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乐山大佛作文600字

牛煜凝

乐山大佛,原名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汇流处。

相传唐朝的时候,有个和尚法名海通,他来到嘉州,见凌云山下江水汹涌,时常危及当地,便想帮助百姓。彼时,他又遇到了石青,石青虽然是一个石匠,但他也有一颗想帮助百姓的心。于是,他俩决定带领百姓在山岩上凿一尊弥勒大佛,以期保佑当地百姓能安居乐业。大佛修建过程中,海通和石青等人相继去逝,之后,西川节度使韦皋帮助海通和石青完成了遗愿,组织百姓凿成了大佛。

乐山大佛头与山齐平,足踏大江,双手托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5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

远处望去,乐山大佛那慈祥的面容首先映入我的眼帘,瞬间被大佛这姿态给迷住了,心中不禁对海通、石青等人肃然起敬。近处看,大佛目光中流露着慈祥的神情,嘴巴微微向上翘起,整个面部、身体和四肢都是那样的和谐。双手放在膝上,正襟危坐,俯瞰三江!

乐山大佛,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宏伟。在这里,大佛千年未老,静看三江;在这里,大佛俯看子民,慈祥温和;在这里,大佛看遍乐山,保护中国。江水虽然汹涌,大佛却有着镇守三江的法术。

乐山大佛,一个美丽而又宏伟壮观的地方,一个5A级旅游景区,一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我爱这个地方。

篇二: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乐山大佛作文600字

王梓又

“弹指之间沧桑巨变,风生水转惊涛震撼。”中国有着数不清的文化遗产,故宫、兵马俑、敦煌莫高窟……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要数乐山大佛了。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常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完成与贞元19年,耗时约90年。据说大佛建成后,那里再也没有发过水灾了。

我随着人群一级一级爬着楼梯,眼前不禁浮现出了当时人们造佛时的场景。有许多能工巧匠聚在一起雕刻大佛,老百姓也不闲着,都纷纷前来帮忙。有的烧茶,有的送饭,还有的送毛巾和布……凌云岩上人来人往,锤声如雷,岩片似雨。人们一只手拿着雕刻的刀,小心翼翼,一点一点地雕刻。人们每日每夜,时时刻刻都在建佛。有时被太阳晒得汗流浃背;有时累得气喘吁吁;还有时被石头砸伤。就这样,经过人们的不断努力,大佛终于建成了。

导游给我们讲了一个传说——唐朝初年凌云山下,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水深流急,经常吞没行船危害百姓。凌云寺中的海通和尚见三江水势如此猖獗,水中必有水怪。他觉得在岩石上刻佛像借菩萨法力,定能降服水怪。于是他请了两个有名的石匠来商量了刻佛像的事,然后去化缘了,谁知他化缘回来,爱财如命的官吏恐吓老和尚,要是不交钱,就挖去他的双眼。老和尚为了保住修大佛的钱,便挖出了自己的双眼。官吏因被吓住而往后退,结果身后是悬崖,就摔死了。那眼睛又飞回了老和尚的眼眶,从此谁也不敢敲诈老和尚了。

我呆呆地站在原地,看着这尊大佛像,心情汹涌激荡,这么大的佛像,古人可以在九十年里完成,这是多么不容易啊!能修出这么大的佛,一定是凝聚了古人的聪明和辛勤的付出的。此时此刻,我骄傲我是炎黄子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