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面灯寄情思
面灯,又称棉花灯。小时候,每逢元宵,我便要和妈妈忙活起来做面灯。
那时为了得到这个玩物,我会一直跟在妈妈屁股后面,吵着要和她一起做。我捏面灯的“手艺”都是妈妈手把手教的:先揪一小团面放在手心搡成一个圆球,然后双手从面球的下半部分开始搓,搓成一个话筒状后,在顶端用拇指用力按成一个碗状,接着在“碗”的边缘小心翼翼地捏下十二个精致的褶子——一个精美的面灯便做好了。
每次我们坐在小板凳上捏面灯时,妈妈就给我们讲她小时候的生活。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她讲面灯的故事:“知道为什么要做面灯吗?”小小的我用圆圆的眼睛看着妈妈,摇摇头。“面灯啊,是因为以前这里老干旱,人们常为了雨量少而发愁,就用面灯来占卜雨量。十二个褶子对应着一年十二个月。上锅蒸熟后,哪个褶子里水多哪个月便是风调雨顺,相反水少的便是旱涝。我们小时候穷,不怎么用烛芯,便用谷物秸秆缠上棉花做灯芯,点灯后在家走上一圈,祈求它保家护院……”
听故事还不是最有趣的,最令我们小孩子期待的时刻是锅盖被掀开的一刻。白色Www.0279.NeT的蒸汽从“巨大”的蒸屉里一涌而出,蒸汽氤氲之间是一个个又香又软的面灯。等面灯稍微凉下来,爸爸会亲自弯下腰给我们点燃灯芯。我们每个孩子都手捧一盏点亮的面灯跑出家门。那舞动的火苗,犹如萤火虫般一闪一闪,撕破无尽的夜幕,好似将要冲破黑暗的束缚飞腾出去。一窜一跳的火光照亮了眼前的路,也照亮了我的童年……
几年前,我们举家搬来北京,过年时已经不再制作面灯了,有时连除夕夜的年夜饭也是在饭店吃。家人们围坐在饭店气派的圆桌旁边吃边聊,推杯换盏,气氛非常热闹。可在等待菜品上桌时,我总感到百无聊赖,似乎缺点什么。饭后回家,大家一边看电视一边参加着多得数不清地抢红包赢大奖活动。我虽参与其中,心里却时常感到空落落的。每每这时,我就会想起小时候和妈妈一起做面灯,爸爸给我们点面灯的场景。那热气腾腾的大蒸锅,那形态各异、雪白饱满的面灯,还有那跳跃的火光和被火光照亮的一张张笑脸,总是令我心神向往。
又是一年元宵节,万家灯火点亮城市的夜色。而我心中那盏小小的面灯啊,不知何时才能再次亮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