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园区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通用3篇)
工业园区是由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在固定区域内形成的企业共同体。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在工业园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
第一篇: 在工业园区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月*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工业园区建设暨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各县(区)书记、县(区)长,仲恺高新区、TCL集团等单位负责人,各有关园区管委会负责人共20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市委书记黄业斌、市长李汝求分别作了重要讲话。
业斌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了五点意见:(一)充分认识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对于推动我市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意义和作用。业斌书记指出,当前,惠州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正处于黄金发展期,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我们提出要瞄准“一个目标”、围绕“两大主题”、办好“三件大事”、打造“四个区域中心”、实施“五个行动纲要”的目标任务。这些目标任务的实现,要靠推进科技创新来激活新的动力、创造新的优势,要靠加快工业园区发展来积蓄新的能量、寻求新的突破。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坚定不移地走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园区经济提速、提质和提效,把园区建设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一是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是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的“第一生产力”,是加快科学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二是要充分认识工业园区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主平台,是转化科技创新成果的主战场。三是要充分认识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是市委、市政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的重大决策。(二)我市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目标任务。业斌书记说,今后一段时期我市科技创新和工业园区建设要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业园区发展全局,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人才为根本,以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要方式,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通过实施科技“跨越计划”和园区经济“倍增计划”,实现“五个翻番”:即到2023年,科技进步创新研发投入、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数量、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全市工业园区产值等5个指标都比20*年翻一番,建成一批产业特色明显、经济总量大、经济效益好、创新能力强、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园区,推动全市企业及其产品、产业、区域竞争力明显提高,初步建成创新型惠州。(三)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提高工业园区的发展质量和水平。一是更加注重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先进产业的集中区。全市各工业园区要自觉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注重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注重提升主导产业集聚规模、注重提升园区项目结构层次。二是更加注重创新发展,建设改革开放的先导区。要推进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政策创新,提高园区运行效能。三是更加注重引资质量,建设吸引投资的集聚区。当前,要抓住国外资本加速向中国转移、珠三角产业加速向周边转移“两个转移”的新机遇,进一步扩大引资总量,提高引资质量。要依托产业基础招商、发挥园区优势招商、推出合作项目招商,鼓励园区企业以商招商,达到引进一个、成功一个、带来一串的良好效果。四是更加注重集约利用,建设循环经济的示范区。业斌书记强调,要坚决杜绝无项目圈地、小项目大圈地、圈而不用等圈地炒地行为,要整合园区内的能源和原材料的配备关系,实现物质、能量在园区内的充分循环,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要把好项目入口关,对不符合产业发展政策、不符合环境功能区规划、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的项目,一律不得批准建设。(四)以工业园区为主阵地,提升我市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一是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增强创新能力。要在建立企业研发机构、提高企业研发水平上下功夫,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政府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要向创新型企业倾斜,引导规模型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建立研发中心,要千方百计激发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创新联合体,推动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
二是发挥产业带动作用,构建高新产业带。要集中优势科技力量,加快构建以“两轴、四核、四组团”为框架的惠州高新技术产业带。三是发挥要素聚集作用,拓展创新平台。要构建企业创新平台、区域创新平台和创业孵化平台。四是发挥人才支撑作用,加大人才引进培训力度。实施创新人才集聚工程,积极构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高地,培养造就一支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数量充足,能够满足经济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队伍。(五)强化保障,努力推动工业园区建设和科技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党政一把手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亲自抓科技创新工作,对工业园区实行分级管理,县级、镇级分别由一名领导具体负责。二是强化投入保障。一方面,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确保地方财政在科技方面的投入增长速度高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另一方面,逐步把工业园区的开发和管理纳入市场化运作,实行社会化投资、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三是强化环境保障。要营造加快园区“三通一平”建设,注重配套生活服务和休闲娱乐设施,为投资者创造方便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在企业准入、全程代办、工商注册、税收返还、土地使用、报建收费等方面打造“洼地效应”,提高工业园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全社会倡导敢于创新的精神,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科技生产力的大发展,坚持用法制保障创新,切实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公平竞争。四是强化机制保障。进一步理顺园区各项管理制度,推进科学管理、规范管理。业斌书记最后强调,搞好工业园区建设“贵在认识、重在推动、实在投入、成在坚持”,要按照做好规划、预留土地、前期投入、招商引资、搞好配套“五步曲”的要求扎实推进工业园区建设。
汝求市长在讲话中强调了四点意见:(一)认清形势,充分认识推进园区建设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汝求市长指出,工业向园区集中,是当代工业化进程的主要趋势,是发达国家和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近年来,我市工业园区建设发展迅速、成效显著,但与先进地区相比,在园区规模、产业配套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如果不加快推进,我们就会落后,甚至制约工业的发展。汝求市长指出,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速度、质量的重要因素,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要解决好当前经济发展的问题,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必须进行科技创新。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已经进入“黄金发展期”,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的发展思路已经十分明晰,发展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要实施“一二三四”发展战略,即我们要用5年的时间实现跨进珠三角先进发达地区行列的发展目标,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两大工程,完成经济总量上再造一个惠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办好第十三届省运会三件大事,打造石化数码产业、现代商贸物流、现代特色农业、文化休闲旅游四个区域中心。要实现上述目标,最重要的措施就是要发展工业园区和科技创新。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工业园区和科技创新对经济建设的重大推动作用,充分认识到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工业园区和科技创新摆在当前经济工作最重要的位置,加紧推进,抓出实效。(二)全力以赴,力推工业园区建设一年见成效、三年大发展、五年成规模。到2023年,全市建成工业总产值超200亿元的工业园区达到5个以上(其中一个是惠东国际精细化工创新产业基地);建成工业总产值超*0亿元的工业园区12个以上,其中我县2个。汝求市长强调,要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创新型、生态型”的要求做好园区规划建设,要把有限的土地资源用来发展消耗土地少、投资密度大、科技含量高、创税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园区内不再上低档次的来料加工项目,严禁污染企业进入园区;要通过增加土地供应和盘整闲置土地解决好工业用地问题,要根据区位特点和环境容量确定园区的功能定位;要通过政府投入一定启动资金、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开发建设、园区土地挂牌出让、争取国家和省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补助、争取向金融机构融资等“五个渠道”扩大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各级党政“一把手”要亲自出面去招商,亲自出去跑项目,尤其是洽谈和签约,主要领导要亲自出面,促成项目落户。汝求市长指出,最熟悉企业的是企业家,评价环境和条件最有发言权和说服力的是已经入园的企业老板,要发动现有企业帮我们招商,形成以商引商的“集群效应”;要继续保持我们的政府效率在外商眼中全国第一的优势,积极主动为投资者提供无障碍、全方位、人性化的优质高效服务,促使项目早动工、早投产、早生效。(三)开拓创新,力促科技进步、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第一,要着力扩大技术创新的投入。要通过基金支持、创业投资、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方式,扶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第二,要着力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第三,要着力提高企业科技研发能力。下来,我们要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建设各类研发机构。第四,要着力建设好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第五,要着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继续落实好各项人才政策,为科技人才创造一个能够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用事业、待遇、环境、感情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四)加强领导,确保工业园区建设和技术创新取得明显成效。市里已成立了工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
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加强对园区建设的领导。各级各部门要紧密配合,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形成共同推进园区建设和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同志们,这次会议是市委、市政府近年来第一次召开的高规格的工业园区建设和科技创新会议,这次会议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这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充分说明了在新形势下这两项工作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极其重要性。全县上下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狠抓工业园区建设和科技创新工作。一是要加强领导。各镇要成立工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由镇政府一把手任组长,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园区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二是要搞好规划。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创新型、生态型”的要求,根据园区的功能定位、位置和环境搞好园区的产业和基础设施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建设园区。尤其是要抓好五大工业园区规划建设,这是我县发展的主要平台。三要加大投入。想方设法筹集资金推进园区“三通一平”设施建设。四要着力盘整土地。对闲置土地,有项目要上的,要敦促其按规划要求尽快上,没有项目上的,一律依法收回,对盘整土地中漫天要价、恶意阻挠的,公安、司法部门要及时介入,依法严厉查处。
关于我县工业园区建设和科技创新的具体工作意见,树正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对市委、市政府的会议精神,我就传达到这里。
第二篇: 在工业园区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上个月××日,我们刚刚召开了工业经济和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又在这里专题召开工业园区工作会议。为什么说明工业园区建设实在重要,它既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载体,也是强化产业支撑的载体,甚至是我们义乌今后发展的潜力所在、后劲所在。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就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刚才,方浩福副市长回顾总结了工业园区建设的成绩,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部署了下一步工作重点,我都同意。下面,我再着重强调三点:
一、千方百计增加园区开发面积。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市“一区五园六特”加上稠城荷叶塘小区共计规划面积××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平方公里,短短两年时间,进展顺利,成绩喜人。但从实际情况看,开发速度仍不够快,除个别特色工业小区外,各工业园区土地供给与企业需求的供需矛盾依然十分突出。据我了解,东苑工业小区开发面积不足千亩,报名企业数百家,千选百挑的,最后安排了××家,用地××亩,每个企业平均不足亩,少的只有亩、亩,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这段时间以来,兄弟县市眼睛瞄着我市的企业,纷纷在邻近地块搞园区开发,特别是东阳的小商品加工基地,据悉我市已有不少企业跑过去买了上千亩的土地,这可不是一个小的数字啊。究其原因,很重要的就是我市工业园区开发速度太慢,开发的面积太少,投放的土地不够。许多地方是园区推出多少,企业就能消化多少。许多企业为进工业园区跑关系、找门路,甚至向有路子的中间人支付高额的介绍费。还有的企业排队就排了两、三年。企业要发展,园区又不能及时提供土地,那企业投资只有外流,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所以,各部门、各单位,特别是各园区管委会要引起高度重视,千万不能只看到眼前形势一片大好、企业踊跃报名而沾沾自喜。要千方百计加快园区开发速度,手续齐备、条件符合的地块要抓紧推出,增加土地投放面积,尽早使规划面积成为开发面积。
二、千方百计降低工业用地出让价格。园区开发,土地出让是个大问题。去年以来,市里出台了一系列补助政策和强制压价减费的措施,对平抑园区工业用地地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效果十分明显。但从最近情况看,力度还不够大。现在,我们各园区出让的工业用地价格低的是每亩××万,高的达每亩××万,甚至有的园区还不止这个数字。而相邻的东阳是每亩万,金东开发区每亩-万,比较之下,我市的地价毫无优势。如何降低工业用地价格,让企业得实惠,壮大我们的经济总量,我觉得还有潜力可挖。前段时间,我做过一些了解,为什么兄弟县市地价比我市低,除道路等级、公建设施等涉及园区建设档次高低不一外,主要还有两个原因:()我们的报批费用高。在同样占补平衡的前提下,武义县耕地报批费用约××余元㎡,而我市工业园区低的也要××元㎡;()基础设施配套费用高。一些县市三线(电力、电话、电视)工程由各部门自负,而我们则全部是园区负担。所以,要降低开发成本。
一要降低报批费用,包括部门收费,要真正做到能减免的一律减免。以前政府出台的文件中已对收费项目做了一些规范,现在看来,这里还有降低收费的空间。有人担心降低报批费用也许会对部门职能、对市财政带来一定影响,但武义、东阳、兰溪都能让利给企业,我们就让利不起吗?关键是有关部门要解放思想、顾全大局,对乱收费更要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给园区、给企业一个更宽松的环境。
二要降低基础设施配套费用。这一点,有关职能部门要从今后长远的收益来考虑。各园区三线工程管网铺设到企业的费用要由各部门自行负担,至少不能让园区开发管委会一家承担,这样既可以减少园区开发的成本支付,同时又可增加职能部门在园区开发中的任务职责,做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减少工程施工中因部门垄断而不计实际成本、增加园区费用支出的现象。
三要加强园区工程管理。工业园区内工程必须按规定进行招投标,有关部门特别是园区管委会一定要注意,决不允许违规私下发包。
四要强化园区收支管理。现在,有的镇(街)把园区收入当作第二预算,当作小金库。导致许多与园区开发无关的费用都在园区收入中支付,或者干脆在园区收入中划出一块,移作他用,无形增加了园区建设的运行成本,增加了园区相对独立开发的压力。因此,工业园区收入要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户专用,规范运作。对确实需要由园区承担的一些其他费用,应在园区商服用地出让收入中划定比例支付,绝不允许在工业用地出让收入中列支,工业用地出让必须全额用于园区建设,不得从中谋利;商服用地出让所得必须按比例大部分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一定时间内未按比例用于园区建设的由市财政无偿收回。审计部门要对工业园区收支情况进行抽样审计,发现问题的,市委市府将给予严肃处理。
五要适当增加园区内商服用地的开发。在确保园区符合规划,确保高标准、高档次的前提下,经市里批准,允许适当增加园区内商服用地的开发量,增加园区收入,减轻开发压力,最终达到降低工业用地出让价格的目的。
三、千方百计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要切实树立“义乌之外都是外”的观念,以外商为重点、以科技型企业为重点、以大规模企业为重点,切实加大力度,招引一批有实力、上水平的企业到义乌落户。但这里要强调一点,“义乌之外都是外”绝不能再往下延伸了,否则,镇街之外都外……一直延伸下去就乱套了。据我所知,义乌一家企业,在“一区五园六特”的其中八、九个园区内受让了土地,而且基本上都是各园区上门去邀请的。企业有实力,有知名度,大家都争着要,这是应该的,但在义乌这样一个不大的范围内,让一家企业东投一点、西投一点,土地东一块、西一块,形不成规模、形不成合力,有百害而无一利。市内企业,你争我夺的,非但对义乌发展无益,而且,会影响企业的壮大提升。所以,招商引资要加大力度,要组织引导,要规范有序,要目标一致对外──义乌之外的外。
四、千方百计加强出让土地的管理。近两年来,义乌人普遍有一个观念:投资土地不会亏。的确,义乌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土地增值也快。但由于商服用地公开出让,炒卖空间有限,致使部分投机商转向工业园区用地,受让而不开发、私下转租炒卖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对工业出让土地的监督管理,对超过一定期限不开发,或私下转租转卖的,一律予以收回,决不手软,确保园区建设健康、有序。同时,工业用地出让必须按企业规模、实力等因素科学安排,绝不能个别领导随意安排企业。
五、千方百计提高办事效率。要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时间。一是审批部门要明确专门的领导负责工业园区建设开发的有关报批工作;二是各部门、单位的工作情况要列入年终考核,由园区企业来评分。
总之,工业园区建设方兴未艾,各部门、各镇街都守土有责,要加强部门配合,强化主动服务意识,为园区建设、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使工业园区建设更快、质量更好。
第三篇: 在工业园区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全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之际,今天上午,省政府在旬阳召开了全省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座谈会,李金柱副省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市政府和旬阳县作了大会交流发言,汉阴县政府提供了交流材料,显示出省政府对我市县域工业园区特别是旬阳工业园发展的重视和认可。今天下午,市政府在旬阳召开全市县域工业园区突破发展座谈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座谈会精神,促进我市工业园区间相互交流经验,探索全市县域工业园区实现突破发展的途径。刚才,玉鹏局长通报了前十个月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和工业园区情况,对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提出了很好的对策和建议,我都同意;市直有关部门以及部分县区工业园区也做了很好的发言,很有启发和借鉴作用。下面,我讲五个方面的意见。
一、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引领工业园区工作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新一届党中央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进军号角。《决定》体现以下五大特点:一是主题全面: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二是主线清晰:《决定》提出“6个紧紧围绕”,分别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这6个领域的改革主线,反映各个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三是重点明确:坚持问题导向原则,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发挥其对其他领域改革的“火车头”牵引作用。四是力度空前:《决定》2万字左右,涵盖15个领域、60个具体任务,句句是改革,字字有力度;文中聚集了许多新提法,如,“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等。五是行动扎实: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鲜明提出到2023年完成《决定》确定的改革任务。
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将全会精神切实、迅速践行到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的各项工作之中,推动全市工业园区突破发展,使其成为我市工业化和循环发展的生力军和主力军。
二、进一步牢固树立“工业强市”的理念
在今年7月份召开的全市上半年工业经济和非公经济发展大会上,我讲到了要牢固树立工业强市的理念,今天,我还想再作以强调。工业化是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进程看,无一例外都离不开工业化的强力支撑。工业经济的壮大是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的前提,农业产业化本身就是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的发展也会为服务业提供广阔的空间。工业化的推进是城市化发展的基础,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破除二元体制和结构,都依赖工业化水平的提升。
近年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与认识的深化,工业经济在安康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战略定位渐渐明晰,工业强市的发展思路很大程度影响着各级领导干部和全市人民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工业强市战略、新型工业作为安康经济发展的第一引擎被市委、市政府明确定位。基于这一发展理念,我市工业经济正处于加快发展时期,特别是今年,全市规模工业主要指标又创新高。一、二、三产业结构由上年同期的14.1:50.1:35.8调整为12.8:54.4:32.8,一、三产分别下降1.3和3个百分点,二产上升4.3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168亿元,增长24.3%,增速全省第二;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19.4%的增长速度;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04亿元,增长16.2%,占GDP比重50.9%,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全市工业园区建成标准化厂房12万平方米,新增入园千万元以上工业企业59户,10个县域工业园区入驻企业818户,产业聚集效益进一步体现。这些成绩得益于工业强市理念的指引,也是推进工业强市的坚实基础。
切实把推进工业强市摆上核心战略位置,相对于安康来讲,针对性更鲜明。因为,在我市工业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差距和问题。一是产业发展不均衡。除新型材料产业外,大部分传统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工业发展调整结构、优化升级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二是产业配套能力较弱。多数企业技术装备相对落后,创新能力、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能力较弱,对高新技术吸纳承载能力不强。三是产业同构现象严重。县市区工业“小而全、小而散、小而低”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矿产品加工等产业同构现象较为严重,缺少能够显著壮大工业力量的大项目、好项目。四是发展环境有待提升。项目建设手续办理周期过长、程序繁琐,影响已签约项目开工建设及整体进度;个别职能部门服务工业发展的意识不强,协调解决企业所遇重大问题的主动性不够。五是工业园区实力仍相对薄弱。如我市10个工业园区的规划工业用地25.47平方公里,仅占全省100个工业园区规划工业用地总面积(658.89平方公里)的3.87%;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占全省工业园区营业总收入(3274.07亿元)的8.42%,工业总产值占全省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3335.17亿元)的8.13%。客观地讲,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目前还处于工业化初期,这一时期的工业发展具有多相位、多层次拓展空间。安康发展的差距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
三、进一步坚定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决心
通过大家的交流发言,不难看出全市对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思想是统一的,认识也比较到位,但也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必须坚定工业园区主战场的地位。
首先,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工业园区是推动生产要素集聚和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环节,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对于调整和优化工业产业布局,培育企业集群,形成产业规模优势,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促进劳动力转移等具有积极的作用,符合走新型工业化的宏观政策。就我市而言,前三季度纳入省级重点建设的10个县域工业园区实现营业收入275.8亿元,同比增长40.41%,实现工业总产值271.1亿元,同比增长41.49%,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1%;实现工业增加值95.05亿元,同比增长43.24%,占全市工业增加总值的48.5%。工业园区在全市工业经济中的权重和对工业发展的贡献越来越明显,为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其次,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是国家对安康主体功能定位的要求。在国家和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我市绝大部分地区属于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9个县划为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是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2.35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中,重点开发区域面积1915平方公里、占8.1%,扣除基本农田后的重点开发区域面积为1456平方公里、占6.1%;限制开发区域面积1.97万平方公里、占84%,其中“点状开发”城镇面积160平方公里;禁止开发区域面积1848平方公里、占7.9%。总体算一下,全市重点开发区域和点状开发城镇区域总面积161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6.9%,全部集中在月河川道中的汉滨和汉阴(“点状开发”城镇)。通过这几个数据,大家应该知道我市能够用于工业发展的空间有多大。安康基础条件相对较差,但发展的要求高、任务重,肩负加快发展和保护生态的双重责任。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安康发展产业绝不能遍地开花,项目建设绝不可能像过去那样散兵游勇式的到处点火,更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必须集聚发展,发挥集聚效应,这就需要有集聚的平台,工业园区就是这个平台。
第三,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是安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市处于工业化初期,建设资金有限,而基础设施又需巨额投资,这种情况下,理性的选择就是立足非均衡发展,实行极点开发,通过极点的迅速增长及其产生的较大地区乘数效应,促进和带动整个地区发展,而工业园区就是这个极点,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为此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三区两园一中心”的发展思路,加快以工业园区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极培育。只有我们将工业园区这个发展工业的洼地建设好,才能使其成为带动安康循环发展的增长极。可见,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符合国家宏观政策,符安康市情实际,必须坚定不移地将其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第四,工业园区是“飞地经济”的具体实践。针对我市部分区县适宜工业化的建设土地稀缺、93.1%的国土面积(除月河川道中的部分区域以外)属于限制开发的国家生态重点功能区的实际,市委、市政府启动实施了打破行政区划限制的飞地经济模式,要求白河、宁陕、镇坪、岚皋县、紫阳县在安康高新区、恒口示范区建设“飞地经济园区”。请上述5县和高新区、恒口示范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抓紧“飞地经济园”推进进度。这些“飞地经济园”可作为飞出区县的工业园区,市工信局要将其纳入管理和服务范围,争取中省支持。另外从本质上讲,10个区县的工业园区也是本区县行政区划范围内的“飞地经济园”,首先要做好做强。
四、进一步加快推进工业园区率先突破
市上提出了加快建设“三区两园一中心”的发展战略,工业园区作为其核心之一,一定要突出重点,实现率先突破,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一要科学定位产业发展方向。工业园区全省、全市都在建设,我们要找准各自的产业发展方向,统筹考虑产业布局、功能定位、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要在区域内谋划战略定位,最大限度发挥区域优势。通过努力,将全市重点县域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具有县域特色的产业聚集区、生态循环经济区、科技创新试验区、城镇化拓展区和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二要全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工业平台建设的基础。各县区务必要高度重视,集中力量,全力推进道路、供电、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形成工业园区的规模和框架,为企业入园、企业落地创造条件。各县域工业园区要将基础设施、标准化厂房建设以及为企业提供公共服务的平台建设列入重中之重,打造良好园区发展环境。今天参会各部门要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予以重点研究,该倾斜的倾斜,该支持的支持,确保工业园区建设取得突破进展。
三要扎实做好企业入园工作。一方面要把招商引资作为工业园区建设的核心,要创新招商理念,坚持“抓大不放小,招外不拒内,公有民营一视同仁”,特别要重视中小项目的引进。因为,“中小项目招商成功率最高,履约率也最高”。另一方面要切实做好入园企业的服务工作,要把企业、业主的事情当自己的事情来办,用心解决企业建设发展的实际困难。
四要始终坚守发展底线。在建设中要加大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力度,始终把生态优先、环保优先、节约用地的发展理念,贯穿到项目选择、落地建设、产品研发各个环节。特别是招商引资,既要招大引强,又要选商选资,决不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把环境容量、资源利用、节约集约作为企业引进和项目建设的先决条件。很多企业往往存在着放大实际投资、扩大用地的倾向,因此在招商引资中要特别注意单位土地的投资强度和投资效益,切实做到集约用地,防止企业“跑马圈地”;要改变对工业用地出让金的减免方式和范围,确需对好的工业项目减免土地出让金的,也要先征后退,或先征而后在未来上缴税金中抵扣;要学习项目管理和招商引资知识,学会分析项目落地条件,防止盲目上项目,超越自身条件上项目,头脑发热上项目。
五、进一步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各项工作落实
县域工业园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各县区各部门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狠抓工作落实,全力加快县域工业园区建设步伐。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政府是建设县域工业园区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加强对县域工业园区的领导,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落实职能部门的工作任务。要落实好安编办〔2023〕8号文件精神,对已完成机构升格的4个工业园,请所在县委尽快配齐人员,对一把手的配置,要充分考虑到工作的衔接和需要,不能简单地作为照顾、提拔干部的一个机构,造成“负激励”。建立工业园区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县区政府主要领导要定期协调解决工业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二要形成发展合力。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全力支持工业园区建设,着力解决工业园区建设中的资金、土地、机制和保障等问题。对建设发展中涉及的审批事项,要坚持高效原则,加强沟通衔接,提高办事效率。发改、财政、交通、住建、水利、供电等部门要加大对工业园区的倾斜支持;国土部门要优先保证建设用地;市工信局要尽快拿出一个对县区和部门支持工业园区发展的考核方案,报市政府审定。
三要强化督查考核。对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要抢抓四季度有限时间,千方百计抓好分解落实,全力冲刺全年目标。要在省上考核的基础上,市工信局要坚决落实好对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情况“季度通报、半年督查、全年考核”的制度,逐步建立工业园区评价体系,对工业园区的企业数、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等重点数据实行动态监测。
四要做好机制创新。开发园区的生命力和灵魂在于机制创新。县委县政府要对工业园区管委会充分授权,尊重其首创精神,鼓励其开展体制、机制创新,不要求其机构设置与县委县政府部门一一对口。工业园区管委会要创新机构设置,创新管理模式,创新发展思路,要将人力资源配置到最能发挥园区效果的部门,如招商、国土等;要探索和谐土地征用模式,实现征地项目与失地农民利益共享的机制,这方面高新区西北天贸物流城作了有益探索,大家可以借鉴。
同志们,加快县域工业园区突破发展,事关全市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和县域经济发展大局。我们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良好势头和发展局面,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全力推动县域工业园区在“十二五”期间再上一个新台阶,为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做出新的贡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