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调查报告14篇

新闻调查报告14篇

  在生活中,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新闻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新闻调查报告 篇1

  一. 前言

  大学,我们辗转在宿舍、教室、食堂之间,不知不觉,一年又一年的时光飞快的过去 。我们似乎都不愿意长大,想永远沉浸在大学的快乐生活中,但我们似乎都希望能多一些回忆,让以后蓦然回首之时,想起我们的大学,可以幸福的一笑。如果说战争与爱情是艺术家创作中经典的主题,那么对我们大学生而言,校园生活则是我们回忆中永恒的画面。然而,当我们将要走出校园的一刹那,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却没有了往日的笑容,大学生活究竟是我们充实自己,为自己充电的地方,还是一片可以躲避所有约束的放荡殿堂,在这一刻,没有比我们自己更加清楚的了。除了在虚拟世界中拼杀,天南地北的瞎侃,我们关注的东西,又有多少呢?

  世界飞速的发展,一次又一次的实例告诉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不了解社会、行业的最新发展,不了解竞争对手的发展速度、发展方向,等待我们的除了死亡,还会有什么呢?

  二.调查目的

  就当今社会来看,网络媒介已经成为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而新闻更是我们了解外界的一扇窗,大学生作为当代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那我们是怎么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我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来源又是什么呢?因此,我做了这份调查,来获得相关的信息。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我们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可是当代在校大学生会因此更加了解新闻吗?鉴于男生和女生的

  兴趣爱好不同,文科和理科的趋势发展方向不同,那么他们对新闻的关注度又会有什么区别呢?带着这些问题,我就大学生对新闻关注度的问题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调查大学生获取新闻的方式和关注类型,以及获取新闻的目的和个人对待新闻的态度,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新闻的关注程度。

  三.调查对象及调查单位

  以兰州商学院(和平校区)在校全体学生为调查对象,以学生为样本,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拟定发放问卷50份。

  四.调查程序

  1、 确定调查主题、目的、意义;

  2、 调查问卷设计以及修改;

  3、 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回收问卷;

  4、 统计并整理问卷信息;

  5、 统计数据并分析;

  6、 根据数据信息撰写调查报告。

  五.调查内容

  1、调查了解大学生对新闻的关注程度;

  2、调查了解大学生通过什么方式获取新闻信息;

  3、调查了解大学生对新闻信息的偏好方面;

  4、调查了解大学生获取新闻的目的;

  5、调查了解大学生对待新闻的态度;

  6、调查了解在校大学生应如何增强对新闻的关注程度。

  六.调查组织计划以及时间安排

  1、 准备阶段:设计调查问题、设计调查问卷、打印调查问卷;

  2、 实施阶段:2xxx年6月11日—6月13日(星期二~星期四),于ABC裙楼门口和宿舍楼门口,进行随机发放调查;

  3、 结果处理阶段:将收集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以电子报告的形式做成数据库及调查报告。

  七.数据分析

  此次调查在兰州商学院(和平校区)进行,调查对象主要为大二、大三学生,对50位大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5份。调查对象中,男生问卷有23份,占51%,女生问卷有22份,占49%。根据有效问卷,我对所有题目进行数据统计及结果分析,具体如下:

  表1 — 大学生对新闻的关注情况

  通过图表来看,超过一半的同学对新闻一般关注,非常关注新闻的同学占22、22%,没有不关注新闻的同学。由此可以看出,在大学期间,同学们对新闻的关注程度还是很高的。

  33、33%,超过一周才看一次新闻的只占总体的6、67%。所以,大学生看新闻的频率从整体上来看是很高的。根据对新闻关注度的不同,存在少部分同学一周以上才浏览一次新闻。

新闻调查报告 篇2

  经过本人的亲身走访和问题询问,我获得了一系列的信息数据。通过分析,可以了解到我村40岁以上村民获得新闻的渠道十分丰富,覆盖了所有现今科技发展能够提供的途径。但是通过比较,通过看电视和收听收音机的人数占到绝大多数,和别人聊天知道新闻信息的也有一些,而阅读报纸和通过手机和电脑浏览网络新闻的几乎没有。令人惊讶的是,在如此多渠道可以获得新闻的情况下,仍有少数的村民从不看新闻,对新闻的概念也是不甚了解。

  我村40岁以上村民获得新闻的渠道很多,而且几乎每一个人都会接触到一些新闻信息,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不会每天定时定量的收听、收看或者在网上浏览新闻信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只是会在看电视、听收音机、手机电脑上网时碰巧注意到一些新闻内容,并且对新闻的内容也不会非常清楚准确的记住。聊天过程中传递的新闻信息也都是模棱两可,多数情况下都是以讹传讹,而且信息的内容几乎没有时效性,多是几天甚至更长时间以前获得的,在聊天过程中突然想起就成为了谈资,根本谈不上是新闻信息。

  面对以上这些信息和现象,我通过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出了一下这几条解释:

  一、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发展不充分,村民的生活不富裕,不能达到有过多精力放到了解新闻信息的程度。

  在我这个村里,40岁以上的有劳动能力的村民仍需要工作养家,他们都是以务农和外出打工养家糊口,这些活都是非常累人的劳动。经过一天的大强度工作后,想到的只能是吃饭睡觉,有时候也会想到放松一下,但他们想到的大多是电视剧而非新闻信息。

  有劳动能力的因为劳累没有精力和心情去看新闻,没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定时看新闻的比由劳动能力的更少。没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年岁都很大,视觉听觉对他们看新闻的能力其实并没有影响,可这些老村民的经济状况更是不堪,他们家里的电视还都是21世纪以前流行的款式,他们也不会每年花上几百元钱连上数字信号,有这些钱他们想到的还是留下养老,家里的电视基本上是不打开的,因为每个月会多交几块钱的电费。有条的老人,家里的电视也是可以看新闻的,但大多情况下都被自己的孙辈孩子们占领,孩子们看的是动画片,不是新闻,老人只能看着一群猴子蹦蹦去,或者思考着为什么羊能够打得过狼。难道世界真的和原不一样了吗?

  经济问题是村民遇到的第一大问题,只有设备齐全才能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新闻。但即使有了这些设备,我想他们也不会话费过多的时间在新闻上。

  二、经济的问题是制约村民获得新闻的最主要原因,但受教育程度低也可以说是不相上下的最主要原因。

  通过综合调查数据和一些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可以了解到我村40岁以上村民学历都是高中教育以下,初中以上的村民中由劳动能力的男性占据绝大多数,女性村民和上了年纪的男性村民受教育程度都是初中教育以下,部分村民甚至没有上过学,基本不认识字。

  受教育程度低导致他们获得新闻的途径也是相对较少。他们只能通过电视、收音机和与人聊天获得新闻信息,阅读报纸或者是通过浏览网页获得新闻对于这些人说有了相当的难度。

  三、受教育程度低制约着村民获得新闻的积极性,进一步的情况下他们形成了一些错误的观念。

  大多数人对新闻信息抱有无所谓的观念,他么不认为了解一些新闻使他们生活上的必需品,而把获得新闻当做是可有可无的打发时间的`工具。

  在这种消极的观念下,村民获得新闻的渠道也是会相应的减少。即使他们有条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获得新闻信息,他们也不会去充分利用。这不仅仅是对资的浪费,而且也不利于他们知识面的拓宽。

  我村40岁以上村民获得新闻的渠道十分广泛,但本质上说这是一个错误的结论。渠道多没有带日常生活中实际的应用,只是停留在观念上“有”的层次上,是很令人沮丧的一种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不是容易的事情,需要一系列的努力和推广,这不仅需要我村村民自身在行动上实践,而且更需要他人的引导和教育。只有这样,获得新闻的渠道在被充分利用的同时,村民了解的知识也会更多,观念也会不断的更新进步,从而跟上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潮流。

新闻调查报告 篇3

  新闻专业老师经常鼓励我们新闻学子,利用自己的假期,有条件的话去外面实践,而我也不断的听到学长学姐们对自己说,新闻专业实践很重要!还有学姐学长告诫我们说,走出去社会实践会学到很多我们课堂以及书本以外的知识!

  这次实践,我收获颇多,它让我真正地明白新闻这份工作要多多实践,同时也要给自己武装思想,成为一个有主见、有思想的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首先,我实践的经历告诉自己要勇敢一点,对自己以后的不论是实践还是工作也好都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勇敢一点,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去争取,事在人为!

  早在大一的时候,我就和身边的朋友探讨过实践的问题,当时绝大部分人都持有一种消极的观点,这其中也包括我自己!

  大家伙都认为,现在做什么事情都需要面子,哪怕一个小小的县城,这种不良的风气更加猖狂!于是,大一的暑假我并没有足够的勇气自己去尝试争取实践的机会,而是坐等!然而这个寒假,我回想起自己在大一一个暑假碌碌无为,我告诉自己要做点什么:鼓起勇气去尝试!我想我不该是失败在“想”的这个阶段,再怎么样也得踏出“想”这一步,要知道被拒绝也是一种进步,因为我曾经努力过了!

  事实证明就该去尝试!

  有些事情我们之所以会想的很消极,只是因为看多了别人的不幸,然后又习惯性地将所有的不可能都套在了自己身上,认为几乎没有任何成功的机会!就这样,我们大多数人畏惧了,没有去争取!也许正是这外人看来不可能的百分之一的机会成就了自己!

  我们不该在不尝试的情况下就一棍子打死所有可能!我们应该勇敢地去要求这个机会!专业课上,王卫明老师、王博士说过,所有的机会都要自己去争取,厚着脸皮去要实践!这个实践机会,我一连跑了很多回,先是找到电视台记者,然后是副台长,再之后是台长、副局长,最后是局长!每换一个求实践对象都意味着被无情的.拒绝,在心底给自己默默鼓励!其中也有过放弃的念头,甚至面对一次次的拒绝有过哭泣!

  大学还有两年半,大四那一年,毫无疑问,无论自己愿不愿意都得去实践,除非选择考研!在以后我都会拿这个例子鼓励自己勇敢向前走,不懦弱!

  其次,就是在实践过程中,发生的一些事情给我很大的触动!让我深深明白一个媒体机构,要想它的员工,很好地工作,完美的体现他们的新闻理想,就得满足他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犹记得张振庭老师在新闻事业史的课堂上说过的一句话“南方周末的记者待遇是很高的,所以他们的记者可以放开来追求自己新闻职业理想!”曾经在鲁迅的小说中,也不止一次写到过,没有经济基础是注定走不远的!实践发生的很多事情清清楚楚的告诉我,这个道理也适用于新闻这个行业!

  无论是新闻行业中的人也好还是局外人士也好,都知道新闻记者有拿红包的不好事情,而这样的事情也一度不断地被曝光,导致人们对记者这一行业的侧目,嗤之以鼻!这其中当然免不了是一个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出了问题,但是我想这并不能完全归咎于个人思想问题,还有的是这个社会的问题!

  在我实践的单位,连一台象样的摄像机都没有,一个专题搞起来都没有足够的资源,政府的投入并不是很多!这让我不由地想起,有人为中国减少贪官出了这样一个主意:在保证每一个官员的生活保障的基础上再适当地增加官员们的收入,以让他们没有贪腐的理由!且暂不说,这个实行性到底行不行,至少这个说明一个问题,人们的很多欲望的产生是由于某一个方面没有得到满足!回到新闻工作者这个话题来说,如果他们的生活基础可以象南方周末的记者那样得到保障,同时,提高当记者的门槛,提高个人的政治思想修养,那么记者收红包的事情是不是会减少呢!?要知道每一个踏出象牙塔,走进新闻这一行业的人都是怀揣着崇高的职业理想,他们都具备一定高度的素质!

  同时,在实践的时候很多同学都会发现,并不是每一个在新闻领域工作的人都懂得新闻其中的奥妙所在!曾听到带我的师傅说,上司不是新闻界的人士,不懂得新闻应该怎么做,所以很多很好的专题不能够引起上司的注意!这就不仅仅是物质方面得不到满足了!

  在很多比较偏僻,比较贫穷的地方,我想这个状况一时之间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好在咱们中国媒体这一个行业也在不断地朝着更加好的方向发展,不断地进行着改革!那么在这样的一些问题得到改善之前,我觉得一个有理想的新闻学生都应该给自己定一个高的目标,到大媒体,知名媒体去实现的职业理想!在大学期间好好学习,好好的武装自己,这样才能够期待到时候展翅高飞!

  最后也是这个实践让我明白王博士教给我们的一句话“要么自己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要么让别人成为你的专家”!当然我们新闻稿件当中,要求的是不要将记者写入里面,而是通过别人的眼睛,别人的嘴巴来说明问题!但是,这并不代表记者可以不具备自己的一套思想体系!

  其实,在我看来,思想理论体系远比有一手好的写作能力要强百倍!按照很多在新闻职场工作的人来讲,一个人的新闻写作完全可以通过模仿来形成!我记得我的另外一个师傅,他就是说他自己之前不是搞新闻的,可是最后他依然可以在新闻这条道路上走下去!这个问题相信很多新闻学子都是知道的!我们也不断地听到老师或者网络上的数据间接地告诉我们,新闻学子近年来出现不断地被其他非新闻专业人抢掉了饭碗!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那些非新闻专业的人员并没有学过新闻知识,为什么他能够被招聘,甚至于做的比我们新闻学子更好!我想这就在于其他非新闻专业人士在进入新闻行业时已经具备了媒体所需要的“思想灵魂”,剩下的老总只需要花一点时间指导他们的写作而以,而我们新闻学上所强调的“新闻是一门杂学”,导致很多新闻学子没有能够专学。或许在论及什么天文地理等等各个综合知识,其他非新闻专业人士比不上我们,但是我们缺少了现在媒体所需要的一个很重要的品质:思想,独特见解,观点!

  大二上学期王博士请了一个很“牛逼”的老师来给我们讲课,姓陈!当时陈老师说到报纸的营销的时候就有说道,现在媒体并不招专门的新闻人士来做广告报纸营销这方面的工作,而是交由非专业人士来做!这个问题就如同媒体不招新闻学子而招飞新闻专业学子一样!虽然我们一直强调不要将新闻作为一门技术来学,然而对于一个已经有了自己一套领域思想体系的人来说,这个新闻工作就是一门技术活,他们身上所具备的思想,“专学”知识是新闻行业的灵魂所在!

  所以,这次实践告诉我,新闻记者“杂学”固然很重要,但是“专学”更重要!“杂学”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就达到,只要多看看报纸,多关注关注新闻,那么你就会“杂”。而专的话它是要你花很久很久的时间来熟练地掌握一个领域的知识!就这个角度而言,媒体人员不要新闻专业学子是大势所趋,是正确的选择!

  所以让我们多多的朝自己所感兴趣的一个领域来形成一个自己的思想体系吧!

  这次实践给自己太多感触,告诉自己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大学期间我们普遍会比较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我想这个时候假期报告就是一个很好的试点!

新闻调查报告 篇4

  新闻专业老师经常鼓励我们新闻学子,利用自己的假期,有条件的话去外面实践,而我也不断的听到学长学姐们对自己说,新闻专业实践很重要。还有学姐学长告诫我们说,走出去社会实践会学到很多我们课堂以及书本以外的知识。这次实践,我收获颇多,它让我真正地明白新闻这份工作要多多实践,同时也要给自己武装思想,成为一个有主见、有思想的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首先,我实践的经历告诉自己要勇敢一点,对自己以后的不论是实践还是工作也好都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勇敢一点,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去争取,事在人为。早在大一的时候,我就和身边的朋友探讨过实践的问题,当时绝大部分人都持有一种消极的观点,这其中也包括我自己。大家伙都认为,现在做什么事情都需要面子,哪怕一个小小的县城,这种不良的风气更加猖狂。

  于是,大一的暑假我并没有足够的勇气自己去尝试争取实践的机会,而是坐等。然而这个寒假,我回想起自己在大一一个暑假碌碌无为,我告诉自己要做点什么:鼓起勇气去尝试。我想我不该是失败在“想”的这个阶段,再怎么样也得踏出“想”这一步,要知道被拒绝也是一种进步,因为我曾经努力过了。有些事情我们之所以会想的很消极,只是因为看多了别人的不幸,然后又习惯性地将所有的不可能都套在了自己身上,认为几乎没有任何成功的机会。就这样,我们大多数人畏惧了,没有去争取。

  也许正是这外人看来不可能的百分之一的机会成就了自己。我们不该在不尝试的情况下就一棍子打死所有可能。我们应该勇敢地去要求这个机会。专业课上,王卫明老师、王博士说过,所有的机会都要自己去争取,厚着脸皮去要实践。这个实践机会,我一连跑了很多回,先是找到电视台记者,然后是副台长,再之后是台长、副局长,最后是局长。每换一个求实践对象都意味着被无情的拒绝,在心底给自己默默鼓励。其中也有过放弃的念头,甚至面对一次次的.拒绝有过哭泣。大学还有两年半,大四那一年,毫无疑问,无论自己愿不愿意都得去实践,除非选择考研。在以后我都会拿这个例子鼓励自己勇敢向前走,不懦弱。其次,就是在实践过程中,发生的一些事情给我很大的触动。让我深深明白一个媒体机构,要想它的员工,很好地工作,完美的体现他们的新闻理想,就得满足他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犹记得张振庭老师在新闻事业史的课堂上说过的一句话“南方周末的记者待遇是很高的,所以他们的记者可以放开来追求自己新闻职业理想。”

  曾经在鲁迅的小说中,也不止一次写到过,没有经济基础是注定走不远的。实践发生的很多事情清清楚楚的告诉我,这个道理也适用于新闻这个行业。无论是新闻行业中的人也好还是局外人士也好,都知道新闻记者有拿红包的不好事情,而这样的事情也一度不断地被曝光,导致人们对记者这一行业的侧目,嗤之以鼻。这其中当然免不了是一个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出了问题,但是我想这并不能完全归咎于个人思想问题,还有的是这个社会的问题。在我实践的单位,连一台象样的摄像机都没有,一个专题搞起来都没有足够的资源,政府的投入并不是很多。这让我不由地想起,有人为中国减少贪官出了这样一个主意:在保证每一个官员的生活保障的基础上再适当地增加官员们的收入,以让他们没有贪污的理由。且暂不说,这个实行性到底行不行,至少这个说明一个问题,人们的很多欲望的产生是由于某一个方面没有得到满足。回到新闻工作者这个话题来说,如果他们的生活基础可以象南方周末的记者那样得到保障,同时,提高当记者的门槛,提高个人的政治思想修养,那么记者收红包的事情是不是会减少呢。?要知道每一个踏出象牙塔,走进新闻这一行业的人都是怀揣着崇高的职业理想,他们都具备一定高度的素质。

新闻调查报告 篇5

  此次调查报告的目的是了解新闻标题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从而更有利于我们今后的学习、研究。

  在假期中,我对多份报纸进行了了解以及调研,从1月8日到1月28日中十期《参考消息》,自2月1日至2月7日连续七期的《临沂日报》,以及同一时期的七期《沂蒙晚报》,2月4日的《南方周末》等等均有涉及。其中涵盖了政治性报纸、综合类报纸、党报以及晚报类等各类不同类型的报纸。下面,我将就这些报纸简单说一下,在各类报纸的新闻标题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有何不同,及有何作用。

  据我了解,修辞手法在一些综合性、知识型较强的报刊中运用较多,如《南方周末》、《沂蒙晚报》中就含有较多的修辞,而相反的,《参考消息》、《临沂日报》中的修辞就稍少一些。因其政治型报道居多,为了明确的表达出一件事情的经过、结果,而不得不用一些平白无味的话语去叙述。在这里简单举一些实例。

  如《临沂日报》2月2日的A1版有则新闻这样写道

  主标题市政府机构改革动员大会召开

  副标题连承敏张少军讲话孟宪海朱绍阳张务锋徐涛杜德昌陈留泉李峰出席

  此便毫无修辞手法而言,易于让人产生厌倦。但其也有优点,即能将具体的事实表达的一清二楚。

  而有的报道,标题却起得颇引人注目。如2月4日《南方周末》A1版头条,

  引标题吉首非法集资大案

  主标题湘西首富与狂热吉首:谁逼疯了谁

  这一则标题就采用了夸张、疑问的修辞手法。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出疯狂而难以理解的的真相,反映出广大群众的质疑。而疑问语气又同时引起读者的注意,从而产生阅读下文的兴趣。

  同时,在诸多修辞手法中,运用得最多的便是借代、比喻、对偶和疑问,像比拟、对比、夸张、化用等运用得就少得多。

  在我进行了详细分析的5期报纸、299条新闻中,引标题、主标题、副标题、乃至提要题、分标题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总和,不过90条。所占有大约超过三分之一的比例,但事实上,新闻标题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其实并不算广泛。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新闻的受众群体也更加年轻化、时尚化。他们接受能力强,更喜好时髦的、潮流的、独特的东西。而新闻产业的发展必定会迎合他们的口味,这时候,能有一个新颖而亮丽的新闻标题便成了诸多报刊的追求。我也相信,今后的新闻标题中,将会运用到更多的修辞手法,新闻行业的发展,也将越来越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点。

新闻调查报告 篇6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来临之际,食品安全与质量问题再次被摆上人们的餐桌。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这在食品生产和加工领域着实有道理。

  以速冻饺子为例,记者光顾了北京的几家大型连锁超市,看到不同品牌的水饺,贵的20多元一斤,便宜的则10元左右一斤。如果仅从外包装和饺子外形上看实在区别不大,一般消费者很难区分。那么,贵与贱真的没有差别吗?

  速冻水饺从制作第一步到最终被消费者买到手里,其成本主要包括渠道费、生产制造成本、冷链储运成本、市场销售费用、原料和包装费用等。

  如果投放同一地区、同一市场,各个品牌的渠道费差别不大,价格贵贱主要取决于生产制造、原料和包装、冷链储运以及市场销售环节。其中,食材成本首当其冲,占最终零售价的40%左右。

  由此可见,如果商家想走低价路线,最有可能挤占的就是原材料和生产制造成本,而这直接关乎食品本身的质量与安全。

  包饺子,从买肉和馅到揉面擀皮,里面学问不可小觑。事实上,猪的前腿肉最适合做馅。猪腿肉是活肉,运动多,吃起来弹、滑、爽、鲜,后腿需要负重,纤维往往比较粗,而且筋也比较多,吃起来影响口感,所以前腿肉最好。如果拿猪前腿肉和杂七杂八的边角碎肉相比,价格显然会差很多。

  不仅如此,厂家为避免从外面进货有风险、无法确保肉质鲜嫩放心,亲自组织人力将质优的猪前腿肉打碎,这些成本也都要摊在饺子的零售价里。

  如果饺子馅里有蔬菜,选用有机生态蔬菜,还是普通菜,也很有讲究。倘若用海鲜做馅,是野生虾,还是人工养殖虾,同样会导致价格不同。

  再看面粉,普通面粉与高蛋白小麦粉之间的价格差会很大,口感自然也会相差很大,水饺皮若是又薄又有嚼劲,普通面粉肯定是做不到的。另外,笔者购买了市面上不同品牌的速冻水饺,有的饺子煮熟后往碗里一放会“蹦”得很高,甚至“弹”到碗边。可见饺子皮若是过于有弹性也是不正常的,面粉里显然有“不能说的秘密”。

  此外,即使同一品牌的速冻水饺,有时细分为高端和低端两种产品。高端水饺势必品质更高,价格也更贵。倘若某一品牌的高端水饺与另一品牌的低端水饺同台竞技,而商家又没有特别标注的'话,消费者很容易被误导。

  上述事实让人不难理解,为何同是速冻水饺,在超市里的价格会差那么多?记者采访业内人士得知,速冻水饺业属于微利行业,纯属一分价钱一分货。特别是食材和生产成本是绝对不能省的,因为直接关乎食品的品质和安全。

  当今时代,中国消费者不但注重吃得美味,更关注吃得放心。一方面食材取胜是王道,另一方面商家恶性价格战不可取。食品质量与安全,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健康与生命,无论消费者还是商家,都是绝对不能“省”的。

新闻调查报告 篇7

  一、调查对象:

  赵德宁中国工商银行分行支行行长

  刘佶中国工商银行分行支行信贷股股长

  二、调查时间:

  1月1日至3月1日

  三、调查内容:

  1、新闻传媒行业在我行办理金融业务情况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2、我行营销中的问题

  四、调查体会

  改进对新闻传媒业金融服务的建议

  一、建议总行制订明确的新闻传媒业金融服务管理意见,为基层指明营销方向

  二、建议加强对新闻传媒业的研究与行业风险的预警分析,为基层行分析客户、营销客户提供依据。

  三、建议加强对新兴行业营销知识的培训,强化对新兴行业的营销力度。

  我市共有日报报业集团和新华书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两家新闻传媒企业在我行建立了业务关系,它们在我行办理的金融业务情况如下:一、两户企业在我行办理金融业务情况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1、日报报业集团

  日报报业集团系由原日报社改制组建,由日报、晚报、晨报、新女报、华龙网等八报一网组成的国有独资事业法人单位,于10月正式挂牌成立。行政隶属市委宣传部,其经营组织结构健全,内部管理较为规范,企业法定代表人及高层管理人员均由市政府直接任命、管理,学历均在大专以上。

  该集团的主要媒体《日报》系我市唯一机关党报,多来来深受市府市委高度重视,长期享受工商、税收等政策扶持,具有较强的行业垄断地位和经营优势,旗下的晚报发行量居全市第一,属我国为数不多的广告收入上亿元的报纸之一,日报报业集团收编新5报后,进一步壮大了经营实力,通过报纸的不同定位,从多角度,多层次进一步扩大报业市场占有份额,逐渐形成规模效益和集约经营,现有八报在我市报业市场占比例达70%以上,在我们新闻传媒行业具有独特的竞争实力。

  该集团与我行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基本帐户及其他主要结算帐户均一直在我行开立,建立信贷关系10已年有余,属市分行牵头营销客户,截止6月末,在我行各项贷款余额为20800万元,1999-被我行评定为aa级客户,从未发生过逾期欠息情况,信誉状况良好。

  目前我国报业体系改革的现状是,全国仅成立26家报业集团,西南地区仅有三家,以后将不再设立新的报业集团,根据中宣部17号文件,加入wto后,我国仍不允许外国媒体办报,故该行业受入世冲击较小,行业具有垄断性和不可替代性,行业风险小。

  据了解,日报报业集团近五年发展规划为:以报业为主体的营业收入每年按10%的速度递增,利润按5%的速度递增,通过招商将野生动物园,较场口报业大厦用地及凤天路、樵坪新闻中心等土地进行综全开发,力争发展成为长江上游综合实力最强的报业集团,根据集团的规划以及近年来报纸印刷高档化及厚纸化的发展趋势,该集团预计未来2-3年将会从德国引进大型印报设备1-2台,需投入设备款6000-1万元,预计将向我行申请5200-10400万元的贷款,据该集团财务负责人称,该集团今后引进德国印刷设备将向我行申请外汇项目贷款,并进行货币互换的掉期交易以规避欧元的汇率风险。

  2、新华书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新华书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市大型商业连锁企业,主营图书,音像制品批发零售,面向市各区县收店和全国各主要城市,市场占有率较高,市场竞争力强劲,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截止去年12月末,新华书店集团资产总额113633万元,负债总额86554万元,资产负债率76.17%,上半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50339万元,利润总额为2581万元,分别较同期增加10170万元和1723万元,在我行日均存款为4446万元,流动资金余额为10100万元,较去年增加2500万元。

  目前,新华书店集团正在进行股份制改造。并拟实行资产授权经营,其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方案已于4月29日经市政府审批通过,具体操作方式为:集团将于年内成立新的龙头公司,各区县新华书店的资产和负债将纳入新公司统一管理,同时集团股份制改造完成后,加上外来年战略投资者入股,预计公司的总资产将增加到20亿元左右,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资产负债率也将下降到50%左右,股份制改造完成后,在恰当的时候,公司将上市,因此这两项重大举措,将对公司的发展前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根据公司多元化发展的思路,公司在今明两年拟建“新闻出版智能大厦”项目,后年拟建“书城”二期工程,在垫江的宾馆也于今年3月完工,同时公司还在南坪、垫江等地买下几块土地,作为储备。预计经过几年的发展,公司将拥有市中心地带位于解放碑的“书城”两座大厦,“新闻出版智能大厦”等三处核心资产,同时拥有位于解放碑、渝北、垫江等地的三个宾馆,还拥有几百亩土地,及“新华多媒体”“新图多媒体”两家经营效益非常好的控股公司,更为重要的是,公司上市后,将筹集到大量资金,为公司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新华书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将成为一个综合实力非常强的大型集团公司,鉴于公司在目前需对各区县书店的贷款进行集中,及以后公司的发展需要流动资金和新建项目上需要资金投入,而多家银行都对其积极争取,因此,我行应对该公司在信贷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同时也希望总行对该公司基本面的重大改变引起高度重视,上下联动,加大投入力度,占据更多同业份额,以在将来获得更为丰厚的`回报。

  二、我行营销中的问题

  (一)缺少明确的政策支行,营销方向不明

  虽然日报报业集团和新华书店集团都是我行的优质客户,但是由于总行尚未有明确的政策界定,我行目前还是把这类客户作为一般的工商企业对待,在授信、评级、信贷审查等方面都等同于一般的工商企业,未考虑到新闻传媒业的特殊经营地位与经营模式,往往不能满足其多元化全方位的服务需求,导致客户忠诚度与综合回报下降。

  (二)受行业政策与企业体制因素制约,金融服务面临较多障碍

  例如日报报业集团属西南地区三大报业集团之一,其资产规模、发展潜力、承债能力在的新闻传媒业都是名列前茅的,但是目前国家对报业集团体制的改革方向还不明确,下一步报业集团怎么走也不十分清晰,是主辅分离还是以主带辅,连报业集团自己都没有较为明确的方向,而新华书店集团也正在进行体制重组,在体制尚未明确之前,银行对其融资需求也不敢贸然而入,只能试探性地投入。

新闻调查报告 篇8

  新闻专业老师经常鼓励我们新闻学子,利用自己的假期,有条件的话去外面实践,而我也不断的听到学长学姐们对自己说,新闻专业实践很重要!还有学姐学长告诫我们说,走出去社会实践会学到很多我们课堂以及书本以外的知识!这次实践,我收获颇多,它让我真正地明白新闻这份工作要多多实践,同时也要给自己武装思想,成为一个有主见、有思想的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首先,我实践的经历告诉自己要勇敢一点,对自己以后的不论是实践还是工作也好都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勇敢一点,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去争取,事在人为!

  早在大一的时候,我就和身边的朋友探讨过实践的问题,当时绝大部分人都持有一种消极的观点,这其中也包括我自己!大家伙都认为,现在做什么事情都需要面子,哪怕一个小小的县城,这种不良的风气更加猖狂!于是,大一的暑假我并没有足够的勇气自己去尝试争取实践的机会,而是坐等!然而这个寒假,我回想起自己在大一一个暑假碌碌无为,我告诉自己要做点什么:鼓起勇气去尝试!我想我不该是失败在“想”的这个阶段,再怎么样也得踏出“想”这一步,要知道被拒绝也是一种进步,因为我曾经努力过了!

  有些事情我们之所以会想的很消极,只是因为看多了别人的不幸,然后又习惯性地将所有的不可能都套在了自己身上,认为几乎没有任何成功的机会!就这样,我们大多数人畏惧了,没有去争取!也许正是这外人看来不可能的百分之一的机会成就了自己!

  我们不该在不尝试的情况下就一棍子打死所有可能!我们应该勇敢地去要求这个机会!专业课上,王卫明老师、王博士说过,所有的机会都要自己去争取,厚着脸皮去要实践!这个实践机会,我一连跑了很多回,先是找到电视台记者,然后是副台长,再之后是台长、副局长,最后是局长!每换一个求实践对象都意味着被无情的.拒绝,在心底给自己默默鼓励!其中也有过放弃的念头,甚至面对一次次的拒绝有过哭泣!

  大学还有两年半,大四那一年,毫无疑问,无论自己愿不愿意都得去实践,除非选择考研!在以后我都会拿这个例子鼓励自己勇敢向前走,不懦弱!其次,就是在实践过程中,发生的一些事情给我很大的触动!让我深深明白一个媒体机构,要想它的员工,很好地工作,完美的体现他们的新闻理想,就得满足他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犹记得张振庭老师在新闻事业史的课堂上说过的一句话“南方周末的记者待遇是很高的,所以他们的记者可以放开来追求自己新闻职业理想!”曾经在鲁迅的小说中,也不止一次写到过,没有经济基础是注定走不远的!实践发生的很多事情清清楚楚的告诉我,这个道理也适用于新闻这个行业!无论是新闻行业中的人也好还是局外人士也好,都知道新闻记者有拿红包的不好事情,而这样的事情也一度不断地被曝光,导致人们对记者这一行业的侧目,嗤之以鼻!这其中当然免不了是一个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出了问题,但是我想这并不能完全归咎于个人思想问题,还有的是这个社会的问题!

  在我实践的单位,连一台象样的摄像机都没有,一个专题搞起来都没有足够的资源,政府的投入并不是很多!这让我不由地想起,有人为中国减少贪官出了这样一个主意:在保证每一个官员的生活保障的基础上再适当地增加官员们的收入,以让他们没有贪污的理由!且暂不说,这个实行性到底行不行,至少这个说明一个问题,人们的很多欲望的产生是由于某一个方面没有得到满足!回到新闻工作者这个话题来说,如果他们的生活基础可以象南方周末的记者那样得到保障,同时,提高当记者的门槛,提高个人的政治思想修养,那么记者收红包的事情是不是会减少呢!?要知道每一个踏出象牙塔,走进新闻这一行业的人都是怀揣着崇高的职业理想,他们都具备一定高度的素质!

新闻调查报告 篇9

  大四生活已经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涯也开始倒计时了,在即将毕业的时候,我会参加社会实践,在我即将毕业的时候明白我在将要进行的工作中明白我将来要走的路程。

  在大学里我学的是播音工作,如果将来能在电视台工作那是最好的了,去之声也是很好的,不过我想远了,还是做好眼前的一切,将来的工作自然就好找了。

  转眼间,我的实践生活就过去了,四个月原来看起来很长,现在想来不过是一瞬,仿佛刚才还是我大四生活的开始,小憩以后我的实践生活已经过去了。

  在这四个月的实践过程中,的确做了很多事情,开始的时候帮老师拿三脚架,帮老师听同期声,每天早早过去,每天很晚回来;慢慢的可以独立采访,独立编辑,大胆的提出自己的意见,大胆的策划自己的节目。这里面有着无数的艰辛和苦楚,这里面有无数的指导和训斥,这里面有着很多的故事,想记下的,想忘记的。

  新闻的本质在于新,在于变动,新闻的这种品质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必须有探索的心态,有积极的态度,有向上的精神,不然他/她做不了新闻人,至少是做不了一个合格的新闻人。在电视台实践的这段时间里,我发现带我们的老师,思维是这么的敏捷,言语是如此的严谨,而且不乏幽默,他们每天都很累,但精神却很好,心情很好,他们时刻微笑着除了他们在构思节目的时候。我感受到了新闻事业的那种刺激,那种激情,那种常新的状态。我将热爱这个职业。

  呆的久了,也发现了电视台的`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比如这里的审查制度太过严格,记者根本独立行动的权利,这样就导致了很多线索的流失,导致了新闻时效的消减;还有这里的设备过与陈旧,而且供不应求,大多数情况下是几个记者共同用一台机子,这样严重的影响了办事效率,造成了很多工作上的麻烦,而且据我观察这种情况多半促生吃“大锅饭”也就是大家一块采访、一块编稿、共同分利,这样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进而会影响电视台的竞争力。再一个就是这里技术相对过硬的人的确很多,但绝对过硬的却很少,在电视台这么多天,我发现,电视台里面有很多人摄象技术很强,他们可以拍出很稳、很美的画面,也可以把这些画面编辑成很好的片子,但总觉得其中缺少些什么,后来想了一下,应该缺少的是那种新闻理念。新闻理念就是渗透在新闻中的观点和想法,具体到电视实务中,我想该是在镜头画面中能提取出的那种“神气”,就是点镜之笔。我看了好几期节目,画面很多,画面很好,但传神的不是很多。

  在实践过程中,我终于领会到了新闻理论的重要,新闻理论是新闻实践的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仅有经验的实践也是盲目的,因为经验并不都是正确的。石河子电视台里面的人分两类,一个是经验类的,他们之所以是领导、是主任,是因为他们做的多,积累的多,经验多,他们以前、现在以及将来都将离不开他们的经验;一个是技术类的,他们不是领导,但他们拿的薪水很高,因为电视台离开他们根本就不行,他们可以解决很多技术上的问题,比如电脑的问题、摄象机的问题等,惟独缺少的是具有某种理念的管理者。前段时间看凤凰卫视出版的介绍自己电视台发展里程的书籍,上面有很多理念的东西,这些理念与实践的结合铸造了凤凰卫视的辉煌。当然,石河子电视台的各方面都不能与凤凰相比,但如果我们也借鉴一下人家的经验,总不会有什么坏处。

  通过四个月的时间,我的确学到了很多东西,但主要是实践上的,然而就是这种实践上的进步拓宽了我的视野,扩充了我的知识面,使我产生在理论上更进一步的愿望,也促使我给自己一个更明确的定位——我该仅仅满足于做一个记者,我要做一个有新闻理念的记者,一个高水平、高素质、富有激情的新时代的记者。

  现在的工作越来越难找,我知道自己面临的形势极为严峻,我相信每一位毕业生都面临着和我一样的苦闷,找到一份自己心仪的工作时十分的困难的,只有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眼前的形势虽然不利,但是只要努力,就会有转机,不努力是永远没有前途的,机会总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我相信我会凭借我自己的努力,在不远的将来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新闻调查报告 篇10

  虽然心里十分紧张,但是却有些迫不及待。丁老师宣布今天大家上街调查学生假日生活习惯,并发给每人一份调查问卷。刚一说完,我就按捺不住了,飞下楼,我首先来到了新华书店,但又不敢进去,我毕竟没有那么大的胆量。我拨转车头,又踏上了我的路程。在这烈日炎炎的天气,我劳累奔波,从新华书店到文化广场,好不容易找到一位,他却不愿为我效劳,我只好去寻找别的“猎物”了。

  我满大街寻找我所想要的目标。这时,我来到了我的姑姑家门口,我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就像看到了金银财宝一样,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来到门前,敲了一下门,我表弟给我开了门,往里一看“哇塞”,我不禁叫了起来,我弟弟的同学正好在他家玩。这时弟弟问我:“老哥!~你咋来了?”我说:“你叫你同学帮我填一下这个。”我将表格递给了他,但他摆出一个pose,两手插手,一副不耐烦的表情:哼!我给他填,死活不愿意。 这时一个胖墩墩的小男孩映入眼帘,他大概10岁,皮肤白哲,坐在沙发上看书。我将表格给了他,表格分为10种,第一种是写你何时起床、第二种是起床时间是否相同、第三种是吃早餐的习惯?。。他一个个填完了,我拿上表格,连一句“谢谢”也赶不上就走了。

  来到了培训班,丁老师进行了一个个统计。天哪!不统计不知道,一统计就吓一跳。其中有一个勾了一个“√”号。本人睡功很深,能睡到下午,我心想:我靠,他一定是一头活生生的懒猪。

  在这次调查中,我发现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有的人放假玩电脑玩到四个小时以上,有的人我则十分用功,每天学习有五个小时以上。我们应该向学习勤劳的人学习。

  这真是一次有意义的调查啊!它让我的胆子变大了,我以后也不会再那么内向了。 今天下午一放学,我、宋容慧、杨琪睿和梁一帆组成了一支调查小队,直奔里村市场进行调查。途中我们遇到了安逸非和周锦鹏,便一同前去调查了。

  一进市场,我和杨琪睿便慢下了脚步,仔仔细细地看着周围每一处写有文字的地方。突然,我发现一个卖萝卜的小摊上立着一块牌子,上面把“萝卜”的“萝”少写了“草字头”。我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急忙把这个字指给杨琪睿看,“哦,真的写错了!”杨琪睿高兴极了。 这时,其他几个同学也过来找我们了,我们把这个发现告诉了他们,可是谁也不敢去给摊主提出来。就在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时,安逸非拿着记号笔就要往人家的牌子上写。我觉得这样做不太好,那毕竟是人家的东西,可是还没等我阻止他,他便把“草字头”写上了。卖主看到这一举动,连忙叫了起来:“喂,干什么呢?快走!快走!”我们看她那么凶,急忙溜到了一边。看着那个不太美观的'“萝”字,我禁不住笑出了声。

  再往前走,我们又看到了几个错别字。这家卖主把“袜子”的“袜”,“裤子”的“裤”,

  “袖子”的“袖”都写成了“示”字旁。就那一“点”之差,这个字就错了。我们这次壮着胆子,十分有礼貌地对卖主说:“阿姨,您这个‘袜子’的‘袜’写错了,少写了一‘点’,您能把它加上吗?”那个卖主听了,不太好意思地说:“错了吗?”稍顿,她又说:“没关系,别人能看懂就行。你们可别动!”听了那个卖主的话,我十分不满,错就是错了,改过来就行了,找那么多理由干什么。我们刚想解释一下,谁知卖主却不耐烦地说:“你们别捣乱了,赶紧走吧!”我们看着她那一副不情愿的样子,束手无策,只好垂头丧气地走了。

新闻调查报告 篇11

  3月14日,《全国食品安全调查报告》重磅出炉。记者发现,这个超过10万名消费者参与调查的报告显示,遇到食品安全问题之后,选择找商家要求退换或赔偿的占比最高,为56.70%,而19.91%的消费者在遇到问题食品后,会选择“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近五分之一消费者“忍气吞声”

  在去年10月1日《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之后,四川、黑龙江等省和成都、深圳等市的消费者协会(消委会、消保委),与相关媒体和商家共同开展了“全国食品安全大调查”活动。调查历时四个多月,多达133225名消费者踊跃参与。

  调查显示,在遇到这些食品安全问题之后,选择找商家要求退换或赔偿的占比最高,为56.70%,向行政部门或消协投诉的,占比17.81%;直接联系生产厂家的则较少,仅为4.29%。这就要求食品销售者要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不要推诿责任,力争将消费纠纷解决在这一环节;调查还发现,仍有19.91%的消费者在遇到问题食品后,会选择“忍气吞声,自认倒霉”,这就要求消费者要强化维权意识,勇于维权,不让不法商家逍遥法外。

  51.25%消费者认为食品安全问题很多

  报告显示,在对我国食品安全形势的总体看法方面,51.25%的消费者持悲观态度,认为问题很多,并表示担忧;33.07%的消费者则持相对乐观的态度,表示“有些问题,但可以解决”;还有15.62%的消费者更为积极乐观,认为形势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超7成消费者认为应“严格执法,加大监管力度”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呢?调查发现,选择“严格执法,加大监管力度”的最多,占被调查者的74.88%;排在第二位的是“食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生产经营”,占比为71.09%;选择“强化法律责任,加大惩罚力度”、“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加强食品检验工作”、“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标准”、“加强宣传教育,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增强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等五项的,也占到了被调查者的六成多。这也说明,消费者信心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执法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处罚力度和生产经营者严格依法生产经营。

  近八成消费者遇到过食品安全问题

  报告还显示:四成多消费者不细看食品标签及说明;79.46%的消费者表示对食品安全问题“遇到过,但较少”;六成多消费者遇到过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不易辨识的情况;六成多消费者认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最易出问题;六成多消费者对新的《食品安全法》知之甚少;很多消费者对新《食品安全法》能否落到实处持怀疑态度;七成多消费者认为只有严格执法、加大监管力度,才能提高消费信心。

新闻调查报告 篇12

  随着当今社会快速发展,新闻宣传工作对于企业员工意识形态领域的引导作用愈加明显,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作用更加显著。新闻宣传通过有针对、有重点、贴合实际、多样化的方式,把握舆论主动权,对于统一思想,稳定队伍,为企业稳定、健康、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而项目部作为本公司新闻宣传稿件的重要来源之一,加强项目部新闻稿件质量,无疑成了必然条件。

  一、项目部完成指标情况

  20xx年以来,第九项目部主要在外宣和调研文章两方面完成情况较好,均达成公司指标。在中央主流、中国中铁报、集团公司媒体、公司媒体平台、政工、政务信息四方面完成情况较差,均未达成指标。

  二、达标情况分析

  根据项目部实际情况,通过分析达成的指标,主要做到了一下几点:

  (一)加强和当地媒体的沟通

  在进行贵阳地铁3号线迁改施工时,加强了当地媒体的沟通,贵州省电视台和贵阳市电视台均对3号线建设情况进行了采访报道,扩大了宣传的范围和群体。

  (二)对公司调研通报积极响应

  在公司下达20xx年新闻宣传报道及信息调研任务完成情况通报后,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完成了调研文章工作。并对相应未完成达标的工作内容进行了统计和部署。

  三、未达标情况分析

  根据项目部实际情况,通过分析未达成的指标,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无专职人员负责宣传工作

  因项目部工程体量分散,人员配备不足,且部分领导干部对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有时存在重生产经营,轻宣传报道的思想。认为新闻宣传工作很“虚”,没有生产任务重要,工作开展不均衡。导致无专职人员负责宣传工作,致使项目部通讯队伍质量差。

  (二)宣传稿件质量较低

  一方面写作功底差、专业水平低,重大稿件的写作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平常投稿数量较少,如果下了发稿指标,为了考核时不被扣分而应付凑数,致使稿件质量不高,有的甚至缺乏新闻价值,难以达到刊发的标准新闻稿件水平参差不齐,甚至有的稿件存在语法错误,语句不通顺,逻辑性不强。

  相比其他项目部宣传多点开花不同,宣传报道还比较单一,还是针对生产经营的较多,对其他可以宣传的点思考不够,存在得过且过的错误想法。并且一直处于“就事论事”、报流水帐的较浅层次上,缺乏深度的提炼和挖掘,不生动,无活力,“干巴巴的”,不能发挥鼓舞职工士气,凝聚职工力量的作用。

  (四)对外信息报送范围窄

  由于立意和角度底,仅限于对一般信息的组稿与报送,缺乏信息的深度挖掘与有效整合,应尽量把公司的工作上升到,转化为集团公司层面,甚至更高层面,提高信息的价值和采用率。

  四、加强新闻宣传工作的建议

  (一)充分认识新闻宣传报道工作的重要性

  新闻宣传是国有企业发声的“喉舌”,这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大多数通讯稿均为现场人员兼职写作,这对他们来说是件左右为难的`事,一方面,时间和精力对他们来说远远不够,既要干好自己的工作,又要见缝插针地写稿子,有时候甚至发生冲突情况。所以,配备一个高素质、高水平的专职人员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加强与公司与外部媒体的联系

  加强与公司宣传部门的沟通联系,经常不断地交流情况,这样对上级单位下一个时期内的新闻宣传工作重点能做到心中有数,不断增强新闻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通过多种形式,主动争取外部媒体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支持,对能够进行宣传的重要事件主动联系记者到进行采访报道,加强外部宣传力度。

  (三)紧抓新闻宣传工作的“关键点”,确保“三度”

  在新闻挖掘上把握每个时期的重点、要点、难点、亮点和热点,确保新闻内容有广度、高度、深度。对要进行投稿的稿件,由专职人员进行审核,并报相关领导进行审批。

新闻调查报告 篇13

  实习调查报告:关于村民获得新闻的渠道的调查报告

  经过本人的亲身走访和问题询问,我获得了一系列的信息数据。通过分析,可以了解到我村40岁以上村民获得新闻的渠道十分丰富,覆盖了所有现今科技发展能够提供的途径。但是通过比较,通过看电视和收听收音机的人数占到绝大多数,和别人聊天知道新闻信息的也有一些,而阅读报纸和通过手机和电脑浏览网络新闻的几乎没有。令人惊讶的是,在如此多渠道可以获得新闻的情况下,仍有少数的村民从来不看新闻,对新闻的概念也是不甚了解。

  我村40岁以上村民获得新闻的渠道很多,而且几乎每一个人都会接触到一些新闻信息,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不会每天定时定量的收听、收看或者在网上浏览新闻信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只是会在看电视、听收音机、手机电脑上网时碰巧注意到一些新闻内容,并且对新闻的内容也不会非常清楚准确的记住。聊天过程中传递的新闻信息也都是模棱两可,多数情况下都是以讹传讹,而且信息的内容几乎没有时效性,多是几天甚至更长时间以前获得的,在聊天过程中突然想起来就成为了谈资,根本谈不上是新闻信息。

  面对以上这些信息和现象,我通过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出了一下这几条解释:

  一、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发展不充分,村民的生活不富裕,不能达到有过多精力放到了解新闻信息的程度。在我这个村里,40岁以上的有劳动能力的村民仍需要工作养家,他们都是以务农和外出打工来养家糊口,这些活都是非常累人的劳动。经过一天的大强度工作后,想到的只能是吃饭睡觉,有时候也会想到放松一下,但他们想到的大多是电视剧而非新闻信息。

  有劳动能力的因为劳累没有精力和心情去看新闻,没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定时看新闻的比由劳动能力的更少。没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年岁都很大,视觉听觉对他们看新闻的能力其实并没有影响,可这些老村民的经济状况更是不堪,他们家里的电视还都是21世纪以前流行的款式,他们也不会每年花上几百元钱连上数字信号,有这些钱他们想到的还是留下来养老,家里的电视基本上是不打开的,因为每个月会多交几块钱的电费。有条件的老人,家里的电视也是可以看新闻的,但大多情况下都被自己的孙辈孩子们占领,孩子们看的是动画片,不是新闻,老人只能看着一群猴子蹦来蹦去,或者思考着为什么羊能够打得过狼。难道世界真的和原来不一样了吗?

  经济问题是村民遇到的第一大问题,只有设备齐全才能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新闻。但即使有了这些设备,我想他们也不会话费过多的时间在新闻上。

  二、经济的问题是制约村民获得新闻的最主要原因,但受教育程度低也可以说是不相上下的最主要原因。通过综合调查数据和一些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可以了解到我村40岁以上村民学历都是高中教育以下,初中以上的.村民中由劳动能力的男性占据绝大多数,女性村民和上了年纪的男性村民受教育程度都是初中教育以下,部分村民甚至没有上过学,基本不认识字。

  受教育程度低导致他们获得新闻的途径也是相对较少。他们只能通过电视、收音机和与人聊天获得新闻信息,阅读报纸或者是通过浏览网页获得新闻对于这些人来说有了相当的难度。

  三、受教育程度低制约着村民获得新闻的积极性,进一步的情况下他们形成了一些错误的观念。大多数人对新闻信息抱有无所谓的观念,他么不认为了解一些新闻使他们生活上的必需品,而把获得新闻当做是可有可无的打发时间的工具。

  在这种消极的观念下,村民获得新闻的渠道也是会相应的减少。即使他们有条件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获得新闻信息,他们也不会去充分利用。这不仅仅是对资源的浪费,而且也不利于他们知识面的拓宽。

  我村40岁以上村民获得新闻的渠道十分广泛,但本质上来说这是一个错误的结论。渠道多没有带来日常生活中实际的应用,只是停留在观念上“有”的层次上,是很令人沮丧的一种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不是容易的事情,需要一系列的努力和推广,这不仅需要我村村民自身在行动上实践,而且更需要他人的引导和教育。只有这样,获得新闻的渠道在被充分利用的同时,村民了解的知识也会更多,观念也会不断的更新进步,从而跟上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潮流。

新闻调查报告 篇14

  永远地定格在我记忆的匣子里,存在其中的,是一个让我真正体味欢笑和汗水的忙碌又充实的电视台实践生活,让我真切的感受到了社会的五彩斑斓与工作的酸甜苦辣。在莫旗电视台新闻部的时光里,使我重新认识了自己所学专业及传媒经营,给予我的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我于20xx年七月七日至七月二十日在xx电视台新闻部实践。在进电视台实践之前,懵懂的我曾单纯的幻想电视台的无限风光及作为新闻工作者的那种与生俱来的神圣庄严与不可推卸的责任,脑子里认为在大众的耳目喉舌的新闻业,新闻工作者实际操作的时候一定会水到渠成的,前期采访、后期剪辑、节目合成到最后的录制播出等一系列电视节目的运作环节也必然会如鱼得水的。然而,当我真正踏入新闻传媒之时,才发现原来的想法是多么的浅显,是那么的好笑。电视台实践叫我受益匪浅。

  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曾经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假期的实践,我不仅锻炼了专业实践能力,体会了新闻工作的艰辛和新闻工作者责任的重大,对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和基本素质有了新的思考和深切体验。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践,我学到了许多许多大学校园这个象牙塔里学不到的东西,收获了好多好多。首先自己的新闻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跟提升,也学会了团队合作,了解了人际沟通的艺术。但是一直以来,我认为学校学习的新闻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是没有什么用的,甚至觉得学不到什么东西,一切只是为了考试,为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去的。但是实践之后,我发现理论和实际是息息相关的,如果没有理论知识做基础,那么可能连自己现在在干什么都不知道。其实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了实践中,特别体现在指导我们如何去做和采访活动的操作上。只有了解了理论基础,才不会对眼前的活动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之前我的专业学校开设了有关新闻方面的课程,同时老师也留给我们类似的实际作业,因此是我的优势。所以我认为在学习了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巩固,不要埋没自己的优势。

  我进入电视台新闻部主要进行电视新闻采访报道的工作,带我的是刘老师——一个经验丰富的新闻工作者,我非常敬重他。实践期间正好赶上少数民族自治旗搞旗庆,带我的刘老师就要我跟着记者哥哥去拍片采集资料回来播报。我跟着哥哥信誓旦旦的过去了。回来后他用简单的语言从新将整个事件拉了一条线索,然后让我们考虑几分钟,再把自己将如何策划这个专题的想法,以及下一天我们将采访些什么人,采访什么内容,稿子将怎么下笔,需要些什么镜头等说给他听听。几分钟之后,我把想法说了一遍,刘老师的一席话叫我醒悟过来,找新闻要从受众的角度去找,才能赢得更多的受众。之前一直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什么都能做的我,这个时候才清楚,原来之前我的想法都太过幼稚。

  而开始采访的时候,有些开不了口,不知道该问什么,怎么问。觉得自己缺乏信心。而且开始的时候问的问题不能深入实质,只能在边缘徘徊。但记者也有很多无奈,不仅是对自己,还有对别人的命运的无奈。有的时候虽然你辛辛苦苦跑出来一个新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却发不出来稿子,虽然有些伤心,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被扼杀了,真的很无奈而且很伤心。特别是关于别人命运的新闻,发不出来,更为别人的命运的无奈。

  本地新闻节目对本地受众更具有接近性一般来说,人们在收看电视新闻的时候,不可能一网打尽,具有很强的排它性。即经过挑选,细心看自己愿意看的新闻,其它新闻可能一带而过或根本不看。而有一种情况例外,就是观众对于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新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其原因就是本地新闻节目的'这种贴近性。现代社会的受众不管身在何处,都会从安全感和交往等心理需求层面,更加关心周围发生的事情。

  非常幸运的是,在新闻部实践期间,刘老师给了我很多跟着记者哥哥姐姐一起去实地取材报道的机会。电视台各个部门上上下下都非常忙,十分感谢同部们长辈们的耐心帮助与教导。导播、动画、剪接、字幕等都是他们在完成自己的新闻工作后协助帮忙的。我知道了一条新闻、一个节目都是非常多的人用心血完成的。现场进行采访并写出采访报道。由于以前从未接触过新闻采访工作,所以只有将课本上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进行此次采访报道,这次活动让我真正的感受到了新闻采访的魅力,使我更加喜欢新闻行业,对新闻事业有了新的认识。实践正值酷暑,但不管气候条件如何恶劣,只要有任务,记者就得出发。台里的哥哥姐姐们加班赶稿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家常便饭,甚至为一次暗访而通宵达旦。因此,回过头看,我深深感到,勤奋对于一个新闻工作者的重要,唯有勤奋才能做一个称职的记者。

  机会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坚韧的意志和不怕吃苦的精神。术业有专攻,是永不改变的硬道理。作为传媒人必须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职业素养。学做事更要学做人,崇高的人格魅力是成就事业的重要基石。 4、细节决定成败。通过实践,大家对于新闻工作的危险性也有了一定的认识。通过实践,同时我也认识到了作为新闻记者,勇敢无畏气概和勇往直前精神的必要和可贵。记者一定要大胆,多问,带着闯劲;年轻人要敢闯敢拼;不能怀疑自己的能力。我自己也认识到,勇气是从事新闻工作最基本的素质,是新闻工作的起点。新闻工作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处处都有挑战和风险。如果没有敢于拼搏、无所畏惧的气概,就不可能采访到有价值、有份量的新闻,也就不可能真正完成新闻工作的使命。

  知道是我到了一个新的环境非条件反射而显得过于内向,还是我自认为很外向的性格在新同事面前难以表达,刚到电视台实践的前两天的我并未和任何记者出去做过任何采访。奶奶觉得电台的人过于高傲,让我放弃那里的实践工作。我也很高傲,我也很自负,但是面对这样一群特殊的群体,面对一个我曾经期盼许久的工作单位,我却放下了我心中的那份孤傲,和他们主动打起交道来。可是真正实践了我才发现,怎么总是觉得找不到感觉,我确实是留心的学习,观察记者老师的每一个工作步骤,每一个细节,可是觉得真正的东西却怎么也没有掌握,时间久了发现自己好象只是一个跟班的,干苦力的我依然没有从记者老师那里得到他的真传。眼看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实践阶段马上就要结束了,我开始考虑为什么会是这样?细细的琢磨之后发现其实我和记者老师之间有一层无形的隔膜,它使我们成为两个毫无联系的独立体,使我不能够和他真正的沟通交流,这个隔膜成为了阻碍我学习的屏障!这时我想起了班主任在我们实践之前对我们说过的话:实践重要的不是怎样去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而是怎样去处理好人际关系。直到现在我才真正领悟了这句话的真谛!

  回想起来我确实没有把搞好人际关系作为重点,记者老师不是大学班主任,他没有义务教你,虽然我从来没有出过什么差错,都是听记者老师的话,做好他交给我的一切。我每天都像是一个旁观者每天随记者出去采访,看着他用非线性编辑机把片子编好,然后播出。除了这些我们没有更多的交流。日子久了也会另记者反感,因为天天身边都会跟着一人,又什么也不会,他会把你当成一个负担。这是很失败的事情,因为这样记者和我就永远都会有距离,设想一下对于一个陌生人你还会把子几多年来积累得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吗?这样的情况对自己的实践太不利了。开始跟随编辑学习编稿。在学习的同时也尝试着改写新闻素材学到了很多实用的东西,也逐渐认识了我自己,明白眼前的我需要做的和必须做的事情。通过这一个月的实践认知,我对学习和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和打算。应该说这整个过程就象海绵吸水一样,是个大量吸收的过程。此外,通过实践,我也深刻意识到了知识积累、创新精神和个人主观能动性对新闻工作的重要。

  在电视台里,是分秒必争的,也许每个节目播出不到一小时,有的新闻不到一分钟,却需要各个单位部门全力配合,才得以完整呈现。实践给我提供了一个机会和平台,得以将课堂所学予以运用和发挥,锻炼了自己的新闻业务技能。因为平时在学校中的课业资源有限,使得实践时往往只限于前期采访、写稿,后期制作这一块经常插不上手。为此实践采访过的我看着台里的人进行后期制作只能心痒痒,暗自下决心实践结束后一定要多多学习,弥补自己的空白。

  实践虽然短暂,体会却是深刻。和第一天来电视台实践的时候一样,当我离开的时候,我仍然是一个需要时刻学习涉猎的学生,但现在不同的是,我心间增添的那份将来要致力于新闻工作的坚定信念。或许以前,我更多的是把传媒当成一个专业来学习,而如今,我却把它当成一种使命,希望能够早日用我的手,写出真实而客观的报道;用我手中的笔,呼吁民声,为传媒经营与管理这座大厦添砖加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