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北民俗的作文

车星伯

我家住在吉林省长春市,也就是全国人民口中的东三省,和其他地方一样,吉林也有风士民情,而我今天要说的就是吉林的一大特色,就是名扬天下的洗浴文化。

东北的洗浴文化历史悠久,因为东北地区自古天气寒冷,在冬季,由于特殊的地理因素,很多天然温泉在冰天雪地里,古时候的东北人就知道寻找温泉来驱寒,久而久之,渐渐形成了特色的洗浴文化,至今人们都喜欢去长白山脚下看着雪景泡着澡。

在南方,人们把洗浴叫做冲凉,是一种在炎热天气里为了凉爽干的活动。而对于东北人洗澡是认真的,一年四季不分冷暖,只要有洗浴中心,东北人就会很豪爽的进去。之前听说传言,南方人嫌北方人脏,因为一周才洗一次澡:可以很负责任的讲,北方人一点也不埋汰,因为在东北人眼里,冲凉根本算不上洗澡,洗澡的唯一标准是搓泥。

走进东北的洗浴中心,就是那规整的大澡堂子,南方人只以为东北人只是在那里面泡一泡就出来了,这是大错特错的想法,东北人泡澡也是讲究程序的,进门门口的服务生先给你手牌,把衣服寄存之后,先去汗蒸房蒸上一会儿,蒸的浑身冒汗,再去澡堂子里泡,泡完再叫搓澡师傅用白色毛巾结结实实的缠绕在手上充当搓澡巾给你搓个后背,关键是还要再冲一下,有些人以为这就结束了,关键的还在后面,搓完澡后走向休息大厅,那有按摩师傅再按一个摩,在那里就有老人们三五成群的下棋或者打麻将,大部分南方人应该觉得应该结束了,可是当人们出了澡堂以后,都会纷纷走向烧烤店和火锅店,再吃上一顿,这样才算是当天的洗浴工作完成。所以说从早上洗到晚上是名不虚传的。

东北洗澡也是有寓意的,并不只是人们消遣娱乐的地方,一般都是要离乡的,或者做了一些忌讳的事情的人,都会去洗浴,这不仅是身体上的一种清洁,更是精神上的彻底放空,有时接风洗尘也会去洗浴。也许踏进池子之前,你们是形同陌路的陌生人,但是大池子就是你们友情开始的地方。天生健谈又能侃的东北人,在人与水合一之后,技能再次爆发,洽谈商业,沟通思想,家长里短,吹吹牛皮,这才是真正的东北洗浴。

东北人说红旗和澡堂都是满满的乡愁一没有洗澡不能解决的问题,一起洗过的澡就是最亲密的感情验证。

篇二:关于东北民俗的作文

东北纯手工大酱

陈海毓

东北人就没有不知道大酱的,大酱是东北人生活Www.0279.NeT中无法离开的副食,蒸炒蘸拌,样样离不开它。

过去的东北家家户户都做大酱,可现在已经很少见到有哪家哪户自己做纯手工大酱了,但我们家却一直坚持着这一门手艺,姥姥总说:“外面买的都不是百分百用黄豆做的,哪有自己家做的好,喷香喷香的,拿小葱蘸一下大酱咬一大口那叫一个舒坦!”

一到落叶离家的时候,姥姥就会翻出一大袋黄豆,将它焯水捞干捣成泥,最后还要压成一个个大酱砖头,做成这样还不能吃呢,要留到下年五月才能开启那道最重要的工程——下大酱。将大酱砖冲洗干净后放入那个小缸中按比例加入盐和水后封上盖子,让它整个夏天一直孤独的呆在缸里独自发酵。

这个过程一不留神,这个大酱里头可能就生蛆了,但这蛆对身体却也没什么危害,就是看着挺膈应人的。东北有句老话专说这大酱里的蛆“酱缸里面的蛆,不咬人膈应人”。我小时候口味特别重干吃大酱都不嫌齁,姥姥总是担心我盐吃多了对身体不好,就总是骗我说:“这大酱里可会生蛆呢,那蛆一不留神就会把你的肚子给穿破。”当时我看着这缸顿时就躲的远远的,好一段时间没敢吃大酱,就怕有蛆钻到我的肚子里。现在长大了也知道姥姥在故意吓唬我,但我仍然每次都配合姥姥装作一脸惊恐的模样张着大嘴惨叫着。但每次吃着大酱做出来的菜时,心里总是感觉暖暖的,那是姥姥温暖的爱在口中融化,流入心间。

但它除了生蛆却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就像一句网络用语所言:“我就像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样样配它都好吃。豆腐它的晶莹有如白玉一般细腻温柔,有凝脂一般的肌肤披上大酱那深棕色的外套使其增添了一份神秘感,让人更好奇它的滋味,用小勺轻轻舀起一块深棕色的豆腐,大酱浓厚的醇香与豆腐温润的细腻相得益彰,感受着它沿着舌尖入口即化的梦幻般的触觉却又留下无限的回味。

但现在快节奏的生活却早已经将纯手工大酱无情的淘汰,那么这项东北发源的手艺就这么消失了吗?不,我相信仍然有人像我们家一样传承着我们东北的大酱手艺,传承着我们东北的独特情怀,让全中国的人知道东北独有的特色。

篇三:关于东北民俗的作文

沈禹瀚

要是提起东北,首先体现在我的脑海中的便是二人转了。

二人转在东北地区极为流行,表演者手持扇子、手绢,边走边唱边跳舞。在观者面前诉说着一段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犷却又不失细腻,唱词诙谐幽默却又不乏严谨。

二人转不但集中反映了东北民歌、口头文学的精华,还体现了东北民间舞蹈的特有之美。

我还记的小时候,姥姥带我去看过一回。进了剧场,我和姥姥找了空位坐了下来。很快,剧场里就开始拥挤了,剧场的后面还有几个因没有座位而站着的人,人声嘈杂。不一会儿,二人转开始了,剧场里立刻鸦雀无声,唯独舞台上的表演者在“咿咿呀呀”地唱:“一轮明月照西厢,二八佳人巧梳妆……”外行的我连忙问姥姥:“姥姥,现在台上唱的是哪段啊?”姥姥白了我一眼,说:“外孙啊,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连着都没听过,这是大西厢。”我“哦”了一声,继续看了下去……

东北人曾俏皮地说:“二人转是‘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由此看来,二人转还是秧歌和莲花落的结合体呢!

“南靠浪,北靠唱,西讲板头东要棒。”二人转俨然成为了东北地区的一张特色名片,它更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就是二人转,平凡而不平庸!

篇四:关于东北民俗的作文

王子睿

在我的家乡东北民间有着许多民俗,其中一些与冬天的寒冷分不开关系。

为了抵御这冬天的寒冷,炕变为人们不可少的一件物品。东北气温普遍较低,冬天里,风刮在脸上如同刀片刮在脸上一般带着阵阵剧痛。炕很硬,像一块石板一样,虽很硬,但却充斥着温暖,那是因为炕底部与厨房连通,做饭时,热气就顺着底部到了炕的位置,常常是做完饭后,炕就暖和了。躺在炕上,温暖驱散了体内的寒气,那感觉十分美妙。在这炕上睡上一觉却也是充满了诗情画意。随着暖气和地热的普遍,城里再也见不到炕。而乡下却也是很少见,睡在柔软的床上,却觉得少了炕上的那一份温暖。

为了应对冬天里的食物短缺,东北人储秋菜。并且制作酸菜。冬天的寒冷令食物变得难以保存,这时各家各户都会腌制酸菜,每家每户都会在门口放上一口大缸,每次走过都会闻到酸酸的味道,近年来却很少有人特意去腌酸菜了,传统的腌酸菜逐渐被那货架上的酸菜所取代,虽同为酸菜却少了一份味,那种传统的味道。

为了在冬天湿滑的路面上更好地行驶,东北有着一种特殊的交通工具——爬犁。爬犁是用几头牲畜牵着一块木板,木板上有着座位,坐在上面,顿觉刺激,在冰上畅快地行驶,体验着寒风拂过脸庞的感觉,凉丝丝的,但却并不太凉,转瞬间就穿越了无数座小山坡,在冰上毫无打滑之意,在我眼中,这已是在冬天里最好的载具,这已是每个东北孩子的欢乐。悄无声息地,这爬犁也少见起来,估计是交通的快速发展最终让爬犁失去了竞争力从而导致了他的覆灭。在冬天,走在街上,向一旁看去。总是感觉少了点什么,可能就是那消失的爬犁吧。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民俗逐渐地被人淡忘然后消失,所以将民俗传下去,使属于东北的文化永垂不朽。

篇五:关于东北民俗的作文

丰富的东北民俗

曹桂赫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在哪都要讲究因地制宜,在中国东北,也造就了许多民俗。

民俗一,火炕。由于东北特殊的地理差异,导致这里冬天异常寒冷,促使智慧的人们发明了各种御寒器具,最为经典地就是火炕,这种砖制结构,内部烧秋收后的玉米糠,玉米杆儿等植物,通过燃烧使火炕表面温度升高,达到御寒作用,东北用火炕最多文字记载出现在《旧唐书。东夷传》,当时“其俗贫寒者多,东月皆作长坑(炕),下燃温火以取暖”,天气严寒,他们就坐在炕上取暖,过着舒服的日子。在农村,这种火炕更为普遍,几乎家家都有,到了城里,电褥子已经取代了传统火炕。

民俗二,二人转。说起二人转,有人会联想到京剧,但二者是有很大区别的,二人转是曲艺,一人演多人,京剧是戏曲,一人演一人,二人转采取夹叙夹议。通常我们看到的二人转都是富有舞台灯光效果,人物穿着十分艳丽,有的手中会有手帕,表情十分到位,唱腔式的表演吸引了老一辈人的喜好,成为了老一辈人心中不朽的经典。

民俗三,小鸡炖蘑菇。是以干蘑菇,鸡肉和粉条为原料做成的菜肴,在东北十分流行,蘑菇大多用晒干后的榛蘑,用作炖菜,与鸡肉搭配后,便食物味道更加浓郁,既有大山中的菌味,又有鸡肉的荤味,实为美味佳肴也,在冬季的东北十分流行,还有活血祛寒,预防风寒侵袭的作用,又美味又健康。

东北的民俗可不止这些,好玩儿的,好吃的,好看的尽在大东北,欢迎每个人的到来。

篇六:关于东北民俗的作文

王汉奇

如果你来我们老家东北。就会发现有许多的民俗,每个民俗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时也包含着东北人民的情感。

东北民俗承载了东北人的热情。

在东北,只要你到附近的公园走上两圈。就能听见“咚咚锵,咚咚锵,叮咯咙咚呛”的锣鼓声震耳欲聋。“噼噼啪啪”的打竹板声、“嘀嘀答答”的唢呐声一起上阵。公园中央,不约而同地一拨儿接一拨儿秧歌开始上场。爷爷奶奶们都携手而入,穿着花花绿绿的绸子做的秧歌服,画着浓浓的夸张的妆容。扭秧歌时,一手拿起扇子,一手拿着手绢。左一扭右一扭,有趣极了。那整齐划一的动作,使身后不知什么时候聚来了众多的大姑娘与小伙子。有的还被热情的东北爷爷奶奶,拽入队伍中一起随着锣鼓声,热热闹闹地也跟着扭起来。扭得好看的像神仙姐姐一样轻松自如,动作有形,看着非常舒服,扭得不好的像步履蹒跚的老人,惹人开心地发笑。使过路人目不暇接,虽然他们的穿着,身份都不同,但是他们的脸上却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就是东北秧歌的魅力,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还能愉悦心情,扭的人开心,观看的人更开心。

东北民俗寄托了东北人的希望。

东北传统年俗,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这一天,有一种叫做“赶五穷”(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的风俗。在当天,人们常常欢聚一堂,煮饺子,吃饺子。虽有些人忙忙碌碌,但总要吃一口饺子。人们在破五那天还要祭五路神,就是户神、灶神、土神、门神、和行神。接财神时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并且人家家里都会吃一条鱼,每当我想吃鱼头或鱼尾,总被姥姥制止。原来鱼头和鱼尾都不能吃,因为年年有余。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因此,每到破五时,天刚蒙蒙亮,我就被震耳欲聋的响声震醒。小窗外眺望,小鞭,二踢脚,窜天猴等一一俱全。我怎么能“坐以待毙”?我拿上鞭炮、打火机。像一只离弦的箭一样,窜出了家门来到空旷处,点燃了鞭炮。虽然鞭炮声很大,震的人很不舒服,但我也乐在其中。这是年的最后一天,鞭炮却显得格外热闹,千家万户都欢聚一堂,感受着其乐融融的幸福。这个节日有些封建迷信,但也十分有趣,表达了东北人民想要脱离贫穷,对未来的美好希望。

东北民俗体现了东北人的智慧。

在东北农村有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就是窗户纸糊在外面。这体现了我们东北人民的绝顶聪明。东北人怕窗户纸糊在内,主要是因为东北冬季寒风凛凛迎窗扑来,如果把纸贴在里面就会吹掉。这也让外国友人为之惊叹。虽然现在早已有了玻璃,但仍有部分地区使用窗户纸。这也肯定了东北人的智慧。它在东北人的心中是根深蒂固的、好用的。

东北民俗承载了东北人的热情、寄托了东北人的希望、体现了东北人的智慧。

篇七:关于东北民俗的作文

白悦瑶

在很多人心中,东北是一个很“土”的地方,那里人们的语言,行为,都不是十分得体。但如果真正了解东北之后,你就会发现其实东北的人们很朴实。

都说好吃不如饺子,但这句话应该是对应北方的,听南方的朋友说,南方过年是吃混沌的。在东北,很多节日都吃饺子。过生日要吃,冬至要吃,小年要吃,大年三十也要吃,一吃还要吃三天……但这些也并非是所有东北人都做的。

东北的习俗在乡村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乡村快过年时,有的人家要杀猪,亲戚邻居都来帮忙,杀完后,这家人就会做一桌满汉全席,请大家吃饭。临走时还会给大家分一些猪肉。

在东北有一个词叫赶集,多在农村,每个村都有固定的一天为集,每周一次。大街小巷都是商品,有卖饰品的,有卖衣服的,有卖食品的,还有玩具等等。这一天商品全,价格便宜,人多还热闹。小孩都嚷嚷长辈买糖吃,小姑娘围着卖头花的摊子这个好看,那个好看的。大人们就想着多买点水果,蔬菜。赶集给人们平凡的生活添加了几分色彩。

北方的冬天也是非常有趣的。姥姥家附近有条河,冬天就结了冰。小孩,大人都喜欢在冰上滑,用东北话叫“打出溜滑”。一不注意,摔个四脚朝天,冬天穿的衣服厚,也不怎么疼,一同玩耍的人都不会关心摔疼了没,而是在一旁哈哈大笑,摔倒的人也不跟他们生气。

剪窗花是姑娘们喜欢做的事,一群姑娘精心设计,经过漫长的制作,在春节那天贴在窗户上。一走一过的人们看到就说:“你看,那是谁家啊,剪的窗花可真不错”。

早些年,东北人都喜欢扭秧歌,小曲一放,就知道这是东北的特色。不过近几年大多都是年纪较大的喜欢扭秧歌了。说来说去这些都是一波人,小的时候自己哼着小曲在炕上扭,大人见了一笑。等到年纪大了,就有一帮人去空旷的地方,放个小喇叭,全村人都听得到。

在很多南方人眼里,东北人有一股“农村”味,但我敢保证,只要你在东北待上一个月,你绝对不会这么想了。

篇八:关于东北民俗的作文

孙禹鸿

说起东北的民俗,我最熟悉不过的是“二人转”了。

“二人转”是东北独特的民俗,但是家家户户几乎只有中老年人才会看,小孩子觉得这种唱法很老土,甚至我也曾这样想过,家里只有爷爷奶奶的时候,每晚八点总会看到电视机里放着二人转节目,演员来自各行各业,我却能感受到人们发自内心对二人转的喜爱。疲劳了一天奶奶会带着老花镜,仔细地盯着电视,生怕漏掉每一个环节,每到广告的时间,我会抢着看隔壁台的“熊出没”。奶奶总是打发我,说她在看决赛,播不得,播不得,我也只好从了她。当奶奶喜欢的一位选手淘汰了,她会不平的大发脾气,像极了认为黑幕的我,兴奋时会跟着哼哼两嗓,隔壁大娘就打趣道,唱得挺亮,去比赛吧。奶奶听了就会裂怀大笑,眼睛眯成一条缝隙,像开了花一样。

过年呢,一家子会一起包饺子,我们家也最喜欢酸菜馅的饺子,小的时候我最排斥的就是芹菜饺子和酸菜饺子,总会草草的吃了几个饺子就扬长而去,然后下楼和哥哥放烟花,现在呢,每年吃饺子我都会大显身手,吃二三十个不为过了,我和爸爸会因为一块钱而磕坏牙齿,虽然说吃了硬币有好运是一个迷信,但是我真的愿意相信,这就是饺子的魅力?配上腊八节腌制的蒜,和醋,简直就是太完美了!

东北的民俗总是很土味,却又不土味,能让我们乐在其中的不正是东北民俗吗?

篇九:关于东北民俗的作文

许航硕

寒风吹走了路上的行人,可却吹来了腊月中人们久久期待的腊八。

大清早,天没有一点光亮,姥姥家便忙碌起来了。四五平米的厨房里,全家人挤在里面,欢声笑语中夹杂着锅碗瓢盆碰撞的“叮叮当当”。

我揉着眼睛靠在厨房门上,灶台旁的台子上摆了不下十个碗,装着不同的粮食谷物。

姥爷朝我摆摆手,说:“大孙儿,一会儿喝腊八粥!”然后便去剥花生粒上的薄皮了。

红枣、花生、莲子、红豆……一眼打量过去,舔着嘴唇,恨不得生着就把他们全吃进肚。忙忙碌碌中,很快,花生、白果都已露出白身子了——一切都准备好了。十几个碗中不重样的米,都倒进了一个大锅中,哗哗的加入没过米好一大截的水,好像一个小湖——清澈得能看见下面小石子的湖。

扣上大铁盖子,锅下的煤气灶蹿起了火苗。粥得煮上一小时,这一小时分外地漫长,闻着那香甜的味儿,嘴里却饿得发苦。

打开盖儿,热气中,隐约地,眯着眼,看到枣红色的粥吐着泡泡,里面的米翻腾着——那清澈的湖水被搅浑了似的。姥姥三只手指捏起一大块儿冰糖,冰糖下端先贴着粥面,松开手,冰糖缓缓沉了下去。煮好后,除了送亲友的,自己家喝的,锅中定要留下些,寓意着年年有余。

“传说这粥可还帮助了释迦摩尼修炼成佛呢!”姥姥打趣道。“那大孙儿可得多喝点啊!”姥爷也接过了话茬。

“腊七腊八,冻掉下巴。”不过,这腊八粥好似有魔力似的,喝上一碗寒冷便都被驱散了,留下的便只有家人同过腊八节的温暖,还有如“过了腊八就是年”所说对年的期盼。

篇十:关于东北民俗的作文

邴思齐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啊,那里有漫山遍野,大豆高粱……”

每当我听到这首通俗、活泼的民歌,我不禁发笑。细细想起来,这首歌和现实真的十分相似呢!我的老家在东北农村,现在生活在长春,是个地道的东北人。有句俗话说的好: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东北还真是个与众不同的地方。东北人的豪迈热情自是不必多说的,家家之间就隔一小面砖墙,平日里站在院子里就可以和邻里欢笑畅谈,实在让人羡慕。从乡村的房屋来说,红砖大瓦房是标配,大瓦房里可谓是别有洞天。

进入东北大瓦房,首先迎接你的是两口超级大的大铁锅,黑黝黝的闪着亮光,给人以质朴亲切的感觉。小时候回姥爷家,我总是很好奇为什么这个大怪物会变戏法似的变出很多香气逼人的美食来!后来,我终于知道了它的奥秘,原来灶台下方有一个名曰“灶坑”的小洞,洞呈四方形,黑漆漆的,洞口周边布满了层层黑乎乎的墨与灰烬,显得很沧桑,就像一个昏昏欲睡的老人一样。每当姥爷把柴火插入这个洞,那明晃晃的柴火就会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火光忽明忽暗地在姥爷的脸上跳跃着。此时的灶坑就像一个返老还童的小伙子一样,浑身上下散发出使不尽的热量来,这时大铁锅里的香味就会悄悄地从锅盖下边的缝隙里跑出来,引得我直流口水。

接着往前走,进入你视野的就是东北的大炕。东北的炕着实是件艺术品,别看它四四方方结结实实的,里面玄机可多着呢。这炕里面是用一种叫做“坯”的搭成的炕洞,像迷宫一样。灶坑里产生的热烟像蛇一样在炕洞里面往返穿行,最后在末尾进入烟囱中化做轻烟缓缓升起。每当黄昏来临,村子里袅袅炊烟飘荡,在外面疯跑的孩子们就知道该回家吃饭了。东北人的大炕功能非常多,用来睡觉,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床;摆上四方的小饭桌,它就化身为饭厅;它还是重要的取暖工具,就好比我们现在的地热,躺在大炕上那种烫烫的感觉着实酥爽,让人无限怀念。细想一下,冬日的傍晚,外面冰天雪地,屋内全家人坐在热炕头上,围着一个小方桌,吃着热气腾腾的大锅炖,这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呀!

东北有个习俗,那就是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蒸豆包。每进入腊月家家户户都要在热炕头发上几大盆黄米面,烀上红豆馅,全家老少忙活好几天一锅接着一锅蒸。蒸好的豆包一个一个的分开在高粱杆做成的大帘子上排好队,放在仓房里冷冻,然后存放到大缸里。想吃的时候,拿进屋来化一化放在大铁锅里馏着吃,一直能吃到过了年的三月份。外面的冰雪化了,豆包也吃的差不多了。一蒸豆包就有了年味儿,因为“粘”与“年”同音。

有句俗话说的好: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也许就是东北这些独特的气候、民风、习俗养育了东北人这样大方、豪爽、不拘小节的民族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