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2023年4月21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23年版)。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调育人为本,依据“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培养要求,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培养目标。课程标准是对这个时代的育人目标的路径选择和最大共识。

2023版课程标准从课程目标上来看,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了核心素养的新时代,核心素养成为时代教育的最强音。核心素养既是教学的方向和目标,也是教学的任务和结果。在核心素养时代,教学的关键词、核心词和主题词由“知识”变成“素养”,把知识变为素养是新时代教学的根本使命和担当。

从课程内容上来看,课程内容指向实践性,课程内容不再是静态的材料呈现式的知识系统,而是动态的处理学习材料的活动过程。课程内容指向综合性,课程内容基于主题,设计具体可视的活动,融合多学科知识解决真实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综合运用知识、技能、方法、策略以及形成协作、沟通等能力。

从课程评价上来看,新课标提出了教育评价改革的要求: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着力推进评价观念、方式方法改革,提升考试评价质量。在这样的多元评价体系当中,教师就不再手捧“考试成绩”这一把尺子,将生命定性,而是在每个学习阶段,甚至每节课都要去关注学生的表现,通过评价促进人的发展。

2023版课程标准强调了评价的育人功能,强化考试评价与课程标准、教学的一致性,促进“教—学—评”有机衔接,实施基于核心素养的综合评价。

新课标增加了学业质量标准和考试命题建议,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素养立意的命题思想,旨在从根本上突破传统考试评价专注于考查“知识点”的局限,引导教师关注试题的结构性、整体性、情境性,并基于真实问题命题。这样的考试评价注重学习任务的价值导向,追求用基于真实情境的实践任务考查学生的思维水平与探究水平,更关注学生学习内驱力的激发,以及思维结果、探究结果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评价研究和实践。

首先,优化考试评价的侧重点和落脚点。在研制考试评价工具和试题时,一方面要强化对学生思维过程、探究过程和做事(实验)过程的测量和评价,从注重考查学生记忆、理解的结果转向注重考查学生思考过程、探究过程和做事过程所反映的思维发展水平;另一方面,要体现试题的开放度和综合性,注重考查学生提出问题、形成问题解决方案和评价问题解决策略的素养。总的来说,要把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素养的培养作为教与考的重要内容。

其次,强化考试评价与课程标准、教学的一致性。实践中,要促进“教—学—评”的有机衔接,依据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结合教与学的真实情况,设计具有整体性的结构化测试。

最后,结合学科特点实施综合评价。在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的基础上,要注重动手操作、作品展示、口头报告等评价方式的综合运用,关注学生典型的行为表现,推进表现性评价,开展综合素质评价,以科学评定学生的学业表现,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推动新课程高质量实施。

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指出“新课标会带来新评价”,并提出素养目标之下,评价改革的方向是:匹配素养目标,创设评价任务;超越知识点,超越双向细目表;产品结果导向,真实问题解决;改变评分方式,减少标准答案。可以有三条路径:

路径1,改革纸笔考试,坚持选拔性考试的主要方式。要重建试题属性,构建在什么情境下,运用哪一类知识,能做什么事、解决什么问题的三维要素。把内容知识、程序性知识、认识论知识三类知识,在不同的情境下应用,这才叫核心素养的考查。

路径2,完善表现评价,这是素养导向评价改革着力点。核心素养主要是指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能力,讲通俗一些,核心素养就是能做事,既然核心素养的表现是能做成事,那核心素养最匹配的评价方式就是表现评价。因为评价方式一定要跟目标匹配,什么样的目标就用什么样的评价方法。

路径3,拓展过程数据(e评价),深化评价与技术融合。5G、云储存、AI三大技术的出现和发展,让获取过程数据完全成为可能。这样,对品格、道德的评价,能通过过程数据解决,从而解决“有分无德”的问题。

新课标是时代的要求,也是集体的智慧。全稿都是经过字斟句酌、反复修改才最终确定,其中包含着许多引领教与学的核心概念和精当表述。每位教师都应当对课标文本进行逐字逐句地精读,通过查阅资料弄清楚每个概念的真正内涵。教师要读懂课标,更要让处在课程上位的课标落地。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课标大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是达成核心素养课程总目标和实现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新人任务的基础保证。

篇二:2023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这几天最火的,无疑是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16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23年版)。

课程标准基于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明确课程应着力培养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为首次制定。对于一名初中阶段的信息老师而言,是非常鼓舞人心的。

理解新课标是首要的任务。

信息技术原来作为综合实践课程的一部分,这与信息科技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起的作用不相称。特别是中国已经开启了数字经济时代,全民的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提升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信息科技所代表的数字素养、数字胜任力、数字创造力,必将成为时代教育的下一个重心。这就提醒我们,对于信息科技的教育要足够的重视。要确保信息科技课程在初中阶段开设起来,保质保量的完成好。

第二点,课程名称由信息技Www.0279.NeT术改成信息科技,也显示了教学内容上的改变。原先教授打字、办公软件的使用和操作、再到后面的简单编程等,很难反映信息科技的本质,无法体现一个学生的信息素养。新课标要求体现“科”与“技”并重,符合素质教学目标,注重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实现课程的育人价值。

新课程如何落地,创新教与学模式是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要围绕核心素养来确定教学目标,采用小组合作、项目化学习等方式开展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更新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

在课程评价上,坚持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新课标将原来的“信息技术”改为“信息科技”,一字之差,体现了国家教育思维的重大变革,愿你们在这一场课程改革中尽一份自己的力量,迎接教育新时代的到来。

篇三:2023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2023年4月21日,教育部颁布了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将于2023年秋季学期实施,为我国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义务教育阶段绘制育人蓝图。

关于课程方案的修订变化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完善了培养目标。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要求,结合义务教育性质及课程定位,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二是优化了课程设置。整合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原《思想品德》为《道德与法治》,进行九年一体化设计;改革艺术课程设置,一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八至九年级分项选择开设;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开设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落实中央要求,将劳动、信息科技及其所占课时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三是细化了实施要求。增加课程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基本要求;明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课程实施职责、制度规范,以及教学改革方向和评价改革重点,对培训、教科研提出了具体要求;健全实施机制,强化监测与督导要求。

关于课程标准修订的主要变化概括起来有几个方面:一是各课程标准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例如,道德与法治课程明确了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等培养要求。二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基于核心素养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技能,精选、设计课程内容,优化组织形式。涉及同一内容主题的不同学科,根据各自的性质和育人价值,做好整体规划与分工协调。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要求。三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形成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四是增强了指导性。各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学、考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五是加强了学段衔接。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依据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把握课程深度、广度的变化,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了解高中阶段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

随着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颁布,我们首先要认识到几个变化:

素养导向贯穿始终

纵观《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3年版)》,不难发现,“素养导向”是核心特征,贯穿于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全过程。新课标明确了“核心素养”的地位和内容,体现了课标与时俱进,紧贴教学实际。这为广大一线教师的学科教学实践工作指出了方向和路径。作为一线教师,要紧紧围绕这一导向,将学科独特育人价值落地于学科实践中。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必将推动培养出一批有中国心、中国情、中国味,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

创新性、实践性凸显

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创新性、实践性进一步凸显,以主题、项目或活动组织课程内容,强化学科实践和跨学科实践,驱动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深层变革。

把过去学生的背诵学习转变为情境化、可视化、综合化、自主化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文化自信,更能成为学习的主体,建立生命的自信。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把书本的知识与学生的身心有机融为一体,外在的知识才能变成学生内在的能力和品格。尊重并彰显学科的独特性、体现学科的精气神,是学科实践的核心要义。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力军,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落地实施,需要有能够真正理解它、执行它的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还要有长流水。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走出传统的“大拨轰”听报告培训和“打卡式”教研的路径依赖,聚焦专业发展需求,开展高质量日常教研和实践专题,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深入研究教材、教学、学生。发挥教学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树立新的教学观念,走出“教材、考试、分数”的小天地。

篇四:2023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3年版)提出,改进教育评价的要求为:全面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着力推进评价观念、方式方法改革,提升考试评价质量。

我从教学一线出发思考,关于教育评价,我认为可以立足于“兴三化”去改革,即遵循科学化、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评价原则,以体现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其一,教育评价的科学化。教育评价是理性的活动,是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评价是否具有科学性,关乎教育评价结果的可靠、可信程度,也影响着评价作用的发挥,诚如《新课标》、《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的那样,教育评价应该是客观的、准确的、公平的、公正的,应该具有科学的理性。教育评价的方法、手段和标准都应该科学化。为此,要不断创新评价工具,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切实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鉴定、诊断、调控和改进作用。其二,教育评价的个性化。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人的发展是非常有个性的,不可能是一个模板、整齐划一地发展。事实上,由于受到历史、文化、民族、地域等因素的影响,个别学校有在学生评价中存在以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错误倾向,教育的目的变成以追求高分数取代个性发展,这显然不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然而,拔尖创新人才又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特别需要的。因此,教育评价改革必须打破这种人才培养中不尊重个性、追求中庸和整齐划一的弊端,为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其三,教育评价的多样化。事物是多样化的存在,教育现象也是复杂的,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美好需求也是丰富多彩的,因此不可能用一个标准、一把尺子评价教育活动。然而,在以往的评价中,往往存在抹杀事物个性的弊端。其实,现阶段中小学的拓展性课程建设就是一种初探,只是这种初探还停留在起跑线,未来需要建立的系统还需要教育管理者们深入思考与实践。总之,要积极推进教育评价的多样化发展。

那么,可以有哪些具体的改革措施来实施“兴三化”,这是一个比较大的研究范畴,作为一名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认为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评价和教学的关系,不管哪一种评价手段,都必须是对教学有积极、正面的导向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尝试推动以学校为基础的过程性评价,尽量减少大规模考试带来的弊端。

推行以学校为基础评价的主要目的,首先是为了增加评价的效度。因为有些重要数据无法通过某一次书面考试就能得出有效的结论,尤其当涉及到体育测试、音美作品呈现、要求使用专门仪器和设施(如科学实验操作)、或需要延时完成(如完成某一研究项目、创建某一项工作的组合程序或者创作、设计、制作某件作品)时,更是如此。然而,许多此类评价通过以学校为基础的评价方法则很容易做到。

推行以学校为基础评价的第二个原因是为了提高评价的信度。这是因为这些评价有一个突出特点,即对学生的考察必须要在较长的时期内进行。而以学校为基础的评价正是符合这种特点的一种高度可靠的评价办法。在有些情况下,它比仅通过单独1次考试得出的成绩更能有效地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

推行以学校为基础评价的其他原因,还包括它能够对学校教学带来良性的回冲效应。因为这种评价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减少了单纯为了通过考试而进行的死板训练,同时也减轻了因可信度较低的单独一次性考试所带来的考试压力。

当然,以学校为基础的评价在某一具体科目的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不是一步到位,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被社会、家长、学生逐步地认识、接受的过程。此外,还要研究的是,如何保证不同学校之间所提供学生的分数具有可比性,而且这些分数又能与他们的书面考试中所反映的成绩相一致,所以,评价需要一个统计调整的办法。一般的,每个学校对各自学生的要求标准都比较了解,但对其他学校的学生表现如何却未必清楚,因此,这个统计调整的方式,要能够保证所有学校的评价都具有可比性。这种评价采用的程序能够确保以学校为基础的评价所确定的考生除了排名顺序留存以外,考生的群体位置、离散程度以及分布形态都将与这一考生的考试分数结合起来一并考虑。

此外,教育部门、学校要更重视学生个人学习档案,注重能力和技能的考核,而不是只看重考生的学业成绩和获得的资格。在课程设置中更加强调其他方面学习经验的重要性,比如参加体育运动、户外及文娱、社区服务等活动的情况。这些活动对于培养全面型的人才至关重要。所以。为了对学生总的学习内容有一个完整的记录,学生的学习档案既要考虑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同时又考虑他在其他方面的活动参与情况及其效果。在结合两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有效的学生个人的电子版学业简历,以便将来求职或上大学时参考使用。

篇五:2023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近期,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3年版)》,这是我国在义务教育阶段划时代的重大事件,必将成为引领教学改革的指南。在新课程标准颁布的关键时期,作为一线教师也将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理解、实践、运用,都将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发展、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重要影响。身处新课标时代的一线语文教师可以做点什么呢?

一是主动适应新课标,积极主动地调整、适应,迎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自觉投入新课标时代。本次修订将语文课程立足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同时,与现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有效衔接,形成基础教育阶段的一个完整体系。引人关注的是新课标中提出分三个层面设置6个学习任务群:第一层设“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1个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第二层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3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第三层设“整本书阅读”与“跨学科学习”2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全新的6个学习任务群的具体任务是什么?怎么做?如何评价?新课程标准中均给出了细致的指导,语文教师应认真研读,才能将新概念融入自己的认知领域,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二是在新旧课标对比中,主动进行教学变革。对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3年版)》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3年版)》会发现,修订后的版本升级了语文课程的培养目标,确立了语文课程需要围绕核心素养实现全面发展,明确了课程的核心价值。同时,新课程标准还具体阐释了核心素养中的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内涵。另外,对一线教学带来巨大冲击力的全新概念依然是“学习任务群”。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在具体的识字写字、阅读、写话与习作、口语交际、综合实践活动中,要采用阅读欣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等学习方式,对教学做了更上位的整体统筹与规划,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引领了教学的变革。每个学习任务群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贯穿于整个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细致比对下,教师不但能发现新课程标准中出现的新概念、新做法、新思路,还可以在之前的课标中找寻到这些概念衍生、发展、变化的轨迹。

三是积极实践,形成践行新课标的有效策略。在新课程标准“颁布”到“正式执行”的过渡期,教师可以参照新课程标准,率先在自己的班级教学中展开实践。例如,学习任务群中的“整本书阅读”在各年级如何实施?怎样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使用不同的阅读策略?教师能总结出师生共读、同伴共读、图书推荐交流会、课本剧表演等实践活动的宝贵经验,发现新课程标准在具体教学指导中的作用产生机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特有操作法。

四是更新观念,实施精准教学。执行新课程标准,教师要有主动改变的自我意识,有面对新课标挑战的自信和勇气。可以主动去了解,作为语文课程的育人导向是什么?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之前的三维目标有什么关联和差异?只有做到明确观念,才有可能付诸正确的行动,准确达成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目标。又比如说,新课程标准中研制了学业质量的标准,对学生具体的学业成就进行了刻画、描绘,讲清了到底应该教什么、教成什么样。这就在提示教师,应努力将以往语文教学“模模糊糊一大片”的状态,转变为“清清楚楚一条线”。而这一转变,不仅停留在对新课标文字的研究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上。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教师应努力加强学习,准确理解新课标中的新概念,在研究与实践中改变自我,实施精准教学。使自己的“教”与学生的“学”以及“评”保持一致,明确自己“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形成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案,在广大教师之间传播、交流、推广,这是对新课程标准最有益的补充。

篇六:2023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近日,十年一改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3年版)》终于落地,相对于旧版课标,此次新课标目标更细,内容更具操作性,学业质量和评价更具导向性,为我们一线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

一、课程目标突出“核心素养”

此次新课标明确了义务教育语文培养的核心素养,即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其中语言运用是基础。同时指出,核心素养并非一种素养,而是综合表现,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中建构,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品性。

二、课程内容提出“任务群”概念

新课标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提出了语文学习三大系列六个任务群:(1)基础性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2)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包含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三项任务;(3)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包含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两项任务。每个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任务群之间各自独立又交叉渗透,教学时可以项目对接延伸。每个任务群都具备六个要素:学习活动、学习内容、学习情境、学习方法、学习资源、学习评价。任务群强调精选典型内容,让学生经历典型学习过程,掌握典型的学习方法和经验,获得典型的实践和情感体验。

三、学业质量及评价体现正向引导

新课标增加了“学业质量”标准,整合“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分别描述四个学段学生语文学业成就的关键表现,体现学生在该学段结束时语文核心素养应达到的水平。四个学段的语文学业质量标准之间相互衔接,体现了层次性、整体性,为评价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提供了基本依据。命题要求,则充分发挥考试对教学的正向引导作用;鼓励创设新颖、内涵丰富的命题情境,设置多样化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探究兴趣,充分展示其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

著名诗人雪野说过:“头上有灯,脚下才不会踩空。”未来,我们将继续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3年版)》,更新教学理念,改善课堂生态,让学生更加茁壮健康地成长。

篇七:2023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2023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比以往的“语文素养”多了“核心”两个字,并给语文核心素养下了明确的定义,同时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明确的途径和方法。六大学习任务群的设置和落实,必将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将来语文课堂,不再是一篇一篇的教,而是设置情境,任务驱动,群文学习,增强了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新课标也让我认识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不能单靠大量的刷题,必须把整本书阅读提到重要的地位,必须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和空间,自主地展开阅读,教师要做的就是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篇八:2023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新课程改革是今年全国教育界的首要任务,作为一名处在改革阵地前沿的一线教师,必须明确新课程改革所包涵的基本理念,切实在教学中贯彻这些理念。新课改到底提倡了哪些新的教育理念呢?

一、新的育人观

当前,国家对于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予以前所未有的重视。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知识储备、习惯养成、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这必将推动培养出一批有中国心、中国情、中国味,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

二、新的目标观

纵观《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3年版)》,不难发现,“素养导向”是核心特征,贯穿于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全过程。对于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与现行课标相比,新课标进一步明确了核心素养的11个关键词,体现了课标与时俱进,紧贴教学实际。这为广大一线教师的学科教学实践工作指出了方向和路径。作为一线教师,要紧紧围绕这一导向,将数学学科独特育人价值落地于学科实践中。

三、新的教材观

传统的教材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再现,教材是学科知识的载体。这种教材观的实质是“教材即知识”。新教材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特点,一方面注意控制教材内容总量,适当降低某些知识的难度要求,另一方面调整了目标,从过去的“双基”调整到“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经验、基本思想;“双能”拓展到“四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改变原理性知识偏重思辨和过深、过难的现象,充实了学生能够接受、适应现代生产与生活的信息。教材既不是知识体系的浓缩与再现,也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这必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核心素养。

四、新的学习观

新课标提出,学生的学习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要在真实情境中鼓励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利用观察、实验、推理、计算等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促进“四基”“四能”和核心素养的发展。新的学生学习观主要体现在要求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是在有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学习;要求学生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特别在综合与实践部分增加了跨学科学习的学习方式,跨学科学习可以采取主题式、项目式的方法开展,这是吸收了人类先进教育成果的一个标识,加强了学科间的联系,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了实践性的要求,对核心素养的落地具有划时代的作用。

五、新的评价观

新课程根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业水平特征,形成了学业质量标准。与此紧密相连的是评价方式的变革,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对学生学习发展过程的评价。评价不是根据成绩来给学生下定义、分类别,而是注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点滴变化,采用多元主体、多元方式指引学生更好的全面发展。

新课改带给我们的远不止上述的新理念,它带来的是一次头脑风暴。这些变革的构想,最后要依赖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贯彻和实现,因此,我们每个教师都要树立新的教育观,了解新理念,做到与时俱进,与新课标同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