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

那一刻,我长大了

大雨过后,天空悬挂着一条斑斓的彩虹在向我招手,那一刻,我想我长大了。

那是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看着窗外玉珠般大小的雨滴“哗啦啦”地敲击着地面,也敲打着我的心。我心中很是烦恼,真是“天有不测风云”,天空像是会变戏法一般,刚刚还是晴空万里,转瞬便大雨倾盆。嗐!这下可完蛋了,出门没有带伞。

“下课!”老师的声音如约而至,同学们蜂拥似地冲出了教室。我慢吞吞地收拾好书包,走到大门口。门口,一把把花花绿绿的伞撑起来像一个个生长在热带雨林里的蘑菇。我仰着头看着,雨势越来越大,丝毫没有要罢休的意思。与我一同在门口躲雨的人越来越少,有的毫无顾忌地往雨里冲,有的被家人接走,有的蹭着熟人的伞走了。我叹着气,不停地走动着,在原地徘徊,不知如何是好。又过了十几分钟,我正想像其他人一样冲进雨里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向我走过来,若隐若现的。“嘿!宝贝女儿!我来接你啦!”这个声音,一听就知道是我的老爸。果不其然,那个高大的身影就是我的爸爸。咦?为什么爸爸会来接我呢?

“就知道你这个小糊涂蛋没有带伞,所以我下班后就顺路过来接你了。”顺路?难道爸爸现在不是工作时间吗?而且他工作的地方很远啊!想到了这里,我的鼻子一酸,泪水好似地下的泉涌呼呼地往外涌,忍不住要顶开泉眼溢出来。我不想让爸爸担心,将眼角旁的泪水用手偷偷拭去。

我和爸爸撑着同一把伞在雨中走着,雨水不停地敲击着伞面发出“砰砰”的声音。走了一会儿,我纳闷了。这么大的雨,我的衣服怎么一点儿也没湿呢?我斜眼一瞥,头上的这把伞向我这边倾斜着,而爸爸一旁的肩膀已经被雨浸透了。我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我紧紧地抱住爸爸,将伞扶正,红着眼对爸爸说:“爸爸,我们走快点,快到家了。”爸爸抚摸了一下我的头慈祥地笑了一下,并没有说什么,他似乎明白了我的心意。我觉得在我紧紧抱住父亲的那一刻,我长大了!我不想再做温室里的花朵,我想做一把伞,为他们遮风挡雨!

在回家的路上,风似乎也明白了我的心意,吹走了天空中阴霾的乌云。雨停了,一条彩虹悬挂在天边。

篇二: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

刘婉婷

湖南的除夕

“除夕过了是大年,红包春晚两不误。红红对联贴门上,家家守岁到春节。”随着小孩子们的声音,除夕就这样开始了。

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据称,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等史籍。

关于除夕的传说有一种是:古代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了夕最怕红色和声响,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贴红对联,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安宁。

我老家过除夕的习俗有很多呢!

除夕那天一清早,我耳边就响起了噼噼啪啪的声响,我奈何它停不了,只好起床下楼。我们家白天就贴好红红的对联,贴好“福”字。奶奶告诉我,大门的“福”不可以倒着贴,我点了点头。

除夕怎能少了年夜饭呢?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一家团聚,一起围坐在桌旁,共吃团圆饭。桌上有大菜、肉、饺子、热炒、点心,一般还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说明红红火火;二是鱼,喻示“年年有余”。我们边吃边说笑,每个人心里的快乐都表现了出来。我也不例外,心里乐呵呵的,也为自己和家人默默祝福着。

俗话说,三十晚上熬一宿。我们那儿叫守岁,人们一般都是零点以后才睡觉。除夕夜家里的每一个房间都要留灯,不宜在黑暗中迎接新年。

那一天,我们全都欢欢喜喜的、热热闹闹的。我心里也很欢乐,毕竟第二天就是新年啊!

篇三: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

高巍恒

春节包饺子

在北方,有一样过年必不可少的吃食——饺子。

在除夕当天的下午,我们家又如往常般忙碌,全家都浸泡在汗水中,大家都在为当晚的“主角”——饺子忙碌着。

中午下了辅导班回到家时,爸爸妈妈已经在忙碌中了。爸爸妈妈看见我回来了,显得异常开心,他们的脸上已经露出了异常开心的笑容。

“快过来,妈妈和爸爸跟你说个事儿。”我一看,爸妈的神态有点不太正常,我再回味这语气,啥情况?——不妙,快溜!

“别跑嘛,”爸爸一把拉住我,“紧张什么又不是要骂你……”

“哦,原来找我包饺子呀,好啊。”我走到桌台前,馅的香味扑鼻而来,我坐在椅子上,发现,饺子馅不同寻常,有花生的馅料,也有枣子和栗子的馅料。

“你不知道了吧?爸爸跟你讲啊,这两个馅料里有很多的寓意。花生馅的饺子寓意着身体健康,枣子和栗子的限于着早生贵子。爸爸跟你讲啊,今年的饺子中还会包一个带硬币的饺子,谁要是吃到,谁就会交好运,来年会财运滚滚。”

“真的吗,真的吗,那赶快包吧,我一定要吃到硬币。”我刚说话,妈妈把一张刚刚好的饺子皮放在我手上:“包吧。”

我左手拿着饺子皮,右手用勺子舀起一勺馅,像妈妈那样把馅料放在饺子皮上,左捏捏、右捏捏,把馅料用饺子皮紧紧的包住。就这样,我人生中的第一个饺子就包好了——与其说是饺子,倒不如说是个面肉球……

“噗呲呲——”饺子们被无情地滚到了锅中,把锅盖盖上,只听里面“咕噜噜”的声音,就可以再想到饺子们在热水中滚动着,应该有的胀了起来,有的会露了馅吧。

终于,饺子煮熟了,妈妈把饺子盛到盘子里,盘子上冒白气,给人一种喜悦的感觉。饺子吃起来的感觉别提有多香,大家吃饱后都赞不绝口。

晚饭后,阳台上坐着刚吃饱的一家人,他们靠在一起,在阳台上欣赏着盛世烟火……

篇四: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

张含笑

春节包饺子

古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我国最为传统、最为隆重的节日了。

在我的家乡,除夕是要贴对联、挂灯笼、扫房的。这一天,家里还会炸一些藕、丸子、小油条,留着晚上或大年初一时吃。下午,家里人会围坐在一起包饺子。首先要把面粉揉成面团,搓成长条后,切成小剂子,按成圆面皮,擀成饺子皮。其次,要准备姜末、粉条、肉馅,加水搅拌,放入调料,搅拌均匀,饺子馅儿就大功告成了。

最后,就是包饺子了!一手拿皮,一手夹馅,再一包,就成了。其实,没有那么简单的。我包饺子的时候,面粉总容易弄到脸脸上。而且我包的总扁扁的,一放入水里煮,白衣裳准掉。全程,我都是皱着眉头,感叹饺子真难包。

春节,为什么要吃饺子呢?这还得从医圣张仲景说起。张仲景是东汉名医,他告老还乡时正是冬天。刺骨的寒风中,他看到很多穷人面黄肌瘦,耳朵都冻烂了。于是他搭起医棚,支起大锅,给穷人舍药治冻伤,名为“祛寒娇耳汤”。把羊肉和祛寒食材药材放锅里熬制。熬好了,就把羊肉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下锅,给每人一大碗汤,两只娇耳。人们吃下后,只觉得浑身发暖,两耳生热,耳朵的上冻疮就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了食物,名为饺子。春节吃饺子,就是为了纪念张仲景祛寒娇耳之恩。

朝暮岁岁,尔尔年年,不变的是处处有年味儿,不变的是家乡的美好风俗——过年包饺子。

篇五: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

王珮宇

除夕腊肉汤

除夕那晚,我老家那边是一定要吃腊肉汤的。腊肉汤,吃到嘴里就有一种萝卜的清新的甜味与腊肉沧桑的咸味。整碗下肚,令人浑身都暖暖的,舒服。

临近傍晚,我早就饿了,跑到厨房问奶奶:“奶奶,奶奶,什么时候能吃到腊肉汤啊?”

奶奶拿起桌上已经切好的腊肉放到锅旁,转身对我说:“你看,现在不是准备煮了吗?想吃,就先去把萝卜洗了。”

“知道啦,知道啦!”一想到马上就可以吃到美味的腊肉汤了,就开心极了!

于是,我蹦蹦跳跳地到水池旁,拿起萝卜,把它们一个个洗干净。洗干净后,我就把它们交给妈妈。只见妈妈手起刀落,一小会儿,萝卜就切好了。

奶奶走过来,把萝卜拿走,我跟在奶奶身后。奶奶打开锅盖,我伸长脖子一看:腊肉已经煮的差不多了。奶奶把萝卜通通倒进去,搅和几下,放点盐,再盖上锅盖。现在再煮个六七分钟,就完成了。

只是,光闻着那诱人的香味,我就已经很馋了。还要六七分钟呢,我只能左转转,右转转。把碗筷放好后,又立马跑回厨房,问奶奶:“奶奶,还没好吗?”奶奶摇摇头,我就只好到门外转了几圈,回去一看,还没好。我又跑上楼,叫哥哥下来吃饭了。这回总该可以吃了吧,我一边又跑回厨房一边想。

一回到厨房,就看见奶奶正把汤盛出来。那香味,真的让人忍不住流口水啊。我往旁边躲了一下,等奶奶出来,跟着她身后回到餐厅。

大家面前的碗里,都装满了腊肉汤。我端起来,尝了一口,我彻底沉浸在了腊肉汤的世界里。一口接着一口,一碗接着一碗。桌上的腊肉汤没了,春晚也开始了。

腊肉汤的味道真是让我感到幸福,我期盼着新的一年到来!

篇六: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

陈米朵

春节年鸡——白切鸡

“喔喔喔——”清晨,一声嘹亮的鸡鸣打破了此时的宁静,也唤醒了熟睡中的我。这声鸡鸣是凄惨的,是恐惧的。这是它生命的尽头,是我美味的开始。杀鸡了!

白切鸡,顾名思义,就是用细盐涂抹在表面,而不放其他任何调料,杀好蒸好后,切开即食的一种鸡。此刻我已洗漱完毕,来到正在杀鸡的奶奶旁边,一边听着那凄惨的叫声,一边看着奶奶捣鼓着。

白切鸡这种特制的鸡是用来祭祖祭神的。听爸爸讲,白切鸡的故事和一场大火有关。

相传古时候,有一名男子考了状元,欣喜若狂地跑回家告诉妻子。妻子听后也十分高兴,决定杀一只鸡来庆祝一下。可谁知刚杀过的鸡还没来得及加佐料,就听见外面有人喊“着火了!着火了!”夫妻二人赶紧跑出去帮忙救火,也顾不及锅中的鸡了。等他们回来时,只见锅中的水已经烧干,只留下一只被蒸熟了的鸡。妻子绰起桌旁的刀就切,没想到还挺好吃的,这就是白切鸡的由来了。

杀鸡的过程甚是复杂,并不是说割了脖子,往锅里一扔就行了。首先是要割脖子。动作要快,只见奶奶手起刀落,浓稠的血液就像涓涓细流一般流淌而下。只不过细流是红色的,还带着一点腥味。鸡已杀完,血已流尽,但鸡还在哀哀嘶叫着。说起来,我在旁边看着也觉得有点恶心。

第二项任务就是拔毛。杀鸡是需要清理头尾的,没有七八十度的水,根本起不到清理的效果。奶奶端来一盆热水,只见她把鸡放入热水中,那凄惨无力的叫声才终于止住了!本来我也想帮着拔,可我的手刚一接触到那水,就烫的叫了起来:“奶奶,怎么这么烫啊?”奶奶边拔毛边笑着说“当然是要消灭坏细菌啊。”

经历完这一系列的操作之后,就到了抹盐的环节。晶莹剔透的细盐,像一颗颗光泽透亮的钻石,好像是给鸡穿上了一件水晶大衣。灯光照耀下脱完毛的鸡,在这一层大衣的包裹下闪五颜六色的光彩,仿佛是舞会上最耀眼的明星,也就是餐桌上那颗最耀眼的星了。

抹完盐之后,才到了鸡最舒服的时候,那就是所谓的“白切鸡蒸桑拿”。把穿上了钻石大衣的鸡静置半个小时后,送入锅中,再蒸两三个小时,应该就好了。

夜幕降临,拜完祖神和灶王爷的一大家子人,早就等在餐桌前了。直到锅内发出“吱吱——”的轻笑,白切鸡已经好了!

当!当!当!几声震耳欲聋的响声,从奶奶的刀下传来。切好之后,白切鸡就制作完成了。

除夕的夜晚,丰富的菜肴和美丽的烟花让我感到无比的满足,但只有白切鸡才是真正的美味。白切鸡配着生抽吃,那叫一个香。你要不要试试呢?

篇七: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

家乡的风俗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一个人的家乡都会有风俗,要说我家的风俗嘛?那就要属迎春了。

要是到了迎春那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把自己家中的桌子搬出来,然后再在桌子上放上三种食物:苹果、枣子、饼干……还要摆上三杯香甜的美酒。听妈妈说,这样就会五谷丰登,我们祭上去的食物会被翻倍还回来哦。

话说烧纸可是我们这些孩子最喜欢的了,到这时候我们会把大人手中的纸全部都抢去,然后再有模有样的把那些只用点好的蜡烛火把它也燃起来,点燃之后就放在了一个专门准备好的黑色的锅里面,然后像好不舍得那样一张一张的放进去。有时候别的孩子已经烧完纸了,看见你手上还有的话,那么他就会过去抢一抢,那些被抢的孩子就会哭着去找家长。但是家长也没有好办法,只好安慰孩子说:“那些纸啊!是咱们家的,被他们抢去了,他们还能撕了不成?”哭着的孩子更委屈了:“他们拿去了那些纸,他们会自己烧掉的。”“那也没关系啊!他们拿去烧了还不是烧给我们的祖宗?那是咱们家的纸,他烧了的话,那也是烧给我们祖宗,这样既让他们麻烦了,我们又不劳而获了,岂不是美事一桩了?”哭着的孩子还是不太理解。大人们也没有那么的耐心了,就随便的糊弄孩子:“他们烧的那些纸上刻着我们祖宗的名字,要是我们的祖宗看见是他们烧的一定会去找他们的。”哭着的孩子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后就走了。要是那些孩子没有抢到的话,那么他们也会回家去,自己生闷气了。

等到所有的事都完结了后,会以鞭炮的响声结束,换句话说,也就是最后放鞭炮。等鞭炮的响声完,迎春就完结了。有的人家还会在门上贴对联,在门槛的上面贴上迎春接福四个字,不过我们家是贴一个很大很大的“福”字,通常爸爸都会把那一个“福”字都贴反,你可别认为我们是马马虎虎才会这样子的,我们可是“故意”的!我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其实其中的缘由我以前也是不太了解,但是妈妈告诉我,这其实就是一个谐音“福倒了”,读着读着,它就会变成“福到了”哦!

这就是我们家的风俗,是不是很有趣啊?

篇八: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

任天恩

潮州正月拜老爷

在我的老家潮州,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别的习俗——那就是拜老爷。

在潮州,拜老爷是很忙的,也是很严谨的。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就是拜神的日子。每个月除了初一、十五要拜家里的地主爷,一年里还有天公、佛祖、观音、土地公公、财神和门神等等。特别是正月里,拜老爷更是头等大事,事关接下来一年家宅的兴衰。从年三十到十月十五,几乎每隔两三天就要拜一次,那场景好不热闹!

有一次,我和外公外婆去拜老爷。开始,我就看到他们拿了好几个大筐。我心想:“不就拜个老爷吗?用得上拿那么多东西吗?我并没有当面问他们,因为出门前他们就交待我在外面不要乱说话,怕让众神听见。当时我觉得外公外婆有些迷信,但出于嘱咐,我也没有多说多想了。

到了村里的祠堂,我被眼前的一幕所震惊了:这其实并不是迷信,而是一个传了很久的习俗。街道处处悬灯结彩,路边的摊子,也全都全到这里卖。那些有名的老店,甚至会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纸灯,有的清一色是纱灯,有的通通是玻璃的。原本冷清的大街,就这样被唤醒了。

外公外婆把东西都放到放祭祀品的大桌子上,但我看到盘子里的苹果有四个时,我惊异地看着外婆说:“外婆,为什么苹果只有四个啊?是不是落到哪儿了?这数字不太好吧?”“傻孩子,‘四’在潮州可是个吉祥数字啊!”外婆笑着回答道。我有些不解,但为了早点拜完,也就没说话了。供桌上瞬间从冷冷清清变成了热热闹闹了,有猪、鸡、鱼、还有潮汕的粿食等。

外公外婆他们还在收东西,就叫我拿冥纸去烧。我就很奇怪,为什么要烧纸啊?但我不敢多问,怕天神会来责怪我。

收好了东西,那些祭品都已经被天神老爷们品尝过了,就可以拿回家分给全家吃了。这样可以让全家人都沾到福气,一年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这就是潮州的特别习俗——拜老爷。如果你想去潮州过年,拜老爷的时候一定什么都不要出错啊——拜老爷可是很讲究的!

篇九: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

我爱多肉

(祁山小学307班姚乐轩)

扁扁的,水滴形的叶子,像一块块小肉片,猜猜这是什么?没错,它就是多肉。

多肉,它有许多片小叶子,挨挨挤挤的。每片小叶子里都有许多肉和汁,看起来胖胖的,就像一个大胖子。我想:“多肉”这个名字可能是因为它太胖了。

它还有一种淡淡的清香,像是茉莉的香味加上一些草的苦,形成了一种与众不同的香味,那么香,那么甜!

在观察它的颜色时,还发生过一个小故事呢!有一天,妈妈从城安买回了一盆新植物,和我说它叫多肉,并且还说它在阳光下会变色呢!我听了立马把多肉放在了阳光下。我等了一会儿,可它丝毫没有变化,我急躁地盯着它,一边看还一边嘀咕着:“它怎么就是不变色呢?难道妈妈是骗我的吗?”于是,我便回家了。但等我再出来时,它已由绿变成红了!我目不转睛地观察了好长时间。后来我才知道,多肉中间是什么颜色,下一次它就会变成什么颜色,下一次它就会变成什么颜色。可真有趣!

这就是我的植物朋友—多肉,它怎么不会让人喜欢上它呢?

篇十: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

罗煜

正月十二跳火堆

每个人的家乡都有自己家乡的习俗。我的家乡,也有从古流传至今的文化习俗,那就是——跳火堆。

听爸爸说,这习俗可不简单。“跳火堆”,顾名思义,就是人从火堆上跳过去。那是什么时候进行呢?就是正月十二。有些人认为,人从火堆上跳过去已经很厉害了,不过,我郑重的告诉你,跳火堆的人是没有受过训练的老百姓。

“那什么人可以跳火堆呢?”我一脸疑惑的问爸爸。

“只有那一年生过孩子或结过婚的人才可以跳,不过生的是女孩子就不能跳了。跳的人都可以拿灯笼,假如在那一年又结了婚又生了男孩子的人就可以拿两个灯笼。最重点的是,跳火堆的人一定要是男的。”

那具体是怎么样的呢?还要到现场才知道。我还记得,我在很小的时候,就看过跳火堆了。一开始,要跳火堆的人要排成一列。从村子里出发,带好鞭炮,还有鼓、锣。开始了,他们要走遍村子里的大街小巷,挨家挨户的在别人家门前放鞭炮,一夜鞭炮声不绝,小孩子们个个捂着耳朵。

当他们走到我家门口时,我可不像其他小孩子一样个个捂着耳朵,而是敞开耳朵,高高兴兴地在家门口看着,听着,蹦着。可能是有人在我家门口前放鞭炮,有点新颖,所以开心吧!

最后,就到了最重要的环节了——跳火堆。勇汉们走完大街小巷,最后出了村子,在村外马路上跳火堆。勇汉们拿来大量干草,将它们点燃,火堆就做好了。接下来,就是勇汉们的跳火堆表演。我还没准备好观看呢!第一个勇汉已经向火堆飞奔而去,只见他一个健步如飞,两脚踩在带火的干草上,就过去了——真男人!我不觉竖起了大拇指。后来,所有的真男人都跳过去了。

我认为我要像他们一样勇敢,不该有一丝犹豫。也就是因为这样,他们才配得上“勇汉”与“真男人”的称号。

这就是我家乡的习俗,正月十二——跳火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