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荒诞背后的本质——读《故事新编》有感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对鲁迅最好的阐释,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自己所忠于的为中国人民觉醒的事业,将矛头指向一切腐朽的事业。我在《故事新编》中颇有感触:

在《故事新编》中最为突出的是其荒诞的内容和无厘头的语言风格,好似小说版的Www.0279.NeT周星驰的电影,引人发笑,但又不失其内涵所在,有许多内在的精华值得我们挖掘。

一是鲁迅意在借用荒诞的语言风格揭示荒诞的封建文化和封建统治制度:以鲁迅的《奔月》为例——《奔月》中的后羿是个妻管严,畏惧嫦娥。而嫦娥则一反贤淑的仙女形象,变成了一个自私,势利,一味的想逃离后羿,追求自我生活的市侩小人。作者就是借用这样的方式,将嫦娥塑造成一个典型的反派形象。在我看来,作者是将嫦娥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缩影,把盖在传统文化表面的美好面具撕了下来,暴露出了那个只会把人引向美好幻想深渊却使人不自知的“吃人”怪物。在这种文化影响下的人,就会如“阿Q”一般只会利用一些“美好而幸福”的语言不断麻木自己,到最后,却只是一无所有。

其二是鲁迅对自我生命的探寻与对自我内心的扣问。在鲁迅写《故事新编》的时候,已接近自己生命的尽头,此时的文章会有向上探寻的感受。《出关》中的老子,出关就是为了探寻真理,为了寻求一个可以使真理传播的环境,正如此时的鲁迅,已不再畏惧死亡,而是要用另一种形式将新文化传播下去。

其三,是鲁迅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国学如何传承,对后人传承时的一些盼望。鲁迅先生虽在此书中大反传统,但其人并非崇洋媚外之人。大反传统,只不过是一种方式,他想借这种方式将传统文化的恶劣和糟粕的一面展现给世人,是想让世人警惕,传统文化不能一味接受,否则”阿Q”便是结果。若能批判接受,秉持清醒而独立的头脑,苏东坡便是你的目标。他也在《国学》这一杂文中提到“国学并不是以时间的长短来评判的”,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创新。文化的传承不是不变的,其核心在于人,需要一次次的进步与发展,在传统文化之根不变的情况下,就会长出新的枝。

这便是我在此书背后所挖到的三点,即使再无厘头,也不会失去内涵,这也算是幽默的一种境界,即便荒诞也不失其品味与内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