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精选5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范文第1篇

1 “诗歌之部”第一单元“推荐作品”中,选自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的《越中览古》,第2句是:“义士还家尽锦衣”,而常见版本该句一般是“战士还家尽锦衣”。

2 “诗歌之部”第三单元“赏析示例”中,同样选自上述版本的李白的《将进酒》第18句是:“但愿长醉不用醒”,而常见版本该句一般是“但愿长醉不复醒”。

3 “散文之部”第四单元“自主赏析”中,选自《樊川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的《阿房宫赋》第2段,有一句是“有不见者,三十六年”,而常见版本该句一般是“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4 “诗歌之部”第三单元“自主赏析”中,所选李贺《李凭箜篌引》,课下注释①对李贺其人的注释文字是这样的:

“李贺(791-817),字长吉,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是没落的宗室后裔。终身抑郁不得志,27岁就去世了。”

古诗文存世时间长,在流传过程中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出现不同版本,这很正常。在这里想说的是:教材编者将不同版本的古代诗歌散文内容编入教材供高中师生使用时,能否考虑得更周全一些,从而将负面影响尽可能降到最低?

1 “义士”和“战士”,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在第1612页和第1714页对“义士”和“战士”的解释是:

[义士]:勇于维护正义的人;侠义的人。

[战士]:①军队最基层的成员;②泛指从事某种正义事业或参加某种正义斗争的人。

众所周知,勾践被夫差打败后,卧薪尝胆,励精图治,“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举国上下,发愤图强,同仇敌忾,最终报仇雪耻,锦衣还家。从战前动员来看,尽管“三千越甲”是为“义”所激,士气高昂,但由“将帅二三子夫妇已蕃”可知,他们本是越国的臣民,国家有难,慷慨以赴,本属分内之事,情理之中,何“义”之有?称凯旋而归的将士为“义士”而非“战士”,不亦惑乎?因此,愚以为还是采用“战士”的版本为好,以免产生歧义,导致误解!

2 《将进酒》中“但愿长醉不用醒”一句,我们通常见到的版本多是“但愿长醉不复醒”,也有“但愿长醉不愿醒”的说法。那么,哪种说法最切近诗人内在情感呢?当是“不复醒”。因为“不用醒”是“不需要醒”,“不愿醒”是“不愿意醒”,“不复醒”是“不再醒来”。

李白厌恶黑暗官场,放浪形骸,寄情山水,“借酒浇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他当然希望一醉方休!而“不用醒”之意则显突兀。一则“需不需要醒”似乎受客观条件制约,而此句则完全是直抒胸臆,只有“愿不愿、想不想”的问题,与客观需求无关;二则“长醉”状态下应是无意识的,至少意识比较模糊,不管客观上需不需要,主观上实际是“醒”不了的。而“不愿醒”中的“不愿”与“但愿”对举,这样似有割裂文意之嫌:只愿意长醉下去,不愿意保持清醒。换句话说,就是只愿意长时间保持醉酒状态,不愿意头脑清醒地混迹官场。看似说得过去,其实在原句中,“但愿”两字统领后边所有文字“长醉不复醒”,其中“不复醒”是对“长醉”状态的进一步阐释!

3 《阿房宫赋》第二段中,到底是“有不见者,三十六年”好呢,还是“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好?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先得从“得”字的意思说开去。随便翻开一部《古代汉语词典》去查,“得”字有一个最基本的义项,就是“能,可能”,例子不用多举。在该句中,联系上下文的语境,从“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可知,天天涂脂抹粉、梳妆打扮之后翘首以待的宫女们盼望始皇帝驾幸自己处,那就像大旱之望云霓,赤土之盼甘霖,是殷切盼望见到而不能见啊!不仅文意豁然,而且主动被动昭然!可“有不见者,三十六年”能表达出这番意思么?相反,它只有两种解释:皇帝不想不愿见宫女,宫女不想不愿见皇帝。而这两种解释既不合文意,又不合情理!所以,还是“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好1

4 认为李贺是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这简直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因为,“陇西”只是李贺的祖籍。既然如此,为什么要说李贺是陇西人呢?

李贺(公元790~816),字长吉,中唐著名诗人。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他是唐宗室后裔,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又因家居福昌之昌谷,后人称之为李昌谷。他18岁到东都洛阳,以《雁门太守行》拜见韩愈,备受赞赏,遂声名远扬。21岁参加河南府试,被荐举进士,但遭小人的嫉妒和攻击,说李贺父名晋肃的“晋”与进士之“进”同音,犯家讳,依据礼法惯例,应避讳不得参试。李贺被迫放弃了考进士的权利,断绝了仕途之路,以后他一直陷于抑郁痛苦之中。后经人推荐,到长安任从九品的太常寺奉礼郎,地位卑微。李贺不堪屈辱,任期未满就告病辞官。年仅27岁,就病卒家中。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有《高轩过》《雁门太守行》《罗浮山人与葛篇》等。其作品集为《李长吉歌诗》。他的诗歌在唐诗中别具一格,被称为“长吉体”。

更重要的是,今河南洛阳宜阳县尚存李贺故里的一些佐证:昌谷今名无存,据考证应为今宜阳县三乡乡。李贺故里当在连昌河东的西柏坡村。这一带村落相连,绿竹成园,有的竹园超过百亩,与李贺诗歌所写相似。1992年10月,西柏坡学校落成了高3.29米的李贺雕像。连昌河西岸有唐塔一座,砖结构九级密檐式,高十余丈,下部砖刻浮雕完好,为五花寺(即连昌宫)遗址,旁有汉山云刹光武庙。当年的权贵显要和文人学士武则天、唐玄宗、韩愈、白居易、元稹、杜牧等均在这一带留有诗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范文第2篇

一、选修课并没有尊重学生选课的权利

以前没有上过选修课,很多学生以为上选修课会像大学里一样,自由选课,实行“走班制”,觉得“好玩”。事实上,开的选修课都是教师规定好的,学生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选修课的初衷是“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但学生连选择的权力和机会都没有,“个性的发展”只能是纸上谈兵,自欺欺人。学生觉得新课改就是口号,改来改去,换汤不换药。尽管如此,学生对选修课本还是有所期待的。刚发下《外国小说欣赏》一书后,学生急切地阅读起来,而我上第一课《桥边的老人》时,就发现学生情绪不高。有的学生说:“这些文章哪里像小说啊?一点都不好看。”因为有了上《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经验,有的学生说:“老师,分析几个月的小说也太夸张了吧?”学生是敏感的,学生的感受又何尝不是老师的担心呢?

二、对选修课的定位不妥当

湖北省2009年才正式进入新课改,2023年始设选修课,而考试大纲要到2023年下半年才出炉,所以湖北2023年高考考什么,怎么考,谁也说不清楚。有的老师认为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补充资料,上多上少无所谓;有的老师把选修课跟必修课同等对待,每篇文章都认真讲解。但课时安排是有限的,就算征用自习课,也只能点到为止,越是想面面俱到,越是一面都不精。而老师的授课态度和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老师蜻蜓点水,学生就泛泛而读;老师深耕细作,学生就紧赶慢赶。前者使得一本书上完了,学生对课文基本没印象;后者使得要想在规定的时间上完课都很困难,更谈不上让学生消化吸收。考起试来,两种学习模式下的学生考试成绩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学生的学习热情直线下降。

三、课堂教学自身的难题

对农村中学来讲,选修课就像烫手的山芋,不开是不可能的,要开,也确实困难重重。教学资源紧缺,腾不出足够的教室,网络设施不齐备,也没有足够的师资来开设所有的选修课程。而且每个老师都要上学校确定的所有的选修课,这对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提出了相当大的挑战。有的老师对古典诗词颇有研究,教起《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就很顺手,可是他不喜欢现当代诗歌,教读《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的时候就感觉很吃力。当然针对这个问题,老师们课前“恶补”一下也不是解决不了的,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有些历史“肿瘤”真不是一时半会能割除的。课时一紧张,课堂教学中,必然是教师嘴忙,学生手忙,当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另外,各科都在赶进度,挤时间,学生的课外作业太多,要想学生课外研习语文教材,无异于天方夜谭。记得李阳先生来我校宣传“疯狂英语”的时候,跟学生讲:“整块的时间留给数理化,睡前饭后零星的时问就留给英语吧!”对此,学生奉若宝典。甚至有学生认为语文课就是休息课,是否认真听讲对考试成绩没什么影响。

虽然困难重重,但既然选择了课改,便只能风雨兼程。况且很多精彩的范例告诉我们只要摸索出一套适合学生的课堂模式,课改一定能卓有成效。比如山东杜郎口中学就是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曾被划入撤并行列,但就是这样一所学校,依靠其扎根课堂教学实践创造的一整套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几年间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一跃而成为茌平县初中教育的“东方明珠”。虽然杜郎口中学的成功不可复制,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中获取一些有益的经验。针对高中语文选修课,通过学习、思考、探讨,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参考意见:

一、教师要认真研究新课标,确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吃透新课标的精神,教师要真正走进选修教材,对选修课要有深入的认识与理解。选修课教材相比其他教材,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涉及面广,内容新颖,知识系统,研究深入,知识面广,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新课程突显了语文的基础性、应用性和选择性,关注人的自身发展,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能力。例如,在《外国小说欣赏》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大多数文章没感觉,因为学生对文中所写的生活比较陌生,对西方的一些思想观念不了解。所以笔者执教时,以话题为切入点,先研习各单元话题,为学生指明阅读研究本单元小说的重点和方法,把文本作为范例,并不逐字逐句分析,只是让学生求同析异,了解小说创作的一般规律,领略小说创新千变万化的魅力。在《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的教学中,指导学生在吟诵中还原历史,揣摩人性,发现美、鉴赏美,懂得“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从而达到陶冶性情,提高素质的目的。只有观念更新,才有可能在教学设计上有所创新和突破。

实施选修课程的关键在教师,教师应针对选修课程实施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普遍的、共性的问题,悉心揣摸、交流、讨论。将教研精神贯彻到每一天每一节课中。

二、教师要吃透选修课教材,从宏观上设计教学思路

拿到教材,教师宜先通览,然后对教材内容加以选择整合,从宏观上设计教学思路。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为例,袁行霈先生的编排方针是“守正出新”,将诗歌编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让学生探究诗旨;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让学生把握诗境;第三单元“因声求气,涵泳诗韵”,让学生体会声韵。但是,笔者在教学中感觉按课文编排顺序操作起来很别扭。且不说选文与单元主题是否匹配,就是这三个单元的编排顺序也不符合学生学习诗歌的一般思路。学生拿到一首诗,首先应该是读,反复读才能“因声求气”,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读,学生可以略通其意。然后应该是“置身诗境”,调动自己对古典诗词知识的积累,“缘景明情”,一般而言,优秀的作品穿越千年,还能让读者与之共鸣,必然是写人之常情,世之常理。而一些倾注了诗人特定时刻特殊感受的诗作,读者究其根源时才是“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发挥效应的时候。按课文编排顺序去学,学生的感受是由紧到松,由难而易了。

所以,教师上课前,先要将整本书研读一遍,整合资源,才能挥

洒自如。例如,将第二单元“自主赏析”中韦庄的《菩萨蛮》与第三单元“推荐作品”中温庭筠的《菩萨蛮》整合到一起教学,就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把握花间词的主要特点,又能比较不同作者在同一词牌下的不同风格。再如可以按艺术风格将李煜的《虞美人》、李清照的《一剪梅》、周邦彦的《苏幕遮》和姜夔的《扬州慢》、苏轼的《新城遭中》等词放在一起,比较“婉约”与“豪放”、“婉约派”与“清雅词派”的区别。依据主题,可以把屈原的《国殇》,杜甫的《蜀相》《旅夜书怀》《阁夜》,高适的《燕歌行》,陆游的《书愤》等聚合在一起组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诗歌专题。这样整合文本,教师方便操作,学生也容易接受。

在具体操作时,教师要突出选修课“选”的特点,尽量尊重学生意愿。让课堂形式多样化。比如学习《外国小说欣赏》,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很困难,对文本的解读也有诸多困难,教师就应多讲一些;学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生的知识储备较为丰富,有话可说,教师可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篇目自己讲。无论如何操作,都要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欣赏能力为宗旨。

三、立足学生实际。紧跟高考风向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范文第3篇

传统戏曲中的这些曲词,比比皆是,如果我们把它们单独拿出来和宋词比较,非常相近,甚至有些本身就是词。它们和戏曲中的说白共同构成了戏曲的脚本。这些曲词在戏曲脚本中占的比重是非常大的,它们本身就是构成戏曲脚本的主体部分,这和作为叙事文学的小说以诗词作为表现手段不一样,比如《红楼梦》中古典诗词非常多,但它仍然是以古白话叙事为主;也和西方戏剧或是五四以来的话剧不一样,后者人物语言主要是以模仿、反应现实生活的日常用语。因此就产生这样一个疑问:传统戏曲脚本以诗词为主,怎么讲述故事?实际上,传统戏曲讲的故事更多是一个故事大概,或是类型化的故事,它的目的不在于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这和西方戏剧通过注重生活细节和细节真实的表演来反映和再现生活是不一样的,是两种不同的审美情趣。传统戏曲不是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讲故事的目的是为了抒情,或者说抒情在传统戏曲中处于更为重要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于是,故事往往与诗歌和音乐一样,是为表达情感服务的,这与整个传统艺术精神相一致。因此,“以歌舞演故事”,剔除受西方戏剧理论的影响,传统戏曲应该理解为以歌舞表演故事,歌、舞以及故事都是服从于戏曲抒情需要,而非像西方的戏剧讲究故事的情节和冲突,讲究真实再现社会生活。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理解西方戏剧理论中的“三一律”、“第四堵墙”与中国传统戏曲“四折加一楔子”有着多么遥远的距离。

音乐在传统戏曲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所谓“戏曲”即是“戏”和“曲”,前者是指故事,后者是指音乐。传统戏曲以歌舞表演故事,这“歌”即指诗歌,就是诗和音乐。王骥德《曲律》云:“唐之绝句,唐之曲也,而其法宋人不传。宋之词,宋之曲也,而其法元人不传。以至金、元人之北词也,而其法今复不能悉传。是何以故哉?国家经一番变迁,则兵燹流离,性命之不保,遑习此太平娱乐事哉。今日之南曲,他日其法之传否,又不知作何底止也!为慨,且惧。”③作者把唐诗宋词元曲称作“曲”,也即是音乐。中国古代诗乐不分,诗和音乐就像一个钱币的两面,比如诗经既是诗同时也是音乐。正因为如此,对于传统戏曲的欣赏,观众一般都习惯说“听戏”;今天我们看到传统戏曲多以折子戏演出,而较少对一出戏作完整的演出,原因就在于演员和观众重视的是音乐而非故事。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戏曲中的音乐,并非仅仅是指戏曲中唱的部分,戏曲中的“说白”也是音乐性的。传统戏曲讲究“唱”、“念”、“做”、“打”,“念白”其实就是旋律简单、没有伴奏的唱,演出中常常由“唱”带“念”,由“念”转“唱”,但这“念”绝不等同于话剧中的对白,其同样是具有节奏感的“音乐”,是具有节奏性、旋律性、音韵性的音乐语言,只是相对而言,它的音乐抒情感染力要弱于“唱”。戏曲中的“唱”或“念”,所表现的一般是剧中人的对话、自言自语或内心独白。尽管在表现形式上有“唱”、“念”之分,但就每一个角色而言,它都是同一个剧中人在“说话”;就整部戏的众多角色而言,则是互相有着交往的若干剧中人彼此间在“说话”。这当中,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人是惯于用与生活语言形态迥异的音乐化的声乐语言———“唱”来“说话”的④。这也是戏曲演员讲究字正腔圆的原因,和话剧演员的要求并不一样。话剧中的对白强调模仿现实生活、讲求真实的人物对话,与此相比,中国传统戏曲中的“念白”可谓“不是人话”,它是高度程式化的诗性语言。今天的观众感觉传统戏曲中的对白是“拿腔捏调”,实际上,我们不会把唐诗、宋词作为日常口头表达语言来审视,但是却自觉或不自觉地从日常语言表达的角度来看待戏曲中的“念白”,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到一个世纪以来西方话剧传统影响所致。

那么,传统戏曲“以歌舞表演故事”,怎么样用“歌”演绎一个故事?音乐在其间的作用又是什么呢?音乐就其本质而言是情感激化的产物,歌咏之声表达的情志不是常规逻辑语言的叙事、达意、说理,而是用变化的音阶、节奏、旋律所组成的音乐语言来宣泄情感,是情感的直接语言。因为“凡属人类,不论他是到了怎样的文化程度,遇着说出来的话不能够满足他的内界要求的时候,他总是会由内界发出一些声响来,或欢笑、或愁叹,这些由人们内界发出来的自然的声响,就是音乐的元素,音乐是用来补救说话的缺乏的一种语言。”⑤音乐的长处在于描绘情感,描绘文字难以描绘的情感。因此当高度抽象化的语言符号难以表达感情时,音乐的补充随即开始。所以美学家们指出:“歌词配上了音乐以后,再不是散文或诗歌了,而是音乐的组成要素。它们的作用就是帮助创造、发展音乐的基本幻象,即虚幻的时间,而不是文学的幻象,后者是另一回事。……歌曲绝非诗与音乐的折衷物,歌曲就是音乐。……当一个作曲家为一首诗歌谱曲的时候,他把这首诗变成一支歌,原诗就不复存在了。这就是为什么肤浅的、伤感的抒情诗也能像那些不朽的诗作一样成为好的歌词。”⑥这一原则,当然也适用于戏曲中音乐语言和文学语言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有些唱词粗俗鄙陋、文理不通,但在戏曲演出中竟会深受观众欢迎的原因。

其实,音乐在整个戏曲演出中固然为整出戏的主旨服务,但音乐本身的艺术性和可欣赏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以至于在“以歌舞表演故事”的戏曲中,观众在欣赏它通过剧情所塑造的人物、所反映的生活之外,还经常把更多的注意力倾注于赏鉴演员歌喉的优美。有些地区在生活用语中,把欣赏戏曲演出叫做“听戏”就是这个原因。再有,折子戏的演出和欣赏也非常有力地说明这一点。在折子戏中,观众对音乐的欣赏和重视肯定超过对整出戏的故事情节的关注。就好比今天的大型音乐节目“同一首歌”,即使我们把一台节目中所有演员的音乐组成一个具有文学性的故事,我相信观众还是非常清楚这是音乐会而非看电影。

与戏曲语言的诗化、音乐化相对应,传统戏曲表演中的动作也是高度程式化、舞蹈化的。传统戏曲的诗化、音乐化决定了戏曲不是以真实地再现社会生活而表演故事,而是以抒情表意为主,与戏曲中的诗歌、音乐一致,表演者的动作也是高度程式化、舞蹈化的。

在“以歌舞表演故事”的传统戏曲中,舞蹈和音乐的功能与地位相似。首先,戏曲中的舞蹈要服从于戏曲“表演故事”的需要,舞蹈在戏曲中以自身独特的表现方式和诗歌、音乐一起共同“表演故事”。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符号,动作的程式化既是戏曲艺术长时期以来的积累,也是形体语言在“三尺舞台”上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就像经过符号化的语言文字得以成为交流的工具一样,动作如果不尽可能地程式化也绝无可能承担传统戏曲中如此高密度的信息传递。戏曲中的舞蹈与动作的程式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舞蹈有着自己的表现方式,它与音乐、诗各自在自己的领域内既紧密结合又最大程度地发挥各自的作用。《礼记》云:“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同时他们也认识到,“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⑦古人对诗乐舞的审美认知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有助于我们认识戏曲中舞蹈的地位和重要性。

既然传统戏曲以诗歌、音乐和舞蹈作为表现手段,就要遵从诗歌、音乐和舞蹈自身作为艺术的存在方式和内在规律。就像莱辛在批评《拉奥孔》时指出的那样,受自身艺术形式影响,雕塑《拉奥孔》所反映希腊神话中拉奥孔的痛苦和荷马史诗对此的表达是不一样的。因为二者使用的艺术材料不同,艺术表现美的可能性和方式也就有着很大的不同。雕像所表现的拉奥孔不像在荷马史诗里那样痛极大吼,是因为雕刻的物质的表现条件在直接观照里显得不美(在史诗里无此情况),因而雕刻家(画家也一样)须将表现的内容改动一下,以配合造型艺术由于物质表现方式所规定的条件。这是各种艺术的特殊的内在规律,艺术家若不注意它,遵守它,就不能实现美,而美是艺术的特殊目的⑧。同样,产生于传统文化中的中国传统戏曲和西方话剧相比,一个是以“歌舞表演故事”,一个是通过模仿现实生活的语言和动作力图再现生活,其间的距离恐怕不亚于雕塑和史诗之间的差异。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范文第4篇

可以说,选修课的开设为高中语文教学打开了一个崭新的视界,也展现了一个美好的愿景。它从教育理念到课程文化,从教材内容到教学方法,向我们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但是,理想并不等同于现实,必须看到,选修课的实施实践并不那么美好。选修课的实施,正处在摸索阶段,一切皆有可能又无从下手,使得一线教师往往感到迷茫。

选修课的核心在于课程的选择性,选课是选修课的第一个层面,这是毋庸置疑的。新课标明确提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的五个系列为: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福建省大多地市选用人教版选修教材,根据这一要求,总共编选了16本教材。教材如此丰富,课时如此有限,如何选课就显得至关重要。选课由谁来选?选课的标准是什么?选择怎样的内容?这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可以说,只有掌握好选修课的“选法”,才有可能实现选修课的目标。

一、兼顾教师与学生的选课意愿

选修课由谁来选?答案似乎很明确:由学生来选。可是,从选修课的实施现状来看,似乎并非如此。首先,选修课所用教材均是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定,学校、教师、学生都没有参与到这个选择的过程;其次,选修课设计中提到的在课程自由选择背景下的走班制教学这种师生均非常感兴趣的形式,由于学校考核制度与硬件条件的制约,在大多数学校只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书面字眼;再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选课有绝对的话语权,老师选什么,学生就学什么,非常便于操作,也非常自然。这样,选修课强调学生的个性化、自主性的特征就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

那么,是否应该把选课的权利完全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这似乎符合选修课改革的精神,但是不现实。在走班制受到种种制约无法在中学普及的情况下,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模式是我们目前最佳的选择。班级授课制是无法兼顾所有学生的需求和喜好的。在采用班级授课制的背景下,放手让学生选课可能会彻底搅乱学校的教学秩序。

因此,选课必须兼顾学生的自主选择与教师集中统一,既要考虑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和个人兴趣爱好,又要考虑整个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计划的安排和教学进度的推进。在高二上必修五的课程即将结束时,将选修课程向学生公布,指导学生进行课程的选择。在选课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兴趣。从两轮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对于小说类的选修内容比较感兴趣,选择小说欣赏的学生相对较多,此外选择《中国古代诗歌与散文欣赏》的学生比较多。其次,指导学生结合自身学习的问题进行选择。比如《语言文字应用》学生选得比较少,但实际上学生在语法学习方面比较匮乏,语言运用方面的短板是制约学生语言能力提高的重要原因,学生最好能进行一定的语言文字应用方面的学习与训练,所以可以引导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些比较有价值有趣味的内容。再次,结合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选择。比如《先秦诸子选读》、《中外传记选读》和《新闻阅读与实践》。在学生选择的基础上,教师要进行一个选择。比如学生选择了《中国小说欣赏》,这本教材总共九个单元,选编了古往今来十八部小说,其中大多是长篇小说。倘若整本教材都学习的话,其他选修课程就不用学习了。因此,教师要进行选择,择其精要而教授。

二、兼顾课内整合与课外延伸

语文科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更具开放性,语文学习的课内与课外似乎是很难界定的。语言学习无处不在,“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很有道理。美国中学就没有所谓的“语文课”,他们认为在任何学科都是语言学习的过程与机会。因此,在选课时,可以有效利用教材,精心选择,大胆取舍,做好课内资源的整合,同时还可以拓宽视野,纵深挖掘,将选修课延伸至课外。

课内的整合在于通过求同存异,将知识归类、建构,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可以将所选诗歌进行归类整合。比如按照题材、诗体、诗人、时代、内容等。按题材编排,可分为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记游诗、励志诗等。重新归类后,学生可以循着不同题材的诗歌,进一步明确其各自的特点及风格,从而形成理性的认识。在学习散文部分的第一单元时,单元的主题是“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按照这一主题,可以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杜甫的《登岳阳楼》、《泊岳阳楼下》、《陪裴使君登岳阳楼》和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等同题材的诗文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明白在塑造形象方面,诗歌散文是各有特点的。

课内整合是对教材横向的处理,而如果要纵向挖掘,就必须进行课外的延伸。课外的延伸首先是知识、内容的延伸。比如,《中国小说欣赏》选了《红楼梦》中的一个片段《情真意切释猜嫌》,凭这么一个片段不可能真正了解《红楼梦》,因此必须适当地进行课外延伸。

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不仅是知识内容的延伸,更应该是能力的延伸。比如:通过知识的延伸,温故知新,举一反三,从而提高整理、概括、归纳、分析的能力。比如《文化论著研读》不仅要“整体了解论著内容”、“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提出自己的见解”,而且要“借助工具书、图书馆和互联网查找有关资料”,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反思,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由此,选修课走出课堂,拓宽学习的渠道,尝试各种有利于学习的方式方法,最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兼顾个性发展与高考备考

选修课关注的是学生个人兴趣与个性化发展,着眼于处理学生的兴趣特长、专业志向和职业潜能的关系,因此选修课教材的编选是审美与实用并重,共性与个性并存。与此同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行的人教版选修课的16本教材,都与高考的考试要求息息相关,只是有些关系直接,有些关系间接。因此,选课时应该兼顾个性的追求与高考备考。

高三的复习内容庞杂,任务艰巨,如果能够在高二选修时就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将考点有序地“化整为零”地进行渗透,高三复习就会轻松许多,从容许多。而且,从福建省高考的考试要求来说,有许多考点的复习是不能留待高三才进行的,比如“文化经典”的复习,绝非高三几个星期就可以完成的。选修课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将高考复习“化整为零”的平台。

在现行人教版选修课教材中,《先秦诸子选读》对应的是“文化论著”考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对应的是“诗歌赏析”与“文言文阅读”考点,小说类欣赏与散文类欣赏对应的是“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新闻、传记等选修课程对应的是“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点,《语言文字运用》对应的是“语言运用”考点,《文章写作与修改》对应的是“作文”考点。这些对应关系十分密切,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为例:关于“诗歌之部”,三个单元分别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正好与诗歌赏析的三个考点相对应:赏析古代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赏析古代诗词的形象、意象、意境,赏析古代诗词的语言和表达技巧。《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国民俗文化》、《演讲与辩论》虽然没有直接对应相关的考点,但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有莫大帮助。因此,在选修课的选课与教学过程中兼顾个性的发展与高考的备考不仅可能而且必要。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范文第5篇

优秀的诗歌有顽强的生命力,欣赏这样的古诗词,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增加我们的知识,且能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通过诗歌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把握文学的品性,因此要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受。那么如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呢?

多读,因为读是诗歌鉴赏之灵魂。古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歌的意蕴只有在读中去品味,不读永远不能得其神韵。其实不只是诗词,概言之,语文学习的根本也就一个字—读。读是语文教学之魂,也是诗歌欣赏之魂。现在,中高考考古诗词是传统题目,关于新诗鉴赏,现在也作为考察学生能力的一种方式。一切典范之作都有一定难度,有多重含义,有多种解释,阅读时就应有较强的鉴赏力。像苏婷的〈致橡树)就不仅仅是一首爱情诗,也不仅是现代女性的独立宣言,它更强调现代人的独立个性,还可以泛指民族间的独立自主精神。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审美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后边两点就难于理解。

感悟。诗与散文最大的不同,在于诗歌所蕴含的文字之外的意义,在于符号之下附载的意象、暗孕的哲理、流淌的音韵、跃动的情趣。在诵读的基础上,能对每首诗中潜藏的独特内容进行发掘。

诗词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宝藏极其丰富。可以说,上自天文,下至地理,万事万物,皆于诗中。美丽的景色,做人的道理,高尚的情操,审美的趣味,应有尽有。如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生死观、价值观;杜甫《望岳》中“激荡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那种开阔胸襟;白居易《赋的古原草送别》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所寓含的顽强拼搏的意志。诗词中蕴含的思想精华和情感魅力,举不胜举。

诗歌的表现手法,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其间有一个绝句叫:“三光日月星,四诗风雅颂”。

这“六义”中,“风、雅、颂”是指《诗经》的诗篇种类,“赋、比、兴”就是诗中的表现手法。

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宋代学者朱熹在《诗集传》的注释中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如,《诗经》中的《葛覃》《芣苢》就是用的这种手法。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说:“且何谓为比也?盖写物以附意,扬言以切事者也。”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诗经》中的《螽斯》《硕鼠》等篇即用此法写成。

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朱熹更明确地指出:“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如《诗经》中的《关雎》《桃夭》等篇就是用“兴”的表现手法。

这三种表现手法,一直流传下来,常常综合运用,互相补充,对历代诗歌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

把握诗歌的诗情画意,发挥想象力。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诗歌是灵动的,充满了诗人的智慧和灵秀。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是由众多意象组合起来的画,德国文艺评论家赖斯新曾这样说:“诗是动的画,画是动的诗。”欣赏诗歌时,应拓展无限想象,让诗中景、诗中物、诗中人在脑海中浮现、加工,展现一幅幅立体的图景。引导自己步入诗境,使自己如见其景,如见其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达到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融。所以鉴赏诗歌应积极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己的生活储存,开展联想,开拓想象,给思想插上双翅,自由翱翔,仔细体会,用心感悟,步入诗的境界。

把握诗歌的音乐美。诗歌是语言的精华,诗歌的语言准确、生动、凝炼、精辟、优美、形象,往往一字千钧,一字震人心灵,言简意赅,留给读者许多想象的空间,如“红杏出墙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闹”字与一个“绿”字,境界全出,成为千古佳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