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能力(精选5篇)

专业能力范文第1篇

教师的专业能力中包括组织和管理能力,这一能力的正确实施与否,关系到一个班级的整体形象和教学效果。

教师应具备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课堂是学生掌握知识和形成能力的主阵地,如果课堂纪律不好,老师在前面站着讲,学生在下面坐着说闲话,老师讲,学生不听,甚至扰乱课堂纪律,这样的课堂,还怎么让学生掌握知识和形成能力?然而,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不是可以从书本中学到的,而是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活动,积累起来的经验。同样一个班级,不同的教师教,就会出现不同的课堂纪律。对于组织课堂欠缺的老师,应该多掌握一些现代管理理论和管理策略,并把这些理论和策略内化,转化成能力,去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有了一个良好的课堂,才能保证我们的教学目标顺利完成,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师应具备活动的能力。学校每学期都要组织学生开展一些集体活动,这类活动和上课不一样,开展活动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学多少知识,而是通过活动,让他们形成不同的能力。学生是很喜欢这样的集体活动的。任何一次活动都要有组织、有程序,不能让学生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具备活动的能力。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可以按照活动方案,一步一步完成活动内容。其实这个过程,也可以培养学生协调能力。只有按照活动方案进行,活动才可以顺利完成。当学生学会了如何参加这样小的集体活动的时候,将来他们才有能力参加正规的大型的集体活动,保证活动计划的顺利完成。

教师应该具备组织常规管理的能力。一个班级中可以说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可是就是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好的话,也会影响班级的整体形象。常规管理的内容很多,主要有学习管理、纪律管理、卫生管理等等。而我认为,纪律管理是重中之重。一个班级没有一个良好的班风,任何一项活动都无法正常开展。作为高年级的班主任,我们可以把这一重要管理交给学生,教会学生怎么处理学生在纪律方面出现的问题,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独自管理班级的能力,也使教师解放了自己,可以抽出身来去做其他的事情。当然这种能力的培养,是需要循序渐进、坚持不懈的。

教师应具备组织课外活动的能力。学生活动的场所,不仅仅是课堂内,在课外活动中,他们也可以学到许多在课堂内无法学到的知识和本领。在课外活动中,教师首先要保证学生的活动安全。让学生听从教师的指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学生还小,还无法预知危险发生的可能,教师在活动之前,就应该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必要时也可以制定一些相应的措施,保证他们做到有令就行、有禁就止。当然,教育学生不仅仅是教师一个人的问题,是学校一个方面的教育,我们应该协调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形成教育的合力,保证学生集体实践。对于学生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家长及学生自己不懈的努力。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组织和管理学生的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专业能力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会计专业;职业能力

一、会计职业能力

会计职业能力是会计职业的“内核”。关于会计职业能念,会计职业能力是人在会计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能力的综合,通常有会计实践能力、工作能力、管理能力和实务能力等多个概念。结合职业能力的概述正确地驾驭会计职业活动,成功地完成会计职业活动。

二、高职会计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

1.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形成产教结合的新的人才培养机制

在专业建设和办学过程中,要根据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结合社会对会计人才市场的需求,努力寻求校企合作,为企业培养输送合格的会计专业人才,形成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2.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组织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技能兴趣,并结合会计领域对人才需求的特点和变化,实行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并根据会计人才市场的需求适时调整方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既要有务实的思想,又要有战略的眼光,建立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专业教学体系。

3.以突出职业技能培养为特色,实行“多证制”教育

会计人才的培养要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核心位置,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要以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及管理软件操作能力为本位构建培养方案,对岗位进行能力分解,根据会计专业的技能特色,要明确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以具有较强的核算能力和操作技能为核心,形成会计专业领域的实训教学体系,并体现获取会计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实行“多证制”制度,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企业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要求

1.企业对学生专业能力要求

通过调查发现企业注重高职会计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要求毕业生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所谓专业能力主要包括会计核算能力、计算机和财务软件应用能力、经济业务判断能力、财务分析能力。

2.企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企业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自主学习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企业要求毕业生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主要指具备沟通合作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会计工作处理的是企业与企业、人与人或企业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会计工作若要顺利、有效地开展,要求会计人员能够积极主动与其他部门或人员进行协调或配合,尤其是对企业外单位如银行、工商、税务、海关、劳保等职能部门,既要维护本企业的利益,又要遵守行业自律原则及接受政府的监管。

四.高职在会计教学中对学生能力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会计教育目标

在教育目标上存在两大现象:一是把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目标与中职会计教育培养目标不加以区分,认为高职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与中职会计培养目标大同小异,认为高职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只要学会基本的会计核算就行了,因此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只在中职会计教育的基础上稍加修改;二是把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目标和普通高校会计教育培养目标等同起来,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上注重会计理论的深度和广度,追求会计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这两种培养目标一个偏重专业技术能力训练;一个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

2.专业设置缺乏针对性,课程设计脱离实际

由于高职会计教育目标的定位不清,因而在课程设置方面问题也很突出,主要体现在:(1)课程设置滞后,课程内容滞后,实施的课程不是中职课程模式的照搬,就是普通大学课程的翻版,没有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创新性。(2)专业课与基础课的比例失调,专业课越来越多,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通用性基础课却越来越少;(3)重视会计核算和会计制度诠释方面的课程,而忽视培养学生会计分析这种理论功底的课程;(4)相关专业课的设置存在明显的遗漏,企业税务会计、财务报告分析等相关专业课往往被忽略。

3.应用型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备的现状堪忧

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师绝大多数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他们几乎没有参加过会计实践工作,缺少会计从业经验。这些教师具有丰富的会计理论知识,但会计实践经验匮乏,往往只注重理论教学。

我国有很多高职院校是近几年才成立的,其教学设备也明显不足。没有完备的账本、账册、票据、报表等会计教学基本样板,也没有像样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和电算化机房。有的学校虽然有教学基本样板和模拟实验室,但大多数都非常陈旧落后,已经跟不上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需求。

(二)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

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便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而有利于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并能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严重弊病则是: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成长。

2. 偏重理论性教学,实践技能的培养训练不足

许多院校没有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场所,教学计划中又没有完整而又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的学时严重不足,这使得学生没有足够的实际锻炼机会,学生只会机械地记忆会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公式,动手能力不强,灵活性差。

五.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竞争也在不断加剧,竞争的本质或关键就是人才的竞争。高职教育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获得社会的认同,关键也是要看其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否适应社会的需求,能否为经济做出贡献。高职教育要以能力为本,培养高职业能力的人才。

高职会计教学要从社会中寻求发展方向和目标,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倡导加强“校企合作”,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运用“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高等职业院校要更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雷佑新. 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的启示. 经济师,2004

专业能力范文第3篇

一、改造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课程体系的结构必须适应毕业生未来岗位的工作过程,还要适应行业、企业的整体工作过程;其内容要与职业能力需求相适应;课程的教学情境应与岗位工作情境相适应,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1、改变专业教学目标的从突出知识目标转变为突出能力目标从“知识理论导向”转变为职业活动导向、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的教学目标从过去的单纯重视智力训练的专业技术知识理论学习,转烃为以做事和做人为中心的全面素质教育,会计课堂教育需要根据企业会计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进行重新设计,将企业岗位所需的技能与知识点有机地融合到课堂教育中。课堂教育所讲解的课程内容应尽可能与会计的日常岗位相对应。根据工作内容选择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把会计理论知识向会计技能进行转化。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2.以技能大赛为契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选取教学内容,实现知识向技能转化课程体系的内容从间接知识传授的载体为主,转变为能力训练、项目任务为载体为主。从技能大赛中,高职院校可以知道现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专业技术人才,为职业学校培养技能人才探明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以会计人才需求为例,大多数企业需要会计人才定位在“业务相对精通、综合素质较高、可塑性强”的层次上,这就给会计教学指引了方向,而业务相对精通恰恰要求学生动手能力强,会计技能培训、比赛满足了这一要求。3、改变学习模式在做中学,边做边学。在学习系统知识之前,可以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与学生尽快进入实践操作,尽快体验工作效果。在项目任务的操作中训练能力,体验效果之后学习系统知识,直接经验与间接知识紧密结合。

二、加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1、校内实验室的设计和建设会计模拟实验室的设计和建设,其着眼点在于创建一个良好的会计模拟环境,实现专业课程教学和手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的有机结合,给学生和教师创造一个仿真的实验和研究环境。实验室配置设计应注意环境布局的场景化与真实化,尽可能使学生直接感受现场的氛围,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以达到开拓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校内实训实验室应注重加强会计专业网络化实训和岗位虚拟化实训的建设。2、校外实训基地的设计和建设一是分析校介企各方特点,找准合适的合作对象,最终实现三方共赢。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合作伙伴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进行探索,一是与生产企业建立联系,二是与会计师事务所建立联系,三是与会计公司建立联系。二是要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创新实训形式。三类单位合作的方式应有不同的特点,作为校外实训基地的用途和作用也应各有侧重,应根据具体情况创新不同的实训形式。三是要制定实训流程,加强管理与考核,使实训基地能真正起到实训的作用。四、校介企深度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校介企‘1+1+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学院、会计中介和企业是办学的三方主体。三方共同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需求相融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素质教育与技能培养相融合;共同构筑一体化教学平台,实现教学内容与生产项目相融合;共同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实现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相融合;共同开展岗位技能教学,实现能力培养与技能鉴定相融合;共同营造职场氛围,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最终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一体化对接融合要求,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作者:孙福智 单位: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

专业能力范文第4篇

把专业能力放在第一位

数字可以说明:截止目前,石云联系的客户数量超过1000个,涉及资金量过亿元,在石云所在的理财中心,她一个人完成的业务量占到了整个理财中心业务量的一半以上。

今年的情况不比去年市场火爆之时,市场状况不佳,怎么给客户提供有效的理财服务?石云告诉记者,去年股票市场很火,打新股的理财产品和股票型的基金销售量很大,今年则不同。要转变思路,顺势而变。在对货币市场的运行状况以及相关投资工具研究的基础上,她给客户推荐的几款货币市场基金都取得了不错的收益。石云关注的范围不限于理财产品、基金、保险等产品。对黄金领域的投资也是她观察和研究的重要内容。不久前,由于她的努力,一位客户曾一次购买了数百克实物黄金,通州支行还从未有过如此一次性的实物黄金销售量。近日,黄金价格有所下跌,但石云告诉记者,客户并没有产生任何抱怨情绪,因为她事先已经和客户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作为避险性质的投资,不能看一时的价格变化,要着眼于长期投资收益。

“对任何产品,首先要把投资风险因素告诉客户。不能为了一己之私,单图销售业绩和提成而不完全揭示产品的风险所在。”石云说,“应该根据客户的风险承受程度和投资意愿进行投资产品的组合。”10月5日晚,记者离开石云办公室时,等待她的是加班:参加一款产品的培训。

信任带来价值

“作为理财师,必须凭借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周到的服务赢得客户的信任。只有建立了信任,才能谈到业务的拓展。”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专业毕业的石云并不仅仅是一个销售能手。

诚实和信任带来价值。原来在基层网点工作时,石云认识一位客户,实际上也就只有一面之缘,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和客户在新华网点的营业大厅相遇。石云详细地了解了客户的理财投资情况,当她得知客户对自己的一份保险投资收益不满意时,她抓住机会,向客户详细讲解了工行正在销售的一个保险理财产品的特点和值得关注之处。客户被她的耐心、细致而专业的服务所感动,最后从别的银行退掉了保险投资,与工行新华理财中心签定了保险投资协议,现在这位客户的保险投资额度达几百万元。

在争取客户的过程中,石云也付出了很多,她甚至开着自己的车在客户急需之时将客户送到位于河北的目的地。这种热诚服务的精神令客户甚为感动。客户的一句话至今令石云记忆犹新:“就是你了,以后有理财方面的事情还找你。”

市场和客户在哪里?这是石云每天要考虑的问题。在许多客户经理纷纷盯住城市客户的情况下,石云把目光放到了周边的农村乡镇。“1000张牡丹交通信用卡的销售任务就是靠主动到周边两个乡镇开展业务完成的。”石云说。

提升服务层次

专业能力范文第5篇

秘书人员的专业能力,主要是指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组织能力、判断能力、应变能力和社交能力。

(一)较高的文字水平。秘书人员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从事大量的文字工作,几乎天天都要修改或草拟文稿。因此,秘书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不仅要精通语法、修辞和逻辑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写作规律。汉语词语浩瀚,文体广博,这为文字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写作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表现,要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既要有好的表现形式,又要有充实的内内容,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这就要求秘书人员加强写作实践,熟练掌握各类公文的特点、写作要求和语言表达技巧,随时注意积累资料,不断提高写作水平。要注意文风的改革,培养洗炼的文字表达能力。

(二)较强的组织能力。现代的秘书人员,既不是那种整天伏案看文件、写文章的纯“文牍性”人才,也不是那种只会“捆捆扎扎、收收发发”的简单劳动者,而是具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的人才。根据职责的要求,秘书人员经常要按照领导的意图组织各类活动,如果缺乏一些现代的、科学的组织管理能力,就无法把工作搞好。对此,秘书人员一方面要通晓办事的渠道,提高办事的效能,平时多接触一些具体事物,处处留意他人和自己的上级是如何处理问题的,不断增加自己的阅历和经验。另一方面要用系统的观点,统筹安排工作。

(三)准确的判断能力。

(四)敏捷的应变能力。

(五)广泛的社交能力。当前,社会交往已成为社会各阶层的一项“热门”活动。社交对于秘书人员来说同样重要。首先,社交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在广泛的社交中,可以博采众长,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以丰富自己。知识出才智,智是谋之本,这样在实际工作中就能更好地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其次,社交是办事的辅助。秘书人员办理公务,联系事务,自然是“公事公办”但社交可以帮助选取捷径,克服阻力,提高办事效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