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范文集合六篇
实用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范文集合六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关注自然现象,培养好奇心和探索欲。
2.积极参与谈话交流,能语句完整的表述意见。
3.理解雨的形成过程,知道安全的避雨方式。
活动准备
1.图片—雨怎么形成
2.声音—下雨(淅沥沥,哗啦啦)
声音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播放下雨的声音
教师:小朋友,仔细听听,这是什么声音?(下雨了)
2.分别播放大雨和小雨的声音
下大雨时是什么声音?(哗啦啦)
下小雨时是什么声音?(淅沥沥)
二、展开
1.雨是怎样形成的'。
(1)观察图片:雨是怎样形成的
对比观察两幅图片,感知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雨。
(2)看了图片以后,你知道雨水是怎样形成的吗?
(幼儿自由讨论)
小结: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水蒸气不断受热升到空中,聚集在云朵里,水蒸气越积越多,
水蒸气在高空受冷凝结成小水点,小水点相互碰撞、并合,变得越来越大,
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便会降落下来,也就是下雨了。
2.雨水的作用。
提问:(幼儿讨论)
(1) 雨水对动物有什么好处?
(2) 雨水对植物有什么好处?
(3) 雨水对人类有什么好处?
小结:雨水可以使种子发芽、促进植物生长。
雨水可以汇成小河和湖泊使动物们喝上水。
雨水可以净化空气,给人们带来舒适的环境,地球上所有有生命的物种都离不开它。
3.安全的避雨方法。
(1)下雨的时候,你是怎样做的呢?
(让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避雨的。)
(2)小结:下雨的时候有时会电闪雷鸣,人们不能站在大树下避雨,
因为树被雨水淋湿后会传电,会引来雷电,很危险。
下雨的时候不能站在户外打手机,
因为这样会引雷电击身,很危险。最好的方法在商场内避雨。
三、结束
教幼儿绘制雨水形成示意图,巩固所学知识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设计背景
秋风吹起,秋叶飘落在孩子们玩的滑梯边、蹦床边,每次户外活动,孩子们都喜欢捡起一片片的树叶在把玩着,七嘴八舌的说着:这张树叶大,那张树叶小;这张边上有好多尖角,那张边上没有……看着孩子们的认真样,刚好结合本周的主题,设计了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在游戏 活动中,鼓励幼儿观察树叶不同的特征,并进行分类。
2、在看标记、做标记的过程中,培养幼儿仔细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根据树叶的不同特征分类。
难点:看标记,进行多维的分类。
活动准备
1、黄色与绿色大树模型四棵布置场地,录音机、音乐磁带、树叶标记。
2、黄绿两种颜色的树叶,分别是光滑、锯齿两种轮廓。
3、黄绿两色的五角星,课前贴在幼儿手背上。
活动过程
一、模仿律动,激发幼儿活动愿望
播放音乐《秋叶》,幼儿听音乐自由的模仿树叶飘落的动作。
二、拾树叶、送树叶,感知分类
第一次拾树叶:每人挑一片自己喜欢的树叶,先说说你拾的'树叶是什么样子的,再看轮廓标记房树叶。
小结:树叶宝宝的特征应该和标记上的树叶一样。
第二次拾树叶:请幼儿按照自己手背上的五角星颜色拾一片相同颜色的树叶送回“家”,并进行验证。
小结:有相同特征的树叶宝宝可以住在一个家里。
第三次拾树叶:提要求,按两维特征分类。幼儿进行操作。
三、做标记,体验树叶的多维特征:师生共同探索给树叶做标记,然后幼儿按标记特征送树叶表表回家。(结束活动)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晴、雨、阴、多云等四种天气类型的特点,认识天气预报中几种常见的天气图标,学习按要求进行简单的天气预报。
2.能借助自制天气图像卡,用一个完整句播报天气,能对几种常见的天气图标和天气实景图进行配对,提高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感知天气与人们日常活动的关系,能主动关注天气预报。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与家长一起搜集两个方面的资料:“天气预报的好处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知道天气预报(电视、报纸、手机短信、网络等)?”幼儿已有简单的关于动物习性与天气变化方面的知识。
2.材料准备:教具:手偶“喜羊羊”,PPT“天气预报截图”、“动物气象员”、“有趣的天气图标”。学具:幼儿人手一套天气小图标,配对操作学具(城市天气实景图和天气图标)。
活动过程:
1.户外观察和谈话互动,引发幼儿对天气变化及天气预报的关注。
(1)教师以手偶“喜羊羊”与幼儿展开谈话导入。
“喜羊羊”:“小朋友,你们好!我参加了环游中国的活动,刚刚从北京来到广州。北京可冷了,要穿很厚的衣服呢!到你们这儿,天气暖和多了,穿着这身厚厚的衣服,我都快出汗了,这里的温度是多少啊?”“刚才有的小朋友说天气预报今天是7℃~1 5℃,我们一起到户外去感受一下天气吧?”
(2)幼儿和“喜羊羊”一起到活动室外去观察、感知天气特点,并学习用晴天(或阴天、雨天)来描述当天天气(关注天气预报的幼儿可能会说出当天的天气类型和气温)。
(3)“喜羊羊”:“过几天,我要到香港去旅行,不知道那里的天气怎样。小朋友帮我出出主意,怎样才能知道香港的天气呢?”
适时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回忆和交流自己和家人了解天气的基本途径。
2.通过讨论,幼儿学习获取天气预报的常见方法,感知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1)教师出示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截图,启发提问:
“图中有谁?”(天气预报员和天气图标。)“天气预报员告诉我们什么?”(预报明天的'天气情况。)“除了看电视,我们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看到天气预报?”
(2)幼儿根据经验回答。
(3)教师逐一出示报纸、手机、网络等三种天气预报截图,让幼儿了解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天气情况。
(4)简单复习已有知识“小动物气象员”,巩固幼儿对动物习性的了解。
指导语:“除了天气预报,在以前的科学活动中,我们知道了有些小动物能‘预报天气’,还记得它们是谁?是怎么预报天气的?”
幼儿回答。师小结:鱼儿上浮、蜻蜒低飞、燕子低飞、蚂蚁搬家等现象都是动物在“告诉”我们,要下雨了。
(5)讨论,进一步了解天气预报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指导语:“除了晴天,还有哪些不同的天气类型呢?”(雨天、阴天、多云天气。)指导语:“如果明天是周末,天气预报是晴天,你想做什么?如果预报是雨天,你想做哪些事?”
3.幼儿认识天气图标,能准确说出其名称并操作相关学具。
(1)出示教具中天气预报图的天气图标,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图片,结合操作学具,认识晴天、雨天、阴天、多云、晴转多云等天气图标。
指导语:“这个图标画了什么?表示什么?你手上有与这个相同的图标吗?请把它举起来,和同伴互相看看举得对不对。”
(2)出示北京和广州的城市图片(教具),其中有过去一周内连续5天的天气情况。要求幼儿根据图意,正确找出学具中与教具图片相对应的天气图标,并大声说出正确的天气图标名称。
(3)引导幼儿了解天气图中的气温如8℃,在播报时要念成“8摄氏度”;如果图中的气温是“一11℃”,要念成“零下11摄氏度”。
4.幼儿了解天气预报的播报内容,尝试按要求用一个完整句播报天气。
(1)指导语:“哪位小朋友能像天气预报员那样播报天气呢?大家一起想想播报天气时要说些什么呢?”
(2)幼儿自主上前,根据生活经验,尝试播报天气。引导幼儿倾听同伴的播报,了解其播报的内容和顺序是否符合要求。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了解分类垃圾箱的种类和功能。
分辨可再利用的垃圾,培养珍惜资源的态度。
活动准备
有关垃圾分类的宣传短片。
幼儿搜集废纸、塑料瓶、饮料罐及废旧电池,带到幼儿园。
点心时间吃剩的果皮等食品垃圾。
《美丽村》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 12 - 13 页。
活动过程
学习领域:
形式:集体/小组
1、与幼儿一起观看有关垃圾分类的宣传短片,向幼儿提问:
你知道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再利用吗?(废纸、塑料、金属。)
你和家人也把垃圾分类吗?(自由回答。)
老师可从以下网址下载香港环境保护署有关家庭垃圾分类的宣传短片
向幼儿说明:这是生活在香港的人们在进行垃圾分类,那么,我们是怎样对垃圾进行分类的呢?
2、出示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 12 - 13 页,与幼儿讨论:
图上有四个大的'垃圾箱,它们有什么不同?
你知道两个“可回收物”垃圾箱里边分别应该放什么样的垃圾吗?
写着“厨余垃圾”的垃圾箱里应该放什么样的垃圾?
应该把什么样的垃圾放在写着“其他垃圾”的垃圾箱里面?
3、请幼儿把带来的废纸、塑料瓶、饮料罐、废旧电池和吃剩的食品垃圾分类放好,摆在桌子上,请幼儿说一说,这些垃圾分别应该放在哪个垃圾箱中。
4、老师告诉幼儿:塑料、金属和废纸,可以回收后再制造有用的东西,如废纸可制成再生纸等。把垃圾分类便于回收利用,这是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方法之一。各地都有专门的废品回收站来收购这些有用的垃圾。
5、请幼儿调查自己居住的地方及附近有没有分类垃圾箱,自己和家人是否使用过,然后回幼儿园向大家介绍。
活动评价
能说出分类垃圾箱的用途。
能说出哪些是可循环再生的垃圾。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科学活动,体验玩降落伞的乐趣。
2.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探索降落伞降落速度快慢与垂吊物重量之间的关系,大胆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发现并记录结果。
3.提高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玩降落伞的经验、了解降落伞的组成。
物质准备:自制降落伞一个、梳理图示两张,塑料带若干、重量不同的三种铁夹子若干、勾叉记录标志若干、记号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察"降落伞",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玩降落伞吗?看!降落伞下来啦。
二、第一次探索"落的一样快的降落伞"。
(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正确的比较方法,感知相同材料制作的降落伞,降落速度相同)
1. 教师介绍实验材料,提出活动要求。
(1)师:今天老师准备了塑料袋和夹子,想一想怎么做降落伞?
(2)提出活动要求:
①每个人制作一个降落伞。
②找一个好朋友比一比,看一看两个降落伞是不是落的一样快,想想怎么样比才公平。
2. 幼儿自主开展探索活动。
3. 集中交流,梳理小结。
(1)幼儿大胆说出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师:两个降落伞落的一样快吗?你们刚才是怎么比的?
(2)讨论:怎么比才公平。
(3)教师结合图示梳理。
(4)幼儿再次游戏,进一步感知同样材料的.降落伞下降速度一样。
(5)梳理小结:一样的降落伞,他们落的一样快。
三、第二次探索"降落伞比赛"。
(引导幼儿感知降落伞降落速度快慢与垂吊物重量之间的关系)
1. 教师介绍实验操作材料,引导幼儿进行猜想。
师: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样的塑料袋、蓝色的夹子和黑色的夹子,请你来猜猜看哪个降落伞落的快,哪个降落伞落的慢。
2. 介绍实验及观察要求。
(1)两个人一盘材料,每个人制作一个降落伞。
(2)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比较。
(3)根据比较的结果,给最快的降落伞贴上∨,给最慢的降落伞打X。
3. 幼儿自主探究,教师指导。
4. 结合记录表进行梳理小结。
(1)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实验过程和结果。
师:谁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有的降落伞落的快,有的降落伞落的慢呢?
(3)教师梳理小结。
师:一样伞面的降落伞,蓝色夹子轻,降落伞落的慢,黑色夹子重,降落伞落的快。
活动延伸:
伞面大小不一样的两个降落伞,他们谁落的快,谁落的慢呢?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根据问题探索变长的方法,有解决问题的信心。
2、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3、在尝试过程中感受帮助朋友的快乐,能积极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1、黑板上贴一棵大树。
2、小树枝一根,插塑、绳子、纸条、毛线、吸管、橡皮筋、胶水、回形针、扭扭棒若干。
3、两只小蚂蚁,问号。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这是个带问号的'故事。
(1)教师讲述故事开头,理解词语树梢,
(2)思考第一个问题:点点和小黑可能看到了什么美丽的美景?
2、尝试把各种材料变长,营救小蚂蚁点点。
(1)继续讲述故事创设情境,提出第二个问题:点点一小心掉了下去,危急时刻身边的材料就可能帮到朋友,你们能把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变长吗?
(2)探索变长的方法,引导孩子说出变长的方法。
(3)集体分享变长的方法。
师:你用了什么方法变长的?
教师小结:有的材料可以用拧呀自己可以变长,有的材料要借助工具才能变长。
(4)出示第三个问题:你们一共用了多少个办法呀?
总结:只要你愿意想、愿意去试一试,办法总比问题多。
3、尝试不借助工具把纸条变长,结束活动。
(1)师:你用什么方法把纸条变长了?
(2)如果只有一张报纸你能把它变长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