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日是什么日子 国家公祭日的由来和来历
国家阵亡将士纪念日
[S2/]国家公休日是哪一天
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纪念已经发生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公祭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参战的主要国家政府纷纷推出全国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祭奠在惨案中死去的国民,增强现代人对国家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目前已成为国际惯例。
波兰奥斯威辛集中营大屠杀纪念馆、美国珍珠港纪念馆、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日本广岛长崎纪念馆每年都举行国家公祭。公祭当天,国家领导人、议会议长和主要政党领导人到场敬献花圈并发表公开讲话。同时,公众参与度也相当高,从万余人到十余万人参加公祭。
2023年2月27日,中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9月3日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定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国家公祭日。9月30日是烈士纪念日。
2023年7月6日,“国家公祭网”正式上线。
设立国家公祭日的意义在于缅怀过去,也是抚慰人心、顺应民意的举措。同时,设立国家公祭日也是中国与世界更好的沟通,向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人权和文明的态度,向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维护和平的决心和责任。就像欧洲一年一次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遇难者一样,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国家阵亡将士纪念日
以国家名义进行官方纪念和公祭的世界意义在于,让人类历史记忆长期保持清醒,以史为鉴,共创未来,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和正义良知,促进时代共同发展进步。
国家公祭日的由来
设立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国家公祭日,在国家层面举行公祭活动和相关纪念活动,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中被侵华日军杀害的死难同胞。
揭露侵华日军的战争罪行,铭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以中国家名义进行官方纪念和公祭的世界意义,在于促进人类历史记忆长久的觉醒,避免哪怕是片刻的遗忘和麻木,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维护世界和平和正义良知,促进时代共同发展进步。
国家阵亡将士纪念日
国家公祭日的由来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中国同胞进行了长达40多天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30多万人遇难,造成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这一野蛮行为公然违反了国际法和日内瓦公约,是无可辩驳的证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审判战犯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经过审判,早已得出历史和法律结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一致决定,将12月13日定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国家公祭日。因此,公祭日是为了纪念抗日战争中在南京牺牲的人们。设立公祭日,是为了揭露侵华日军的战争罪行,铭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自卫反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