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精选5篇)

九年级化学下册范文第1篇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K:39 Ca:40Ⅰ卷(选择题,30分)一、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当今环境问题上较为理想的构想是“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如: 燃料 燃烧产物 燃料 这样可以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上述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 A.均为化学变化 B.均为物理变化 C.(1)为物理变化,(2)为化学变化 D.(1)为化学变化,(2)为物理变化2.3月29日是世界节能日,人们的节能意识正日趋增强,下图中属于中国节能标志的是 3.“生命高于一切”,为确保生命安全,以下处理事故的方法正确的是 A.高楼着火,为确保迅速离开火场,乘坐电梯逃生 B.桌面上酒精灯内酒精洒 出,着火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浇水灭火 D.室内着火,应立即开窗呼救4.今年年初北方遭受干旱灾害,某市曾使用了液氮作增雨剂,实施大面积的人工降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氮是一种溶液 B.使用液氮会大面积污染环境 C.降落的 雨滴中将含有大量的液氮 D.液氮汽化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珠落下5.“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最后溶液的颜色是 A.紫色 B.红色 C.蓝色 D.无色6.吉林市“2•15”中百商厦特大火灾事故是由于丢弃的一个烟头引起的,烟头在火灾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是 A.提供可燃物 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提供氧气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7.在密闭容器中通入CO和O2分子个数比为2:3的混合气体,将其点燃充分反应后,则容器内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A.1:4 B.1:2 C.2:3 D.2:58.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 A.煤矿中因遭到明火而发生的瓦斯爆炸 B.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 C.节日的烟花在 空中爆炸 D.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9.微型化录音录像的高性能磁带中的磁粉主要材料之一是化学组成相当于CoFe2O4的化合物,又知钴(Co)和铁都可能有+2、+3价,且上述化合物中每种元素只具有一种化合价,则钴和铁的化合价分别为 A.+2、+2 B.+3、+3 C.+2、+3 D.+3、+210.(亚)铁磁性纳米材料因其特殊的磁学性能,在生物、医药、电子器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某磁性纳米材料X的一种制备方法为:FeCl2+2FeCl3+8NaO H=X+8NaCl+4H2O。该磁性纳米材料X的化学式是 A.Fe(OH)2 B.Fe(OH)3 C.Fe2O3 D.Fe3O4二、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11.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该反应中的四种物质中可能有氧化物 D.该图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12.分析下图,找出某可燃物最易着火,且燃烧最旺的点 A.a点 B.b点 C.c点 D.d点13.过氧化钠Na2O2因能与CO2反应生成氧气,故可作为呼吸面具中的氧气的来源。潜水艇紧急情况时,也使用过氧化钠来供氧,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从该反应获取的以下信息,正确的是 A.利用该反应可以将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成人体需要的氧气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D.实验室不必使用除杂装置即可利用这一原理制取纯净的氧气14.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又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复杂的、相对分子质量巨大的化合物。 一丙氨酸是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之一,下图是 一丙氨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图,下列对 一丙氨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其组成元素有四种 B.在构成 一丙氨酸的原子中,氢原子最小 C.分子中氮、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 D.分子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715.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用于制造霓虹灯,这是利用了氮气的性质 B.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气体污染物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差 D.夏天的食物发生了腐败,说明空气中含有氮气16.煤和石油是常用的燃料,下列关于煤和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B.都是化石燃料,燃烧产物只有CO2和H2O C.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D.都可直接用作家用燃料17.下列关于“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反应类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磷——大量白烟——氧化反应 B.铁丝——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 C.碳——白色火焰——化合反应 D.氢气——发出白光——氧化反应18.下列有两项的现象或事实可以用同一化学原理解释,它们是 A.久置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 B.施用二氧化碳可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C.用石灰水浸泡过的鸡蛋可以长时间保鲜 D.二氧化碳的水溶液长期溶蚀石灰岩,形成了美丽的溶洞19.当调整、改变有关反应物的相对用量时,下列反应的产物会发生改变的是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镁在氧气中燃烧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D.乙炔在氧气中燃烧20.在反应A+2B=3C+2D中,已知A、B、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58:3:14,现将30gA和3gB以及5gC混合后,充分反应,所得的混合物中,D的质量为 A.11g B.28g C.22g D.26gⅡ卷(非选择题,共65分)三、填空题(共32分)21.(4分)请用空气的各种成分的相关知识进行填空: (1)进行“南澳一号”考古发掘时,潜水员需要携带氧气,氧气的作用是______。 (2)刚拧开碳酸饮料瓶盖的时候,会听到“嘶嘶”的声音,那是_____________气体正在向外冒出,若加热该碳酸饮料会发现有大量气体逸出,这说明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虽然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是也有很广泛的用途,如制造电光源等。22.(6分)利用化学知识,可以防止生活中一些不利现象的产生: (1)为保证人身安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必须先做____________试验; (2)为防止彩色照片褪色,可将照片塑封(用塑料薄膜封闭),目的是隔绝_______; (3)为保证安全,凡是可燃性的气体,点燃前都要检验气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 (4)使用燃气热水器时,应充分保证室内的通风,否则容易中毒,造成人中毒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5)森林突发大火时,消防队员常使用一种手持式风力灭火机,它可以喷出类似十二级台风的高速空气流将火吹灭。该灭火机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请举出与上述灭火原理不同的灭火 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5分)下表是几种家用清洁剂的功能和有效成分。清洁剂 功能 清除污垢,除异味 漂洗衣物,使色彩鲜艳 漂除衣物污渍有效成分 HCl H2O2 NaClO 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清洁剂的有效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大理石上的污垢不能 用“洁厕灵”清洁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盛有少量“彩漂液”的试管中,加少量二氧化锰,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洁厕灵”与“漂白水”不能混用。二者若混合其有效成分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氯化钠、水和有毒的氯气(Cl2),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6分)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社会热点紧密联系。 (1)2023年春,我国南方地区发生严重旱灾。人工降雨是缓解旱情的重要手段,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干冰转化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可在大棚蔬菜种植中做气态肥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石灰浆[Ca(OH)2]粉刷墙壁后的室内放置一燃烧的煤炉,可使墙壁迅速硬化,同时墙壁上会出现一些水珠,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09年10月以来甲型H1N1型流感呈现出在全球蔓延的趋势。莽草酸(化学式为C7H10O5,)是生产治疗甲型H1N1型流感药物“达菲”的关键原料,根据化学式你能获得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条)。25.(6分)下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简图,请回答: (1)含碳单质矿物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水吸收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人类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4)在去年年春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政协一号提案花落“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 ①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排放产业 B.开采利用煤炭等矿物燃料 C.发展水利和风力发电 D.优化建筑设计,增大太阳光的利用率,减少煤、电、气的使用 ②为解决温室效应加剧,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的循环体系。 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B.分离、浓缩得到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 C.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下反应产物是混合物 D.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等物质中共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26.(5分)某学习小组,为探究第十一届全运会火炬——“如意”的燃料组成,取此燃料在纯氧中充分燃烧,只生成水和 二氧化碳,该燃料中一定含___________元素,可能含______元素。若所取燃料的质量是4.4克,测得生成水的质量是7.2克,二氧化碳的质量是13.2克,则该燃料含________________元素,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四、实验题(共25分)27.(8分)实验室开放日,同学们来到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和气体性质的探究。 (1)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2)图示装置A对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所在的小组进行的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探究。 提供的药品有:块状石灰石、浓盐酸、石灰石粉末、稀硫酸、稀盐酸、碳酸钠粉末。 从制取和收集的角度分析,一般选择的药品是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上面的装置中选取合适的装置,组装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28.(11分)请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回答对应的问题。实验内容 回答问题 (1)探究氧气的性质 ①铁丝表面有铁锈,影响了反应的进行,我们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点燃火柴后不能立即伸入瓶内,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①该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从实验现象得出,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测定空气的成分(试管容40mL,白磷过量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 ①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②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6分)小明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各步骤结论 总结实验一 将2g氯酸钾加热至熔化,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 氯酸钾受热分解能产生氧气,但是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实验二 加热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不复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条迅 速复燃 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 ( 1)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计算题(8分) 30.(3分)“牌”钾肥的部分信息,根据该信息计算: 牌钾肥 主要成分:K2SO4(杂质不含钾元素净重50kg) ××化工厂 (1)硫酸钾中钾、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计算该钾肥中钾元素的含量为多少?(保留一位小数)31.(5分)某一矿山上的石灰石样品,其中只含二氧化硅杂质(二氧化硅是一种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且耐高温的固体)。某学校的同学们想测定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他们选取了一块石灰石样品,将其敲打粉碎后,称出6g放入烧杯内(烧杯质量为20g),然后加入50g某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的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反应所需时间(t)和烧杯及其所盛物质总质量(m)的关系如 下图所示。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结束时,理论上共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g。 (2)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保留一位小数)

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分)1.A 2.B 3.B 4.D 5.A 6.A 7.A 8.B 9.C 10.D二、选择题(共20分)11.CD 12.A 13.AC 14.D 15.C 16.C 17.A 18.AC 19.CD 20.A三、填空题(共32分) 21.(4分)供给呼吸 二氧化碳 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稀有气体22.(6分)灯火 空气(或氧气) 纯度 CO 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可将火焰蔓延线路前的小片树林砍掉等合理答案23.(5分)H2O2 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和盐酸(HCl)反应 有气泡产生 2H2O2 2H2O+O2 2HCl+NaClO=N aCl+H2O+Cl2 24.(6分)撒在云层上的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水滴 形成降雨 CO2能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加产量 Ca(OH)2+CO2=CaCO3+H2O 表示莽草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表示一个莽草酸分子 表示一个莽草酸分子由7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其他答案合理得分)25.(6分)C+O2 CO2 CO2+H2O=H2CO3,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 B B26.(5分)C、H O C、H 36:8或9:2(H、C 8:36或2:9)(2分)四、实验题(共25分)27.(8分)锥形瓶 水槽 反应物是固体 反应条件是加热 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2分) CaCO3+2HCl=CaCl2+H2O+CO2 B和D28.(11分)用砂纸除去表面的铁锈 火柴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不利于铁丝的燃烧 3Fe+2O2 Fe3O4 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2分) 利用二氧化碳灭火 装置的气密性好 白磷燃烧,产生白烟,活塞前沿停在约12mL的刻度线上 白磷燃烧,产生白烟,活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活塞前沿最终稳定在约8mL的刻度线上(2分)29.(6分)实验一 反应速率慢实验二 二氧化锰受热不产生氧气实验三 将少量的MnO2与2gKClO3的混合物加热 对比(或比照等) 比较MnO2在KClO3分解前后的质量是否改变 验证从反应后的剩余物中分离出的物质是否还能加快KClO3的分解或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五、计算题(共8分)30.(3分)钾元素与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9:16:32(1分) 44.8%(2分)31.(5分)2.2g(2分)83.3%(3分)

九年级化学下册范文第2篇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Na-23 S-32 Cl-35.5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以下家庭食品制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剁碎花椒 B.鲜榨果汁 C.烘焙糕点 D.凉拌黄瓜 2.下列物质的俗名、化学式和物质类别一致的是( ) A.苛性钠 NaOH 碱 B.熟石灰 CaO 氧化物 C.盐酸 NaCl 盐 D.小苏打 NaHCO3 酸3.“庄稼一支花,离不开肥当家”。化学肥料与传统农家肥配合使用对促进农作物增产,解决粮食短缺问题起了重要作用。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硝酸铵(NH4NO3) B.碳酸氢钾(KHCO3) C.尿素[CO(NH2)2] D.磷酸二氢铵(NH4H2PO4)4.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A.公路上的积雪可用氯化钠来消除 B.熟石灰可以改良碱性土壤 C.盐酸可用于制造氯化锌等药物 D.碳酸氢钠能治疗胃酸过多的症状5.针对目前备受关注的“疫苗事件”,小照查阅资料认识了一种生产流感疫苗的原料—— 莽草酸(C7H10O5),它具有酸的通性,下列关于莽草酸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B.加入金属铜后产生气泡 C.能与氧化铜反应产成蓝色溶液 D.加入碳酸钾后没有明显现象6.用水做试剂,不能区分的一组物质是( ) A.石灰石、烧碱、氯化钙 B.植物油、酒精、浓硫酸 C.硫酸亚铁、氧化钙、氯化镁 D.硫酸铝、氯化钠、硝酸钾7.小雄通过实验得到下列数据,其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了6.8gNaCl B.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酸碱度为7.5 C.用量筒量取了15.67mL水 D.常温下,M的溶解度为36g,可配得该温度下36%的M溶液8.小瑶对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了归类,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常见的干燥剂:浓硫酸、生石灰、火碱 B.常见的难溶物:碳酸钙、氯化银、氢氧化钡 C.常见的黑色固体氧化物: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氧化铜 D.用固体和液体直接混合可制备的气体:氧气、二氧化碳、氢气9.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A.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B.用碳酸钠溶液鉴别盐酸和石灰水 C.将10%的KNO3溶液变为5%的KNO3溶液 D.稀释浓硫酸10.用Mg、MgO、稀盐酸、Mg(OH)2、CuCl2溶液五种物质两两混合,能得到MgCl2的 方法有( ) A.两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11.以下几种气体可用右图所示装置干燥、收集的是( ) ①H2 ②O2 ③CO2 ④SO2 ⑤CH4 ⑥NH3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②③④ D.①⑤⑥12.根据右下图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t1℃时,65 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剂50 g B.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时,只有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在t2℃,甲、乙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乙中含少量甲时,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乙中的甲1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Zn+CuSO4==Cu+ZnSO4 B.Ca(OH)2+CO2==CaCO3+H2OC.CaCO3+2HNO3==Ca(NO3)2+H2O+CO2 D.NaOH+CuSO4==NaSO4+Cu(OH)2 14.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到足量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K2SO4、NaCl、HCl B.HNO3、KOH、KMnO4C.BaCl2、Na2SO4、NaOH D.Ca(NO3)2、Na2CO3、KCl1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有水和盐生成,有水和盐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C.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D.盐能解离出酸根离子,能解离出酸根离子的化合物一定是盐16.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不可行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A Al2(SO4)3溶液 H2SO4溶液 加入足量Al2O3粉末后过滤B Cu CuO 通入氧气并加热C CaO CaCO3 高温煅烧D H2气体 HCl气体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18分)17.(3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一种建筑材料,同时常用作补钙剂的是 ; (2)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溶液都含有 ; (3)稀盐酸和硝酸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8.(3分)将铁钉(a)放入潮湿的空气中易变成锈蚀的铁钉(b),把锈蚀的铁钉(b)放入适量的稀硫酸中反应后得到光亮的铁钉(c)。 (1)a、b、c的质量由大到小排序是 ; (2)除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仅进行该反应的 实验,充分反应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19.(5分)《西游记》75回中,作者借孙悟空之口描述金箍棒“棒是九转镔铁炼,老君亲手炉中煅。禹王求得号神珍,四海八河为定验。中间星斗暗铺陈,两头箝裹黄金片。花纹密布神鬼惊,上造龙纹与凤篆”。 (1)金箍棒的原材料“镔铁”,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中最重要的钢材料之一。 “镔铁” (填“属于”或“不属于”)合金。(2)大禹治水时,利用此棒能变大变小的性质测定海水深浅。“能变大变小”体现了金属的 (填序号)。 A.导电性 B.导热性 C.延展性 D.硬度较大的性质从题干的描述文字找到线索,解释此棒能常年放入海水中而不被腐蚀的原因是 。(3)金箍棒表面使“鬼神”惊怕的花纹是利用硫酸铁来处理的。若实验室提供原料铁、稀硫酸、过氧化氢溶液制取硫酸铁。反应分两步,请写出第一步生成硫酸亚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第二步是向有酸剩余的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生成物只有硫酸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0.(3分)室温下,小花将电源、灯泡、有未溶KNO3的饱和溶液连成串联电路,如图一所示。已知电流大小和导体单位体积内电荷量成正比。闭合开关S: 图一 图二 (1)灯泡 (填“能”或“不能”)亮起来; (2)向烧杯中加入NH4NO3,直到恢复室温。在图二中作出硝酸钾的质量分数变化曲线; (3)若除去KNO3中混有的NH4NO3,应加入适量的 (填化学式)。21.(4分)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CaCO3、K2SO4、KOH、CuSO4、B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取该粉末进行如下实验: (1)将白色固体溶于足量水中,得到白色沉淀,静置后上层为无色溶液。 (2)向(1)中沉淀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部分溶解,有 产生。 (3)向(1)中上层清夜加入Mg(NO3)2溶液, (填“一定”或“不一定”) 产生白色沉淀。 (4)该白色粉末一定不含 (填化学式);(1)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3分)22.(6分)小杜为测定某粗盐(只含难溶性杂质)中氯化钠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 (1)下面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填序号),其中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用托盘天平称量未知质量的粗盐固体时,发现天平指针偏左,应 (填序号)。 A.增加适量砝码 B.减少适量砝码 C.增加适量粗盐固体 (3)如果A中的滤液仍然浑浊,应该 。C操作中,当观察到蒸发 皿中出现 时,停止加热。 (4)如果所测得的粗盐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实际值,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 。 A.过滤时滤纸破损 B.未溶解充分就进行过滤 C.蒸发过程中没有搅拌,有液滴飞溅 D.称量精盐质量时,左托盘放砝码23.(7分)Na2CO3俗称纯碱,其溶液的去油污能力较好,且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实验一】碳酸钠溶液的pH__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提出问题:是Na+还是CO32—的作用使酚酞试液变红; 实验方案:先向Na2CO3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再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观察红色 是否消失。 写出此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 小雯认为方案不妥,不妥之处是 ; (2)小雯想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是否是CO32-的作用使酚酞试液变红.在下列物质中 选用的试剂是______(填序号),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A.HCl B.NaOH C.CaCl2 【实验二】小润向盛有酚酞和Na2CO3溶液的烧杯中加入稀硫酸至溶液变为无色; 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组成是什么(酚酞不填); 做出猜想:1.Na2SO4; 2.Na2SO4和Na2CO3; 3.Na2SO4和H2SO4 其中猜想 (填序号)是不合理的; 实验方案:为了判断哪种猜想合理,小润可选择 (填序号)来证明。 A.BaCl2溶液 B.NaHCO3溶液 C.Zn D.CuO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7分)24.(7分)现用质量分数为29.2%的盐酸溶液配制500g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用所配 稀盐酸测得某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1)需要加入 g水来配得上述稀盐酸。 (2)测得溶液pH=7时,消耗稀盐酸200g。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 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若所测NaOH溶液在空气中放置时间较长,已经变质,那么测定的NaOH质量 (填“偏大”、“偏小”、“不变”或“无法确定”)。

九年级化学下册范文第3篇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共安排了9篇神话:《沉香救母》(二年级下册)、《哪吒闹海》(三年级上册)、《日月潭的传说》(三年级下册)、《开天辟地》(四年级上册)、《普罗米修斯盗火》(四年级上册)、《九色鹿》(四年级上册)、《嫦娥奔月》(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六年级上册)、《三打白骨精》(六年级下册)。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共安排5篇神话:《开天地》(三年级上册)、《女娲补天》(三年级下册)、《夸父追日》(三年级下册)、《普罗米修斯》(四年级下册)、《猴王出世》(五年级下册)。

以上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神话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主题积极、形象鲜明、想象奇特、情节生动、语言优美。

根据神话文体的特点和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规律,我们在教学时,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借助神话形象,进行审美教育

神话的美学特征是崇高,其主人公大多是正义凛然的英雄(如《沉香救母》中沉香、《普罗米修斯盗火》中的普罗米修斯、《九色鹿》中的九色鹿、《三打白骨精》中的孙悟空、《女娲补天》中的女娲等),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如果始终以“形象”作为教学的中心,神话中的英雄,可以使学生的心中烙下无限伟大、无限神勇的形象。事实上,学生感知、理解神话形象的过程,也是提高文化品位,提升审美情趣的过程。

二、紧扣神话形象,精心设计教学流程

对神话形象的感知、理解,可采用“四读”的教学策略:初读,整体感知,了解形象细读,梳理文脉,理清形象品读,品词析句,理解形象深读,拓展训练,丰满形象。

三、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教学的重点

不同学段的学生由于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不同,阅读神话的要求也不同。低年级学生主要通过朗读走进神话的情节,感知神话形象的神奇,并能复述故事。如,学了《沉香救母》后,能讲讲沉香救母的故事。复述故事的过程,既是加深感知故事形象的过程,也是发展学生语言的过程。它先要将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内部语言,然后通过讲述,又要将内部语言外化为“独白”语言。中年级侧重在通过品味重点词句段的基础上,感悟神话形象的神奇。高年级侧重在通过品味语言表达效果、揣摩谋篇布局方式的基础上,领悟神话形象的象征意义。

现以《九色鹿》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具体的操作程序:

第一,初读,整体感知,了解形象

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人物?

第二,细读,梳理文脉,理清形象

细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板书:

九色鹿 调达

九色鹿是怎样救调达的,调达为什么又要害九色鹿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品读,品词析句,理解形象

1.这是一只怎样的九色鹿?自由朗读课文第1小节,画出描写九色鹿的语句。

练习说话:真是一只________的九色鹿!

过渡:这么美丽的九色鹿,你们见过吗?可惜我们大家都没遇到过,但是有一个人却遇到了,那就是(调达)。调达是在怎样的情况下遇到九色鹿的呢?

2.默读课文第2~5自然段

要求:(1)用“————”画出描写九色鹿的语句,想想这是一只怎样的九色鹿。

(2)用“————”画出描写调达的语句,想想这时候的调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课堂交流:

(1)这时候的九色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

①善良、勇敢

出示句子:“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将落水人救上岸来。”

a.你从哪些词可以感受到九色鹿的勇敢?

b.“立即”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

c.这时候的调达正处于怎样的境况中?(抓“汹涌”、“奋勇挣扎”感受情况的危急)

d.就在这危急的时刻,九色鹿出现了,难道九色鹿掉进这汹涌的波涛中就没有生命危险吗?那它为什么还要去救他?(勇敢)

e.再读这句话,读出九色鹿的勇敢、善良。

②不求回报

出示句子:“九色鹿打断了调达的话……就算知恩图报了。”

a.什么是“知恩图报”?这里的“恩”在文中指什么?

b.对于调达来说,他准备以怎样的方式去回报九色鹿?

c.九色鹿需要调达这样的回报吗?(它只要调达不泄露自己的住处)

d.这真是一只_____________的九色鹿。

(2)此时的调达给你的印象又是怎样的?(感恩戴德)

①出示句子:“落水人名叫调达……终身受你的驱使。”

a.此时此刻的调达内心有着怎样的情感?

b.你是从哪些词感受到的?(抓住“连连叩头”、“感激”、“永远”、“终身”等词语体会)

c.读出调达的感激之情。

②出示句子:“调达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然后千恩万谢地走了。”

a.什么是“郑重起誓”?

b.出示“誓”,解释:誓,上“折”下“言”,古人发誓时跪在地上,手拿枝条,发完誓后折断枝条,如果违背了誓言必将和这根枝条一样。

c.面对自己的救命恩人九色鹿,调达郑重起誓:我调达对天起誓,今生今世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如果说了,必将____________。

过渡:真切的誓言还在耳边回响,可是这样的誓言禁得住时间的考验吗?调达又是以怎样的方式回报九色鹿的呢?

4.默读课文第6~9自然段,要求:

(1)用“———”画出描写调达的句子,想想这时候的调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用“”画出描写九色鹿的句子,想一想: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3)用“===”画出描写国王的话,想想国王为什么惭愧。

5.课堂交流。

(1)这时候的调达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出示句子:“调达看了皇榜,心想发财的机会来啦,就进宫告密。”

①告什么“密”?(说出九色鹿的住处)

②刚才还是信誓旦旦,为什么突然之间就发生了变化?(看到了一张皇榜)

③皇榜上会写些什么内容?联系课文内容谈一谈。

誓言:决不说出

④调达

黄金万两

此时,调达会想:________。

过渡:调达最终还是没能抵挡得了金钱的诱惑,他选择了金钱,出卖了九色鹿。他不仅告了密,还带领国王的军队去捕捉九色鹿。

(2)当九色鹿发现调达站在国王身边的时候,他内心的感受怎样?(十分愤怒)

①为什么愤怒?

出示课文第3、5、7小节内容,通过对比,感受调达的背信弃义,忘恩负义。

②读一读九色鹿的话。

a.此时九色鹿眼中的调达是怎样的?

b.“见利忘义”中“利”、“义”分别指什么?

c.什么是“灵魂肮脏”?这和衣服的肮脏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说调达灵魂肮脏?

d.九色鹿仅仅斥责了调达吗?它还斥责了谁?斥责国王什么?

e.带着愤怒之情再次读一读九色鹿的话。

③听完九色鹿的话,国王十分惭愧,他为什么惭愧?

最终,国王还是醒悟了,他会对调达说________。对九色鹿说________。对全国臣民说________。

(3)读到这儿,你心里一定有很多话想说,把你从故事中受到的启迪用一句简短的话写下来。

第四,深读,拓展训练,丰满形象

1.“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同学们,让我们多一份善良,常怀一颗感恩之心,那样我们的人生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2.小组讨论:假如调达再次掉入河中,九色鹿还会救他吗?

九年级化学下册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化学概念;阶段性;有效教学

文章编号:1008-0546(2023)01-0033-01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23.01.015

化学概念在初中化学教材中随处可见,有些概念在教材中不止一次出现,而且每次呈现的内涵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概念教学的阶段性、层次性,把握好概念教学的度,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不能一开始就追求概念的科学性、严密性,更不能对教材说三道四,甚至横加指责,而应该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初中化学概念。下面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九年级《化学》(2006年第二版)为例加以说明。

关于氧化反应的概念,在九年级《化学》上册做了这样的描述: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由于氧化反应概念在教材中是通过观察氧气与红磷、硫、铁丝反应的特点概括出来的,所以概念里“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中“氧”, 在这里只要求理解为“氧气”就可以了。到了九年级《化学》上册学习木炭与氧化铜反应时,由于木炭夺取氧化铜里的氧原子而被氧化,所以概念里“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中“氧”, 此时要理解为“氧原子”了,同时还要指明氧化反应是针对某个反应物而言的,整个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到了复习阶段,为了能顺利解答相关信息给予题,不能只局限于氧原子得失,而要从化合价变化和电子得失等方面来帮助学生认识氧化反应。

关于催化剂的概念,在九年级《化学》上册是这样描述的:这种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由于催化剂概念在教材中是通过比较分解含与不含二氧化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快慢而得出的,所以一开始对于概念中的“改变”,只要求学生认识到加快就可以了。后来在加热分解含与不含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时候,提出催化剂不都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并举例说明有的催化剂能减缓化学反应速率,此时,概念中的“改变”要理解为加快或减慢了。到了学习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的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时候,再要求学生认识到催化剂不能增加产率,此时,将催化剂概括为“一改”、“两不变”、“一不增”。 到了复习阶段,对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结合分子、原子、离子知识做适当阐述:催化剂改变反应物微粒的有效碰撞。这可以为将来学习活化能埋下一个伏笔。

关于盐的概念,在九年级《化学》下册是这样描述的:盐是指一类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由于盐的概念起初是在九年级《化学》下册学习中和反应时提出的,虽然在九年级《化学》下册提到了氨水是碱,但是没有氨水与酸反应的实例,所以此时只能认识到盐的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到了学习九年级《化学》下册铵盐时,再指出盐的组成里还可能含有铵根离子。到了学习九年级《化学》下册拓展性课题――“物质的分类”时,再对盐的组成进行小结。到了复习阶段,结合无机物的反应规律,从盐的形成入手,加深对盐的组成、分类的认识。

总之,对概念不能用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方法去认识,而应该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去理解。教师要深入钻研化学教材中的概念体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要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制订切实可行的阶段性计划,实施概念的有效教学。

九年级化学下册范文第5篇

一、温故知新,夯实基础

在历史教学中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系,可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旧知识,温故知新,夯实基础。

案例一:九年级上册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在学习了美国南北战争的原因、导火线、开始、经过、转折、结果、性质、意义及林肯的贡献后,可组织学生回忆《美国的诞生》的知识点: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开始的标志、领导机构,美国诞生的标志,战争的转折,1787年宪法的制定,美国的政治体制、首任总统,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意义,华盛顿的贡献等。

案例二:在学习九年级下册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后, 教师可组织学生回忆九年级下册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知识点:“巴黎和会”使德国的全部殖民地被英、法、日等国瓜分,《凡尔赛和约》没有消除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反而加深了双方的矛盾。法国元帅福煦听到《凡尔赛和约》签字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随着德国东山再起,果然在20年后再次发动战争,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案例三:九年级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师可组织学生先回忆第一次科技革命和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知识点:两次科技革命的时间、标志性发明、理论基础、领先国家、新型交通工具、动力机器、新能源、对经济社会的重大影响等,再学习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自然地导入新课,还复习了旧知识,实现了新旧知识的衔接。

二、区别比较,分清异同

很多学生对历史知识点互相混淆头疼不已,教师在教学中应对有关知识点进行区别比较,帮助学生分清异同之处,准确清晰地把握历史事件。

案例四:八年级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与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有两个易混淆的知识点: 局部抗日战争和全国性抗日战争的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和正式建立。教师可组织学生对有关知识点进行比较:“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卢沟桥事变”后,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西安事变”后,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卢沟桥事变”后,平津沦陷,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案例五:八年级上册第16课《血肉筑长城》,可组织学生对三个知识点“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进行比较。相同之处:都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都发生在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之间;中国军队都取得 胜利;都打击了日本侵略军的嚣张气 焰,振奋了我国的民心和军心。不同之处:“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是中国共产党军队对敌作战,“台儿庄战役”是军队对敌作战。

案例六:九年级上册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12课《美国的诞生》、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师可组织学生对有关知识点进行比较。相同之处:性质都是资产阶级革命;都由资产阶级领导;革命的原因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都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同之处:英法的革命是为了本国的封建专制统治,美国是为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英国和法国的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不仅是资产阶级革命,也是民族解放战争;英国的领导者除了资产阶级,还有新贵族,美国还有南方种植园奴隶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美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国家,法国建立了共和制国家。

三、连点成线,构建知识体系

很多历史事件并不是孤立的,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教师应帮助学生把分散、孤立的知识点连成线,整合教材,构建知识体系。

案例七: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清政府在与列强的侵华战争中,屡战屡败,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一步步地从封建社会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师可组织学生对有关知识点进行整合:1840―1842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案例八: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在近代化探索的过程中,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的政治制度,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民主共和制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近代化探索的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从学习技术到学习政治制度到学习思想文化的过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