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字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学校有不少老师姓胡,我有好几个亲人也姓胡。“胡”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胡的人有哪些,有哪些名人名事?现在的“胡”姓人数占多少,多不多?我带着这一连串的问题,我对“胡”姓的历史及现状作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图书及报刊。
2、询问亲人及身边的人。
3、用网络搜索。
4、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来源内容:传说,“胡”姓来源于职业。商初期,摄政的周公旦设置了一个官职,专门掌管君王贵翠竹、饮食以及大典中所用的牲畜。这个官职,在西周王室里被称为簋史,在鲁国和齐国被称为胡史,自此,便有了“胡”姓。
历史名人:三国时期的胡质性情深沉,品质甚好,得到百姓爱戴;唐代的胡曾爱好游历,是个诗人,在当时赫赫有名。北宋学者胡瑗是一个理学先驱,思想家和教育家,为国做过不少贡献;宋元之际史学家胡三省历任县令,是当时一代清官;近现代的胡锦涛是一位爱国爱民的主席……
现状:据统计,胡姓人口占中国大陆地区总人口的1。13%,2023年全国姓名报告表明,胡姓排15位,前面还有李、张、刘、陈、王等姓。
四、研究结论
1、传说,“胡”姓来源于古时代的职业。在唐代时,有些人口改姓氏为“胡”姓,但不多,所以胡姓人口排行15名。
2、历史上,“胡”姓名人辈出,有得百姓爱戴的胡质,诗人胡曾,理学先驱胡瑗,清官胡三省,主席胡锦涛……他们在各个领域上都闪耀着光芒。
3、2023年,我国户籍人口最多是“王”姓,“胡”姓排名15。
篇二:关于汉字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关于饶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姓氏作为十分普及的一种文化,它既是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也有着许多有趣的故事,今天我就带大家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一、问题的提出
这一单元在丁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领略到了汉字的博大精深。我是一个姓“饶”的小女孩。我们班只有我一个人姓“饶”,这使我觉得自己姓氏十分独特也感到了好奇:“饶”姓是怎么来的?“饶”姓主要分布在哪里?历史上姓饶的名人有哪些?于是我借此机会,做一番调查。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整理资料
(一)饶氏起源
第一种说法认为:饶氏家族的最初发祥地,是在古代的饶阳。饶阳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个邑。根据《史记》的“赵世家”记载,赵悼襄王六年,将饶邑这个地方赐封给其弟长安君,其后代子孙以祖上封邑为姓。到了汉高祖统一天下,实行郡县制度,就把饶邑改茕为饶阳郡,就是现在的河北省饶阳县。饶氏发祥于河北饶阳。
第二种说法:根据《古今姓氏书辩证》一书的记载,饶姓出自姜姓,战国时期有齐大夫食采于饶邑,据说是周朝开国宰相姜子牙的子孙。所在地就在现在的山东省青州一带,其子孙以邑为氏,称为饶氏,望族卅白平阳、临川。
第三种说法:根据《百家姓考略》上的记载,饶氏出自妫姓,舜帝本为姚姓,因居妫讷而得妫姓。舜帝系主支姓氐历经多次变迁,夏代和商代商均、虞遂为正朔。商均的支子受封于饶困,后代以国为氏,亦称饶氏。因此,中国饶氏家族得姓的历史至少有2200年以上,是一个古老的姓氏。望族居于平阳郡,就是现在的山西省临汾县西南。饶氏后人奉商均为饶姓的得姓始祖。
第四种说法:饶姓系上古五帝之一唐尧之后裔。尧名放勋,帝喾之子,受封于唐,定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谥号为“尧”,史称唐尧。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灭商,分封诸侯,追思元圣,周武王封地给帝尧后人23世“京”(字子京),住蓟(今北京附近)。其子“理”迁移到西平阳,其子孙后代以祖上谥号为姓,称平阳尧氏。至秦灭六围,尧姓家族为逃战祸,从此子孙散迁天下,54世尧萱从平阳徙居江西鄱阳(古饶州,今属江西),后迁临川(今抚州)。到56世尧濙时为西汉,汉宣帝刘询即位,刘询本名刘病已,即位后改名询。下令全国要避帝名“询”之讳,如把姓“荀”的改姓“孙”。尧濙任当朝京兆尉。同朝御史大夫魏相上奏皇上,说尧濙虽是上占唐尧的嫡系后代,但帝尧乃上古五帝之一,百圣至圣,尧濙也应该避玮,于是汉宣帝就在“尧”(繁体为“尧”)的左边加一个“食”旁,就变成了“饶”(繁体为“饶”),赐尧濙改姓“饶”,为饶姓始祖,擢升为太傅,并下诏全国,要求天下凡姓“尧”的均改姓“饶”。
(二)迁徙分布
饶氏是一个古老的多民族、多源流Www.0279.NeT姓氏群体。饶氏这个家族的最初发祥之地,是古代的饶阳。饶阳历史悠久,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个邑。在史籍《史记赵世家》上面就有一段记载:“悼襄王六年,封长安君以饶”的记载。
饶姓自得姓至今已有超过2200年历史。饶姓的迁分路线始于河北饶阳(众多起源之一),继而是江西省饶州,再南迁浙江、福建、广东。有些因为华南地区山多田少,还迁往台湾一带。在上海图书馆中的饶姓家谱约有八九部,多是湖南、湖北的,都是几十年前的旧谱。残本,上图没有新谱。在广东、湖南、福建等图书馆也有旧版《饶氏家谱》。
新编的家谱在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图书馆有收藏。
(三)饶姓名人
饶威汉代,山东人,官拜鲁阴太守,有惠政,得吏民之心。
饶景五代时期,山东淄水人,吴越钱鏐麾下大将,累有防御之功。
饶节宋代,高僧,挂锡灵隐,晚年主持襄阳之天宁寺。
饶鲁宋代,江西馀干人,大学者,著名的“双峰先生”
饶延年宋代,陆九渊弟子,以经学著称。
饶子仪宋代,从胡瑗受经,潜心经学。
饶介元代,1341-1368江西省临川(今抚州)人,书法家,著录《石渠宝笈三编》
饶瑄明代,学者。
饶位明代,江西省南昌县人,工部右侍郎。
饶伸明代,江西省南昌县人,刑部侍郎,著《学海君道部》。
饶礼明代,江西省饶州南城人,浙江道监察御史及河南左布政使。
饶钦明代,安徽省祁门人,刚介清谨、民俗为之丕变的好官。
饶之初明代,湖北省广济人,出知孟县。
饶敬承明代,湖北省蒲圻人,出知宾州。
饶天民明代,1502-?,湖北省崇阳人,中书舍人,官至河南道御史。
饶震元明代,安徽省旌德人,绵州知州,书法家。
饶廷选清代,福建侯官人,官至贵州安义镇总兵。
饶干清代,福建邵武人,出知长沙县。
饶松清代,福建沙县人,道教中大名鼎鼎的佑真天。
饶漱石1903年9月生,1975年逝世江西省抚州市临川钟岭乡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杰出的政治家。
饶宗颐1917年生,祖籍广东潮州,享誉海内外的学界泰斗和书画大师。
饶雪漫1972年-?,四川自贡,作家
饶天亮湖北省赤壁市,内地男歌手
四、研究结论
1、饶氏是一个古老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体。饶氏这个家族的最初发祥之地,是古代的饶阳。
2、饶姓是中国众多姓氏之一,《百家姓》有收录此姓。除北方外,饶氏亦见于湖北、湖南、安徽、广东、福建,四川,云贵以及台湾等省份,其中江西,湖北两省约占饶姓人口总数44%,由2008年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饶氏人口全国排名172位,约72万
3、我们这个家族是个古老的家族,世世代代繁衍至今,也出了很多能人和强人。作为一个在“百家姓”排名207位,全国只有七十几万人口的“小”姓,我丝毫没有觉得它小,反而让我觉得很自豪。
篇三:关于汉字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丁,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丁,“丁”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丁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丁”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丁”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询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丁”姓来源:历史上的西域(今疆大部分地区)人名中,最后一个字是“丁”的人很多,进入中原文化以后往往改姓丁。如《灵山房集高土传》:“鹤年西域人也,曾祖阿老丁。祖父苦思丁,父为乌碌丁,又有从兄土雅漠丁,不知何义,后世逐以鹤年为丁姓。”
“丁”姓历史名人:丁士美,准安府清河县人。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己未科状元。曾主持纂修国史,实录及重录《永乐大典》。丁度,祥符人,北宋文学训诂学家,官至端的殿学士。丁顗,祖籍恩州清河人,后迁居祥符,北宋著名藏书字。
“丁”姓现状:目标,丁姓在我国姓氏人口牌型榜上名列第四十八位,属于大姓之一,人口约五百七十八点四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三十六左右。
四、研究结论
1、定性是源远流长的一个大家族古代很早就有了丁姓。其间,丁姓光祖发迹到衰败前后共五百余年。
2、在历史的长河中,丁姓有很多人才,如宋代大臣黼,中共党员丁福顺和丁文,诗画家丁宝书,现作家丁玲……
3、“丁”姓是当代第四十八大姓,总人口共五百多万人。
篇四:关于汉字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小区里除了我们家,没有一家人姓雷。我们学校也没有“雷”姓的老师,学生里面也少有姓“雷”的。“雷”姓真的很少吗?“雷”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有哪些姓“雷”的名人?现在雷姓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带着这些问题,我对“雷”这个姓进行了研究报告。
二、调查方法
1、通过网络查询
2、询问身边的人
3、查阅书籍
三、资料整理
1、“雷”姓的来源
源于姬姓,出自黄帝属下大臣雷公。传说,远古时期有个人叫雷公,他精通医术,是一个名医,被任命为“巫”,掌管天下巫医。在雷公的后裔子孙中,有的延续了他的姓氏,即称雷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2、“雷”姓的历史名人
《封神演义》中的雷震子作为虚拟角色最为著名,小说中他是文王姬昌第一百子,为武王伐纣立下赫赫战功;雷义,最早出现于史书的雷姓名人,东汉人,与同郡人陈重情笃,被誉为交友的典范,人称”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还有近代的雷锋,原名雷正兴,出生于湖南长沙,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他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以其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
3、“雷”姓的现状
据统计,当代雷姓人口已达到300余万,为全国第七十八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0。24%。明朝至今600年中,雷姓人口由15万增到300余万,增长了20倍。目前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湖南、陕西三省,约占雷姓总人口40%。
四、研究结论
1、“雷”姓来源于姬姓,出自黄帝属下大臣雷公,他的后裔子孙中,有的延续了他的姓氏——即雷氏。
2、“雷”姓的名人有《封神演义》中的雷震子、史书上首位雷姓名人雷义、当代人的好榜样雷锋。
3、当代雷姓人口已达到300余万,为全国第七十八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0。24%。
篇五:关于汉字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我们班有两位姓易的同学(包括我自己)。以前我根本没有想研究姓易的历史,在昨天,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关于姓李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我非常感兴趣,所以我按照那位作者的想法,对姓易的历史名人和姓易的来历,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1、上网查询了解易姓的来源和易姓的历史名人。
三、资料整理
易姓起源一
源于姜姓,出自姜太公后裔,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作者在陕西黄帝陵,见馆藏百家源流纪念馆中,所记如此,并有盾章作为纪念。
据史籍《姓氏考略》所载,春秋时期,姜太公的后裔中有人被封于易州(今河北易县),他便以封邑名称为姓氏,称易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河北易氏。
易姓起源二
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之十五子毕公高之后,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该支易氏源出姬姓。周文王姬昌之十五子毕公高,其后代毕万在晋献公属下为大夫。在毕万的后裔子孙中,有人食采于冀州东境的易水流域,其子孙遂以水名为姓氏,称易氏,世代相传至今。
人口分布
当代易姓的人口已达到170多万,排在全国第一百零六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4%。如今主要集中于湖南、四川、湖北、重庆四省市,大约占易姓总人口的76%,其次分布于江西、广西、贵州、河南,这五省大约又占15%。
历史名人
易氏的早期情况,缺乏史料,直到三国时期才有了一些零星的记载:三国时期有雍州刺史,魏郡人;西晋有舂陵令易雄,浏阳人;前凉有将军易挺;唐代有大理评事易重,并在当地安家。由此可知,易氏三国至唐代分布于今河北、湖南、甘肃、江西的一些地方。从宋代开始,见于史册的易姓逐渐增多。北宋有画家易元吉,长沙人;宋太宗时有大理丞易延庆;元代时有易炳文,襄阳人。可见易姓在宋元时期还分布于今山西、广东、山东、湖北等地。明代有易节,万载人,永乐进士;学者易翼之,腾越人;易元贞,桂林人,官至崇阳令;易时中,晋江人。
四、结论
1、我国的易姓源远流长,传说起源有两起:(1)出自姜姓,姜子牙之后。(2)出自姬姓,姬昌之子孙。
2、在历史长河中易姓人才辈出如:易雄、易挺、易重、易节、易元吉、易延庆、易时中等,我们为易姓祖先创造的辉煌感到自豪。
3、当代易姓的人口已达到170多万,排在全国第一百零六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4%。
篇六:关于汉字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蔡姓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有人说是叔度公开始的,有人说是从蔡仲公开始的,也有人说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的,甚至有的人说周朝以前蔡地就应该有少数人姓蔡。众说纷纭,无所适从。
二、研究方法
1、上网查找相关资料。
2、查阅书籍。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1、历史来源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姬昌的的后裔,以国为氏。武王灭商后,封其叔度于蔡,史称蔡叔度。周成王时,改封蔡叔度之子蔡仲于蔡,新蔡国在河南的上蔡县。楚灭蔡后,国人以国为姓,散居各地。
(2)源自姞姓。出自黄帝支裔姞姓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姞姓是黄帝的直系后裔,在尧舜夏时期,姞姓所属的燕、阚、尹、蔡、鲁等氏族分布于渭河流域,沿黄河向西到豫东和豫西一带。蔡系姞姓的支系,在部落中担任祭祀的职责,具有很高的地位。蔡、祭二字古代通用,故蔡出自祭。
(3)源自少数民族。蔡姓中流入外族血液的事件,主要发生于宋朝以后,北宋金国的女真人乌林答姓族后来全部改为汉姓蔡,清时满洲八旗姓蔡佳氏、乌灵阿氏、萨玛喇氏等后来也全部改汉姓蔡。这些外族与汉族长期混居后逐渐同化为北方汉族的蔡姓,尤盛兴于东北地区。贵州和广西的少数民族中的蔡姓有很大一部分被同化为南方汉族,主要发生于明清之际。
2、历史上的“三蔡”
“蔡人的祖先重视防御,但还是无法抵挡南方日益强大的楚国。盖志说,正是楚国的强大,才使古蔡国历经多次迁移,也就有了上蔡、新蔡和下蔡这“三蔡”的说法。
上蔡,即蔡叔度建立的蔡国。后来,他的后代蔡灵侯被杀,蔡国在上蔡共历经18个王,持续了514年。
新蔡,楚国第一次灭掉蔡国后,楚国公子弃疾被封为蔡公。3年后弃疾叛乱,杀掉了楚王并自立为王。为了收买人心,他重新恢复了蔡国,将蔡国的后裔封为蔡平侯。但依旧霸占着上蔡不归还。无奈,蔡平侯只好南迁,在今天的新蔡县城西北建立都邑,称为新蔡。
下蔡,蔡平侯建都新蔡后,蔡国仍不稳定,在周边国家的联合攻打下再次迁都,这次迁入了楚国境内。好景不长,东面的吴国兵临城下,蔡国抵挡不住,被迫将官民和蔡侯的祖坟一起迁入吴国的州来(今安徽凤台县一带),后人称之为“下蔡”。
3、姓氏图腾
蔡是炎帝氏中的以长尾鸟为图腾的氏族的族称。因为这种鸟好杀好斗,直到斗死才肯罢休,在甲骨文中作“杀”解,这种长尾鸟是山雉。这个字后来又衍化为“刈”。蔡图腾由两个鸟的图形组成,右面的鸟是蔡的本字,左面的鸟代表炎帝的丹凤,即山雉。蔡姓也是具有司天权的氏族,同样也是炎帝族的别称。周公封文王孙胡于蔡,称蔡仲,子孙以国为姓。
4、历史名为
蔡氏家族名人也不少,造纸的蔡伦,文学家蔡邕、女中豪杰蔡文姬、近代大学者蔡元培,各个都是实力派的大咖啊!这就是蔡姓。
四、现状
截止2023年,按人口多计算,蔡姓位于中国姓氏排列第38位。
五、研究结论
1、蔡姓起源于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文王第五子叔度。
2、蔡氏拥有自己的图腾。
3、蔡系姞姓的支系是黄帝后裔,在部落中担任祭祀的职责,具有很高的地位。
4、蔡姓也是具有司天权的氏族,同样也是炎帝族的别称。
5、北宋金国的女真人乌林答姓族后来全部改为汉姓蔡,清时满洲八旗姓蔡佳氏、乌灵阿氏、萨玛喇氏等后来也全部改汉姓蔡。
6、蔡人有上蔡、新蔡和下蔡这“三蔡”的说法。
篇七:关于汉字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1、刘氏姓氏的起源
2、刘氏姓氏在中国的历史名人
3、刘氏姓氏的排名
二、研究方法
1、网上查阅
2、查阅资料与报刊
3、询问他人
三、资料整理
1、起源
据史记《汉书》、《通志。氏族略》和《中国姓氏》所载,刘姓的起源主要有三支:祁姓、姬姓、外族的改姓。刘姓又是华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史传说时期。据史书记载,最早的刘姓出自黄帝之裔、帝尧陶唐氏,他的后人受封于刘邑,建立刘国,其子孙后来以邑名为姓,遂成刘姓。
2、历史名人
我国“刘”姓有汉武帝、西汉武帝刘彻。东汉开国君主史称光武帝刘秀。三国时蜀汉的建立者刘备。“竹林七贤”之一刘伶。六国时汉国建立者刘渊。南朝著名词人刘寸。刘禹锡唐代著名诗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干国元勋刘少奇。
3、姓氏排名
刘姓是中华民族著名的大姓之一。据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人员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1982年全国人口0。05%随机抽样资料统计,刘姓为全国第四大姓,人口约占汉族人口的5。4%在6000万人以上。
四、研究结论
1、我国“刘”姓源远流长。
2、在历史上“刘”姓人才辈出。三国刘备,诗人刘禹锡,开国元勋刘少奇……
3、“刘”姓是全国第四大姓。
篇八:关于汉字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作为一名中国人,应当知道自己的姓氏的起源与历史。那么,“李”姓的起源与现状又是如何呢?
二、调查方法
1、查阅书籍
2、通过电子设备查阅资料
3、请教他人
三、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整理
1、“李”姓是《百家姓》中的第四大姓。根据2023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中国“李”姓人口高达1。3亿,大约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7。9%。
2、“李”姓的起源:
相传,“李”姓起源于尧舜时期的大理官——皋陶。皋陶是舜手下的掌管刑法的官员。他的子孙就以官职为姓,将“理”相通为“李”。先有“理”氏,后有“李”氏。
3、“李”姓名人
从古至今,“李”姓英才辈出。比如:修建都江堰的李冰;飞将军李广;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诗仙”李白;唐朝著名乐师李龟年;明代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南唐后主李煜;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原名李尧棠的作家巴金……看来,“李”姓名人还真不少!
4、“李”姓地位
历史上唐朝皇帝均为李氏族人,除去武则天,共20位皇帝。当时唐太宗李世民还对有功之人进行了封赏,其中就有这一项——赐姓。唐朝的这段历史成为了李姓最辉煌的时刻。
四、研究结论
1、“李”姓人口密度很高,全球李姓有1。3亿人,为世界第一大姓。
2、“李”姓起源于上古帝王舜的大理官——皋陶。
3、“李”姓有很多历史名人,需要我们逐步的去探究和发现。
4、“李”姓皇帝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唐朝皇帝,这是“李”姓家族中一段辉煌的时刻。
篇九:关于汉字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关于詹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我们学校好像没几个同学姓詹,“詹”姓是怎么来的呢?历史上姓“詹”的名人有哪些呢?现在的“詹”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姓氏呢?带着这些问题,我对“詹”的历史和现状作一次研究。
研究方法
一、查阅书籍和报刊。
二、询问身边的人。
三、其他方法。
一、詹姓的的来源
詹姓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周宣王时,封其支子于詹(今地不详),建立詹国,为侯爵,史称詹文侯,其后世袭为周大夫。文侯在幽王时任少师,见幽王宠爱褒姒,玩物丧志,遂辞职返回自己的封地。后来幽王烽火戏诸侯,导致亡国之祸,自己也命丧黄泉。而詹文侯虽然是幽王的庶兄,却明哲保身,毫发无损,其子孙也得以成功逃过一劫。因詹文侯首封于詹,故后世子孙尊其为詹姓得姓始祖。
二、詹字的历史名人
詹何:战国时楚国术士。善术数,传说坐于家中,能知门外牛之毛色及以白布裹角。
詹必胜:婺源(今属江西)人,唐末将领。昭宗大顺年间,王审知攻福州,年余不下。后审知擢必胜为先锋兵马使,强攻城之西南,必胜冒矢石先登。城破,必胜殁于阵。
詹雄:福州(今属福建福州)人,唐末诗人。工诗,与陈黯等齐名。不第而终。
詹琲:光州固始(今属河南)人,詹敦仁子,五代时隐士。有文才,能诗。隐于凤山,号凤山山人。清源军节度使陈洪曾向朝廷举荐他,他固辞不就。
詹渊:建宁崇安人,宋代官吏。进士出身,授临江户曹掾。决狱清明,民有冤屈,皆找其审决,时有:“宁为户曹非,不愿他官直”之语。累迁监车辂院。
詹先野: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北宋时名士。其博鉴经史百家。仁宗天圣四年领乡荐,继应贤良科。后隐居武夷,吟咏山水间,终日忘归,人谓其有仙风道骨。
詹体仁:建宁浦城(今属福建)人,宋代大臣、名士。少从朱熹学,后进士及第。初任太常少卿等职,后因参予策立宁宗,升太府卿,不久出知福州。后又改任静江知府,任内减免赋税,赈粮救灾。官终司农卿。其博极群书,疏荐为当世名士。有《詹元善先生遗集》。
詹师文:建宁崇安人,南宋词人。进士出身,任婺源尉时,捕盗有功,因调江西宪司检法官,治狱无冤。后归家,以词赋名于时。有《幔亭遗稿》、《通典编要》。
詹凤翔:江西乐安人,元末明初理学家、文学家。洪武初被荐于京,以病免,归任本府儒学训导。自少至老书不释手,有《大学中庸章句》、《家礼括要》、《律吕新书括要》、《理学类编》及《奎光堂文集》等。
詹泮:字少华,江西玉山人,明代官吏、诗人。正德十六年进士。章懋弟子,以讲学为己任。官至礼科给事中。诗文别具一格,有《少华集》。
詹珪:江西波阳人,明代官吏。正德进士。嘉靖初为建宁县知府,有惠政,民为其树“遗爱碑”于名宦祠。官终贵州副使。
詹方桂:清安徽休宁人,字天木。工书画,精医理,通术数,能预测天气。顺治二年,避居松罗山。有《四家小品》。
詹天宠:江西婺源人,清代易学家、书画家。性聪慧,通晓阴阳、星纬、术数等书。工书、仿朱熹酷肖。善画,尤善画卉。
詹天佑:广东南海(今属广州)人,近代铁路工程学家。十二岁赴美留学。后入耶鲁大学,学土木工程及铁路专科。一九零五年创建京张铁路,全线通车后,举世皆惊。他是我国自行设计修建铁路之第一人,特授工科进士。有《铁路名词表》、《京绥铁路工程纪略》等。
三、现状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2023年最新排名中詹姓排名152位
四、探究结论
历史上,“詹”姓名人辈出。有战国时期楚国术士詹何、唐末诗人詹雄、唐末将领詹必胜、宋代大臣詹体仁、元末明初理学家,文学家詹凤翔、近代铁路工程学家詹天佑。他们在各个领域都闪耀着光芒。
篇十:关于汉字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前不久,我们学了一篇课文题目是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通过学习课文,我了解到了姓氏也是一种文化,很值得研究。于是,我对何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上网浏览,了解何姓的来源和何姓的历史名人。
2、通过多种途径搜集何姓的名人故事。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书籍、报刊
何姓的来源
何,作为姓,源出于音讹,是“韩”的误读,因此,韩厥既是韩姓始祖,也是何姓的第一始祖。
上网查阅
何姓人口数量
在当今,何姓在南方各省区中,一般均占各省人口的百分之一以上,目前何姓人在全国的数量已过千万之多,占全国大姓的第17位。
书籍、报刊、
教科书
历史上的何姓名人
何武,何进,何熙,何晏,何休,何攀,何充,何逊,何远,何尚之,何佟之,何承天,何敬叔,何思澄,何应钦,何香凝,何正文,何炅……
妈妈的讲述
何姓的历史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何、韩原本是同姓是唐以后的有姓氏书及姓氏学者的共识。直至近人岑仲勉、孙望的《元和姓纂》四校记,无不记载“何氏为韩氏”,何韩为一家。
四、结论:
(一)、姓氏源流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相传周成王(周文王之子)弟唐叔虞的一位后人被分封于韩原(今山西省韩城市)侍奉晋国,此人世称“韩武子”,但其并不姓韩,之所以称之为韩是因其封地而得名。韩姓的得来是在韩武子后代三世的时候,韩武子的三世孙名韩厥。史记春秋后期,晋国公族中的韩氏逐渐成为晋国三大姓氏之一,到战国时与魏、赵氏瓜分了晋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韩姓子孙分散名地,其中有一支居江淮一带,当地语音韩与何相近,因音而讹为何,成为何姓。因此,韩厥既是韩姓始祖,也是何姓的第一始祖。
2、少数民族中的何姓。隋唐西域阿姆河、锡尔河流域各氏族统称为“昭武九姓”,即康、史、安、曹、石、米、何、火寻和戊地,如南朝梁代和后来的隋朝就有几位来自西域的三位何姓先人何细胡、何妥、何稠。北朝时,有少数民族人叫何猥萨的;五代时期的后汉乾(448)吐谷浑国有特使何戛刺来中原朝贡。
3、出自冒姓或他姓改姓。如汉时有叫何苗的,其本姓朱,冒姓何。安徽庐江黄屯何姓是明代方孝孺的后代,因避家难,从江西迁到安徽,改方姓为何姓。鲜卑复姓贺拔氏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为单姓何氏。元末吐蕃宣抚使锁南之子铭入明朝。
篇十一:关于汉字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楷书是一种很常见的字体,我们的课本上,各类广告上,就连我们作业本上都可以看到它们。楷书字形方方正正,笔画规矩平直,非常便于书写和认读,是现在最常用的字体,也是我们小学生规定的手写字体。那么楷书是怎么来的?著名的书法家有谁?带着这些问题,我对楷书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
2、上网查找。
3、询问他人。
三、资料整理
类别
内容
楷书
历史
由于战争,政权分离以及民族大融合的原因,楷书因为简易方式形成于汉末、魏晋,全盛于隋唐。据史书记载,最早的楷书由王次仲所创造,经过钟繇、王羲之的改造而成熟,到唐代达到鼎盛。初唐四家促进了楷书的使用,使楷书成为了通用字。直到今天,楷书因为结构方正容易书写被我们大量使用。
著名
书法家
魏晋时期的钟繇、王羲之为著名的楷书书法家。其中王羲之的《兰亭序》最为经典。
家到了唐代,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被称为“初唐四家”再到后来,以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睿ㄕ蕴澹┧娜耸榉ㄎ恚莆翱樗拇蠹摇贝碜饔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