改造难度较大。由于老城区建设时间早,存在布局不合理、功能不完善、环境条件差、安全隐患多等问题,但因人口密度大、居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造成改造难度较大。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提高规划水平。要按照建设“山水生态园林城市”和“赣粤闽”三省通衢的边际城市这一发展定位,根据县城第四轮总体规划,结合城市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合理确定城市分区和功能布局。规划编制中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等一系列关系,坚持突出特色,注重品位,对重要地段、标志性建筑的规划设计方案要优中选优,严格把关。

  (二)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以县城投公司为平台,探索城市开发建设新机制,对新上的城市建设项目,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鼓励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吸引投资者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经营。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对现有城市基础设施资产通过产权出让、经营权转让等方式,吸纳社会资金,进行资产运营,实现存量资产的保值、增值、变现。

  (三)进一步加快老城区改造。要按照“完善功能、改善环境、消除隐患、美化街景、体现特色”的原则,科学编制老城区改造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着重考虑土地使用功能的组合,合理确定老城区用地性质、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规划指标;要按照重点解决好老城区“路不平、水不通、灯不明”等问题的目标,科学编制老城区改造项目。在老城区的改造过程中,要加强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做到留住古人的历史遗迹,留下现代人的岁月流痕,保留城市的“历史记忆”。

  (四)进一步推进项目建设。要进一步强化攻坚,着力破解用地难、资金难等瓶颈制约,加快推进新区基础设施建设、百里湘江绿色生态长廊、城西出入口整治改造、县城“三江六岸”路堤景观工程、城区路网畅通工程、会杉线升级改造、五星级宾馆、济广高速出口至林岗大桥以南整治改造、206国道东移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

【篇5】新型城镇化工作总结

  2023年区住建局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真抓实干、逐步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现结合工作实际,将今年上半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3上半年主要工作推进情况

  (一)“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

  1、编制完成了规划方案。13个街乡按照“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技术指南和工作导则,听取部门、专家及群众等各方面意见,委托有资质的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了三年行动规划方案,制定整治计划,明确项目清单。

  2、整治私搭乱建。共制止乱搭乱建行为281起,拆除违建48处2871平方米,清理违规广告招牌382处,快速处置各类新增违法建设11起,拆除违规遮阳棚(货棚)29个,清理共享单车225台。

  3、整治乱堆乱放。共清理乱堆乱放1948处,清理“牛皮癣”2215处,乱牵乱挂475余处,整改占道、规范出店经营2637余处,清洗公厕153座,增补垃圾分类垃圾桶1404个,更换垃圾桶244个,张贴垃圾分类宣传画1150张,相关街乡进行垃圾分类和“擦亮小城镇”百日综合整治入户宣传3000余次。

  4、整治乱停乱开。共整治违法占道1128起,查处机动交通违法行为32起,优化沿街标识标牌80处,规范条幅横幅、衣物晾晒560处,规范空中管线368处2800米,覆盖简易裸土5处258平方米,规范打围117处1592米。科学设置道路照明、交通标识标线信号灯、指示牌等26个,增加停车泊位65个,开展车辆乱停乱靠、安全隐患车辆上路、非法出租运营、随意占道上下客、共投入人员660人次。

  5、整理垃圾清运。全面组织环境卫生大扫除,全面清理陈年垃圾和卫生死角,消灭病媒生物孳生地。建立长效保洁机制,扩大保洁覆盖面和重点区域清扫保洁力度,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清除暴露垃圾678吨,更新垃圾容器306处,清理河塘沟渠垃圾杂物26处,清运各类垃圾杂物(包括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约3700吨,投入人员2300人次,作业车辆620台次,每周开展一次周末大扫除活动。

  6、污水湖泊治理。一是整治河塘沟渠。按照河湖长制工作要求,全面开展重点河湖水面、岸线垃圾清理工作,截止目前共排查河湖四乱问题95处,已整改销号95处,集中整治“乱建”1530平方米,“乱占”6200平方米,“乱堆”5600吨,全区河湖四乱销号率为100%。全区河湖沿线共树立河湖长制公示牌351块,安全防护标识标牌105块,并按照规范设置水体安全防护设施。二是持续做好建成区雨污分流改造工作。按照“三清行动”清管工作要求,结合2023年南部地区雨污水管网混错接点排查成果,积极申报区政府投资计划,不断完善横店街、滠口街、三里桥街雨污分流改造、混错接节点整治、管网结构性缺陷修复等工作,提高污水管网覆盖率、污水处理收集率。三是加快推进乡镇污水治理工程建设和运营。加快六指、祁家湾、罗汉、长轩岭、王家河、李集、姚集、蔡榨、蔡店、木兰乡等10个乡镇污水治理工作,截止目前除李集、蔡榨污水厂进行设备安装外,其余污水处理厂全部进入调试运行阶段。

  7、规整沿街线杆。拆除废弃杆管线路、空中电力、通信、广电等线缆约13000米,清除杆管上杂物,归并整理杂乱无序、低垂松垮线缆,规整美化线缆架设,消除安全隐患,拆除道路进出口引响交通的路灯杆10根,管线入地预埋管网铺设1020米,拆迁弱电电杆10余根。

  8、开展植树增绿。新增建成区内行道树9796株,新增绿地14810平米,花坛绿化除草修剪共计26020平方米,绿化养护46050平方米,清理建成区域缺株树穴360个。横店街完成川龙大道花坛降土、修剪草皮,触动机械19台,农用车8台,100多人工。

  9、修补公共设施。清理主次干道路面71000平方米,修整破损路面、填平坑洼凼共5556平方米,共维修市政路灯273盏,路灯完好率常态化保持在95%以上,新增路灯80余盏。对集镇内主干道的护栏进行了修缮,破损围墩、井盖进行了修补。蔡榨街新建民群路小型停车场一座。蔡榨街对集镇主干道十字路口、丁字路口共10处800多平方路面,进行维修及刷黑。

  10、“擦亮小城镇”省级示范镇创建工作

  木兰乡为“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首批省级示范乡镇,目前整治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一是街道整体风貌显著提升,地域特色鲜明;二是户外线缆全面入地,消除了“空中蜘蛛网”;三是打造木兰智慧小镇,在集镇中心建设了智慧路灯指挥中心,提升了城镇智慧化管理水平;四是打造亮点片区,镇区环境和设施功能显著提升,进一步完善了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五是建管结合,建立长效机制。一手抓城镇建设整治,持续推进;一手抓城镇综合管理,形成常态。木兰乡“擦亮小城镇”工作2023年荣获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湖北省第七届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

  祁家湾街已列入省级示范乡镇创建推荐名单,省住建厅于年初安排祁家湾街“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省级示范)试点工作专项经费50万元;市城建局分管领导周才志先后多次次带领村镇处、区住建局现场指导、调度祁家湾街“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工作;祁家湾街补齐镇区基础设施短板工作全力推进中:完成了土庙社区综合整治二期工程,项目总投资802万元,其中市补资金401万元;祁西路改造维修工程总投资1533万万元,其中市补资金按照766万元控制,目前已完成形象进度的50%;朝前街、祁建街擦亮小城镇建设、机电工业园三号路、祁家湾街清水池、工业园污水管网(一期)等四个项目已列入年度投资计划,预计总投资6530万元,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中。

  (二)“一主两翼”工作推进情况。泡桐社区环境整治提档升级工程已取得区发改局立项批复,即将进行初步设计评审,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其中市级奖补资金500万元;区发改局已原则同意长堰、彭岗、王家河节点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预计总投资2000万元,拟申请市级奖补资金1000万元。

  (三)乡村振兴特色区块项目情况。黄陂区乡村振兴特色区块项目—杜堂康养小镇总投资5.1121亿元,总体规划范围2087亩(139公顷),共涉及9个村湾,主要建设内容为交通、农业水利、生态环境、社会公共服务、市政和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电网新能源改造,以及新农村社区公寓建设等,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打造集特色产业兴旺、休闲旅游突出、美丽乡村宜居、生态文明示范等于一体的乡村康养小镇。2023年2月以来,区政府多次组织区住建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姚集街、区城投公司、设计院、花乡公司等部门和单位到项目现场调研,及时调度,加快推进。目前已成立杜堂康养小镇特色区块项目指挥部,已开展入户调查、征地征收等工作,已办理项目建议书和可研批复,初步设计正在加紧编制中。

  (四)传统古村落保护工作

      木兰乡双泉村大余湾和李集街泥人王村于2023年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并且列入湖北省第一批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单;2023年王家河街罗家岗村罗家岗湾和蔡家榨街的蔡官田村蔡官田湾分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并于2023年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单。我区四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已全面编制完成,并于2023年10月份完成挂牌保护工作;2023年国家级传统古村落调查建档工作已全面启动,预计八月底前完成。

  (五)农村自建房业务培训及安全隐患排查

  为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近两年中央、省委一号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我区宅基地用地建房审批管理,提升建筑工匠技能和安全生产意识,加强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工作,2023年6月8日在区住建局召开了全区自建房业务工作培训暨农村工匠培训会,区直部门和各街乡分管负责人、城建办(村镇服务中心)主任、业务骨干、在籍工匠代表参加了培训。2023年5月上旬组织开展了全区自建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截止目前已排查全区自建房247334栋,初判存在隐患的房屋2445栋,其中经营性自建房101栋,非经营性自建房2344栋,已聘请的第三方专业鉴定单位对排查出的隐患房屋进行再排查,并对其中需要鉴定房屋进行安全鉴定;隐患房屋已全部采取挂牌提示、加固维修、拆除等方式进行处置。

  二、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我区村镇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底子薄,离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急需加大对村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

  (二)基础设施建成投用,后期运营维护经费落实存在困难,急需形成长效机制。

  三、下步工作安排

  区住建局将紧紧围绕自身工作职责,加大规范和指导全区村镇建设工作力度,认真做好统筹、协调和服务工作,会同街乡争取上级部门和其他区直单位的支持,全面推进我区乡村振兴工作。

【篇6】新型城镇化工作总结

  过去的一年,南平市城乡规划局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省住建厅的工作部署,健全规划编制体系,深化机制体制创新,对内抓制度规范,对外抓服务拓展,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取得双丰收。

  一、20_年工作情况

  (一)规划编制方面

  1、以规划编制工作为核心,持续完善规划编制体系。根据省厅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继续开展城乡建设空间的规划研究,逐步完善各项规划体系,提高控规覆盖率。

  在总规层面。抓住国务院同意我市行政区划调整的有利契机,积极开展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南平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并同步开展人口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武夷城镇带空间布局与分区发展等六个专题研究。积极推进县(市)总体规划修编,督促和指导县(市)抓好总体规划中城市开发边界、生态红线等划定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邵武市总规纲要和邵武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评审,建瓯市总规和建瓯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评审;启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有武夷山、顺昌、政和、光泽等四个县(市)。

  在控规层面。组织编制了南平中心城市(延平区)规划管理单元划分研究,完成中心区(含紫云、四鹤、梅山)分区、黄墩分区、水东分区、水南分区单元控规编制,目前中心城市(延平区)单元控规覆盖率已达60%。指导和协助西芹镇组织完成南平西站片区及西站接线控规、龙踞山旅游综合体控规编制,与延平新城指挥部合作组织编制延平新城陈坑瓦口工业园、增坑物流园、洋坑码头、段树坑控规等。

  在专项规划层面。重点推进有利于城市特色塑造、空间优化、功能提升、方便生活的相关规划。编制完成南平中心城市(延平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景观风貌专项规划。为引导城市规划区内村民建房,开展南平中心城市(延平区、建阳区)规划区内村民建房专项规划编制。完成防震抗灾规划征求意见。协助有关职能部门编制《南平港总体规划》、《延平湖旅游规划》等。

  在村镇规划层面。完成2个市级试点小城镇的报批、1个省级试点镇、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总体规划的审查工作。截至目前,5个省级试点镇(邵武市和平镇、建瓯市徐墩镇、建阳市水吉镇、浦城县仙阳镇、顺昌县郑坊镇)已完成总规报批及相关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全市10个市级试点镇全部完成总规编制。

  2、以武夷新区、延平新城规划建设为重点,持续拉开城市框架。按照省里对“新区”开发建设提出“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和“做美、加快”的要求,坚持绿色理念,加强重点片区、重要节点的规划设计。武夷新区:围绕“一山两区三组团”的总体空间布局,进一步明确风景名胜、城市中心、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功能分区,加快推进各片区规划编制工作,实现新区、旧区、景区、保护区、产业园区的有机衔接。目前武夷新区核心区(南林-赤岸)控规已获批,兴田组团控规、月亮湾片区控规及城市设计、崇阳溪两侧重点地段修规、崇阳溪保护开发及通航规划、渭村片区控规及兴田组团地块控规等均已完成初步方案;综合交通、城市景观风貌、崇阳溪景观带等重点专项规划正在不断深化。年底前将完成邵口部-西岸、芹口、东站、新岭等片区控规修改完善和报批工作。延平新城:建设延平新城是加快中心城市空间重构、发展转型的重大举措,是迎接高铁时代到来的需要。我局组织编制了延平新城总体规划、控规等各个层面的规划;同时,主动到延平新城指挥部对接洋坑港区开发、增坑物流园区建设以及多条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主动送规划上门。

  3、以建设“美丽南平”为引领,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助推绿色发展。紧紧围绕绿色发展战略和“百姓富、生态美”的目标,结合生态城市和旅游城市建设工作,着眼于亮化美化绿化,全面推进“三边三节点”等重点区域景观整治和改造,做好规划服务工作,持续推进“四绿”工程,打造生态绿廊。完善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规划,重点跟踪南平市高铁片区交通枢纽节点及绿化景观工程、南平市滨江路沿江景观带改造工程两个省级“三边三节点”重点项目;开展南三龙铁路南平西站站前片区、夏道风情小镇城市设计,规划好南平北和南平西两个城市门户;积极帮助解决中心城区公建设施配套不足问题,完成了4个社区体育公园选点,义务帮助梅园新村、怡景嘉园等社区设计农贸市场的改造方案,积极推进人民医院新址、延平书院、老年人活动中心等一批民生项目的落地。完成南平境内历史建筑特色建筑历史风貌区普查;协助市政协做好延平湖历史文化建设的专题研究,配合市文广新局做好南平市历史文化保护开发整体规划。

  4、以服务城镇化发展为重点,持续推进县域、小城镇和中心村规划建设。围绕建设绿色城市、特色乡镇、美丽乡村、生态绿廊的目标,按照“做大做强城镇、做精做美乡村”的总体思路,加大县域城镇规划的指导和管理力度。科学指导编制和修编乡镇规划,积极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促进小城镇和村庄适度集聚发展。完成南平特色村镇规划建设系列专题研究。提出南平市特色乡镇和美丽村庄规划策略指引和建设指引。着力打造镇村整治规划样板。围绕建设美丽村庄的要求,组织编制了政和县杨源乡洞宫村美丽村庄规划、武夷新区西岸村整治及修规、邵武市大竹镇谢墩村尤家组活动中心等一系列整治规划。开展闽北传统聚落地图编制。全面启动中国传统村落申报工作,建立完善传统村落档案。开展“美丽乡村”规划调研。局党组主要负责同志带队深入全市10个县(市、区)24个乡(镇)48个行政村,进行点对点指导,从规划角度提出区域发展定位、特色经济、村庄布点、环境整治及重要节点景观改造、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和保护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并印发各县(市、区)住规局供参考和借鉴。

  (二)规划管理方面

  1、提升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变“要我规划”为“我要规划”:站位全局,顶层设计,立足本级,辐射全市,主动作为。对一些事关民生的重大项目、重要节点规划等,都能够做到想市委、政府之所想,急黎民百姓之所急,提前谋划,提前运作,努力当好市委、政府的参谋助手,百姓的公仆。变“找上门”为“走上门”:积极服务基层、服务重点项目、服务招商引资。对村民建房批量办证项目推行送证上门服务;对入驻工业园区的建设项目采取特事特办,切实做好优先办理、快速办结、上门服务、协调配合、跟踪督办;对已签署成交确认书、但因资金等原因未签订出让合同的工业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先行对其项目总平图进行预审,以促成这类项目早日开工。变“闭门搞规划”为“开门编规划”:不断丰富城乡规划工作的途径,开展送规划进社区活动,多种形式征求广大市民对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

  2、创新审批服务机制、优化审批服务流程。一是积极探索并联审批模式,按照“同步收件、同步审批、办结、分别发证”的运作模式,牵头发改、环保、国土部门对市本级办理的省、市重点项目在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实施部门间并联审批,以杜绝部门间推诿、扯皮,从而缩短办件时间、提高效率。二是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将局审批事项梳理、整合为6个行政许可事项、1个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2个公共服务事项、1个行政确认事项、2个行政处罚事项、1个行政监督检查事项。并对办事规程中涉及的兜底性条款进行清理,彻底避免在纸质和网上办事规程中出现“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以及“其他相关材料”等字样,进一步规范项目审批前置条件。三是实现窗口当日办结“零”的突破,随着“一书二证”延期这一办理事项作为即办件授权窗口办理,打破了我局所有办理事项都是承诺件的现象,即办件从无到有,提升了当日办结率。全年审核审批科获得第一、第三季度“红旗窗口”,三人次获得“服务之星”称号。

  3、注重管理质量、提升审批效能。向社会各界公开十项承诺,叫响“马上就办”,落实“办就办好”。所有审批项目均通过局建设项目联审会集体研究,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内运作,确保审批流程的公开、公正。今年1-11月共依法核发“一书两证”202件,其中选址意见书46件,规划面积161.4万平方米;用地规划许可证68件,拟用地面积1367.8万平方米;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工程88件,拟建筑面积71.9万平方米。按时办结率100%,提前办结率70%。完成32个建设项目的建设方案审查、51个建设项目的规划条件核实,出具规划设计条件、规划意见函等批复67份,为紫云公租房、新建路铁路棚户区等7个保障性住房,市立医院综合大楼、青少年活动中心等8个公共服务建设项目开辟了“绿色通道”,均未发现有以权谋私、违规审批等违法违纪行为。

  4、完善工作制度,规范管理体系。严格按照规划编制立项程序开展规划编制委托相关工作。完成南平市规划咨询委员会的筹备工作,初步建立规划咨询、评审专家库。进一步规范规划调整报批工作,制定规划局部调整、修改报批程序。启动《技术管理规定》修编工作,制定《规划区内村民个人建房管理规定》、《规划编制成果动态更新操作规范》等规范性文件,向市政府提交“棚户区内的危旧房改造意见”、“关于南平市中心城区既有住宅增设电梯事项的请示”。并按照科室职责和分工,建立、健全机关内部业务审批及行政办公规程,制定《建筑工程竣工规划条件核实规定及工作规程》。其中《南平市(延平区)城市规划区村民建房规划管理暂行规定》已经市政府办审阅通过并印发至延平区政府、市直有关部门。

  (三)队伍建设方面

  1、主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今年2月起,在局党组的带领下,全局党员干部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线,全程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突出作风建设,以反对“四风”为抓手,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环节工作,较好地完成了活动的目标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进一步增强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意识。通过学习教育,党员干部正确理解把握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增强群众观念,提升做好群众工作能力。二是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深入开展“四下基层”、“挂村服务”、“美丽乡村”规划调研等活动,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采取有效措施尽办帮助解决,树立了依法行政、全面履职、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三是进一步缩短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坚持边学边查边改、即知即改,着力解决规划理念不够新,规划成果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不强,村民自建房、危旧房改造等工作推进力度不够,以及行政审批、服务效能有待提升等一些突出问题,让群众看到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明显变化。四是进一步完善了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形成定期上街开展规划宣传并征求意见、送规划进社区、定期研究群众意见建议、定期下基层联系县(市、区)住规局和互动联动挂点村、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的工作制度,逐步构建加强与基层群众密切联系的机制体制。

  2、着力强化队伍素质提升。以开展创建“服务发展科室”、“党员先锋岗”、“十佳党支部”、“十佳党员”等活动为载体,加强政风行风评议和机关效能建设,着力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提升服务水平。今年先后邀请了上海、天津、南京、厦门等规划设计单位的规划专家来延为全市规划系统讲解规划设计6场,本系统领导开设关于城市设计、日照分析、美丽乡村等专题讲座5场。采取“小集中”的方式,由分管领导分批次带领各业务科室负责人,深入县(市)作业务培训,与县(市)规划主管部门工作人员交流我市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的经验、做法,研究部署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审批权力运行的具体工作。此举既精简会议,又达到预期效果,很受到基层住规系统的欢迎。

  3、进一步健全完善管理制度。从行政管理、廉政建设、机关效能、组织人事四大类着手,出台或修订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包括《南平市城乡规划局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财务制度》、《公务接待工作规定》、《车辆和驾驶员管理规定》、《关于重申进一步严肃上下班考勤、请销假制度的通知》等13项规章制度和文件。局主要领导带头严格落实建设项目联审制度、主要领导“四不直接管”、主要领导末位表态、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策等制度,规划编制项目的委托由局立项联审会议研究决定。通过严格用制度管人管事,机关工作纪律进一步强化,规划管理的科学性、准确性、时效性不断提升。

  4、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重新修订了《廉政风险防控手册》,全面排查189个廉政风险点,绘制防控流程图,制定风险防控措施223条,制定廉政风险防控项目化管理方案,汇编《廉政风险防控手册》。并在市纪委的指导和监督下,不断强化建设项目规划用地许可和建筑工程许可事项的廉政风险防控项目化管理。局主要领导带头严守“八项”规定,叫响公车姓“公”不姓“领导”的口号,除恶劣天气外,班子成员一律停止用公车接送上下班;禁止公款吃请,严控“三公经费”支出,今年1-11月三公经费支出33.05万元同比下降23.75%公务接待支出2.26万元同比下降66.67%。严控会议次数和规模、发文和简报,截至11月底,全市规划系统综合性会议同比减少50%,各类发文同比减少14.4%。

  回首过去的一年,思想建设和业务工作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成效明显。同时,我们也看到,许多工作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离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距离。如:规划编制工作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仍不相适应,并相对滞后,历史欠账较多,规划区内控制性详规覆盖率有待提高;规划技术管理人才还较缺乏;规划的批后管理上力度还不够刚性等。

  二、20_年工作思路

  20_年城乡规划工作,要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福建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市委四届七次全会部署,创新规划理念,改进工作方法,加强规划管理,坚持依法行政,切实发挥城乡规划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导作用。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精心打造绿色城市、特色乡镇、优美乡村,有效服务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一)贯穿“一条”主线:

  以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主线,着力服务南平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以刚结束的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按中央的统一部署和省、市委的工作要求,把持续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局党组仍然保持原有的高压态势,一以贯之抓学习、加大力度抓整改,切实做到思想不松、标准不降、力度不减,确保我局教育实践活动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使规划系统的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继续深入落实中央关于作风建设“常、细、长”的要求,提高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有效地运用“群众观点”来指导城乡规划工作,真正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贯穿、渗透到我市城乡规划工作的理念、内容和各项机制中,贯彻落实到规划编制、规划审批、规划实施、规划管理等各个方面,科学编制城乡规划,依法严格实施城乡规划,不断提高规划科学决策能力和改革创新能力以及干事创业能力,多为人民群众办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全面推进规划工作科学发展。

  (二)围绕“两个”重点:

  按照“绿色发展、共建共享”的发展目标,编制好南平市城市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市政基础、公共要素配置等专项规划。要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做到城市规划区内规划控制一张图。提高“一市两区”的规划覆盖率,倡导建筑风貌的协调统一,加快市、区道路、交通、给水、排水、排污、交通、卫生、公交、燃气等一体化基础设施规划,土地、能源、电力、产业等要素规划,以及文化、教育、卫生、科技等社会公共设施规划的编制,大力推进公共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以服务武夷新区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新兴发展区域的崛起。

  按照“北收、南放”的总体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加强对建阳、武夷山的城乡规划工作的协调和指导,逐步加大对武夷新区分局人、财、物方面的投入,将武夷新区作为工作主战场之一。继续深化完善各项已通过评审的编制项目,抓紧上报市政府审批;抓好正在编制的兴田组团控规、南林片区水之廊地段修规等项目的评审组织;加快推进商务中心区、云谷小区等重点项目的方案设计,打造出高效便捷、服务于民具有新区特色的现代商务中心和全国一流的绿色生态示范小区;加快推进武夷新区及南林片区城市景观风貌规划编制工作;继续协助市直各有关部门开展路名、旅游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配合做好新机场选址规划的前期工作。同时继续抓紧抓好在编规划编制审查工作和已批规划管理执行工作,梳理落实尚未签约规划编制项目。

  以服务延平新城为重点,持续助推山水园林城市建设。

  按照“科学、有序、高效”的工作原则,将城乡规划部分行政许可事项在征得市政府同意的前提下,逐步下放给延平区。抢抓合福高铁、南三龙快铁和延顺高速、绕城高速的建设机遇,做好高铁、高速公路连接线及重点项目的规划服务,推进中心城市路网建设,持续拉开城市框架。强化延平新城和西芹片区规划实施,以总体规划为依据,有序推进延平新城和西芹分区单元控规编制工作,力争20_年底前实现中心城市(延平区)单元控规全覆盖。进一步细化启动区、重点产业片区、港区(码头)、安济站前片区等四大片区的深化设计,系统梳理延平新城的市政交通设施,积极主动配合新城建设指挥部做好招商引资和市政工程规划设计工作。

  (三)着力“四个”提升:

  提升城乡规划理念。一是加大业务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树立超前规划、以人为本、彰显特色的规划理念,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接轨先进的规划理念和知识。加强各类规划的相互协调和科学衔接,增强规划的系统性、前瞻性和科学性。学习厦门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和“多规合一”、莆田城乡一体化总体规划、晋江新型城镇化等经验做法,结合南平实际开展相应专项研究。二是搭建交流平台,成立南平市规划学会和建筑保护协会,积极参与南平市城市发展战略决策和重要建设项目的论证、咨询,协助做好有关项目的论证和规划设计方案的评审等技术服务工作,为促进古建筑、古村落保护提供规划技术支撑等,开展同国内外、省内外同行业的合作交流和各种学术交流活动。积极邀请省内外优秀规划编制单位参与南平市重大项目的规划编制工作,通过“借力、借脑”,引进先进的规划理念,产生好的规划方案,带动南平市规划编制水平的全面提高。

  提升规划编制水平。一是进一步优化城镇化规划布局。进一步深化和落实福建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_~20_年),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中小城市和城镇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贯彻落实〈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抓住南平行政区划调整的有利时机,开展南平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南平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进一步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科学指导县(市、区)正确把握城市及城镇的不同功能和发展定位,编制总体规划、镇村体系和布局规划;积极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指导有条件的中心镇按照小城市标准完善规划设计。二是不断完善城市配套功能。重点关注与民生焦点和城乡规划前沿技术理论有关的专项规划编制,根据编制经费情况逐步开展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层面和控规层面的公共服务设施、防洪排涝、城市慢行系统、城市水系、城市水循环、城市渣土消纳场等各类专项规划编制,逐步改善人居环境和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着力推动地下空间布局,供水、给水设施布局,加油站、加汽站充电桩布局等专项规划,促进市政设施的建设。逐步完善控规动态维护和管理机制。三是逐步向城乡共建共享转变。从单纯建设美丽乡村向城乡共建共享转变,大力组织实施“宜居社区共建共享”行动计划,将城市宜居社区建设列入共建美丽南平的重要内容。结合“绿色乡镇”创建,以及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合理规划引导,因地制宜地打造各具特色的商贸重镇、旅游旺镇、产业集镇、历史文化名镇。继续抓好5个省级试点镇和10个市级试点小城镇规划指导工作,进一步完善详细规划、城市设计、风貌整治规划。同时,优化社区基础设施空间布局,重视老旧社区、城中村社区的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加紧开展棚户区改造“五原”问题的研究,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完善社区交通、教育、医疗、文体、养老服务等机构设施,为充分发挥社区功能提供规划保障。力争到20_年底,各县(市、区)宜居社区比例达到30%,20_年达到70%,20_年全市所有社区基本达到宜居标准。四是着力提升城市形象。以迎接高铁时代到来为契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富有闽北特色、具有辐射带动能力的4A文化旅游景区,不断提升高铁时代我市旅游的吸引力和承载力。着力做好南平市城市规划展示馆(兴田)的布展工作,综合体现闽北自然山水、历史文化、城乡建设和未来发展蓝图,打造现代化、多功能的规划展馆,形成武夷山旅游的新景点。五是继续强化规划编制指导。在加强对县(市)、乡村规划编制过程的指导的同时,指导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城市交通、市政、综合防灾、公共服务设施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逐步填补我市有关专项规划的空白。

  提升规划管理效能。一是健全业务审批规程。开展《南平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南平城市规划管理规定》的修订工作,切实规范和指导南平市规划管理和实施工作。重点是针对南平山地城市特点,在地下空间利用、日照分析、建设项目停车位配建指标和规划核实办法、规划审批管理等专项上提出详细的技术细则;继续完善《南平中心城市(延平区、建阳区)规划区内村民建房专项规划》,推进村民安置用地、回拨用地的标准制定和落实工作;研究制定《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部门联审制度》,对涉及消防、安全等及其他有特别影响的进行部门联审,进一步规范审批工作。二是打造优质服务环境。加强审核审批科(窗口)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尽可能简化程序,提高效率,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提供尽可能快速便捷的服务。主动参与和介入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要区域的规划建设过程,积极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规划服务。对工业企业项目和重点建设项目,坚持“绿色通道”办理,实行“整体打包、随到随办”,进一步缩短办事时间,提高办事效率。继续深入开展“四下基层”活动,不断创新服务形式,提高服务水平,主动帮助基层、企业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三是完善南平规划信息系统。围绕“智慧南平”、“数字规划”建设,推进规划全过程信息数字化。加强办公自动化系统管理,提高应用水平,提高技术保障能力。不断开拓规划信息服务新领域,计划启动规划编制项目管理系统,逐步完成“一张图”体系的建立,力争20_年可实现规划区内控制性详细规划数据全覆盖。四是强化规划监督。加强日常规划管理,严把规划方案审查关。着眼于用规划引领城市建设,严格按照总规要求,突出绿色城市建设,高标准高品位抓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重点区域规划,按照控规要求将各项公共设施同步落实;加强日常规划管理监督检查工作,把规划督查作为规划管理的一项长效机制深入推进,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提升队伍形象。一是全面加强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局”战略,着力建设创新型、学习型、务实型、复合型规划干部队伍。继续加大招考招聘和培养培训力度,提升干部的综合素质和执业能力。突出抓好队伍的能力建设,提高规划干部分析判断形势的能力、把握技术难点的能力、应对复杂矛盾和解决焦点问题的能力。将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升甲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并加快推进。二是强化作风建设。切实把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大力倡导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良好风气,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持续整治“四风”,把全局上下作风根本性转变用刚性的制度规范起来,要规范公务接待报批程序,杜绝公车私用现象的发生。多下基层多接地气,把人民的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履职的目标。三是强化制度建设。把制度治党的工作常态化,坚持不懈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坚持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坚持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坚持无条件遵守“八项规定”的有关制度,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并举、三位一体。四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推进规划事业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结合行业特点,把健全完善廉政制度建设贯穿于日常规划行政审批工作的全过程,加强干部职工廉政警示教育,自觉爱岗、爱业、爱家,增强廉政勤政意识,筑牢反腐倡廉思想道德防线,营造健康的廉政氛围,保证规划队伍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促进全市城乡规划事业科学发展。

【篇7】新型城镇化工作总结

  一、2023年重点工作

  (一)多元融合,产业持续蓬勃发展

  一是建设行业发展出现新机遇。揭牌启用区建设发展总部园,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牢固树立“支持本地企业也是招商引税”的理念,大力开展“以心换心、以企引企”专项行动,以“店小二”式服务帮助20余家企业资质升级,全面兑现“助企惠企”政策近1亿元。全区建筑业企业从三年前的68家增至178家,建设行业税收从3.2亿元增至7.3亿元,实现了质的飞跃。此外,还落成了建设总部园党群服务中心,统揽协调全行业发展,初步建立起了建材业、房地产、建筑业、劳务业、物业服务等多元融合发展的行业结构链。

  二是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结合我区实际,围绕“稳地价、控房价”,保障房地产市场总体态势良好,2023年,我区新开盘商品房项目9个,上市供应面积为26.7万㎡,供应套数2355套,一手房销售套数1066套,销售面积9.03万㎡,交易金额为11亿元,商品住宅均价达到11336元/㎡。同时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监管,联合8部门共同出台了《洞头区持续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三年行动方案》,并常态化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联合检查,多次开展了区房地产市场资金监管排查工作,检查各类预售资金监管项目12个,对发现问题的项目,及时发放责令整改通知书,有效制止房开企业在预售资金缴存和使用上弄虚作假的违规行为。

  三是重点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不断深化容缺受理、开辟绿色审批通道,为黄金海岸项目等12个重大建设项目配齐建设要素,进一步推动年度总投资14.3亿元的32个“精建精美”项目建设。实现“党员领跑、高工上阵、全员挂钩”的良好局面,以“保姆式”服务协助诚意超级鱼油、华港LNG等50余个项目解决建设难题,同时,以“住建智慧和住建担当”全力破解皇家花园等一批历史遗留难题。

  (二)关切民生,认真践行为民服务

  一是农村建房管理推陈出新。根据全区农房建设管理“空白”的实际,我局在既无法定审批监管程序,又无专业监管力量的情况下,转变思维、大胆创新,提出农房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一项全新工作思路,以“党员+骨干”、“支部+专家”的形式,发动建设行业协会专家库和建设工程质量社会监督员等多方力量,开展农房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为建房户提供设计咨询、建房质量安全隐患排查、竣工意见等,用贴心服务保障农房建设的质量与安全。今年,已在全区范围内完成3轮服务工作,共服务在建农房128户,解决问题523项,创新性做法成功入选浙江省“三服务”活动月度十个好典型案例。

  二是住房保障工作稳步开展。实现低收入应保尽保,新增公租房租赁补贴193户,累计保障受益户数420户,受益人数975人,累计发放住房租赁补贴74.89万元。强化人才住房保障。人才租房补贴在保38人,购房补贴5人,2023年累计发放人才补贴109.94万元,累计入住人才公寓156人。加快新城一期03-01-2地块的人才住房建设,多渠道筹集人才房,筹集仁济学院教师公寓35套房源,探索性推进保障性安居住房工作。进一步加大房源统筹力度,加快安置房建设步伐,制定《温州市洞头区城市回迁安置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全面完成新城区02-01地块安置房“安置提速”工作,以最大力度、最快速度实现安置“全清零”要求。

  三是各项民生实事统筹推进。全面推动老旧小区改造、电梯加装、绿道建设等民生实事工作,出台《温州市洞头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实施方案》,高标准完成聚德楼小区等2个老旧小区综合改造,落地加装电梯3台,完成新建智能水表500只,电动车充电桩30台,建成海绵城市0.6平方公里,开展海绵城市示范区建设1个,建成海绵城市示范性工程1个,完成海绵城市实施方案编制。高标准推进32处历史建筑测绘建档、挂牌工作,实现“应建尽建、应挂尽挂”。

  (三)建管并蓄,城乡面貌迎来蝶变

  一是快速推进美丽城乡建设。积极赴省厅对接美丽城镇建设工作,制定《洞头区美丽城镇创建“一镇一策”方案》,逐月通报美丽城镇建设完成情况,开展季度“三服务”指导与省、市“三服务”活动,大门镇、鹿西乡累计完成投资额17.48亿元。大门镇成功获评省级美丽城镇样板,鹿西乡获评市级美丽城镇样板,获省、市两级奖补资金共计521万元。完成霓屿街道美丽城镇建设方案评审,为2023年美丽城镇工作做好铺垫。启动状元村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

  二是积极推进市政设施建设。完成《元南片新型城镇化专项债可行性研究》编制工作,按照《洞头区市政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方案,全面铺开市政建设。持续建设我区绿道,新增绿道9公顷、公园绿地2公顷、立体绿化1公顷及非省级绿道3公顷等,其中“山海绿道”入围全省最美绿道评比。完成城北污水处理厂建设,提标改造城南污水处理厂,新建雨污管网各2公里,完成沙岙至鸽尾礁断头路建设,新建公共停车位100个。

  三是强力推进农村、城镇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制定《温州市洞头区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紧抓部署落实,统筹指导协调全区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率全市之先,全面完成农房排查及系统录入工作,累计录入排查信息24908条,录入率达100%;共出具房屋鉴定报告2155份,整治解危3户C级危房,并出具复核鉴定报告,拆除解危1户D级危房,实现全区危房“清零”。开展城镇三层及以上多孔板砖混结构城镇房屋安全隐患再排查再整治工作,共排查三层及以上多孔板砖混结构城镇房屋3511幢,出具鉴定报告39幢,全面完成隐患清查。

  (四)紧盯落实,行业监管蹄疾步稳

  一是多领域强化施工安全管理。对全区56个在建工程(其中房屋建筑工程48个、市政工程8个)均录入智慧安监综合管理系统开展全面监督,全年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新开工建筑工地100%按规定安装扬尘监测、视频监控及实名制考勤系统,落实建筑施工扬尘、排水整治工作,有序推进标化工地创建。2023年,通过市级安全文明标化控制点验收3个项目。开展各类安全巡查400余次,下发安全整改通知书268份,提出整改意见1853条。开展起重机械专项检查,检查塔式起重机械32台,施工电梯30台,下发整改通知单35份,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二是严要求提升物业管理水平。严格把控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派出巡查人员268人次,发现消防隐患问题186个,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86份,开展物业小区消控室专项检查,发布通报12期。指导全区36个物业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目前已成立27个。受理违法装修投诉举报件12件,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12件,办理物业领域信访投诉件52件。出台《洞头区物业小区网格员巡查责任制度实施办法》,实现网格巡查全覆盖,分3个巡查小组,分片区监管物业服务工作。

  三是全方位抓好人防各项工作。出台人防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人防易地建设费专项督查,加强人防工程平时维护管理,全力推进人防宣传纵深发展,积极开展“5.12”和“9.18”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望海路、车站路两处闲置的防空坑道,融合海霞精神,将防空坑道打造为海霞人防培训基地和人防宣教基地,全面赋予闲置人防坑道“平时疏通新老城交通、战时成为人防避灾场所”的崭新意义,获得社会各界广泛认同,《中国人民防空杂志》、《国防报》、浙江在线等多家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省人防办肖培生主任对洞头区人防办挖掘老式防空坑道作用提出高度评价。

  (五)全程服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一是多角度开展助企服务。紧扣优惠政策,第一时间通知珑头湾项目、中普陀寺二期项目业主并协助企业完成人防易地建设费退费工作。对梦幻海湾、黄金海岸项目通过下发温馨提示方式,在不影响项目正常建设前提下,告知业主应履行人防结建义务。全部审批事项实现线上全流程“一窗受理、一站办结”,所有审批事项均实现100%纯线上办理审批,并为诚意药业、观音礁酒店、贝雕博物馆等多个项目提供上门服务,同时为鹿西供电所、亦家康养养老院等历史遗留项目提供面对面指导,实现企业“零次跑”。

  二是自我革新提升持续加码。探索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运行模式。融合联动审批科、质安中心、监察大队、建设管理科、城建档案管理中心等涉及业务科室,变被动审批、被动监管为主动服务,避免项目业主跑断腿、多头跑的现象,一揽子解决建设审批和过程中的问题。推行“智慧住建”平台应用模式,依托智慧住建监管平台及智慧桩基监管系统,进一步提高政府数字化管理水平,其中,工程档案全过程归集服务系统项目列入省数字化改革S1跑道。

  三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服务。坚持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防止“重事后查处、轻事前预防”。准确把握好“服务”和“监管”的关系,分类处置建设领域20余起违规违法行为,切实保障我区建设领域营商环境。查处鹏利厂房未竣工验收投入使用案件等20起,共处罚金额57.8万元。对新城二期市政道路工程、南塘湾湿地公园等项目采取整改通报批评和约谈方式,有序推进柔性执法助力打造一流国际营商环境。

  二、存在不足或问题

  回顾2023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因宏观环境原因,建筑业后劲不足;房地产市场预期减弱,市场回暖压力大;物业服务企业服务水平与质量参差不齐等痛点难点。

  三、2023年工作思路

  东风浩荡满眼春,万里征程催人急。2023年是“十四五”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关键之年,在洞头高质量建设海上花园、高水平开启“十四五”新征程中,区住建局将锚定“为洞头人民打造一座幸福之城”的奋斗目标,以“稳中求进”的主基调推进我区住房城乡建设各项工作。

  一是稳增长。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围绕保障性租赁住房、美丽城镇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重要领域,加快梳理一批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努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稳”。

  二是促改革。把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过程,转化为塑造变革性实践的过程,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未来社区建设、城乡风貌整治提升等开创性工作中不断提高塑造变革能力。

  三是惠民生。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解决住房保障、房屋安全、人居环境等群众获得感强的民生事项,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人们更向往、住房让百姓更满意”的目标。

  四是防风险。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发扬斗争精神,着力做好房地产市场风险、安全生产等风险防范,提高风险预见预判能力,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

  具体到行动上来说,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实施城市更新,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上取得新突破。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一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圆满收尾市政三年行动。通过安置提速、石头厝收储,“大搬快聚”促进人口集聚,全域谋划新城二期、状元南片、霓屿新区等6大片区,努力实现“产、城、人”融合发展。二是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积极向上争取专项债资金,因地制宜选择改造模式,完善生活服务设施配套,推动住宅加装电梯惠及更多居民,加快打造“15分钟生活圈”,努力实现“最多改一次”。三是强化“全域大美”塑造城市风貌。全力推进“精建精美”项目,加快创建霓屿、元觉、鹿西美丽城镇样板,全面实施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海峡同心共富特色产业风貌区力争创成全省“新时代富春山居图城市样板区”。

  (二)落实长效机制,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上取得新突破。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一是持续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完善房地产市场“月监测、季评价、年考核”机制,健全地价房价联动机制。二是着力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快建立房地产信用体系,进一步完善预售资金监管制度;进一步健全多部门联合处置机制,全力推动矛盾纠纷从根本上得到化解。三是提升城镇居民居住品质。出台物业企业服务标准,推动物业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探索红色物业引领下一体化管理机制;完善城镇危房网格化、常态化监管机制,大力推进危房实质性解危。

  (三)持续顶层设计,在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上取得新突破。坚持保基本和促发展并举,着力构建安居洞头品牌。一是持续抓好公租房保障。坚持实物保障和租赁补贴保障并举抓好公租房基本保障,强化准入和配给管理,提升公租房保障管理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快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加快完善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在土地、财税、金融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产业园区配套用地、存量闲置房屋等方式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着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阶段性住房困难问题。三是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和未来社区建设。划建成新城“海霞红”未来社区共同富裕样板,启动新城未来社区创建,围绕“一老一少”核心人群,连片整合、拆墙透绿、分步实施,推进燕栖社区建设,破解城市管理失序、物业管理滞后等问题。加大“安置提速”力度,鼓励引导易地统筹安置,做好我区剩余闲置房源的安置工作。

  (四)加快高质量发展,在推动建筑业全面转型升级上取得新突破。推动建筑业全面转型升级,吹响高质量城乡建“冲锋号”。一是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建立建筑市场综合信用分级管理机制,加强工人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召开建筑业大会,出台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意见,努力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作出贡献。二是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加强建筑节能管理,大力推广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落实“双减”任务,实现“双碳”目标,继续推动数字赋能,全面完成工程档案全过程归集服务系统。三是提升建筑工程品质。完善工程质量责任体系,持续开展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整治,推进质量潜在缺陷保险、政府购买监理巡查服务等试点,探索消防验收备案承诺制。

  (五)注重“绣花功夫”,在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上取得新突破。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要突出城市的人民属性。一是实施全域“城市赋能”提升行动。加快全区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突出公共空间的多层次利用,通过“建管并举”着力解决停车难等“城市病”问题。二是强化未来战争下人防应急疏散避灾体系建设。全面摸清人防坑道情况,编制人防应急区位图及疏散工作指南,全面覆盖、维护、更新人防警报设施,进一步梳理建设全区人防坑道,使之具备临时避灾的重要作用。三是探索产权式酒店蓬勃建设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在产权式酒店建设饱和的背景下,通过结构性改革促进同质化产品转型升级,以新业态布局、新动能供给拓宽产权式酒店的发展途径。

【篇8】新型城镇化工作总结

  去年,××市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召开之后,××市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切实把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作为带动“三化”协调发展的着力点,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特别是结合本地实际,在新型城镇化工作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总体设想

  ××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定位是“依托现有城区,东移北扩,着力打造××西部集工业商贸、文化旅游为一体的重要组团城市”。按照向心发展、城乡统筹的思路,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以城区为中心、以重点镇区为骨架,以农村社区为延伸,着力构建“中心城区、特色镇区、新型社区”三个层次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镇体系。我们的工作目标是,到××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65万,市区人口突破50万,城镇化率超过50%;到××年,城市规划区面积达到7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规模达到60万,把××建设成为工业强盛、商贸繁荣、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生活舒适、文化发达,具有中原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总体规划布局为“1396”工程,即:突出城市一带(××景观带)三区(老城区、新城区、产业集聚区)、培育九个中心名镇(××、××、××、××、××、××、××、××、××),建设60个新型社区(每个乡镇办建设1-3个示范性社区,五年内全市规划建设60个示范性社区)。概括起来,就是“一带三区,九镇环卫,东移北扩”。

  二、主要措施

  按照建设现代城镇体系的要求,我们结合实际,对中心城区、特色镇区、新型社区的发展思路进行了规划论证,并印发了《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新型城镇化工作的实施意见》(×发〔××〕1号),明确了发展目标和规划布局,细化了工作措施。

  (一)围绕向心布局,建设完善市区组团。按照向心布局、向心发展的要求,中心城区重点是以现有城区为基础,东移北扩,向西适度扩展,向南填空补齐。其中,××景观带的目标是经过3-5年努力,打造一条长达15公里、集娱乐、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景观带;老城区重点是加快改造提升步伐,通过编制落实城市文化建设专题规划,依托××博物馆、××帮会馆、××等遗迹,合理地将“×都”、“×都”、“×都”文化元素融入到城市建设和改造当中,承袭历史文脉、彰显城市特色;产业集聚区重点是培育装备制造、医药两大主导产业,实施新兴产业培育计划和现代物流提速工程,壮大产业支撑、实现产城融合;城市新区包括东区和北区,重点是通过实施第三污水处理厂、东区热源厂、人民医院搬迁、市委党校搬迁、老年公寓、体育中心、广电文化中心、汽车城、建材城、赛车场等一批项目建设,完善设施、配套功能,实现东移北扩,打造以××为中线,以东区北区为两翼,向××中心发展的格局。

  (二)突出特色优势,重点建设中心镇区。××原有9镇、13乡,近年来有6个乡撤乡建镇,现在已是15镇、7乡,还有2个乡已经申报撤乡建镇,年底前将变为17镇、5乡,22个乡镇已全部完成修编。纳入重点培育的9个镇都有一定优势和特点,其中:××、××、××、××分别处在东南西北四个关键位置,××、××、××有文化品牌和旅游潜力,××、××、××有传统产业基础。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规划先行、彰显特色,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标准、适度超前”的原则,科学编制中心镇区总体规划、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具体情况是:把××、××、××、××四个镇作为四个方向的重心,沿××、××、××快速通道这三条公路,打造产业走廊,并按照位置相邻、特色相近的原则,发挥9镇的区域带动作用,打造××、××、××、××等四个次经济区,使其成为乡镇组团的龙头、城乡协调的纽带。目前,这些镇也都结合实际做出了发展规划,如:具有文化品牌和旅游潜力的××、××分别结合××文化、××进行规划,××委托××集团编制新区规划,并与该集团合作建设××文化街项目;××按照××书记调研时的指示精神,对××河两岸进行详细规划,基本实现了各类功能性规划一步到位。处在××间重要节点的××提出要配合市区东移,拉近××通往××中心城区的时间距离。通过规划引领、规划带动,力争到××年,建成一批经济发达、规模适度、规划科学、功能健全、环境优美、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中心镇。

  (三)积极探索路径,稳步推进新型社区。对初步确定的60个村,我们将择优选取若干个区位优势较好、交通较为便利、集聚规模较大、发展潜力较大、辐射能力较强、能为周围社区提供公共服务设施的新型农村社区(村庄)作为试点进行重点规划建设,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全市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目前,已有36个村庄完成编制规划,今年年底要完成30%的基层村(社区)建设规划,××年年底完成60%的基层村(社区)建设规划,××年年底基层村(社区)建设规划要全部完成。下一步,我们打算通过四条途径推进:一是项目带动、使旧貌换新颜。强力实施农村公路提升三年计划、办学条件改善三年工程,完善卫生服务网络、电网、生态绿化等各项基础设施,促进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和村容村貌改观。二是迁村进城、让农民变市民。通过市区东移北扩、城中村改造、产业集聚区建设等,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使城区边缘地带农民进城、变为市民。三是整村迁安、把农村变社区。通过对地质灾害区、煤炭塌陷区、压煤区、生态保护区等不宜居住的村庄以及弱小村、偏远村实施整村搬迁,统一组织新型社区建设。××乡××村、××村、××村,××镇××村,××镇××村就是采取整体搬迁的方式建设新型社区。四是化零为整、由分散变集中。通过科学规划,整合位置相邻的村,组建大的新型社区。××镇正在进行总体规划,计划通过整合,建成几个大的新型社区;××镇计划把××沿线的××、××、××等整合成一个新型社区。争取到××年,完成60个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任务,到××年,全市90%以上的村庄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城乡协调、设施配套、整洁优美、特色鲜明的可持续发展局面。

  为确保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我市还制定了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的具体措施:一是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市长任组长,相关责任领导任副组长,市直相关部门和各乡镇(办)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组,及时协调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二是建立了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例会制度,实行县级领导干部分包城建重点项目,市委、市政府每月召开一次城建项目督导工作会议,专题研究城镇化建设工作。三是建立了城建项目督查机制,市委、市政府两办督查室、市纪委监察局加大了对城建重点项目的督查力度,一月一督查,半年一通报,并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解决。四是完善了考核制度,把城镇化建设纳入全市目标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建设工作考核体系,对各乡镇(办)城镇化和城乡建设工作进行评价和考核,把考评结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和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坚持城乡规划引领,完善规划体系。一是着力做好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加快完成新区概念性详细规划、××景观带修建性详细规划;做好城市重点地区、地段规划设计,实施城区10条主干道路的街景景观规划,尽快形成以××市城市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为龙头,村镇体系规划、乡镇总体规划、社区规划、村庄规划为骨干,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修建性详细规划为支撑的城乡规划体系。二是坚持以城乡规划为引领,把城镇体系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道路交通规划、生态建设规划相衔接,做到“五规合一”,增强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通过规划引领,着力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心、小城镇为节点、中心村为网络的新型城镇化格局,构建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三是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的管理制度,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切实加强规划实施的法律监管、行政监管和社会监督,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批前公示、听证制度及联合执法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镇村三级规划管理网络,组建乡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落实编制、职能、人员和经费;建立规划实施督察员制度,强化规划实施监管,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有效维护规划权威。

  (二)完善城乡基础设施,筑牢发展之基。一是强化城镇道路交通网络建设,以城区为枢纽、乡建制镇和乡集镇为节点,建立起干支衔接,通畅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二是建立完善的城镇水、电、气、热供应系统,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增强供水能力、供水质量和重复利用率,坚持主干电网建设和配电网建设并重,完成城镇电网改造,提高供电质量和稳定性,鼓励开发利用太阳能、沼气、风能等清洁、经济、高效的新能源。三是进一步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视城镇防灾减灾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应急能力和防灾救灾能力;加强社会福利设施配套建设,统筹安排社区服务、老年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现代化信息网络,完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应用,逐步形成进入千家万户的区域性信息高速公路。

  (三)拓宽投资融资渠道,破解瓶颈制约。一是充分研究国家宏观政策及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的相关政策,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的资金支持,将各类资金有效整合,统筹安排,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切实发挥政府投融资主体的引导和带动作用,通过整合政府资产、集体资产、土地资源等城市资源,做强做大投融资平台,多渠道、多形式筹集建设资金。三是本着“谁投资,谁受益,谁担风险”的原则,合理确定有关各方权益和应承担的义务,探索推行城镇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市场化、产业化运作方式,变政府对公用行业的直接行为为间接的监管,集中精力加强对公用事业的数量、质量、价格和服务的宏观监管。

  (四)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盘活建设用地。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确立“工业产业集聚区集中、村庄向小城镇集中”的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新思路,不断完善城市土地“统一规划、统一征用(收回、收购)、统一储备、统一开发、统一供应、统一监管”机制。将城市建设发展的重点放在内涵挖潜上,利用城区存量闲置土地和低效利用的工业用地,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节约耕地资源。在有较强产业支撑的乡镇试点开展宅基地置换城镇房产工作,统筹确定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撤并的规模、范围和布局,合理安排新建城镇建设用地的比例,切实做到核算准确、布局合理、预留充分,占补平衡且有一定剩余。对于占用本区域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农民还迁住宅及小城镇配套公用、公益设施的土地,按划拨用地方式申报办理,其余用地实行有偿供应,其中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各类经营性用地,以招标、拍卖或者挂牌方式出让。

  (五)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打造宜居城镇。一是充分考虑城镇规划发展目标和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建设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同时,建立城市绿化屏障和生态环境安全保障体系,切实保护好各类重要生态用地,确保一定比例的公共绿地,加强公园、绿化带、草坪的建设和保护。二是深入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治理,积极申报中央农村环保资金项目,加强城镇污染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城镇排水系统,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抓好城镇污染治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积极治理污染严重的企业。对工矿区的城镇,围绕矿区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加大矿区生态恢复与土地复垦力度;对旅游型城镇,强化旅游环境保护,确保各类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良性发展。同时,按照城镇环境规划要求,划定畜禽及水产禁养区、限养区和发展区,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的治理。三是建立农村环保网络,认真落实环境保护“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制度,正确处理好城镇化进程中环境保护与开发建设的关系,把环保工作列入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努力创造优美的城乡环境。

【篇9】新型城镇化工作总结

  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根据中央、省、市、且关于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县发展和改革局的指导下,通过认真调查、研究、分析,结合我乡实际,紧紧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现将202X年我乡新型城镇化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强化管理

  在我乡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质量要求”,严格按照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一是在政策上我们根据县加快推进浙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出台的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相关文件及指导精神,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领导小组,相关部门全力做好服务工作:二是依法狠抓建筑市场管理,注重施工队伍的资质审查和建筑质量及安全的监督:三是加强城镇建管人员的业务技能学习,通过努力,我乡的建筑队伍已形成依法、照章、优质、安全的良好局面,建管人员的骨理素质得到明显.提高。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我乡的基础设施均得到了加强和提高。

  二、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

  我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截止202X年底我乡共实行农村土坯房改造200多户,累积完成杨家场等4各村聚居点配套设施建设,聚居点风貌打造已基本完成。新村的建设缩小我乡城乡差距,全面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在新村建设中,乡党委政府严格按照新村建设标准,坚持高标准规划,奋力培育新产业,改造新农居,培育新农民,塑造新只貌,全乡面貌有了新的变化。

  三、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做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心工作

  严格审批上报集镇内建房工作,尽最大努力做好做细城镇化建设的中心工作,为实现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科学利用资源,美化、靓化城镇建设,统一规划布局起到重要作用。对窄、脏、乱、地段进行整治,规范沿街商铺严禁占道经营;做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工作宣传,动员特困人员、财政供养人员、失地农民把户口转成城镇居民户,截止202X年底,我乡共计完成特困供养人员城镇化194人,失地农民城镇化33人。对乱搭、乱建、违章建设的农户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对没有经过审批程序就建房的农户教育和发停工道知,必须按照规划建设。今年,通过努力,全面完成了年初县乡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使我乡新型城镇化建设更上新台阶。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乡新型城镇化建设形势良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篇10】新型城镇化工作总结

  2023年新型城镇化工作总结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根据中央、省、市、且有关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县发展和改革局的指导下,通过认真调查、研究、分析,结合我乡实际,紧紧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现将2023年我乡新型城镇化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强化管理在我乡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质量要求,严格按照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一是在政策上我们根据县加快推进浙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出台的有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相关文件及指导精神,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领导小组,相关部门全力做好服务工作:二是依法狠抓建筑市场管理,注重施工队伍的资质审查和建筑质量及安全的监督:三是加强城镇建管人员的业务技能学习,通过努力,我乡的建筑队伍已形成依法、照章、优质、安全的良好局面,建管人员的骨理素质得到明显.提高。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我乡的基础设施均得到了加强和提高。

  二、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我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截止2023年底我乡共实行农村土坯房改造200多户,累积完成杨家场等4各村聚居点配套设施建设,聚居点风貌打造已基本完成。新村的建设缩小我乡城乡差距,全面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在新村建设中,乡党委政府严格按照新村建设标准,坚持高标准规划,奋力培育新产业,改造新农居,培育新农民,塑造新只貌,全乡面貌有了新的变化。

  三、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做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心工作严格审批上报集镇内建房工作,尽最大努力做好做细城镇化建设的中心工作,为实现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科学利用资源,美化、靓化城镇建设,统一规划布局起到重要作用。对窄、脏、乱、地段进行整治,规范沿街商铺严禁占道经营;

  做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工作宣传,动员特困人员、财政供养人员、失地农民把户口转成城镇居民户,截止2023年底,我乡共计完成特困供养人员城镇化X人,失地农民城镇化X人。对乱搭、乱建、违章建设的农户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对没有经过审批程序就建房的农户教育和发停工道知,必须按照规划建设。今年,通过努力,全面完成了年初县乡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使我乡新型城镇化建设更上新台阶。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乡新型城镇化建设形势良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篇11】新型城镇化工作总结

  各位领导,同志们:

  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没有深入学思,就不能进一步领会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深刻内涵与重大意义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更好推动中国经济全面转型升级必须要回答好的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60%。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随着城镇化程度加深,新型城镇化建设也被新时代赋予新的内涵、新的意义。一是通过城镇化建设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高质量扩大内需,尽快恢复经济保障民生,确保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就成为了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题中之义。

二是通过城镇化建设更好解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源”问题。随着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消费群体的进一步扩大,消费结构的进一步提升,消费潜力的进一步加大,都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新的压力和机遇。三是通过城镇化建设更好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局面。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土地规模经营的难度较大,独特资源难以充分推介,传统生产生活方式虽有一定程度上的改变,但仍困扰着乡村进一步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将持续转变城乡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不同步的局面。四是通过城镇化建设更好解决”人”的问题。城镇化说到底还是”人”的城镇化、”人”的发展。外来务工人员如何更便捷实现落户,城镇公共卫生服务供给机制朝着哪个方向发力,转移人口怎样才能”进得来、住得下、活得好”,都成为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必须要处理好的问题。五是通过城镇化建设解决文化融合发展的问题。文化是一条能够紧紧将城市和农村进一步扭在一起的”金丝线”,可以说没有文化上的紧密融合,就谈不上真正的新型城镇化,谈不上真正的城乡融合。

  二、没有深入学思,就不能进一步立足实际、明确发展思路、加快”借力发展”

  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城乡融合发展,不是说把”烂摊子”都丢给城市去解决,将”人口快速涌入”带来的压力都丢给城市去消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既需要城市统筹谋划、合理规划,也需要乡镇一层立足自身实际,找准定位,实现”借力发展”,充当好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助推剂”。

  (一)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遥远。乡镇一层如想加快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一条就是,找准自身定位,重塑好城乡关系。

  处于XXX”三个板块”中心位置的XX镇,立足自身实际,充分剖析优势与不足,确立了”XXXX”的发展思路。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检验,XX镇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愈发浓厚,这进一步证明发展思路是切合XX镇实际的,是符合发展规律的。同时,经过深入学思,多角度多维度研判,通过捋顺发展思路,进一步解决了发展主攻点问题。

  (二)依托优势资源,聚焦发展的着力点。XX镇拥有着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产业优势,如何将发展的”优势”打造成发展的”大势”,就成为了XX镇的主攻方向。

  一是依托”产业集聚”优势,打造”产业融合”的发展大势。20XX年X月,XX农业产业园区获评省级园区,XX镇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引进”XX项目”,调整、完善全镇发展规划,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了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上的合理规划与区分,为发展现代农业腾出宝贵空间,持续调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待项目全部落地建成后,可为近万人提供就业岗位,进一步转变了全镇的产业结构。

  二是依托”近城临港”优势,打造”经济和服务腹地”的发展大势。XX镇距XX城区仅有10分钟车程,距离XXX港也仅有30分钟车程,XX镇采取加大服务产业投入的方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并紧紧依托XX等产业龙头企业的行业地位和品牌辐射效应,完善第三产业全链条,加大配套设施和民生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房地产开发力度,加快”村民”向”市民”的转变速度。同时,坚持把”特色小镇”建设作为有效载体,通过增强发展的自身动力,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通过拓展生产生活服务功能,来加强特色小镇与城市的公共服务衔接,扩大便捷的”生活圈”,提质丰富的”服务圈”,加深城乡交流的”朋友圈”,引导城市功能与人口向特色小镇疏解。”农家乐”“果品观光采摘园”等都是”特色小镇”建设的积极探索。

  三是依托”公共配套资源”优势,打造”转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大势。XX镇作为XX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较好的乡镇,近年来财政收入稳居全市第一,全镇配套资源优渥。以”XXXXXXXX”发展格局为建设契机,配套建设污水处理、供水管网、垃圾焚烧、教育医疗、交通枢纽等设施,加快了城乡之间的人员流动,让更多的人往来于城乡之间,并在乡镇也享受着近乎城市的民生保障水平。同时,全力推进”双代”、城乡环卫一体化等工作,进一步加速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现状。

  四是依托”人力资源”优势,打造”人才集中”的发展大势。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成为了XX镇发展的最重要的优势,也是最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宝贵资源。XX镇秉持”不把人的问题一股脑丢给XX”的观点,大力对群众开展技能培训,并充分运用农村”大喇叭”、”双微”平台等手段,加大对村民的思想意识深化和”市民”的思维固化。同时激励、吸引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着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通过推进土地流转、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等方式,将人才留在乡镇,让更多的人才能够将自身发展与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有机统一起来。

  五是依托”红色文化”优势,打造”弘扬多彩文化”的发展大势。XX镇以”红色文化”为底色,依托XX烈士牺牲地遗址纪念馆等革命旧址,旨在传承好红色基因,歌颂好红色故事,弘扬好红色文化。

  三、没有深入学思,就不能进一步统一思想,抗好肩负责任,将工作落到实处

  下一步,XX镇党委、政府将继续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投入,更加注重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更加注重环境宜居和文化传承融合,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打好”XX攻坚战”,凝心聚力抓落实,蹄疾步稳往前走。

  一是打好乡镇发展规划攻坚战。充分利用当前国土空间规划处于调整阶段的大好良机,进一步找准自身定位,发挥比较优势,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和落实好主体功能区建设,做优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区。严格节约集约土地、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同时,留得住”青山绿水”,也留得住”乡愁”。

  二是打好园区项目建设攻坚战。加速推进XX项目、XX项目建设,特别是依托项目建设整合XX行业生态,规划建立饲料电子交易中心,将饲料原料种植、饲料加工生产、原料进口、物资物流供需等多种资源整合在平台上,结合XX智能仓库项目和铁路道路建设,借助第三产业服务端的建立,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同时,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新业态新模式,加速第三产业的”提质增量”,推进”产服融合”。

  三是打好基础设施攻坚战。全力推进XX铁路、XX国道建设;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速度,加快推进镇区供水管网工程;统筹抓好”空心村”治理和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紧盯房地产开发;加大医疗、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提升服务品质,实现城乡公共设施联动发展。

  四是打好特色小镇建设攻坚战。紧紧立足镇域实际,高效打造旅游观光、农蔬果品采摘、”农家乐”等文旅名片;持续深化”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以红色为底色,统筹利用多彩文化资源,深入谋划资源开发利用,进一步打造独具沿海特色的全域旅游产业链条。

  五是打好人的城镇化攻坚战。进一步加深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群众的技能培训,助推提高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

【篇12】新型城镇化工作总结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抓好规划的完善、执行和管理。

  1、结合我镇实际,对已有的规划进行完善。

  2、严格规划审批程序。辖区内所有建设项目规划审批手续齐全,所有建筑都符合规划范围。

  3、加强规划管理,无违法建设活动发生。

  (二)抓好城乡居民住房保障。严格按照程序做好规划区内居民建房活动管理和规划区外农村居民建房审批,所有居民建房严格按程序做好审批工作,不经审批不得建房。做好了城镇居民住房登记办证相关业务工作,公有住房的管理到位。

  (三)抓好项目建设和协调服务工作。

  1、切实做好我镇承担的各类在建和新建项目建设、管理和竣工验收工作。项目管理到位,项目建设按时完成。

  2、认真做好了我镇建设的各类项目协调服务和拆除拆迁工作,项目的协调服务和拆除拆迁工作到位,保证了项目的顺利推进。

  (四)抓好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和管理工作。场镇供水、供电、通信、道路、防洪排涝以及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配套设施齐全,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齐全,场镇基础设施管护到位,设施有损能及时进行修复,保证了城镇生产生活和谐有序。

  (五)抓好了城乡统筹工作,以新农村综合体为突破口,强力推进中心村建设。

  (六)加强了对村镇建设管理业务的领导和指导力度,同时做好了我镇村镇建设统计报表和其他业务工作。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1、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增强城镇经济的综合实力。

  2、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集约利用土地,加强环境保护,加快转变城镇发展方式。

  3、进一步建立健全考核制度,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努力推进我镇新型城镇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4、提升集镇实力,打造新型城镇化建设“品牌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保队伍建设,营造清洁干净的居住环境。

  半年来,我镇的城镇化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取得成绩的时候,我们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将面临更多的新情况、新问题。在下半年,我镇将继续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任务,实时调整实施方案,加快发展,圆满完成目标任务。

【篇13】新型城镇化工作总结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更高水平对社会各要素进行重新配置组合的必然形式,而当前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而非建高楼、建广场。农村人口转移无法实现,不仅无法提高农业的规模效益,也无法实现扩大内需。

  与传统方法相比,新型城镇化更强调内在质量的全面提升,也就是要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相对于过去的粗放式用地、用能,现在要从思想上明确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之路的重要性;过去的城镇化主要依靠中心城市带动,现在更强调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配合发展的必然性。而解决区域间城镇化水平差距过大的问题是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中之重。

  发表的个人观点

  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我提出以下几点看法:首先,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农民向市民的转化。放宽直至放开城市和城镇的户口迁移的准入限制,实行按居住地管理的户籍制度;加强社会管理配套制度改革,以社保、医疗等公共服务为突破口,切实解决农民工实际生活困难,对进城农民给予充分的身份认同,同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对农民提供基本社会福利。逐步剥离附着在户口上的不公平福利制度,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其次,合理引导要素集聚,实现土地集约式发展。一是大力推进城镇化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对土地的开发利用进行科学长远的规划布局。二是创新市政基础设施的筹资、运营和管理模式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促进城镇设施为农村服务,提高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效益。三是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推进以高新产业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化,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潜力,推进产业特色化发展。

  再次,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增强城市发展后劲。要合理统筹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注重提供就业机会和打造创业平台,为提高收入和消费水平提供支撑;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和人才培养、开发和利用,发挥企业主体和政府引导扶持作用,促进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等多种方式加快发展,提升城镇化的技术含量和创新意识。

【篇14】新型城镇化工作总结

  一、20xx年工作总结

  (一)争项争资破亿元。向上申报项目13个,其中2023年老旧小区改造计划11个、公租房项目2个504套。到位9个项目资金1.39亿元。

  (二)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明显。一是完成9个销号任务。涉及全国人大执法检查、省级环保督察、洞庭清波专项行动、夏季攻势突出环境问题整改销号任务10个,目前已完成9个,其中《2023年湖南省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污水收集处理尚有差距。部分城镇污水处理厂存在进水浓度偏低、管网不配套问题;已建成的乡镇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污水管网配套建设滞后,进水浓度偏低的情况。”根据(岳办[2023]13)文件要求,延期至2023年12月底销号。二是中心城区雨污分流完工超半数。云溪河以南片完工,正在预验收。云溪河以北片完工80%以上。三是扬尘治理处罚严厉。全年下达停工和限期整改通知书101份,约谈企业法人23人,黄牌1张,认定上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不合格项目2个。

  (三)城市提质推进顺利。完成云溪河“一河一策”实施方案和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编制;云溪街提质和云中北路提质项目完成道路工程,实现全线通车。历史文化名城项目。历史民居修缮3栋的任务因2栋产权出资协调的问题,调整为污水管网建设的任务,现已完工,1栋历史建筑和配套停车场建设已完工。古城墙、遗址公园、天主教堂围墙正在实施。云龙公园项目云龙公园项目基本完成北大门建设,山上消防环道完工70%,正实施停车场建设。四是排洪防涝项目正实施云溪大道通港段人行道和九龙台支渠挡土墙工程。

  (四)行业管理规范有序。

  1.建筑领域监管。现有在建项目37个,全年质量安全形势总体平稳,未发生质量安全事故。招投标方面共有项目个万元,工改方面将水电气等公用服务报装纳入行政审批综合窗口,办理审批事项228件。质监方面考评安全和质量标准化不合格项目5个,实行差别化管理项目3个,认定不良行为2个,立案处罚3起6万元,移交案件线索2起,记录红黄牌12张,约谈34人。下达隐患和停工整改通知185份。前三季度全市安全监管执法评价在9个区县中分别排名第4、第6、第3名。消防方面验收22个项目。

  2.房产领域监管。公租房建管一是出台管理办法,核定租金标准;启动云港新城公租房入住资格联审,要求各已建公租房管理单位建章立制,规范管理;通过与市区对接,将企业共建公租房840套由市保障中心移交至云溪区,资产交区公共资产管理中心,经营交区城建投,住建局负责行业指导。二是全年建设任务628套完工214套,其余414套完工35%。三是发放无房户住房租赁补贴1320户536805元。四是完成胜利小区路灯改造、监控设施升级、垃圾分类处置已改造以及线路整改,截止至2023年10月小区收缴租金55.34万元,2023年将按最新收费标准进行房租收取。物业行业管理成立行业委员会和1个党支部,率先在区政府、住建局、建筑总公司等3个院落成立业委会,实行物业化管理;指导大汉B区、上城世家成立业委会;顺利完成上城世家物业到期后选聘工作。指导岳化、长岭、大汉新城三个片区物业专项维修资金使用;监督指导7个管辖小区疫情防控工作,摸排新增返乡人员230名;处理物业信访投诉156起,办结率100%;邀请市白蚁防治所到大汉新城开展白蚁防治。危房改造发放补助12户26.2万元,并申报2023年计划6户。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普查全区77339栋房屋,普查进度和质检完成率均达到100%。

  二、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我局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打造中部地区最大石化产业基地的目标,以绿色生态为航标、市场为导向、片区更新为重点,统筹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生态环境治理。

  继续把生态环境治理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力加速推进。一是完成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加快完成总投资25473万元的云溪河以北片区雨污分流改造,争取2023年10月31日前完成全部建设,12月31日前完成预验收。二是强化云溪河常态化管控。认真落实河长制工作要求,持续抓好云溪河日常保洁、维护和巡查,确保河道水清岸绿景美,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果。三是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监管。加强镇(街道)污水处理运营单位的监管和每季度进出水质检测,确保稳定运行,达标排放。做好苏港环保公司市政污泥处理运行、末端处置的日常监管,规范三个污水提升泵站的日常管理,接收和规范运营荷花、九龙台泵站。启动实施排污许可证的核发工作,把新建的公共事业、学校、医院等单位的排污纳入许可范围。四是持续抓好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严格按照“六个百分之百”的要求,切实抓好建筑工地扬尘治理。

  (二)统筹城乡设施建设。

  重点围绕城镇扩容提质,补短板、强弱项、优环境。一是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完成云龙公园建设,配建完善相关人防综合设施与宣教设施;完成防水排涝项目建设,利用沼泽绿地广场新建雨水调蓄设施面积20000平方米;结合云溪河治理,在适宜河段进行提质改造,建设休闲步道,为城区居民提供休闲运动场所;抓住老旧小区改造契机,探索“政企合作”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发展养老、托幼、家政等社区服务新业态,健全完善城镇公共服务产品。二是持续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持续推进陆城历史街区保护修缮工程建设,完成3栋历史建筑修缮,街区街巷改造,停车场建设等。三是统筹推进镇街集镇建设。结合大项目拆迁还建安置点建设,统筹规划,服务建设好陆城湖鲜特色小镇和长岭街道油储项目还建小区。四是积极立项争资。突出城镇排洪防涝、老旧小区配套建设、洞庭湖生态环境治理、新型城镇化建设引导资金以及历史街区保护修缮重点,认真研究政策,主动加强对接,努力争取各类项目资金,为我区城镇建设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三)强化城乡住房保障。

  秉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理念,努力做好我区城乡住房保障工作,不断提升老百姓获得感和幸福感。一是强力推进公租房建设。督促相关单位加快完成2023年任务的628套公租房建设扫尾,启动完成2023年的504套公租房建设任务,衔接落实2023年申报任务。加强公租房规范统一管理,完善准入、退出机制,出台《云溪区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切实解决遗留问题;完成公租房信息录入工作,严格按要求发放城镇居民住房困难户住房租赁补贴,切实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落到实处。二是着力规范小区物业管理。健全联席会议机制,落实制度,督促各成员单位切实履行物业管理职责,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努力构建社区、业主委员会、物业企业“三位一体”协调服务机制;积极加强与市物业办沟通协调,正式启用物业维修资金账户,实行归集使用制度化、一体化;联审胜利小区住户信息,按照发改最新文件进行收费;成立云溪区联合党支部、岳化片区、长岭片区党支部,加强党组织对物业管理工作的领导,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物业管理中作用,促进小区物业管理规范有序、健康发展。三是切实规范房产管理。加快房屋安全普查扫尾,有效落实整改。加强对房地产开发监管、商品房预售的管控,指导做好我区房地产市场房产定价、销售、预售备案工作,适时联合区市场监督局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待时机成熟,启动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城市白蚁防治等相关职能工作。

  (四)夯实人民防空基础。

  坚持以“保障民生、服务社会”为根本,不断加强人防体系建设,努力提升人防工作水平。一是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按照“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的总体思路,结合防空警报试鸣,持续推进防空防灾公共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实现民防宣教工作机制、队伍、平台、活动四项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不断提高民众的国防观念、民防意识和防空防灾知识。二是修订《岳阳市云溪区人民防空袭方案》。按照市人防办的统一部署,落实《岳阳市云溪区人民防空袭方案》的修订,将修订费用纳入2023年度财政专项经费预算。三是完善阵地和设施建设。完成至少一处人防警报器的安装、一处人防宣传阵地建设,逐步完善我区人防战备能力;四是严格人防工程建管。严格开展行政审批工作,适时争取再建一处人防结建工程;健全定期检查制度,强化责任落实和经费保障,做好地下人防工程的管护。

  (五)办好办实民生要事。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心用情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切实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一是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2023年老旧小区改造计划11个小区6417户,按照上级最新工作要求,3月底前完成小区改造方案审核,6月份全面开工建设,年内完成11个小区改造任务。二是完成既有住宅电梯加装。根据《岳阳市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3年)》,我区2023年电梯加装任务30台,适时结合老旧小区改造一并实施。三是切实加强农村危房改造。持续关注因灾害等原因造成的农村危房,切实改造维修,真正将惠民实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

  (六)狠抓行业领域管理。

  一是持续推进工改。全面推进并联审批,同一事项并联办理,提高并联审批率、网办率;进一步规范市政公用服务报装办理流程,全面普及市政公用服务报装纳入窗口办理;适时组织发改局,工业园管委会牵头,进一步加强推进园区项目享受区域评估成果的应用;适时组织资规局,工业园管委会牵头,持续推进园区项目制定“拿地即开工”改革实施方案,同步推行园区项目“拿地即开工”的落地实施,促进营商环境的更优化。二是加强建筑领域质安监管。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质量及消防质量监管。狠抓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开展起重机械监督比对检测。建立重大事故隐患清单和整改任务清单,跟踪督促整改,确保责任明晰、措施落地、闭环管理。对隐患和非法违法建设行为实行“零容忍”,严格行政处罚和信用惩戒。建立健全建筑施工领域联动执法机制,适时开展联合执法,形成“高压严打”的监督执法环境。开展“绿色工地”“智慧工地”创建。建立健全污染防治长效管理机制,提升施工现场现代化管理水平。推进监督工作规范化。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日常质量安全消防监督内容,实现现场监督表格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着力规范监督行为。实施季度监督规范化考核,狠抓监督工作规范化落实,严格监督人员责任追究。三是严格建筑工程招投标行为。及时发现工程招投标活动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并进行处理,防止围标串标,确保招标投标活动依法公开、公平、公正进行。通过备案审查、现场监督、受理投诉等方式,对房屋建设工程招投标项目招标、投标、招标代理及评标定标等行为进行有效监管。

  (七)创优干事创业氛围。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持党建统揽全局各项工作,切实推进党建工作和业务发展相融互促。强化党支部和干部队伍建设,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员主题活动日、鼓励干部职工参加各类教育培育和职业资格考试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全局干部职工“四个意识”,大力提升干部职工履职能力。二是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绩效管理、工作调度讲评、作风建设等各项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单位内部管理,促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进一步优化内部工作责任分工和协调衔接机制,理顺条块关系,加强工作协商协作,努力提升工作效能。三是狠抓监督教育。实施党务政务公开、民主集中决策,主动置身于各项监督之下。及时公布每月考勤和党员积分情况,公布年度党员考评结果、重大人事和事项,让内部监督成为常态化。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突出抓好工程项目建设、招投标管理、行业监管等重点领域的监督管理,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住建干部队伍,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

【篇15】新型城镇化工作总结

  xxxx年,根据《x壮族自治区新型城镇化规划》《xx城市群发展规划x实施方案》和《xx市“十三五”新型城镇化规划》《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xxxx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方案》精神,为加快推进xx区新型城镇化,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投资区按照年初预定目标任务,坚持以基础设施建设和农场体制改革为重点,现结合自身实际,加快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并取得阶段性的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加快推进村(社区)改设工作,理顺城镇化建设管理体制。制定了《xx市xx区(村)社区“两委”选举工作实施方案》及《xx市xx区村(社区)“两委”选举工作日程安排表》,组织成立了村(社区)改设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各村社区成立“两委”选举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村(社区)改设工作的领导。市政府正式批复组织实施《xx市xx区(村)社区“两委”选举工作实施方案》,同意将丽光农场x个农村管区和xx个国营连队改设x个行政村和x个社区。今年以来,按照工作安排,组织了工作组深入各改设的村(社区)开展社情民情调查工作,对选民登记、重点村和软弱涣散村级组织整治、候选人调查摸底等进行深排查了解,目前正在开展村(居)“两委”选举前期工作。

  (二)进一步优化园区发展规划,明确城镇化建设方向。根据住建部门的要求,完成了投资区总规与钦南区那丽镇总规的合规修编工作,并通过钦南区政府上报市政府审批;组织编制了城市综合服务区和华侨综合产业区的控规、市政专项规划,目前正在处于报审报批程序;组织编制了园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目前已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并获批。根据园区发展规划,投资区园区产业发展定位也非常明确,已确定了以现代农业、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养生养老等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方向,坚持走差异化发展的思路。

  (三)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打牢城镇化建设硬件基础。以园区水、电、路建设为重点,投资区着力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城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硬环境”。在自治区和市政府的支持下,启动了灵山沙坪至那丽公路(那彭至那丽段)项目建设,该项目总投资约x.x亿元,目前已完成xxxx亩项目建设用地及地上附着物清点丈量工作,基本完成青苗补偿、土地补偿费用、完成清表任务x.x公里;x个标段的施工和监理单位已经按时进场,第四标段已于xxxx年xx月正式动工建设,目前已经完成累计投资资金(含征地搬迁费用)x.x亿元。积极配合推进浦北石埇至xx那缴二级公路建设,目前有关单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园区供水和污水处理项目已落实选址,完成了立项、取水口和排污口水资源论证、水保、可研编制以及PPP项目咨询服务采购工作,正在编制“两评一案”,并列入了自治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重点项目推荐名单,力争明年年初实现开工建设。那丽xxxkv输变电和那丽变电站xxkv配套输出工程已建成使用。

  (四)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增强城镇化建设后劲。在投资区工管委的带领下,“零距离”做好服务企业的工作,帮助澳华进口牛羊综合加工项目解决了土地租凭、地上附着物清场、项目用电等xx多个困难,投资x亿元的进口牛羊综合加工项目已落实建设用地xxx亩、租赁土地xxx亩,已完成隔离场平整、围墙挡土墙、用电、排水工程、办公和管理用房、牛舍等基础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xxxx多万元。下大力开展特色产业招商,x乐百年集团已经决定在投资区投资xx亿元建设集康养旅游、主题庄园、运动休闲、特色农业种养为一体的xx国际康旅小镇与农林文化综合体项目,双方已于今年x月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上签订了投资协议,目前已在xx完成项目公司注册且前期注资已到位,项目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正在加快推进。积极协助相关部门帮助诚致黑熊养殖项目解决企业在扩大养殖规模、熊胆产品深加工和解决建设用地等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意见,助推投资企业建设发展。

  (五)深入推进清洁乡村建设,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根据投资区工管委的工作部署,为实现清洁乡村活动常态化,使活动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投资区拨付xx多万元用于在各管区垃圾收集点建设垃圾池和关闭垃圾填埋场,并盖膜后覆土并做好防漏处理,今后产生的垃圾将清运至那丽垃圾转运站,再由钦南区环卫部门清运到海诺尔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区容村貌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为解决侨民职工饮水、排污等实际问题,营造良好的乡村建设环境,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今年共投入xxx万元用于建设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项目和农场街道排污项目,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

  二、当前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一)城镇化建设水平非常低。由于历史的原因,一直以来原丽光华侨农场基础差、底子薄、发展缓慢、条件落后等遗留问题非常突出,严重影响到当前投资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由于缺少有力的建设资金支持,加上新引进的项目建设非常缓慢且尚未实现投产,目前投资区缺少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基础设施条件、项目建设发展、社会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和素质等各方面表现落后,给投资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很大的难度,很多工作推进困难重重。

  (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滞缓。受建设资金紧缺的影响,目前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落后,特别是灵山沙坪至那丽公路(那彭至那丽段)项目建设,但今年只落实了上级补助和市本级配套资金xxxx万元,建设资金存在极大缺口,导致该项目推进建设非常缓慢。园区供水、污水处理项目受前期工作、PPP合作模式的影响,目前尚未落实建设资金。

  (三)村(社区)改设工作推进较缓慢。由于推进村(社区)改设工作涉及到诸多方面因素,且历史遗留问题多,情况错综复杂,造成目前推进改设工作非常缓慢,经工管委研究决定,拟推迟至与下一届全市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同步实施。

  (四)上报的园区规划审批尚未批复。投资区于xxxx年上半年完成了与那丽镇总规合规工作,并于当年x月由钦南区将总规修编稿上报市政府审批,但目前没有获得批复,导致园区控规、市政专项规划和区域环评也无法报审,直接影响项目建设其他工作开展。

  三、xxxx年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及xx市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中心,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引进项目入园开工建设,深化农场体制机制改革,切实改善和保障民生,全力以赴推动投资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新的发展。

  1.深入推进农场体制改革,完成村(社区)“两委”选举领导小组推荐等前期工作,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各项准备工作。

  2.完善投资区总体规划修编和详规编制,并取得批复。积极推进投资区总规与钦南区那丽镇总规的合规工作,完成城市综合服务区控规和华侨综合产业园区的控规初稿编制和评审。

  3.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和农村垃圾治理两年攻坚行动。维持稳定保洁队伍,确保投资区主要街道两侧的环境卫生;加强乡村保洁队伍建设,乡村清洁工作做到清洁工作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4.积极拓宽城镇化建设融资渠道,加快推进投资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完善投资区承载功能。加快推进灵山沙坪至那丽(那彭至那丽段)一级公路建设;积极推进投资区城规十街、供水厂和污水处理厂项目前期工作;实施并完成归侨侨眷集居区排污设施改造项目。

  5.进一步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彻底解决投资区辖区居民饮用水源供水量严重不足问题,切实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二)目标任务

  ——农场体制改革有新的进展。积极推动丽光农场改革总体方案尽快获批,年内完成农场内设机构的精简调整工作。

  ——社会事业发展有新的进步。努力筹措化解农场“四拖欠”问题,切实改善和提升侨民职工生产生活保障条件;进一步理顺农场社会事务管理体制得到,“清洁乡村”、精准扶贫工作深入扎实推进,推动社会持续和谐稳定。

  ——基础设施建设有新的成效。灵山沙坪至那丽公路(那彭至那丽段)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年内完成投资x.x亿元以上;园区供水和污水处理项目年内实现正式开工建设。

  (三)主要措施

  1.深入推进农场体制改革工作。要加快推动农场体制改革工作开展,并向纵深发展。要加快修订完善和上报农场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并获得批复,积极组织抓好落实,按照由易到难原则,稳妥推进农场管理体制、人事薪酬、经营体制、国有土地管理等的改革,全力推进被侵占国有土地的回收工作,确保农场体制改革工作取得新突破。

  2.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要积极做好建设资金筹措工作,加快推进征地拆迁和施工建设工作,确保沙坪至那丽公路(那彭至那丽段)按进度推进;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快推进浦北石埇至xx那缴二级公路建设,努力打造通城达港基本交通枢纽。要尽快上报园区供水和污水处理项目“PPP”合作模式并获批,妥善解决资金筹措问题,力争年内实现开工建设。积极争取上级相关项目资金扶持,加快推进村屯道路、农田水利设施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3.努力助推招商项目建设。加强与xx市和钦南区有关部门对接沟通,推动投资区总规纳入那丽镇总规修编稿尽快获批,按要求上报园区控规、市政专项规划等各项规划审批材料,为新入园的招商项目开展可研、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提供合法合规的依据。深化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年”行动,全力跟踪并服务好乐百年xx国际康旅游小镇与农林文化综合体项,确保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并按时完成投资目标任务;要积极做好澳华项目的服务工作,积极帮助解决报审报批、建设用地、配套设施建设等问题,努力促成项目尽早建成投产。

  4.统筹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深入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加大村屯道路、农田水利、人饮工程等惠民项目和资金争取力度,帮助解决侨民职工解决实际问题。要坚持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农场历史遗留问题,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营效益,为推进城镇化建设提供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要认真抓好安全生产、社会综治治理等工作落实,积极配合钦南区做好精准扶贫攻坚、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按要求完成年度各项工作目标任务。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和农村垃圾治理两年攻坚行动,切实提升侨民群众的人居环境。

【篇16】新型城镇化工作总结

  近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苛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按照“扩总量、提效益、优环境、强服务”的总体思路,加快发展步伐,转变延长方式,拓展发展领域,扩大招商引资,培育商场主体,构建公共服务体制,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跳级,全市中小企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截止目前,x县登记的各类商场主体xxxxx户,其中私营企业xxxx户,占全县企业登记总量的xx.xx%;农民专科合作社xxx户,占全县登记总量的x.x%;个体工商户xxxxx户,占全县登记总量的xx.x%。xxxx年x月—xx月,全县新培育登记小微企业xxx户。

  截止目前,全县有效注册商标xxxx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x件,x第十届著名商标xx件(驰著名商标评选每两年一次,xxxx年中国驰名商标评选工作还未开展,著名商标已取消。故按照《x县商场监督管理局xxxx-xxxx年培育商标品牌五年规划》指标,到xxxx年全县中国驰名商标总拥有量达到xx件,x著名商标总拥有量达到xx件这项工作暂时搁置)。

  xxxx-xxxx年度,共有xx家企业的xx个产品获得x名牌产品称号,获得x名牌产品的企业数目和产品数目在全区xx个县(市)、区中名列第一。

【篇17】新型城镇化工作总结

  _年,市建委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总体战略,努力抓好城乡灾后住房重建、城乡体系建设、城乡基础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四大建设”任务,积极推进试验区建设,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一、全力推进灾后住房重建,农村住房重建全面完成

  (一)农村住房重建基本完成。市农村住房重建总户数(含维修加固)为451633户,其中,314989户维修加固房屋已于_年全面完成;截至_年6月底,新建的136644户已建成136048户、占总量的99.56%;已入住105672户、占总量的77.33%。314989户、8.7亿元的维修加固补助资金已全部发放到农户;新建补助资金24.013亿元已全部发放到位。

  (二)城镇住房重建实现预期目标。截至_年6月5日,全市城镇维修加固141512套、1537万平方米,已全面完工。全市城镇住房重建42958套、383万平方米,已竣工38769套,建成比例90.25%。全市城镇住房重建有序推进,进展较好,已建成了幸福家园二期、鱼凫新村、慧民苑、水乡人家、子龙安居房等项目。

  (三)农村重建“三清一还耕”工作取得初步成绩。灾后农村住房重建已到最后决胜阶段,市灾后城乡住房重建办和各灾区县(市)抓住“三清一还耕”(清理拆除板房和自建过渡安置房、清理废墟、清理环境,宅基地还耕)这个重点,开展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初步成绩。全市共还耕宅基地51752亩,完成任务总量的78.15%;共拆除板房97716套,完成任务总量的64.34%;拆除自建过渡房24276套,完成任务总量的81.64%。

  (四)城镇重建突出重点,着力打造特色场镇。目前,龙池、虹口、街子、泰安、西岭、花水湾、三郎等场镇重建已基本完成。突出龙门山脉旅游资源丰富的特点,山地特色旅游恢复较快,龙池、虹口等场镇已接待大量游客。其余场镇正在加快推进建设中,预计9月底可基本完成15个特色场镇的打造。

  二、构建科学的城镇体系结构,形成组团式城市走廊带

  按照田园式城市形态,全域形成组团式城市群走廊带布局的要求,加快中小城市建设发展。

  (一)加快中心城区城市重大项目建设。_年,中心城区以打通断头路、重要出入城通道及地铁建设为主,完善路网结构和优化道路功能,逐步形成一个以高速路、快速路、主干路和地铁为骨架,次干路和支路为基础,地面和地下交通优势互补、各项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保障公交优先通行,充分重视慢行交通的道路运行系统。目前,机场路东延线上跨红星路南延线立交桥6月底建成通车。一环路西门车站、羊西线、一环路高升桥上路口跨立交桥上已完成项目立项,现正在进行地勘、设计、招投标等前期准备工作,预计_年7月份开工建设。东客站配套工程纬一路、二路上跨铁路立交桥预计年底完工。中心城区42座人行天桥建设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中心城区打通断头路建设中,长城片区a10线、a11线已建成通车,万石路、劼人路已于5月底建成通车。地铁工程一号已试运行,10月1日将投入运营,地铁二号线正在加紧推进。

  (二)整体推进“四大新城”建设。二圈层的六个县城,按都市区“一主四副(四大新城)”的发展思路,按照都市区既连绵式又组团化的布局关系,凡与中心城区直接对接的重大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统一规划,统一计划,统一安排,市和区县二级按分工责任共同实施,实现都市区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大统筹。通过推进川陕路改造、国道317线老成灌路(郫县段)改造、天府大道新会展中心和海洋公园下穿隧道等重大项目,依靠快速出入城通道、城市放射性主干道及地铁、快铁等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路网密度,使中心城区与四大新城连接更加紧密。其中川陕路大天立交桥已于5月8日实现西幅桥通车,东幅桥梁正在进行东幅桥梁管线迁改及下部结构施工。天府大道新会展中心下穿隧道,已完成全部土方开挖和喷锚护壁工作,完成隧道主体6个框架段的底板砼浇筑,预计8月底形成通车能力。海洋公园下穿隧道,已于6月12日完成全部主体结构的施工,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预计8月底形成通车能力。三环路龙潭立交桥、成汉路立交桥预计于8月底建成通车。

  (三)以中等城市的发展目标,提升县城建设水平。加强县城建设发展的研究,按照中等城市的规模和田园城市“城在田中,园在城中”的特征,优化县城的城市布局形态;快速改善城市功能和环境质量,扩大城市规模,提高城市承载力和辐射力;以高端化发展为方向,加强产业园区建设的服务和指导,形成主导产业明确、各具特色、高端化发展的产业集群。今年市建委支持县城基础设施和特色街区建设项目共计50多个,努力提升县城建设的水平。

  (四)提高综合城镇化水平,大力推进重点镇建设发展。重点镇是全域城市群的组团,需要按田园城市组团化形态加快推进重点镇建设。各重点镇立足打破区域界限,在更大的范围发挥带动作用,按照田园城市的形态优化城市规划,优化发展空间,壮大主导产业,实现“三化联动”发展;充分运用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统筹城乡资源、多元化筹集资金,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城镇功能和承载力;运用政策扶持措施,全面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步伐,加强城镇和农村社区管理,提升城镇化质量。上半年,34个重点镇招商引资预计到位资金3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

  (五)一般场镇改造全面实施。代市政府起草印发了《关于全面开展一般场镇改造的实施意见》(成府发[_]15号)文件及6个重要的配套文件,成立了一般场镇改造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全年50个改造镇计划启动实施改造建设项目257个、计划投资25亿元,同时各地还增加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公共设施建设项目,确保年底一般场镇改造初见成效。各地统筹场镇内外建设用地资源,为引进社会资金投入场镇改造做好前期基础准备。目前,金堂县与市小城投公司进行融资合作,共涉及11个乡镇,融资总额达6.17亿元,已到位资金2.4亿。郫县的花园镇资源优势积极转化为资本优势,引入广东广晟集团整体实施场镇改造。在大力引入社会资金投入场镇改造的同时,各地加大政府性资金投入,支持区位条件较差,难以引入社会资金改造的一般场镇。市一般场镇改造以奖代补专项资金5000万元的补助开始下拨,双流县计划配套资金约5亿元,新都区计划配套资金_万元,金堂县匹配以奖代补资金1700万元,减免相关行政事业性收费;蒲江县匹配资金注入国有平台公司,为一般场镇融资改造提供条件。目前,市一般场镇改造以奖代补专项资金5000万元的补助已送市财政局准备下拨,改造项目共开工150个,完工80个,风貌改造开工10万m2,道路改造开工80km,雨水管网下地完工30km,污水管网下地完工30km,小三线下地完工25km,公建配套项目完工20个。

  (六)天府古镇整治向纵深发展。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历史文化名镇,加大城镇整治力度,增添配套设施,提高服务功能,改善城镇形象。黄龙溪镇投入上亿资金封闭整治,扩展了文化活动场所和内容,古镇起步区面貌焕然一新;新场镇的整治,政府投资与社会资金投入并举,已初现成效;安仁镇的世界博物馆小镇项目,有序推进;街子镇抓住灾后重建机遇,同步整治城镇形象,受到社会赞誉。加大历史文化古镇古村的发掘和申报,新增添市级历史文化名村2个,目前全市已有历史文化名镇23个(国家级5个、省级10个、市级8个),历史文化名村3个。

  三、按照现代田园城市历史定位,积极促进农村加快发展

  充分注重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在加快城镇体系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我市农村四大基础工程之一,是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的综合性项目,通过土地综合整治,推广运用灾后重建的政策措施,强化统筹配合,全市确定了21个结合土地综合整治实施农民集中居住区的点位。建立和运用好农房建筑设计方案图集库,提高农房建筑设计水平。拟_年入库600个农村居住区项目方案,300个农房建筑单体方案。目前已落实资金100万元,启动该项工作。按照《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强管理力量,今年已下拨资金160万元,用于村镇建设质量安全协管员队伍建设;加强项目的设计指导和工程监管,确保“四性”的落实。目前,全市启动21个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均完成项目规划设计,大多数通过审查,一部分正在修改完善。其中金堂三溪镇、蒲江县大兴镇米锅村、新都区军屯镇静平村、都江堰柳街镇鹤鸣村、郫县花牌村、双流县永安镇、三星镇、大邑县安仁镇三河村等点位已动工,开工面积达45万平方米。

  (二)增强川西林盘保护和整治利用力度,充分展现田园城市的特色。根据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和城乡统筹发展示范线、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以及城镇周边,以“连线成片,聚点成群”的思路,优化川西林盘保护点布局,通过聚居林盘配套设施和环境整治、农房改造,改善林盘人居环境,引导农民多种形式集中,传承和突出特色。今年按照田园城市建设的发展要求,完成全市林盘保护利用规划的优化调整,继续筛选确定一批整治利用试点示范点,加强林盘示范项目的指导和支持。目前,均已启动实施,其中纳入今年民生目标的50个林盘整治已完成27个,其余均已开工,正在建设。

  (三)已建成农民集中居住的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日趋完善。_年市、县二级设立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专项资金,完善已建成集中居住区配套设施建设。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今年继续支持各区(市)县全面完成已建成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基础设施完善。

  (四)结合“198”功能区建设,推进中心城区新型社区建设。继续强化对中心城区新居工程建设的指导和协调,加快新居工程和新型社区产权办理,结合198功能区建设,指导五城区完善新型社区建设方案。目前,117新居工程在建249万平方米,198新型社区在建267万平方米。

  四、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建设

  (一)扎实抓好出入城通道治理。按照市环治办《关于印发市中心城区主要出入城通道环境容貌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成环治办[_]108号)文件要求,我委立即召开了出入城通道环境容貌专项治理(以下简称容貌治理)动员会,对容貌治理工作内容及相关要求做了周密布置和安排。其中涉及中心城区的,安排市建筑设计院和中心城区建设局对10条进出城通道沿线从三环路至所在行政区范围容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摸底,并及时开展容貌治理行动,有的区还进行了除10条进出城通道外的延伸治理;各郊区(市)县结合林盘整治、农房风貌整治等积极做好所涉通道环境容貌整治工作。通过半年的治理,成灌高速、成彭高速、成温邛高速、成青快速路、城南高速、成绵高速和成渝高速等重要出入城通道两旁的广告、建筑立面都等到了有效治理。

  (二)继续推进特色示范街和外环生态带建设。今年前确认锦江区东大街、新开街,成华区新鸿南路、建设南新路,金牛区老成灌路西门车站至金牛宾馆段、锣锅巷至一环路段,青羊区琴台路、锣锅巷至一环路段,武侯区玉洁东街、红瓦寺街,高新区肖家河北街、紫荆南路12条特色街道打造。其中,琴台路采用传统复古手法,与宽窄巷子连成一片,交相辉映;老成灌路西门车站至金牛宾馆段将以城西老商贸圈到生态田园城市的自然过渡为主题,充分展示国宾礼都的风采;锣锅巷至一环路段对该区域内的佛禅文化、商贾文化及水文化进行了有机整合与统一,展现了该区域的历史底蕴及人文气氛;东大街再现金融街风采。目前已完成了五个城区10条特色示范街区设计方案的审查把关,全面进入实施阶段。外环路生态带建设上半年共完成房屋拆迁392.4万平方米,占拆迁总量的53.8%。并在去年已完成绿化建设3880余亩的基础上,11个区(县)明确了本年度的三项绿化工作重点任务:1公里示范段、50米固定防护林带、300亩景观节点,已完成选址,正进入方案设计工作,部分区(县)已正式实施。同时由市建委实施的成南、成渝立交桥区域绿化改造,成龙路立交区域绿化建设基本完成,面积共约23万平方米。

  (三)推进绿地清理和建设。新增10个1000平方米以上的绿地目标,已完成8个公共绿地的设计方案评审,进入实施阶段。其中兴光华公司已全面完成了青羊区苏坡乡88亩的公园建设。对我市五城区和高新区建成区范围内的公园及公共绿地现状情况进行了联合检查。中心城区绿地清理目标,我委牵头普查城市公园、历史文化公园、街头绿地、小游园广场、滨河绿地、高压线走廊绿地,重点检查了82个公园绿地,其中公园27处,公共绿地55处。查处餐饮场所(含茶铺、咖啡吧、大排挡等)、停车场、网吧及其他经营性建筑侵占绿地的行为165余处。

  五、以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为重点,加强建筑市场监管

  (一)建章立制,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出台了《市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市关于对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整治强化监管的通知》;拟定《市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办》(征求意见稿)、《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在全市建设施工现场生活、办公区,项目出入口区域实施物业化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投诉处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着手《质量监督细则》的修订工作,制度建设为进一步规范质量安全及施工现场监督管理夯实基础。

  (二)积极开展建筑施工安全大检查和各项专项检查,杜绝安全事故发生。一是组织检查组对各区(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安全工作和全市68个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含灾后重建工程)、地铁建设施工安全情况进行了检查;二是加强深基坑施工安全监管力度,修改完善《市建筑工程深基坑安全技术规程》,组织基坑施工人员安全能力专项考核,召开深基坑汛期施工安全专题会,编制汛期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等;三是针对片区工地、临主要干道工地及安全管理薄弱的产权(租赁)单位开展专项机械设备交叉大检查,四开展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在岗情况专项检查,加强对各方责任主体履职督察。对检查出的问题和安全隐患要求及时落实整改的同时,对相关责任单位和个人进行了处罚。

  (三)继续推进制度完善,加强建筑市场管理。继续推进工程项目电子化投标报名管理,自去年12月1日开始试行网络投标报名以来,共发放建筑企业市场主体信息卡1900余张。积极协调解决工程款和民工工资拖欠及纠纷问题,防范化解建筑民工工资拖欠风险。上半年市清欠投诉受理服务窗口共接待处理各类投诉上访案件57件,涉及拖欠金额约1.38亿元,处理率100%。全面实行建设市场网络信用评价管理制度,加强对建筑类市场主体及从业人员的信用管理,全市打印生成网络信用记录评价表约6300余份,信用管理系统已录入6600余家建筑业企业的信息资料。规范建筑行业实名制用工,加强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维护民工合法权益。今年,我委代拟的《市建设领域防范拖欠农民工工资管理办法》(送审稿)已于_年6月22日以政府令168号公布、_年8月1日正式施行。

  (四)专项整治扬尘,重拳出击乱象。一是根据各个时期扬尘治理的特点,分别布置安排了土石方开挖、总平面施工、春节后复工、市政工程等专项整治检查,对380家违规单位给予行政处罚,对整治扬尘不力多次被处罚的104家单位进行不良记录扣分并列入黑名单重点监管;二是细化现场标准,开展社会监督,制作扬尘整治“六必须、六不准”宣传画,通过媒体对违规制尘104家工地进行曝光公示。

  六、_年重点工作安排

  今年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为明年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明年,我们结合实际,扎实工作,奋发有为,推动我市城乡建设事业再上新台阶。

  (一)全面完成灾后城乡住房重建工作。努力抓好农村住房重建的收尾工作,督促实施好“三清一还耕”。加快城镇住房重建的协调力度,确保在10.1前全面建成可入住,同时结合城镇住房重建,抓好灾后城镇重建,提升灾后重建场镇的形象和整体功能。加强对灾后重建集中小区的管理指导工作,积极做好服务,加快房屋装修进度,实施群众尽早入住。

  (二)统筹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一是进一步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度,扩大城建资金来源,保障城市建设进程。深入研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最大限度的吸引社会投资进入重大城建项目建设,通过多渠道筹措城市建设资金。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发挥投融资平台的作用,发挥投资公司融资的主体作用,吸收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建设,扩大城建资金总量。二是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区缓堵保畅工程措施。下半年,为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区缓堵保畅措施,我委还将陆续开工中心城区节点立交4座,同时将有川陕路大天立交桥、天府大道新会展中心下穿隧道、海洋公园下穿隧道、三环路成汉路立交桥等10座陆续完工通车。启动第三批21座人行天桥建设,预计年底前建成。打通长城片区b1线和万石路2条断头路。三是完善和强化定期专项协调机制。针对于目前重大项目建设中存在的拆迁难、协调难等问题,在定期召开重大办例会和专项协调会的基础上,对涉及军队、铁路、省级交通、水务等特殊部门,建立专项定期协调机制,成立协调联络小组,指定联络人,定期召开协调会,及时解决工程建设中发生的问题,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四是进一步完善建设项目全面统筹机制。为对中心城区项目开工建设和占道打围进行更加有效地监管,我委将结合我市建设领域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占道和建设项目全面统筹机制,与市城管局、市公安交管局建立联动机制,对中心城区占道开挖及开工情况进行科学统筹和监督管理。

  (三)大力推进市域新型城镇体系建设。一是全面提升县城功能和形象。加大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进一步增强城市承载能力,把县城发展成为产业发展核心,承接经济、人口转移的重要载体。按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要求,完成1—2条县城特色景观街区建设。全年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完成投资30亿元。二是加快重点镇建设。增强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增强城镇功能和承载力,加强城镇建设管理,为农民进镇创造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条件;统筹整合与周边乡镇的资源,壮大主导产业、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强化三次产业互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联动发展,为农民进入城镇创造就业机会。三是大力推进一般场镇改造。强化配套政策落实,充分发挥国有投资平台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工作指导和目标督查,实现年底50个一般场镇改造初见成效。同时启动在4条田园城市示范线上的50个之外的一般场镇改造工作。四是进一步加强古镇保护和利用。进一步规范我市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强化建设项目的规划和设计审查。加大对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性建设和开发利用,完成《天府古镇羊皮》的编撰和出版,深入开展天府古镇的宣传推介,进一步提升天府古镇的发展水平,扩大天府古镇的影响力。

  (四)加快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调整机制、强化组织协调,继续推进新居工程建设,尽早实现在建新居工程竣工入住。结合198功能区建设,指导五城区政府按照规划和生态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以产业化项目为载体,统筹推进中心城区生态用地区范围内新型社区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运用推广灾后重建的政策措施,结合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抓好新型社区建设和林盘聚居点建设,力争全年实现农民集中居住区开工面积达100万平方米以上。完善已建成农民集中居住区配套设施。做好专项资金使用管理;五城区要全力抓好198新型社区的配套设施同步建设,并完善社区管理。

  (五)全面开展林盘保护和整治。优化完善《市川西林盘保护规划》,按照《市林盘整治建设技术导则(试行)》的要求,加强林盘保护整治和科学利用,完善道路、供水和污水处理设施,改善林盘内人居环境,同时,利用林盘景观特色和生态资源,调整产业结构,改良林木品种,开展林盘特色观光、休闲、度假等乡村旅游活动,发展林盘经济,积极引导农民向林盘聚居保护点集中居住。加强对50个林盘项目的整治和利用,形成一批林盘聚居示范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