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案例(精选5篇)

家庭教育案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家庭教育 案例 心理障碍 重要性

如今的教育,学校已不能完全再独当一面,需全方位地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家庭教育更存因其不可替代性,在学生的终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什么是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按社会培养人才的要求,通过自身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百度百科]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在美国通常称为家庭生活教育,夸美纽斯称之为母亲膝前的教育。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但是当今社会,家长们把孩子的教育扔给祖父母,扔给学校。殊不知家长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下面就两个真实案例分析说明家庭教育究竟有多重要。

二、案例两则

小芳和小丽(化名)都是文理分科后分到班上的。小芳较为内向;小丽较为外向。在高二下期,两人先后爆发出了心理问题。

(一)学生心理障碍基本情况

1.小芳,家住农村,有一小10岁的弟弟,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打工地点也不远,就在当地,家庭状况还可以。小芳从小学起就在外婆和舅舅家住,由于外婆特别严厉,所以小芳经常被关在家里,到初中时就已经很内向了。

2.小丽,家住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工作较好,家庭条件富裕。初中时在外住宿,高中时在家住宿,走读生。和同学相处良好,性格开朗,只是略“娇气”(同学评价)。高二下突然爆发出很强的厌学心理,对“强迫”她来学习的父母相当不信任,双方爆发了冲突和争执。与之交流后,发现小丽初中在外地就学,感到被同班同学强烈地排斥;且小丽身有疾病,容易尿频,所以她感觉老师不喜欢她。不愉快的初中生涯使小丽对送其到外地就学的父母产生了怨愤之情,并在逐渐与父母疏远。

(二)心理障碍分析

通过小芳和小丽的成长经历,我们发现两人均是对感情比较敏感、渴望关爱的人群;在青春期,二人的父母均没有陪伴在身边,有强烈的孤独感,缺乏安全感,并逐渐由对父母由期待转为失望和不信任。由于不同的外界环境,小芳在想象中寻求安全感,日渐封闭内向;小丽在同学身上寻求安全感,日渐“活泼开朗”。在人格形成的关键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引导,二人的人格发育均出现了问题,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障碍。

长期以来,家长们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外在物质条件,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实际上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才算是真正健康的人。

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有的家长对子女经常训斥,使孩子对父母见而生畏,缺乏感情交流。孩子遇到困难得不到帮助,遇到挫折得不到鼓励,使孩子有种“压抑感”、“委曲感”。有的父母感情破裂,双亲离异,严重摧残了孩子的心灵。更有些“问题家庭”家长本身品德低劣,作风不正,对孩子的危害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家庭教育不当,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青少年时期,尤其从小学五、六年级到初中这一阶段的年龄,正是学生的“过渡时期”,国外称之为“危险年龄”。这时期青少年由于生理上的迅速“成长”极大地打破了生理和心理之间的平衡,打破了心理诸因素之间的平衡。这时期青少年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又有较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他们精力旺盛、感情充沛,但带有冲动性,不善于克制,行为不易预测,也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对于这种悄悄来到的变化,青少年自身没有思想准备。这个阶段家长的陪伴、引导尤为重要。事实上,很大一部分成年人心理疾病产生于中小学时期。

由此可知,小芳和小丽的心理障碍问题在中学中是很正常的,只是情况较为严重。那么已经发现的问题,双方父母是怎么应对的呢?

(三)父母对问题的应对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1.小芳父母的应对:文理分科后,进入新的班级,小芳的父亲每个月替小芳请一个星期的假,从这里其实已经看出了,小芳的家人实际上已经意识到小芳的心理问题了,并且采取了药物治疗。正是因为感觉小芳“痊愈”了,父母在高二时期放松了对小芳的关注,更加关心更小的弟弟,安全感的缺失使小芳情况急转直下,不听课、不做作业、自言自语……而班主任在与家长交流几次之后,家长拒绝与班主任交流,并说:“腿在她身上,爱去哪去哪”。

2.小丽父母的应对:小丽心理问题爆发出来之后,父母积极与班主任联系,和小丽谈心,召开家庭会议想办法,母亲甚至请长假陪伴小丽。小丽正视了自己的问题,敢于说出自己在初中时的难堪和痛苦。最终小丽和父母一起到医院进行心理治疗。一年后小丽继续了自己的高三生涯,并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学校。

从上诉两则案例中我们看到,同样是因为青春期家庭教育缺失问题,同样因孤独感造成的心理障碍。同样的问题,不同的应对,带给孩子的是不同的人生。这充分说明了一个有责任心的家长,一个敢于面对问题的家长,一个重视家庭教育的家长给孩子带来的是什么。

三、结语:班主任可以做什么

家庭教育如此重要,但目前很多家长并不重视,或者说不具备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技能,作为班主任我们可以“帮帮忙”。

1.关心学生,关注学生的身心状况,及时与家长联系。

2.做好家长培训,在家长会上给家长进行简单的家庭教育培训,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状态,指导家长在本阶段如何关心爱护学生,减少摩擦,如何与孩子谈心,遇到早恋、厌学等问题如何处理。面对高三学生如何做好家长工作等等。

3.通过与家长面谈、通话等对学生具体问题进行具体指导,提供可行性建议,让家长逐渐“成长”为成熟的家长。

4.通过建议家庭活动加强情感交流,增进家长和孩子的感情。

【参考文献】

家庭教育案例范文第2篇

1.通过系列主题班队会、国旗下讲话,开展感恩教育活动

通过每周的主题班队会、国旗下讲话,开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道德素质,努力培养非常态家庭子女懂得包容、学会尊重、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树立正确的感恩观。我们利用每年的学雷锋活动日,母亲节、父亲节、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等节日,让学生感激社会关爱之恩,感激父母养育之恩,感激同学互助之恩,感激老师教诲之恩。这些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对国家、对父母、对同学的感恩之情,时时处处以感恩之心待人接物。

2.红歌大合唱比赛

2023年3月到5月,**小学组织开展“红歌大合唱”活动。每个班级表演两首红歌,音乐教师通过音乐课、班主任通过班会课认真组织学生排练。全体学生歌唱祖国的繁荣昌盛,在重温经典红歌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展现孩子们奋发向上、快乐成长的风采,这让孩子们更加感恩、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童心向党礼赞百年”绘百米长卷活动

2023年4月28日,在南小操场举行礼赞百年绘百米长卷活动,孩子们穿着校服,佩戴红领巾,自带油画棒和水彩笔共绘百米长卷,献礼建党百年。瞧,他们用五彩斑斓的色彩描绘心中对党的感恩之情。本次活动社区和电视台都参与,不仅展示了南小风采,还对少年儿童进行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才艺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开展感恩教育读书、讲故事、演讲比赛活动

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关心,学会回报,学校决定2023年11月开展“让我们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为主题的手抄报、讲故事、演讲比赛。各班级先在班级开展,然后选出最好的1-3名选手参加全校的手抄报、讲故事、演讲比赛。

5.利用课堂教学进行感恩教育渗透活动

以课堂作为教育的重要阵地,实施有效的感恩教育。比如,在语文教学中,挖掘教材中的孝道素材,渗透孝道教育。利用阅读、习作,让孩子表达孝顺之情。真正把感恩教育与学科教育结合起来,完善学校的德育,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6.每月一元献爱心活动

南小有一特色,就是让每位学生每月从自己的零花钱里节约1元钱捐出来,这些钱集中起来年末买些手套、围脖、笔袋等学习、生活用品捐赠给班级品学兼优、家境贫寒的孩子。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和同学们的爱心。学会感恩学校,感恩身边同学,好好学习,将来也把自己爱心献给身边的每个人。

总之,南小感恩课题开展研究以来,我们关爱非常态家庭子女,从他们的一言一行、点点滴滴中,从小事中,教育他们常怀感恩之心,去感恩我们的父母,感恩我们身边的人,去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爱我们的学校,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二、班主任沙龙助力课题研究

自刘琴担任**小学校长,我们就以年级组为单位,每月开展一次班主任沙龙活动。这是对近期班级管理工作的梳理、总结、提炼、分享。活动中,老师们结合自己的教育经历奉上一道道智慧大餐,尤其是对非常态家庭子女感恩教育的案例,大家各抒己见,通过思想的碰撞和心灵的交流,课题组老师都有了新思想和新设想。现在,班主任沙龙活动已成为我校的每月常规工作,对我们课题研究起到助推作用。同时,也促进**小学的德育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全面提高**小学学生的道德素养,现在,许多班级的非常态家庭子女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他们学会感恩、励志成才、诚实守信。

三、存在问题及反思

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1.理论素养不够。课题组成员阅读了一些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书籍,丰富了自身的理论素养,但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感觉到理论知识的缺乏。

2.本课题中,非常态家庭子女感恩教育问题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如何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因材施教,找到适合非常态家庭子女感恩教育策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家庭教育案例范文第3篇

幼儿园家庭教育工作至关重要。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最深远,父母的言行举止都是幼儿模仿的对象,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态度、家庭中人与人的沟通方式,时时刻刻都影响幼儿未来人格的发展。教师与父母如何配合才能教育出具有美好心灵,具有创造力、有信心、有责任心、有责任感而且乐观向上的孩子呢?我们架构起幼儿园与家庭沟通的桥梁,促进家长的认同感和合作心,较好地实现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同步协调发展,特举行家庭教育征文活动。

一、征文范围

围绕家庭教育的学习心得、育儿体会、读书笔记等,(征文内容建议:指导孩子交往的案例、指导孩子学习的案例、孩子习惯培养的案例、亲子沟通中的案例、读有关幼儿教育的书的体会等等)

二、参加对象:幼儿园全体家长

三、活动时间:2023年5月5日至5月16日

四、征文方式:

2023年5月16日前把征文案例的电子文档交到各班班主任处,各班班主任于5月19日前上传到教学处。上交征文时同时一并上交1、2张亲子家庭照。

五、文本要求:

1、在案例文本中运用日常生活中教育细节的真实故事。

2、案例文本撰写的可以是成功家庭教育细节,也可以是缺失的家庭教育细节。无论哪一类细 节,对细节的描述以及生活中的故事一定要阐述详细,不应空发议论。

3、案例文本内容格式

(1)标题:细节名称,字体:宋体三号加黑居中。

(2)正文:生活中的教育细节故事、教育细节的分析、教育细节的效果与反思,字体:宋体小四。

4、案例字数不限。

六、活动要求:

1、各班老师动员幼儿家长踊跃参加家庭教育心得体会、读书笔记等,尽量全员参与,每班上交不少于5篇。

2、幼儿园组织园骨干老师进行征文评选,最后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 名,优秀奖:若干名,颁奖仪式在毕业典礼进行颁奖。征文以展览的形式展出,并上传幼儿园网站供学习交流:

家庭教育案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实践 家庭教育指导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10-0241-02

一、课程改革背景

首先,随着教育理念更新和人才市场需要变化,高校对教师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及学生综合实践应用能力有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掌握深广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树立强烈的“学生意识”,以实践为先导合理统整设计教学;其次,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家庭教育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家庭教育指导》的教学过程须关注家庭教育热点,让学生参与到实际家庭教育情景中去;最后,传统家庭教育课堂气氛沉闷、师生关系处于单向传输状态,学生走出课堂,与家长接触的机会很少,对家长教育困惑不清晰。理论与实际脱离,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及依据理论分析家庭教育问题。

二、《家庭教育指导》课程改革思路及具体措施

(一)教学内容――注重创新,突显家庭教育热点问题

以实践为先导的课程内容应与现实社会密切联系,紧贴生活中突出的家庭教育问题。一方面,注重理论创新性,涉及家庭教育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家庭教育原则方法,探析人生不同时期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途径;不仅研究正常家庭教育问题,还对特殊家庭(离异家庭、留守儿童家庭和流动儿童家庭等)进行论述,从全球化视觉审视家庭教育未来走向。另一方面,注重实践指导性,将教师和学生成长的自身经验、社区家庭案例作为教学素材。

(二)教学方法――注重应用,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

应避免纯理论的讲授方式,注重多种方法的灵活运用,引导鼓励学生融入课堂。针对学生知识水平实际,采取讲授、案例教学、小组合作、讨论、情景剧创编演绎和社会实践等方法。其中,基本原理以教师讲述为主,发展性问题以讨论为主,现实问题以案例分析为主,实际操作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创编情景剧和社区考查为主。

(三)教学组织形式――注重灵活,综合运用多种组织形式

本课将综合运用三种教学组织形式(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和个人学习),集体教学主要用于教师集中讲解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教师到学校做家庭教育讲座时的集中聆听;小组合作用于情景剧创编演绎、主题讨论活动和社区家庭教育考查中;个人学习用于学生依据教师的要求独立思考和多渠道收集整理信息。

(四)现代教学技术应用――注重直观,妙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技术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将生动的图片、视频等充分展现,增强教学直观性和现实性。比如,在讲解离异家庭问题时呈现《超级育儿师》中讲述一位绵阳单亲妈妈独立抚养孩子,面临与祖辈和孩子之间的亲子情感疏远以及祖辈与母辈教育理念不同等问题时的处理方法,学生能更全面直观地了解一个家庭,学习育儿师的指导策略。

(五)课程和教学资源拓展――注重综合,充分合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

综合采用多本教材的优势编排教材,拟定教师用书和学生课外参考用书;推荐中国家庭教育网;加入微信平台“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新东方家庭教育”和“开心妈妈家庭教育”等;图书馆和系资料室购置家庭教育相关专业书籍和期刊杂志硕博论文;刻录和复制家庭教育相关视频和电影,方便学生课前和课后的自主性学习。

(六)考核和评价方式――注重过程,结合动态课堂表现和静态结果考查

尝试建构式评价法,结合动态表现和静态结果考查,是课堂表现、实践操作和理论成绩的综合。平时成绩占50%,期末成绩占50%。平时成绩包括社区家庭考查和案例汇集分析占20%、家庭情景剧创编制作演绎自评互评师评占30%。期末考试注重理论知识的实践性应用,采用一小时闭卷考试形式,考试内容涵盖教材各章基本知识点,涉及家庭教育问题的综合性案例分析,以便学生深层次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三、课程改革中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方面,课程内容多,教学时间短,应合理分配课程理论教学、学生讨论分析、学生家庭情景剧创编演绎及社区考查的时间;合理整合教学内容,尽可能融入当下家庭教育中的热点问题;合理调控课堂氛围,将学生积极性激发出来,对案例及情景剧演绎效果进行充分评析。学生方面,如何结合当前家庭教育的热点问题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对案例进行有效评析,发挥团队合作、积极思索和勇于实践沟通。

参考文献:

[1]臧振力.高等职业院校《家庭教育学》课程改革探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23( 02).

[2]林小英,陈向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声音――教师和学生对大学本科课程的看法[J].高等教育研究;2002(04).

[3]蔡岳建.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12月.

[4]杨宝中.大教育视野中的家庭教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家庭教育案例范文第5篇

由于中学生处在人生比较微妙、敏感的年龄段,自省、自律及判断识别能力相对弱化,在遭遇一些困难、挫折或家庭重大变故时,往往会产生悲观、烦恼、焦虑、狐独等消极情绪,导致心理失衡,进而发生行为紊乱,有的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面对中学生这些常见的心理危机,如果班主任或家长放任不管,错失教育黄金时期,后果将很严重,轻则神经衰弱,影响正常的学习,重则精神抑郁错乱,滋生社会问题。

下面是几则个案:

案例一:初一某女生,刚进校不到一个月,老师就发现她有吸烟、喝酒、打牌、上课不认真听讲、不遵守课堂纪律等恶习。后来经了解她有这些恶习是因为父母平时对她的关心少,加之家里有一个残疾的哥哥,父母常为所累,家里经常闹得发生口角。

案例二:初二学生张某,初一时是一个成绩比较优秀、热心为同学们服务、遵规守纪的同学;初二时,上课变得精神恍惚,成绩明显下降,下课总是一个人坐在教室里发呆。后经了解,才知道是因为父母离异所致。

案例三:初三一男生王某与女生陈某“恋爱”,被老师发现并配合家长一起做工作,女生终于醒悟,与男生断绝来往;男生被拒绝后始终无法摆脱被“抛弃”的阴影,时常精神不集中,无法安心学习,成绩跟着每况愈下。

不难看出,案例一和案例二所反映的中学生“心理危机”,其危机根源在家庭。这里涉及到一个家庭教育问题。教育社会学告诉我们,在教育社会化进程中,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影响着孩子在其社会化过程中的性格发展和心理发展。家庭教育是以缩影的形式,几乎包涵了学校及社会机构的影响具有先主性、多维性、密切性、统一性和深刻性,尤其是家庭环境因素对孩子的影响值得注意,这包括:家长的教育期望值,家长的教养方式,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家庭的情感氛围等。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来看,相互渗透、多方面联系配合,可以有效地为孩子接受教育提供必要的教育环境支持。

上述两个案例,案例一属于典型的家庭情感氛围淡漠,致使孩子在尚未完成从家庭的强烈服从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中,即受到情感打击,造成心理危机。案例二则与家庭单亲式教育有关。所谓单亲式教育,一是指双亲虽在,但经常是由双亲某一方实施教育行为;二是指离异家庭。很显然,该案例属于离异家庭单亲教育。这种特定家庭环境里生活的孩子,其教育的缺陷是很难修复的,它需要从别的环境里“移情呵护”,这就要求学校教育给予特别的情感关注,其中班主任及其他接触密切的人员能否有恰当的情感给予是关键。

案例三,便是常见的所谓早恋问题。青春期对学生产生的情感冲击,已经受到人们的强烈关注;正确处理青春期问题,是对学生情感世界的呵护,是对学生青春期成长的负责。尽管社会开放度已今非昔比,但青春期问题在我国各地仍属大问题。初中学校对此问题无法回避,如何巧妙地解决这一问题,使广大学生安全渡过青春期,值得大家思考。

对于上述学生心理危机,作为班主任应怎样处理?首先,班主任不能歧视学生,应对他们投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要满腔热情地倾听学生的诉说,让学生对你产生强烈的信任感,把你当成知心朋友,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症结,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班主任一定要对学生进行“人格塑造”,中学生可塑性较大,教师一定要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处事能力。再次,班主任要经常与家长联系,协调好社会、学生和家庭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做好学生工作。另外,班主任还必须提高自身的水平,掌握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做到一把锁至少有一把钥匙开,决不能一把钥匙开万把锁。

如何让学生避免心理危机呢?我以为班主任应做好下面的工作:

第一,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引导学生面对现实。班主任工作要有预见性,防患于未然;利用发展性的教育观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困惑、烦恼,形成学生的心理能力;正确看待发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相信明天更美好。

第二,要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好和父母、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要积极参加学校、班级举办的各种活动,关心他人;遇到困难找家长或老师,做到心情开朗,同时多看有益的书,提高生活情趣。

第三,针对家庭因素诱发的学生心理危机,应当让学生明白,这不是一种个别现象,不是一种特殊遭遇,不少人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同时,应当培养学生“以德报怨”的胸襟——心远地自偏,内心就会平静地看待这一切。至于青春期问题,不可惊讶,不可棒打,承认是一种正常心理需求,不过,应当让学生明白,过早地选择,意味着过早地失去;今日令你着迷亮点,明天说不定就会黯然失色。坦留言早恋的情感美好,如实告知其中不利影响,学生会从心理接受,一切将会释然。

第四,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班主任应经常提醒和开导学生,一个人不经挫折就不成熟,不经磨难就不能真正长大,遇到挫折困难,要顶住。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意志坚强,精神乐观,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