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元宵节作文500字
篇一:家乡的风俗元宵节作文500字
钱宸妤
元宵节吃汤圆,这是我们的习俗,汤圆和团圆字音相同,吃汤圆就寓意着团团圆圆的。元宵节那天,不能出门,所以用家里面的一大包糯米粉做成了一个个的汤圆。
先将糯米粉到人大盆里,然后,倒了一碗开水,接着,就用手和起来,刚开始的糯米粉松松的,像一个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可一和上开水,它们就像一个抱紧了的大家庭。为了更加容易的搓圆子,首先把双手放在已经成面团的面粉上,然后,用力往下按,每按一次都要转一个不同的方向。终于,面和好了,面粉白白嫩嫩的,光滑极了!我忍不住按压了一下,顿时,面粉上出现了两个显眼的手指印,这面粉可真叫软呀!我闻了闻,一股浓浓的面粉香迷漫在厨房中。
开始做圆子了!看着油亮亮的肉馅和又软又白的面粉团,我跃跃欲试。亲亲将面粉团分成了许多份,我拿起一块糯米团,正准备放肉馅时,亲亲叫住了我,“你这样做不对,应该先将面粉的四周压扁,中间凸出去。”亲亲边说边做,“不是挺简单的嘛!”我赶紧动手做起来,不好!里面的馅儿全部出来了,糯米粉粘了我一手,想甩都甩不掉,黏糊糊的。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我先将面粉团搓成圆形,然后,把它拍扁了,将边缘捏得更薄,放进一勺馅儿,左手在下面转,右手跟着左手转,亲亲时不时地帮一下,终于,我也成功地搓出了一个胖乎乎的团子,心里甭提多高兴。
正月十五是吃汤圆的日子,也是全家团团圆圆的日子。
篇二:家乡的风俗元宵节作文500字
张可寻
春节可以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了,在春节的尾声之际,就是元宵节。
元宵节,顾名思义就是吃元宵的节日,元宵还有一个名字叫“汤团”,我们家的汤团通常都是自己做的。
每逢元宵节,妈妈都会买一大堆糯米粉来做汤团,我自小就喜欢屁颠屁颠地跟在后头看妈妈做汤团,渐渐的也就会做了。
现在还清楚的记得我第一次做汤圆的情形,不禁觉得好笑。
我一手拿着面团,一手呈“U”形,一深一浅地把面团抠出碗状,但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面团,竟被妈妈加多了水,又因用力过猛导致双手沾满了面糊。要知道我可是最讨厌这种似黏非黏,但能沾满双手的东西了,便自然地甩着双手,希望能把它们扔回面盆里,可是却越粘越牢。
正在绝望之时,妈妈走过来,抓起一把面粉往我手上撒,我两眼茫然的望着她,十分不解,但更多的是惊奇,“这难道不会使我的手更黏”我想。甚至都没注意到,我把话说出了声响,引起了妈妈的注意。
“等着瞧吧!”妈妈神秘兮兮地一笑,我的心简直跳到了嗓子眼,一秒间一个天真的想法闪过——我的手就此分不开了。
不知是因为我当时的天真烂漫,我竟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在这一瞬间闪过的念头在我的心里逐渐被放大,被认可,同时被放大的还有我的恐惧和焦急。
“好了!”我竟不敢相信我的耳朵,半信半疑。当然这,真的发生了。
松开后我本能地,用被问号充满了的目光投向妈妈,她笑了,却没有回答我。
好奇和兴趣促使着我接着包下去。不一会儿就有了满满一盘,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家伙亭亭地立在盆中。
“上锅!”我兴奋的大喊,此时的窗外已染上了点点红晕,已至黄昏。
当他们再一次出锅时,太阳已经躲到青山之后了。
咬一口,一股暖意袭来软软的,Q弹的面团配上肉,如丝绒般顺滑,淌入口中。
这香甜的味道,岂不就是劳动的味道,家的味道,不是幸福的味道么?
篇三:家乡的风俗元宵节作文500字
褚辛博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元宵是我们中国的一种风俗,可谓是一种熟悉的家喻户晓的风味。
传说:公元前一百八十年大臣周勃、陈平扫除了吕氏家族的势力,拥立汉文帝刘恒登基。因为汉文帝登基的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值得纪念。因此刘恒大赦天下与民同乐。以后每到这一天的晚上,皇帝都要出宫游玩,张灯结彩、与民同乐,以示庆贺。因为那时人们把正月还叫‘元月’,把夜晚叫作‘宵’,所以叫‘元宵节’。到后来,司马迁创立《太初历》时把元宵节定为重大节日。
谈到元宵,不管是上学的小孩子,工作的大孩子,还是已经头发苍白的老孩子,口里总会有一种腻腻的、甜甜的汤圆的味道,什么样的孩子也忍受不住汤圆带来人们快乐的甜甜的滋味。元宵节的晚上,锅里有着几种口味的汤圆,我眼睛立马放起光来,夹起一个汤圆放进嘴里咬了一口,又吐在碗里,"好烫啊!怎么这么烫啊!〃我嘴张得大大的,用手扇着风。等汤圆不烫的时候,我把汤圆咬开来,芝麻的香甜可口让我满足味蕾,再把汤圆咽下去,滑润的汤圆,顺着我的喉道滑了下去,一股暖流涌了上来,我吃完一个接着另一个,一下子汤圆就被我吃完了,我的肚子也满足了,我大喊一声:"啊!真的是太好吃,我饱喽!〃长辈们都笑了起来。
除了吃汤圆,还有看花灯的习俗。各种各样的花灯让人眼花缭乱,各种各样的颜色让人停留不前,到处都有着喜庆的气氛,花灯的形状大不相同,什么样的形状都有,不像西瓜灯一样形状都是一样的,有的花灯像西瓜,有的花灯像人,有的花灯像龙,这样的花灯才更加有趣,看了之后让我久久不能离开呀!
虽然夜深了,但是元宵节的气氛,久久不能消散,正月十五是团团圆圆的日子。
篇四:家乡的风俗元宵节作文500字
王心怡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一个地方的风俗都是不一样的,我最喜欢的还是家乡的闹元宵。
元宵节最少不了的便是吃元宵。元宵又称为汤圆。把一个个汤圆从锅里捞出来,一个个白白胖胖的汤圆,就像一个个大胖子,单看它们圆圆的个头,飘着一股淡淡的肉香,就让人口水直流了。咬破外面的皮子,一颗圆嘟嘟的肉球呈现在眼前,把肉球吃进嘴里,满口肉香,真真是美味。
芝麻汤圆也不比肉馅汤圆差。轻轻咬破芝麻汤圆的皮,里面的馅就塌了下去,吃着非常地软、糯!
吃完元宵后,便是赏花灯了。各地张灯结彩,到处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氛围。花灯大多是红色的,但形状各不相同。有长方形的,有正方形的,还有圆形的……大家都仰着头,指指这个,看看那个。
赏完花灯,重头戏——猜灯谜便开始了。猜谜底一向是广大民众的热爱:猜对了有奖励,猜错了没奖励。比如,黄铜身,紫铜身,铜铃里边黑铁心。(打一水果)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肯定不知道。谜底是枇杷。再比如,霁后柳梢别有天。(打一字)哈哈,这个就更难了。谜底是桥。你看,有些人绞尽脑汁地在想谜底,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有些人求助于手机和别人;还有些人猜对了谜,正在美滋滋地领奖……
闹元宵真热闹啊,我喜欢家乡的闹元宵。
篇五:家乡的风俗元宵节作文500字
石琳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这天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宵又同夜,所以元宵节又名元夜节。
元宵节有很多习俗,如:燃孔明灯、猜灯谜、闹元宵、吃汤圆等。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后来,天官喜乐,因此,元夜就要燃灯。
往年的元宵节,公园会用灯笼装饰得漂漂亮亮,还举行猜灯谜、闹元宵等很多活动,小区门口也会摆出好几口大锅,让我们一起包汤圆、煮汤圆、吃汤圆,很是热闹。我最看重的是吃汤圆。记得前年的正月十五这天,我和妈妈来到小区门口,参加包汤圆。我原本不会包汤圆,只想坐等着吃。后来,我再也坐不住了,就想自己动手做做。还没包完一个。妈妈就已经煮好一锅了。哇!我直流口水,煮好了的汤圆,活像一个个胖娃娃。咬一口,烫烫的黑芝麻滚入心脾,咀嚼着,稍稍有些粘牙,但也没有太过分,很香融的。张嘴如同拉丝般,软软甜甜,让人忍不住回味。舌头上留着甜甜的味道。我囫囵吞枣把一碗热乎乎的汤圆吃下了肚子。再看看手上,黑一块白一块,全把面和黑芝麻弄到自己手上啦!我用一只手捏面,一只手握勺子,包起来,像个烧麦;又一次搓合,搓破了……第六次包的像只粽子……第十次……我学了半个小时,终于自己包了两个,我称他们为元宵小娃娃。然后,我把两个长得很奇怪的汤圆放到小盒子里,藏起来。
与往年相比,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取消了所有节日活动,可真没意思。我躺在床上,想着想着,睡着了。
篇六:家乡的风俗元宵节作文500字
黄静萱
提到元宵,无论是刚戴上红领巾的小学生,还是已经满头银丝的老人,嘴中都能感受到一股丝丝滑滑的汤圆甜味,眼前都会浮现出一盏盏美丽的花灯和拿在手中摇的着癞子。
元宵那天,城市公园里到处都有挂着的彩灯。这些彩灯的颜色缤纷,形状更是五花八门,远远看去就像是彩色的波浪。彩灯上都挂着谜语,静静的等待着人们猜出它们的谜底,把它们撕下来。
乡下虽然没有城市中赏花灯猜灯谜这么热闹,但元宵过得也很有趣。晚上吃完了寓意“团团圆圆”的汤圆,就迎来了平湖农村的一大习俗——着癞子。就是用稻草捆在棍子上,点了火,一边跑到田间地头摇手中的火把,一边念着:“着癞子,着癞子,自家田里出金子。”听奶奶说,这样自家田里能五谷丰登,粮棉茂盛。天色渐暗,我的心也越跳越快,期盼着能快点着癞子。这不,老爸刚帮我扎好草把子,我就迫不及待地接过,持在手中,摆好了姿势。老爸为我点上了火,此时,我就像是一名火炬手。我看着手中草把子上的细小火星到处飞溅,心中有一丝忐忑,但更多的是对着癞子的兴奋。我吸了一口气,摇着草把子,欢快地跑到田间地头,念着那首小调:“着癞子,着癞子,自家田里出金子。”渐渐的,更多的大人和孩子跑到田中,挥舞着草把子,拧着不同版本的小调。火光似乎照亮了整片天。
夜深了,但元宵的气氛丝毫未减,不知是谁家放的烟花,为元宵又增加了几分美。
篇七:家乡的风俗元宵节作文500字
徐宇成
俗话说:“正月十五闹元宵。”要说元宵节到来时满分/,我们平湖的风俗,可谓是一番独特又熟悉的风味。
还记得那个元宵节的夜晚,我们全家人都围坐在一个大圆桌的旁边,其乐融融地准备吃元宵。其实吃元宵这一习俗也是大有来历呢!
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因为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红色的馅煮而食之,这便是现今元宵的雏形,从此,元宵节吃元宵便成了一种传统。
开始吃元宵了,我拿起勺子,从碗中挑出了一个最大的元宵,我慢慢地把它咬开一个小口,“好烫啊!”我捂着嘴做出一个痛苦的表情。这时,只见元宵中,那些黝黑发亮的黑芝麻就源源不断地流了出来,我看了看元宵,心中实在是等不及了,我用嘴使劲地吹了吹,然后把元宵放进嘴中,品味着它的味道。皮的嚼劲、芝麻的甜香,渐渐的都在我的嘴中融化了,最后我轻轻一吞,这个元宵好似在坐滑滑梯似的,滑入了我的胃中。过了一会儿,碗中的元宵全都凉了,我像一匹恶狼一般,在眨眼间,把它们全都吃掉了。在吃元宵时,大家有说有笑,好不热闹。
吃完元宵,我们又该着癞子了。传说,着癞子寓意能五谷丰登、农业丰收的民俗活动。
“今晚着癞子的人可真多啊!”我不禁感叹道。只见人们把稻草捆在棍子上,点上了火,一边在田间奔跑,一边则摇着手中的火把唱着民间小调。霎时间,漆黑的夜晚被照得明亮了起来。“着癞子,着癞子,田道好来讨娘子,讨好娘子造房子,造好房子养儿子…”这首民间小调在稻田里来回荡漾着,时不时的从我心中勾起了童年的回忆。
这就是平湖的元宵节风俗,一番独特又熟悉的风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