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精选5篇)

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范文第1篇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

开心的暑假结束了,我迫不及待的来到了心仪很久的学校-**中学,想一想将要在充满文化氛围和青春气息的校园里谱写我学生生涯新的篇章,我心潮澎湃!不知不觉一个学期很快就结束了,回忆过往,觉得收获满满!

在高1810班这个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集体里,我进步很快,我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初中少年,慢慢长大、慢慢转变,表现得越来越勤劳、乐于助人,越来越勤奋、成绩进步,越来越积极、活泼开朗。我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能很好的遵守校纪校规,课余活泼热情,经常主动营造班级紧张并活跃的学习氛围,被同学和老师所喜爱。我认真学习,虽然成绩只是中游,但我一直努力想成为优秀生,经过不懈努力由于成绩进步幅度大,我被评为学校“常规积极分子”。我参加学校的流行音乐社,课余参与并组织校园音乐文化活动。由于艺术表现力强,我被学校选拔为校园剧演员,经过海选初赛、层层淘汰,我参演的校园剧《**》代表学校参加了**省*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最终被组织单位省教育厅评为省一等奖。我热爱体育锻炼,喜欢足球、篮球等运动,参加学校运动会,代表班级取得了4*100米冠军,并最终为班级获得年级总分第一名贡献了力量,参加学校足球社,课余经常参加并组织比赛,既锻炼身体也交流感情,丰富了同学们课余活动。

虽然收获很大,进步不小,但我依然还有许多待进步的地方,我将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加强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更加注重意志力的培养和锻炼。在新的学期,取得全面进步!

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范文第2篇

1.模块管理,流程运作

在北京市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学业成就、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个性发展6个方面。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学校都把此项工作交由德育处落实,但德育处通常只对班主任和学生有管理权,在推动其他教师进行学业成就、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的评价时面临一定的困难。

我们的做法是,把综合素质评价的6个部分打散,实行模块管理、流程运作。由教学处负责学业成就、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3个模块,由德育处负责思想道德、交流与合作、个性发展3个模块,各年级组按设计好的流程进行具体运作。如在教务处的组织下,学业成就的评价由学科教师完成后交给各学科科代表,运动与健康的评价由体育教师完成后交给体育委员,审美与表现的评价由艺术教师完成后交给文艺委员;各学科科代表、体育委员、文艺委员再组织同学将相关评价填写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上。在德育处安排下,由班主任根据学生表现和各方面反馈填写学生的思想道德、交流与合作、个性发展内容,或由学生完成部分文本填写。最后,学生、教师等不同评价主体再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上的相关内容传到网络电子平台上。模块管理可以解决处室之间以及教师之间扯皮的问题,流程运作可以解决模块之间、评价主体之间以及文本评价手册和电子平台之间的关系问题,模块管理和流程运作相互配合,有效推进了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2.评管结合,提高实效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文明班集体评比和学生行为习惯量化评价是主要的和有效的管理手段,具有很强的管理功能。但是,新课程背景下的综合素质评价强调以质性评价为主,注重质性描述,重视个体发展,却忽视了量化评价,淡化了学生之间比较的动力和集体的教育功能,评价的发展功能不明显,评价的管理约束功能被削弱。比如:综合素质评价要求每个学期对每一位学生进行一次思想道德(包括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的描述性评价并给出等级,这种评价实际上是粗犷的、不具体的,对过程的关注不够,引领的功能不强,管理的功能也不容易体现;原来德育系统进行的学生行为规范日常评价要求明确,落实到事、到人、到行为、到时间,并且能够及时给予评价反馈,具有很强的管理功能,如果这种评价继续单独进行,就会造成新旧评价体系两层皮,如果纳入综合素质手册,其管理功能就容易被弱化。因此,我们需要研究新旧评价体系如何对接以及有机结合的问题,实现评管结合。

现在,我们开发了一个类似于驾驶本的评价手册,学生可以随身携带,此本包括综合素质评价的所有项目,又包含行为习惯养成的管理项目,可以实现实时的过程性评价,把评价和管理结合起来,每个学期可以盘点一次。“驾驶本”包括综合素质评价的6个方面的学期等级性评价结果,也包括一些过程性、激励性的事件记录,这样可以发挥评价的引领和导向功能;“驾驶本”还包括对迟到、早退、旷课、吸烟、肇事等随时发生的违规违纪事件的记录,随时提醒学生守规矩、讲文明、懂礼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榜样引领,异曲同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要求:新的评价体系要改变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的做法,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评价促进学生向哪个方向发展?评价如何促进学生发展?评价在实践中如何运作?评价能否发挥促进发展和教育学生的双重功能?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思考。

为引领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我校每年进行两次优秀学生评选和表彰,每学年末根据市区教委要求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干部、优秀团员。我校在第一学期末评选年级百名标兵和学校百名标兵,包括十佳中学生、三好学生标兵、学生干部标兵、学科竞赛标兵、社会实践标兵、社区服务标兵、科技特长标兵、艺术特长标兵、体育特长标兵、突出进步标兵。十佳中学生是综合表现最优秀的学生;三好学生标兵和学生干部标兵以上一个学期市区评选为基础,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其他七项标兵的评选突出学生的特长发展,旨在激励更多综合表现较好又在某一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通过相互衔接的评优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引领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这种评优过程突出激励性、过程性、参与性和引领性,操作简单,效果显著,是综合素质评价的支撑、补充和重要内容。

4.重点突破,分步实施

综合素质评价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多主体评价更是难于操作,工作量与实效性之间反差较大,操作者容易出现应付、逆反和焦躁情绪。因此,各校应该在综合素质评价的框架之内,在市区操作性方案的指引之下,结合自身校情,采取有效策略,重点突破,分步实施。

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范文第3篇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对于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评价,这也是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相对于传统的评价方式而言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课程改革的成效也逐渐得到显现,但是在实际评价过程中还是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综合素质评价的发展。

关键词 :新课程;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23)12-0124-02

新课程改革勇于突破传统制度,建立了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虽然在我国积极开展,但是其开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较多的瓶颈,这些瓶颈制约了综合素质评价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将详述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现状、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对策与建议。

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现状

1.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力量是政府。我国很多省份都积极地投入到评价高中学生体系的改革之中,而且也了相应的实施意见,从而达到高中学校积极落实改革。推动改革的主体不是学校而是政府,因此,这样的改革是具有很大效应的。目前各个省份对高中学生制定的评价体系因为地域的差异也有着较大的不同,南方的教育水平相对于北方而言要高一些,几乎所有的教育改革都是由南方学校进行的,南方较北方而言有许多优势,所以进行改革相对容易一些,在整体改革方面,南方的学校更加细致快速。这次改革之所以是由政府来领导是由于改革的难度很大,对高中学生进行评价的传统模式就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在我国已经根深蒂固,对其进行改革的困难很大,所以由政府的行政力量来领导改革,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改革的进程。这场课程改革推翻了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来对学生进行评价,而是采用综合素质评价的模式来进行评价,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达到社会的需求。

2.评价内容一致化。在对高中学生进行评价时,主要是根据教育部所颁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来实施的,综合素质评价模式主要分为六个板块,这六个板块不仅涉及到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还将学生的道德精神、合作能力、运动能力以及表现能力纳入到评价范围之内。这些都是无法进行量化的评价因素,所以学校在评价过程中主要是依据学生收集的材料,比如,可以反映学习能力的成绩、反映运动能力的比赛证书、反映道德精神的学校奖励证书以及反映表现能力的社会实践证书等,这些都可以很好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

3.评价主体多元化。在传统教学中对高中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主要是教师作为主体,教师作为主体则不能够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课程改革后增加了多个评价主体来参与对学生的评价,而且综合素质评价使得在传统评价体制中处于被动地位的学生有了可以参与评价的机会。综合素质评价的主体不仅是老师一个方面,还包括了学生以及家长的评价,这种评价体系使得对学生的评价不再单一化,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各个方面,使得评价内容更加完善。以往学生只是被动让教师评价,现今学生有了可以自我评价以及学生互评的权利,使得学生在评价过程中了解自己的缺点,方便其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积极改正。

4.评价方式多样化。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是考试与测量,这种方式已不能够反映学生全面的素质发展,所以现今高中学校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以及总结性评价两个方面来进行评价。这两种方式既能够区别学生的素质高低,也能够促使学生素质的不断提高,过程性评价就是对学生日常的学习方式与学习态度进行量化的评价,这就避免了有些学生平时表现很好而考试发挥失常的可能性,总结性评价就是对学生高中毕业时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5.评价结果形式全面化。课程改革后对学生的评价有着较大的不同,以往主要是利用考试分数来进行评价,课程改革之后是用等级来评定,A表示优秀D表示很差,那么B和C则分别对应良好和及格,通过等级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可以解决一些评价指标无法量化的问题,而且通过等级评价可以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存在的问题

1.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现行的评价指标多半都是难以进行量化的评价,这就导致了评价过程中容易有误差,因为这些不容易量化的评价因素在收集过程中有较大的难度。有些评价因素没有相应的证书来进行佐证,而学生又具有该能力时这就需要教师实际评价,这种情况在评价过程中非常常见,而且这种情况很难进行判定。另外,对于学生的等级评价所涵盖的内容较多,多数是位于B等级的良好,而良好的界定范围却非常大,不利于甑别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

2.教师缺乏相关培训。对高中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难度非常大,因为在评价过程中的许多指标都是无法进行量化的,如果教师缺乏相关的经验,那么教师将很难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而且在评价过程中也容易出错。为了全面评定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需要教师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表现,学生的日常表现也是评定综合素质的指标之一。

3.容易虚报评价结果。对高中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是全方面的,所涉及到的东西特别多,而且大多是不易量化的评定因素,这就容易导致在评价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的可能性。高中学校教师为了让学生考上好的大学,便在综合评价中夸大学生的优点、忽视学生的缺点,这种行为影响了综合素质评价的公平性,降低了拥有较高综合素质学生的优势。

4.综合评价过程趋于形式化。按照教育部所颁布的规定,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要落实到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将学生的日常表现作为评价指标。但是一些学校却没有这么做,而是在学生即将毕业时才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而且评价的高低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划分的,对于综合素质评价只是为了应对差事。

三、完善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对策与建议

1.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因为对高中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非常复杂,所以需要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来使教师更好地评价学生日常的表现,而且对于评价因素要进行量化,这样才方便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2.对教师开展专业培训。教师是评价学生表现的主要因素,所以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评价水平,要通过培训来使教师对一些不易量化的评价因素进行合理的评价。

3.严格管理评价制度。不少学校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存在着弄虚作假的行为,这种行为损害了较多学生的利益,使得拥有高综合素质的学生没有明显的升学优势。所以一定要严格管理评价制度,对于综合评价弄虚作假的教师或学校要进行严肃处理,以保障综合素质评价的真实性。

我国在对高中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中还处于摸索阶段,不少评价方式都没有较好的完善,这也阻碍了我国综合素质评价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敏.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现状、问题与对策[J].教育科学,2023,(2):20.

[2]张湘韵.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J].教育文化论坛,2023,(4):15.

[3]柯政.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的复杂性分析:以综合素质评价政策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23.

[4]崔允漷,柯政.关于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23.

[5]陈迁.普通高中艺术新课程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2023.

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综合素质评价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中国教育报》2006年12月27日第一版中,记者龙超凡发表了一文:《福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可作为高考参考》。作者在文中指出,从2006年秋季入学起,福建所有高中全面进入新课程改革。与此对应,在2006年秋季入学的高中学生在校三年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将作为高考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这也是福建出台不久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指导意见》中的规定。作者还简要介绍了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情况。对学生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每学期一次,评价表包含综合素质评价、获奖情况和教师寄语三部分。其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维度。毕业时,将对每学期的评价汇总得出综合成绩。根据综合素质的不同内容和表现特点,评价结果将呈现不同方式。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和审美与表现的评价结果以优秀、合格、尚待改进三个等级呈现;学习能力和交流与合作的评价结果以A、B、C、D四个等级呈现;运动与健康的评价结果以良好、一般、差三个等级呈现。届时,综合素质评价将采用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1] 。

综合素质评价是通过描述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行为和表现状况、社会公益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情况和日常表现,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真实反映普通高中学生的素质发展状况,作为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要求的重要依据,并为高等学校择优录取学生提供重要参考 [2] 。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本次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新命题,也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参考依据,对于推动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深化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必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现在,从教育局到学校,一线的实践者把很大精力放在实施综合素质评价上。综合素质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它的理念和方向是不容怀疑的。同时,由此引发的质疑和争论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些不可避免的担心:综合素质评价真的能给学生带来幸福吗?本文对此进行了大胆的讨论,以期引起读者更深入的思考。

二、由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引发的质疑与争论

1.综合素质评价会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出发点是全面地衡量学生在高中阶段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的状况,从学生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多维度、多层次考察学生的素质和个性发展。有一些教师和家长认为,这样的综合素质评价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比如,在道德品质这个维度上,学生为了获得高评价,就不能默默地做好事,而必须想办法让老师知道。他们认为这样并不是出于内心愿望地去做好事,而是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另外,有的学生为了展示自己的综合素质,忙忙碌碌地像赶场一样参加各种竞赛评比,只为了获得一纸代表着他的素质的证书。所以,综合素质评价应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加重学生的负担。

2.综合素质评价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吗?

当前的教育实践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育教学围着考试尤其是中考、高考转的现象。有些学校和地方为了本地区或本学校有较高的升学率,在课程的设置与安排上故意对考试设计的内容优先考虑,而考试不涉及的内容较少被关注,违背教育方针,没有向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教育,这样学生就不能受到全面的教育,也就很难获得全面的发展。值得肯定的是,综合素质评价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如果不通过学校提供全面发展的教育,而通过对学生个体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就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新课程改革真正落实到位,综合素质评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客观准确吗?

曾听到一位教师谈到,某些家长不顾学生的实际表现,从溺爱学生的角度盲目地给学生打满分。有些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并不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了什么样的发展,他们更为关心的是综合素质的结果。某些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表现出较高的综合素质,不会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上努力,而是在想方设法提高综合素质评价的成绩。还有一个问题可能会出现,某些老师对自己偏爱的乖学生打高分,而对自己不喜欢的调皮捣蛋的学生打低分,造成了对学生评价工作的失真。学生的自我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可能会失真,教师和同学的评价也或许存在着水分,那评价的结果就不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反映了。因此,广泛收集学生的各类信息、公开评价结果是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关键。

4.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挂钩行得通吗?

到目前为此,很多省份已经在高中试行综合素质评价。有人会问,现在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会不会为时尚早呢?首先,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公正性难以保证。其次,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未必能得到某些高校的认同。这是由于目前国家并没有把招生自主权交给高校,而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是与高校拥有高度的招生自主权密切相联的。有些高校的高考还包括动手操作、面试等,并不一定会认同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这一张纸。

5.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何在?

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按照“优秀”、“合格”、“不合格”和A、B、C、D等不同的评语和等级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察,给出相对模糊的评价。可谁都清楚,尤其是心急如焚的家长们更是一目了然,“不合格”和C、D就是分数差的明显标记。他们认为,学生要想成为“优秀”或者“A”,就要做更多的试题,就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否则,我们的学生就不能应付令人生畏的高考。“考试决定命运”仍然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是学生们难以逾越的鸿沟。综合素质评价只有从本质上改变学生为考试苦读书的命运,真正促进学生发展,才会有意义,这正是摆在我们的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

三、结束语

长期以来,高校招生只看学生的高考成绩,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社会和许多学校只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参考依据,对于推动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深化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必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样,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高校招生录取挂钩也是一把“双刃剑”,有其利也有其弊。如果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中有弄虚作假的成分,违背客观公正的基本准则,就会失去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初衷目的,同样影响学校坚持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积极性、主动性。虽然如此,但综合素质评价仍要坚定不移地进行下去。

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挂钩还有许多有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仅期望以此文能唤起读者对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更多的关注、理解、思考和参与,愿综合素质评价真的能给学生带来幸福!

参考文献

[1]福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可作为高考参考.

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范文第5篇

时光如梭,转眼即逝,当毕业在即,回首三年学习生活,历历在目:

三年来,学习上我严格要求自己,注意摸索适合自己情况的学习方法,积极思维,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强,学习成绩优良。

我遵纪守法,尊敬师长,热心助人,与同学相处融洽。我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努力为班为校做好事。作为一名团员,我思想进步,遵守社会公德,积极投身实践,关心国家大事。在团组织的领导下,力求更好地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性格活泼开朗的我积极参加各种有益活动。高一年担任语文科代表,协助老师做好各项工作。参加市演讲比赛获三等奖。主持校知识竞赛,任小广播员。高二以来任班级文娱委员,组织同学参加各种活动,如:课间歌咏,班级联欢会,集体舞赛等。在校文艺汇演中任领唱,参加朗诵、小提琴表演。在校辩论赛在表现较出色,获“最佳辩手”称号。我爱好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力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校运会上,在800米、200米及4×100米接力赛中均获较好名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