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就业地域分析【三篇】

就业的含义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年龄内为获得报酬而从事的农民工劳动。就业定义:第一,就业条件,指在法定工作年龄内的就业条件第二,工资条件,是指获得一定的工资第三是时间条件,即每周工作时间的长短。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就业地域分析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

就业地域分析篇1

  【摘要】当前,大学生毕业生已经成为我国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群体,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区域选择,更是影响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的配置是否合理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武汉理工大学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就业区域选择意向,从而为当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提供参考,为地区经济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区域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23)08-0021-02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毕业生是我国十分重要的社会群体,经过十余年的学习,大学生毕业生已经拥有了相当的知识储备,且大多工作热情饱满,大学毕业生作为科学技术的重要承载者和社会生产力的创造者,不仅是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还可以为地区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持续贡献力量。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推行,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也逐年增长,2023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总数更将达到749万人,在2023年地基础上再增加22万人,创下历史新高!这群拥有知识和技术的青年人才所作出的就业区域选择,必然会对区域建设和国家的整体协调发展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而对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问题的研究,不仅是关系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国家人力资源有效配置的宏观问题,也是关系到大学生毕业生自身的发展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就业流向的趋势分析

  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上世纪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确立以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大一线城市凭借着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完善的社会服务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等优势,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就业者共同的区域选择,“聚集北上广”也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大趋势。但近年来,伴随着一线城市人口膨胀,房价物价高涨、环境污染、就业竞争激烈等问题相继产生,这些问题给就业者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部分就业者包括大学生群体中甚至出现了“逃离北上广”的现象。北京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北京大学毕业生留京就业的比例逐年减少,而到中西部就业的学生却每年增长30%。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数据也得出类似的结论[1]。2023年度的“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也显示,多达46.9%的毕业生希望在二、三线的“省会城市以及计划单列市”工作。而在“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2023和2023年的数据中,希望去“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工作的大学生比例更是超过总人数的一半,且还有逐年增长趋势。[2]类似的现象在《2023中国大学生城市形象及择业倾向调查报告》中揭示的更加明显,该报告显示,大学生选择二线城市作为未来工作地点的比例高达57.2%,而北上广仅占29.5%。[3]当然,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流向选择这一问题而言,采用不同的样本框和不同的调查方法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论。通过以上数据,我们虽不能得出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区域选择上已经普遍形成了“逃离北上广”的定论,但可以明显看出自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绝大部分大学毕业生长期聚集“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趋势已经有所改变,“逃离北上广”的趋势已经慢慢浮现,与此相对应的是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的二、三线城市开始受到更多大学毕业生的青睐。本文以武汉理工大学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就业区域选择意向,从而为当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提供参考。

  三、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的实证分析

  1.数据来源

  研究小组共六人分成三组,通过个人社交网络,利用实地分发问卷和网上邮件问卷的方式,对武汉理工大学马房山校区、南湖校区和余家头校区的应届毕业生进行调查,最终参与调查的院系共17所,共分发问卷160份,回收问卷160份,有效问卷160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100%。调查时间历时一周。

  2.数据的初步分析

  本项研究属于多变量分析,信息量较大,为保证统计数据准确可靠,笔者对所调查的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处理,主要借助SPSS22.0来实现。

  被调查的160人中,男生占83.1%,女生占16.9%,其中文科专业、理科专业和工科专业分别占比11.9%、11.3%和76.9%;本科、硕士和博士分别占比31.9%、1.3%、66.9%;城市生源(即来自城市、县级市和县城)占35.6%,乡镇生源占18.1%,农村占到了46.3%;在家庭方面,独生子女有46.3%,非独生子女占51.3%,另有三人漏填,家庭年收入在3万以下的占13.8%,3万~5万、5万~10万和10万~36万的人数较为集中,分别为25%和35.8%和17.5%,36万以上的仅占6.8%,另有一人漏填。

  3.大学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意向现状

  根据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差异,我将城市分成五大类,第一类是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四个一线城市,这类城市经济最为发达,区域位置优越,城市发展水平高且具有辐射带动能力强;第二类是其他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如南京、杭州、天津、宁波等,这些城市拥有比中西部城市更为优越的区域位置,更加完善的城市建设且薪金收入也更高;第三类是中部大城市如武汉、郑州、长沙等二线城市,这些城市拥有很大的经济规模,能够容纳较多的就业岗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且薪金水平业比较高;第四类是西部大中城市,如重庆、成都、西安、昆明等,这些城市虽地处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但都是各自地区的区域经济中心,经济实力不容小觑。第五类是上述四类之外的其他城市和地区。

  考虑到可能会有一些被调查者在第二、三、四类城市选项中徘徊不定,研究小组将这一问题设定为不定项选择题。在这项调查中,我们一共收回有效作答158份,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本文制作出图1。通过图1,可以清晰的看到在158份有效作答中,将一线城市作为就业备选地之一的有51人,占比32.3%,而将其他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中部大城市作为就业备选地的分别为29.1%和38%,作处其他选择的比较少,仅占7.6%。由此同样可以得出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对大学毕业生吸引力已经减弱的结论。当然,由于仅在武汉这一中部大城市获取样本,生源中来自中部地区的人数相对较多,所以受家庭、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这一调查中毕业生倾向于在中部就业的比例可能会高出其他地区,因此这个分析结果在全国的普适性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和证实。

  四、结论与启示

  通过上述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到当前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仅对不足三分之一的大学毕业生有较强吸引力,多数毕业生则倾向于在其他沿海发达地区和中部二线大城市工作。大学生是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承载者,是生产力的重要创造者,对于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有着极其关键作用。因此,对于北上广深之外的其他沿海发达城市和中部二线大城市而言,这一趋势无疑为本地区经济发展和城市构建提供了契机,但是对于一线城市来说,大学生的反向流动却会造成劳动力匮乏、城市人才储备减少和城市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的出现。

  一线城市是全国经济的重心所在,其发展好坏对整个国家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一线城市应充分重视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有效控制房价上涨等对居民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增强城市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保持对核心人才的吸引力,以推动自身的长远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国家应重视不同区域的发展,从政策上入手给刚毕业的就业者提供更多的保障,适当利用宏观调控措施,减少一线城市的经济压力;各地区都应当充分调研,准确掌握大学生就业意向的最新动态,结合本市实际情况,采取合适措施增强自身吸引人才的能力;对于高校而言,学生的就业是学校应关注的最核心的问题,也是学校教培养能力的具体体现,学校应当更加重视学生的就业状况,充分了解学生的就业心理,做好教育和引导工作。

  参考文献:

  [1]葛玉好.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扩展的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3(12).

  [2]朱迪.北上广还是二线――大学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23(11).

  [3]逃离北上?大学生更倾向二线城市[EB/OL].http://www.ithome/html/out/94231.htm.

就业地域分析篇2

  “不要想着一毕业就买房子!”市房地产协会会长、湛江建设发展集团董事长唐文盛在日前举办的第九届广东海洋大学经济论坛上,面对座无虚席的莘莘学子如是说。

  本次论坛围绕从“北上广深”到逃离“北上广深”现象的出现,热议大学生在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之间的就业选择,其中,炒得最热的房价问题在论坛上被频频关注。

  大学生困惑:追求“一张床”还是“一套房”?

  “逃离北上广”是最近出现在年轻人中的热词,曾经,作为一线城市的北京、上海、广州是年轻一代的“梦工厂”,但是,在房价高企的压力下,中国最优秀最相信梦想的一代要逃离“北上广深”。因此,不少在校大学生陷入迷思:毕业后究竟是选择更开放和包容的一线城市?还是留在生活环境相对放松的二、三线城市?

  “追求‘一张床’还是‘一套房’”?唐文盛说,“这个问题很现实。在读的90后大学生处于一个非常好的时代,当然面对的挑战也特别大。毕业后奔赴广州、深圳、北京、上海也好,留在湛江也好,都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要权衡利弊,你适应去哪里发展。”

  唐文盛说,目前湛江效益好的企业,人均月薪四五千元,一般企业也有两千元左右,而广州好一点的企业,薪金水平仅仅是比湛江高三分之一。但在房价方面,通过横比,湛江目前的房价是广州的五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大学毕业后,努力十年,你们在湛江也许能够供上一套房——是自己供的,不要父母、朋友帮助。但是,按照现在的物价水平、工资收入,在广州、上海、北京打拼,不依赖父母,不依靠别人,自己独闯,很多人一辈子也供不上一套房。

  湛江房价:想有自己的`房子不能一蹴而就

  “无论在湛江这样的三线城市就业,还是到广州、深圳、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创业,毕业后都不应该就想着买房,哪怕是父母出钱。”这是唐文盛在论坛中反复强调的一句话。

  “在一线城市就业,住房难;在二三线城市就业,住房也难,但相对没有那么难。我告诉在座各位,大家一毕业,参加工作几年,就想购置一套很值钱的商品房,那是梦想,可以实现,但是梦想!在发达国家,工薪族打拼一辈子才能解决一套房子,这是规律,湛江也不例外。想拥有自己的房子,这样的愿景是好的,作为过来人我完全理解,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经过一番打拼才会有成果。”唐文盛说。

就业地域分析篇3

  据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2002年连续四个季度对全国79个地级以上,包括东部36个、中部27个、西部16个城市的求人倍率(需求人数/求职人数)追踪监测显示,当前东部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形势明显好于中、西部城市;中部城市劳动力市场形势最严峻;西部城市劳动力市场既面临挑战,也充满机遇。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全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也呈现出相应的区域特点。在79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中,以农村转移劳动力为主的其他人员在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占到求职人员的25.2%、13.2%和19.1%,各区域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同。

  监测表明,东部和西部城市劳动报酬水平高、就业机会多、劳动力市场服务比较规范统一,从而吸引农村劳动力向东部和西部流动。东部是农村劳动力的净输入地区;西部既有输出,又有输入;而中部地区的吸纳能力最低,需要向其他地区输出。在东部地区,城乡分割的就业格局已被打破,劳动力市场基本实现了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上的求职人员主要是就业转失业人员和以农村转移劳动力为主的其他人员;在中部城市,劳动力市场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比较低,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是劳动力市场的求职主体;在西部城市,劳动力市场可为当地失业人员和外来劳动力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去年四个季度的追踪监测显示,虽然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占有较大比重,但其他人员也占有较大比重。也就是说,随着西部经济发展,外来劳动力可有较多就业机会。合理调控区域劳动力市场

  针对当前我国城乡就业的不同区域特征,应及早制订出台相关政策:

  中部地区城市可实施产业工人转移战略――中部城市传统产业工人队伍庞大,高素质人才流失,劳动者技能结构老化。与此同时,中部地区由于结构调整滞后、经济增长相对乏力,缺乏投资机会和创业机会,就业比较困难。因此建议国家采取措施,加大中部地区改革开放力度,吸引多方面投资,促进经济搞活,从而创造出更多就业机会。在目前情况下,可以鼓励中部地区劳动力向东、西部转移,以缓解中部地区的就业压力。

  西部地区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当务之急――面对西部地区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农业劳动力比重过高的问题,当务之急是提高劳动者素质。西部就业机会很多,提高劳动者素质,不但可以大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更多需求,还可以加快劳动力的产业转移步伐和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进程。

  东部地区继续加快劳动力市场机制建设――尽管从总体看,对单位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求人倍率不高,但这两类职业在东部地区的求人倍率仍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结构调整任务已基本完成,劳动力市场也日益规范,进一步加快劳动力市场机制建设,可以吸收更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